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设计观后感八篇#】让我们开始表达对这次看电影的感受吧,写观后感时有什么感想就写什么感想,如何为自己撰写作品名观后感提供灵感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篇介绍“设计观后感”的文章,个人使用的产品可以与朋友一起分享感觉要更好!
设计观后感 篇1
环节信息技术的使用信息技术的作用
1.师生问候,以一首自编的歌谣进行课前热身,在歌谣中温习“didn't”。
Didn't didn't,Didn't didn't,
I Ididn't…She she didn't…
I didn't clean my room.She didn't wash her shirt.
Didn't didn't,didn't didn't,
He he didn't…We we didn't…
He didn't see the kite.We didn't paint apicture.
[教学设计意图]:自编歌谣带动孩子进入轻松愉快的英语语言环境,在歌谣中反复唱到本课将要出现的重点词“didn't”,后面的动词用较醒目的颜色出示,引起学生观察总结didn't后的动词要用原形。迅速在脑中搜索已有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做预热。
[信息技术整合点设计意图]:轻快的节奏律动,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屏幕上直观的提示,快速复习旧知。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
请学生说出他们是谁?他们是哪个国家的?他们有什么共同的性格特点?(乐于助人)在中国也有一个乐于助人的小男孩,他用画画来帮助穷人,你能猜到他是谁吗?
2.引出本课人物“神笔马良”。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阅读到一篇用英语讲述的《神笔马良》,你们想知道用英语怎样讲这篇故事吗,一起来进入今天的学习Module 6Unit 1It didn't make gold.
[教学设计意图]:在课前预习时,学生对课文将要发生的故事已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在导入部分直接出示课文人物,学生兴趣不浓,无法吸引注意力。在这时,我转用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当代的电影人物“超人”、“蝙蝠侠”引起学生兴趣,并带动学生思考,相似的`人物性格特点,使其联想到本课人物。
[信息技术整合点设计意图]:从开始的超人、蝙蝠侠图片,到《神笔马良》的动画视频,生动、直观地呈现人物,辅助完成教学中的趣味性导入。使学生从直感形象的演示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埋下伏笔。由于学生兴趣持续时间短,选择图片、视频不同的呈现方式。
1、使用课件,自学名词paintbrush,gold.
初读课文,找出生词。利用课件,学生自学两个较容易的名词,通过语音范读,快速练习掌握发音,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单词意思。
(1)首先出示两个单词,make,take,请同学思考这两个动词的过去式,并以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化方式改写两个单词,出示两个错误的例子。
(2)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这样的变化对否,如果不对,你能在课文当中找到它的过去式吗?学生第二次带任务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意图]:在单词的学习环节,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方式,对于本课中出现的两个较为容易的名词,学生根据课件中的图片,发音,采用自学的方式。在学习made,took,这两个不规则动词过去式时,并没有直接讲授,而是出示原形,并以错误的例子,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新知,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
[信息技术整合点设计意图]:利用网络教室人手一机的优越条件,锻炼学生自学单词,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乐意学英语,把本来枯燥的死记硬背变得轻松自然。
游戏第一关“找一找”,在课文中隐藏着许多的神笔,它们都藏在了didn't的里面,看看谁能准确的找出来吧。使用课件,朗读课文,找出didn't并点击。
游戏第二关“拼一拼”,使用课件,将didn't与其他单词以拼图的游戏形式拼一拼,观察哪类词能跟在didn't的后面(动词),有的词在didn't后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动词过去式要变原形)。小组讨论得出结论:didn't后要加动词原形。
游戏第三关“考一考”使用课件,将课件中的“肯定句”变“否定句”,点击“神笔”,判断正误。答对,“神笔”画出“√”动画效果,答错,出示“sorry!再来一遍!”。
[教学设计意图]:在突破本课难点的时,运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巩固的学习策略,并结合多媒体的趣味性和操作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一般过去时否定式didn't的知识结构和语言规律。从传统教学中教师枯燥的讲中解脱出来,变成学生在分层次的游戏中由浅入深掌握难点知识。第一关找一找,引出本课难点,第二关拼一拼,通过didn't与其它词汇相拼,总结出语言规律。第三关考一考,由浅入深的填空练习题,有梯度的检测了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运用状况。
[信息技术整合点设计意图]:网络教室的环境,提供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强大空间。闯关游戏的设计辅助完成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巩固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在游戏中感受探究知识的轻松快乐。多媒体辅助学生进行自学,避免枯燥,突出了趣味性。网络不仅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通过巧妙的启发和引导促成学生在头脑中自行完成知识的建构。一个在线测试,让信息反馈更加及时。趣味性的学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有效突破难点的学习。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掌握知识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设计观后感 篇2
在教学中,强调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运用。这就要求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要充分的发挥。在这部分有效指导的学习中,也让我收获许多。
我觉得,老师的指导一定要适时。要在最恰当的时候进行指导。不要指导的过早,要给学生自主研究的时间和机会。
另外,指导要适度。不能包办替代,指导不是完全的告诉与给予。防止不必要的引导,以免剥夺学生尝试方法的机会。
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追求的是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的收获和体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作为一名新教师,备课工作不够扎实,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计不足,导致英语教学效果有时不甚理想,而且由于缺乏英语教学经验,在备课过程中有时会过分地相信和依赖教师用书,认为书中提到的重点和难点就是主要考点,因此就作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忽视学生掌握过程中真正遇到困难的知识点,这导致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由于现代英语教学测试更注重学生英语知识的综合性,往往会得到一些非常微妙的知识点,这在我的备考过程中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备课过程中,一方面要善用但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用书,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另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学生实际的接受情况,做到“重点难点不放过,微小细节尽掌握”,只有这样的备课才能对英语教学工作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实现有效教学。
我将继续研读这本书,从中多学习些为我的成长和发展有用的精华,为早日成为一名好教师努力。
设计观后感 篇3
在第一眼看到《被设计掩埋的世界》时所联想到是:可能又是一本类似于金子由纪子的《不持有的生活》中,介绍如何处理生活物品的泛滥导致的生活工作空间不足的情形,或是像《佐藤可士的超整理术》来帮助大脑有条不紊的进行设计工作的书籍。带着对生活中混乱现象的一些悲观情绪,我们教会人们以合理有序的方式设计自己的生活。
然而在仔细的阅读之后深刻体会到的是对自己自以为是的羞愧与对作者德耶·萨德奇的敬佩。他对设计有一个完整的解释,也给那些对学习设计感兴趣的人明确的指导。
这本《被设计掩埋的世界》是由现任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德耶·萨德奇撰写的。虽然作者在开篇的前言中也曾提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被大量的物品覆盖,人们为了得到更多的物品而奔波劳碌,但作者所要做的并非赤裸的批判与数落物品的各种罪行,而是在为物品与进行申诉并探索物品对于人们所代表的真实涵义。就如同他在前言中的最后一句话:
“我们和我们拥有的物品之间的关系,永远不可能直截了当,而是混合有知与无知的复杂关系。物品绝非如伯格所说的那么单纯,而正因如此,才使它们太有意思,不容忽视。”
本书的英文名为《the language of things》,直译为中文应该是‘物品的语言’。如果说物品会“说话”,我认为它的语言就应该是设计。虽然对象是书的主体,但设计是书的本质。
该书分为五个部分,从设计语言、原型、奢华、时尚、艺术等方面解读设计作为对象代言人的名称。这样的安排不属随意摆布的思维却是精心的策划。由物品设计表象下的含义步步入深,贯穿历史,从莫里斯谈到现代时尚,由设计的实用性谈到其艺术审美价值,还介绍了设计给予人们社会地位的诠释与标衡。
读这本书时,人们必须考虑它的**。它来自发明工业设计的英国。到目前为止,英国的工业设计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于发展中国家相比,英国是一位经历了从诞生、发展到成熟全过程的良是一友。
《被设计掩埋的世界》就像是在回顾工业设计在英国发展的整个过程,他以略显悲伤的语气缅怀着一件件设计师精心雕琢的作品,品味着每一位设计师隐含于作品中用心良苦的理念,探求工业设计步履中人们的心智。同时,我也不得不佩服德耶·萨德赫渊博的知识。这本书中没有一个词可以称为无聊和健谈。他用大量知名设计师和众多代表作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没有一个不是经典,没有一个不是令人印象深刻。
让我先忽略这本书如此脉络清晰的层次感,因此我便可以先记录下我最为喜爱的这一部分,那便是德耶·萨德奇写“设计╳奢华”的这一部分。“一方面追求满足,一方面又因短时间内拥有太多物品而产生自我厌恶,人们这种心态的起伏拉锯,正是‘奢华’如今的状况。”我想这句话精准的道出了奢华的起因,人们多半被困在廉价物品堆积如山的粗糙的生活当中期盼某一天可以从中脱离,并进行着无限的努力。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逃离这样一种生活的方式是把自己置身于另一个物质世界,而这个世界唯一的要求就是高品质和精心设计。如果你与我一样这样肤浅的认为“奢华”是如此简单的事件,那么你便会同我一样被书中介绍的“奢华”所折服。
在伦敦的塞弗瑞吉(selfridges)百货公司的一楼“珍奇厅”中摆放的昂贵奢侈品已经降低了魔法或是宗教在现今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因而不难理解书中说的:“如果奢华要继续存在,那么它仰赖的传统不但不能保持不变,还要时时更新。”作者举出一七五四年,第五代登夫里斯伯爵威廉(william, fifth earl of dumfries)委托齐本德尔设计五十件家具来搭配亚当兄弟为其建造的房子。
整套家具表明,家具和房间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正如德夫里斯伯爵所要求的那样。它们(这套家具和房子)进一步阐述了奢侈不等于庸俗。他表现出高贵的尊严和低调的优雅,但仍然无法避免在未来的拍卖中成为引人注目的消费品的命运。
作者也看到现代人的奢华,奢侈品已经成为重要的西方产业,高贵的精品已经可以大量的生产却成了奢华的一道难题,所以:“当今的奢华,意味着去寻找更难制作的新事物。”厂家推出了经典款、纪念版来满足人们对奢华渴求心理。
但也同时推动着技术的发展与新材料的开发。这并不是奢侈品的本质,他提倡不断变化的理念。本书在简单就是昂贵的标题下写到“在源源不绝的物资威胁着淹没我们的世界里,奢华成了提供我们暂缓的机会。
”来作为结束,似乎提示着我们无论奢华怎样的变换,它终究不会改变的它的本质。
设计观后感 篇4
寒假期间,我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对其中一位语文老师的教学案例印象尤为深刻。这位语文老师以“苹果”为主题,设计了多学科的各种教学活动。
站上讲台二十多年,从一开始的拼命三郎,执着勤恳地诲人不倦,到取得一点成绩后逐渐开始的迷茫,迷茫于自己这样任劳任怨手把手地教,是救了学生还是害了学生?这样的迷茫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曾几度让我想逃离这个我深爱的三尺讲台。因为,这不是我想要的课堂。后来,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我开始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课程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但这仍然不是我心中憧憬的课堂。我想看到的是孩子们真正能用自己的头脑思量问题,能用自己的小手亲自实践,能够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沉醉在学习中,不浪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这样的愿望埋在心里一直不敢说,因为太过于理想主义。可是,心没死,却又无路可走。虽然知名教师的荣誉挂在头上,但是我很羞愧,只能在自己的教室里做一些小小的改变,但似乎也总让我快乐不起来。离退休的日子越近越不安:我的教学究竟带给了学生什么?他会自己学习吗?他会自己思量吗?我到底怎样教才干实现这些愿望呢?……
直到这个寒假读到这本书,看到这个高中语文老师的课堂并不是基于学生理解上的设计,才解开我心中的疑惑与矛盾。那时,北京亦庄的校长说这样的课程是不参加期末考试的,正像这位语文老师一样也存在这个问题,就是很少有评估手段能测试出学生是否真正深入地理解了课程内容。以活动为导向的.课程往往能激发孩子们的爱好,也能环绕一个主题提供各学科的关联,但是这样学习的最终价值值得思量,学生在多样活动中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有价值的内容标准?在诸如创意叶子粘贴画写作创意故事完成信息检索等活动中学生获得了怎样的理解?也就是说离开课程体系设计这样的活动课程仍然无法实现学生对应学的知识的深度理解。
那么,怎么设计才干让学生们理解教学设计呢?重复读了很多遍,明晰“学生理解”的目标,探究“好设计”的方法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的双重目的。结合书中设计“苹果”课程的语文老师的做法,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晰每个单元的主题,环绕单元主题设计多学科多样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们既能够参与活动又能够实现课程目标。
当然,这样为理解而教的设计要想真正实现还有很大的难度,很多的艰难如何克服还需更多的思量,但是至少它指明了一些方向,让我不再彷徨,遵循“计划——修订——教学——评估——反思——调整”这样的循环不断努力前行!
设计观后感 篇5
书本图片:
背景提示:目前,很多年轻人感到困惑和困惑。问题不是他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是他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他们不知道如何思考未来,方向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找到它。
内容简介:该书从中国国情出发,指出现行职业规划“从认识自我出发”操作模式的错误所在,并从资源分析的角度提出以行业分析为基础,从认识外部环境来认识自我的职业规划操作模式,从理念和方法上解决了现有职业规划模式无法执行的问题。
最近上班忙,花了两周以上时间才读完,已经严重脱离读书分享群定下的目标,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最大的收获是,在职业生涯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设定生活和职业的节奏。根据人生阶段确定职业目标,在人生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职业坐标、工作重心和工作风格。生活是一个整体。人生分阶段。每个人都忍不主抗拒下一阶段的到来。但人生的阶段性转变不是由个人意志所转移的。如果我们逃跑,情况只会更糟。
所以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人生阶段在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的周期特点,在相应的时间划分不同的阶段目标,“在正确的时间正确地做事”,从而使人生梦想、事业发展、家庭生活的协调发展。很多工作到了一定的年龄。不是你不能或不想做,而是别人不为你做。如果你不理解这一点,即使你得到了一份临时工作,你也没有意识到下一阶段的变化,你在日常工作中处于瘫痪状态。当未来的变化摆在你面前,你无法应对时,你就会被淘汰。
一方面,如果你现在不做一些事情,将来就没有机会了;另一方面,有些事情不应该在一定的年龄做。如果你不解决时间问题,你就会被时间解决。每件事都必须有明确的时限。在某个时候,你必须看到结果,甚至强迫自己做出选择。文中举例:
有个25岁做文案的女生,打算考广告专业硕士,作者分析广告行业不看重学历,另外读完出来都28岁了,不仅要面临就业区域与公司的选择,还要面临找对象结婚的事,而女生28岁后再选择的与地不是更大而是更小了。
第二是从资源角度认清职业目标。围绕资源发展,看清人生阶段,这就是职业的全局观。一个人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还取决于他能够整合的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能换饭吃的是能力,能挣高薪的是资源。看清这些,你就不会犯低级错误。因为我们的生活是由资源决定的,我们可以通过积累和整合资源来改变我们的生活。
职业发展的关键是以人才为基础的定向发展和外部资源的有序积累。根据外部资源确定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这是你的发展空间,它决定了你是否有机会做到这一点,你是否能做到这一点,以及你未来的回报。任何资源都有时间限制。如果你选择了一份工作,你需要下一步做什么。
看现阶段能不能积累下一阶段所需要的资源。许多工作只是利用他们的青年资源。如果他们不及时转变,到了年龄就做不到这项工作,很难找到其他合适的工作。个人能力的提高是有限度的。除了能力的提高,还要看这份工作能让你积累多少外部关键资源。
结论:认清外部经济环境和发展趋势,判断区域产业方向,找到可以进入的产业,根据自身资源支持自身发展,选择合适的平台,跟随合适的人。这些是职业具体发展过程的必经阶段。
第三方面是如何在三个月获得三年工作经验。这是本书的点睛部分。作者在书中后面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步骤。
如何通过行业分析探索职业方向和职业定位。如何通过专业圈积累专业人脉,如何通过访问教师快速转型为职业。行业分析是第一步,信息处理是行业分析的基础。作者首先教你如何处理、记录和组织信息。
作者举例如何用便笺文件去汇总,如何用word高效处理信息。实用性强,具体步骤也很清楚,读者可以按照方法去实践。信息收集后,进行行业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行业分析过程。
不会行业分析的读者可以参考其中的做法。很多职业规划总是提供理论知识大于操作方法。通常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还有模仿的步骤和适用的技巧。
个人觉得这是本书最大亮点部分。这部分是具体的实践内容。读者可以反复阅读这一部分,加深理解,然后加以实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一点一点地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最后容我引用读者的结尾作我的结尾。明天,我会遇见一个重要的人,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就准备。
晚上10点,我会考虑明天要做的一切和重要的细节。早上6点半起床,把自己打扮得精精神神的。每天,因为明天我会遇见你,遇见改变我生活的机会,遇见爱。
希望明天遇见你……从今天开始,过好我这有且只有一次的人生。
设计观后感 篇6
大师的引导
——《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是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所著。开始看到这个书名就觉得这本书写的必定是设计的哲学,晦涩难懂。然而,当我怀着这样一种艰苦卓绝的心情阅读它时,我发现许多思想作家都是通过一种简单易懂的语言来告诉读者的。
经常沉浸在这个奇妙的设计理念中,渴望另一个惊喜。该书围绕“re-design”这样一个二十一世纪日常用品设计理念,展现了日本环保而不失时尚,简约而不失美感的设计风格,编者说原研哉的设计即理性又感性,的确设计不止要设计者满腔热情的个人情感,更多的是要从社会的角度去设计。书中涉及很多政治,经济,社会的问题,其他的我不敢说是否理性和客观,但在看待中国问题上原研哉是以一种冷静而理性的眼光来看待的,这一点难能可贵。
以“re-design”为主线,书中介绍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设计及他个人的设计,并有一章谈及对日本消费欲望的引导。全书的创意虽然令人惊喜,但令我如觅良师益友的是他对日本的思考和他所推崇的精神,都令我深深地折服。
书中说,每一个设计都离不开节约资源的中心,更深层次的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他说“不是要为物施加人的力量,而是等待自然的给予”,他推崇日本的简单意象——在空物一物的空间里配置一点东西。他所展示的那些案例几乎都是简单而蕴育深长的。
就像日本的经济一样,日本设计在成熟期的重构也应该突显其成熟文化的优雅。
全书另我感动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原研哉对日本的热爱。他说“每当我来到别的国家,就会更加关注日本,对自己无法完全呈现日本文化感动着急。
我出生在日本,我愿意用心凝视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但不盲目,他深入剖析了日本经济科技的发展,承认不足与展望未来,字字谦卑却掩盖不住他的大师风范。另一个是对所处自然环境的热爱,不推崇同西方文化一样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十足的色彩斑斓的设计,他引导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
本书介绍了一种四角纸管卫生纸的设计:四角纸管在抽出时有一定的阻力。这种设计会造成不便。这种电阻发出的信息和实现的功能是节约资源。这个案例正是从细微中体现了他的这种理念。
读完全书,使我对设计对创意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设计,什么设计才有创意。不再是我认为的横空出世,绝无仅有的东西。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所以设计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
”是的,对社会的敏感度。“艺术发生的根本立足点是作为个体的个人,而设计的落脚点更侧重于社会。”摈弃狭隘的个人主义,用敏感的触角去思考周围的事物,下意识地将这些思考过的东西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由此告诫自己:视野要开阔,触角要细腻。当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时候,多读一些大师的作品,对于我们自身审美水平的提高和设计理念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
设计观后感 篇7
1. 《设计的觉醒》读后感
田中一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书中的文章不长。大多数介绍设计作品的书籍或文字都采用直线介绍的方式。某位设计师一步步走下来,然后有了最后的设计作品。但凡写过简短的作品介绍的人都清楚,这种介绍方式,看似是条理清晰,符合逻辑的,当然这也是由于各种(潜在)甲方的限制,却不一定能反映出设计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过程中的随机性。
不过,我以前所接触的各种书、杂志,大多是这样了。我也曾感叹,它们没有展示或教会我真正的思考和设计过程。因为我只看到那只结成的苹果,以及其所在的那枝枝干,以及部分根茎等。
但我看不到整棵树提供养分,也不知道土壤、大气等环境。
在过去,田中先生的作品只是表面上知道这些独特的几何形状。但这本书为我展示了其后的大树。正所谓“未知的已知”。
先生回想着他从小观看歌舞伎的日子,借品茶、品尝料理、介绍他认为是“日本设计之源”的琳派绘画等娓娓道来令他醉心的日本美学和其与西方美学的异同。(这让我非常希望能去京都做一次深度游!)本文多次探讨西学东渐对战后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在国际化背景下,日本设计如何体现独特的日本文化。
这对国内当前的设计行业发展状况也很有借鉴价值。其中很多问题和想法,也常浮现在自己头脑里。读时觉得自己很被理解,时而又豁然开朗。
先生生活体验与设计思考的高度融合令人佩服和羡慕。“设计师工作的原点是观察。”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读完一段一抬头,觉得眼睛似乎变亮了,耳朵也更灵了,感官放大,头脑也自由起来,好像事物若隐若现的关联马上就可以一一呈现在面前。
而一处意外的关联往往会成就一个设计灵感。只是,这感觉转眼即逝了。
田中先生文笔朴实细腻,字里行间透着令人陶醉的淡淡香气。总之这是本很叫人享受的书。下面摘抄几段我划过的段落,和大家分享。
我的二十一世纪(1993)
人就是有这种天性,在痛苦的时候,会想着或许明天一切就会好起来,而在幸福的时候又会隐隐不安于未来可能遭遇的不幸。在古代的日本,有一种叫做“空寂”的美学。损坏的茶碗用金漆修补,油漆本身的美感渗透到茶碗里。
以破损修复的茶碗为荣的理念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所谓世界只有物质是无法成立的,显示的或许就是这种强烈对比中的自豪。
我认为,思考受伤地球的再生,重新认识非西欧文明,脱离整齐划一的欧陆风格,控制对舒适的过度追求,减少华而不实的国际交流,弥合由认知不同而产生的思想冲突,找回对非光滑闪亮之物品的审美等,这些都是二十一世纪设计的最大课题。
2. 《艺术的发生》读后感
邓福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这本书是一部主要以美术作为研究对象,论证史前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其基本特征的学术专著。贯穿本书的基本思想是,艺术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是同步的。
原始工具是人类以功利性为目的创造出来的,就是作者书中所说的“以善为主”的工具,而后来出现的艺术品则是为了体现审美功能的创造。虽然两者之间有着质的区别。但是,即使最简陋的石器的制作,人们也会顾及到用起来方便、省力,以引起主体的快感。
这种属于善的快感,伴随着或相应地引起了美的快感。石斧或铁锹在造型上尽可能具有平衡、对称、清晰的特点,具有被视为视觉艺术的审美性质。这些也足够说明它已经在生产实用价值的同时,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审美价值,已经具备了一定意义的视觉艺术的艺术美。
虽然这种艺术性的特征与文明人的艺术不一样,但是这是一种与实用需要密切联系的,在审美属性方面有特殊形式的艺术,也就是所谓的“艺术前艺术”。
通过查阅资料可以看出,东西方学者对形式美的审美标准是多样性和同意性的原则,从而产生美感。
作者就是根据这样的认识,从宏观角度去看待艺术实际,贯彻了正确的历史观。他把艺术当作是与人类的存在相伴着的一种精神活动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他所提出的“艺术起源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观点,有独特性和科学性。在一定意义上来看,人类的第一件工具和人类的第一件艺术品是有同一性的。
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
一。人类的第一工具是未来一切创造的起点和初始形态。第一工具的创造是人类一切精神和物质创造活动的起点和初形。它孕育了人类从童年到成年发展的所有初始因素、方面和关系。
2。人类早期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相互交织的,没有明确的界限可以分割,所以他们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在当时是混乱的。
3. 从史前艺术的特征出发并就其创造性的意义而言,人类最初那简陋的石器和后来较为精细的彩陶、玉器······同属于史前艺术,它们的具体形态虽然不同,却没有根本性质的区别,后来的一切创造物都是对第一件工具的继承和发展。
因此,从原始社会的第一件工具到最后一件艺术品——任何石斧、陶器或岩画,都只是史前艺术发展链条中的一个过渡环节。既然艺术的发生可以追溯到第一个工具,也可以认为艺术发生的上限与人类历史的开始是一样的。
在查阅资料后,我们可以发现史前艺术是一个具有多方面重要理论意义的复杂问题,目前我国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少,系统的研究就更少了,但是作者在这方面做出了比较深入系统的探索并且记录发表,让读者当然也包括我学到很多关于史前艺术的知识。
3. 设计中的设计
山东人民出版社原研哉
《设计中的设计》一书购之已久,被它吸引是其出众的包装设计:洁白的封面——纯粹且精致;黑色端正的宋体字稍加设计以横平竖直的简洁形式排列——落落大方且透出一股娟秀美。我认为优秀的设计即如此:
简单且美。不挑剔,不罗嗦,不花哨,具有一种优雅的情调,透露出独特的气质。我想这本书的作者原雅雅先生也追求这样的设计精神。
追求的质朴
原野先生是日本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在我看来,日本设计师的作品总是流露出禅宗的宁静。他们对自然的感知和对生命的赞美,总能在细节中迸发出一些小智慧,这也一定与日本土地有限、资源不丰富、人口快速增长有关。似乎日本设计师总能在一些平凡的生活事物中点亮一个小小的创意。无印良品便是日本本土一个出色的设计品牌。
他的观念是由创始人田中一光先生从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中提炼出来的。无印良品追求极简主义的审美意识,甚至简化生产工艺,创造出一批简单朴素的产品。自1980年成立以来,无印良品已成为日本人民优雅朴素生活的象征。他的审美意识具有深刻的日本特色,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再设计书中原研哉先生举得一则小例子引起我很大的兴趣:在日本一次呼吁对“取火照明”这种原生态方式再关注的设计会上,面出薰先生(日本设计师)做出一个非常有趣且另人感动的提案。他把掉在地上的树枝收集起来,在树枝的顶端涂上一层底漆,用来做火柴。
让这些小树枝在回归地球母亲之前再为人类做点事。落在地上的树枝形状很美,人们用这根火柴,可以让人忘记忙碌的时光,唤起人们对自然、火、人以及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印象。这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它充满智慧——没有那么高昂的制作费;它充满乐趣——自然的形态拟造出千姿百态;它又包含了感情——放佛是人与自然的一次沟通,擦一根火柴,大自然燃尽一段小树枝却给人类带来一团光明,这是人与自然仿佛约定般的完美合作。
科技的亲切美
原研哉先生《设计中的设计》一书全面的讲解了日本设计的风格以及其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发展的形式,而翻阅此书时心情也是格外愉快的:清晰简洁的板式,稍加留白的视觉想象区以及恰到好处的配图,低饱和的颜色,舒服而不会太抢眼,整本书风格统一,让人感觉专业而不张扬,还有纸张的舒适,似乎更让我感觉生活本该如此:简单且美!
4. 简单法则
前田约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市场充满各种“简单”的保证。花旗银行提供“简单”信用卡,福特“维持简单定价”,生产打印机的利盟公司(lexmark)扬言为消费者“化繁为简”。许许多多要求“简单”的呼声,汇成一股势不可挡的趋势。
科技业的发展模式,促使企业必须不断对同样的产品推出“改进的新版本”,而“改进”通常意味着“增加更多功能”。试想如果软件公司每年把程序可实现的功能减少10%,售价却提高10%,以应对简化产品所花费的成本,结果会如何呢?消费者付出更多的钱,得到的东西却更少,这似乎是违反了经济原则。
掰开一片饼干和一个孩子分享,你看他会选大的那一半,还是小的那一半?
但是,尽管违反需求逻辑,“简单能卖钱”(simplicity sells)却不假。苹果电脑的ipod功能比其他数字音乐播放器简单得多,价格却高出一大载,就是这种趋势的重要例证。另一个例子是蕴含强大威力、界面却非常简单的google网络搜索引擎,它迅速风行,使“google”成为“网络搜索”的代名词。
大众不仅愿意掏钱购买,更会爱上能为他们简化生活的设计。在可预见的未来,复杂的科技会继续入侵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场所,因此,“简单”势必成为一种新兴产业。
简单不仅是一种能引发人热烈效忠某种产品设计的特质,也成为企业对抗本身复杂机制的重要战略工具。荷兰大企业飞利浦公司全力落实“合理与简单”(sense and simplicity)的目标,而成为这个领域的领袖。
本书概述的十条法则能够单独运用,也能够互相搭配。作者将“简单哲学”分为三种层次,并依照“基本、中度和深度”划分成三组渐进法则(法则1~法则3、法则4~法则6、法则7~法则9)。在这三组法则中,基本“简单法则”可以马上应用在产品设计或居家陈设的相关构想上;中度“简单法则”的含意比较微妙;深度“简单法则”更深入还未成熟的思想领域。
除了10条法则,作者也为如何在科技领域达到简单提供了3个要点。读者不妨把它们视为可以开展研发的领域,或只是值得密切注意的方向。
5. 《未来产品的设计》读后感
[美]donald a. norman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个月我在图书馆借了诺曼的《未来产品的设计》,仔细阅读后受益良多。这本书内容独特而新颖,诺曼并没有专注于介绍某种未来产品或者设计,而是立足于检视今天人与人造物的关系,从描述“共同的立场”出发,对未来的人机互动提出了一系列构想和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
设计观后感 篇8
正如他所倡导的,“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异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基于这样朴素却实用的观点,便有了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妇幼医院棉布标识——干净的白色棉布,无论是从色彩还是质感上,都让人有了不同以往的温暖感受。在书中的一张照片中,一个刚洗过的棉布商标暴露在阳光下,温暖的白色让我感到非常感动。
先将日常的事物陌生化,再重新进行设计——这种贴近生活、以生活的文化积累为素材的创新在这个纷乱的信息时代显然是十分可贵的,也必将有利于大众的审美意识提高。
我认为这本书还是能在“什么是设计”方面给人带来一些启发。“再设计”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用最简洁的方式去达到美感和功用的目的,同时还能体现人性的考虑,自然的考虑。与成人尿布的设计一样,其实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减少人们使用该产品可能产生的羞耻感;而火柴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想想,要从树林中将这些小树枝捡回来,是多么充满感情和欣赏的一件事,绝不是将木材生生劈开那样的无情。小树枝的自然形状也比直的木材更有美感。前提是人们使用火柴的机会确实少了,甚至火柴的使用也成了一件好事。
设计师也设计了小树枝燃烧这件事所能带来的感受。同样,方形卷手纸也是这个意思:设计师设计了人们使用卷手纸时候的感受,他们的手感、听到的声音,他们在收纳手纸时候的感受……我虽不懂设计,但隐隐觉得,这个最核心的部分,其实反到靠的是common sense,不是要在工艺美院学习的技术层面的东西。
所以说,增加感悟力,在理解物性和行业技巧之前就充分理解人性,这是设计师最首要的,跟诗人、小说家、导演,一样。
书中还有一段提到了中国。中国这样一个大邻国的经济正在崛起。对日本来说,街上似乎有一家巨大而熙熙攘攘的超市。日本有一种感觉。不过,原野表示,日本不应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而失去理智,准备采取行动。
因为中国正处于青春期,而日本已经过了青春期,所以必须清楚,幸福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日本必须知道日本需要什么和适合什么,否则日本将成为一个无聊的国家。
世界进入“水瓶座时代”,人们都在寻求着自由表达个人意志的途径,设计当然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我们看到了各种风格和流派,但判断标准除了个人偏好外,还必须包括社会因素。原研哉看似平凡的设计,恰恰蕴含着这个喧嚣时代崇尚自然、回归和平的精神。
muji品牌中所体现出的环保意识和寓深刻于简单的理念,也和当今为人们所提倡的lohas生活理念是吻合的。
许多人和书籍提醒我们,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人们应该保持一种纯净的心情。原研哉的实践告诉我们,设计是一样的。虽然它往往不可避免地与商业有关,但它不能成为市场利润的奴隶。只有这样,设计才能对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设计中的设计才不会失去原来的意义。
刘海滨b08030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