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桂花雨课件

2023-10-19 10:57:17 桂花雨课件

桂花雨课件 篇1

【目标预设】

1、准确认读并理解“笨笨拙拙、新鲜、尤其、沉浸、挑拣”等词语,规范书写“尤”“拣”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3、学会抓主要事件和关键词句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的“摇花乐”,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验摇花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叙事类散文:读出动“情”的事,读懂“事”中的情。

【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悟、体验,从而得到语言训练,受到情感熏陶,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2、创设情境,依据图画再现、角色表演和想象画面等途径,把学生引入课文

具体的情境中,把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画面。让作者拉近读者,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感悟文章中的语言文字。

3、体现第一课时的教学规律,重视识字写字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写生字。引导学生认认真真读好书,端端正正写好字。

【设计思路】

从文题入手,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对课文定下了情感基调。从“乐”入手,让学生找关键字句,朗读再现当时场景,配以上台表演,力求与作者情感交融,感悟到了语言的魅力。

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字词的教学,留足10分钟的练字时间,认真规范地写好汉字,陶冶学生性情。

【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初识“桂花雨”

1、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进入了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琦君的一篇散文,一起读课题──《桂花雨》

2、质疑:“桂花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快速浏览课文,用文中句子回答。(出示句子)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欣赏课文插图,指导朗读

3、再读课题,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让我们深深地吮吸一口桂子诱人的香味,美美地读课题——(学生再读课题)。

4、交流作者琦君的相关创作背景资料。

【设计意图: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读好课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整体把握课文;由课题质疑,营造阅读期待,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答案,阅读的兴趣会更高一些。】

二、整体感知,情系“桂花雨”

1.交流生字词预习情况

笨笨拙拙撮檀香桂花卤

新鲜尤其沉浸吩咐

谢落炉烟袅袅挑拣

(1)指名读,相机正音:撮(平舌音)浸(前鼻音)袅(鼻音)

(2)理解:吩咐挑拣

“吩咐”什么意思?我和你谁吩咐谁?在家里谁可以吩咐你?你在家可以吩咐谁?用“吩咐”说一句话。

“挑拣”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是“捡”?选词填空:

老人从地上()起一块鹅卵石。

老人从一堆石头中()起一块鹅卵石。

【设计意图:中年级的学生应当初步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第一课时教学需要对生字词的预习进行检查、反馈。在集体的讨论中解决一些词语,他们就会有成就感,读书的兴趣也能得到提高。】

2、整体感知课文

(1)读这篇散文,就像翻阅我们小时候一张一张的旧照片,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勾起我们无限的情思。(板书:情)请你轻声地读一读课文,在那些特别能引起你注意的地方做个记号。

(2)读书交流,要读得有滋有味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桂花雨”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出最后一段)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在全文中的作用。(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情”是散文的灵魂。初识散文,教师必须让学生静静地听,美美地读,在读书过程中走进文本,试着学会抓主要事件把握课文内容。散文不是用来教的,而是用来欣赏的。我们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欣赏的方法。授之以渔,学生自然知道该如何去欣赏每一篇美文。】

三、精读感悟,体会“摇花乐”

过渡:“摇花乐”乐在哪里呢?当阵阵“桂花雨”纷纷落下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一)自由读文,披文入情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语言中体会到了作者“摇花乐”,画出有关的语句,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二)自由交流,循情探文

1、(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桂花雨课件 篇2

学科名称: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情绪化地阅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用于课堂的教学资源

一、理解课程要求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思考文本的情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思想:自我阅读和自我理解;细读悟情;品读体会。

二、分析学生知识背景

这是对童年生活的描述,文章充满了作者淡淡的乡愁和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学生已学了两篇回忆性的文章,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三、教学活动一览表

四、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1:

教学活动2:

教学活动3:

教学活动4:

五、课后拓展。

写下你童年难忘的人和事,画一幅童年生活的图画。

桂花雨课件 篇3

设计理念

挖掘教材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训练点,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进行语言实践,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充满个性的阅读中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的思想产生共鸣,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语言,在丰富的言语实践中,激情打开学生与文本的绿色对话空间,浓情营造师生之间充满灵性的对话磁场。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两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建议

1.可以从学生童年生活中不能忘怀的人或事引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童年生活中一件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事,激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如果有条件,教师可多读一点琦君写的文章,以便对她有较多的了解。

2.课文中的许多情景都可以形成生动的画面。如,桂花盛开时香飘十里的情景,摇落桂花时那飘洒的阵阵桂花雨。这些情景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体验进行想象。还可让学生由雨及花,想象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和感受。还可以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人物的内心感受。

3.可以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这篇课文的感受。如联系古诗或者联系课外阅读谈谈人们对家乡的怀念;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学生搜集关于描写桂花的诗句。

2.如果有条件,可以观察桂花。

教学流程

一  欣赏桂花,揭示“桂花雨”。

(板书)桂花   同学们,见过桂花吗?说说你印象中的桂花?

现在就请同学们欣赏欣赏桂花。(课件出示桂花的图片或录像)感觉如何?

历来的文人墨客对桂花非常喜爱,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你能说一说关于桂花的诗句吗?(学生交流)

(教学预测:学生可能会说到以下诗句)

叶密千层秀,花开万点金。(唐。宋之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宋之问)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唐。张九龄)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宋。杨万里)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宋。朱熹)

清香不与群芳并。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古代的人喜欢桂花,现代的人也同样喜欢桂花。著名女作家琦君就深深地爱着这香气迷人的桂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桂花雨,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板书:雨)

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识桂花雨,品味桂花香。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3.指名分段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相机纠正错误。

注意多音字:浸

4.“桂花雨”指的是什么?(指名回答)

5.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预测:桂花香   摇花乐)

6.文章多处说到了桂花的“香”,请你默读课文2-6自然段,划出来有关词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教学预测:学生可能会找出这些句子,根据学生说的顺序教师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引导理解:

(1)“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这就是叶密千层秀,花开万点金。这里的花香太迷人了,闻久了,让人---(沉醉),让人---

本文主要写的都是桂花,这里为什么要写树呢?

(既起到衬托的作用,又赞美了桂花树的谦虚,不张扬)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①“浸”就是---(泡),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浸在哪里?

② 从“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香味浓  屋里、屋外,走到哪里都是桂花的香味)

③ 感情朗读。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① 桂花的花期不算太长,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

读读第6自然段,谈体会。(交流)

② 平日里喝着桂花泡的茶,沁人心脾。过年时品尝着桂花做的糕饼,唇齿留香。花是有季节的,但花的香气一年四季都弥久不散,令人陶醉。齐读第6自然段。

三  走进桂花雨,体验摇花乐。

桂花的香味令人难忘,但留给作者印象最深刻的要数摇花乐了。

自由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哪些句感受到作者摇桂花是很快乐的?

(教学预测:学生可能会从下面几处交流)

1. 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⑴  从哪些词体会到乐的?

(总是缠着:天天缠,催)

你缠妈妈是怎么缠的?(指名做动作)

(撒娇;拉着妈妈的衣袖左右晃)

⑵  你会怎样缠着妈妈问?

出示句式: 我总是(           地 )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着急  不耐烦 ……  )

⑶  感情朗读。

引读:“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自由读  想一想: 你从哪些词体会出了作者的快乐?

3.摇啊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这句写出了桂花什么特点?(多、密、香)

从哪感受到多、密?(纷纷、满头满身)

(出示句子)

桂花落在头上,像                          。

(戴了一条花头巾   妈妈抚摸我的头   插上了金黄的头花……)

桂花落在脖子里,像                        。

(给我挠痒痒  戴了一条金黄的项链……)

桂花落满全身,我就像                       。

(穿了一件花衣服   一个美丽的花仙子……)

我的快乐还表现在哪儿?

(喊   两个感叹号)

这是在怎样的喊?(高兴、激动、兴高采烈、拍着手、蹦着跳着----)

请你这样喊一喊?(感情朗读)

四  对比桂花香, 感悟思乡情。

1.(过渡)家乡的桂花给作者带来了童年的快乐, 给全村人带来香甜的生活。桂花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我念中学时到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爱桂花的我总要给同样爱桂花的母亲捧上一大袋。可是母亲却说---

(指名说、出示句子)“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讨论,这里的桂花香还是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出示句子: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交流体会)

3. 既然,杭州的桂花香,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母亲爱自己的家乡,也就喜欢自己家乡的桂花。)

有了这份浓浓的情,(出示课件)

这里的水再甜,也比不上                           。

这里的   再     ,也比不上                      。

同学们都说到母亲的心坎里去了。 正如歌里所唱的——(播放歌曲《故乡情》)

4.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香。母亲难忘家乡的桂花,我更难忘-------(引读第8自然段)

5.课堂小结

同学们,桂花雨是美的,是香的,小时侯,它带给我的是无穷的快乐,而如今我远离故乡,它带给我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再读课题。

五  走出桂花雨, 走近摇花人。

1.作者为什么深爱她的家乡,这和她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多媒体出示琦君资料:

琦君     1918年出生于浙江永嘉,现当代女作家。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她1949年离开家乡去了中国台湾,后又定居美国。

不管她身在何处,琦君这辈子最喜欢写的便是故乡那些人和事。这是在作者的另一部作品《烟愁》里的一段后记(课件出示  教师朗读):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在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在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听完这段话,再联系这篇课文你觉得琦君是个怎样的人?

2.如果大家想深入地了解琦君,建议大家课后去读读她的其他的怀乡思亲散文:《春酒》、《月光饼》、《水是故乡甜》、《杨梅》、《双 亲》、《母亲》、《第一次坐火车》……

桂花雨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提前、

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童年里难忘的人和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

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

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

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琦君(1918—)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

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

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

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

《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

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

等。

3.介绍桂花:桂花,也称木犀,木犀科。常绿小乔木,高达15m,冠卵圆形。

叶对生,硬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具疏齿。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

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

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

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二、检查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

你们读过哪些有关桂花的名句来跟同学交流一下好吗?我们却从未听说桂花会下

雨。

2.抽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三、自读自悟细读悟情。

1.自读自悟(出示思考题)。

(1)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出有关的词

(2)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

2.细读悟情(讨论交流)。

重点理解句子: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2)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3)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读体会。

1.八月桂花,十里飘香。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7-、桂花雨

桂花飘香十里

摇花真像下雨

爱花赏花拾花

仿佛回到故里

教学反思:

桂花雨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揭题释题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以思乡为主题的课文,谁能说说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分别是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呢?

2、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桂花雨》这篇文章又是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呢?

3、齐读课题并质疑:桂花雨是什么样的?(结合预习指名回答)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谁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情况(开火车、小组、齐读)

指名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师板书: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

根据板书,找出文章的相应段落并分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深入学文,品析感悟

爱桂花——香

A、作者为什么爱桂花呢?(香)

B、请找出具体描写桂花香的语句。

C、交流具体描写桂花香的语句。

D、品析“浸”字,感受桂花的香气四溢。(换字比较)

摇桂花——乐

A、作者摇桂花时的心情如何呢?能用一个字简单概括一下吗?(乐)

B、请找出具体描写作者摇桂花的句子来

C、在描写描桂花时,主要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来写?(动作、语言)

D、请找出具体描写作者摇桂花时的动作来。

思桂花——情

1、作者到杭州赏桂花时,总忘不了给母亲带上一大袋。

2、母亲为什么这样子说呢?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家张的桂花香呢?

3、比较: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杭州有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体会桂花已成为了母亲生命的一部分以及母亲的思乡之情

5、是啊,触景生情的何止母亲一人呢?作者每每看到桂花也想起了故乡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回味“摇花乐”,体验“思乡情”

摇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哪些乐趣呢?

课外拓展

故乡的一景一物我们是如此的熟悉,试想故乡哪个景物或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或者是家乡的特产等。

桂花雨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2.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读中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体会思乡情。

3.理解文中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乡情”。

【教学过程】

一.欣赏桂花,谈话导入

1.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什么花?每当中秋节前后,就是桂花盛开的季节。那你喜欢桂花吗?能说说理由吗?前段时间,我们学校里也开满了桂花,整个校园沉浸在花香里。

2.那你听说过桂花雨吗?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这场奇妙的雨——《桂花雨》板书。

3.齐读课题。试提疑问。

二.整体感知,浸润花香

1.请你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作者为什么也喜欢桂花。

2.找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A.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B.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C.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D.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3.每个句子读两遍,体会一下哪一个句子最让我们感受到: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读这一句时,哪个词冒出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三.透过花香,体悟思乡

1.桂花扑鼻的香气确实令人难忘,除此之外呢?还有什么让作者难以忘怀的呢?抽读5自然段。(对我来说,什么才是大事?)

2.这段话让我们也见识了桂花雨,这里的桂花除了“香”,还有什么?

3.自读,哪一个句子让你有特别的感受。

4.“摇呀摇”我们再来体会这三个字:

5.琦君家的桂花栽满院子,她一个人是摇不过来的,让我们一起帮她    “摇呀摇”你们摇出了什么?(童年的乐趣;桂花的香气;童真;乐趣……)

6.摇桂花的快乐也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作者的父亲曾经用诗句淋漓尽致地演绎了这份乐,这份喜。请你读读这首诗:(指名读。)

细细香风淡淡烟,

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

花雨缤纷入梦甜。

7.伴随着年龄的成长,作者不得不离开家乡到杭州去读中学了。(学习第七自然段)

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你现在知道母亲为什么这样说了吗?

师:故乡的桂花雨,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是母亲珍爱的。现在,我们来到了作者母亲的身边,假如,我对她说:

(1)这里的水真甜,她会说:

(2)这里的橘子真红,她会说:

(3)这里的人真好,她会说:

(4)十多年后,作者来到了国外定居,她打电话给母亲说:“国外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一定会说:

师小结: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

8.整体朗读课文,再次感受桂花雨。

9.乡情难忘,童年难忘,那一场美丽的桂花雨飘落在我们的心间。

四.拓展延伸,爱上阅读

1.作者琦君在她的许多作品中记叙了童年故乡的人和事。在另一部作品《烟愁》里有这样一段后记(教师朗读):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从段话中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热爱家乡、重视感情)

2.最后,老师向大家推荐几本书,都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的。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桂花雨教案 | 雨巷课件 | 中班雨课件 | 雨铃霖课件
上一篇:暑假实践日记4篇 下一篇:语文四年级火烧云教案5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