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旅夜书怀的教案

2024-09-14 21:47:29 旅夜书怀的教案

【#实用文# #旅夜书怀的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夜书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旅夜书怀的教案 篇1

【学习要求】

1.学习诗歌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2.体会诗人孤苦寂寞、飘泊无依的感情。

3.欣赏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学习重难点】学习诗歌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学时安排】1学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

(一)学法指导:

1.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解,疏通字词,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感知全诗,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事迹,仔细阅读全诗,找出文中写景的意象,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二)尝试练习

1.生字(给加点字注音)

⑴危樯(qiáng)⑵月涌(yǒng)⑶沙鸥(ōu)⑷何所似(sì)

2.词语(解释词语)

⑴旅夜:旅途的夜晚

⑵危樯:高高的桅杆

⑶月涌:月光映着奔流汹涌的长江

⑷飘飘:漂泊

3.填空

⑴本诗的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为所担任的官职又被称为杜拾遗、杜工部。

⑵本诗作者的诗歌大多涉及社会不安、人民疾苦,在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唐代由盛转衰的演变,因此他的诗歌又被称为“诗史”。他以律诗、古体诗见长,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和李白并称“李杜”,被后人尊为“诗圣”。

⑶本诗写于诗人(年龄段),此时作者正离开四川顺流东下。在途中,作者看到了非常壮阔的自然之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写出原句),在这样的壮景之下却反衬出了诗人孤寂与渺小。作者希望一生声名是由功业铸就,而非文章,但无奈在政治上受人排挤。对于这一生的漂泊,作者感慨自己就如天地间一沙鸥一样。

⑷“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运用了比喻(修辞)。

诗歌中写近景的句子是“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4.联系书下注解,尝试把诗歌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二、课堂探究

(一)问题探究

1.“旅夜”、“书怀”分别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来“书怀”的?

答:旅夜对应前四句;书怀对应后四句。细草、微风、危樯、星垂、月涌

2.首联写出这些意象的什么特点?它有什么深意?

答:(1)渺小、孤寂。(2)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写诗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3.颔联突出意象的什么特点?景物描写对表现诗人处境有什么作用?诗人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1)雄浑阔大(2)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凄苦的的心情。(3)乐景写哀情

4.颈联运用了什么句式?它的本意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反问句。本意为:名声不应该因为文章而显著,做官只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辞职。其言外意为:名声应该因为大济天下而显著,做官不应该因为被排挤而被辞。(2)委婉的写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5.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1)比喻、反衬将自己比成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用广阔天地反衬沙鸥的渺小,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无依的凄苦之情。

(二)课堂检测

1.杜甫的《旅夜书怀》是(A)

A.咏怀诗B.山水诗C.记行诗D.旅游诗

2.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

A.首联写近景,这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B.颔联写远景:星空低垂,大江奔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写出诗人喜悦之情。

C.诗的后半是“书怀”。“官应老病休”,这是反话,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因为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D.最后两句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3.下列对杜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创作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因此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B.杜甫的三吏、三别全面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对社会造成的破坏。

C.在诗歌艺术方面,杜甫把从《楚辞》以来得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高峰。

D.杜甫在诗歌创作方面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文人把他和李白并称。李白是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4.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A.“细草微风岸”是近景描写。

B.创作这首诗歌时,杜甫仍陷于被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看到山河依旧却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目艾凉,他发出了沉重的感慨。

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歌飘逸奔放的艺术风格。

D.最后作者用沙鸥表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5.下列对尾联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B)

A.此联意思:飘然一身究竟像是什么?就像茫茫天地之间一只小小的沙鸥。

B.此联中的“一沙鸥”和“细草”相呼应,首尾相顾。

C.此联为自问自答,便诗人老怀悲凉之状愈加突出。

D.这一联借景抒情,借沙鸥形象,表现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

(三)归纳总结

1.中心主旨:本诗通过旅途月夜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暮年天涯飘泊,孤苦凄凉的凄苦之情。

2.艺术特色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直抒胸臆;中间两联,对仗工整,讲究格律。

(四)课后巩固

1.下列对“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

A.这句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是作者孤独伤感伤之情的外化。

B.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可以感知到诗人夜愁不寐的形象。

C.这句暗喻自己像小草一样渺小,像孤舟一样孤寂。

D.这句描写的景物具有一种清新自然的特点。

2.下列对“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理解错误的一项是(B)

A.这联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诗人以此反衬自己的孤苦伶仃的形象,表达出凄苦之情。

B.此联写远景,雄浑阔大,折射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喜悦的心情。

C.诗句中“垂”“涌”两字分别衬托出平原的宽阔和江水浩荡之势,用词极为精当。

D.这两句写景,既表现了雄浑阔大的意境,更衬托了诗人的孤寂与渺小。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

A.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由下及上,描绘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广阔立体的月夜画面。

B.此诗写了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和灿烂的星月。景的雄浑阔大衬出了诗人的孤苦伶仃。C.后两联含蓄的写出了诗人的不幸与当时的处境,吐露出诗人不得志的牢骚与失意悲凉之情。

D.尾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引出自己的处境:像天地间一沙鸥,四处漂泊。

4.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写了“名著”、“官休”两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如何理解这两句的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是正话反说。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说“应”当,本是不应当,这就表现出诗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5.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从中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答: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诗人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单与渺小的身世。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一沙鸥”照应“独夜舟”,对比鲜明,比喻贴切。从中看出诗人晚年飘零、孤独、寂寥的形象。

(五)拓展提高

在历代诗评家眼里,《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认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两联名句在写景方面有着怎样的共同点?

答:①这两联诗都表现了天高地远,水天一色的壮阔之景。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联,上句写夜空浩瀚,星辰高悬,由岸边望去旷野开阔。一个"垂"字,便将天地的距离拉开了,诗人只身一人的孤独感也由此增强。下句写月光倾洒,大江奔流,月影随水起伏。一个"涌"字,便将动荡沉浮的意境表现出来,诗人漂泊无依,心绪难平的情感也显露出来。通过这两句的描写,塑造了一个长夜难眠,心潮澎湃的失意者形象。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只是较为形象地反映出景物的特征,客观地表现出边塞景色的壮美,未能注入诗人的主观情感与生命体验,所以王诗的两句不如杜诗。(若认为王诗的两句强于杜诗亦可,但须合理阐释与扎实论证。)

三、资料索引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旅夜书怀的教案 篇2

一、课前检测(3分钟)

二、讲析课文

1、情境导入

1961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团会议上,杜甫被推崇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被后人所推崇,忧国爱民的思想内容为后人所敬仰。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细腻,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磅礴,杜甫展现给我们的是多样的精彩。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歌有(春夜喜雨、春望、望岳、前出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蜀相、绝句、江南逢李龟年、戏为六绝句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杜甫的又一首律诗《旅夜书怀》。

2、写作背景:公元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不知这一生的飘泊何时是了。

在一个微风习习的月夜,一叶扁舟孤零零地停在长满小草的岸边,从船上向四周望去,原野是那样广阔;再看月光下的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诗人想到自己一生的经历,不禁心潮澎湃。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得以施展,年过半百却还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想想自己究竟像个什么?不就像那天地之间到处飘飞的一只沙鸥嘛。

3、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边读边看诗歌注解,正音正义,初步感知内容。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写得沉郁孤伤,前两联写旅夜风景,情在景中,要读出此中情味。第一联渲染出孤寂的氛围,宜读得轻而稍缓;第二联描绘大自然苍茫壮阔的气势,宜读得更缓一些,顿挫更分明一些,声调提上来一些;第三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后半生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读得时候要将感情色彩带进去,要读出压抑感;末联语调平和下来,语速减缓,“天地”之后稍顿,然后平平地送出“一沙鸥”三字,读出“余音绕梁”的效果,让听者展开联想,感受作者的孤独伤感乃至悲愤。前三联节拍为二二一式,末联则是二一二式。

4、小组讨论,学生鉴赏研究(独立鉴赏)

读好诗,如品槟榔,初时味涩,反复咀嚼,方能品出其中妙处。下面,请同学们独立鉴赏这首诗歌,主动思考,找出问题并记录下来。

5、全班交流(提出疑问)

①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后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情?

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宁静而又冷寂的江边夜景。后四句抒发了老诗人不得志的悲愤与失意痛苦之情。

②首联描写旅夜处境,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和意境?

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境。一个孤舟夜泊的旅夜,岸上细草微风,江上一叶孤舟,诗人依岸而宿,就舟而居,融情于景,营造了一个凄凉孤寂的意境。这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外化。

③这两句极为传神,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以乐景写哀情。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写出了景色雄浑阔大,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也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

④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立意至为含蓄,含蓄表现在哪里?

这是正话反说。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说“应”当,本是不应当,这就表现出诗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诗人是胸存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出来,只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⑤“天地一沙鸥”中的“一”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①反衬。②以地之大反衬出沙鸥之小,又是孤零零的一只。③表达了诗人漂泊孤寂的痛苦之情。

三、总结诗歌

1、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后一层直抒胸臆。抒发了老诗人不得志的悲愤与失意痛苦之情。

2、在艺术技巧上,突出的一点是情景相生——寓情于景、寓景于情。前面写景,写宜于表达诗人情感的景物;后者抒情,不是抽象地抒情,而是在抒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风格沉郁、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表现出诗人“老来渐于诗律细”的艺术成就。

四、补充练习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这首诗第一二句写景,写了色彩丰富的四种景象,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其中一个“欲”字,运用修辞方法,赋予花朵的特点。

映衬拟人摇曳多姿

2.这首诗的景和情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以乐景写哀情(以乐写哀),用艳丽灿烂的春光反衬羁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深厚,别有韵致。

总结与消化整理(2分钟)

旅夜书怀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诗中的抒情方式(直接间接抒情)

②感受诗人复杂的情怀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细节质疑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杜甫晚年的处境和内心情感,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抒情方式

2.反衬手法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简介:

1.见注释

2.诗人早在登上去蜀孤舟之时,就写诗诉说自己的心境:“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去蜀》)心感万事俱老,料到残生将在漂泊中消逝。

二.赏析诗句: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首联内容与诗题的关系?

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境。

2.“微风习习,江岸细草如丝,一只竖有高桅的小船,孤伶伶地行驶在江上”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凄凉孤寂,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外化。

3.从景物描写中你能说说诗人杜甫的形象吗?

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看到他夜愁不寐的形象;从“危樯独夜舟”看到他飘泊中的孤寂:融情于景。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赏析“垂”“涌”的表达作用。

“垂”,低垂。因平野广阔,所以群星低垂。一垂字写出了原野的广阔无边。“涌”随波起伏。因大江滚滚,所以水中的月亮才随波起伏。《四溟诗话》评价说“句法森严,‘涌’字尤奇”。

2.颌联的`意境。

雄浑阔大

3.与诗人的情感关系是怎样的?

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显出了诗人的孤独凄苦。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但官职的确是因老且多病而不得不永远休止了。此联上句与“岂有文章惊海内”(《客至》)一样,既是自谦之词,又有自豪之意。下句与“罢官亦由人”(《立秋后题》)一样,表面上是自我解嘲,实质上是抒发愤慨。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这,而是由于不被任用。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胸怀经济,故云名岂以文章而著;官以论事罢,而云老病应休。立言之妙如此。”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旧注云:“名实因文章而著,官不为老病而休,故用岂、应二字。反言以见意,所云书怀也。”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结尾的比喻与上文哪句诗相扣?

2.体会这一比喻的情感内涵。

如此江湖落拓,到处飘泊,像个什么?就像那天地之间到处飘飞的一只沙鸥。诗人自叹身世飘零,无论是身后之名,还是生前之功业,似乎都游离于他。当这种悲愤交集的情感,外化投射在一只飘零于茫茫天地之间的白鸥时,诗人晚年飘零、孤独、寂寥的形象,便由此铸就了。

旅夜书怀的教案 篇4

【学习要求】

1.学习诗歌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2.体会诗人孤苦寂寞、飘泊无依的感情。

3.欣赏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学习重难点】

学习诗歌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学时安排】

1学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

(一)学法指导:

1.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解,疏通字词,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感知全诗,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事迹,仔细阅读全诗,找出文中写景的意象,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二)尝试练习

1.生字(给加点字注音)

⑴危樯(qiáng) ⑵月涌(yǒng) ⑶沙鸥(ōu) ⑷何所似(sì)

2.词语(解释词语)

⑴旅夜: 旅途的夜晚

⑵危樯:高高的桅杆

⑶月涌:月光映着奔流汹涌的长江

⑷飘飘: 漂泊

3.填空

⑴本诗的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为所担任的官职又被称为 杜拾遗 、 杜工部。

⑵本诗作者的诗歌大多涉及社会混乱、人民疾苦,在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唐代由盛转衰的演变,因此他的诗歌又被称为“ 诗史 ”。他以律诗、古体诗见长,诗歌风格 沉郁顿挫。和李白并称“李杜”,被后人尊为“诗圣”。

⑶本诗写于诗人 (年龄段),此时作者正离开四川顺流东下。在途中,作者看到了非常壮阔的自然之景“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写出原句),在这样的壮景之下却反衬出了 诗人孤寂与渺小 。作者希望一生声名是由 功业 铸就,而非文章,但无奈在政治上受人排挤。对于这一生的漂泊,作者感慨自己就如 天地间一沙鸥 一样。

⑷“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运用了 比喻 (修辞)。

诗歌中写近景的句子是“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4.联系书下注解,尝试把诗歌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二、课堂探究

(一)问题探究

1. “旅夜”、“书怀”分别和诗中的哪些诗句对应?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来“书怀”的?

答:旅夜对应前四句;书怀对应后四句。细草、微风、危樯、星垂、月涌

2. 首联写出这些意象的什么特点?它有什么深意?

答:(1)渺小、孤寂。

(2)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写诗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3. 颔联突出意象的什么特点?景物描写对表现诗人处境有什么作用?诗人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1)雄浑阔大

(2)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凄苦的的心情。

(3)乐景写哀情

4.颈联运用了什么句式?它的本意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反问句。本意为:名声不应该因为文章而显著,做官只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辞职。其言外意为:名声应该因为大济天下而显著,做官不应该因为被排挤而被辞。

(2)委婉的写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5.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一)比喻、反衬 将自己比成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用广阔天地反衬沙鸥的渺小,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无依的凄苦之情。

(二)课堂检测

1.杜甫的《旅夜书怀》是 ( A )

A.咏怀诗 B.山水诗 C.记行诗 D.旅游诗

2.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B )

A.首联写近景,这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B.颔联写远景:星空低垂,大江奔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写出诗人喜悦之情。

C.诗的后半是“书怀”。“官应老病休”,这是反话,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因为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D.最后两句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3.下列对杜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创作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因此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B.杜甫的三吏、三别全面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对社会造成的破坏。

C.在诗歌艺术方面,杜甫把从《楚辞》以来得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高峰。

D.杜甫在诗歌创作方面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文人把他和李白并称。李白是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4.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A.“细草微风岸”是近景描写。

B.创作这首诗歌时,杜甫仍陷于被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看到山河依旧却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目艾凉,他发出了沉重的感慨。

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歌飘逸奔放的艺术风格。

D.最后作者用沙鸥表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5.下列对尾联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B )

A.此联意思:飘然一身究竟像是什么?就像茫茫天地之间一只小小的沙鸥。

B.此联中的“一沙鸥”和“细草”相呼应,首尾相顾。

C.此联为自问自答,便诗人老怀悲凉之状愈加突出。

D.这一联借景抒情,借沙鸥形象,表现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

(三)归纳总结

1.中心主旨:本诗通过旅途月夜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暮年天涯飘泊,孤苦凄凉的凄苦之情。

2.艺术特色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直抒胸臆;中间两联,对仗工整,讲究格律。

(四)课后巩固

1.下列对“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

A.这句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是作者孤独伤感伤之情的外化。

B.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可以感知到诗人夜愁不寐的形象。

C.这句暗喻自己像小草一样渺小,像孤舟一样孤寂。

D.这句描写的景物具有一种清新自然的特点。

2.下列对“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

A.这联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诗人以此反衬自己的孤苦伶仃的形象,表达出凄苦之情。

B.此联写远景,雄浑阔大,折射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喜悦的.心情。

C.诗句中“垂”“涌”两字分别衬托出平原的宽阔和江水浩荡之势,用词极为精当。

D.这两句写景,既表现了雄浑阔大的意境,更衬托了诗人的孤寂与渺小。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A.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由下及上,描绘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广阔立体的月夜画面。

B.此诗写了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和灿烂的星月。景的雄浑阔大衬出了诗人的孤苦伶仃。C.后两联含蓄的写出了诗人的不幸与当时的处境,吐露出诗人不得志的牢骚与失意悲凉之情。

D.尾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引出自己的处境:像天地间一沙鸥,四处漂泊。

4.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写了“名著”、“官休”两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如何理解这两句的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是正话反说。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说“应”当,本是不应当,这就表现出诗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5.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从中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答: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诗人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单与渺小的身世。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一沙鸥”照应“独夜舟”,对比鲜明,比喻贴切。从中看出诗人晚年飘零、孤独、寂寥的形象。

(五)拓展提高

在历代诗评家眼里,《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认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两联名句在写景方面有着怎样的共同点?

答:①这两联诗都表现了天高地远,水天一色的壮阔之景。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联,上句写夜空浩瀚,星辰高悬,由岸边望去旷野开阔。一个"垂"字,便将天地的距离拉开了,诗人只身一人的孤独感也由此增强。下句写月光倾洒,大江奔流,月影随水起伏。一个"涌"字,便将动荡沉浮的意境表现出来,诗人漂泊无依,心绪难平的情感也显露出来。通过这两句的描写,塑造了一个长夜难眠,心潮澎湃的失意者形象。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只是较为形象地反映出景物的特征,客观地表现出边塞景色的壮美,未能注入诗人的主观情感与生命体验,所以王诗的两句不如杜诗。(若认为王诗的两句强于杜诗亦可,但须合理阐释与扎实论证。)

三、资料索引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旅夜书怀的教案 篇5

一、提问导入:

(展示1)请同学们回忆几首诗。

望岳------杜甫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这些是谁的诗句啊?

(学生)杜甫

师:杜甫才华横溢,有着远大抱负,忧国忧民,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晚年要靠朋友接济生活,最后甚至以船为家,四处漂泊。“自古文章憎命达”,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民间,关注自己的内心。写出了“光焰万丈长”的诗歌。(展示2—杜甫晚年的图象)这两幅图片就是他晚年郁郁不得志的写照。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杜甫,走进他的《旅夜书怀》(展示3—诗题),来体会诗人宦游疲倦、漂泊孤苦之情。

二、(展示4—学习目标)

三、请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节奏(展示5),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鉴赏诗歌

师:(重点知识回顾)鉴赏诗歌时,我们常说(展示6)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即)

知人 知世 据意 推志(展示)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即抓住)

意象 意境 思想情感

(展示7)“旅夜书怀”顾名思义指在旅途的夜晚写下抒发情感的诗。

(展示8—“旅”字)(展示9)1、通过“旅”字看背景(请你来看看———指一名学生读)(展示10—背景介绍)旅:是旅居之意。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杜甫的思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师:那么作者在旅途的夜晚看到了什么景物?(展示11—“夜”字)

(展示12)2、通过“夜”字察实景(齐读找找景物)

(展示13提示: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吟诵诗歌、抓住意象、发挥想象与联想、置身意境、领悟情感 ) (要求我们)

(展示14)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晚

诗句有: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思考:首先首联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这些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如孤寂冷清、雄浑壮阔、慷慨悲壮、恬淡自然等),抒发作者什么情感? (可以从这几个词中选取)

(小组讨论)

(展示15)景物:细 草 、微 风、阔 岸、危 樯、孤夜、独 舟。画面: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着漫漫长夜。

意境:寂静凄冷

借景抒发了漂泊无依、孤独寂寞之情

师:由近处、下处的细草、危樯写到远处、上处的星野江月(板书)

(展示1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景物:星,低垂 。 平野、辽阔 无边。

月 :涌动的月影 。 江浩荡的大江。

画面:星空低垂更能衬托着原野的辽阔无边,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月影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

把我们带入雄浑阔大的意境,

(板书)反衬出孤苦 伶仃 无依无靠的感情——以乐景写哀情

师:注意鉴赏方法 我们是通过捕捉意象来感受意境,体会情感。

师:(展示17)那么作者在这样一个风霜月白、孤寂无眠的孤舟之上会产生怎样的情思呢?

(展示18)3,通过“书怀”悟实情

(展示19):

①颈联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

活,那么“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答出后点击明确)

明确:

“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官”是因为”老病”而休的。

②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 (学生答出后点击明确)

明确:韩愈写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之词.

③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呢?

(提示:请结合背景讨论)师补充:

(指一生答)

(学生答后)明确:(展示20)作者直抒胸臆地说我的名声是因为文章而显著,做官应该做到年老多病而退休。从《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可以看出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这种理想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虽年老多病但休官是因为被排挤。这里说反话,其实内心希望“因建功立业而出名;希望到老病才休官,而非现在受排挤被迫辞官”。这句话揭示了杜甫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政治失意。

(展示21)尾联中诗人自况,以什么自况的呢?

(生答)沙鸥

“飘飘” ——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然后又以广阔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

(艺术手法:)上运用了对比、直抒胸臆。

天地与沙形成对比,直抒胸臆地将自己比成沙鸥。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课文题目了解了诗歌内容(展示22)

(1、通过“旅”字看背景 2、通过“夜”字察实景 3、通过“抒怀”悟实情)

感受了全诗由近到远,由下到上,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直抒胸臆,比喻 、对比等艺术特色 。

(学生自由读背——指一生背,齐背)

(展示23)

六、延伸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从体裁看,这首诗是格律诗中的 ( 5 )言律诗 ,它由4联8句组成,每联都有特定的称谓;这首诗的对仗联有( 颔联和颈联 )。

2这首诗描写了失落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以第二或第四联为例,分析其手法与艺术效果。

明确:颔联用了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著与勇敢。

尾联用对比(反衬)的手法,以野鸭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也可以说,使用了衬托的手法。孤雁的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鸭们却全然不顾,它们纷纷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

——传递出乱离漂泊中失群者的痛苦心情。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屑与“鸣噪自纷纷”的野鸭为伍,宁愿孤独追寻的高远志向 )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旅夜书怀 | 旅夜书怀原文 | 夜书教案 | 夜书所见教案
上一篇:烧伤科的出科自我鉴定分享10篇 下一篇:保健品讲师工作总结7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