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2024小学五年级教案模板(分享十一篇)#】作为一名勤奋的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五年级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4小学五年级教案模板 篇1
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一名刚从农村调任奋斗小学的我,怀着一颗激动、紧张、同时又有些害怕的心情,接手了五年级八班。为了更好得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使我班的整体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特做如下计划安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校总的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学校教学工作要点”,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参与校内及组内的教学活动,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53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8人。初接班,对本班的实际情况确实不太了解,通过开学这几天的观察,发现本班学生的学习劲头不够浓厚,自觉性不高。兴趣是行动的先导,为此,本学期要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都能自觉地学习。
三、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进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了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是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2篇。
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32篇。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了逐步放手培养阅读能力的设计思路。
四、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了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其主要特点是: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五、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00个,会写150个左右的新词语,一部分学会运用。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3、能写简单的记实性的作文和想象性的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4、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五)综合性学习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学会写简单的活动计划。
六、教学措施: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除此之外,采用各种方式使学生爱上阅读:
1.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教师可在上到相关课文时推荐,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与汉字有关的《语林趣话》。可采用半截故事法等。
2.向学生推荐现今流行的或一直有的一些文质兼美的书籍。
3.开展与读书活动有关的系列活动,如学生表现好奖励学生——作业整理课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读书统计活动;与家长共读一本书并写几句读后感;
4.加大积累量,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
七、培优转差的方法与措施:
(一)、确立优生与学困生名单:
优生:
学困生:
(二)、具体方法与措施
1、对优生要多进行“思维训练”,逐步提高其思维水平。
2、课堂教学中,鼓励优等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尝试,使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3、对学困生要提出适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如从第54名进步到53名,从不及格到60分等,增强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和进步的信心。
4、平时努力做到不歧视,多鼓励;不粗暴,多宽容。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注意,下课督促他们及时地完成有关作业。适当的时候适当地降低作业的要求。
5、在语文的基础知识方面(如字词书写,段落填空,背诵默写等),多辅导,使他们力争得到这些基本分数。
6、在班级开展“一帮一”帮学活动,在平时学习中及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补课”。
2024小学五年级教案模板 篇2
教材说明
本次综合可以看做是本主题单位学习后的一次总结汇报和综合实践活动。前面主题单元的教学中,第一课都有对本次活动的铺垫。如搜集了关于地球资源、鸟类生存状态、绿色工程、身边的环保小事等资料,积累了相关的词语,句段和表达方式。这次综合活动即可以组织成一堂环保主题的班队会和一次设计创办,环保宣传报的竞赛。
教学目标
1、开展系列环保活动,提高认识、增强实践能力。
2、通过阅读及系列环保活动,体会环保的重要性与责任感。
3、激发学生由环保意识转为参与环保的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开展系列环保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任务,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今天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倾听家园的呼唤,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完成《综合活动》,开展有关环保的一系列活动。
二、完成《综合活动》,提高认识。
㈠走进家园。
1、展示交流:小小导游介绍自已知道的名山大川的优美景色和生态环境。并展示与大自然交朋友的图片,照片等资料。
2、简要说明:小小博士介绍鸟儿的生活习性方面的趣闻和鸟儿对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贡献。
㈡倾听家园的呼唤。
1、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空气、河流、绿树等所遭到的人为破坏与污染。
2、展示空气、水资源、森林资源、鸟类被污染和破坏的情况。
㈢身过的环保小事。
1、引发讨论:说说该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动手保护我们的家园?
2、以小组接力的形式,每人写一件我们生活中可以做到的环保小事,然后全班交流。
3、把全班学生写出的环保小事整理成环保行为规范,在教室内张贴。
㈣筹办环保宣传栏。
1、讨论宣传栏标题。
2、小组内合作讨论确定宣传栏的内容,汇集、资料、设计版式。
3、学生汇集准备的资料,确定讨论后的版式方案。
4、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设计。
三、总结活动评价。
对各组的环保宣传报张贴进行展示、评比。
四、课外延伸。
每人出一张环保宣传的手抄报。
五、布置作业。
全文五个自然段按其叙述顺利,可分为四部分:
⑴介绍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2)介绍铜奔马的艺术成就;
⑶介绍铜奔马制作的科学原理;
⑷总结赞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
2024小学五年级教案模板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渺、篝”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情达意的方法。再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教学难点: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都见过月亮,看到弯弯的月亮,我们总会脱口而出:弯弯的月亮像小船。那么,又大又圆的月亮,让我们想到什么呢?中秋赏月,仅仅是在看月吗?所以,诗中说得好啊——月是(故乡明)。(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季羡林,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在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选集》等。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学生练读,师正音。多音字“燕”:yān(燕园) yàn(燕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可分为几部分?
2.提出问题:作者由月亮想到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1)课文第1自然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作者为什么说“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所以,古诗文中,月亮常用什么东西当陪衬?想到这里,作者便回忆起了小时候的一些趣事。
(3)作者的故乡在哪?因为平原地区没有山,所以他从小没有见过山,他想象中的山是什么样子的?
(4)作者没有见过山,那有没有见过水?那么他和水之间有什么趣事呢?还有没有别的趣事?
四、精读课文,情感升华。
1.朗读课文思考:
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1)往事: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梦月亮。
感受:通过对故乡往事的回忆,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与怀念。
(2)经历:
①作者离乡背井,在世界各地见到过许多美妙绝伦的月亮,但念念不忘的还是故乡的小月亮。
②作者居住的朗润园景色优美、环境优雅,是赏月的胜地,但作者心中所想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平凡的小月亮。
感受:足见作者对故乡月亮的怀念,对故乡的怀念。
2.在回忆这些往事时,作者多大年纪?耄耋指老年,高龄。耋,七八十岁的年纪。这时,他早已不在故乡,而是住在朗润园,这里的环境怎么样?多美的景色啊,可是,他仍然怀念的是故乡苇坑里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段话只有短短二十多个字,却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你知道是什么情感吗?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思乡的诗句,与同学交流。
六、板书设计:
月
是 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
故 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乡 作者离开故乡之后对故乡的思念
明呼应前文,情感迸发
教学反思
1.借助读前提示,自主阅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学。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读自悟,老师相机指导,主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重点,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文本,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把外国的月亮、北京的月亮和故乡的月亮进行对比,领悟作者对比的写作手法。训练学生写对比句,重视语言表达的训练。
2.运用习得的学法,自主阅读。
通过质疑“故乡的月亮好在哪儿”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
3.链接相关资料,自主阅读。
链接相关资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需要。本文有些地方是教学时的重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光靠老师讲和学生读,是不能让学生完全明白的,我们可以链接一些相关资料辅助一下,这样对学生的自主阅读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024小学五年级教案模板 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词语,如“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能书写、能掌握词义。
2、能了解景观花卉的分类、材料和设计原则。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能整体感知文意,简单地辨别一些说明方法,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美、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培养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
2、引导学生把握景观花卉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出示一些不同的城市景观所采用的花卉装饰图片
生活在城市中,一些起到装饰作用的花卉随处可见,有的绚烂夺目,有的娴静优雅,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带来了赏心悦目的感受。但是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花卉的装饰是讲究一定的原则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说明花卉装饰的文章《城市景观花卉装饰》。
二、学习新课
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用5分钟默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掌握一些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
2、思考:说明文首先要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那么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设想:城市景观花卉装饰
3、思考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1)城市景观花卉的作用
(2)城市景观花卉的分类(气候、形态)
(3)城市景观花卉的材料
(4~7)城市景观花卉的设计原则(实用角度;布置的环境特点;欣赏的角度)
(8)总结
概括段意能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研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基本常识
重点研读4~7段
1、请同学散读4~7段
思考:
(1)、从花卉装饰的实用角度,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2)、从环境特点,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3)、从欣赏角度,花卉有哪些效果?
设想:
(1)、实用角度:布置庆典场所,色彩鲜艳,用期不长;
布置展览馆、阅览室,淡雅朴素,花期持久
布置陵园,常青,简素
(2)、环境特点:花材应与环境的色彩、光线的强弱、陈设布局相适宜
(3)、欣赏角度:花类,色彩绚丽,温暖、热情
叶类,青翠舒展、宁静、清爽
果类,鲜艳可爱,丰收的喜悦
二、小结:在研读每段内容时应注意一些路标性的词语以及一些重要的标点符号的运用,在这几段中,多次用到了分号,这其实已经暗示了学生文章的条理结构。
第三课时
1、介绍初中阶段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
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进行说明。这是常用的说明方法,例子前面常有“比如”“例如”“如”等标志词语。举例子的作用是反映一般情况,真切、有力的说明事物。
2、思考:在4~7段中,作者是否用到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举出一个例子,并试着说说它的.作用。(小组讨论)
例:第5节,为了更好地说明布设展览馆要求时,作者列举了“山石盆景、蕙兰和富贵竹”,具体地说明了布设展览馆要求时花期长,淡雅的花卉。
请同学朗读语段,更好地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请同学个别发言
第四课时
一、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用5分钟默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掌握一些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2、让学生找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3、思考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小结:概括段意能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深入研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基本常识
重点研读4~7段
4、请同学散读4~7段
思考:
(1)、从花卉装饰的实用角度,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2)、从环境特点,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3)、从欣赏角度,花卉有哪些效果?
5、小结:在研读每段内容时应注意一些路标性的词语以及一些重要的标点符号的运用,在这几段中,多次用到了分号,这其实已经暗示了学生文章的条理结构。
总结:通过这篇说明文,我们大致了解了一些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方法,包括概括每段段意,注意一些路标性的词语和标点,以及能够辨别一些说明方法并了解作者运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二、作业:
1、抄写词语并解释: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
2、选择一个社会活动,并自己给它配适合的花卉,并且作一定的文字说明,说说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花卉的原因。
2024小学五年级教案模板 篇5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秉承了前八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共有10个单元,每个单元依然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以保持教材的连贯性。单元主题分别为:马、奇观、变化、韵味、智谋、水、危急时刻、方法、面对错误、家园的呼唤。
二、教学要求和目的:
1、识字、学词和练句
使学生自主识字学词练句,在运用中继续体会,要求学生带字典或辞书进课堂,每课书、每个单元都要像对待以往的作业那样检查学生的摘录笔记。还要组织学生交流,通过交流查漏补缺。教材的相关指导可以查二年级下第11单元,三年级上有关的金钥匙。
密切联系实际。对错别字、病句的问题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课堂上无论交流什么,都要挤出时间可能让学生写出来,哪怕写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也比光说不写强。写完及时在全班范围内清查错字病句,再写。每次习作(包括自读的笔记、日记),都要组织学生首先检查错字病句,自己认为没有错误了,请别人检查,然后再交给老师批阅。那些带普遍性的错字病句,要发动学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刚开始这样做可能会感到麻烦些,但是坚持做下去,就能养成习惯。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基本知识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效果才能更好,师生也才有可能从繁复的题海中解放出来。
2、阅读
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学会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并用来自读。
学会查找目录的三种方法,检索资料,帮助阅读或开展综合性活动。
培养每天阅读、读书动笔、阅读时翻查工具书等好习惯。
3、习作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通过与生活结合(日记)、与阅读结合(仿写、续写、补写等)、与活动结合等途径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以认真阅读为前提、感受为主,抓重点写,注意错别字和病句,提出评语的语言要求。
用典型引路,可以对比修改,可以小组讨论,使修改成为生动、主动、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4、口语实际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综合性学习
制订可以实行的小组活动计划,要求:①可实行,能应用。②有时间安排和分工。③计划制订后要检查实行情况并及时进行修改。
自始至终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合作精神。结果是否漂亮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性和合作意识,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4、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7、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024小学五年级教案模板 篇6
一、提出学习目标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近期你们有没有游览过哪些地方,欣赏过什么美景,能否与大家分享。
2.山水如画,人醉其中。除了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景,还有什么方法也可以享受这种快乐呢?
3.生交流。
二、导入新课,并反馈学习目标
1.师:是的,我们可以选择很多方式接触自然,了解自然。和许多同学一样,我也喜欢看书,喜欢通过文字,游览祖国山山水水,领略外国的民俗风情。今天,我们也将通过文字去认识一座富有魅力的古城——拉萨。请同学们看老师写题目。(板书课题)
2.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我走进这座古城,一边听,一边写下你对拉萨的印象。
3.师读;生写;(谁先来谈谈你眼中的拉萨)交流。
4.你们刚才的交流,让我体会到你们内心的感受,只是这些感受听起来还比较零散琐碎。有一位名叫次多的作家,他游览了拉萨,用手中的笔写下了所见所闻所感。请大家翻到课文168页,慢慢地读,细细地品,看看感受是怎样蕴育在文字当中的。
三、合作交流,感悟重点
1.师:初次与文本对话,请你对照屏幕上老师刚才读的文章,有什么新的感觉。
2.生交流。
3.在游览中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并将自己的感受融合在自然人文画面中的文章,我们称他为游记。游记有哪些特点呢?
师:这篇文章,作者抓住了最能展示拉萨古城魅力的景点,请同学们快速找一找,他带着我们游览了哪些地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藏族民居大昭寺八廓街
2.师:像这样介绍城市的文章,要抓住最富特色的景来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拉萨古城的哪一个景点首先给了作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呢?(藏族民居)
文中哪些段落介绍了民居。(1-2)
出示阅读要求:
1.朗读1、2两段,读出声,读准音,读通文。
2.读完后,拿起笔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描写,并写下感受。
3.分享阅读感受,重点交流民居特色
过渡:看见许多同学在与文字交流的过程中,以文字的形式留下了思考的痕迹,写下了批注,真是非常好的读书习惯。藏族民居带给我们怎样的印象,谁能先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A.色彩
师: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这个句子,作者抓住什么来写民居特色的。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
是的,藏族民居的一个很大的特点便是色彩鲜明。让我们一起找找关于颜色的词语及相关的事物。
出示:白色楼房黑框门窗五彩经幡
师:不同的颜色带给人不同的感觉,藏族民居的这些色彩给你怎样的感觉呢?你可以选择其中的某种那个颜色来说说。
生交流。白色象征圣洁,黑色给人神秘、庄重之感。
过渡:藏族民居的黑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五彩经幡为什么会被藏族人民所喜爱呢?
B.经幡的意义
经幡是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挂饰,共有无色,各色的意义不同。
师小结:正如同学们看到的,藏族民居所展现的一切,与它们背后蕴含的古老文化是分不开的,真是让人无限回味。
C.旗舰和舰队
师:藏族民居的描写还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吗?
师:这个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用了比喻手法)
把什么比作什么?
旗舰和舰队是什么关系?(旗舰就是一些国家的海军舰队司令、编队司令所在的军舰,因舰上挂有司令旗,故叫旗舰,中国人民解放军叫指挥舰。旗舰是舰队的指挥舰,是舰队中的一支,具有代表性。)
能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说一说布达拉宫和拉萨古城之间的关系吗?
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是拉萨的形象,代表。
朗读感受:由布达拉宫带领的这支舰队在你的感觉当中是支怎样一支队伍?
雄伟气势不凡壮观
个别朗读;齐读。
4.自学版块
过渡:同学们,你们看,就这简单的几句话,甚至几种颜色,当我们慢慢地读,细细地品时,便会品味到背后的含义。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去学习大昭寺和八廓街两部分,找出它们的特点。
出示自学要求及作业单。
自学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大昭寺和八廓街两部分内容。
2.找出两处景的特点,并把理解感受写在旁边。
景点特点描写
大昭寺
八廓街
A.交流大昭寺的特点。
出示寺庙建筑名称。
师: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一般写建筑宏伟,我们会写它是如何高大,为什么在这里作者要抓住这些来描写呢?(生谈)
师:作者抓住了寺庙特有的建筑来写,让读者感受到大昭寺的圣洁、壮观,写出了它的独特。藏族是一个信奉佛教的民族,古老大宗教文化赋予它神秘色彩,而这些富有宗教特色的建筑更凸显了它的神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昭寺的风光。
出示图片
B.八廓街
对八廓街,你们有什么印象?
(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自由说,有的说到繁华,有些说热闹,有些说美等等)
师:当我们跟着作者游览八廓街时,视觉和听觉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作者的眼里,八廓街显得矛盾又统一的,为什么他会如此评价呢?在这里,什么显得矛盾?
生交流。(根据文本内容)
为什么又说这些是统一的?能不能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藏族人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互相得到尊重,他们热爱生活,向往幸福,正因如此,这些看起来矛盾的一切,在这里才会显得如此和谐统一。)
四、提升感受,小结延伸
刚才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拉萨古城,通过三处最富特色的景点认识了拉萨,字里行间,我们时刻感受到作者不经意间抒发内心的情感,而所有的感受其实都浓缩为一句话,请同学们找到他,读出来。
出示:
这一切使圣地拉萨富有魅力,使古城拉萨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
“这一切”仅仅是今天作者游记当中的三处景点吗?
当然不是,在拉萨,还有许多拥有传奇色彩的景点,有许多令人痴迷的特色民俗,还有令人回味的藏族文化。而这一切,需要同学们通过文字去了解,或者亲身去体验。最后,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一本书——《藏地密码》。
五、板书
拉藏族民居
萨大昭寺
古
城八廓街
2024小学五年级教案模板 篇7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目前有41名学生,除少数学生学习困难较大外,其他同学的成绩相对平均。然而,在语文素养方面,部分学生尚未完全培养出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整体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还有所欠缺。此外,课外知识掌握相对薄弱,古诗词背诵的积累还需要加强。从整体水平来看,由于受到方言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语言感觉并不理想,口头和书面表达方面都有待提高。
有些学生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词语和深刻句子的能力上存在困难,他们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同时,一些学生经常无法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上课容易分散注意力,学习效率也比较低下。此外,虽然有一些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但他们阅读的书籍还不够丰富。因此,下个学期需要继续在指导学生选择阅读书目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努力,以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教材经过精心筛选,共收录了28篇优秀的课文,根据阅读的深度和需求,将这些课文划分为精读、略读和选读三个分类。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逐步提升的学习能力,我们按照有机整合的原则将课文分为8个组别,每组一般包含3—4篇课文,并在每组之前提供导读。每篇精读课文之后,都配有“思考·练习”部分,以帮助学生思考和巩固所学内容。每个组别之后都设置了积累运用部分,内容包括读读背背成词语、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趣味语文和日积月累等。本教材共包含225个字词,其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有200个,另外150个则只要求学生认识而不强调写出,多音字的解释将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进行。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们在教材中特意设计了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在教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正确理解课文中的思想内容,还能陶冶学生对美的情趣。因此,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将文字教材与视觉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和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基础上,需要提高训练的要求。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来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汇,并学习作者使用词汇和造句的方法。通过结合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思考·练习“的教学:
修订后的”思考·练习“,题目简要实用。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一些题目具有整合性、开放性和扩展性,加强了课内、课外的结合。有些题目还体现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提示了学习方法。修订后的思考、练习删掉了原来一些繁琐的理解课文内容和孤立进行词句训练的题目,从整合的角度,把理解内容和语言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朗读、背诵,增加了自由度,许多课文,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
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该充分把握修订后的"思考·练习"中的特点。通过巧妙设计"思考·练习"中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讨论能力,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并学到读书和作文的方法。对于课后安排的选做题,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自由选择,不要统一要求。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3、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是阅读中至关重要的基本技能,课堂上必须充斥着悦耳动听的读书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多读少讲,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练习朗读。同时,指导学生朗读时,不仅仅只注重朗读技巧,更要将朗读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表达课文中的思想和情感内容。
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探究和合作学习。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总结和解释。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通过阅读实践,帮助学生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阅读能力。
(二)积累运用的教学
"积累·运用"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和独立拓展。每个"积累·运用"部分都包含了阅读短caa文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短文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目标,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并回答问题,最后进行交流和讨论,以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在教授口语交际时,我们应该从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发他们说话的欲望入手,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表达自己。我们需要加强他们说话连贯流畅的训练,使他们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此外,在写作方面,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描述熟悉的人、事、景和物,以便他们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说一些空洞的话或虚假的内容。
无论是写实的文章,还是富有想象力的作文,我们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思维和联想,甚至可以超越常规进行幻想,从而激发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024小学五年级教案模板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借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教导学生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与句子,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仪、胶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白杨礼赞》,文中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并借白杨歌颂了有着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大家打开书预习内容,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
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清晰
介绍
新疆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2.读课后题4“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3.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
4.默读课文,回答思考题。
①把书上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相结合,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②读一读你刚才所画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
五、练习读熟课文,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全文并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茅盾的《白杨礼赞》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和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那么袁鹰的《白杨》要歌颂白杨的什么品格呢?下面我们就学习《白杨》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白杨)
二、指名朗读全文。
1.思考: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2.讨论得出答案,老师板书:(①外表:挺直、粗壮;②内在: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3.结合课文前后内容谈谈你对白杨的特点的理解。
4.朗读这段话,体会白杨的品格。(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背诵此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1.默读课文,自学。(投影出示)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卫士”是什么意思?本课指的是什么?这
位旅客为什么“出神”?)[讨论后板书:边疆建设者]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表白了自己的心。(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他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心愿?)[讨论后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课文第一处讲到“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这里爸爸又在沉思什么?)
2.小组讨论解答。
3.大家分析解答。
4.朗读这几句话,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四、老师:望着窗外的卫士,爸爸想着、想着,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是为什么呢?
1.指名一人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大家分析其中的深刻含义。
2.“微笑”又说明了什么?(板书:无私奉献的精神。)
3.朗读训练,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4.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朗读全文,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六、确定中心思想,完成课后练习三(选择中心)
说明:课文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方法。(板书:借物喻人)
七、总结深化
本文作者袁鹰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热情赞美了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边疆建设者,他们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在座的同学们,也感染了老师。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祖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八、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熟课文。
2024小学五年级教案模板 篇9
教学目的
1.背诵古诗《春夜喜雨》,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2.阅读《螳螂捕蝉》,了解更多的成语故事。
3.通过辩论训练做到敢于想别人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且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教学重点
写好给学校的建议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在辩论中围绕自己的论点组织材料。
教具准备
投影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
1.自由读一读这首诗,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指名读这首诗,教师正音。
3.说说每句诗的意思,不懂的大家讨论。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二、阅读
1.自读这篇短文,想一想,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默读课文,思考:
a.那个年轻的侍卫官是怎样劝说吴王不要进攻楚国的?他这样劝说有什么好处?
b.文章中哪一段文字是写“螳螂捕蝉”的,你从“螳螂捕蝉”这个成语想到了什么?
3.你还听说过哪些成语故事,说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开卷有益,大家是否听说过呢?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二、阐明基本观点
1.说说你的观点。
2.持同一个观点的同学可以分在同一个组,交流一下个人的论据。
三、分组辩论
1.各小组进行辩论。
2.全班辩论。
四、教师总结
1.指出双方说得都很有道理,读书时要注意选择,对于坏书要从反面吸取教训,同样能“开卷有益”。
2.大家评议,选出最佳辩手,发纪念品。
五、谈谈你的体会
1.普通学生发言。
2.最佳辩手发言。
2024小学五年级教案模板 篇10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我国的国名和首都。
2.尊重国旗、国徽、国歌。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
3.激发学生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国旗、国徽,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尊敬国旗、国徽,怎样尊敬国旗、国徽。
教学过程:
一、认识祖国
1.老师讲授“祖国”的概念,用学生已有的“母亲”概念入手去理解祖国的概念。
2.祖国在哪里:用地球仪让学生知道祖国的大体位置。
二、读熟并记住三句话
1.教师教读三句话。
我是中国人。
我国的国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2.通过指名读、小组读、全体读、比赛读、比赛背诵等形式,让学生熟记这三句话。
3.播放祖国、长城、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等图片,让学生感到祖国的伟大与美丽。
三、认识国旗、国徽
(一)认识国旗
1.出示国旗图片。
2.从色彩、形状、图形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国旗,并说一说。
3.讲解国旗的红色和五颗五角星所代表的意义。
4.画一画国旗。
5.欣赏图片,说说在哪些地方出现了国旗,你在哪些地方还看到过国旗。
结论:国旗代表国家,我们要尊敬国旗。
(二)认识国徽
1.欣赏国徽图片,从形状、图案、色彩等方面说说国徽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确: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国徽也是国家的标志,我们要尊敬国徽。
3.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国徽?(图片展示、学生议论)
四、学唱国歌
1.教师介绍国歌。
2.教师教读国歌歌词。
3.播放国庆节升国旗唱国歌、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唱国歌、奥运会体育健儿夺冠唱国歌等视频,让学生跟着学唱。
4.课堂展示唱国歌。
五、参加升国旗仪式
1.为什么要举行升旗仪式。
2.观看视频:升旗仪式。
3.阅读并讨论课文16页,知道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军人行军礼、一般人行注目礼。
4.教师示范立正、行注目礼,学生互相学习、规范行为。
六、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内容,歌唱国歌。
2024小学五年级教案模板 篇11
教材分析:
一、课文简析
作者在阔别母校十多年后回到母校,触景生情,勾起了作者对自己童年学习生活的甜蜜回忆,抒发了作者对母校无比热爱之情。课文以作者行进的地点:进校门--到操场--出校门为线索分为三大段。第二段为重点内容,第一段与第三段前后呼应为点题之笔。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即作者回到母校时的所见所闻及由此引起的回忆与感想,随着所见所闻的变化,作者产生多种感情,先是兴奋,后是喜悦,最后是留恋。感情逐步加深又互相交织在一起。
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容易引起即将告别的五年级学生的共鸣。
二、语句简析
1.“像开闸后涌出的欢腾的潮水,学生们欢笑着从教室里涌出来,涌向宽阔的操场。”
把学生们欢笑着走向操场的场面生动地比喻成开闸时的潮水,且把喻体置前,强调学生们走向操场时的热闹场面。
2.“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在操场上,作者由所见所闻把自然联想到的五年小学生活感受生动地比喻成天鹅扇动着双翼翩翩飞来。使上下文连接自然。
教学目标:
1、按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母校的热爱,对童年学习生活的留恋之情。
2、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动词并体会准确用动词的重要性,积累有关的语句。
3、能根据语言环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写比喻句。
4、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母校的热爱,对童年学习生活的留恋之情。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读准下列黑体字的音,读通课文。
弧度()石砌()甬道()迤俪()()松柏( )
2、词语积累
①写出带有“情”字的成语,并理解词语
②表示心理十分依恋不舍的词语
3、读课文,口头填上恰当的动词,把句子熟读通顺
①大门,石砌的甬道,秋菊傲放、松柏长青的花园,宽宽的石阶,了宽阔的操场。
②我在操场上,着花木,着幼苗,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4、熟读全文,写出课文按地点的转换进行描写的不同地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1、时间过得真快,再过一个月,你们即将离开母校升入中学,用几句话说说此时此刻你的心理感受。
2、是呀,母校是你成长的摇篮。当你第一次迈进校门时,你还是个充满稚气的顽童,当你迈出校门时,你已经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母校》,看看作者阔别母校十年后,再次返回时,感受又如何呢?
3、出示课题,母校一齐读题。
设计意图:这一课的学习正是学生面临小学毕业的时刻,内心有一定真切的感想:怕与好朋友从此分别,与熟悉的母校说再见;高兴自己将成为一名中学生。学习之前寥寥数语激发内心情感,有利学生较快投入学习状态。
二、整体感知课文
自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生字的音,初步填空
地点看到听到的心里想到的
进校门
到操场
出校门
指名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主要讲清课文的顺序,其余的学生能说多少就多少)
地点看到听到的心里想到的
进校门我看到翠绿色的拱门。我似乎又闻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迈出校门时的留恋之情。
到操场
1、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
2、下课铃声一响,操场上一篇沸腾。
3、我看到操场中间举行长绳比赛。我想到了四年级时的那次拔河比赛,为了集体的荣誉,我们也努力过,奋斗过。
出校门我看着迤俪的阳光拖成的身影。千种情思涌上心头
根据上述表格的内容,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小结,看这篇文章重点写了哪一部分?
(操场上看到、听到、想到的2——8节)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学生回顾全文交流。
出示:地点的转换句子
“走进大门,沿着石砌的甬道,穿过秋菊傲放、松柏长青的花园,踏着宽宽的石阶,来到了宽阔的操场。”
“我慢慢来到拱形校门下……”
找到句子中的一系列动词。读一读,体会几个动词的作用
设计意图:在阅读、交流、填表活动中整体把握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学习课文重点部分2——8节
默读课文2—8节,哪句话可以看出这部分内容是由所看所见而产生的联想。
指名交流,指导朗读。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我在操场上,着花木,着幼苗,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1.填上合适的动词。
2.“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扶摸着幼苗,倾听着琅琅读书声。”句中将“欣赏”与“扶摸”调换,可不可以?为什么?
3.读读句子。
4.想象: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除了像“天鹅”还可以像什么?(像夏天阵阵的风;像百花的清香;像南归的大雁,排着长队。)
5.把句子说完整具体。
设计意图:重点部分按“触景”与“生情”两部分写的,比喻句把所见所闻与联想到自然地连接。阅读、体悟、想象说话使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深入透彻,不仅学习了知识,更懂得了写作技能。
四、初步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知道作者在离开母校十多年后回到母校,看着熟悉的校容和学生,按照地点的转换勾起了学生对对童年生活的一连串回忆。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课文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回顾引入
1.课文是按哪两部分进行描述的?(从“触景”与“生情”两个方面叙述。)
2.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二、继续学习课文2——8节
过渡:漫步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那作者看到了什么?
出示
看,操场中间在举行长绳比赛,十几个精神抖擞的小男孩正准备呢,身上的运动服特别显眼。长绳刚一摆动,中间的一个男孩的腿就绊住了绳,周围的小学生善意地哄笑起来。被绊住的男孩低着头,红着脸,使劲搔着后脑勺。又重新开始跳起来。
我在一旁看着,不由得笑了。当年,为了集体的荣誉,我们也努力过,奋斗过。
想象填空
1.被绊住的男孩低着头,红着脸,使劲搔着后脑勺,心想:于是又重新跳起来。
2.我在一旁看着,不由得笑了,那是因为。
3.小组学习,大组交流。
4.指名一学生朗读,其余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
5.从小男孩与我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什么?(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5、6节,感兴趣的同学练习背诵。
7.我由此想到了什么?四年级时的那次拔河比赛,大家的表现如何?(同样积极努力地为班级争光)
找到有关的句子与词,交流读。
自己自由读,将大伙的表现传达出来。
指名读,学生点评。
8.全班齐读2——8节。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9.下面两句比喻句意思一样吗?为什么文中用第一句?
①像开闸后涌出的欢腾的潮水,学生们欢笑着从教室里涌出来,涌向宽阔的操场。
②学生们欢笑着从教室里涌出来,像开闸后涌出的欢腾的潮水,涌向宽阔的操场。
10.小结:作者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
随后写下了下课铃声一响,操场上沸腾的长绳比赛情景,由此联想到四年级时的拔河比赛。这些描写特色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触景生情)
设计意图:比喻修辞手法在单元中多次出现,但在表达时句式和以前学习的有所不同,学习过程中要弄懂比喻句为了表达的需要,本体和喻体的顺序可以有变化。
三、学习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作者除了写操场上看到的、听到的,以及由此联想到的情景外还写了什么?
1.轻声读课文的开头。
2.交流:看到“翠绿色的拱门”
联想到“我似乎又尝到了和小伙伴们手拉手欢呼着跑入拱门的喜悦,似乎又闻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迈出校门时的留恋之情。”
3.教师引读,从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兴奋心情。
4.根据课文内容,再仿照这样的句式说一句。
望着,我似乎,似乎,似乎。
再读9——11节。
教师学生交流,朗读,体会作者的留恋之情。
四、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结构特点是什么?(按地点的转换以进校门、在操场、出学校门为线索,从“触景”与“生情”两个方面叙述。)
2、提示概括:我回到母校触景生情。进校门,看到,想到在操场,看到,想到;出校门,看到,想到。
3、自由说说,个别交流。
设计意图:阅读课文,因文而异地选择适当的方法、正确、熟练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单元训练的重点。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和结构特点(按地点的转换以进校门、在操场、出学校门为线索,从“触景”与“生情”两个方面叙述)进行概括,循序渐进提高这一方面的能力。
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作业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需求,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