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手擀面周记九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学会了做手擀面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手擀面周记 篇1
每到生日,妈妈都会为我做上一碗香喷喷的手擀面。妈妈说:面条细细长长,象征着长长久久,生日的时候吃上一碗,就喻意着能够长寿健康。说着面,我想,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做呢?
一次家里包饺子,我萌生了做手擀面的想法。我告诉妈妈,但妈妈不同意,说做面条要经过和面、揉面、擀面、切面等等程序,我干不了。
我听了很不服气,就软磨硬泡,说尽好话,妈妈终于同意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立即撸起袖子准备做面。
按照妈妈的指导,我舀了一大勺面放在盆里,一点点的.加水,同时一边加水一边沿着一个方向搅动面粉,很快面粉就结成大小不等的颗粒,继续搅动,直到面粉成为一个大面团。然后把面团放在面板上,开始揉面。我只会反正地揉,但要把它揉成圆形,我就做不到了,好在有妈妈来帮忙。面揉好了,妈妈说,这时面需要醒醒,让水充分渗透,让面更加均匀。
我着急吃上自己做的手擀面,就先把面切成几小块,然后用我自创的“筋道”功----反复把面抛向上空,让面更有嚼劲。多次之后,面好象变软了,也光滑了,可以擀面了。
还是按照妈妈的指导,我把擀面轴压在面团上,用力向前推动,慢慢地面团就成了面片,面片薄到1毫米左右的时,妈妈说,可以切面了。听到这话,我简直迫不及待,立即拿刀就切,“慢”!我的手悬在半空中,“又怎么了”,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
“你看看就知道了。”妈妈不愠不火的说,只见妈妈在面片上铺上了薄薄一层面,然后对折,洒面,对折,折到面片宽约5厘米左右,妈妈一刀紧挨着一刀切起来,然后将面一抖,一根根长长的面条就做成了,我看得入了迷。
“你来切”,妈妈把刀递给我,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一下一下,但是掌握不好,一会粗,一会细,有时要切两三刀才能切断,但总算切完了,我抖抖面,啊,我终于自己做好面条了。我立刻骄傲起来,“妈妈,我是天才吧,我就说我能行的,您还不让我做。”
烧开水,煮面,这些我已经很熟练了,之后我按照自己的口味,用耗油、香油、酱油等调味料,把面拌好,一碗香气扑鼻的面条就出现在眼前了。
第一次做面条就很成功,我非常开心。
手擀面周记 篇2
麦黄时节,空气中整天流动着醉人的栀子花的香味。
人似乎一天天、一年年地懒惰了,在饮食上是能简即简,不再会为吃而自己动手,有钱就能买到现成的,又何必多此一举?而对于吃的记忆,则是记忆犹新。每年栀子花开,正是麦收时节,更是能用面粉做出各种食物的时候。
对于面粉的加工,父亲好像很是拿手。在麦收之后,父亲会利用雨天,在家做包子和馒头给我们吃。这在现在已不是什么稀奇,但在那时,对于我们苦孩子来说不亚于是在过年。有时会缠着父亲做各种点心,有时为了要父亲为我们做吃的,我们会为父亲挠痒,捶腿,还会呆在鸡窝旁等鸡下蛋,然后拿着热乎乎的鸡蛋去代销点为他买烟。偶尔父亲兴起,还会做大饼,或者用黄花菜、碗豆、韭菜、面粉和在一起炸碗豆饼,比现在街头巷尾人家卖的腰子饼好吃多了。更多的时候是母亲用面粉下疙瘩子来吃,有时加进苋菜、瓠子,放入油盐,或者只是放进粥里面,都很好吃。
对于面粉的吃法,印象最深的还是奶奶做的手擀面,至今还能记得矮小的奶奶站在矮凳上擀面的情形。
手擀面的做法比较繁琐,而且还是个力气活,两支胳膊揉面揉得发酸的感觉至今记得。奶奶做手擀面时都是一做几家,所以她会叫上我们几个大点的孙女做她的`下手,围在桌边帮她揉面。她一团团地做好再分给我们,还要不时地检查我们的面团是否揉熟了,有时我们这些没有耐性的孙女会在面团揉得半熟时偷偷溜走,但走不了多远又会被奶奶唤回。奶奶用那根有二尺多长的擀面杖在面团上来回碾动,那面团渐渐地大了、薄了起来。擀一会奶奶再在上面撒一些面粉,直到那面团成薄薄的一层,有桌面大小时,奶奶才会一层层地堆叠起来,然后再切成粗细均匀的面条,用手抓起铺在锅盖上,等到了时间才下锅。而瓠子和着手擀面入锅味道会更佳。一家大小,一大锅的面汤会吃得精光。
手擀面周记 篇3
奶奶软软、滑滑,充满韧劲的手擀面润滑着我的心,温暖着我的人生。
五岁。与朋友玩摔泥巴比赛,因输掉比赛,愤怒就像爆燃的烈火瞬间把我吞噬。跟朋友大吵一架后,我哭着跑回家,哭嚎着扑进奶奶怀里,诉说着自己的委屈。奶奶轻抚我的背,倾听着,而后柔声道:“我的小妮子一定饿了,奶奶给你擀面去。”一会儿功夫,一碗热腾腾的手擀面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上面还卧着两个可爱的荷包蛋,瞬间,我的烦恼便随着升腾的热气飘到了遥远天际。正当我沉浸在面条的香滑中时,奶奶轻声道:“软硬适中的面才好吃,跟伙伴动不动发脾气、逞一时之能,只能让人离你越来越远。”我悟,同朋友道歉,和好。
十岁。考试中一直所向披靡的我,却在期末考试中栽了跟头——数学仅仅61分。那分数像无数根针,深深地刺在我的心上。放学回到家,奶奶端给我一碗手擀面。看着那滚烫、诱人的面,我发泄般地猛往嘴里扒,不争气的.眼泪在热气蒸腾中滚落进碗里。奶奶瞅了眼我书桌上的试卷,明白了一切,她装作不经意地跟我聊着:“做人就像面一样,不断的被擀压揉捏,才能慢慢的更有韧性,被擀压的次数越多,韧性就更大,也就更坚强。”泪眼朦胧中,我望见奶奶正意味深长地冲我笑。是啊,只有经历磨难的锤炼,才会越来越强大!
现在。青春期的我,暴躁易怒。放学回到家,在学校倍感压抑的我变成了狂躁的小刺猬。前几天,父亲催促我学习,一股烦躁之情如火山爆发般地涌起,我瞪着通红的眼睛冲父亲抱怨着,被惹怒的父亲几欲动手,闻声而来的奶奶劝走了父亲,我高昂着头转身跑回卧室,趴在床上生闷气。不久,一股熟悉的味道,如野马般闯入鼻腔,我不禁抬头,只见奶奶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手擀面走了进来,在这熟悉味道的抚慰下,我的心情慢慢平复。“爽滑筋道才是面的最高境界,又臭又硬不仅硌牙,而且人见人厌。人可以有脾气,但要学会把脾气糅合成一种向上的韧劲与力量。”奶奶语重心长道。奶奶富有哲理的话,如一道阳光照进我的心里,亮亮的,透透的。
一碗手擀面抚平了我的忧伤,抚慰着我的人生,温暖着我的岁月,让我在蒙尘中看见光亮。
手擀面周记 篇4
学校附近有一家很好吃的外卖,和记手擀面。快节奏的生活中,手擀面在家庭饭桌上已经很少见了,奶奶在家时偶尔能吃到。
奶奶八十岁出头,是一个硬朗、精致的老太太。小时候家里没人,我经常去爷爷奶奶家蹭饭。夏日中午,奶奶最常做的就是手擀面。
早早的拿出和面的盆,加入面粉、水、鸡蛋,将面粉揉成一团,然后静置20多分钟。奶奶说,这是在醒面,这样做出的面更筋道。醒好的面再次揉匀,再次静置,如此这般,奶奶才将面团放到案板上。在案板上撒上一层薄薄的面粉,奶奶拿出长长的擀面杖,一下一下的用力反复擀面团,直至将面团擀成圆圆的薄面皮。擀面杖与案板碰触,发出沉重的嘭嘭声,回荡在厨房。而奶奶像是不知道热似的,不曾停歇。我也曾试着拿起擀面杖去擀面条,又累又热,坚持没一会儿就放弃了。
薄面皮擀好后,奶奶用擀面杖卷着面皮,以大约四指的宽度叠放在一起。这时候,用刀把面皮切成细细的面条,然后抖散,手擀面就成型了。我最喜欢抖面条,每次都要和奶奶抢着来,感觉抖面条就像是表演神奇的魔术。
接着,奶奶将鸡蛋炒好盛出来,将番茄榨成汁,加水,等水沸腾之后,将手擀面放进去煮,最后放入炒好的鸡蛋,再撒一把青菜。红红的汤汁,筋道的面再配上白底的瓷碗,几根翠绿的青菜浮动其中,分外好看。榆树开花的时候,奶奶也会加入一把榆钱,最原始的材料,散发出最自然、幸福的味道,让人不禁食指大动。奶奶做的'手擀面,我往往需要吃两碗才罢休。
奶奶有四个儿子,其中我三伯在外地。自从前几年爷爷去世后,奶奶就开始轮流在三个孩子家生活。奶奶的日子很清闲,每天吃完饭后外出溜圈、唠嗑,有时还会去地里边瞧一瞧。奶奶的身体很硬朗,有时在几个孩子家转一转,还硬要揽下一些活儿去做。奶奶的生活很精致,想吃的东西自己动手,不将就。有一次父母去姥姥家,我回家给奶奶做饭,奶奶自己竟然在动手和面、包饺子...
我想,也正是奶奶的不将就,我才偶尔能有口福,吃到梦寐已久的手擀面吧!
手擀面周记 篇5
手擀面,顾名思义,就是手工擀制的面条,我擀面条的技艺是跟奶奶学的,先向黄盆里舀两瓢面粉,再一手往面里细细倒水一手搅拌,把面拌成面穗,方可和面,水要少放,面要和硬,冷天用温水,和好的面团三光,即手与盆底不粘面,面团油光发亮;擀面,将面团放在面桌(或面板)上,压平,用擀面杖卷面擀制,一杖擀毕,松开,转另一边卷上再擀,反复多次,擀好的面形似一块圆的台布,铺在桌上;切面,将面布叠成条状,右手握食刀,左手四指弯曲贴紧面皮,随切面的刀锋往后挪动,或粗或细,看你技艺或需求,待面条切完,用手抄起一把,一抖,似乎抖着一条羊肚手巾。
早时,吃奶奶的手擀面,多以杂面为主,单是粗粮面不能做,只有掺些小麦面才行。那时就是不懂,麦面自然能做各式各样面食,又好吃,何不多种些小麦?后来慢慢才知道,种小麦受到种子、肥料、生产力等因素的限制,其实生产队每年种的小麦也很多,就是打不出多少粮食,相反,粗粮如山芋、高粱、豆类等的适应性就强些。奶奶是持家能手,窘困平淡的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像山芋干面、高粱面、黄豆面,戗少许麦面和好,揪成面记置一块白布片上拍薄,放上韭菜或其他馅料,布带面皮一合,便是大型的菜饺,或蒸或贴,配以辣椒姜蒜汤,也能大开味蕾;春天到夏季的野菜,或蒸、或炒、或拌、或做馅,总是我家餐桌上的'佳肴。麦面面条只有过年和麦收季才能吃到,我喜欢麦收季,能闻到麦香,从田野到村庄,从磨坊到锅灶,处处弥漫着麦香味。麦季,人们割麦的、挑麦把的、打场的,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齐上阵,小学校也要放十来天忙假,抢收抢种。
我常在家做手擀面,总感觉买的不如自己做得原味、筋道,其方法就是奶奶教的,如何和面、擀面、切面、下面,遗憾的是,奶奶已走了多年,吃不到我做的面了,我也永远吃不到奶奶的手擀面了。
手擀面周记 篇6
今天放假,老爸、老妈一早就出了门。
中午吃什么?做碗手擀面吧,平常奶奶也会做,我在边上看过多次,也差不多会了。
不过,从拿面开始我就犯难了,面要拿多少呢?拿一勺吧,太少,再拿一勺吧。从面袋子里舀了两勺面放进盆里,我开始了和面的工序。记得奶奶说过,用温水和面会比用冷水和要好,于是,我在冷水里加入了一些热水,之后又加了一点油,便往面盆里倒。一不小心,把水加多了,加上油之后,就更加稀了。我只好又加了一勺面 ,这回可倒好,反过来了,面多水少,面都和不上了。然后,我又放了一点水,这时才刚刚好。
和完面后,我看着觉得很别扭,因为上面干巴巴的,开始我以为是和的时间不够,可和了半天还是这样。这时,我突然想起和完面是要醒面的'。于是我找来一个干净的塑料袋,盖在上面,让它慢慢地醒着。
一小时后,我把塑料袋拿了下来,发现已经没有干巴巴的现象了,又和了两下,开始了最后的两道工序。首先把面切一半,揉圆。用擀面杖一点点将面擀平,擀得很薄,再把它按照折扇子似的折三折,从一头开始切面丝,“这是咋回事,怎么粘在一起了?”噢,原来没放面粉。我捏了一把干面粉往面上一撒,撒完面粉后,又切了下去。但是,手摁在面上只要下手重了,就粘在一起。要是轻了,又切不下来,折腾了半天才切好。
开始煮面条了,把水先煮开了,接下来下面条。可面条有的都粘在一起了,这要怎么拿起来呀?这时我仔细地回想着奶奶下面条时的步骤:先找到面条的头,多拿几条,一起拽起来,抖抖。我按照奶奶的方法把面全部抖开了。此时,水快煮干了,我只能再添水重新烧。等水再次烧开时,我把面条放了下去,又加了一点油,因为奶奶说这样面条会更好吃。水开了,我拿筷子把粘在一起的面条打散开,再煮一会儿,面条终于熟了。
这碗手擀面虽然不好看,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口吃了起来。那味道,真是香极了。
手擀面周记 篇7
星期天,我们到伯伯家吃面条,伯母是山西人,做面条可拿手了。
伯母用勺子舀出面粉,放进盆里,在面粉中间挖个小坑。然后,缓缓往小坑里倒水,一手不停地把旁边的干面粉往中间推。加了水的面粉顿时变得黏性十足,伯母不停地揉啊揉,面粉渐渐抱在了一起,变成一团,但表面还很粗糙。伯母又继续揉啊揉,看她好像很吃力的样子,忍不住好奇地用手指戳一戳面团,面团有些硬。伯母笑着对我说:“今天做手擀面,面团得揉得硬一些。”哦。原来如此。渐渐地,粘在盆上的面粉都粘到面团上了,面团也变光滑了,揉好的面团放在盆里,用盖子盖好,让它醒一下。
过了半小时,伯母把醒好的面团放在揉面板上,用擀面杖来回擀,面团变成了一张厚厚的面饼。伯母把面饼翻了个面,再在上面撒了点干面粉继续擀,面饼越来越大,渐渐地,连揉面板都放不下了。只见伯母在面饼上又撒了点干面粉,把整个面饼卷在了擀面杖上继续滚,面饼就越变越薄,越变越大,把整根长长的擀面杖包裹了起来。然后,伯母把面饼打开,用刀切成两半,把其中一半卷在擀面杖上继续滚,面饼更薄了。最后,把面饼从擀面杖上取下,折成三折,用刀切成三四毫米宽的面条,刀在揉面板上快速地移动着,刀和揉面板接触,发出有节奏的“嗒嗒”声,没几秒,面条就切好了。
伯母把折在一起的面条拿在手上,抖了抖,面条就散开垂了下来。伯母把面条放入正在“咕嘟咕嘟”冒着泡的沸水中,没一会儿,面条的边缘开始变得透明。伯母告诉我:“这面条要煮得中间没有白心了,这样才熟了。”伯母把面条盛在碗里,舀上一勺事先做好的酱料,白白的`,滑溜溜的面条配上咸香的酱料,吃上一口,面条在嘴里又香又劲道,整整吃了一大碗。
我家伯母做的山西手擀面,果真是名不虚传!
手擀面周记 篇8
每天早晨,妈妈都会为我的早点发愁,不是因为不爱吃,只是因为怕迟到而放弃早餐,饿肚子是次要的,但妈妈的担心总是与日俱增。
我发现了妈妈的着急,于是不顾时间开始吃一点,但不是不能满足自己的小肚量,每次饿的咕咕叫,妈妈又开始担心起来,千方百计的更换食物的口味。
也许是我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小时候妈妈给我做的手擀面,还没出锅呢,就馋的直流口水,出锅后,看着那一根根晶亮的'面条,闻着浓香的汤汁,甚至连看到那精致的饭碗都让我增加了食欲,想去吃面,却醒了,枕头都被口水浸湿了。
第二天晚上,我想起了那碗面,就跟妈妈说了这件事,没想到妈妈欣然答应,明天就来一顿手擀面。
一大早,妈妈的擀面声就像有规律的节拍唤醒了我,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啊!才六点呢,妈妈就已经忙开了,透过门缝,我看到妈妈已经切了很多了,应该是五点钟就开始了吧。
“五点钟”这个词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徘徊着,看着妈妈里里外外的忙碌着,我的眼睛蒙上了一层了水雾,妈妈要在这寒冷的冬日的早晨给我做面,只是为了早上做的新鲜,我能多吃几口,我的内疚感马上就上来了,为什么非得让妈妈这样呢,不能让妈妈美美地睡上一觉吗,一些念头不断涌出我的脑海……
我快速穿好衣服,走出门,想给妈妈搭把手。“呀,把你吵醒了,别着急,马上就出锅了……。”不等说完,妈妈又钻进厨房忙碌起来……。
面被端了出来,闻着清香的味道,顿时让我食欲大增,不一会面就被风卷残云般的吃完了,妈妈不停的在旁边说,“慢点吃,慢点……”抬起头,我看到了妈妈欣慰的笑容。
妈妈的手擀面,看似平凡,其实里面含着极有分量的东西,那就是妈妈沉甸甸的爱。
手擀面周记 篇9
要说妈妈的厨艺那可是一级棒,黑椒牛柳、油焖茄子、扬州炒饭、清蒸螃蟹,可谓是样样精通,怕是古代的御厨都比不过妈妈哩,作为妈妈的孩子,口福不言而喻。
这天妈妈又突发奇想,想做手擀面给我们姐弟俩吃,怕是我与弟弟又要做妈妈的“搬运工”了吧。只见妈妈拿出了一个大碗,说:“你们俩去帮我拿四个鸡蛋和面粉来。”准备停当后,妈妈将一些面粉倒入碗中,面粉如同雪那么白,在袋子中撒下。然后妈妈又拿出四个鸡蛋,在桌子上“叮叮当当”地敲了一阵,那声音可真像美妙的乐曲呀。鸡蛋如跳水运动员一般,“扑通”一声掉进了面粉中,四周溅起了许多面粉,白中夹黄,甚是好看。
妈妈拿出了搅拌棒,将面粉和鸡蛋翻了个身,开始了搅动。谁知没有成团,反而变成糊了,妈妈不慌不忙地拿出了面粉又倒了一些下去,经过10分钟时间,面团终于揉好了,这可真是个体力活,但妈妈不急不疾。妈妈拿出了保鲜膜,先封上碗,防止苍蝇大军来破坏面团。而就在这时擀面杖竟找不到了,妈妈只好用装酒的酒瓶来代替,佩服妈妈的创意。酒瓶在妈妈的手里滚来滚去,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似的,一个厚厚的面团变成了一张薄薄的面皮。终于轮到我和弟弟出场了,我们与妈妈分工合作,妈妈熬排骨汤,我们负责切面条。
我与弟弟三两下便切完了,每一根面条破破烂烂的,品相并不是特别好。转头望向妈妈,她正娴熟地操作着火候的大小,一粒粒的排骨落入锅中,看得我真是口水直流。面焯过水后浇上鲜美的.排骨汤,哇!好美味呀!想必也勾起了你的食欲吧。
妈妈可真是一位超级厨艺大师,真是没有她不会的呀,但非常对不起的是我和弟弟的身材骨瘦如柴,的确辜负了一个煮妇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