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塞下曲课件精选6篇

2024-09-13 10:38:21 塞下曲课件

【#实用文# #塞下曲课件精选6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歌呢?下面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塞下曲》诗歌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塞下曲课件 篇1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石棱:石头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塞下曲》属于唐乐府,出自汉乐府的《出塞》《入塞》,一般写军旅生活和边塞风光。唐朝写过《塞下曲》的诗人不少,最著名的有三位。一位是李白,写过《塞下曲》六首,都是五言律诗,我们最熟悉的,应当是“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和“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这两首。还有一位是王昌龄,写过四首《塞下曲》,我们比较熟悉的是“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以及“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这两首,也是五言律诗。

再有就是卢纶,也写过六首《塞下曲》,只不过他这六首不是五言律诗,而是五言绝句。他也有两首最著名,一首是我们要讲的这个第二首,还有一首,是《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既然三位诗人都写过塞下曲,我们为什么不选更加有名的李白或者王昌龄,一定要选卢纶呢?

首先,李白和王昌龄都是盛唐诗人,大家本来关注就多,而卢纶是大历十才子之一,是中唐诗人,大家了解相对少,理应多说几句;其次,一般人都认为,中唐诗作柔弱,但是,卢纶这几首《塞下曲》,却写得音调铿锵,骨气昂扬,有盛唐风采,即使放在盛唐也算好诗;最后,李白和王昌龄的《塞下曲》都是五言律诗,而卢纶的《塞下曲》却是五言绝句。其实五言绝句最不好写,为什么呢?一共四句话,二十个字,按照古人的说法是“离首即尾,离尾即首”,刚开了头,就到结尾,回旋余地小,很难写好。可是,卢纶这六首诗,却写得精彩纷呈,真正做到了小而能大,促而能缓,值得好好品味。所以我们不选李白,不选王昌龄,就选卢纶。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那可能还有人会说,既然《塞下曲》有六首,为什么不选别的,单选这一首呢?因为这一首还是改写的范文。我们上小学、中学的时候,写作文都有改写课,把记叙文改成议论文,把说明文改成记叙文,或者把长篇改成短篇,等等,个人认为,没有哪一篇范文能比卢纶这首改写得更好。为什么这么说?要知道,这首诗可不是从一般的素材改写过来,而是改写《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一小段,讲汉朝飞将军李广射虎的故事。《史记》的原文是这么写的:“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众所周知,《史记》的文字最见功力,既言简意赅,又栩栩如生,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把“无韵之离骚”改成“有韵之绝句”,这个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卢纶做到了。怎么做的呢?

先看前两句:“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十个字,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事件,还有氛围。时间在哪里?在第一句的“暗”字上,也在第二句的“夜”字上。这不是晨曦微露,更不是艳阳高照,而是天色已晚,四处一片漆黑。地点在哪儿?在“林”字上。这个地方,既不是肃穆的宫廷,也不是热闹的街巷,而是茂密的树林。山高林密,本身就给人幽暗之感,何况又是在暗沉沉的夜里!人物在哪儿?在“将军”两个字上。月黑风高之夜,谁会出现在密林之中呢?不是赶路的客商,也不是醉醺醺的流浪汉,原来是外出打猎的将军,正要回营。

那事件又在哪儿呢?在“引弓”两个字上。所谓引弓,就是开弓射箭。暗夜里,密林中,将军为什么忽然开弓射箭呢?因为“草惊风”。想象一下,月黑之夜,将军在密林中穿行,忽然间,一阵风来,草丛摇晃,露出一个模糊的影子,仿佛什么东西伏在那里,这会是什么东西?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老虎。古代生态环境好,山林中往往有老虎,而老虎作为百兽之王,又惯于在夜间出没。俗话说:“云从龙,风从虎。”“林暗草惊风”,不正是老虎出现的信号吗?饶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也暗暗吃了一惊。可是,将军毕竟是将军,无论何时都不会乱了方寸,只听“嗖”的一声,箭镞已经射向草丛。这就是“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短短十个字,要气氛有气氛,要故事有故事,是不是紧张激烈,虎虎生威,有如大片的开场镜头?写得真精彩。回过头来再看,《史记》原文是怎么写的呢?“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一比之下,就知道诗人改写的'精彩之处了吧?原文之中,并没有说明李广射虎的时间和地点,但是,到了诗中,这两个因素就分外突出了,山高林密,月黑风高,草丛俯仰,一下子气氛就紧张起来,这才能诱发出将军的一箭,也才能凸显出将军的镇定和勇猛。

箭射出去了,接下来呢?看后两句:“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等到第二天早晨,将军记挂着昨晚那次惊魂事件,也想看看自己那支箭到底有没有射中老虎,于是又回到原地寻找,这才吃惊地发现,哪里有什么老虎,只是一块大石头卧在草丛之中。那箭呢?一支白羽箭,直插在巨石的棱角之中,不仅仅是箭头,而且整个箭身都深深地插了进去,外面只露出箭尾的羽毛。

这两句诗,和前两句一样精彩。精彩在哪里?第一在“平明”,第二在“石棱”。所谓“平明”,就是天亮。如果说暗夜造成了神秘,进而造成了误会,那么,“平明”就意味着清晰,也意味着揭晓。昨天夜里,那幽暗阴森的环境制造出太多的紧张感,也让将军放出了那一箭;那么天亮之后呢,一切都清晰起来,谜底也随之揭晓:将军那箭,射中了吗?射中了,但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虚惊一场,这是多大的误会呀。看到这个场景,将军也会哈哈大笑吧。前两句紧张,后两句松弛,前两句惊,后两句喜。一紧一松,一惊一喜,这样巨大的反差和对比,正是平明才能造成的效果。

那石棱精彩在哪里呢?所谓“石棱”,既不是石缝,也不是石面,而是巨石尖尖的棱角,这根本不是射箭的地方,将军却能把箭射进去,而且射得那么深,只剩下箭尾的白羽毛露在外面,这是何等的神力啊。想想看,将军这一箭固然是射错了,但是,如果真的是老虎,又会如何?如果换成敌人,又会如何呢?诗人什么也没说,但是,看到这里,谁心里都会涌起无限的钦佩和信任。有这样的将军在,边疆就没事了!一首绝句,戛然而止,但是余音袅袅,回味悠长。写得既刚健又蕴藉,真是妙不可言。

《史记》原文是怎么写的呢?“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跟诗相比,有什么差别?第一,按照原文,应该是随后就发现箭射在了石头上,而不是第二天早晨。第二,是射中了石头,而不是石棱。第三,李广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接着又去射,却再也射不进去。两相对比,诗人为什么要改动这三处呢?第一处和第二处,无非是想增加这件事的戏剧性,让将军的形象更鲜明。那第三处为什么要删掉?因为这个事情,对诗而言,是无用信息。想想看,《史记》原文为什么会写这一笔?可能因为事实正是如此,也可能是在渲染这件事的不可思议,如有神助。

《塞下曲》为什么要删去这一笔呢?恰恰是想说,这不是不可思议的奇迹,而是将军的真本事。有真本事的将军,才是我们心目中的真将军。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你这样比,是不是意味着《史记》写得不如《塞下曲》好呢?绝不是这个意思。史家有史笔,诗家有诗笔。所谓史笔,就是实事求是,不夸张,不渲染,力求形象准确,反映事实。而所谓诗笔,恰恰是要夸张渲染,力求形象鲜明,高于事实。《史记》原文有原文的妙处,卢纶改写有卢纶的妙处,不能相互替代。

但是,无论如何,作为改写,这首《塞下曲》还是相当精彩的。本来,五言绝句只有二十个字,而原文却有三十三个字,这个改写,应该是做减法。可是,诗人并没有一味地减信息,而是有增有减,或者说,该增则增,该减则减。这样一来,一位盘马弯弓、为国柱石的将军形象才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正如郑板桥写的那副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卢纶号称大历十才子之首,从这首诗看来,真是实至名归。

塞下曲课件 篇2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yú):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8.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译文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赏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塞下曲课件 篇3

林暗草惊风,将领夜引弓。

平旦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听,仿佛有啥声音。”将领样子严厉地说。将士们却说:“将领,您太紧张了。”将领依然是不释怀,看着且自的林子,忽然他搭上一支箭“嗖”地一声射了出去,只见被箭射到的.地点蹦起一串火花。箭射到了一块大石头,石头边蹲着一个敌军窥探兵,发现石头被射了一箭,感到本人被发觉了,因而赶快逃脱了。

工作是这样产生的。深宵,将领率领一百二十名将士在察看,它们前方是一片密林,后头是一片草地。开端察看时将领嘱咐大家:“这样的地形最—简单潜伏,前方可以阻击,后头可以冲杀,大家肯定要提升注意,一朝碰到仇敌霎时告知我。”将领说完,大家就分组开端察看了。忽然将领放了一箭,把将士们吓了一跳,也让将士们更加警惕了。

第二天凌晨,将领去寻觅那支箭,它插在一块大石头中。将士们都赞扬将领力量真大。将领又射了几箭,却一支也没有射进石头>。将领对将士们说:“不是我力量大,而是在告急功夫我的后劲被—一刹那驱策,从而才有那么大的力量。”

塞下曲课件 篇4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广带着他的一小部分军队去巡视边界。

他们来到了一片小树林的`前面,小树林里时不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一名副将提议:“李广将军,天太黑了,不如我们回去,明天再接着进行巡逻吧。”而李将军坚定地说:“没事,我骑马在最前面打头阵,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他们说着说着就走进了这片小树林。忽然,一边的草丛里“沙沙”作响。一个小卒子指着那边的草丛,大喊:“看,有个黑影!”李广将军瞪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发现目标,就一下子从背上取出箭,挽起弓,抓准时机,放开弓,只听“嗖”的一声,箭射了出去,只听“铛”的一声,就没了动静。李广将军说:“好了,危机解除,如果大家还不放心,我打头阵,大家跟着我,别走丢了。”

第二天早上,几个小兵走进了那片树林,他们想知道昨天李广将军射中的是什么。他们低头在草丛中寻找。他们终于找到了那支箭,那支箭已经深深地插进了石头中,怎么也拔不出来。

塞下曲课件 篇5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作者: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作品注解

1、黯黯:同“暗暗”;

2、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3、咸:都。

作品韵译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作品评析

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平沙”谓沙漠之地。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据新旧《唐书·王晙列传》和《吐蕃传》等书载:公元714年(开元二年)旧历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诗中所说的“长城战”,指的就是这次战争。“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这是众人的说法。对此,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以这里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作回答:“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足”是充满的意思。“白骨”是战死者的`尸骨。“今古”贯通两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内;不仅指从古到今,还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说,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这里的“白骨”,包含开元二年这次“长城战”战死的战士,及这以前战死的战士。这里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

作者介绍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塞下曲课件 篇6

塞下曲四首

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 牧马群嘶边草绿。

[注]①蕃州部落: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结束:戎装打扮。

②燕歌:戍边将士所唱的《燕歌行》。

1.请简要分析诗歌的前两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

2.此首边塞诗的结尾二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分析其效果。(6分)

参考答案

1.英姿飒爽、骁勇善战,勤于操练、保家卫国的戍边将士。(戍边将士,1分;余4分。“不辞辛苦”也可)

2.借景抒情(以景结情。1分。“视觉、听觉结合”也可)。后两句描写了西北高原生气勃勃的景色:大雁群飞,歌声飘荡,马群在绿草地上驰骋,(3分)戍边将士们的歌声里有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也包含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2分)

赏析:

唐代边塞诗不乏雄浑之作,然而毕竟以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和将士思乡的哀怨为多。即使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夹杂危苦之词或悲凉的情绪。当读者翻到李益这篇塞上之作,感觉便很不同,一下子就会被那天地空阔、人欢马叫的壮丽图景吸引住。此诗为《塞下曲四首》的第一首,它在表现将士生活的满怀豪情和反映西北风光的壮丽动人方面,是比较突出的。

诗中“蕃州”乃泛指西北边地(唐时另有蕃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县西,与黄河不属),“蕃州部落”则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军中将士过着“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的生活,十分艰苦,但又被磨炼得十分坚强骁勇。首句只夸他们“能结束”,即善于戎装打扮。作者通过对将士们英姿飒爽的外形描写,示意读者其善战已不言而喻,所以下句写“驰猎”,不复言“能”而读者自可神会了。

军中驰猎,不比王公们佚游田乐,乃是一种常规的军事训练。健儿们乐此不疲,早晚都在操练,作好随时迎敌的准备。正是“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同组诗其四)。“朝暮驰猎黄河曲”的行动,表现出健儿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决胜信念,句中饱含作者对他们的赞美。

这两句着重刻画人物和人物的精神风貌,后两句则展现人物活动的辽阔背景。西北高原的景色是这样壮丽:天高云淡,大雁群飞,歌声飘荡在广袤的原野上,马群在绿草地撒欢奔跑,是一片生气蓬勃的'气象。

征人们唱的“燕歌”,有人说就是《燕歌行》的曲调。目送远去的飞雁,歌声里诚然有北国战士对家乡的深切怀念。然而,飞鸿望断而“燕歌未断”,这开怀放歌中,也未尝不包含歌唱者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如果说这一点在三句中表现尚不明显,那么读末句就毫无疑义了。

“牧马群嘶边草绿”。在赞美西北边地景色的诗句中,它几乎可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奇句媲美。“风吹草低”句是写高原秋色,所以更见苍凉;而“牧马群嘶”句是写高原之春,所以有油然生意。“绿”字下得绝佳。因三、四对结,上曰“塞鸿飞”,下对以“边草绿”,可见“绿”字是动词化了。它不尽然是一片绿油油的草色,而且写出了“离离原上草”由枯转荣的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这与后来脍炙人口的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都以用“绿”字见胜。在江南,春回大地,是啼鸟唤来的。而塞北的春天,则由马群的欢嘶来迎接。“边草绿”与“牧马群嘶”连文,意味尤长;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为可爱。诗所表现的壮美豪情是十分可贵的。

作者简介

李益

(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大历四年)举进士,公元783年(建中四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贞元十三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元和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大和元年)以礼部尚书致仕。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文联述职报告精选6篇 | 医院儿科护理年终总结精选6篇 | 医生总结6篇 | 工作计划范例6篇
上一篇:电大毕业生登记自我鉴定 下一篇:最新水库实习总结经典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