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九篇

2024-09-25 09:27:17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实用文#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九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基础教育调查报告范文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篇1

一、引言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对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基础教育建设,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多种方式,对全国多个地区的基础教育学校进行了深入调查。问卷调查覆盖了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群体,旨在全面了解基础教育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访谈则针对学校管理者、教育专家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以获取更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实地观察则通过对学校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学活动等的直接观察,进一步验证和补充调研数据。

三、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资源分配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

应试教育倾向严重:部分学校过于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虽然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学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时有发生。

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部分家长对孩子教育重视不够或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四、问题与挑战

如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育水平。

如何改革应试教育体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

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如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如何加强家校合作: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五、改进建议

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更多支持。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改革应试教育体制,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

加强教师培训: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加强家校合作: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或家校交流会,加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和支持,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六、结论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对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基础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师培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加强家校合作等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基础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11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的父母陪伴孩子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小学生的心理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动向,完善家庭教育以及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当前小学生父母陪伴孩子的现状

2、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

3、对策。

(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问卷调查在西航二校四年级三个班进行,共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通过对学生问卷的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一)当前小学生父母陪伴孩子的现状

调查显示,72%的小学生一般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23%的小学生一般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在一小时和三小时之间,只有5%的小学生一般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这一调查结果表面上看似乎很理想,大部分孩子都有足够的时间跟父母呆在一起。

可是,调查还显示,小学生跟父母呆在一起说话的时间:28%的小学生在半小时以内,35%的小学生在半小时和一小时之间,超过一小时的只有37%。这表面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有效性很低。

(二)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每天和父母说话时最常谈的话题时59%学生回答的是学校中的有趣的事,31%的学生回答的是自己的心情,21%的学生回答的是课堂作业,9%的学生回答的是其他诸如关于朋友的话题。

而在“你最希望父母帮忙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题中,54%的学生回答的是自己的心情或情绪,26%的学生回答的是课业升学,14%的学生回答的是生活。由此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四年级的小学生以及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心情、情绪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跟父母相处时,调查显示有95%的学生感觉很快乐,只有5%的学生回答的是不知道、没感觉。

四、调查分析及对策

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家长都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就必须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家长只有按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四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是9——11岁,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

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好好地陪伴孩子,给孩子正确的而完善的家庭教育,以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

第一,积极的陪伴有利孩子获得安全感

积极的陪伴可以给孩子依恋的情感,如果没有充分让孩子感到依恋情感,当孩子进入人群中(比如进入小学)时会有不安全感、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尤其在孩子一两岁时,家长一定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温馨的家庭氛围、包容与接纳,这些都是一种积极的陪伴,会让孩子感觉快乐、踏实、能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情、更有成长的力量,并且敢于尝试。

第二,青春期之前不能对孩子太严厉

青春期之前不能对孩子太严厉,要给他足够的自主成长空间,这样到了青春期以后,孩子会有一定的能力去作自我调整、自我确认,而不会因之前受到压制而在此时集中爆发。

第三,需要家长的耐心与智慧

父母不能因为上班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从而产生的愧疚心理中就溺爱孩子,无论孩子要什么都给满足,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该多跟孩子谈心,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从内到外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篇3

我校是蕲北山区的一所农村中学,目前在编老师 人,教学班19个,学生 人。学校在县教育局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彭新文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克难奋进,学校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不断攀升。作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通过多年来的观察和思考,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有较全面的了解,现把自己的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教育教学的亮点和希望

近些年来,我校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学习、改革、发展、提高”的办学思路,坚持“立足人本,注重校本,为老师成功搭台,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唱响了“教学质量是从教之基,立校之本,扬校之根、发展之源”的主旋律,保证了学生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有所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1.教育手段趋向民主。

老师改变了过去高高在上的派头,与学生的交流更具亲和力。老师用语言、体态、表情、眼神、手势等信息,在情感上与学生保持心灵上的交流,构建起课堂良好的教学情绪场,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的心理状态中。老师的倾听意识也明显加强。对话情境中老师的“话语霸权”的倾向得到很大改变,大多老师都能认真地倾听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有了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自我表现的欲望也显得更加强烈。同时,师生合作意识更加鲜明。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在教学进程中,深入学生中间、伏下身子和学生一起交流问题、摆弄学具。合作的情境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本身,而上升到了师生人格、精神的平等相待,是民主平等意识的陶冶。

2、教学方式悄然改变。

老师在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上有许多有益的探索。具体体现在凸显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上,老师有意识地从教学活动的主宰,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服务者和促进者转变。很多老师在课余时间积极钻研电脑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丰富了学生的见识,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

3、教学评价趋向多元。

以往,老师总是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现在,学习评价目标和多元性有所体现,老师评价时能涉及认知的发展、学习活动的内容、语言形式、思维品质、非智力因素等诸多因子。学习评价的形式也十分丰富,尤其是作为评价主要形式的语言评价,让人充分感受到课改给老师带来的教学心态上的变化。真情夸长处,委婉指不足,宽容、鼓励、期待已成了课堂评价的`主旋律。

4、教学资源得到拓展。

过去把教材作为课程的唯一资源,就教材教教材,而现在,老师树立了新的课程观,把自身、学生、文本、环境都看成是课程开发的资源,积极利用学校的条件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延伸教材的价值,注重课内与课外的互补,强调跨学科领域的学习。

5.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课堂教学把教案看成是预设的,把过程看成是动态的。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允许学生对答案有不同的理解,尽可能的给学生思维发散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了,敢于向教材和老师挑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正在形成。

二、教育教学的问题和不足

1、老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

部分老师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认识不够,加上平时不主动学习,不积极参加活动,对新课程理论了解甚少,对新课程标准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学观、老师观、学生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满堂灌”、“填鸭式”还有一定市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课堂教学效益不高

部分老师“向45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老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老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3、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虽然学校对校本教研多次倡导,但部分老师对校本教研认识不够,工作停留在表面上。教研目的不明,教研方式单调,老师对教研没有热情。很多教研活动大都流于形式,没有产生最大效益。教研对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不大。

4、学科老师不配套

全校老师总数基本足够,但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部分科目老师不够。如英、史、地、生、化等学科老师偏少,学校不得于采取其他老师兼课的办法,弥补部分科目老师不足,增加老师工作量,也由于专业不对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5、现代化教学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投入不足,设备数量偏少。我校十几个班共用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不能满足老师使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愿望,很多老师想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但没有机会。有的老师将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时尚,仅从形式上追求,课件制做不精,课件内容对本节课起的作用并不大,课件出现的“火候”没掌握好。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

1、加强老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老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加强老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老师培训。增加培训经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老师培训活动。改变传统培训中自上而下的“大一统”的培训形式,建立“菜单式”的培训模式,满足受训者的不同需求,激发老师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二是高度重视老师继续教育。鼓励老师岗位自学,建立严格的老师继续教育检查和考评制度,改变现行只提要求,不问结果;不认真学习,冒报学分的现象。三是强化骨干老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完善骨干老师培养机制,建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科研经费奖励机制。四是认真解决一些学科老师不足的问题。

2、扎实开展教学科研

增强科研兴校意识,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确立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工作原则。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校本教研以“有效教学”为切入点,以课堂教法、学生学法、教学艺术等为重点。课题研究以教学模式探讨、教学过程优化、学生潜能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为重点。注意完善教研激励机制,鼓励老师全员参与教研,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教研内容,强调教研合一,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大投入增添教学设备

建议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加强学校校舍建设,美化绿化校园的同时,也要兼顾教学设备的投入。就我校目前来看,应该增大先进教学设备投入,增加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间数,以满足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需要,为老师提供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狠抓老师提高工程。

对于老师本人来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一定要加强对课程标准及相关解读的学习,《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想,一些老师尚不能掌握,更难落实在教学行为之中,因此学习钻研《课程标准》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二是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熟悉与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在实践中苦练基本功,尽快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不断的实践中把学到的理论内化,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多举行一些观摩课,给老师提供互相学习与研讨的机会,加强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各学科知识的整合,达到优质课资源的共享。

5、加强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不要流于形式;真正做到挖掘教材内涵,把握课程标准,科学合理的运用好的教学方法。个人备课时,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多积累本学科与生活相联系的知识来充实备课内容。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家长及社会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工作,克服保守思想,消除传统思维定势,认真分析与科学发展观相抵触的问题,努力解决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狠抓落实,团结拼搏,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使我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改革,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篇4

一、引言

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报告基于对当前基础教育现状的深入调研,旨在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背景与目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学生发展等方面,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三、调研方法与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覆盖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基础教育学校。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我们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四、主要发现

师资力量

师资数量不足:部分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基础教育学校存在教师短缺的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

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偏低,年轻教师占比较大,但教学经验相对不足。

教师待遇不高:部分地区教师工资待遇较低,导致教师队伍稳定性差,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落后:部分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

信息化水平低:部分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不足,影响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单一:部分学校课程设置过于传统,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实践性课程不足:部分学校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性课程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

学生发展

学生学习压力大: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综合素质培养不足:部分学校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五、问题分析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分配存在明显差异,导致教育水平不均衡。

教育投入不足

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有待加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

教育理念滞后

部分学校和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难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六、改进建议

加大教育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的倾斜。

优化师资结构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和偏远地区任教。

改善教学设施

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特别是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同时,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学校办学条件。

创新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创新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注学生发展

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七、结论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各方共同努力,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篇5

一、引言

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未来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背景与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城乡教育差距、师资力量不均、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依然突出。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

掌握我国基础教育的总体情况。

分析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提出改进基础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对象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等,涵盖了城市、农村等不同地区的基础教育机构。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

1. 教育资源配置

近年来,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然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依然明显。农村地区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相对薄弱,难以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

2. 师资力量

调研发现,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存在不均衡现象。一方面,部分城市学校教师数量充足、素质较高;另一方面,农村及偏远地区学校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偏低。此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也需进一步优化。

3. 教学质量

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学校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4.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然而,调研发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教育机会仍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方面仍处于劣势地位。

五、问题与原因

1. 教育投入不足

尽管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庞大的教育需求而言,仍显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投入更是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2. 师资力量不均衡

师资力量的不均衡是导致教育质量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和偏远地区由于条件艰苦、待遇较低等原因,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

3. 教育观念落后

部分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仍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4. 教育政策执行不力

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部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变形走样、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提升。

六、对策与建议

1. 加大教育投入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教育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

2. 优化师资配置

通过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措施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同时,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合作,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3. 创新教学模式

鼓励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4. 强化教育监管

加强对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管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七、结论

基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和民族振兴的希望。通过本次调研发现我国基础教育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只有不断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教学模式、强化监管力度才能推动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篇6

20xx年10月我来到邵阳县中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原任课老师和带队老师请教。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关于中学政治的教与学》,是针对政治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高一398班(70人)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高一400班83人、高一410班67人)、年级(高二文科384班71人、理科378班67人、高三文科363班72人、理科360班66人)进行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回收分别为70份,80份,60份,65份,60份,50份,60份。所有的班级都是从高一、高二、高三随机抽取的,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政治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一、调查结果分析

“对于你来说,对待政治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政治课程在中学的受欢迎程度不是很高,大多数的同学都是持有一般和不喜欢的,这也给政治课程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所在班级每周政治课平均节数”

调查结果显示,在高一年级因为没有分科,所以是一视同仁的,每周的政治课程一般安排在三节。高二高三年级的理科往往就不再重视政治课程,安排课程比较少,文科高考要考政治就相对比较重视一点,一般在两节以上。

“所在班级有用过多媒体上政治课吗”

调查结果显示,在我所调查的班级中,多媒体教学还没有得到普遍的使用,还广泛采用的是传统的授课方式,也证明了他们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到位,这在教学中所起到的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所在班级政治老师检查过你们的作业,进行过课外辅导吗”

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师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政治课程的重视度还是比较高的,对于课堂内外作业检查和课外辅导这两项工作很是相当的简直尽责。根据同学的反映也是比较满意的。

二、政治课堂调查

1、首先,在老师教授方法方面我所在的中学,政治采用“五元”的教法,通过展示教学目标列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泛读课文、分析课文、然后教师进行主要知识小结。这种教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单一、枯燥,加上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政治课堂显得更加沉闷、无趣。这样不仅束缚着青少年活跃的思想,使学生不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2、老师在课堂提问方面

我发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会连续提问,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很简单的是非问,或者选择问、填空问、甚至是自问自答,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回答,或者说都能回答得上,但学生的回答显然都是很仓促,且习惯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样课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问题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其实整个教学质量并不高。

3、教师的课堂点评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有的同学偶尔会有一些充满灵气的回答,袒露出他们不一般的思维痕迹,但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不够敏感,对学生的回答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师的教学方法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现在的中学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那里的老师都不喜欢上多媒体,除公开课用一下1之外,其他上课都不用。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对多媒体的不熟练,时常上课程序和多媒体的播放对不上。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5、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政治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政治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也就采取了“因材施教”,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老师没办法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

三、体会与思考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政治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政治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政治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知识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最好是当下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2、教学模式的转化。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篇7

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14日 20xx年12月6日

调查地点:

***乐育中学

调查对象:

高一学生及实习生、指导老师

调查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部分调查法

调 查 人:

***

调查基本概况:

***中学是***市创办最早的中学之一。是一所百年老校,也是***区的一所普通中学 在那里一个多月的实习时间里, 我主要进行了生物教学技能的学习,以及班级的管理。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针对生物这门课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了解了在现阶段基础教育中的一些基本情况。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主要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高中生生物课的教与学。

一、老师教课情况

这所学校普遍采用较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讲,学生听。但有的采用单纯传统教学,有的采用多媒体教学。两种方式在我看来,它各有利弊。单纯传统教学它一节课就靠黑板、粉笔和老师的一张嘴,教师备课劳动量大,老师花在板书的时间过多,而且板书的时候还不利于控制课堂,相反多媒体教学就不一样,教师备课明显轻松了许多,且它大量节约了板书的时间,而且图文并茂使的要讲解的内容形象具体,尤其是对于我们生物这个新兴学期,采用多媒体教学很有必要。但并不是传统教学就一无是处,传统教学也有它的优点,那就是进度较慢,给足了时间给学生消化,而不像多媒体教学进度一般较快,照顾不到所有学生。还有就是本校的实验条件十分有限,这也限制了生物教学。这是教学的方面的问题,接着是课堂上的提问问题。

提问的时候,自己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少很少。就算是回答问题,常常是那几个经常回答问题的同学,别的学生不知道在想什么干什么,据我观察,他们有的人悄悄说话,有的趴着睡觉,有的在做小动作,总之就是没有认真听讲。所以可想而知,这堂课没有达到它应该有的效果。这就关系到一个如何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的老问题。怎样让学生表现的机会,这是问题的关键。提问是经常性的,问题的设置、问法都要下功夫钻研,老师要调动学生的思维来积极解决问题,对于答得好的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回答得不尽如人意的,决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要鼓励告诉他下一次答得更好,并期待他在以后的听课中继续发言,继续保持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同时老师也要注意提问的技巧,对于那些常常回答问题的同学也不要故意不理他们,要适当引导鼓励,让他们起到示范作用。

课堂是整个班级的课堂,提高整体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我觉得老师在提问方式上有待提高。比如采取抽点学号的模式,抽到谁就让谁来答,这样的方法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许多学生并不是不知道回答,而是由于站起来回答的时候有限,内心羞怯,不敢回答而已,而且老师平时不太注意这些学生,让他们产生了懒惰心理,就这样不回答不思考,不仅消减了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学习兴趣,还有可能致使他们成为课堂上不安分的因子。因此随机点名回答问题,可以使他们受到关注,加注他们的学习热情,更使课堂上纪律松弛的现象减少;

老师可以少叫几次经常发言的学生,让课堂成为大家参与的舞台。对于那些平时已经养成了少思考,消极恶习的学生,老师采取随机点名回答问题,可能回答的不尽理想,但至少比一个或几个唱主角要好,至少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这些学生多多少少开动思维,减少逃避心理,不再抱着由其他人回答问题与我无关的错误思想。

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努力鼓励他们回答,积极引导,就算答错了也要求说几点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他们的思维总会慢慢向正确思路靠近,同时教师需要在旁边不断启发他们的思路,不能只站在那里听他们说,当他们投来求助眼光时要及时寄予帮助,同时当其因为回答出的问题错误太明显而招来其他学生笑话时,要极力压制这些不协调的声音。

整个班级的学业进步才是真的进步,这是体现一个老师的教学质量的重要部分,这与每天每刻的提问质量的好坏是分不开的基础教育调查报告基础教育调查报告。还有一方面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度的,许多学生会对连续教学产生不自觉的疲劳,怎样不断吸引学生探求知识,主动学习就成了老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有些有经验的老师试着适当加入一些与本课程学习内容有关的笑话或者故事来重新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来调动学生兴趣,或者缓和烦躁情绪。

很多老师上课,都会创设教学类似的教学情景,带领学生走入轻松的学习氛围,一些一本正经,照本宣科的老师相比较起来就显得思想顽固僵化了。怎样保证这一切顺利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广泛的涉猎各项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与理论水平,为自己教学提供不尽的感性材料与指导方针。

你要给学生一桶水,你自己要先有一眼泉,就是说要想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首先老师得让自己的`水平到达一定高度。这也体现出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

二、学生学习情况

因为我实习的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生源基础差,但他们资质并不差,只是比较懒,心不在学习上。学风对于无论对一所学校还是一个班级都相当重要,我想之所以出现差班跟好班这也是关键。生物是属于非主科,相比主科一直以来学生们对它都不够重视。他们认为生物不重要,相比主科,它是可有可无的科目,高考所占分数也不多。所以生物课堂上,据我观察交流和分析发现,出现了两局分化的现象,那就是学生要么很认真学,要么不学。

从考出来的成绩也可以看出,分数分层很严重。很多重点知识老师在课上讲了一遍又一遍不断的重复,一考试学生还是没几个会的。像这个纯粹概念的问题都那么糟糕,这就是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问题了。他们的学习习惯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预、复习方面不论年级都是偶尔预习和考前复习的占具一多半;

2、抄作业的现象十分突出,练习册一批改几乎都是准确答案抄的,做试卷也几乎是相同答案;

3、遵守课堂纪律方面的问题是:

你上课是否会做小动作或讲小话而不听课?

4、每天课余花多少时间学习?通过交流发现会这样做的同学真是少之有少啊!其他学习习惯如:

是否制定学习计划?是否作课堂笔记?是否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是否能按时完成作业?做错的作业是否会改?从统计的数据来看皆不理想。

三.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因此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生物课外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生物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如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反复回忆,适当练习。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生物的具体情况就学习方法进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组成兴趣小组,以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目标,端正求知态度。班主任要鼓励学生之间开展 一帮一 结对子 的学习活动,大家共同进步。

2、提高课堂气氛

教师就是演员,表演好的时候学生看看你,表演不好的时候学生不理你!这就是一位语文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的慨叹。可是如果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又似乎情有可原。作为学生,一天要连续上七、八节课,是难以保证每节课都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的。有些学生由于基础不好,上课时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显得很疲惫,因而容易开小差,可能一节课上完了,他们也不知道学了些什么;

有时候,或许由于课文太难,或许由于天气问题,普遍学生的上课精神状态不佳,整节课都很沉闷:

只有老师在唱独角戏,而学生却要么心不在焉,要么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效率太差了。如果老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节好课堂气氛,那么老师精心备的一堂课不就被浪费了?我们应当如何使学生在疲惫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呢?

3、改善学生不良学习习惯

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目标;

2.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4.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4、生物老师平时也要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肯定学生的组织成果,更好地和学生融合。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让师生之间更和谐。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或许一些看法不够全面,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学习其他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篇8

调查时间: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调查地点:xxx乐育中学

调查对象:高一学生及实习生、指导老师

调查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部分调查法

调查人:xxx

调查基本概况:

xxx中学是xxx市创办最早的中学之一。是一所百年老校,也是xxx区的一所普通中学在那里一个多月的实习时间里,我主要进行了生物教学技能的学习,以及班级的管理。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针对生物这门课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了解了在现阶段基础教育中的一些基本情况。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主要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高中生生物课的教与学。

一、老师教课情况

这所学校普遍采用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但有的采用单纯传统教学,有的采用多媒体教学。两种方式在我看来,它各有利弊。单纯传统教学它一节课就靠黑板、粉笔和老师的一张嘴,教师备课劳动量大,老师花在板书的时间过多,而且板书的时候还不利于控制课堂,相反多媒体教学就不一样,教师备课明显轻松了许多,且它大量节约了板书的时间,而且图文并茂使的要讲解的内容形象具体,尤其是对于我们生物这个新兴学期,采用多媒体教学很有必要。但并不是传统教学就一无是处,传统教学也有它的优点,那就是进度较慢,给足了时间给学生消化,而不像多媒体教学进度一般较快,照顾不到所有学生。还有就是本校的实验条件十分有限,这也限制了生物教学。这是教学的方面的问题,接着是课堂上的提问问题。

提问的时候,自己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少很少。就算是回答问题,常常是那几个经常回答问题的同学,别的学生不知道在想什么干什么,据我观察,他们有的人悄悄说话,有的趴着睡觉,有的在做小动作,总之就是没有认真听讲。所以可想而知,这堂课没有达到它应该有的效果。这就关系到一个如何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的老问题。怎样让学生表现的机会,这是问题的关键。提问是经常性的,问题的'设置、问法都要下功夫钻研,老师要调动学生的思维来积极解决问题,对于答得好的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回答得不尽如人意的,决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要鼓励告诉他下一次答得更好,并期待他在以后的听课中继续发言,继续保持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同时老师也要注意提问的技巧,对于那些常常回答问题的同学也不要故意不理他们,要适当引导鼓励,让他们起到示范作用。

课堂是整个班级的课堂,提高整体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我觉得老师在提问方式上有待提高。比如采取抽点学号的模式,抽到谁就让谁来答,这样的方法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许多学生并不是不知道回答,而是由于站起来回答的时候有限,内心羞怯,不敢回答而已,而且老师平时不太注意这些学生,让他们产生了懒惰心理,就这样不回答不思考,不仅消减了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学习兴趣,还有可能致使他们成为课堂上不安分的因子。因此随机点名回答问题,可以使他们受到关注,加注他们的学习热情,更使课堂上纪律松弛的现象减少;

老师可以少叫几次经常发言的学生,让课堂成为大家参与的舞台。对于那些平时已经养成了少思考,消极恶习的学生,老师采取随机点名回答问题,可能回答的不尽理想,但至少比一个或几个唱主角要好,至少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这些学生多多少少开动思维,减少逃避心理,不再抱着由其他人回答问题与我无关的错误思想,。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努力鼓励他们回答,积极引导,就算答错了也要求说几点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他们的思维总会慢慢向正确思路靠近,同时教师需要在旁边不断启发他们的思路,不能只站在那里听他们说,当他们投来求助眼光时要及时寄予帮助,同时当其因为回答出的问题错误太明显而招来其他学生笑话时,要极力压制这些不协调的声音。

整个班级的学业进步才是真的进步,这是体现一个老师的教学质量的重要部分,这与每天每刻的提问质量的好坏是分不开的。还有一方面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度的,许多学生会对连续教学产生不自觉的疲劳,怎样不断吸引学生探求知识,主动学习就成了老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有些有经验的老师试着适当加入一些与本课程学习内容有关的笑话或者故事来重新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来调动学生兴趣,或者缓和烦躁情绪。很多老师上课,都会创设教学类似的教学情景,带领学生走入轻松的学习氛围,一些一本正经,照本宣科的老师相比较起来就显得思想顽固僵化了。怎样保证这一切顺利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广泛的涉猎各项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与理论水平,为自己教学提供不尽的感性材料与指导方针。你要给学生一桶水,你自己要先有一眼泉,就是说要想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首先老师得让自己的水平到达一定高度。这也体现出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

二、学生学习情况

因为我实习的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生源基础差,但他们资质并不差,只是比较懒,心不在学习上。学风对于无论对一所学校还是一个班级都相当重要,我想之所以出现差班跟好班这也是关键。生物是属于非主科,相比主科一直以来学生们对它都不够重视。他们认为生物不重要,相比主科,它是可有可无的科目,高考所占分数也不多。所以生物课堂上,据我观察交流和分析发现,出现了两局分化的现象,那就是学生要么很认真学,要么不学。从考出来的成绩也可以看出,分数分层很严重。很多重点知识老师在课上讲了一遍又一遍不断的重复,一考试学生还是没几个会的。像这个纯粹概念的问题都那么糟糕,这就是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问题了。他们的学习习惯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预、复习方面不论年级都是偶尔预习和考前复习的占具一多半;

2、抄作业的现象十分突出,练习册一批改几乎都是准确答案抄的,做试卷也几乎是相同答案;

3、遵守课堂纪律方面的问题是:你上课是否会做小动作或讲小话而不听课?

4、每天课余花多少时间学习?通过交流发现会这样做的同学真是少之有少啊!其他学习习惯如:是否制定学习计划?是否作课堂笔记?是否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是否能按时完成作业?做错的作业是否会改?从统计的数据来看皆不理想。

三、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生物课外活动课,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生物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如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反复回忆,适当练习。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生物的具体情况就学习方法进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组成兴趣小组,以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目标,端正求知态度。班主任要鼓励学生之间开展“一帮一”“结对子”的学习活动,大家共同进步。

2、提高课堂气氛

“教师就是演员,表演好的时候学生看看你,表演不好的时候学生不理你!这就是一位语文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的慨叹。可是如果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又似乎情有可原。作为学生,一天要连续上七、八节课,是难以保证每节课都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的。有些学生由于基础不好,上课时思维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显得很疲惫,因而容易开小差,可能一节课上完了,他们也不知道学了些什么;有时候,或许由于课文太难,或许由于天气问题,普遍学生的上课精神状态不佳,整节课都很沉闷:只有老师在唱独角戏,而学生却要么心不在焉,要么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效率太差了。如果老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节好课堂气氛,那么老师精心备的一堂课不就被浪费了?我们应当如何使学生在疲惫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呢?

3、改善学生不良学习习惯

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1、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目标;2、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4、生物老师平时也要参加学生们组织的一些活动。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肯定学生的组织成果,更好地和学生融合。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让师生之间更和谐。

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或许一些看法不够全面,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学习其他优秀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篇9

我于20xx年8月27日,被分到xx县第二实验中学进行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在这期间 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

在实习期间做了次深入调查工作是针对音乐这门课还言的。

得到了老师还有学生的真实想法,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有很大的帮助。

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我想这是对我们实习生来说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 所初中,学校规模较小.xx对教育的投资相当重视.学校经济状况较好,基本设施也齐全。这半年来又不断添了钢琴古筝等。

老师们在教的时候, 都普遍认准教案上的三维目标,但是在上课时,对三维目标的实践却很少。甚至课上只把知识点教了.明不明白一律不管了。状况好点的老师会把知识点 给告生讲解细致点,但是都不会在这上面下功夫。教师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音乐课与其他主科不一样,不做为中考科目,即便都知道音乐课教改,却还无济于是,甚至很多小学没有音乐课.有音乐老师也在教其他科目。

在我来到这个学校之后,我看到了学校领导甚至教育局对音乐的重视。xx是个音乐大县,孩子们作为xx的接班人却对音乐连基本程度都达不到,我想也应该得到重视。而我们作为新鲜力量,无疑是雪中送炭。

在上了半年课之中 ,我发现刚开始对音乐课抱有一腔热血,所以会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精心设计教案上,我们想让学生了解更多他们不知道的知识,所以讲课时我们倾尽所能,又因为我们对孩子们充满好奇,所以音乐课上可以轻松自由,让学生们证实了平常总说的下一节课是好课,是音乐课。再和年长的有经验的教师一对比,我们虽没有了他们讲课时的稳重和丰富的经验,但他们也没有我们与学生相处的舒适自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呢?我询问了一些老师,从中寻到了一些答案。

1.那些有经验的老师们大多孩子已经很大了,我们还没有结婚,甚还没有谈场恋爱所以产生了所谓的“代沟”。其实是生活压力下对自己孩子产生“成才”观念后的习惯。有孩子后,凡事就不能像幼时那样无畏。所以在对待学生上没有了如我们一样了解,倾听。

2.还有一个就是热爱。老师们做教师大多数初衷就是拥有个稳定职业,有句话叫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之身,你对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都看在眼里。如果我热爱学生热爱这个职业会想办法去钻研,为什么我的课会怎么怎么样。我对音乐课的热爱,来自于我上课富有激情孩子们给我的回馈。

我带着一种激情给学生们上课,学生们就会被这种激情所感染。日复一日,这就成了我的讲课风格人格魅力,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就会被我吸引,有老师常会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看学生们都如何如何喜欢你,他们都听你的。我也想这样。”其实是老师们没有散发自己的.魅力。没有自己的风格。

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觉得音乐好难,都纷纷向我诉苦。其实不光音乐,其他科目也一样,学生不会说觉得太难了就不想往下学习了。与其每天按部就班教学生知识,写作业巩固这样反反复复,不如好好提升一下兴趣,让他们自己去钻研探索,可是在学习之外的活动一出现就会被制止,这不就像是音乐课不是重要的课,占了去写作业一个道理么?机械化的学习只能学到知识的皮毛学不到精髓。

所以我认为老师应该与学生交朋友,师生有别相互尊重的同时,也应该都敞开心扉。

以上就是我在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结合自己实际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教育调查报告 | 基础教育装备自查报告 |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
上一篇:实习生周记体会十一篇 下一篇:国标准版企员工试用期合同推荐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