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优选

2024-11-11 11:04:09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实用文#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优选#】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在用一位数除时,利用乘法口诀就可以求出一位恰当的商。而在用两位数除的过程中,要确定一位商是几,不仅和除法十位上的数有关,而且还和除数个位上的数有关,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有时需要试两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当的商。因此,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试商方法,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过程中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在用一位数除时,利用乘法口诀就可以求出一位恰当的商。而在用两位数除的过程中,要确定一位商是几,不仅和除法十位上的数有关,而且还和除数个位上的数有关,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有时需要试两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当的商。因此,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四舍”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 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难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里最大能填几?

30x( )<75 40x( )<180

2、在○里填上>或<

35x4 ○ 138 42x5 ○ 230

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91÷20 84÷40

198÷20 215÷30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3

一个笔袋21元,84元可以买几个?

提问: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21最接近20,把21看作20来试商,

这样把84÷21转化成84÷2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为除数21,不是2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然后把4与21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或小于84。因为21x4正好等于84,说明商4合适,这时将4写清楚。

反馈练习 64÷21 68÷34 92÷23

引导学生观察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

提问:这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分别是几?你把它们看做多少来试商?你是怎样计算的?

归纳小结:当除数的个位是1、2、3、4时,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

(2)一个台灯62元,430元可以买几个?还剩多少元?怎样列式?怎样想的?

430÷62=

7

62) 430

434

商大了,改商6.

6

62) 430

372

58

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62最接近60,把62看作60来试商,这样把430÷62转化成430÷6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7。因为除数62,不是6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7”,不行再调商为6。

学生试做:

练习:

198÷23 215÷34 552÷63

提问:你把各题的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你怎么计算的?这三道题的调商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用“四舍”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

三、巩固练习:

1、板演

46÷23 153÷51 300÷74

293÷31 294÷42 200÷63

2、练习 P76“做一做”

四、总结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当除数的个数是1、2、3、4时怎样试商?

五、作业:练习十四第3题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2

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广泛的探究时空中,在明主平等、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应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自主预习、质疑问难、释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分类的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疑

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文内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知本课内容,提出疑难问题。

二、课始集疑

1、揭题

2、集疑:同学们课前都进行认真的预习,现在请同学们把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需要在本节课上请老师、同学们帮助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过渡:刚才这些问题都提的非常好,我们这节课就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先请同学们认识一件物体。

三、课中释疑

<一>认识天平:课件出示天平,同学们说天平的作用、用法。

<二>认识等式

1、演示课件 写出式子

在左边放二个40克的物体,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100

再在左边放一个30克的物体,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30>100

把左边的一个30克的物体换成10克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10=100

再把左边的10克与50克的物体换成未知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X<100

再把左边的未知的物体换成另一个未知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X=100

再把左边的物体换成二个未知的,右边另加上一个5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X + X=150

2、分类

刚才我们写出了这么多的式子,大家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分类吗?请小组讨论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分?并把分类结果写在卡片上。

展示同学们不同的分类,并说说你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

师: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有不同的结果。刚才同学们的分类都是正确的,为了解决刚才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我们今天就研究这一种分法。(分成等式与不等式两类的)

3、理解概念

师:为什么这么分?你们发现了这一类式子有什么特点? 左右两边相等

揭示: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板书:等式)

谁来举一些例子说说什么是等式?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按生存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植物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植物一生是有生命周期,每种植物都有一定寿命。

植物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生命过程。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方法获得有关共同特征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植物寿命认识,懂得生命可贵,也体会生死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了解植物一些共同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资料来总结植物一些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图片,植物一生图片;

学生: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比较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回忆:我们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草、水葫芦和金鱼藻。我们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记录在下面记录单里。

陆生植物    水生植物

2、思考: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请交流。请补充阅读P21“植物需要阳光”。

陆生植物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生植物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用唯恩图记录下它们生存需要共同点吗?

二、了解植物一生

思考:植物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请看图:向日葵一生,我们能找出向日葵一生几个典型生长阶段吗?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是向日葵一生典型生长阶段。

看图:一棵大树一生,你们能找出与向日葵一生相同和不同吗?对了,主要不同是寿命长短不同。请看资料库:“植物寿命有长有短”,你们有什么体会?是呀,无论是百年老树,还是一年草本植物,它们都会死亡,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特征。

交流:从这些植物一生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思考:在我们对植物进行了这些观察和研究之后,我们能够说出植物哪些共同特点?我们是怎么知道?

整理:翻看前几课唯恩图记录,比较各共同点,然后整理记录于纸上。

交流:我们认为,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生命过程;都有相同基本结构特征: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总结:植物作为生命体有许多重要特征,有共同生长需要量,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征,还有适应环境(水葫芦)结构特征等。(这样归纳总结一定要基于学生发展基础上,学生能总结几条算几条,不要强求,也不能死记硬背!)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1. 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外婆、建议、惊喜、”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4. 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歌曲《懂你》;《生日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自主识字。)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题

提起过生日,大家都很高兴,看看这些小朋友,他们又是多么高兴阿,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课件出示第二幅图,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们在同一节课堂上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表现呢?揭题、读题《17可贵的沉默》。

(设计意图:我让学生来介绍她的生日情景,目的是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学生也能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更快地进入学习环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并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第一幅图情景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第二幅图情景的?

2. 多媒体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蕴藏、重复、安静、沉静、缓和、外婆、建议、惊喜、表达、烦恼、享受

开火车形式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范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结构,探究文章主旨。也能看出文章的重难点,以便质疑。)

三、质疑问难,自主识字

1. 再读课文,指出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内交流: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2. 为什么说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引导学生说一说容易写错的字

4. 教师强调下列生字:贺 稚 复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了解学生对课文把握情况,留下重难点下节课重点探究。自主识字重在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引导学生观察,培养了的观察能力,可以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练习八第9-1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线段图和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进一步体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价值,懂得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培养运用这一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前准备: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知识再现

1.提出问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什么呢?

(2)我们通过画什么样的图来分析问题?

(3)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完成一些练习,通过这些练习同学们将再次感受画图这一策略的价值。(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

观察线段图、分析解题思路,发现:2本笔记本的价钱刚好就是12元。

2.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10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将教材上的线段图补充完整。

这里比较困难的.是弄清楚线段图中,王晓星比张宁多出的那一段表示的是不是8张。

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如果多出的这一段是8张,那王晓星就要把这一段都给张宁;这一段都给张宁后,两条线段会一样长吗?

引导学生发现:只能把王晓星比张宁多出的那一段的一半给张宁,这样两条线段才会一样长。因此多出的那一段要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才是8张。

让学生独立解答,组织汇报。

3.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八”第11题。

组织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补充线段图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三、综合练习

用画示意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8题。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计算出每个方阵需要两种颜色的运动服各多少套,再算出一共要准备多少套。

2.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八”第13题。

3.完成教材第52~54页“练习八”其余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6

教学内容:课本第99页例8以及练习十九的3-6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能用循环小数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表示除法中的商。知道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看谁算得快。

第一组:1.69÷26 58.3÷11

第二组:1÷35 8.6÷11

两个数相除时,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组题都可以除尽,第二组都除不尽,等号后面的商该怎样写呢?

二、新授

1、出示例8挂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根据问题尝试列式计算,并截取商的近似值。

300÷45≈?个)

3、小组讨论:怎样取近似值才是合理的?(6个)

4、:根据本题的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是不合理的,合适的近似数是6,而不是7。如果买了7个,就要超过300元。

完成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谁的想法合理?

(3)根据本题的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也是不合理的,合适的近似数是9,而不是8。因为过河8次后还剩6人,还需要用船再送一次。

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九第3题。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每小时大约运行30000千米。一架超音速飞机每小时大约飞行2千米。算一算,卫星运行的速度大约是这架飞机的多少倍?(得数保留整数)根据商不变规律,先把“30000÷2”转化成“300÷22”再进行计算。

2、练习十九4、5题。

重点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用合理的方法求出商的近似值。

3、练习十九第6题。

阅读“你知道吗?”

自主阅读,交流阅读后的认识。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渗透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出示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景。

2.出示复习题

3×2/54/5×2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画图引导学生理解1/21/2的算例。

2.出示3/41/4引导学生验证上面的计算方法,岩石推理过程。

3.出示2/31/5,5/62/3写出计算过程,

小结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第8页试一试1-3题。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布置预习:教材10-11页练习一。

板书

意义: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法则:

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真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1.什么叫整数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题目,学生进行计算

(1)6+6+6=6×3

二、新授:

1、出示题卡

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引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分式来解决问题。

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并回答什么叫整数乘法。

1、学生仔细阅读题卡,理解题意否,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各自计算的`方法。

3、全班进行交流。

++==

3×=++==

通过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过渡到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易于理解。

在交流各自的语言地理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三、涂一涂,算一算

(1)2个3/7的和是多少?

(2)3个5/16的和是多少?

四、练习巩固

1、5个3/8是多少?

2、4个2/17是多少?

3、6个3/25是多少?

学生打开教科书,选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学生审题后,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2=

全班交流

5/16×3=5×3/16

=15/16

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定义,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寸步体会“分数乘整数,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课文《重阳节的传说》向人们介绍了重阳节的由来;古时候,汝河沿岸的一个村子里出现了瘟疫恶魔,瘟疫在村子里流行起来。一个叫桓景的年轻人历经千辛万苦上山拜师。练武后,他让家乡的人爬上高处,随身带着山茱萸,喝菊花酒躲避瘟神,杀死瘟神。以后大家都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中讲述了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反映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歌颂了环京为民除疫杀虫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这节课的新单词。

2.带着感情读课文,知道重阳节习俗的由来,感受幻境不畏艰辛,向老师学习,为人民铲除瘟疫的精神。

3.帮助学生进行调查和参观,了解他们的家乡是如何庆祝重阳节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幻境不畏艰难,向老师学习,铲除为民除害的精神。

2.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都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要有拼搏的精神。教育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安排:

两个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

首先,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由古诗《在山上度假想起我的山东兄弟》引出。

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你知道为什么叫重阳节吗?说出名字

显示信息

老师: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你想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补充科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要求读出单词的正确发音。遇到不认识的生词,借助拼音读几遍,读出单词的正确读音;把难句多读几遍,读得通顺。

2.想一想:课文说了什么?引导学生谈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读写指导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自己想知道的单词。

2.引导并观察所需单词。指导“妻、拜、瓶、侵、侵”五个字的写作。老师为学生在黑板上写字。

3.学生的写作练习;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评价,指点。

四。家庭作业:

抄写新单词和短语,仔细阅读课文。

第二课时

首先,回顾一下引言

默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黑板上的书:欣赏老师,学习艺术,杀死瘟疫恶魔,纪念幻境。

第二,深入学习

1.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阅读课文第1-3段,思考:哪一句话概括了为什么桓京要向他的老师学习?(展示:桓景得病后,一心要除瘟疫,让村民不再受苦。)

读书,评论:感觉自己为民除害的决心极其坚定。

2.默读第四自然段:还能从哪里看出幻境为民除害的决心?

结合学生报告,展示重点内容。

展示: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爬了一座又一座山,涉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芳。

你从“终于”这个词中学到了什么?]

表演:桓景每天刻苦学习,刻苦练习,终于练就了一身好武功。

老师: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终于遇到了费长芳,同时也支撑着他每天努力学习,刻苦练习,终于练就了一身好武功。可以补充一下欢静是怎么好好学习,好好练习的细节吗?

3.过渡:桓景一心为民除害,不畏艰难。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是怎么铲除恶魔的?你感觉如何?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4.学习第2部分:展示

问题:幻境是怎么根除邪灵的?你感觉如何?

自学小贴士: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问题。

(2)画出让你感动的文字,简单批注。

(3)带着感情大声朗读。

沟通汇报,了解重点:

(1)瘟疫妖出来的那一天,幻境给了村民每人一片山茱萸叶,让大家随身带着,让大家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带领大家来到附近的一座山上。

(2)幻境手握宝剑从山上冲下来,与瘟神搏斗。那妖见了一个和煦的笑容,转身就逃。桓京在他的心后扔了一剑,他唰的一声被刺死了。

三。总结课文

1.填空: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举行xx等活动,纪念幻境为百姓铲除邪灵,消灭害虫。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人们称这一天为“重阳节”。

2.你喜欢幻境吗?告诉我为什么。

3.谈谈家人和邻居如何过重阳节。

4.展示历代诗人关于登高重阳节,背上骂名的诗句。

四。家庭作业

1.中国做法:继续调查采访:家人和邻居如何过重阳节?

2.看民间故事。

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

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观察

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

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

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

2.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

3.解释应用

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

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

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三、拓展应用

1.做教科书例2

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

四、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2.从一个面看到物体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摆放方式。

3.知道从两个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以确定小立方体的个数范围。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第五单元教案 | 小学第五单元教案 | 五下美术教案 | 四年级第五单元教案
上一篇:母亲节活动方案幼儿园(爸爸参与)(精品七篇) 下一篇:最新会计简历中自我评价(合集9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