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小学劳动实践报告分享#】毕业后步入职场,写报告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而在报告中,我们需要使用委婉、谦和的语气,避免使用指令性的语言。你已经收集整理了多少相关的报告范文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会详细介绍“小学劳动实践报告”。如果你喜欢学习,请务必收藏这个网站,它会给你带来很多启示!
小学劳动实践报告【篇1】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进行素质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并持之以恒抓好劳动教育工作。
一、思想认识到位。
要使我校的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真正重视劳动教育关键要抓好老师的'教育思想转轨。
二、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
要切实抓好劳动教育必须有一套具体分管劳动教育教学的组织。我们成立了由学校领导、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年级组长组成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三、保证经费的投入。
劳动教育教学必须重视劳动实践为改善劳动教育教学的条件为鼓励教师热心劳动教育教学我们在教育经费十分拮据的情况下统筹安排适当倾斜保证劳动教育经费的投入。
四、提高质量抓师资。
建设一支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课教师队伍是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为此我们对劳动课师资队伍的建设较为重视。我校挑选劳动技能上有一定专长的教师担任劳动课。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的做法一是开展“拜师学艺”活动二是评选校级青年教师劳动优质课。
2、制定《劳动课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为使劳动课教师规范地上好劳动课也使学校领导准确评价劳动课我们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劳动课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外地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制定了《劳动课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实践证明该《评价方案》使教师教有标准领导评有尺度同时提高了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五、专题研究促使劳动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我们以劳动课教学大纲为指针方法上采用“试点引路总结经验全面推广”的做法几年来我们先后进行了以下专题的研究
1、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利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家庭自理劳动。
2、课堂教学的研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重点进行劳动课课堂教学的研究。教师们共同探讨劳动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结构、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几个环节。根据劳动课“以学生劳动实践为主体以训练劳动技能为主线”的特点。将劳动课分为技能新授课、技能练习课、技能迁移课三大类型。技能新授课的教学目标为“模仿和初步学会”技能练习课的教学目标为“学会”技能迁移课的教学目标为“熟练”。
小学劳动实践报告【篇2】
我们劳动了两天,这两天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天我精神饱满,准备迎接老师分派任务,看见有些女生和讨厌的男生分在一起,我也不觉为自己担心起来。可是在知道和梁可欣分到一起之后,我便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也很欣喜,我们两个的任务是打扫电脑室。
电脑室虽然看起来干净,可打扫起来十分费力气,我们望着这清静又看似干净的教室只好互相叹气,打扫完一个教室后,我们已经筋疲力尽,望望另一个教室,只好休息一会又继续努力。一天下来,我们已抱怨过很多次了。想想辛苦在家做家务的父母,不禁有些惭愧。
放学时,李老师组织大家玩了一个游戏,名字叫做“勇于承担”。游戏规则是:老师喊“1”就向右转,“2”就向左转,“3”就向后转,“4”是向前跨一步,“5”不动。做错的人就要走到大家面前举起右手说:“对不起,我错了。”
大家都很兴奋,游戏开始了,我很紧张,我的外号是小呆呆,这意味着我的反应并不快。很快就轮到我了,随着老师的口令,我的心也不停的加速,生怕做错了。虽然有一个差点做错,但我还是坚持到了最后。通过这个游戏,我明白了做什么都要用心,并且要勇于承担责任。
小学劳动实践报告【篇3】
小学五年级全体师生,走进蔬菜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无论是在野外平整土地,挖沟浇菜,还是除草等技术,同学们认识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味了劳动有快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一、走进生活,确定主题
实践活动的主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学生们通过上网、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总结汇报,了解了生活中的常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二、自主结合,科学合理
活动的组织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活动的问题确定之后,我们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与分工。我们的经验:在分组中我们先请同学们围绕筛选的几个小组活动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的选择,再找合适的同学进行组合。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力求科学性,还要尽量让学生按兴趣、愿望自由分组,同时提出必要的指导性建议。
三、关注活动,适时引导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打击他们对活动的信心和兴趣,老师这时就是他们的'钥匙,引路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遇到困难是难免的,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会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更加充满信心!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
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总之,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小学劳动实践报告【篇4】
上周,我校组织了割麦劳动活动,我班学生在割麦劳动过程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还有不少收获,现总如下几点:
一、强调学生在劳动中的纪律
割麦不是一般的劳动活动,面对的劳动对象是小麦,如果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不严格要求自己,就会造成经济损失,在劳动前,我一直强调,要求学生要爱惜粮食,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让学生思想上高度重视。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结意识,让学生知道这次劳动代表的不仅是自己,而是一个整体,一个班级。
二、确定劳动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方向,只有确定了劳动的目标,确定了劳动的任务,才能积发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一上课,我就向学生宣布今天的劳动任务。并且还把任务下放到每一个人,这样避免有一部分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偷懒,也调动一些学生的积极性。
三、表扬先进,树立典型,激发斗志,促进提高
劳动中一定要表扬先进的人,提醒不足,只说现象,不点人名,力求让学生每天从劳动中体会到乐趣,鼓励激发大家自觉劳动的积极性。
四、劳动中注意安全
学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每次在布置任务时,我都向学生强调安全,我们宁可不让学生劳动,也不能让学生在劳动中出现事故,在每次劳动之前,我都深思熟虑,想到可能会发生不安全的地方,把安全隐患消灭
这次劳动我班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如刘妍、刘洋、赵迪等,他们认真的劳动态度,不怕吃苦的精神,给我很深的感受。也使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时时可教育,处处是教育。只要你是个有爱心的教育者,每次活动之后你都会发现学生可喜的变化。
小学劳动实践报告【篇5】
《劳动教育理念下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问题
1.宏观意义
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建设新时代教育发展道路、治理劳动教育异化的历史使命和任务。近年来,随着政策文件的发布和各类教育行政手段的推进,学校普遍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实践在中小学蓬勃开展,发展势头迅猛,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日渐丰富。
实践表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强化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培育青少年的公共服务意识、爱国情怀,还能与劳动教育互促互进、相得益彰。探索以志愿服务活动为途径,推进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2.现实问题
随着xx年北京奥运会、xx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等活动的举办,志愿精神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活动就在我们身边,但是根据我校的情况,关于志愿服务活动,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参加志愿服务,人数较少。
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较少。每次当需要学生进行交通路口的提醒、捡拾社区垃圾、摆放共享单车等志愿活动时,我们鼓励学生踊跃报名的时候,班级里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最后因为学校对班级参与人数的最低限制,不得不指派一些时间充足的同学参加活动。
(2)部分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
很多志愿活动都是学校因为应付检查的需要临时通知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于是我们教师也总是单独挑选一些学生,去学校附近的社区和商场、街道进行志愿活动,然后让学生在进行服务的时候,注意面部表情和姿势,拍摄几张照片,就组织学生返回学校了。
(3)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无序。
即使是个别有计划开展的志愿活动,在志愿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现场凌乱无序,有的同学交头接耳,有的同学追逐打闹,有的同学仅仅是做个样子,真正进行志愿服务的学生寥寥无几。
(二)原因分析
结合访谈的结果以及相关文献的学习,总结原因如下:
1.对志愿服务活动认识不足。
学生层面: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厚,娇生惯养下的孩子劳动积极性不高;另外,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时,只专注活动形式是否新颖,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
2.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
学校工作繁杂,教师忙于教学,无暇顾及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志愿活动一般由班主任带领进行志愿活动组织与实践,为了完成任务而为。往往是草草了事,无目的、无计划,并且形式较为单一,以捡垃圾、红绿灯文明监督等较为简单的活动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达不到培育人的良好效果。
3.部分活动组织具有临时性,没有计划,活动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
学校缺乏对劳动教育课程的统筹协调和整体安排,以单一主线(理论教育)为主要的活动方式,落实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方式局限于课堂或校内,以手工劳动与生活技能的讲解与锻炼为主要内容。
二、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
劳动教育是教育界关注度比较高的教育方式,近年来来以“志愿,服务”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共可搜到相关文献两千多篇,包括期刊、硕士论文、报纸文章以及会议论文、图书,其中与本研究相关性较大的有186篇,笔者选取了其中的20篇进行重点总结。研究者主要从劳动教育的内涵、劳动教育的调查现状以及劳动教育的原因和实施劳动教育的途径四个角度对学生劳动教育进行探究,研究成果丰富。
对于劳动教育内涵的界定多从课程体系进行界定。熊来平在《深刻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中提出,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不仅创造财富,而且对于塑造人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于劳动教育的现状,孙晋超,王萍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应试教育和各种社会不良观念的影响,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成为不争的事实。
关于劳动教育的原因,范卿泽在《努力形成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格局》中强调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而实施劳动教育的途径方面,周敏、刘峰提出学校、家庭、社会,携手向前,形成“家校社”合作开展劳动教育的局面。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可操作性的指导以及积极的评价。转变家长观念,达成共识,形成家校合力。社会弥补在学校教育、家庭实践中无法操作和体验之缺,有助于学校劳动教育持续、全方面开展。
也有研究者认为,从学生自身做起,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培养他们的志愿服务技能,将志愿服务理念普及到生活和学习中去,使志愿服务成为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学界对于学生劳动教育的研究呈现出多角度、精细化、针对性的特点。对于学生劳动教育多是从宏观的政府、社会、学校层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劳动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但难以真正从根本上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而学界从志愿服务的角度探究提升劳动教育的文献较少,因此在实施劳动教育宏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学生自身做起,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途径的角度出发,来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将从推进学生劳动教育的角度研究,以志愿服务为主要途径,探究出组织志愿服务的方法路径及志愿服务活动中劳动教育渗透的实施策略,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能主动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为实施新时代素质教育提供有力支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法等形式,对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问题,总结原因,为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劳动教育提供参考的依据。
2.通过劳动教育课、班会课等形式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探索出提高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认知的方法和途径,增强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
3.探索组织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的方法,完善活动秩序。逐步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
4.通过文献学习和资料整理,并结合本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出志愿服务活动在劳动教育中的具体策略,为其他年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可参考材料。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从做志愿服务这个角度,结合学校目前志愿服务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研究内容设置如下:
1.X校五年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情况现状调查
2.X校五年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不足的归因分析
3.X校五年级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的方法
4.X校五年级学生志愿活动中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的探究
五、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在研究的过程中运用课堂课下相结合的手段,以“志愿服务”为实践途径,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劳动观念,同时运用的研究方法还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
1.问卷调查法
在研究初期首先对研究对象发放问卷,获得本校五年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数据调查报告,通过报告合理选择相对应的班级在试点教室进行课堂教育,同时跟社会机构、单位进行合作,增加学生的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观察学生各方面行为表征变化。最后课题结项阶段,再次使用问卷形式进行二次数据采集。
2.访谈法
在研究的前期通过教师访谈法获得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的初步调查结果,研究中期至研究结项期间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访谈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看法,观察学生行为的表征,获得学生对劳动认识的数据。
3.文献研究法
通过阅读分析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相关的文献,了解当前志愿服务活动在学校劳动教育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运用做志愿服务的活动增强劳动教育,从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探索志愿服务途径下增强劳动教育的具体方法。
4.观察法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时的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在课下劳动的表现,了解存在的问题,在掌握比较详实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分析与研究。
5.行动研究法
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利用课堂课下结合的手段不断进行教育实践,持续观察学生行为表征和心理表征的变化,及时记录研究数据,使研究在行动中得到深入,最终收到劳动教育的实效。
六、课题创新点及其研究价值
(一)课题创新点
1.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建设新时代教育发展道路、治理劳动教育异化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微型班会较之主题班会,问题切入点小,简单易操作。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开展微班会,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指导性,时间上的灵活性教育的及时性、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2.对于一些学生的行为问题,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进行德育,从而转变学生的行为,本课题也试图探索出一个系统化的微班会德育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断提高。
(二)研究价值
课题组老师将会将在实践中探索出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方式、适合小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促使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化,常态化,让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提升学生劳动技能的途径之一。同时通过课程、活动的参与,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劳动的意识。
七、课题研究条件与保障
(一)课题研究条件
课题组负责人袁凯歌,学校骨干教师,xx年9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小学语文兼班主任工作,具有多年的教学及实战经验,参与的课题《小学低段微班会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效显著。
课题组成员张欢欢,学校骨干教师,《小学中段语文口语交际课堂中游戏化教学环节的研究》获得郑州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一等奖;指导的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我们的书包为什么那么重》荣获郑州市一等奖。
课题组成员郭柯,语文教研组长,年轻有为,工作第二年时,一师一优课《枣核》荣获部级一等奖。
(二)课题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1)学校教科研氛围浓郁。教育教学或者班级管理中出现问题,学校教师都会将问题当做课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从而积累经验,增长教育智慧。
(2)课题研究小组分工明确,协同合作,有序高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研究资料
学校购买了大量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书籍,教师可以进行借阅浏览;同时通过阅读书刊、网络资源等多渠道结合,及时了解与课题研究的相关信息,从而提高课题的研究成效。
3.物资保障
我校领导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并且在组织上、制度上规范课题的运作,鼓励教师放手大胆进行课题研究。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袁凯歌:主持人整体负责、把握课题研究方向,组织协调课题组的相关活动,总结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最终形成课题实践成果。
张欢欢: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负责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及实施。
郭柯:组织开展劳动教育课、班会课上课后的教研、问题分析以及策略研究。
常雯瑶:调查问卷、文献等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薛晓杰:负责搜集理论资料,对课题进行理论指导,对学生进行志愿服务行为的观察、记录、反馈,并将研究成果形成书面材料。
九、研究计划
(一)准备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深化和讨论,做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准备工作。
2.确定课题研究方案:构建课题目标,明确研究内容,确立研究方法,制订实施方案。
3.设计课题研究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开展课题研究问卷调查工作,做好数据统计,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实践基点。
(二)实施阶段
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
(1)发放小学生对做志愿服务看法的情况调查问卷、父母对学生做志愿服务看法的调查问卷等,老师对学生做志愿服务提升劳动教育的问卷等等,分析出本校志愿服务活动的调查报告。
(2)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明确志愿服务的职责,做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3)跟社会相关的机构、单位进行合作,使志愿服务活动能够真正走进社会当中,为社会做出服务,做出贡献。
(4)向家长了解学生课下的劳动表现,并改进方法做进一步研究。
(5)对实验对象做观察测试。
2.通过课上、课下相结合,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进行实践,观察、总结反思形成初步的研究结果,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3.根据以上情况对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查漏补缺进行再实践、观察、总结和反思,逐步形成以做志愿服务为途径提升学生劳动教育的策略方法。
(三)总结阶段
1.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撰写研究报告。
2.认真分析以做志愿服务活动为途径提升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案例,从而总结出更多可实行的具体的方式策略。
3.课题组认真总结实践结果,以报告形式呈现成果。
十、预期成果
1.有形成果
(1)研究报告。
(2)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的方法。
(3)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活动形式、课堂教育案例等各类资料。
2.无形成果
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动性增强。
小学劳动实践报告【篇6】
劳动实践是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劳动技术教育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逸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目前,许多学生缺乏劳动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足,与社会实践要求距离甚远,对劳动光荣缺少切身体会。教育与生产结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内容,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可靠途径。与此,我校就一贯重视构建社会实践劳动场所办学模式,强化共识,全面推进新课程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我校将过去一学年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状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夯实责任
学年初我校成立了劳技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在上年的经验基础上编排、完善了实践课程,并落实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相关理论教育,领导小组全面筹划实践基地建设及长远发展规划、管理制度等。
二、科学制定了劳技教学计划,并有效实施
我们根据综合实践课的要求,由总务主任、教导主任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多种种植技术,把培训任务分到各组,从土地整理到栽植、施肥、浇水、锄草、打药、采摘等知识,再到结合书本知识进行劳技培训,都有计划、有措施、有经验总结的整套方案。通过这些活动的有效组织,不但学学生了解了栽种流程,而且帮助其学会观察、学会撰写体会和日记,既受到劳动教育,又学得了一门实用技术,还培养了其动手动脑探索精神。
三、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
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培训劳动习惯,形成技能,同时按劳分配进行勤工俭学。
四、收获和成果。
1、劳动技术教育同时也为学校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学我们利用所得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师生订购了现代化教学设施、奖励品学兼优学生,为部分特贫困学生解决生活费。
2、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办学内涵
(1)锻炼了师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2)消除了劳动可耻观念,怕劳动、羞于农作、怕脏怕臭的不良观念。
(3)扩大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大自然的课堂,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各种实践得心应手。
(5)丰富了师生的生活实践,使师生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更觉生活快乐。
总的来说一学年来我校依托劳技基地建设,实现了教书育人与勤工俭学效益的双丰收。今后我们将巩固已有特色,在已有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创发展勤工俭学的新路子,与时俱进,开创出山区农村劳技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小学劳动实践报告【篇7】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一大早我就和陈东、辛雨以及景欣含来到了少年宫,参加图书交易会。
我们早早就进入了会场,摆好了摊子。可是过去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才刚刚卖出不到10本,我看着心里十分着急就提议:“大家听我说,咱们这么傻傻的干等着人来买也不是个办法,要不人找俩人在场地里推销推销咱们的书,你们看怎么样。”大家一致赞同,可是都不怎么好意思,我作出了表率,可是还差一个人,我把景欣含拉了出来,让陈东和辛雨看摊子。一开始我和景欣含谁也不好意思去喊,可是眼看时间还差半小时就到了,我也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扯破嗓子喊:“漫画书,两块钱三本。”可是谁也不理我,原来是价钱太高了,我一咬牙一狠心,大喊:“漫画书,五毛一本。”终于来了一个人,买下了所有书,我挣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我又高兴又激动!
这个五一,我即挣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有知道了劳动者的艰辛和钱的来之不易!
小学劳动实践报告【篇8】
20xx年寒假,学校结合教育局工作安排和学校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充分以寒假为契机,以“关爱、感恩、责任”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小事做起,为推进家庭和谐,出点力,让学生过一个文明、有益、健康、充实的寒假,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社会形势、了解民情民意、提高综合素质。假前召开了全校师生动员会,班主任适时做好指导,加强信息沟通,交流经验,推动寒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开展体验劳动、公益活动、助残帮孤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热爱家乡、服务社会,开阔学生眼界,陶冶学生情操,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磨炼意志,愉悦身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为使以后学校活动开展的更好,确保活动顺利实施,特把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做以下总结: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学校对各班主任进行了工作布置。各班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每班自身特点,学生特点,进行活动安排,同时对活动内容进行讲解、指导。我们努力做到队活动与个体实践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
二、 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一)、放假前,少先大队辅导员老师把做“四好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做好动员工作,要求学生把参加活动的情况做好记载。努力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使学生完成“四好少年”活动内容,真正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感恩父母心,孝心无价。
老师利用校讯通,提醒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寒假的中自制感恩贺卡赠送给父母,亲人、老师,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细味父母的唠叨,亲自为父母献上自己的感恩行动:高年级学生学着给父母做一次感恩饭,低年级学生为父母泡一杯感恩茶,给父母送上自制的感恩礼物,说一句感恩话等形式。提示学生不仅要在特殊的日子像父亲节、母亲节、父母的生日等献上我们对父母的一份爱心,在平日里我们就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父母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通过这项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劳、父母的爱,懂得了知恩感恩,提高了道德素质。从身边亲人做起,通过爱父母、爱家庭,进而推己及人,达到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的目的。
(三)、开展“送温暖”、“为春节添喜庆”等活动,在活动中组织学生深入孤寡老人家中,学生用真情和行动去关爱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开展尊老爱幼、助残帮困、保护环境、公益宣传等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把欢歌笑语送到需要帮助的人中间,受到了好评。
(四)、开展“假期我当家”主题劳动体验活动,利用“我当一天家”主题活动。活动中承担买菜、做饭、洗衣、清理卫生、亲自去交一次电费、置办年货、料理家务等一切事务。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学习生产劳动、工艺制作、日常生活事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学习自我保护、生存安全以及懂得节俭、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五)每人针对寒假参加的实践活动,写一篇关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文章,记录下自己实践活动的经历、体会、感想等,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次寒假实践活动通过这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取得了成功。虽然是短短的二十几天,但是给同学们的教育却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实践使他们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爱心,多了一份成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了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