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一年级数学教案锦集#】文章题目:教案编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篇关于“教案编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文章。学生们要在课堂上拥有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这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和课件。而编写每份教案和课件都需要同学们认真对待。 教案的编写对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来说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一个好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通过编写教案,学生可以将知识点进行系统化整理和梳理,从而促进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同时,教案的编写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在整体规划和设计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经过实践,我认为教案编写是相当有价值的。通过编写教案,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和钻研,对所学内容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案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表达的平台,可以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此外,编写教案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梳理和整理知识点,为复习和应对考试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希望以上实践经验对于您有所益处,能够引起您对教案编写的重视和重要性。相信在教案的引导下,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更好地培养和提升。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加几的各种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以及数学应用的意识;能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8加几。
教学难点:
对“凑十法”的进一步理解;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对,是植树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种很多的树来绿化我们的环境。在植树节,淘气和笑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到公园里去种树。阳阳种了8棵树,蕊蕊种了6棵树。你们能根据植树的情境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这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集中解决其中一个问题:一共有几棵树?(课件出示:有几棵树?)
二、自主探究,领悟算法
1、学生独立探究
师:哪位小朋友能给这个问题列个算式呢?
学生列式。可能有:
8+6=14或
6+8=14。
师:8+6=14,哦,你们都知道他的得数了,你是怎样又对又快地计算出来的?介绍给大家好吗?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你们手中的小棒来代替小树,摆一摆,算一算8+6等于几?你是怎么计算的?你有多少种方法?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操作,思考,交流。
2、汇报方法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可能有:
方法(1):数一数的方法。数一数后面一排有8棵,前面一排有6棵。一共是14棵,8+6=14。
方法(2):先把6给8两个,还余4,2加8得10,10再加4得14。
方法(3):从8棵接着往后数6个数,一共14棵。8+6就等于14。
方法(4):把8分成4和4,6和4加起来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总共就是14棵树。
方法(5):根据9+6=15,8+6就等于14。
方法(6):根据10+6=16,8比10少2,所以8+6=14。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那么多的计算方法,我们利用了不同的方法算出了8加6等于14。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听。
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师:刚才,老师听到机灵狗说,他喜欢第二种计算方法:把6分成4和2,2加8得10,10加上4等于14,它还给这种方法取了个名字,叫“凑十法”。在刚才的几种方法中,欣欣的方法“把8分成4和4,6和4加起来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也叫“凑十法”。同学们在计算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4、试一试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灵活应用知识的本领了,刘老师真为大家开心,现在请同学们在这么多方法中选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做一做书上第74页下面的试一试,做完之后要认真检查一遍,比一比哪位小朋友最细心。
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
师:计算完了吗?哪位小朋友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你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代表交流,集体订正。
师:小朋友们,这三道题你算对了吗?有错误的小朋友请你再算一算,更正过来。
师:学了这么长时间了,小朋友们累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机灵狗给我们带来的.小儿歌,放松一下吧!(课件播放:
8加几,不用怕,借2个,凑成十,再把余下的加上来,计算起来对又快。)
师:我们也一起来念一念吧!
三、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
师: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蝴蝶在花间跳舞。(出示蝴蝶图)花丛中有8只蝴蝶,飞来了7只蝴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问。可能有: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师:小朋友们,要求一共有多少只蝴蝶?我们怎么列算式呢?
学生列式并计算:
8+7=15。
师:花丛中不但有蝴蝶,还有蜻蜓呢,请你看看这幅图编个数学故事,说给你的小伙伴听。
学生编故事,提问题。
师:一共有几只蜻蜓,你是怎么列式计算的呢?
学生列式计算:4+8=12或8+4=12
师:我们刚才只是看到了漂亮的花园上面的景物,其实在花丛的下面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在说悄悄话呢。他们是谁?又在干什么呢?(出示课件:小蚂蚁搬家)哦,小蚂蚁在搬家呢!
师:我们怎样做能帮小蚂蚁找到自己的家呢?
学生说方法,并算一算。
师: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帮小蚂蚁找到了自己的家,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2、购买食品。
师:老师决定奖励给大家一些美味的食品,请你从中选择两种食品并算出价钱,那么你就可以得到他们!小朋友们,这么诱人的美味,你想要吗?赶快选一选,算一算吧!(示课件:食品的价钱如下,糖果6元、面包3元、果汁4元、汉堡8元、巧克力7元、鸡腿9元、可乐5元。)
(1)帮小淘气选择一个汉堡和另一种食品并计算价钱。(学生选择后练习8加几的计算。)
(2)自己任意选择两种食品并算出价钱。(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任意两个数的计算。)
3、游戏:夺红旗(书上第76页“夺红旗”游戏)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8+?”的计算方法,你都有什么收获?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努力,在成长的路上有更大的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5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2、沟通本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让学生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及时整理所学知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沟通本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单元知识
师: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我们已经全部学习完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师:在这些加减法算式的学习中,我们强调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哪句话?
引导学生说出强调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
师:对了,不管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还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我们都非常强调“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我们把这句非常重要的话板书在我们黑板的中间,然后我们再围绕这句话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口算第73页第1题。
学生口算后,抽一个学生汇报答案,并抽一、两个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口算过程。如65+3,要这样想,5+3=8,60+8=68。
师:在口算过程中,你觉得哪几点比较重要?
指导学生说出口算中比较重要的几点是:
(1)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减;
(2)如果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般先加减十位上的数,再加减个位上的数;
(3)在加减个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十位上数的加减结果。
师:在口算中,同学们归纳的3条都非常重要,如果哪一条弄错了,整道题就要口算错,我们看看这样两道题,分析一下它是在哪个地方算错了。出示:6+33=93,56-20=54,67-43=4,32+16=8。
学生讨论后回答,让学生明白第1,2小题是没有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减,第1小题把个位上的数加到十位上去了,第2小题是把十位上的数对着个数上的数减;第3,4题是忘记了加减十位上的数,只把个位上加减的数写了上去。
师:所以我们在口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上几点。另外你猜一猜刚才老师出这些错题是哪个小朋友做的吗?告诉你们,是一个粗心的小朋友做的,他一边做口算题一边看电视,所以才有上面这些错误,从这件事中你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在口算时要特别专心,这样才能正确地口算出结果。
师:对,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下面请同学们看着第2题,专心地用你们掌握的口算方法算出每颗小芽上两个数的和与差。
学生口算后,抽学生回答结果,全班集体订正。
三、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在这个单元我们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外,我们还学习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用竖式计算34+43时,该怎样写竖式呢?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用竖式计算34+43,计算完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上展示,让学生说一说写竖式计算的过程,全班订正计算结果。
师: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指导学生说出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二是一般从竖式的个位上的数加减起。
师:同学们归纳的这两点都非常重要,是不是每个小朋友在计算时都注意了这两个问题呢?请同学们看着第73页上的第4题,检查这些小朋友写的竖式对不对,如果有错误,错在什么地方?把第73页上的第4题的图展示在上,然后抽学生一道题一道题地判断,找出错误的原因后,让学生用正确的竖式加以改正。
师:刚才我们检查了这些小朋友的作业,他们错误的原因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没有对齐,有的把个位上的数对到十位上去了,有的把十位上的数对到个位上去了,从中你知道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非常重要。
师:请同学们在计算中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方法完成第73页第3题,题目要求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汇报,先抽用口算方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结果,再抽两道题要求学生说一说具体的口算过程;然后抽用竖式计算的学生把自己计算的竖式在上展示,抽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师:同学们都会计算了,下面请小朋友们用你们掌握的计算方法帮助小袋鼠找自己的妈妈。
出示第74页第5题,学生计算一道题上连一条线,抽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师:看来小朋友们学得不错,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第74页第6,7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全班集体订正。
四、解决问题
师:通过学习同学们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下面我们用掌握的这些计算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出示第75页第8题的。
师: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学生回答略。
师:要求鹅比鸭多多少只,应该怎样想?
指导学生说出要求鹅比鸭多多少只,就要把鹅的只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鸭同样多的只数,另一部分是比鸭多的只数,算式列成36-20。
师:用你们喜欢的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然后问
学生:“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指导学生从两数和的方面提出数学问题并
指导学生解答。
师: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问题,同学们看一看第75页第9题,书上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中哪些是用我们现在掌握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的?哪些是用这些方法还不能解决的?都可以提出来,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留到下个单元去解决。
学生先独立解答书上的问题,然后自己看图提问题来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中起来,留到下个单元解决。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用哪些方法可以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略
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
1、海底世界——数数
2、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1)1—10各数的认识
(2)0的认识
3、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1)10以内数的加法
(2)10以内数的减法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4)探索规律
4、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1)11—20各数的认识
(2)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5、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1)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2)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二)空间与图形
1、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柱和球的认识
2、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
(1)左右、前后、上下方位的认识
(2)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
(三)统计与概率
1、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1)按指定标准和自选标准分类
(2)比较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2、我又换牙了——统计
(1)简单的数据整理
(2)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初步认识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
2、教学广场找规律
3、数学广场简单组合问题
4、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
5、雪山乐园——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2、空间与图形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统计与概率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2)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应用
(1)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识的理解
(2)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方面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难点:统计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注意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构成“情境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2、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4、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启发学生从兴趣习惯、合作交流、知识技能、问题意识、发挥潜能等多方面的自我评价与反馈中,逐步培养学生建立自信、认识自我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春天到了,花儿都开得,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了几朵漂亮的花,我准备拿走3朵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你们看看还剩几朵了?(2朵)
提问:那么你知道老师原来有多少朵花吗?(5朵)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回答:
1、我数出来的(师引导:你怎么数的,生:先数拿走的3朵,再数剩下的2朵,两个合起来就是5朵)
2、我算出来的(师引导:你怎么算得,生:把拿走的3朵和剩下的2朵加起来就是5朵)
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原来有多少朵花,就要把拿走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师将拿走得的和剩下的放回到一起)这几个小朋友回答的真棒,这朵就送给你了。
二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情境(老师领走了7个哨子,还剩下5个哨子,请你猜一猜,原来有多少个哨子?)
2、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后明确:盒子里原来的哨子是总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领走的7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求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师板书:7+5=12
3、追问:7 5 12分别表示什么?7+5=12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
4、老师说明:从现在起,列式计算后还要口答问题。例题这样口答,口答:盒子里原有12个哨子。学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体口答—遍。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22—2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培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数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圆片若干个,实物展示台。
学具准备圆片若干个。
教学过程:
(今天,咱们的课题导游是一只漂亮的小狐狸。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第22页瞧一瞧,小狐狸给大家带来的数学问题是什么?(有几枝铅笔)
一、创设情境,体会加法意义。
1、师:大家现在都是小学生了,每天都要背着书包来上学。老师要提醒大家每天做完作业后要自己整理书包,把第二天要用的书和笔盒带上,小朋友们每天写字要用什么?对要用铅笔,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枝铅笔想请小朋友们帮助算一算,一共有几枝。小朋友们愿意帮忙吗?
2、教师先拿出两支铅笔,再出示3支铅笔,让学生口述这一过程,再提问一共有几支?
3、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4、师: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5、引导认识加号,感受加法。
6、说一说算式里数字的含义(教师进一步让学生对算式的含义进行扩展。)
生1:还可以表示把2个苹果和3个苹果合起来。
生2:可以表示把2本书和3本书合起来是5本书。
.......
7、摆一摆。
(1)教师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师:小朋友们来个比赛,比一比谁拿得又快又对,拿的圆片个数要和老师拿的一样多。
(老师利用实物展示台摆圆片,先摆一个,再摆三个,学生看后依照老师的样子摆。)
师:很多小朋友拿的非常迅速,你们能对刚才摆的,提个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生:先拿出1个圆片,又拿出2个圆片,一共有几个圆片?
师:某某同学已经学会了提问题,真是不错,那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也会呢?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同桌说完,老师还可以再请一两名学生做个反馈。)
师:同学们会解答这个问题吗?
生:1+3=4
师:这“1”、“3”、“4”分别表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把抽象的算式放到具体的情况中理解)
(2)放手让学生自己摆一摆,讲一讲,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师:现在小朋友自己按照课本摆一摆第2、第3小题的要求摆一摆,边摆边说出过程,最后把算式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8、提出自己的身边的加法的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体验。
师:刚才小朋友们通过摆一摆,说一说,了解到了把两部分合起来可以用加法来计算。那咱们身边,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问题呢?
(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
学生反馈:
生1:我的笔盒里有3枝笔,笔盒外面有1枝笔,合起来一共有几枝笔?
(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并学会判断问题的对错及思考解题的方法。)
生2:教室一边墙上有2张画,另一边也有2张画,合起来有几张画?
.......
师:只要小朋友善于发现,在我们身边能找到许多加法的问题。
9、试一试
(1)引导学生说明图意,并根据图意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组织学生结合图意与同桌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1、第1题,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让其先根据算式摆学具,直观地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
2、第2题,让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会列出不同的算式,教师在集体反馈时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渗透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列出不同算式的数学思想。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6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3、经历探索简单规律的过程,体验探索研究的价值和成就感。
4、结合生活实践,解决与时间相关的简单问题。
1、飞飞的生日是9月24日,他很早就通过日历表查到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学校不上课。他非常希望到那一天父母也能同时休息,好陪他去书店看书、去游乐场游玩,可是又不知道到那天父母是不是能同时休息。于是想请同学们帮忙提前算一算,大家愿意吗?
2、下面是飞飞提供的一家人9月份的工作休息情况,从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推断出到飞飞生日那天,全家人是否都休息呢?
1、从9月1日起,按要求在日历表中分别标出父亲、母亲、飞飞各自的休息日。
2、请大家观察所标记的日历,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全班交流。
3、对照日历表中所作标记分别填写出三人9月份全部的休息日和几个共同的休息日。
4、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在9月份,飞飞全家共同的休息日有几天?现在你能告诉飞飞,9月24日这一天,全家能共同休息吗?你想对飞飞说些什么?猜:飞飞知道这个消息会怎样?听生日歌:提前祝飞飞生日快乐。
(1)仔细观察日历中加框的四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再找几组这样的数,验证结论。
(2)小组讨论:在日历表中你还能发现什么样的规律?
8、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在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日历表中找出了这么多的规律,这说明只要我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学会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就会发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从中你有什么体会?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7
一年级数学教案课件5篇
数学老师要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人与数学的关系,让数学喷射出缤纷的色彩。所有的一年级数学老师都必须知道如何写一年级数学教案,你也来写一篇和我们分享吧。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一年级数学教案课件”,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一年级数学教案课件篇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知道“多”、“少”、“一样多”的含义。
能力目标:能用规范的语言口述比较的结果,如“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一样多”等比较性短语。
情感目标: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互动一(背儿歌)
叮铃铃,上课了。书放桌角,人坐正,认真上课我最棒。快快乐乐学数学,快快乐乐学——数——学。
第一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初步感知
师:国庆节要到了,小伙伴们准备用鲜花来布置校园。
出示:花与花盆图
师:花与花盆到底谁多谁少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小巧和小亚进行比较呢?
板书:比较
学生可能的方法:数数、将一朵花种进一个花盆再比较(即两两配对)
媒体演示:一一对应
师:这种一个对应一个进行比较的方法就叫做“一一对应”
板书:对应
师:比较的结果是怎么样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从不同方面来说比较的结果,如:花少,花盆多,花比花盆少,花盆比花多,)
第二阶段:创设情景,参与操作,学会表达
师:张老师还准备了水笔作为国庆节活动的奖品,不过被粗心的小胖给弄乱了。张老师想请你们一起来看看,在你手中,笔与笔套比,谁多谁少呢?
(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比较,得出不同结果,进行汇报)
【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的兴趣,积极自觉地想办法进行比较活动。初步感受比的过程,因为笔和笔套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配对出现的,所以在比较散落的笔与笔套的多少时,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这种两两配对的方式,从而初步感知了“一一对应”比较法在生活中的呈现】
师:比较的结果怎么样?
【描述比较的结果,对于同一种结果,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话说一说】
形式
1、个别汇报——规范表达
2、补充表达——从不同角度描述比较结果
3、同桌互说——强化表达,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第三阶段:在情境中练习,应用方法,熟练表达。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0页
学生边翻边说:翻翻翻,20页
【用口令的形式让学生重复要求,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完成要求】
师:小巧和小丁丁也在为国庆节做着准备。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
(根据每幅图的内容比一比,说一说,练习用不同的话规范表达比较的结果)
形式:同桌互说,再个别汇报。
师:说的真棒!
【教师总结性的表扬,给与学生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互动二:轻松一下(放)
【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对于课堂的35分钟会有疲倦,在的学习阶段后安排一次放松,既能调整学生学习的情绪,消除疲劳,又能让学生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继续学习】
互动三:一问一答(收)
123(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安静听),(快快乐乐学数学)
第四阶段:游戏活动
1.抢椅子
出示三幅图(椅子数与人数比较,三种情况)
师:小朋友们想玩抢椅子的游戏,哪幅图适合来玩呢?为什么?
2.考考你的记忆力
出示四幅图,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进行观察记忆。打乱次序提问,在某幅图中,谁多谁少。
【此游戏的设置既将记忆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融为一体,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游戏的情境下结束教学,学生沉浸在游戏的喜悦中,而对应比较的方法沉淀在学生的思维中】
一年级数学教案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初步理解1~5各数的具体含义的基础上,正确读写这些数,体会并认识5以内数的顺序,会解决关于数的认识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分类的思想,初步体验把总个数分成两部分的事实。养成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
3、感受数与数的关联,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1~5的意义、正确规范的书写1~5各数。
难点: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初步理解了1~5每个数的实际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材分析:第5题体会数的顺序,第6题指导学生先想后画,第7题启发学生按不同的标准分,第8题让学生站一站,再说一说前后各有几个同学。
教学准备:PPT图片、圆片、计数器、磁性教具等。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修改调整
一、揭示目标,知识梳理。(预设2分钟)
1、学生按顺序数数。
2、明确学习目标。
二、巩固内化,查漏补缺。(预设28分钟)
1、基本练习:
①摆圆片数数
边摆圆片边数数,集体从1数到5。
②黑板上贴出1~5五个数(不按顺序),请你从中选出其中两个数写在练习本上,写的几就在后面画几个○。
请几个小朋友在黑板上的数下面摆出相应的圆片。
③“想想做做”第5题。
排一排、读一读,进一步明确1-5的顺序。
交流要求:你是怎么排的?有不同的排法吗?
2、发展练习:
①“想想做做”第6题。
导学单:
(1)读一读花瓶上的数,看看每个瓶里花的朵数对不对?
(2)根据花瓶上的数补画出缺少的花。
分别补上缺少的花:l朵、2朵、2朵。
②“想想做做”第7题。
导学单:
(1)你能把星分成两类吗?
(2)你是按什么分的?
(既可以按颜色分,也可以按形状分)
③“想想做做”第8题。
说说每个孩子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同学们一起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把他们说的话说一说,好吗?
④“想想做做”第9题。
先读一读格子里的数,再描数与写数。
比一比,谁写得最认真、最漂亮。
三、当堂检测,拓展延伸。(预设10分钟)
1、今天你哪些方面有进步?
2、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6页1、2、3、4题。
3、拓展题:数一数你家里在5以内的东西,说给你父母听一听。想一想,你还可以用这些数字记录什么?
一年级数学教案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正确填写统计图.
3.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并能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教学重点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难点
分析统计图,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教学准备
每人一张条形统计图和正方形纸片.教师准备一张大张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引课.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开展庆“六·一”的活动,要作什么准备?我们的教室呢?
2.你用什么来布置我们的教室?
3.老师买回了一些气球,你们认为挂什么颜色的气球教室才最漂亮,为什么?
4.气球很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的气球,把它举起来.
5.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但老师还是不能很准确知道哪种颜色的气球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
二、新授.
活动一:讨论解决办法.
1.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之间说)
2.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的解决办法.(指名说)
3.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待会就请用你们用询问的方法进行统计.
活动二.认识统计图.
1.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统计图,谁是小老师说一说统计图上有什么?每种颜色的气球用什么表示?每个格子代表什么意思?统计图该怎么填?
2.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统计开始.
活动三:分析统计图.
1.请观察你的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说给你的组员听.(小组成员之间)
2.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向全班汇报.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小组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3.你想把你从统计图中知道的告诉大家吗?请你拿着你的统计图,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听.
活动四:统计全班情况.
1.刚才我们统计了各小组的情况,下面让我们来统计全班的情况.
2.请拿出小红纸,下面请同学分组上来贴.
3.观察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谁勇敢,上来做小老师说给同学们听.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班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 ______人.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4.通过刚才的统计,你知道我们班买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吗?
5.你能根据统计图猜猜班主任老师最喜欢哪种颜色的气球吗?为什么?
6.寻求答案.
三.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布置家庭作业.
一年级数学教案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2. 感受进位加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进位加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口算。
20+40 32+10 40+48 42+7
5+23 4+64 56+30 8+51
2、只列式不计算
(1)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
(2)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二、新知学习
1、谈话引入,示联欢会场景图。
2、看图了解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
4、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合作摆小棒。
5、分组介绍计算方法,集体评价。
6、做一做,同桌任选一道合作摆小棒,说一说计算方法。
7、指名说一说怎样计算的。
【小结】师生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计算方法: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的得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巩固练习
1、 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的第5题,(学生同桌说一说发现)。
2、 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的第6题,集体订正。
3、小医生,把错的改正过来,说一说错在哪里。
54+7=51 36+7=42 7+24=94
4、游戏:小小邮递员,练习十一的第9题。
四、拓展练习
1、游戏夺红旗。
(1) 连续加7
28→□ →□→□→□→□
(2)连续加8
14→□ →□→□→□→□
2、数学乐园。
从10、20、30、40、50、60、70、80中,写出和相等的一组算式。
□+□=□+□
□+□=□+□
□+□=□+□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26+8 = 5+37 =
想:先算( )加( )等于( ) 想:先算( )加( )等于( )
再算( )加( )等于( )。 再算( )加( )等于( )。
2、在正确得数的( )里打“√”。
35+9={34() 44() 49( )}
6+27={87() 43() 33( )}
7+53={60() 50() 75( )}
3.计算。
40+30= 6+82= 76+6= 56+4=
47+2= 69-40= 82-10= 30+4 =
32+9= 57+7= 9+71= 80-30 =
一年级数学教案课件篇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第30——31页,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
1、 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 小棒 口算卡片 挂图
教学措施:
1、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操作,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操作活动抽象出比多比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节电池)
生:电池
师:准确地说这是节用完了电能的电池,可以说它现在就是一件“废品”。
板书:废品
师:你们知道吗?废电池中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少掌柜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师:再看老师的手里又拿了什么?(出示塑料饮料瓶子)。
生:塑料饮料瓶子)。
师:这也是“废品”。
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
师: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生想一想。
生:回收
师:很好。(再板书“回收”。)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
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
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如果学生提出的是两步解答的,就放到问题银行。)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
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
生:先摆小林的23个,小红的比小林多6个,就再摆6个,结果小红就是23加上6个共29个,算式是23+6=29(个)。
用小棒摆一摆小青收集数量
说出是怎样摆的,小青有多少个。
(因为23-4是退位减法,学生能用小棒摆出结果就可以了。)
三、巩固练习
1、练习“练一练”的第1题。
出示两个盒子。(里面已经放好了花生米。每个盒子里各有一张纸条)。找两个学生到盒子前。
分别读出两个盒子里的信息。
生听、用心记下纸条上给出的信息。
其一:我的盒子里放了42粒花生米
其二:我的盒子里放的比他的多6粒。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提出:第二个盒子里有多少粒花生米?
引导解答。
用小棒摆一摆。再列式计算。
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
2、练习“练一练”的第二题。
用一只好看的“千纸鹤”引入。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生:千纸鹤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送一只千纸鹤就是送一份祝福,笑笑和淘气正在折呢!看看这里有什么数学问题?
小黑板出示问题:淘气折了37只千纸鹤。笑笑再折12只就与淘气折的一样多。
笑笑折了多少只?
学生理解题,讨论,说一说怎样解答。
然后写下来,并解答出来。
3、出示口算卡“接龙练习”完成第3题。
4、完成第4题:指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组织交流,并写出算式的得数。
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8
1.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多样性。
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理解十几减8的减法算理。
讨论法;操作法。
主题图,小棒20根。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小朋友们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吗?这节课我们通过捉迷藏这个游戏来学习数学知识。
2、出示课题:捉迷藏。
3、出示主题图:说说图中的信息。
我们一共来了(13)人;现在只能看到(8)人。
4、提出问题:藏起来的有几人?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2、列出算式:13-8=?
3、试一试,你会计算得数吗?
13-8=5
4、集体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A10-8=2,3+2=5
B8+5=13,13-8=5
C13-3=10,10-5=5
D13分成10和3,3-8差5个不够减,10-5=5。
…………
5、摆一摆、圈一圈。
摆13根小棒,从中拿出8根,可以怎样拿?在桌子上摆一摆,圈一圈。让学生理解13-8=5的算理。
6、看一看,说一说。
看线段图,说一说13-8在图中表示的含义,并带着学生亲自数一数13往前数8个数,是5。
7、算一算。
12-8=17-8=
这两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然后再说一说计算方法。
三、练一练
1、用小棒和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11-8=14-8=
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计算出这两题的得数。(也可以用计数器做一做)
2、画一画,填一填。
让学生在数线上画出计算过程。
3、看图列式
让学生说出图义,并尝试提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列式计算。
4、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先让学生算出得数,再尝试让学生说出每组算式的规律。
5、摘苹果。
把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教材,设计,北师大,教学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第9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计算单位、读数和写数、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数概念的掌握水平。
2、通过复习,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在复习过程中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计算单位、读数和写数、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数概念的掌握水平。
【教学准备】
师准备;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从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学期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回想一下,100以内的数包括哪些学习内容?
指导学生说出100以内的学习内容包括数数、数的组成,写数、读数,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和认识人民币。
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组成写数、读数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认识人民币
师:这节课我们从这样几个方面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板书课题。
二、复习数数、数的组成
师:我们在数1到100的数时,可以怎样数?
学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10个10个地数。
师在“数数”后面接着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师:请同学们一个一个地从8数到26;再一十一十地从10数到100。
学生数数。
出示4捆零7根小棒。
师:怎样才能又快又对地数出有多少根小棒呢?
让学生理解数这些小棒时,要先10根10根地数出有多少个十,再一根一根地数出有多少个一。
师:用你们掌握的两种数数的方法数一数。
学生数小棒后汇报。
师:所以同学们在数数时经常是把两种数数的方法结合起来用的,两种数数方法配合使用,在数数的同时,就知道这个数的组成了,例如刚才同学们数小棒时数出多少个十多少个一?
学生:数出4个十7个一。
师:所以47是由4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出示3捆零4根小棒。
师:这里面又数出了多少个十和多少个一?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
让学生明白这些小棒可以数出3个十和4个一,所以34是由3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
师:说一说5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89又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学生回答略。
三、复习写数、读数
师:下面我们复习写数、读数。不管是写数还是读数,都要用到数位,你知道数位是怎样排列的吗?
指导学生说出数位的排列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师随学生的回答在“写数、读数”后面板书。
出示:36,63,78,87,99,100。
师:这些数怎样读?
学生读数。
师:83怎样写?38呢?79,54呢?
学生写数。
师:你觉得在读、写100以内的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指导学生说出: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师:请同学们完成总复习第1题和第2题的1,2,3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集体订正。
四、复习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师:怎样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说出先比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比较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
师随学生的回答作相应的板书。
显示:在圈里填“>”、“<”。89○9872○7158○6083○8499○100
师:这几组数哪些是十位上相同的数?哪些是十位上不同的数?
学生回答略。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比较方法比较出这些数的大小。
学生比较。比较时不但要求学生说出结果,还要求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
师:这样掌握了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就可以把数按大小顺序进行排列了。请同学们看书上第119页第2题第4小题,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这些数填在括号里。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排列方式是先比较出这些数的大小,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出示第97页第3题。
师:要求甜甜和朋朋可能有多少钱,应该怎样想呢?
引导学生这样想,100元比25元多得多,28元比25元多一些,20元比25元少一些,8元比25元少得多。所以甜甜可能是28元,朋朋可能是8元。
师:甜甜一定是28元,朋朋一定是8元吗?
让学生意识到不是一定,而是有这种可能。
师:还有哪些可能呢?
指导学生说出甜甜还有27,26,29元这些可能,因为这些数都是比25元多一些;朋朋还有7元,6元,5元等这些可能,因为这些数都比25元少得多。
师:这样一来,我们对多与少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
五、复习认识人民币
师:通过认识人民币的学习,你知道哪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学生自由地说,师把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主要有三块内容,一是认识币值,二是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三是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上出现一些人民币。
师:所有的人民币同学们都认识吗?请大家认一认这些人民币。
学生认人民币,师从中挑出几张人民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认的。
师: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1元=10角,1角=10分。
师:8元=()角,60分=()角。要求学生说出因为1元=10角,8元里有8个10角,所以8元=80角;因为1角=10分,60分里有6个10分,所以60分=6角。
师:2角3分=()分,18角=()元()角又该怎样想呢?
指导学生说出2角是20分,再加上3分就是23分;把18角分成10角和8角,10角是1元,所以18角=1元8角。
师:请同学们完成第95页第9题。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说出来大家帮助你解决。学生回答略。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10
1、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半点时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掌握认识半点的方法,并会认半点时刻
引导学生发现认识半时的规律。
自备小闹钟一个,电脑课件一套,小动物的头饰多个。
1、电脑出示一组整点时刻,让学生认,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
2、师:请认真观察这些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出示钟面:7时半、8时半
1、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钟,拨一拨这二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你能发现这两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2、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得出规律:钟面上半时时,分针指着数字6,而时针总是指向两个数字的中间。
出示二个钟面上的表示的时刻,
师:你说一说这两个钟面的时刻是多少
3、认一认电脑出示图片(即书中第93面的做一做)
师:请你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几时在干什么?
4、出示7时、7时半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表示的时刻,看一看两根指针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
1、请你在你的`钟上面拨一个你最喜欢的半点时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
2、准备几把椅子,在椅子上挂出画有整时半时的钟面图片,请几位学生戴上标有相应时刻的头饰,玩就各位的游戏。
3、小明、小军小强约定星期天上午9时半到健身房参加锻炼,请你说说谁提前到、谁准时到、谁迟到?
出示图片:图1:小明9时半图2:小军8时半图3:小强9时4、快乐的周末第95面的第4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每格表示两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学生身边事例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认识每格表示两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调查表、统计表、统计图。
教学过程:
(课前激励,暗含统计知识。)
师:同学们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么多水果粘贴,只要你上课遵守纪律、勤于动脑、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就会得到一个作为奖励。最后我们还要比一比,哪个小队得到的最多,哪个小队就是今天的胜利小队,会得到这个最大的苹果,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设计意图:把粘贴作为评价各小队的依据,激发学生的竞争和协作意识,同时暗含着又一个生活中的统计,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知识确实无处不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有几位动物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们是谁呢?一起来看看吧!(电脑出示:猴子、松鼠、梅花鹿、熊猫。)
师:有哪几位小动物来了?你最喜欢哪只小动物呢?
师:现在,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同学喜欢哪只小动物的人最多?最受欢迎的小动物会给我们表演节目,你们想看吗?
师:我看这几只小动物都挺可爱的,怎样才能知道哪只小动物最受欢迎呢?(生回答方法。)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说的方法其实就是统计的方法。(板题。)
【设计意图:创设小动物来到课堂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二、自主探究,体验过程
1.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
师: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帮老师统计一下,我们班喜欢哪只小动物的人最多,行吗?
师:那我们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来对全班同学进行统计,好吗?
(每组发一张调查表、统计表、统计图。)
师:在统计之前老师有个建议,请同学们看大屏。
(电脑出示:建议:1.统计之前,小组成员商量一下分工。如:询问员、记录员、监督员、汇报员等。2.询问同学时应该有礼貌。3.把统计的结果整理后填入统计表。)(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放手让学生亲身经历分工合作、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2.学生汇报统计结果。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进行分工合作的?统计的结果怎样?(组长汇报,教师板书填表。)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的统计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一些?
【设计意图: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从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通过这些方法的对比,学会优化方法,体会出画“正”字的统计方法更为直观、准确。】
3.引导学生完成统计图。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统计出了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现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张统计图,请每组同学根据统计表的内容完成这张统计图吧!遇到问题随时提出来。(出示空统计图规格为9×9。)看哪组涂得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由统计图格不够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合作涂格,教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统计图?(结合学生汇报,完成统计图其他项目。)
4.结合统计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提出问题并解答。
师:(电脑出示:每格表示1个数量和每格表示两个数量的统计图进行对比。)通过同学们的统计,知道了我们班喜欢××的人最多,还知道了在统计图中,一个格不只可以表示一个数量,当统计的数量较大时,还可以表示两个、3个,甚至更多。你们可真了不起!现在就请最受欢迎的××来为你们表演节目吧!(播放小动物录像。)
师:节目好看吗?你们现在可真幸福,可以看到那么多制作精美的动画片,不过可不能因为看动画片而耽误学习,对不对?
练习1
师:节目好看吗?你们现在可真幸福,可以看到那么多制作精美的动画片,比如这几部动画片你们一定看过吧?(大屏出示:4部动画片名称。)
师:老师也想没事的时候看一看。那么,先看哪一部好呢?
师:这样吧,同学们喜欢哪部动画片的人最多,我就先看哪部。那我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还是请你们帮老师统计一下,好吗?
师:不过这次能不能想一个快一点的方法呢?
2年4班学生喜欢动画片统计表
电脑显示:
统计结果:我们班一共有( )人,喜欢( )的人最多,喜欢( )的人最少。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个统计表,同桌合作完成统计图。(生完成统计图。)
师:谁认为自己的统计图完成得比较好,可以拿到前面来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一次练习统计,体会统计的作用,了解当现场人数较多时用举手的方法比较好。】
练习2
师:同学们,我们林业局的休闲广场已经建好了,大人孩子又多了一个健身娱乐的好地方,你们都喜欢玩哪些健身器材呢?
电脑出示:2年4班同学喜欢健身器材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用你自己所喜欢的方法,来完成这个统计表并把它制成统计图吧
师: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可是,同学们看——(播放健身器材被毁坏的录像。)有些小区的健身器材被人为破坏了,看到这些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都是爱护公共设施的好孩子。
师:同学们,你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那么哪个小队是今天的胜利小队呢?请各小队赶快统计你们小队获得了多少个水果粘帖。
三、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就让我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继续去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好吗?
大屏出示:请你实践:1.全班同学一天内看电视的时间统计表。2.你们家一周内使用塑料袋的统计表。3.选一件你感兴趣的事进行统计。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探索的机会,感受统计知识的实用性。】
四、全课结束
师:这节课4位小动物和我们一起学习了统计的知识,让我们和它们说再见吧!
反思:
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个课前激励环节,意在渗透生活中的统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涂统计图时,学生根据原有认知自然采用一格表示一个数量的方法,结果发现格子不够这个问题,从而主动地从想办法解决问题过渡到新知的学习。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课的导入,再到练习题的内容都是学生身边的事例,充分地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72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究连加计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100以内连加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连加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xx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黑板上出示:3+8+6=10+5+2=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抽学生口述出计算的过程。
师:这些题是我们在一年级上期时就已经学过的20以内的连加,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用上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的知识学习新的连加计算。
板书课题:连加计算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5
出示例1。
师:仔细观察这幅,说一说从这幅能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后回答:图中告诉我们少先队分成了三队,第1队有13人,第2队有18人,第3队有12人。
师:根据这个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3个小队一共有多少队员?
师:根据你前面的学习经验,我们该怎么列式解答?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13+18+12。师板书:13+10+12=。
师:这个算式该怎么算呢?同样是加法,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说出:前面我们学习进位加法只有两个数相加,这里有三个两位数相加,是一道连加算式。
师:再比较一下13+18+12这个算式和我们黑板上的3+8+2这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出:两道都是连加,只是连加的范围不同而已,3+8+2是20以内的连加,13+18+12是100以内的连加。
师:那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否一样呢?
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计算方法可能是一样的,都要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
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更多、更好!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主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算法进行汇报:
①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10+10+10=303+8+2=1330+13=43
②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13+18=3131+12=43
③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18+12=3030+13=43
学生汇报后师整理在黑板上并追问:除了这些算法,我们可不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竖式来计算呢?用竖式又该怎么算呢?
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竖式后并抽其中的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主要引导学生列出竖式:
如果有学生能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就请学生列出后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师则作如下的引导:
师:其实这种竖式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大家想知道吗?
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再抽一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师:竖式的这两种写法是一样的吗?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竖式,其实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但相比之下,第二种写法更简单一些。
师:不管是用哪种方法计算,你觉得三个数连加与两个数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三个数连加比两个数相加要复杂一些,特别是涉及进位的问题,因此要特别注意。师小结:在计算连加的算式时,同学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来算。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已经会做连加的计算方法了,下面让我们来练习一下:
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课堂活动(1)、(2)小题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略。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