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锦集六篇

2023-12-25 09:22:33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2、使学生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这是我们学过的10以内加法题,它们按一定的规律排成这个样子,你能看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吗?

三、练习

□ 5 □ □

3、△□△□△□

接下去怎么画?

4、小猴小兔必须沿1-10的路线回家该怎么办?

6、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先独立观察书上第6题的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观察小鸟在干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游戏?我们也去参加。你如果知道就帮动物说出答案。

学生写在书上。

四、教师总结

10=□+□

10=□+□+□

10=□+□+□+□

10=□+□+□+□+□

10=□+□+□+□+□+□

10=□+□+□+□+□+□+□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

设计说明:

本课是叶圣陶先生的名作,诗歌以简洁明快、丰富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静谧的夜晚,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大自然的妙趣及夜色的温柔。在教学设计上,我通过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入丰富、生动的画面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象世界,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朗读能力,通过他们的画笔展示脑海中的夜景,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过程:

1.导入: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你们知道谜底吗?

2.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3.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4.引导学生画出本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5.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4个会写字,组织学生认读。

2.教师范写。

3.强调书写规则和要点。

4.组织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抄写4个会写字。

教学反思:

教学中,让学生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努力营造着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并在学生朗读之后,给予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在整节课中就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3)

1、认识“熊、鹿、奶、答、商、量、烧、赶、紧、系”10个生字,会写“关、住、奶、想、种、爸、起、赶”8个字,学习“心字底”“走字旁”2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从实际中体会什么叫“守信用”,学做讲诚信、善理解的好孩子。

1、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让学生从故事中收获“讲诚信”的道理,并指导学生能从实际生活中去体会。

1、谈话揭题。

(师板书:和)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会填这个空儿吗?(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熊和小鹿》(板书课题)。

2、读题质疑。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掉字。

2、同桌合作读书,当个小老师,纠正读的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4、师范读,生圈画带生字的词语。

1、生自由认读圈画出的词语。

①学生试读;

②找一找这些词中有几个字读轻声,读一读;

③小组赛读;

④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②“摘星星”(师在黑板上贴好写有生字的星星卡,生随机摘生字卡片,大声读出来,并组词、扩词)

4、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3、个人挑战赛。

2、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3、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熊和小鹿,熊妈妈说,他们都是守信用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提问:妈妈要带小熊去奶奶家,他高兴吗?从哪儿能看出来?

3、你什么时候也会乐得直打滚儿?]

小熊这么想去奶奶家,为什么又没去呢?

1、指名读2—4自然段,其他人划出对话。

妈妈走了,小熊一个人坐在凳子上等小鹿来。

1、(示图2)你看,小熊两眼直直地盯着墙上的闹钟,听着嘀嗒嘀嗒的声音,开始,他会怎么想?

2、可是,闹钟走了一圈,小鹿;闹钟又走了一圈,小鹿还是;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妈妈去奶奶家都回来了,小鹿仍然没有来。这时,小熊会想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妈妈都回来了,可小鹿还没来。

3、小熊感到失望极了,你也曾有过失望的时候吗?说一说。

如果你是这只小熊,看见小鹿来了,你会怎么做?我们来看看小熊怎么做的。

2、小熊明明失望极了,那么生气,为什么会对小鹿的爸爸说“没关系”呢?

3、故事中的小熊和小鹿,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是呀,答应过别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时做不到的话,也要及时通知对方并作出解释。]

1、(示图3)瞧,熊妈妈也不住地点头,赞许地说:......

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妈妈都回来了,可是小鹿还没有来。小熊失望极了。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我们都爱踢足球。

(苹果和梨)都(是水果)。

(我们)都(爱做游戏)。

1、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怎样写好这些字。

2、重点指导。

“起”和“赶”,“走字底”最后一笔是捺,这捺要托住右上的“己”和“干”。

“想”和“答”,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但要注意在田字格中各部分的占格。

“奶”字的最后一笔为撇。

3、师范写,生临写。

1、问: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教师相机评价。)

2、师总结:为了朋友之间的一个约定,小熊放弃了去奶奶家玩,小鹿虽然因为发高烧没有应约,但特意请爸爸来向朋友解释。我们要像小熊和小鹿一样,做一个守信用的好孩子。

1、把喜欢的词填入词语花篮中。

2、书写生字。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和大约几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愿望

1、有哪位小朋友知道你早上是什么时候起床,晚上什么时候睡觉?

2、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有的小朋友是爸爸妈妈看了钟表告诉你的,有的小朋友是自己看了钟表知道时间的。看来,钟表在生活中作用还真不小。你们愿意和它交朋友吗?那今天我们就来认钟表。(板书:认钟表)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钟面

(1)瞧,一家钟表店开张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这儿有一个钟,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个钟面上有些什么呢?

(2)说的真好,钟面上有12个数,还有两根针,一根长针叫分针,短针叫分针。

2、初步认识整时

(1)那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你知道?(出示:2时的钟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真聪明,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2,这时我们就说是2时。

(2)那么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练习巩固:4时6时10时)

(3)观察它们的时针和分针,你发现了什么?(分针都是指着12,时针指着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4)看,钟表店里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钟。

第一个是小闹钟,它表示的是几时呢?你是怎么看的?

第二个是电子钟,它表示的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那像这样直接用数来表示时间的方式,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呢?

第三个是手表,它表示的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在这里,我们发现这三个钟都是表示几时呢?看来,同一个时间表示的方法还真不少。

(5)那你能根据每幅图中钟表上表示的时间说一说,这些小朋友是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吗?请同桌小朋友互相说说。

(6)说的真不错,象这些时间都是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这样的时间都会认了吗?好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拨一拨。

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学具钟,第一个拨3时。好了吗,你是怎么拨的呢?(学生说,教师演示)

第二个,拨12时。好了吗,谁到上面来拨拨看?他拨的对吗?和他一样的举手。

第三个,请小朋友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间。你拨了几时?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间?

3、认识大约几时

(1)小朋友已经学会了看整时,不是整时的时间又该怎么看呢?

(2)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你的好朋友。

(3)哪个小朋友可以把你的发现大声地告诉大家?

(4)那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

(5)像这样,7时不到一点或刚过7时,都可以看成是大约7时。(出示:大约7时)

(6)那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

第一个,为什么是大约3时?

第二个,为什么是大约6时?

第三个,为什么是大约10时?

小结:对呀,几时不到一点或几时刚过一点,我们都说成是大约几时。(板书:大约几时)

4、总结,今天我们和钟表交上了朋友,它能告诉我们什么?你又能知道了什么呢?

三、实践应用,质疑反馈

1、画一画

(1)小朋友们说的真好,现在钟表店里的小熊想请大家帮个忙。瞧,这些钟表都坏了,你能帮它修一修吗?下面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77页,看第5题,把这些表上少的指针画上去。

(2)说说你是怎么添的?为什么?

2、议一议

(1)你们真能干。下面我们要来认识一些小朋友,你能分别说说他们是什么时候在干什么吗?可以先自己说一说。

(2)为什么都是10时,有的小朋友在上课,有的小朋友在睡觉?

(3)介绍:因为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一天要转两圈,所以有两个10时,上午10时和晚上10时。

3、想一想

时针和分针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走,所以我们小朋友应该珍惜时间。那怎样才是珍惜时间呢?

四、拓展延伸

回家后请小朋友们和父母一起制作一张作时息间表。争取做一个珍惜时间,会合理利用时间的好孩子。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小数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教具、学具准备:

积木块、两朵红花。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在黑板上方贴一朵红花,下方贴一朵红花。

问:谁愿意将黑板上的红花摘下来?

请一名学生上台摘红花。

学生拿到了下方的红花。怎么也拿不到黑板上方的红花。

这时,老师轻松地将黑板上方的红花拿下来。

问:老师为什么能拿到这多红花?

生:因为老师的比小朋友高。

师:为什么小朋友没能拿到这朵红花呢?

生:因为小朋友个子矮。

指出:下面我们共同研究比高矮。

板书课题:比高矮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

找两个高矮相差较大的小朋友上台。

师:你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生:能。

师再请两位高矮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并让两人分开站在讲台的左右两边。

师:大家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生:不容易看出。

2.小组合作

各组同学讨论比高矮的方法。

3.汇报交流

以组为单位,汇报不同方法鼓励合作活动肯定方法

脚跟并拢,站直,背靠背,就能比出来了。

还可以靠墙作记号,比一比谁高。

三、排队游戏

1.3人一组说说谁最高谁最矮

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第三高。。。。。。

3.判断并说明方法组间互评,肯定鼓励

四、反馈练习

1.第12页第7题

(1)说出动物名

(2)比较高和矮

2.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反馈

同桌纠错汇报,独立判、并改正鼓励互查

五、学生活动

1.摸高活动

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

2.摆高活动

用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

(1)表演

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

(2)判断思考

谁高,问题出在哪儿?

六、评价总结

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启发式教学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加深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及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具体的数理观念举一反三,延伸课堂的内容

教学教具准备:

卡片、小黑板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 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上节课我们一起回忆了这学期我们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利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我们遇到的一些问题。首先一开始,我们来玩一个口算比赛的游戏吧。(出示小黑板上的题目)看一下小黑板上的题目,我们通过指名口算的方式来比一比哪个同学能够成为我们班的.“口算王”。(每生四道题目)

10-7=2+13=6-2=17-3=

8-0=18-10=5-4=4+10=

6+9=20-8=8+5=5-5=

5+7=19-7=0+15=7-3=

师总结,哇,很多同学表象的都很不错哦!恭喜xxx这节课成为我们班的最棒“口算王”!老师还准备了很多有趣的题目,那我们能够运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都能够解决吗?一起开始我们的破解之旅吧!

(设计意图:以游戏情境复习导入,直接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复习状态。)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教师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第一站:魔幻城。魔幻城里面因为缺少了一些数字而失去了自己的光彩,引导学生完成填空,一起来帮它恢复魔力!

做完练习后,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师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表现,然后引出下一个模块。总结,我们班的同学都能够把上面的问题解决,真棒呀!我们探索完了魔幻城再一起出发看看下一站是哪里,好吗?

2、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去下一个模块--数学游乐宫。出示书上第108页的第10题。

(1)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把学生提问出来的数学问题找两道比较典型的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一起解决这两个问题并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解法和结果。

(4)请两名代表交流自己的解法和答案,师给予评价。(设计意图:进行知识梳理完成自我内化吸收。)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分层练习,重点突破

走完了游乐宫之后,我们走呀走,哎,来到了科技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聪明屋里面有哪些奥秘吧!哇,原来科技馆展览了两个机器人啊,机器人上面好像有问题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自己独立思考完成,之后进行交流结果。

2、巡视教室,并做必要的指导

(二)拓展延伸,整体深化

1、书上第109页第11题。

(1)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文字理解内容。

(3)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

学生先思考,分组讨论,互说想法,然后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1、聪明屋(猜一猜)

(1)我比2大5,我是( )。

(2)我比13小9个数,我是()。

(3)10个2就是我,我是()。

(4)我是9后面的第十个数,我是( )。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自主检测

拿出你们的课本,做一下p107的第3题、p108第7题和p109页的第13题。(师巡视生做题情况)

学生做完题后,师生互评

谁来评价一下自己这节课中表现比较满意的地方?那些地方还有待于加强?

(设计意图:运用一些针对性强,非常典型性的检测题,掌握学情,做到及时、恰如其分的评价)

板书设计:

用数学

第10题

算式

(学生出的数学问题)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小朋友乐于参与数学游戏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数字游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教学中我抓住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上课一开始,用邀请他们参加有趣的游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2.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活动中,我是由学生自己发挥主人翁精神,主动参与到游戏中。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经历合作的过程。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不管充当哪种角色,都能负好责任。

整节课中,我感觉自己还有许多不足,如课堂纪律有点混乱,个别学生不够积极,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吸取经验,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推荐阅读

上一篇:副科级干部转正的工作总结分享4篇 下一篇:饺子的课件(模板十四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