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2024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通用十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经常编写教案,因为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高效地进行教学。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 篇1
教学目标:
1.明确方位词语“左右”表示的意思,能够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通过生活中经验认识自身的“左右”,以自身的左右为标准,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明确方位词语“左右“的意思,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位置与顺序的相对性,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建立左右的标准,左、右标准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准确地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左右,体会自身存在的左右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揭示谜底:双手。
(二)联系左右手,认识左右方位词
1.让学生在小组内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左手可以做什么?右手可以做什么?
2.学生一边汇报想法一边做动作:左手压本,右手写字、右手敬礼、左手扶碗,右手拿筷子吃饭……
【设计意图: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利用生活实例让他们初步区分左右。】
二、利用汉字加深对左、右的理解
1.教师板书汉字:“左、右”,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两个字。
2.教师借助PPT介绍“左、右”汉字的演变。左和右,是两个象形字,就像两只伸出来的手形一样。后来,人们在手形下面加一个“工”字,表示左手,意思是说左手可以辅助做工。在手形下面加一个“口”字,表示方位名词,与左相对,凡是在左手的一边就叫“左边”,在右手的一边就叫“右边”。
【设计意图:追根溯源,了解在文字发展史的基础上来理解表示方位的词“左、右”。】
2024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地域之辽阔广大,并理解词汇:辽阔、广大。
2、感受音乐作品气势雄壮、欢快热烈、音域宽广的特点,激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课件、歌曲《大中国》《我爱北京天安门》。
2、经验准备:事先了解中国及福建省在地球上的位置。
3、环境创设:活动室周围张贴地图、排放地球仪。
过程指导:
1、展示地球仪引入,激发幼儿寻找中国及家乡的欲望。
(1)通过谈话让幼儿知道全世界的国家都在地球上,
(2)引导幼儿自由在地图及地球仪上找出中国及福建省的位置。
2、通过幻灯片了解祖国地域之辽阔广大。
(1)提升经验:请小朋友在地图上指出我们中国及福建省的位置。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版图,得出结论:中国在世界上是很大的国家。
3、通过课件感受祖国地域之辽阔广大,并学习词汇:辽阔、广大。
(1)引导幼儿边观看课件边听故事《月亮船》,让幼儿感受祖国地域之辽阔。
(2)边提问边演示课件:中国有哪些地方是世界最大?(学习词汇:辽阔、广大)。
4、欣赏歌曲《大中国》,感受音乐作品气势雄壮、欢快热烈、音域宽广的特点,并让幼儿知道,这是一首赞美祖国的歌曲。从而激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5、全体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表达爱国之情。
教学反思:
《大中国》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乐曲,给人的感觉是热烈、奔放的,与我们平时教孩子唱的儿歌不同,可能孩子们的在幼儿园里接触到像这样的乐曲比较少,所以在听到音乐时,很快的随着乐曲美妙的音乐不自觉的有节奏的拍起手来,嘴里还不停的唱着。我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的吧,孩子们在无形中感受到了曲子的豪放所在,所以随着乐感不由自主的快乐的手舞足蹈起来。孩子们学的很开心。有些句子因为比较成人化,孩子在学唱中有些困难,特别是对于“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歌词的理解,我就用孩子们的语言给所以的孩子做了解释:因为我们祖国有许多的.宝物,外国的人想来抢走我们祖国的宝物,所以他们来打我们,经过战争,我们中国人终于把这些外国人赶出去了。孩子们基本上能完整的演唱第一段的歌词,而且在演唱中,流露出一种自豪、开心的感觉。最后,请幼儿欣赏音乐,自由舞动起来,一些孩子还能合作表演,效果较好!通过倾听、理解、欣赏、表演,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再次浮现在幼儿的面前,让幼儿在感受歌曲旋律的同时,既愉悦了身心,又丰富了幼儿的想像。我想音乐的魅力也就在于此。《大中国》在我们的歌声中圆满结束。不足之处:幼儿在交流探索结果时,有些幼儿回答的太罗嗦,我没有及时把他们的语言进行提炼,把孩子们局限在一个框框中,让他们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而没有发挥幼儿主动性。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引入流行歌曲进行教学有着多种的益处,会给我们的音乐教学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
2024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折纸活动,喜欢创作亭子或宝塔,并在创作中体验两者不同的建筑风格。
2.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宝塔或亭子的样子,并能用纸折出其特征。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准备:
方形纸、折纸示意图、宝塔和亭子的图片或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播放宝塔和亭子的图片或课件,激发幼儿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二、欣赏与讨论
1.引导幼儿分别欣赏宝塔和亭子的图片,讨论它们的建筑特点。
宝塔:多层、四周封闭、由下至上变窄。
亭子:一般用几根圆柱支撑,四周无墙,顶部像鸟翅膀。
三、学习折纸
1.展示折纸示意图,引导幼儿学习折亭子的方法(与第一篇教案相同)。
2.鼓励幼儿尝试折出多个亭子,并思考如何将其组合成宝塔。
四、创作与组合
1.幼儿根据示意图折纸,教师巡回指导。
2.引导幼儿将折好的亭子组合成宝塔,并可以添画装饰。
五、展示与评价
1.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2.表扬幼儿的创意和努力,鼓励他们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发挥想象力。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们通过折纸活动体验了宝塔和亭子的`不同建筑风格,并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然而,部分幼儿在组合宝塔时遇到了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未来,可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并引入更多创意元素,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操作习惯,保持桌面整洁。
2024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 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带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基本内容。
3、激发幼儿热爱国旗的情感。
4、初步了解国旗的特性。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活动准备
1、国旗一面(可以自制)。
2、有关升国旗的图片。
3、音乐《国旗多美丽》录音磁带、录音机。
4、根据儿歌内容自制简易图片:国旗、金色的星、天空和小朋友。
5、红色蜡光纸,筷子。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将国旗挂在教室选定的墙面上。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吗?”
教师:“这是我们国家的国旗。”
2、请幼儿说一说国旗的样子。
教师:“国旗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告诉我?”
(引导幼儿会用“那是……”“这是……”句式互相提问和回答。)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观察国旗,看看国旗有哪些特征。
教师:“国旗又叫五星红旗,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注意从图形以及图形颜色等方面引导。)
2、感受儿歌,学习儿歌。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美丽的国旗,老师想起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学吗?”
教师富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并适当配上动作。
(内容展开速度要慢,动作要形象化。)
3、请幼儿继续感受儿歌,并理解其内容。
教师:“儿歌的名字叫什么?”“什么红红的?什么黄黄的?”“升到哪里高高的?谁的心中甜甜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要总结并完善句式结构和内容。)
4、用游戏的形式巩固儿歌内容。
教师:“小朋友,我们玩一玩我说你找的游戏,好吗?”
玩法:
(1)、教师将图片排放在桌子上,幼儿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挑出相应图片,挑选图片最快的幼儿将获得教师的奖励(小红花)。
(2)、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4位小朋友。
(图片有国旗、金色的星星、天空和小朋友。)
(三)结束部分。
师幼一起朗读儿歌《国旗,国旗》,鼓励幼儿带有感情地朗读。
四、活动延伸与拓展
1、在社会领域进一步认识国旗,在音乐和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幼儿热爱国旗的情感。
2、教师组织幼儿一起升国旗,唱国歌,制作五星红旗等。
五、温馨提示
1、教师要收集有关国旗、国徽、中国地图以及关于北京内容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学习这首儿歌时,教师应注意帮助幼儿树立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样有利于幼儿把握儿歌情感。
3、将儿歌内容贴在语言区角里,以便于幼儿继续朗诵和理解。
4、制作国旗的基本办法:教师将事先剪好的长方形纸和五角星摆放好,先请幼儿把五角星放在正确的位置上,然后请幼儿把五角星粘在红色蜡光纸上,最后一步用筷子做国旗的旗杆。教师可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课后反思:
本教案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采用“动”的方法,贯彻“乐”的.原则,达到“爱”的目的,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验,使幼儿成为教学的主体,以达到这节课的教育目标。这节课主要有如下的特点:
一是通过适当的发问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老师精心准备的教学活动,来获取知识。教学过程中,儿歌、动画、录像、小活动等,幼儿在学习中,乐此不疲,积极主动地思考、动手,既让幼儿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幼儿爱国主义情感。
二是教师在知识领域的培养中,对具体的问题没有具体去解释,而是引导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参与,获得感性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三在教学方法上,能根据幼儿的认知的特点来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事实证明本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百科:国旗(National flag)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
2024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看图示折双三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出亭子、宝塔、人等等,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系统化折纸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方形纸,折纸示意图,亭子、娃娃脸、帽子等范例作品。
活动过程
一、会变的亭子。
1、出示亭子、娃娃脸、帽子、坦克:小朋友看,这些都是什么?好玩吗?你会折这些东西吗?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么折出来的?
2、请幼儿仔细观察亭子:
它会变,变成了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从亭子变出其它形象的方法:娃娃脸、帽子、坦克都是从亭子变来的。只要折出亭子,倒过来看就是戴帽子的娃娃脸,多折几个亭子组合起来就是宝塔,亭子撑开折出帽沿就成了帽子或坦克的顶部。因此,我们只要学会看图折亭子,就能变出许多别的东西。
二、看图折亭子。
1、出示折纸示意图:
这就是折亭子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示意图。引导幼儿一步一步看图意。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折:
先折成双三角,将双三角的两锐角向直角折,反面折法相同。
将手指伸进中间折缝,向下折成图七状,反面折法相同。
将下部的小正方形一角向上翻折成图8状,反面折法相同。左右翻转成图9状。左右边向中心线对折成图10状,反面折法相同。左右翻转成图11状。
把手指插进按箭头方向拉成图12状,亭子就折好了。
三、我也来折宝塔。
1、讲解折纸常规。保持安静。
2、分法折纸材料,幼儿根据示意图折纸。
四、巡回指导。
1、幼儿按画面上图示来折纸,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能力弱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对大部分幼儿折的不好的地方,进行集体讲解。
2、提醒幼儿注意折叠要注意方向。
3、指导幼儿折好后,可以和好朋友组合起来组成宝塔。也可以添画出戴帽娃娃的脸。
五、讲评。
1、小结本次活动,表扬幼儿的进步。
2、展示幼儿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看谁折的好,变出的`东西多。
教学反思:
到活动结束时,幼儿们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有得幼儿能够折七到九层,多数幼儿能够折三到五层,慢的幼儿也能折完整两层宝塔,基本上人人都会折了,就是速度与熟练性的不同,我想这样的不同存在也有好处,能够增加表现棒的幼儿的自信心,同时也能鞭策速度慢的幼儿进行再学习、练习。正好我班开设了手工区,这样的活动还能延伸到区域活动中去,让幼儿将活动带入课程。
2024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知道3月8日是妇女节,知道母爱的伟大。
2、能够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3、体会妈妈的艰辛,培养幼儿尊重妈妈的情感。
4、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5、爱自己的妈妈,并为自己的妈妈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晨间谈话活动围绕妇女节的话题:妈妈的生日、爱好习惯、我怎样让妈妈开心等等。
2、教师和家长共同给幼儿讲述爱妈妈的一些故事,也可观看一些教育影片。
3、制作贺卡、画画所需要用的的各色纸、油画棒等。
4、以绘画的'形式写一封信给妈妈,画面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5、能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的妈妈长的什么样子》语言,每一个小朋友的妈妈都长的不一样,而你是否有仔细观察过你的妈妈呢?
活动二:《我的妈妈》绘画,将妈妈的样子用画笔画下来。
活动三:《我给妈妈寄封信》,选择一个妈妈可以收到信的地址,给妈妈一个惊喜。
活动四:《我和妈妈有一个约定》,和妈妈定下一个只属于两个人的约定。
活动五:《许愿树》,将所有的爱全部都写在树上。让树实现我们的愿望,传递我们的爱。
活动六:《爱的录音》,将一些好听的母爱歌曲记录成MP3。
活动七:《感恩派对》,以"母爱"为主题开展。通过歌曲、朗诵、合唱等形式开展。
2024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 篇7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声音辨别乐器,并能找到相应的摆放位置。
2、能仔细聆听声音,按规则操作。
二、活动准备:
1、铃鼓、三角铁等乐器
2、活动材料第6页
三、活动过程:
(一)什么乐器在唱歌?
1、教师一次介绍乐器的名称并演奏,幼儿根据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指认“XX(乐器名)在哪里”。
2、请幼儿闭上眼睛听乐器发出的声音,辨别是什么乐器在唱歌。
3、请个别幼儿蒙上眼睛,听听什么乐器在哪个位置唱歌。
(二)乐器在哪里?
1、出示格子底板,将铃鼓、三角铁、圆舞板、双向筒、鼓的图片贴在相应的格子里。
2、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或幼儿)一次演奏五种乐器。幼儿睁开眼睛,根据听觉辩论“十字格”中相应的.乐器。
(三)乐器位置在哪里?
1、翻到幼儿操作材料第6页
2、请幼儿先用手指做连线动作,确定之后再把乐器和十字格中相应位置的“▲“连上线。
3、巡回观察,给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指导。
(四)活动延伸:
可以将乐器投放到区域角进一步加以巩固,使幼儿知道乐器的名字。
2024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 篇8
教学内容:
东南西北(教材第58、5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据生活经验学习辨认“东、南、西、北”,正确说出所在的方向。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验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方向。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
教学手段: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老师谈话:操场是我们的集会和活动的场所,今天的数学课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大家仔细观察,认真动脑,在操场上还可以发现很多的数学问题。
问:1、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地方升起的.吗?
2、互相说说老师的前方、后方、左方、右方分别有什么?
3、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来?
(二)探究新知
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
1、老师明确: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我们面向东方,后面就是西方、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左方是北,右方是南。
2、学生互相说一说“东、南、西、北”,并指一指。
3、小组合作:看看“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在附页的记录纸上把它们记下来,标明方向。
4、回到教室里后汇报。
(1)汇报,把记录纸贴到黑板上,每组派一名代表说一说。
(2)仔细听,互相看,大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并填空。
你面向()方,门在(),黑板面向着()方,你的左方是()方,右方呢?后方呢?
2、游戏。
三人一组,一人说要求,另一人裁决是否正确。例:甲说:你面向东,乙要按要求面向东。丙看看乙做的是否正确。
3、介绍指南针。
(1)告诉学生指南针是辨认方向的高手,不管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它总是一端指着南、一端指北,有了它,人们就不会在迷失方向了。
(2)你们知道这神奇的指南针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中国,指南针是我们的祖先在多年前发明的。)
(四)思维训练
1、回家后观察你家的门朝哪个方向?
2、课下搜索辨别方向的方法。
3、想一想,填一填。
小明面向北方站着,她的后面是()方向,左边是()方向,右边是()方向。
小华面向西站着,她的后面是()方,她的左边是()方,她的右边是()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1、太阳从东方升起,面向东,左边是南,后面是西方。
2、能初步正确认识方向。
3、知道了指南针的作用和发明的国家……
板书设计:东南西北
北
西东
南
2024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 篇9
一、主题目标
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民族文化等,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能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的认识和感受,如绘画、手工、歌唱等。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主题网络
三、主题活动
活动一:认识中国地图
活动目标
认识中国地图的形状,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能在地图上指出自己家乡的位置,培养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
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拼图。
地球仪。
各省市的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幼儿观察地图的形状,引导幼儿说出中国地图像一只雄鸡。
教师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让幼儿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教师引导幼儿在地图上找出自己家乡的位置,并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家乡的`名称和特点。
导入:出示地球仪,引导幼儿观察地球仪上的中国,引出主题。
认识中国地图:
拼图游戏:教师将中国地图拼图打乱,让幼儿进行拼图游戏,巩固幼儿对中国地图的认识。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活动二:中国的名胜古迹
活动目标
了解中国的一些著名名胜古迹,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名胜古迹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幼儿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活动准备
中国名胜古迹的图片和视频。
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中国名胜古迹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一说这些名胜古迹的名称和特点。
教师介绍长城、故宫、兵马俑等名胜古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让幼儿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导入:播放中国名胜古迹的视频,激发幼儿的兴趣。
认识名胜古迹:
绘画活动:教师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胜古迹进行绘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品展示: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教室里,让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中国的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保护好这些名胜古迹。
活动三:中国的民族文化
活动目标
了解中国的一些民族文化,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能参与民族文化活动,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激发幼儿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和视频。
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风筝、泥人等。
材料和工具,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剪纸活动,让幼儿学习剪纸的基本方法,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风筝制作活动,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
教师出示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一说这些传统节日的名称和习俗。
教师介绍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风筝、泥人等,让幼儿了解中国的民间艺术。
导入:播放中国传统节日的视频,引出主题。
认识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活动: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中国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中国的民族文化。
四、主题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活动,幼儿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了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认识中国地图、中国的名胜古迹和民族文化等活动,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通过参与民族文化活动,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然而,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认识中国名胜古迹的活动中,由于图片和视频的展示时间有限,幼儿对名胜古迹的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增加幼儿实地参观名胜古迹的机会,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此外,在民族文化活动中,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和幼儿一起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增进亲子关系。
总之,本次主题活动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活动,幼儿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情感和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2024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看图示折双三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出亭子、宝塔等,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激发幼儿对系统化折纸的兴趣,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以及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方形纸、折纸示意图、亭子、娃娃脸、帽子等范例作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出示亭子、娃娃脸、帽子等作品,激发幼儿兴趣。提问:“小朋友看,这些都是什么?好玩吗?你会折这些东西吗?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么折出来的?”
二、学习折亭子
1.展示折纸示意图,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折亭子的方法。
先折成双三角。
将双三角的两锐角向直角折,反面折法相同。
将手指伸进中间折缝,向下折成特定形状。
依次完成其他步骤,直至折成亭子。
三、探索亭子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察亭子并思考:“亭子可以变成什么呢?”展示娃娃脸、帽子等作品,说明它们都是由亭子变化而来。
四、幼儿操作
1.分发折纸材料,幼儿根据示意图折纸。
2.教师巡回指导,对大部分幼儿折得不好的'地方进行集体讲解,并提醒幼儿注意折叠方向。
五、组合宝塔
1.引导幼儿将折好的亭子组合起来,形成宝塔。
2.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六、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时,幼儿们的表现差异明显。部分幼儿能够折出七到九层的宝塔,多数幼儿能折三到五层,而速度较慢的幼儿也能折出完整的两层宝塔。这种差异不仅体现了幼儿的能力差异,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激励。未来,可以将此类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有更多练习和创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