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将进酒》最新读后感精选(8篇)

2023-10-18 16:27:17 《将进酒》读后感

【#实用文# #《将进酒》最新读后感精选(8篇)#】关于“《将进酒》最新读后感”为您搜集了些许信息,在读了作者的作品后我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一篇读后感应该体现自己对书中内容的见解,你是不是还在为自己的读后感质量不高而苦恼呢?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将进酒》最新读后感【篇1】

张冰雨酒香四溢的诗篇

——读李白《将进酒》有感

《将进酒》

李白君走了。黄河的水从天上升起来,流到海里,再也回不来了。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和丹丘生要去喝一杯。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朵花,千金千裘,呼儿要换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歌德曾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这话也可以这样说:一个作家的性格、气度,决定了他作品的风格、气韵。

李白在这里虽然开篇就写人生苦短,但绝对拒绝如阮籍《咏怀》里,“人生若尘露 ,天道邈悠悠”式的一味感伤。在李白看来,只要人生得意,就要饮酒狂欢的,“莫使金樽空对月”, 只有当美酒盛满金杯,豪饮而下的时候,才对得起朗朗明月。由悲到喜的转折是那么的急切,从苍茫的悲凉到似乎是及时行乐的放达的转变,几乎没留一点点空隙,是硬生生拗过来的,这种不可思议的力度,源于李白对自己的绝对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句话在后世流传之广、之深,早就到了妇幼皆知的地步,足见这句诗的妙绝。即便现在被小人所排挤, 但是李白依然相信“我辈岂是蓬蒿人”,依然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这种自信,已经成为一种豪爽之气,千金散尽又何足挂齿,只要“天生我材”肯定还会“还复来”的!唐初王梵志曾作《吾富有钱时》,从中可以看出唐朝嫌贫爱富之风非常严重。

但是李白根本不被俗物所困,豪情所至,又怎能不声势夺人、感人肺腑?

直至结尾处,与尔同销万古愁!感情在这一句中凝练到极致。 呼应了开篇浩荡的悲凉,却没有开头两句那种绵延之感。

仿佛一把天刀,横空把乾坤劈成两半。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在最紧要的关头嘎然而止。空留清音。

让人肃然起敬,手中的酒杯一瞬间就沉得像五座山。能和这样的朋友痛饮,就算是倾家荡产也愿意吧!

是的,岑夫子、丹丘生,以及所有有幸读到这首诗的朋友们啊,听,有声音从天边传来,它纵横捭阖,奔流而下,它在你我每个人的耳边回响着,那就是:将进酒!杯--莫--停!

张冰雨2019年3

《将进酒》最新读后感【篇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是谁,站在黄河之巅,对酒当歌,用双手去释怀那颗狂热的心?

是谁,倚在破檐之下,痛饮狂歌,用金樽去装满那满杯的愁闷。

又是谁,豪情壮志,狂放不羁,像一阵冲天的号角惊震大地。

一袭白衣,几壶美酒。良辰美景,一首首激荡的诗歌便橫空出世,石破天惊,如同一束光极穿越了千年划破天空,烙下了永不泯灭的印迹。李白来了,带着一壶浊酒而来,他是被滴涕的仙人,满腹才华。来到人间,只为世间美景,壮丽山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便金樽空对月。那该是怎样的雄魂,造就了他的豪情壮志!

奇哉!壮哉!一首《将进酒》诉出了多少人的夙愿。来吧!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来吧!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那是积绪千古的愁,那是流离万世的情,一首歌如同的一声悦耳的雷鸣,惊破耳膜,划开混沌的天际。那时世界便拥有了一丝黎明的曙光,照亮心扉。酒逢知己千杯醉!李白遇知己,岂只千杯足矣!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难道李白这旷世奇才,真的找不到用人之地吗?

黑暗,黑暗!世间除了酒,除了山水,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到那微茫的光亮呢?这朝廷,就如一面残损的铜镜,将光明拒之度外。

陈王昔时宴平乐,半洒十千恣欢谑。壮志难酬,为曹植,更为自己。将进酒,叹息世道的不公;将进酒,诉说一世的坎坷。这酒,化作一股激流,融入我那沸腾的血液之中,久久不能散去。

醉吧,醉吧!梦里是一个繁华的尘世,像仙镜般烟雾缭绕。梦醒之后,便又是一个崭新的明天,便又是一段未知的旅程。

拿起酒,便又继续前行。

《将进酒》最新读后感【篇3】

生活好像是在品一杯茶,又像是夜深人静时,笼罩在柔和中看出首诗,回味其中的酸甜苦辣

试看,人间有多少人,胸无半点志向,只是浑浑噩噩的活了多少年;也有的人刚踏上社会,不能说无雄心大志,但稍遇挫折,便哀叹既生瑜,何生亮,而一振不蹶。他们的沉沦丧志,归根到底,是没有能把握住自身存在的价值。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人活着,起码得有这样的自信,在任何挫折失败面前,敢于逆风行船,不屈不挠,沉着奋战,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王,勾践称为阶下囚,但他不干屈服,忍辱负重。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战胜了吴国,在历史上留下了卧薪尝胆这一美谈。这就是一个实例。

在一定意义上,天生我才必有用还体现在成才目标的自我调节上。一个人能否成才,固然需要树雄心、下苦功,但能否正确的确立成才目标,也有着重大关系。齐白石30岁前当木工,师傅骂他连刨口都磨不平,后来他该学国画,成了一代国画大师。还有道尔顿、契诃夫等例子。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点也没有错,此路不通硬要走,只能是到处碰壁。愿我们所有的人在人生旅途中、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这一句话,确定目标,努力进取,为祖国、为社会做出贡献。

《将进酒》最新读后感【篇4】

青莲之风,豪近奔放,青莲之意,抒发惆怅,青莲之心,遥指天下。

题记

手握金樽,酒香四溢,轻叩大门,梦回大唐。诗仙李白,内心复杂,多种情绪,萦绕在心。滔滔江水,瑟瑟唐风,融情于诗,铸成盛唐。

黄河之水,汹涌澎湃,奔腾入海,不再回流。年迈父母,对镜悲叹,朝时黑发,为何暮白?人生得意,纵情欢歌,莫使金樽,无酒对月。在世之人,皆有其意,黄金千两,一挥而尽。烹牛宰羊,姑且作乐,痛饮千杯,也不为多。岑勋丘生,饮酒为乐,将进酒吧,千杯莫停,吾歌为汝,倾耳细听。奢华生活,有何珍贵?醉生梦死,不愿清醒。

自古圣贤,无不寂寞,唯有饮酒,才可取乐。陈王设宴,汝可知之?饮酒万杯,尽情欢乐。但缺银两,何出此言?尽管买酒,一同痛饮。五花良马,千金狐裘,呼儿将出,换酒而归。与尔同销,万古长愁!

天宝三载,诗仙蒙冤,小人作梗,排挤出京,赐金放还,八年之久。满腔不平,无处发泄,遂与岑勋,拜访丹丘。三人相聚,登高宴饮,借酒放歌,豪情万丈。借酒消愁,借酒兴诗,大笔一挥,《将进酒》出。

诗如其人,性情相像,万般感慨,发泄诗中。充满自信,桀骜不驯,目空一切,孤高自傲。先写波折,发泄不满,引出豪迈,纵情享乐。

醉生梦死,不足为贵,狂放豪迈,氤氲梦幻。畅饮之豪,酒兴之高,唯独浓酒,可安你心。春夏秋冬,兴荣昌盛,朝代更替,衰败腐朽,无丝痕迹。诗仙一生,繁荣昌盛,紧接之后,衰老落魄。放下金樽,眺望江水,轻掩大门,思绪飞扬。

名曰青莲,不朽于世,梦回大唐,双眸含泪。

《将进酒》最新读后感【篇5】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光也如这般的一去不返。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苦短。我们应该懂得去珍惜。如今的我们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更要努力奋斗拼搏。劝君吸取少年时。我们不该为了一时的贪玩而失去了我们自身的前程!

谪仙李白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励志着多少中华儿女。天下没有无用之人。不需因一时的失败而去否定自我。人生在世。想要成功。怎能不经历挫折。怎能不会有失败。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因此我们与其对着不如意的事而愁眉苦脸。不如满怀信心的去面对下一次考验。肯德基创始人山德士就是如此。他经历了一千零九次的失败换来了一次成功。证明了65岁创业并不晚的精神。这是现在多少人不能够做到的。许多的人为了一两次的失败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以为自己的人生充满了黑暗。毫无光明。为何不学学像山德士这样的精神。不因失败而否定自己。继续自己的坚持。自信。踏实的努力下去。用自信的微笑面对下一次。成功就在前方!

古往今来。功名利禄向来是许多人们追求的方向。为了这些许多的人们愿意放弃仁义道德。违反法律。。得到了暮年之时后悔莫及郁郁终生。这是何必呢?何不像青莲居士所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今樽空对月那样洒脱呢?

在这复杂而漫长的人生中。每一瞬的感受与经历又是如此短暂。昙花一现。既然过去我们无法改变。未来无法预料。那么珍惜现在的美好便更显得不可或缺。活在昨天的人迷惑。活在明天的人等待。活在今天的人踏实。生存本身就是一种上天的恩赐。于其上的形态各异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不过是空气中的几缕芬芳。不如用一种平和。感恩的心态去面对自己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命运劫数。挖掘其间每一点快乐与珍惜生命的缤纷。

每个人都有一个如李白说的金樽。只是智者们把它倒满对月酌饮。而庸者们却在月下看着空空的被子胃然生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匆匆来匆匆去。人生何须争夺太多?追逐太多?为了所谓的虚名而劳累伤神大半身。错过美好的风景。李煜作为一名亡国之君。可以说他没有治世之能。而在他的人生中又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朗朗上口的词赋。他的写词才华令人注目。若非他生在帝王家或许会成为一名如谪仙那样的一代诗人吧!李煜作词表达出了他的心境。抒发自己的感慨。虽不可人生得意须尽欢也是找到了可寄托自己忧思的事。

金钱。权利。难道这些就能够体现出自身的才能吗?钟鼓馔玉不足贵。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一代诗先。被小人暗算。被皇帝逐出京城。可是他并没有消沉。而是抱着一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和一份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心态。为后人留下不知多少不朽的诗作。难道这些比不过金钱。权利?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不正是李白成就诗仙的拔尘的人格和蔑视权利富贵的一种傲岸精神吗?让我们相信自我的才能。向着梦想前进。不为身外物的羁绊。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选择对的路走下去。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

《将进酒》最新读后感【篇6】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小说看到一半,抬头问了问对面的同学,你还记得我们高中背过的课文《将进酒》吗?我一边打开度娘,看到了一行行曾经熟记于心的句子。我从小语文学的不好,又或许是年幼,对于很多的东西只是放在脑子里的程度,高中毕业五年了,再去回首那些曾经课本中觉得刻板无聊的词句,却也容易被触动,想着多少年前的他曾经是怎样的对酒当歌,叹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回到这本小说,读之前未曾想到他的篇幅如此长。想着能快点读完,从上周六开始到昨天周三,科研进度一直为0,抬头望着天空便觉得自己飘飘浮浮的,好像灵魂有一半漂浮在离北的大漠上、阂都的朝堂之上和中博那一方庭院里,我像一个旁观者隔着玻璃罩子看着其中上演的悲喜。我常常觉得,书中的人物是活着的,书中的故事是真实存在于某个世界的,或许是不同于我们这个世界,那是由作者创造出的另一个维度的世界,那里生活着书中的人物,按着作者的笔触画下自己的命运。他们的悲是痛彻心扉的悲,他们的喜是刻骨铭心的喜,他们的厌恶与喜爱是深入骨髓的。我感动于书中人物炽热的情感和依赖,他们彼此是对方的药,仿佛也变成了对方赖以生存的氧气。人总是要有依靠,就像是浮萍扎了根,大千世界,也总是有那一寸土地是属于自己的。

可惜我不曾有过这般的情感。我想到声乐课上老师讲我唱歌没有感情。是这样的,我常常觉得一切只是无悲无喜的平淡,周遭的很多人只会让我感到不喜不厌不痛不痒,不知是不是什么时候被尘埃蒙蔽了内心的感受,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生活本该如此,我像大多数人一样,其实也承受不住刻骨的痛,便也迎接不了热烈的爱与喜。常常自问为何如此喜欢读小说,喜欢观赏一个个由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想来那对我而言是一种旅行,是透过头顶的天窗再向外窥探人间种种的途径。

每个人都有自己观看世界的方式和角度,就像有些人喜欢书中朝堂的权谋和博弈,有些人喜欢书中战争的热血和大漠,我喜欢看书中的人物,作文他们生动地存在于其中,在时代的翻云覆雨里,走着那条仿佛冥冥之中已被命运安排妥当的路。小说就是这样,一旦收笔,每个人的命运就被勾勒完毕,可是生活不是这样,弯弯绕绕地也不知道哪里才是最终的归属,看小说,你总是知道的。

我没有尝试着去分析每个人物,他们中的大多数背负着太重的枷锁,有人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有人是站在边沙顶峰处的狼,还有人为主筹谋天下,有人如山间松月,明亮却寂寞。他们是天生的主角,是每个时代变换中必不可少的锋芒和推波助澜的手,我们离他们太遥远了,所幸还有小说,还有历史,让我们这些茫茫众生,得以抬头窥探。

《将进酒》最新读后感【篇7】

诗与酒中的失意热情与梦想

——读李白《将进酒》有感

我喜欢李白的文章,更喜欢他的诗歌《将进酒》。

喜欢这首诗丰富奇特的想象、流畅和谐的韵律,喜欢从字里行间所流淌出来的率真豪放的个性,更喜欢思考诗人的人生经历带给我们的启示。

读《将近酒》,读出的是大气和胸襟。此诗开篇运用了比兴手法,起笔奇崛。“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最能形象地勾起读者的想象,也最能体现出诗人眼界之宽广、目光之高远、胸襟之博大。

能写出如此大气的文字的,绝不是那些心胸狭隘、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汲汲于名利、自私庸俗的人。

读《将近酒》,读出的是强烈的自信和远大的抱负。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唱出了诗人骨子里执著向上的信念,失意是暂时的,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始终坚信自己的才华一定会有用武之地。这豪气干云的诗句激励着无数后人在失意和迷茫中“不坠青云之志”。

读《将近酒》,读出的是对金钱与名利的蔑视。“千金散尽还复来”,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分明看到一个行走江湖的侠义之士,扶危济困,一掷千金,所表现出来的慷慨豪爽的真性情。“五花马,千金裘”,也没什么舍不得的,“钟鼓馔玉”,更不足为珍贵。

正如我们可以从饮酒和赌博中了解一个人一样,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他对金钱的态度,以及他的精神世界是贫穷还是富裕。视名利与金钱如粪土,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足令一切凡夫俗子们咋舌,这种洒脱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这种精神境界让我深感惭愧,值得千百年后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们深刻反省。

读《将近酒》,读出的是率真和不拘小节。“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呼儿将出换美酒”,形象地描绘出酒喝得正酣时的情景,真实生动地体现了李白真实、不做作、无城府、屑于心计的一面。关于“主人”的解释大家公认的应该是作者的好友元丹丘,本来是到朋友家做客,可此时李白竟然对主人说:

你不用说钱少,只管买来痛饮。虽然它是我们自己的朋友,虽然大家都在品酒,但可以毫不顾忌地说,这最能体现说话者的率直和内心的纯洁。无论如何,这种直率的性格表现出李白的坦率,无私和无畏。 当然,可以看出他的朋友们并不庸俗。

这种朋友因为理解而自由无目的地交流,最符合李白的气质和对自由的追求,也让我们向往这个境界。我认为以李白的性格,即使他不在老朋友面前,也不会为了迎合别人而说半个谎。无论何时都要真实地生活,这种执着令人尊敬,更让我们为了利益和生计而患得患失、戴着假面具生活的很多现代人深感愧疚。

诚然,饮酒是洒脱的,人们可以从中得到放松与快乐,但读李白的《将近酒》,我们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读出来的更多的是失意、寂寞、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忧愁。“人生得意须尽欢”,真的“得意”了吗?为何要“且为乐”呢?

因为快乐是暂时的,“得意”的背后却是失意。“但愿长醉不复醒”,为何“不复醒”呢?因为现实令他深深地失望,自己只被皇帝当做御用文人,满腔热情和抱负无处施展。

然而,光阴易逝,“奔流到海不复回”,岁月的脚步从不曾停留;人生易老,“朝如青丝暮成雪”,英雄也会老去。可李白毕竟是个高傲的人,有风骨的人,他不想,也不会因为所有的失意而颓废,而凄凄艾艾,更不想在任何人面前露出自己的忧郁,因而诗与酒成了他用以浇胸中块垒的最佳媒介。

读《将近酒》,读出的是深深地寂寞和对知己的渴求。“古来圣贤皆寂寞”,作者应该自认为是圣贤了,因此自己才会寂寞,这样也许才会有些许安慰。“陈王昔时宴平乐”,陈王曹植与作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二人都才华横溢,正直善良,也都政治失意。

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即使陪他饮酒的岑夫子和丹丘生或许也是如此,所以只有通过遥想古人,从中找到共鸣,找到精神的慰藉。

“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的忧愁此刻已经贯通古今,成为千百年来无数有才华而不得志的人才的共同写照。这不禁让我们深思:那些生活在寺庙高处的人,如何用才,绝不让这样浪费人才的悲剧再次发生。

毕竟,李白就是李白。沮丧和孤独并不能改变他对世界的野心。他仍然积极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安史之乱爆发后,忧国忧民的诗人虽年事已高,还去辅佐永王李璘,却因而获罪被发配到夜郎,遇大赦天下而返回中原,过了几年飘零的生活。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诗人的族叔李阳冰处。

一个直到生命的最后时段还念念不忘苍生和国家的知识分子,这样一个报效国家的愿望却无法实现,这是怎样的悲哀。也许有人会说正是这样的生命经历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我想,即使李白经历更多的挫折,他也不会改变饱读诗书的初衷——为自己国家的太平和人民的安定而上下求索,这才是他所想实现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而这一切在他有生之年却无法实现,这无论对谁来说都不能是个喜剧。

有着这样深广的失意与忧愁,而笔下流淌出来的文字却没有丝毫的颓废,读起来令人振奋、令人充满万丈豪情,诗人不想让自己的悲伤破坏他人的快乐,这又是怎样的善良与心胸。一首《将进酒》,带给我们的应该是诗与酒背后所蕴含的……

自古以来,有国才有家,而作为家长应该去关爱与呵护每一个子女,即使他们有再多的缺点与错误,都应该让他们的热情与梦想在现实中尽情绽放。

(内蒙古呼伦贝尔阿荣旗国家税务总局董成源)

《将进酒》最新读后感【篇8】

作为一篇文学名篇,李白的《将进酒》激发了无数文化爱好者的情感共鸣。这首诗借着“将进酒”的旗号,畅想了作者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每次读到这首诗,就仿佛能感受到李白那种豁达洒脱的气质和不羁的人生态度。

在《将进酒》的前言中,李白自称为“谪仙人”,明显是在抒发自己的不满,似乎与他所处的人和事都不太相合。这种状态在《将进酒》中没有体现出来,相反,李白在这首诗中流露出的是激情、豪放和畅快淋漓的人生态度。李白认为,人生苦短,应该要尽情享受,畅饮美酒,流连于美景之中,放飞自我。

在这首诗中,李白借助美酒,表达出对人生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盼。尤其是那句“人生几何?百岁之后富可敌国”, 昭示了李白的人生态度。在他看来,寿命有限,应该要把握好每一天,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不畏艰险、积极向上。即使在悲欢离合之中,有美酒相伴,也要乐观面对。

此外,《将进酒》中还充满了歌颂之情,李白手到擒来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这句话所说的,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就能够跨越所有障碍,攀登高峰,勇往直前。

从整体上来看,《将进酒》深深地吸引了我,激励了我的人生信念。我认为,李白描绘的豁达不羁的人生态度、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描绘的自然美景,描绘丰富、充满生命力,对于那些对生活充满期望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榜样,更是一种启示与鼓舞。

总的来说,《将进酒》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它让我感到温暖、感到生命的美好。李白的思考、李白的哲学、李白的人生态度都对我影响极大。每次读到这首诗,我都会被它那充满热情、奋斗精神的字里行间所感染,一切懦弱与惧怕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对于美好生活与未来的追求。

推荐阅读

上一篇:卫校自我评价怎么写集锦 下一篇:电影摔跤爸爸观后感(精选10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