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创业典型事迹材料8篇

2023-11-05 15:42:41 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创业事迹材料

创业典型事迹材料【篇1】

用平凡的刻刀 一个90后大学生创业的故事

2012年,肖治鹏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谁也没想到,这位刚离开校园两年的大学生,头顶已戴着多个光环:书画艺术名家、中国青年篆刻家、中国钢笔画家、中国当代资深书画家、中国书画艺术领域百杰、中国古文化优秀传授者、中华文化艺术爱心使者。

近日,小编有幸与肖治鹏见面,难以想象,一副副美丽的画卷竟然出自眼前这位"呆萌"的小伙子。刚满25岁的他,在湛江已小有名气。 肖治鹏告诉小编,他不仅擅长篆刻,而且钢笔速写和钢笔作画也是强项。从2006年开始,他的作品在国内外荣获了众多艺术类奖项。

在旁人眼里,肖治鹏是个爱琢磨的人,手里一拿到新东西,总爱刨出个所以然,趴在桌子仔细琢磨,一晃就是几个小时。特别是在接触篆刻那段时间。刚开始,大家看到他在橡皮擦上雕刻着自己的名字,以为只是一时兴起,玩玩而已。可时间久了,发现他不仅在橡皮擦上雕刻,而且喜欢在贝壳或石头玩起了"刻字绘 画"。

"篆刻是我从小就喜欢的东西,记得当时自己想一门子心思学习更专业的篆刻技术,所以要求家人能帮忙找老师给我辅导,但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心情很低落,"肖治鹏说。

虽然没有家人的支持,肖治鹏并不气馁。他暗暗告诉自己:我能行!就这样,一个人毅然在自学篆刻的路上慢慢前行。凡是遇到不懂的,他就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回来凑着眉头琢磨一会就懂了。肖治鹏一直坚信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理念,这也折射出他身子上的一股韧劲。

在高中时,肖治鹏遇上了第一位"引路"人--杨克栋老师。这样,肖治鹏的艺术之路迎来了大转机,短短几年时间里,连续获得了不少荣誉。"自己的 努力终有收获,当时不少旁人投来赞许的眼光,可是家人还是不太支持我'玩弄'篆刻,但我知道选择走自己喜欢的路才有意义"肖治鹏笑着说。

2008年,肖治鹏考上了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大学期间,他利用更多的空余时间去创作,且积极参加各种书画篆刻方面的比赛。至2009年4月,肖治鹏被授予"中国当代资深书画家"的称号,同年5月,他的作品在"第五届'欧阳询'全国书画大赛"中获金奖,在"中国首届 '八大山人杯'文学艺术大奖赛"中获篆刻一等奖。6月他的作品又在"第五届'华夏杯'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中获得金奖。

一直以来,肖治鹏都在艺术的海洋中探索。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贝壳的内壁是可以作画的,且更富有的艺术价值。于是,他开始尝试在贝壳上作画。

刚开始,他用钢笔、签字笔、大头笔为工具作画,但发现在这些颜料在贝壳上的效果不佳,用手轻轻一抹就变得模糊。后来他把工具改选为油性笔,出乎意料的是,油性笔的作画,质感光滑且不掉色,像陶瓷里面的花纹一样。

在一般人看来,贝壳绘画难度远超于纸,与纸上作画相比较,贝壳作画花费时间长又耗工具。"贝壳不像宣纸平整,可供绘画的只有内壳壁。而内壁也是 凹凸不平的曲面,作画过程中很困难,但这恰恰是贝壳艺术品创作的特色所在,一般在凹凸贝壳上的画面更有立体感。"肖治鹏如此说道。

贝壳作画初有成效后,肖治鹏又开始向高难度挑战,后来选用了生蚝壳、螃蟹壳等材料作画,同样也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因画结友,如今,肖治鹏组建了一个5人的创作团队,命名为"大鹏艺术坊",其中主要的联合创立人张鉴荣、朱惠妙、凌伟森、梁伟鹏等。"大鹏艺术 坊" 迄今为止绘制的贝壳钢笔画纯手工工艺品约200多件,石头钢笔画纯手工工艺品近600件。近日,大鹏艺术坊在201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也展出了部分艺 术品。

正如古代名人张衡所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在同年龄人眼里,肖治鹏就是爱拼、肯干、聪明的人。他除了擅长于篆刻、贝壳作画外,长卷钢笔画也是特长之一。

在近期,肖治鹏创作了三幅钢笔画得意之作:《世界现代建筑》、《美丽湛江》、《美丽廉江》。目前,长卷钢笔画《美丽湛江》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也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认可。

据悉,长卷钢笔画《美丽湛江》主要是呈现了赤坎区和开发区的特色建筑物,其规格为长1000厘米,宽10厘米,由6本宣纸册页拼接而成,折叠后看似一本《新华字典》。创作这幅《美丽湛江》长卷钢笔画是从去年12月开始,创作时长为1周。   "我是一个不断追梦的人。未来我会努力钻研带有自己风格的艺术作品。我会在篆刻的艺术海洋里不断翱翔。立足湛江,开创属于自己的文化产业,创作出更多匪夷所思的艺术作品。"肖治鹏说。

创业典型事迹材料【篇2】

根据《中共宝兴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 中共宝兴县委组织部印发的通知(宝委教组发〔2019〕5号)文件要求,我镇对标《工作方案》中的“五大整治重点”。深入开展调研自查,围绕“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特别是本单位突出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服务对象意见等方式,全面系统梳理、检视反思本地本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和症结,并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按照省委、市委、县委专项整治要求,结合我镇实际,聚焦关键对象、着眼突出问题,集中开展整治。

一、正视问题,深刻分析

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是贯彻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的现实需要,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现实需要,是党员干部实现自我价值的现实需要。

二、认真摸排,分解落实

陇东镇全体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自查自纠,强化正向激励、强化督查问责,逐一分解细化。

三、发挥职能,争创优先

认真抓好陇东镇各项工作,抓紧抓实重点工作,全力冲刺,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精心组织,营造氛围

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大对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增强宣传工作的实效性和关注度。

创业典型事迹材料【篇3】

新年过后,咋暖还寒,连绵阴雨提醒着人们冬天还在做最后的抗衡。就在人们昂首期待春天的阳光早早到来的时候,xx县xx镇xx村x纺织厂里,工人们却各施其位,忙碌个不停,厂长郑也投身其中,指挥工人生产,一片繁忙的景象。轰鸣的机器编制出锦绣的布匹,也描绘着郑不平凡的创业史。

xx村地处多山丘陵地带,人均耕地不足半亩,仅靠种地致富,困难重重,特殊的地理环境迫使村民必须走出村子,开拓一条富裕之路。1995年,25岁的郑不甘心守着一份薄田,过贫苦的`日子,背着简单的行囊,加入到农民工行列,来到浙江一家纺织厂做修理工。也许是和纺织机器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从此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纺织行业。刚进厂的那段时间对他来说是最受煎熬的,由于技术不是很熟练,常常为不能及时排除机器故障急得满头大汗,甚至被扣薪水。然而,任何困难都阻挠不了他留下来专心学一门技术的决心。为了提高技艺,他勤学苦练,多向别人请教,不怕脏活、累活、苦活,不断磨练自己,突破一个个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练就了一手硬本领,学到了技术,开阔了视野。工资也由原来的几百元涨到一千多元,成为厂里人人皆知的技术骨干。

20xx年是郑已经在纺织厂工作的第十三个年头,其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看一看。这时候的他也已经是月薪3000多元的技术能手,家境也一天天在改变。照理说,有得心应手的工作,有高薪的收入,郑应该很满足了,可是在他内心隐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

20xx年下半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他所在的纺织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订单减少,产量急剧下滑,效益逆转,最终不得不宣布破产。经过十几年生活和工作,就要离开厂子的时候,他站在静悄悄的生产车间里,摸着蒙上一层灰尘的机器,心情异常复杂。十几年的经历如电影般在脑海里播放,如何让机器再转动起来的思索萦绕心头。一个人富不算富,回乡创业大家富,凭借自己的技术和积累的管理经验,回家自己创办纺织厂的念头油然而生。

此时的xx镇党委、政府正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县的各项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相关措施,向远在异域他乡的农民工发出来自家乡的殷殷召唤。20xx年10月,郑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考察之后,毅然决定返乡自办工厂,从农民工转身当老板。缺少资金,他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没有厂房,他腾出了老屋;买不起新设备,就从原来工作的工厂购买已经废弃的设备。运输、安装、调试,凡事都要亲自动手才能放心,常常累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x纺织厂终于在一阵鞭炮声中开工了,久违了的机器声又响了起来。

x纺织厂一成立,就吸引了附近返乡农民工前来应聘,甚至还有浙江的农民工慕名而来。如今已经解决60多名返乡农民工就业,工资由底薪加计件相结合,月薪达到1600——2700元,工厂月产值达200万元左右。随着规模进一步扩大,按照计划,将来扩产后,可解决120人就业,年产值近3500万元。为了避免走原来所在工厂失败之路,郑吸取教训,改变思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从原材料、花色、制作上严格要求,严把质量关,以质量求胜。并与世界接轨,接国外订单,产品远销韩国,用来制作高档西服,只有一部分销往国内。随着业务不断扩展,郑接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深入,万马齐喑的市场状态下,一枝独秀,于危机中抢占商机,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20xx年已纳税320余万元。

面对未来,郑的眼光更放长远了,他不仅对自己辛苦创办起来的企业做强做大,他更大的愿望是能更好地回报家乡,用自己的行动带来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带领父老乡亲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创业典型事迹材料【篇4】

XXX,男,1982年诞生,中共党员,土桥乡杨河村青年农夫。XX年从土桥中学毕业后,到到西安学习电焊技术。后到油田务工。XX年底回家创业,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业,现在是土桥乡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典型之一,年获利达20万元。 现年31岁的XXX,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头脑敏捷、思维灵敏的人,而且他敢闯敢干,大胆创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当年从土桥乡中学毕业后,不甘心一辈子在家守着几亩簿田过日子,毅然选择了外出务工。通过虚心学习和悉心钻研业务,在短短三年时间,倪彦虎娴熟的驾驭了电焊技术,通过娴熟的技术他成为油田公司的一名电焊工,他在这里一干就是7年,在这7年中积攒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XX年春节回家,看到以前和自己一样的同龄人生活还是很贫困,于是他想:“我能不能回来带领大家一起致富。”XX年1月他去了外地进行项目考察,他认为种草养畜很适合自己的农村,因为这里有土地等养殖场地和丰富的饲草来源,同时羊粪又是很好的肥料,能给村民削减种草所需的花费,最终他选中了在当地很简单发展的种草养羊产业。随后他翻阅各种养殖书籍,学习养殖理论学问,并到周边一些养殖场借鉴他们的珍贵阅历。XX年8月他用自己的积蓄盖起了三间羊棚,购买羊只100只,起先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创业后,他边干边学,遇到困难不悲观悲观,更不气馁退缩,而是主动进取,分析探讨,努力学习科学的养殖方法;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主动主动变更传统养殖习惯,靠改革创新观念。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种养业,依靠“双联”贷款活动和信用社的担保贷款,扩大养殖场规模,扩大再生产,走规模经营的路子。 通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如今,XXX已经成为土桥乡的能手之一,青年致富的领头雁。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他没有遗忘为乡亲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本村和外村的养殖户来求他帮忙,他总是很热心地帮助他们,无偿供应技术询问和养殖书籍。几年来,共为群众讲解技术问题近百次,到村民家中供应服务四十多次,无偿供应养殖书籍二十多本,同时,倪彦虎同志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特别实际的养羊阅历。

在广阔村民看到倪彦虎养殖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后,各村民纷纷上门取经,主动效仿,大力发展种养业,都想通过种草养畜发展家庭经济。一时间大家纷涌而上,倪彦虎看到后,觉得大家假如盲目的发展种养业,就很简单走上歧途。于是则主动引导村民变更观念,合理分流,搞特色养殖,整合有限的土地资源,扩大生产规模,走专业化之路。在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倪彦虎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协会为手段,成立华强专业合作社,合理安排种养资源,避开盲目发展,从而导致内部恶性竞争;并利用专业合作社的集中优势,从资金和技术上帮助各养殖户,发展三高农业,提高种养业经济效益,以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华强专业合作社从一成立之时起就树立了“自己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发展理念。合作社以“养殖—销售”一条龙的产业经营模式进行养殖。华强专业合作社作为养殖基地,汲取农户加盟,由农户出资入股,合作社进行统一养殖、销售。年底农户按比例进行分红。华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给养殖加盟户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给周边群众带来养羊主动性,在无偿服务下,他们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使农夫挚友更深刻相识到,养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耕种土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XXX不仅要增加收入,为农夫供应更多的服务,他的发展目标已经确定:设计总投资450万元,安排发展养殖XX只规模。现已完成投资140万元,新建办公用房10间,饲草贮藏加工室、防疫室、标准化棚圈等共计110间,购买铡草机5台。目前,羊存栏420只,其中小尾寒羊200只,绒山羊220只。该合作社建成后,年出栏羊只可达3200只,可产绒1600斤,实现年纯利润约200万元。该合作社的建成极大提高了群众的养殖主动性,拓宽了贫困乡村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径。

创业典型事迹材料【篇5】

只要敢打敢拼,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是返乡党员梁秋华在十多年打拼岁月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他一直以来所遵奉的人生信条。正是凭着这种能吃苦,敢打拼的精神,他由一名外地的个体医生转型为家乡有名的茶场老板。

梁秋华,男,中共党员,中医执业医师,1969年8月出生在桑园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88年梁秋华县卫校毕业后,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他携同妻子在福建石狮开办医疗诊所,先后从事个体医疗和医药销售。在此期间,关系网越拉越广,赚的钱也越来越多,但他始终无法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找到家的感觉,有一种感情让他无法真正快乐起来。甜是家乡水,亲是家乡人,20xx年7月他怀揣在外创业的所有积蓄,准备开创自己新的事业。经过一番调研后,利用家乡丰厚的茶业资源优势,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投资120余万元兴办了占地面积10余亩、厂房15间的桑园镇茶场,并于20xx年3月正式投产。

桑园镇茶场当年投产就实现了开门红,生产汉中仙毫1000公斤,炒青绿茶25吨,实现产值300万元,并在西乡县赛茶节上获得汉中仙豪银奖和汉中炒青银奖两项殊荣,其产品更是远销汉中、西安等地。初见成效的梁秋华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要想寻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在科学管理上水平、做大产业创名牌上下功夫。他先后对承包购买的350亩茶园进行茶树改良,培育无性系茶苗补栽补种,注重绿色环保无公害化生产,保持茶叶的原汁原味。并多次聘请专家技术人员进场指导,严格按照茶叶加工环节各个流程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

浅尝辄止不是梁秋华的个性,追求更大的发展才是他的目标。梁秋华计划进一步投资添置新设备,分档次加工制作出适应各个消费层次的茶叶,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实现茶厂四季产茶、茶农四季采茶、农户四季有收入的目标,年底再承包200亩茶园,争取亩平均收入达到4000元,依托西汉高速和十天高速。

连接线地域优势,全力打造集茶园观光、茶叶加工、茶艺表演和品茶餐饮娱乐于一体的茶叶产业综合示范项目,同时,注册商标争取品牌认证,扩大种植规模、加强技术管理,为早日打入全国市场作准备。目前,在他的带动下,周边5个村近千户茶农年增加收入约70多万元,他的茶场成为当地初具规模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他本人也成为县镇实用技术骨干人才和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创业典型事迹材料【篇6】

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在14万左右,其中18-35岁青年约5.8万人,其中65%左右在外务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务工青年开始返乡创业,加之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复转军人回乡就业,如何激发青年创业就业热情,充分发挥青年在活跃农村经济中的主力军作用,帮助青年立足家乡创业就业,带动更多群众共同增收致富,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新课题。

一、农村青年创业现状

农村青年创业是指农村中在种植、养殖、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掌握了一定科技含量的实用技术和先进的管理营销才能的新型青年农民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政策范围内,通过创办实业来改变农村经济结构,提高收入水平。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环境下,我县大量青年外出务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幅度减少,进而引起农村创业群体的弱化。由于受文化程度、思想观念、融资困难等制约,农村青年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导致创业项目选择不准和管理不善,严重制约着农村青年创业热情,影响着创业进程。同时,农村科技人才总量匮乏、结构失衡、分布不合理,农村青年创业呈现出技术含量低,更新慢,发展空间狭窄的现状。因此,我县农村青年创业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制约农村青年创业的因素

受主客观因素制约,农村青年创业相对较难,影响农村青年创业的主要原因有:

(一)青年自身的因素:一是受知识结构制约,影响创业能力。农村青年普遍在知识结构、技术水平、驾驭市场能力等方面处于劣势,制约了主动创业的信心和驾驭市场能力的发挥,创业难度加大。二是观念陈旧落后,束缚了创业灵感。受小农思想左右,许多农村青年思想保守,怕担风险,做事中庸不愿意出头,宁愿抱着“一亩三分地”甚至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尝试自己创业。三是经济基础薄弱,制约了创业愿望的实现。青年原始资金积累少,而信贷支持量小面窄受惠者少,限制了青年创业愿望的实现。四是固步自封,限制了创业规模。部分青年创业者靠自己的才干和技术致富后,小富即安,缺乏远见,不愿扩大规模,停留在家庭经营模式中,难以发展壮大。五是部分青年好高骛远,虚荣心强,向往大城市的繁华,看不到农村广阔的创业天地。

(二)社会制约的因素: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惠农政策还没有真正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部分单位出于部门利益考虑,客观上削弱了政府支持力度,挫伤了青年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二是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要想提高青年创业就业的热情,必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降低创业风险,给予适当扶持。目前,我县还没有出台有关青年创业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从而影响了青年的创业热情。三是融资困难,创业资金得不到保证。农村青年创业主要依靠小额贷款或政府提供的低息贴息贷款为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资金往往不能及时快捷地发放到创业者手中,没有发挥及时雨的作用,青年创业受到很大制约,甚至可能丧失创业和发展的良机。四是相关部门缺乏沟通协调,没有形成合力,在提升青年创业就业能力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部门培训各自为阵,缺乏科学规划,培训工作不能和农村青年创业联系起来,青年参与热情不高,培训工作实效不高。

三、加强引导服务,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工作的建议

(一)调查摸底,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创业就业观

一是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建议由各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所对所辖区内青年情况进行调查,全面了解本地青年数量、受教育程度、就业创业意向及掌握技能等情况,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资料库,为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提供翔实数据。二是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建议劳动保障、工会、教育、团委等部门,对返乡青年、大中专毕业生等待业青年进行就业指导,帮助青年分析形势,引导青年树立正确择业观念,正确看待自己的实力,选择熟悉的领域创业就业。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鼓励青年创业的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渠道传播各类致富信息,拓宽农村青年视野,加强农村青年与外界的联系,引导青年在创业过程中改变生存状态,体现自我价值,鼓励农村青年敢于创业、积极创业。选树创业成才典型,结合实际工作,大力宣传近年来在中棚种植、专业合作社等领域成功创业的青年农民,在全县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激发广大青年的创业热情。同时,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建立青年创业就业激励机制,激励更多的青年加入到创业队伍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年创业就业,广泛支持青年创业就业的局面。

(三)创新培训机制,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以劳动保障部门为主导,把青年的创业就业培训纳入政府以创业带动就业总体规划,实施统一管理。对创业青年实行分类培训,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增强青年的就业本领,促进更多的青年自主创业。同时,要整合农业、扶贫、科技等培训资源,开展有效的技术技能培训。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青年农民创业需求相结合,着重对农村青年开展适应二、三产业的从业技能培训,为农村的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青年带头人。

(四)探索青年创业融资途径,为青年创业提供信贷支持

小额信贷具有资金到户率高、还贷率高和项目成功率高的特点,是农村青年简便易行、快捷实际的创业资金获得方式。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信贷名额太少,难以满足农村青年创业需求,亟须从制度上加以完善。建议金融机构建立农村青年信用评定制度,确定其信用等级,并按等级安排贷款额度。同时,积极探索多种信贷方式,帮助农村青年解决创业资金难问题。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青年创业就业

相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采取积极措施,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农村青年创业的政策和法规环境。在金融、税收、工商等方面给予扶持,通过优惠贷款利率,免除工商登记费用,适当减免所得税等举措,加大对农村创业青年的扶持力度。同时,建议政府建立农村青年创业基金,对创业资金困难的农村青年给予帮扶。

(六)创新青年组织形式,建设农村青年中心。农村青年中心是以农村所有青年为服务对象,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通过会员制形式联系广大农村青年的一种新型组织,为农村青年创业服务成才是它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中,应把组织建设和服务功能作为重点工作,而选准项目,坚持市场化运作,是保证农村青年中心正常运转、增强活力的关键一环。

(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双学双促城乡互动。一是人才互动。通过开展城乡人才资源双向交流,优化配置,带动物资、信息、市场等要素流动。要动员农村青年到城市务工经商, 学习市场经济并积累资本;同时动员学有所成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解决农村人才资源不足。二是市场互动。帮助农村青年把握市场,避免农产品营销盲目性。通过城乡市场联结,发展定单农业,提高农产品营销水平。三是信息互动。建立城乡信息沟通渠道,实现城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城乡间的项目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的交流,经常开展

“媒介会”、“洽谈会”促进信息交流。四是文化互动。通过“三下乡”、“大学生志愿者行动计划”等活动,帮助农村青年了解更多现代文明,为他们创业成才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局。从长远考虑,我们需要关注青年创业群体的成长和发展,培育青年群体的创造力,通过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引导农村青年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发挥新农村建设主力军作用,为提升农牧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繁荣农村经济作出积极的贡献。

创业典型事迹材料【篇7】

在旁人眼里,肖治鹏是个爱琢磨的人,手里一拿到新东西,总爱刨出个所以然,趴在桌子仔细琢磨,一晃就是几个小时。特别是在接触篆刻那段时间。刚开始,大家看到他在橡皮擦上雕刻着自己的名字,以为只是一时兴起,玩玩而已。可时间久了,发现他不仅在橡皮擦上雕刻,而且喜欢在贝壳或石头玩起了"刻字绘 画"。

"篆刻是我从小就喜欢的东西,记得当时自己想一门子心思学习更专业的篆刻技术,所以要求家人能帮忙找老师给我辅导,但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心情很低落,"肖治鹏说。

虽然没有家人的支持,肖治鹏并不气馁。他暗暗告诉自己:我能行!就这样,一个人毅然在自学篆刻的路上慢慢前行。凡是遇到不懂的,他就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回来凑着眉头琢磨一会就懂了。肖治鹏一直坚信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理念,这也折射出他身子上的一股韧劲。

在高中时,肖治鹏遇上了第一位"引路"人--杨克栋老师。这样,肖治鹏的艺术之路迎来了大转机,短短几年时间里,连续获得了不少荣誉。"自己的 努力终有收获,当时不少旁人投来赞许的眼光,可是家人还是不太支持我'玩弄'篆刻,但我知道选择走自己喜欢的路才有意义"肖治鹏笑着说。

2008年,肖治鹏考上了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大学期间,他利用更多的空余时间去创作,且积极参加各种书画篆刻方面的比赛。至2009年4月,肖治鹏被授予"中国当代资深书画家"的称号,同年5月,他的作品在"第五届'欧阳询'全国书画大赛"中获金奖,在"中国首届 '八大山人杯'文学艺术大奖赛"中获篆刻一等奖。6月他的作品又在"第五届'华夏杯'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中获得金奖。

一直以来,肖治鹏都在艺术的海洋中探索。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贝壳的内壁是可以作画的,且更富有的艺术价值。于是,他开始尝试在贝壳上作画。

刚开始,他用钢笔、签字笔、大头笔为工具作画,但发现在这些颜料在贝壳上的效果不佳,用手轻轻一抹就变得模糊。后来他把工具改选为油性笔,出乎意料的是,油性笔的作画,质感光滑且不掉色,像陶瓷里面的花纹一样。

在一般人看来,贝壳绘画难度远超于纸,与纸上作画相比较,贝壳作画花费时间长又耗工具。"贝壳不像宣纸平整,可供绘画的只有内壳壁。而内壁也是 凹凸不平的曲面,作画过程中很困难,但这恰恰是贝壳艺术品创作的特色所在,一般在凹凸贝壳上的画面更有立体感。"肖治鹏如此说道。

贝壳作画初有成效后,肖治鹏又开始向高难度挑战,后来选用了生蚝壳、螃蟹壳等材料作画,同样也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因画结友,如今,肖治鹏组建了一个5人的创作团队,命名为"大鹏艺术坊",其中主要的联合创立人张鉴荣、朱惠妙、凌伟森、梁伟鹏等。"大鹏艺术 坊" 迄今为止绘制的贝壳钢笔画纯手工工艺品约200多件,石头钢笔画纯手工工艺品近600件。近日,大鹏艺术坊在201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也展出了部分艺 术品。

正如古代名人张衡所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在同年龄人眼里,肖治鹏就是爱拼、肯干、聪明的人。他除了擅长于篆刻、贝壳作画外,长卷钢笔画也是特长之一。

在近期,肖治鹏创作了三幅钢笔画得意之作:《世界现代建筑》、《美丽湛江》、《美丽廉江》。目前,长卷钢笔画《美丽湛江》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也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认可。

据悉,长卷钢笔画《美丽湛江》主要是呈现了赤坎区和开发区的特色建筑物,其规格为长1000厘米,宽10厘米,由6本宣纸册页拼接而成,折叠后看似一本《新华字典》。创作这幅《美丽湛江》长卷钢笔画是从去年12月开始,创作时长为1周。 "我是一个不断追梦的人。未来我会努力钻研带有自己风格的艺术作品。我会在篆刻的艺术海洋里不断翱翔。立足湛江,开创属于自己的文化产业,创作出更多匪夷所思的艺术作品。"肖治鹏说。

创业典型事迹材料【篇8】

翟玉军,男,汉族,今年43岁,高中学历,家住佛坪县袁家庄镇黄家湾村。2010年10月,他带头创立了佛坪鑫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食用菌、木耳、香菇、平菇、猴头菇、天麻、猪苓和脱毒魔芋的制种、人工栽培及技术推广。2011年被汉中市农业局、汉中市科协授予“汉中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称号, 2016年被省农业厅认定为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

立足农村、寻找发展新模式

翟玉军高中毕业后,因家里经济情况较差,便毅然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回到祖祖辈辈生存的乡村里务农。他从1992年就开始从事食用菌生产,并在自家地里试验栽培,技术日益成熟。魔芋、香菇产业在当地发展很快,但由于缺乏技术时常腐烂、减产,给农户造成损失。2010年,翟玉军赶赴湖北学习魔芋组培育种、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控等先进技术,并和恩施州魔芋研究所达成协议,在本县上沙窝村建成140亩魔芋良种繁育基地,带头推广试点新品种、新技术大获丰收,栽培猴头菇试验也获得成功,当年10月又注册成立了鑫之塬魔芋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科学发展。2012年投资改造了现代化魔芋组培室一个,连栋温室720平方米、年产60万袋食用菌菌种厂一个、60吨保鲜库一个,建成全县最大的魔芋和食用菌研发、培育、生产、销售基地,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增量提质,个人年创收30多万元,带动当地群众科技致富,他领办的合作社也荣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注重学习、带动农村发展

2014年翟玉军通过培训考核被认定为汉中市中级职业农民。为帮助他坚定投资信心、增强投资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水平,县政府制定出台具体的激励措施和扶持政策;县农业局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合作社发展的扶持力度;县培育办建立包抓帮扶机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对他的生产进行跟踪服务指导,帮助解决生产难题、提升产业效益。同年,翟玉军参加了省农广校组织的高级职业农民培训。通过系统的技能岗位学习和经营管理知识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提升了境界,树立了现代大农业的理念。积累了更多宝贵的知识财富,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都有了进一步提高,更进一步增强了他带动一方百姓共同致富的才干。在培训学习的同时,结交了许多创业青年朋友,利用QQ群和微信进行交流,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拓宽了发展空间。

做一个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是翟玉军内心坚定的信念。2014年他所在的合作社发展魔芋栽培1000多亩,承担了佛坪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5.4万斤的魔芋良种供应任务。2015年,他领办的合作社现已发展会员300余户,合作社年产香菇10余吨、猪苓种子30万斤、魔芋1000万斤,在西安蔬菜批发市场和汉中市风景路蔬菜批发市场共设立3个直销点,实现年产值600多万元。通过自己的基地厂房和冷库优势,对产品统一收购包装进行反季节销售,大大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同年11月成立佛坪县康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魔芋良种繁育、魔芋种植、食用菌、药用菌技术推广与销售。作为中国魔芋协会会员单位,以科技创新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思路,围绕全县魔芋产业发展,引进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富硒魔芋栽培技术进行千亩示范种植,努力将魔芋产业打造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产业,全面促进佛坪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为当好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他为自己设定了更高的发展目标:一是建成一条年产100吨的魔芋深加工生产线,解决当地农户社员魔芋的销路,丰富市场农产品种类。二是打造佛坪地道农副产品山货品牌,统筹当地特色山货农副产品资源,构建电子交易平台,实现农户足不出户的销售渠道。

推荐阅读

上一篇:面试团委的自我介绍范本 下一篇:部门培训总结(实用15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