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课改工作总结集锦

2023-09-24 12:02:48 课改工作总结

【#实用文# #课改工作总结集锦#】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好工具范文网编辑带来了充满新意的“课改工作总结”,大家看起来对于文档书写不够自信,借鉴优秀的范文是我们写作的重要方法。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幸福和生活品质的含义。大量优秀的范文,是怎么写的呢?

课改工作总结(篇1)

教科室本期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初二年级优秀小组长的表彰会。

(2)初一、初二全体主持人、小组长的培训。

(3)课改示范课的开展。

(4)全体课改教师的公开课。

(5)协助工会开展“溪泸教育,我的责任”演讲比赛。

(6)配合教导处举行月考的出题、制卷工作。

(7)进行课改文化建设。

(8)课改日常检查工作。

(9)选派课改教师外出培训。

(10)组织教师外出观摩。

成绩篇

不知不觉中,课改已走过近一年半的时间,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使我校的课改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

1.教师的教育观念变了。

我校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让课堂适应孩子发展”的课堂教学观念下,大部分老师实现了角色的转换,教师主宰课堂,一言堂的课堂教学现象少了,把一言堂变成了多家言。课堂上教师成了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引导者,计论的参与者,问题的帮助者。

2.教学方式变了。

在我校“学标引路,三环五步”开放式课堂上,学生学习知识不再是储蓄筒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学发现问题,然后小组讨论问题,探求答案,自己讲解知识,课前主动预习,课中积极展示,课后乐于反馈的学习习惯已基本形成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变高了,大部分班级都涌现出一批学习主动分子,课堂上他们积极发言,主动上台展示,把以前沉闷的课堂变得热闹而活跃。学生的`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和提高。像166班的zz,167班的z,168班的z、z,169班的z、z,170班的z,171班的z,172班的z,173班的,174班的z等学生。他们也俨然是一名主持人、小老师。他们不光使自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他们也带动了一批学生认真学习,使我们的课堂活跃了,师生互动频繁了,学生的参与度大了,使整个成绩也渐渐提高了。

3.师生关系也变了。

在校园里随处都会听到学生主动问好的声音,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主动和老师亲近,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这不仅是课改的成果,同是也不断促进了课改的前进。

4.教师的教学态度变了。

在和许多老师的交谈中,许多老师都乐于课改。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学标制定。本学期,教科室举办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所有老师的过关课,通过听课、评课提升教师的课改经验。许多教师对本科课改献言献策,有了浓浓的课改氛围,形成了“课改兴,我就荣;课改败,我就耻”的共识。

5.教学质量提高了。

课改的最终目的就是进行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课改初期,由于我们老师对课堂的掌控不到位,教学进度跟不上,所以在校第一次、二次月考中的成绩并不明显,但经过一期的努力和坚持,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像166班、170班进步很迅速。以数学为例,将两次月考中低于10分的人数进行统计,初三有52人占24%,初二有15人占6%,初一有11人占4%。初三校平18分,初二校平45分,初一校平51分。成绩不能表明老师上课的水平不高,能力不行,只能说课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课改误区

误区一:课堂教学改革太“彻底”,把上课全部交给学生,一堂课老师一言不发,任凭学生展示,如潭子沐老师的课等,虽然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但老师仍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误区二:患得患失。担心太多,学生展示的讲答的,我们老师不放心,很简单、很清楚的东西,全班合格率可达80%了,老师不在强调,像杨自盛老师,对学生缺少信任。老师应做到会的不讲,不议不讲,全不会的不讲。

不足:

学标的编写质量不高。原因有:

(1)教师编写学标时间太仓促

(2)学标编好后没有进行集体说课研讨,修改其中不足之处

(3)学标编写没有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只是简单把书本的练习照搬,学标上缺乏对知识点的点拔、归纳。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缺乏展示环节的整体步骤安排和缺少人文关怀的激励性语言,如“试一试”“你能行”

2.课前预习不到位。因为课改老师的辅导时间变多,给老师增加了负担,所以晚自习时,很多老师把学标发下去就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走来走去,没有融入学生中,指导预习,检查预习,几乎是流于形式,违背了“预习即正课”的课改原则。

3.课堂展示。课堂上有的老师只是机械地将学标上的预习任务分到各学习小组,然后小组依次上台展示,就像演戏。公开课上的展示纯为展示而展示。展示的目的,是将小组的学习任务教会别人。促进全班进步,而不仅仅是成果的展示。还应是问题的讲解,知识的传授,老师在展示中,很多一言不发,没有及时点拔,及时纠错,从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一言堂。老师没有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这就像一个人看见别人的钱包被偷,他没有说,小偷走了之后才说,你的钱包被偷了,这时有什么用。所以老师要积极融入学生的展示过程中。

4.课后反馈过于简单。课后的反思迫于学校的要求,形式、内容都太简单,没有深度和广度,至于课堂检测几乎没有老师进行。以致我们老师一味的责备学生差,“让他搞也不会”。导致教师对课改产生怀疑甚至放弃。

改正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

目前,我校还有一部分教师没有明确课改的目的,我们要认识到课改就是进行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课改就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往往却有教师肤浅地认为:课改就是让学生自己搞、老师旁观,老师成了甩手掌柜,简单地认为:只要课改学生就能全面发展。我们课改的要求是为了让学生从沉闷的课堂中活跃起来,少几个人打瞌睡,多些人参与课堂学习,由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全面发展,让我们的课堂能留住学生,让我们学校能吸引住学生,要达到这样的现状我们现在必须做到:一.加强理论学习。每人每期看一本课改的相关书籍。写两篇课改心得,其中的心得体会要结合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有感而发,不能敷衍了事。二.认真观摩先进者的示范课。多听课、评课,学习别人的长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期听课不得少于十次。三.老师应勇于上公开课,让别人来听课、评课,指出自己的不足,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每人每期至少上两次公开课。四.外出培训。学校将分批派老师外出学习,吸取外校的先进课改经验。

2.改变上课态度。

课堂上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学生才喜欢你,才喜欢上你的课。微笑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课堂的温馨。老师及时的表扬和激励是促进学生进步的有效途径。建议老师多上网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

3.规范学标。

各教研组需群策群力,集体备课、说课,使学标规范化,既贴合教材又贴近学生,学标制定有层次、有激励的语言,如:“做一做你能行”,“我展示我快乐”。

4.整顿课前预习。

通过大半期的观察了解,大部分教师对课前预习的认识还不够。课前预习既是学生的知识的预习,也是老师对课堂教学的预演,为第二天的课堂展示做好充分的准备。教科室将加强这方面的常规管理。

5.加强课堂教学的监管。

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处于临摹山东杜郎口、江苏洋思的教学风格。我们应该基本按照王校长提倡的“读读、讲讲、议议、练练、想想”几个环节进行,不要操之过急,练好了才能运用自如。教科室全体成员将在教学部的统一安排下对课堂进行全面监管。

6.反思要真实。

当前我校老师的教学反思敷衍了事应付检查,没有对课堂教学认真总结反思,发现问题。针对这个现象,教科室将严格检查,及时通报。

7.加强小组长的培训。

每班的小组长是有效组织课堂开展的骨干力量,是小组学习的带领者。我校将开展一系列活动,例如:组长赛课、视频观摩、主持人演讲等活动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争取为每班打造一批学生先锋。

几点建议:

一、课堂文化建设。

(1)规范学习小组。

(2)班牌、组牌、粉笔盒的管理。

(3)校长寄语。

(4)课堂评价表

(5)小组文化天地。

(6)教室的绿化。

二、学生学标的管理。

(1)清理课桌,让桌面上多余的书收放到书包里,让课桌成为用武之地。

(2)每月每科老师及时要求学生整理本科学标并装订成册,便于学习和保管。

(3)教科室、任课教师应妥善保存学标,以便期末检查或存档。

三、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听课评课的制度建设。我们要像长郡中学一样开展有偿听课。

四、加强监测力度。教科室将随时根据老师的上课进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当堂检测,以检测来促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课改工作总结(篇2)

原本以为挂职,不过是件可以逃出学校的牢笼,“休养生息”的好去处。可万万没料到的是这一周下去,一点儿也不轻松。听课、讲座、参加他们的教研活动日活动、备课组活动、校委会等,还因为这儿人生地不熟,总是找不着北。更因为周浦中学的作息特别紧凑,早上7:35分开始广播操,8:00第一节,上午5节,其中第五节是30分钟,一般是小学科的课,如社会、思品、音体美等,(声明:杭州六大主城区的社会、思品是开卷、并且不计分)上午的课是11:55结束,中午12:20到2:00是午休、导学案时间,下午是2:10开始到4:35三节课。基于小组化的“导学课堂”的特点,周浦中学采取上午是主科,从第五节和下午都是综合学科。这样,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的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就可以利用中午午休时间做,也有利于主科老师下午批改导学案和针对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准备第二天的课。我个人认为这比较符合杭州和周浦的学情。

其实我是社会、思品小学科的老师,但杭州主城区的这两门在中考只是以“合格”与“不合格”被列入考核,而不计入中考总分。周浦是西湖区最偏僻的农村,这儿学生的基础差、师资力量薄弱,因此林久杏校长支教团队一行六人来到周浦中学,针对此情此景,大刀阔斧,为农村中学杀出一条血路,开辟出一番新天地。这份破釜沉舟的决心,着实令人敬佩!去年,我校也曾轰轰烈烈实行“小班化”模式的课堂改革,也大规模的举行过三校联盟的一系列活动,也曾派学校骨干老师到安吉琨铜中学取经,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儿小,现在是既不像传统式的授课,也不像“小班化”的课堂的“四不像”。这样的前景令人担忧!

几十年如一的传道授业解惑式的传统授课,逐渐暴露出它不可避免的弊端。课改势在必行,“以学定教”是时下的主旨。如果我们学校能像周浦中学林久杏校长的团队那样破釜沉舟那股狠劲、冲劲、灵动和智慧,我相信我们田梧二中会有一片新天空!

说实话,其实我只是田梧二中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而这次有幸参与瓯海区名师培养对象的挂职,按道理,我只要专攻我的学科方面的学习和锻炼。但我的导师恰巧是周浦中学的课改领头羊—林久杏校长。所以,对其团队实施的以小组合作的为核心的课改,非常有魔力的吸引着我。其实周浦中学也是学习杜郎口和琨铜中学的,但他不是一味的照搬硬套,而是根据周浦农村中学的学情,加以创造改编,还专门成立一个新课程改革办公室,简称课改办,课改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一模重势:胆量大善表达

二模重效:擅组织会辅导(设立巡导团)

出模重质:质量至上、能力立意;学科思想、有效目标;

从20××年11月起步开始,经过了“一模”“二模”,现在正走在学科化探索之路上。据知情人士介绍,现在的八年级的课改最成型,无论是小组合作的讨论,训导团的“教”还是小展示、大展示的回答,甚至是自主提问都比较活跃和有深度。七年级到今天为止才刚刚跨进课改的门槛二个多月,最值得的一提的是九年级,由于这届是实施课改的第一年,许多老师从骨子里不想改革,只希望按部就班的走老路,所以磕磕碰碰的抵触和抵抗着,因此,也走了许多弯路,但是难能可贵的是,林校长不忌讳、不逃避,而是正视这些问题,并及时、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保证政令的下达和落实。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人知道春风的颜色,直到它吹遍山川和田野!”这份胸襟和魄力,令人折服!

课改工作总结(篇3)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重要环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标志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新课程开始走进了我们广大教师的生活。

新课程立足于“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价值取向。着力改变过去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学生生活、现代社会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它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它用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理念、构建的框架体系,对我们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和知识结构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

课程改革实施启动一学期来,在市教育局和教研室的正确指导下,我们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研究,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现将我校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的运行机制,是课程改革的有力保障

教务部门为主导。为了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由谢志平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建了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的课改研究小组,全过程带领广大教师做好课改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教务部门在组织、指导和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制定学校的实施方案,协助制定学科实施计划、教研计划、课题研究,认真听课,与老师们一起探讨,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解决,经常倾听老师们对课改的建议,收集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使用意见等,组织教师参加学区课改交流教学观摩,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

骨干教研组课题拉动为依托。科研领先,课题开路是一条有效的做法。按照“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层层推进”的工作思路,我校将十一个教研组分层划分,承担不同的研究项目,物理组的《重视实验,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生化组的《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能力》,政治组的《开展活动,激发热情,培养能力》,地理组的《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效率》,历史组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音美组的《初中学生艺术兴趣的培养和艺术素质的形成》,所有课题突出应用性,集中在课改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行动研究法集中研究,重点突破。

二、提高认识,扎实培训,改变理念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各地存在不同的问题,但适应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却是一个共同的问题。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着眼于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课程改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师资培训问题是搞好课程改革的关键。不管我们改革构想多美妙,在推进过程中,倘若将课程编制与师资培训截然分开,将会把广大教师置于被动地位,这样的课改必然要失败。在课改推进的过程中,抓好师训既是课程改革实施的起始环节,又是贯穿课程改革实施和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经常性工作。

提高认识是开展综合素质培训的前提,抓好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氛围至关重要。首先,我校每二周一次的集中业务学习,均以课改为主要内容,认真反复学习国家、省、市等文件,领会课改的精神实质;其次,我校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宣传;第三,认真组织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分管学科校行政参与,记录活动过程内容,教研组长主持,学习讨论内容仍以课程改革为主。

扎实培训,是课改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是事关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我校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校领导带头参加培训,然后教师参加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学校教育的成功关键是教师,新课程为学校广大教师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化发展则为课程改革实践的成功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石。

三、加强集体备课,是课改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新课程强调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

为此,我校各备课组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有备课组长主持,行政参与。

以前教师备课,可以比较详细的规划好首先拿出5分钟时间介绍一下什么什么,然后用10分钟讲解什么,接下来的25分钟如何如何练习,最后5分钟总结,等等。现在我们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老师在课前就很难预测学生某个环节到底花多少时间合适,而且即使有一个大致的设计,到了实地上课时比讲解式教学也还是多了不少出乎预料的变化,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因此,如果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式的教学,课前教师的备课就不能像讲解式教学那样规定得那么具体和确定了。因为讲解式教学教案中主要确定的是课堂上教师的言语和动作行为,而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而在教案中只能预先设计教师的行为,而很难对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进行预先设计,只能是有一个大致的估计,更多地还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课堂教学的进展。

另外,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倾听学生的思考。如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和解读。教师首先要认真倾听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们初步的感受、分析和理解。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一位好的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的深度,并决定需要由教师补充哪些有关作品的背景性介绍。通过倾听学生,一位好的教师能准确地判断学生们是否已基本充分交流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由教师对作品的补充分析深入到什么程度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

实际上,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

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当然,在学生首先讲透了各自的理解之后,教师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了学生的讨论,他讲了他个人对这部作品的了解、感受和认识,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评价、理解和支持。而且,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由于教师的专业出身和经验阅历,在学生交流探究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教师的`参与使整个研讨过程发生了令人兴奋的喜剧性变化。

四、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探讨式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开展交流、对话等相互作用("互动")过程中,"视界"的交接、冲突、介入与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关注对话"现场",而不要只盯着预定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

各科新教材中大都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有的提供了许多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范例或素材,而不是仅把分析思考后得出的结论直接呈现在教材中,意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对于这些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不要越俎代庖,代为探究,更不要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如地理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22页图7.9至图7.12,提供了1998年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百分比、1998年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市场的百分比,以及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这些数据和图片,充分表现出日本加工贸易经济的特点。学生通过对这些原始素材的探究、思考,是能够分析出日本经济的特点的。教师应该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引导他们对这些图表进行自主解读和探讨,而不要一上来就直接讲出日本加工贸易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当然,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究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问题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探究,即:探究的进度能否由教师预先确定或设计;是否应该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地开展非指导性的探究;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了;何时需要提供背景资料或有关信息,何时传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何时推荐学生阅读教科书,或向图书馆、互联网、成人求助?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要介入得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多长时间),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要找到答案了!"),也不要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甚至陷入危险之中。要防止不必要、不应该的指导,以免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也要防止不够充分的指导,以免学生感到手足无措。

这些,都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针对不同的探究活动,进行不同的指导。

五、培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新型教师

目前,我校已有多媒体教室2只,但长期以来,由于办公电脑相对少,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一直停留在“应付”的阶段,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较低。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随着办公电脑基本到位,课件制作室也已基本具备,我校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掌握多媒体技术。逐步使中青年教师能够独立制作、开发多媒体课件、开设多媒体公开课、示范课。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大大加强了直观教学的效果,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创造教育的实践。今年,学校主页初步建成,并且已经连上国际互联网。主页是宣传学校的一个重要窗口,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舞台,传播学校动态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建设一个完整的学校主页,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信息面广、涉及部门多,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今年我们绝大部分教师已参加了网页制作的简单培训,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趁热打铁,中青年教师要继续不断学习网页制作技术,提高现代技术水平。学校的主页将在下学期作全面的调整,增加师生作品栏目、资源共享栏目、建立各个教研组链接、部分班级链接。因此,在xxxx年我校在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方面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1、建立教研组网页,完善校园网。

2、培养中青年教师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3、培训中老年教师网上查询、下载资源的能力。

4、加强课堂电教手段的使用。

5、建议逐步做到无纸化备课。

我校要求各教研组要成立网络骨干小组,大科组2~3人,小科组1人,学校统一组织安排时间每学期对各组骨干成员加以培训,以提高骨干教师网页制作和收集教学资源的能力。同时,学校也定期对45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予以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网上查询资源的能力,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

以上是我校实施课程改革以来的一些做法,还有很多不周之处,我校将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总之,我校在课改中迈出了第一步,不管这一步是大是小,我们都将追求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实实在在,让这第一步走得坚实稳妥,真正做到“课程改革,第一步,走好!”

课改工作总结(篇4)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任何一种教育改革,最主要的还是课堂教学改革。如果课堂教学没有变化,那么其它改革也难以取得显著效果。在课改中,我们提出“真心实意搞课改,扎扎实实抓课堂”的口号,并以“四导”为抓手,推进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㈠导理念——扎实做好老师的培训工作

实施新课程,老师是关键,为了转变观念,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通过校领导和骨干老师的辅导报告,引导老师学习、领会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讨论、学习成功的案例,引导老师学习新课程教学的设计;通过分阶段的培训与指导,引导老师掌握实施新课程的科学方法、评价理念;通过推荐一些教育理论书籍、课程改革信息,引导老师撰写课改论文、案例和体会。此外,学校还抓住兄弟学校请专家指导的机会,让实验老师参与到该项活动中去,与专家对话,接受教育专家的思想传播,获取大量信息,使老师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琢磨、体现、完善新的理念。

㈡导方法——抓好课堂教学的前期工作

课改一开始,老师们就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数学没有学具,音乐、美术没有教案,体育不规定内容……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制学具,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校充分发挥各学科组的作用,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中要求老师们考虑以下因素:

(1)收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图书资料、网上信息以及生活中的小知识;

(2)采用“马蹄型”、“品字型”等教学形式,增加交流机会;

(3)多创设一些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境,发散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个性。在集体备课时,由执教老师作中心发言——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学科组其他老师认真倾听,并在各自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对于出现的问题大家争相探讨。

㈢导策略——进行课堂教学交流活动

我们扎实开展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组织好示范课、研究课、公开课。我们还开展了跨学科听课,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听课后老师都能抓住课堂的亮点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我们组织骨干教师深入课堂听课,发现“提问式”、“注入式”的课堂教学较多,针对出现的问题,我校领导、老师一起把脉、商讨,决定老教师靠骨干教师带,走“仿——悟——创”之路。一学期来,在广泛的交流中,老师们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有所体现。

㈣导评价——着力课堂教学评价的尝试

新课程带来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在实施中老师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的课改课是好课?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学校以怎样的标准来评价一堂好课?例如一年级的语文课识字2,老师在教完生字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演课文内容。学生有的表演动作,有的表情朗读,有的索性走下来,三五个聚在一起指手划脚,老师呢?穿流于学生中间,忙得不亦乐乎。正当师生激情投入,兴致高昂的时候,下课铃响了……抄生字没来得及在课中落实。用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来看这堂课,教学内容没完成,课堂结构不严谨,学生行为太随意,充其量只能是一般课。用新的课改理念来衡量以上教学,我们觉得这堂课虽有不足,但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快乐体验,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满足,老师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这堂课仍值得肯定。我们通过以上课堂教学评价的尝试,让老师们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有效地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导”解放了老师们的思维和手脚,曾经拿着教材茫然的老师豁然开朗了;曾经拘泥于课堂或习惯于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老师少了。迈着课改的步伐走过来的教师最有发言权了,他们深有体会地说:“课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充实;课改,让我们再次审视自己;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

课改工作总结(篇5)

个人几年的教学模式已基本定型,真要跨出这一步,实在觉有些力不从心。通过领导的指点、与老师们的.切磋、讨论和自己的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回顾走过的路,审视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教学的可喜变化,尝到了改革的甜头,下面就本学期的课改教学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1、初见活泼的、开放性的课堂。

由于教材的开放性,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式改变,课改后的课堂充满了激情、关怀,教师将自己融入对话式的课堂,与学生一起走进教材,一起学习语文。学生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改前的课堂,教师告诉得太多了,学生的体验、探究和感悟太少了,以致老师好心的告诉扼杀了学生的体验、探究、感悟和想象。课改后,在课程标准思想和人教版教材的引领下,教师通过组织学生的课堂活动,课外资料的搜索,学生学得灵活,教师教得有趣。

2、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经过近两个月的实验,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的变化。首先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对学习语文有了比较高的兴趣。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方式上,还体现在学生在课外学习上。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把学习当作自己的需要。不仅学习了课内要求掌握的知识,还引进了许多课外资源,学习了许多课外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也应该加强联系。

3、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习惯。

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呢?课堂上,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互教互学,共同提高,为了使这种学习方式不流于形式,教师从细微处着眼,进行指导,让每个学生承担着不同的学习任务:有的当组长,负责整理每个小伙伴的发言,并准备在全班交流时能谈出自己小组的见解;有的当主持,负责协调小伙伴的发言顺利;有的作音量控制员,控制小伙伴发言的声音等等,每人承担的角色随时更变,这样,每人都需要与他人交流、合作。不仅如此,对学生如何发言,如何倾听,如何评价,如何质疑等,教师都给予具体的指导。我参于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教师参与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这样,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的同学的发言做出思考,教学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交往的过程,学生合作的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

4、存在困惑

在课改过程中,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困惑。

(1)、备课花时较多,有时创设一个问题要想很久,加上做课件、设计检测题等,如何才能提高效率,能更有效地进行备课?

(2)、如何在课改中上好作文、交际、练习、复习、评讲试卷等课型,还有待摸索。

(3)、如何更好地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有话可讲,理解到位?很多问题提出来后,学生未能很好地理解,教师引导多了,教师的话就变得多了,也改变了教师只能讲10分钟的课改理念。

总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且对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有一定的课堂教学评价艺术,需要教师方方面面无私地付出,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将一如既往,付出努力,迎接成功。

课改工作总结(篇6)

一、在新“课改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应该是:师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学生在知识大观园中的导游;学生在知识探索过程中的向导;学生在知识创新过程中的合作者。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更要体现师生合作的过程。

通过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的地位平等、距离拉近了。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心理的压力减小了,学习的自主性加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

二、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经过“生活知识的体验→课本知识的理解→课外知识的探索”,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逐步形成运用课本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指导生活实践,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的思维方式。

三、工具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学生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的转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工具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在地理知识的互动教学中,强化地理环境要素的记忆、地理环境因素的理解和应用、地理图表分析方法的掌握,都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

四、关于组织、策划“课堂上的学生活动”应该理解为:教师要在课前作精心的备课,在课堂上实施策划方案、组织学生的全员活动。学生的活动应该是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的过程,达到在课堂上掌握必修知识的目的。

因此,结合生活的体验或结合相关的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讨论;结合教材中的知识要素或运用知识的相关因素,通过思考、讨论或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掌握新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思维、探索知识,这些都是可取的活动方式。

一种在课前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作精心的排练,在课堂上让部分同学表演,另一部分同学观摩,以完成“活动”的过程。这样往往是学生“欢腾”了一节课,却对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所知甚少,这种“活动”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活动既没有学生的全员参与,也不可能每节课都如此,更重要的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不能落实,不能达到“课改”所要求的最终目标。

五、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学生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主要的影响来自社会和家庭,导致进入中学的学生素质水平的起点有所不同。因此,在同一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和要

求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往往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自尊,而另一部分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却不能满足。

如何在“课改”精神的指导下,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使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在下一步教学工作中应该重点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课改工作总结(篇7)

我校小学语文科组在小学办公室领导的直接关怀下,以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教学研究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创新。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工作,小学语文科组教学和教改研究取得了初步进展,现将本学期的语文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为了让学生能够有丰富的课外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适应语文教学的改革,语文组首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改做好准备。读书活动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以年级为单位组织课前三分钟经典诵读活动。诵读的内容丰富多彩,如一二年级以《三字经》《弟子规》或儿歌为主,三四年级以古诗词、成语接龙、美文诵读等为主,五六年级以《唐诗三百首》、对联、成语、歇后语谚语、名人名言为主;诵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小组读,个别读,男女赛读,轮读,齐读等。学部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班进行抽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活动修改意见。每位语文老师在语文和综合课前三分钟都认真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各班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每节课前整个小学校园都是书声琅琅,形成了一种校级语文诵读特色。每个周末,老师安排学生一项口头作业,把本周学习的诗词在父母面前背诵出来,学期末,老师针对本学期所积累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抽测。第二步,各位语文老师认真组织本班学生积极参加读书活动,每个年级都有推荐书目,教室讲台前都有一个精美的图书架,老师组织学生把自己已有的好书带回学校,进行号码编排统一管理,学生可利用阅读课、课余休息时间和周末的时间借读各类书籍,并每周至少有一两篇读书笔记。老师们还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竞赛,知识抢答赛,好书推荐活动,写读后感比赛活动,讲故事比赛,手抄报制作、读书卡制作比赛活动。还配合学校少先队在六一儿童节,结合本年级特点,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展示本学期来孩子们的读书成果,每位语文老师亲自带队上场表演,自编自导了一台精彩的经典美文朗诵活动,还邀请了家长同台演出,老师和孩子们的优异表现赢得领导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孩子们读书的热情更加高涨了。课改的第一个阶段是学部组织语文老师分三批外出兄弟学校学习课改的模式,包括备课、课前导学案的设计、上课的方式、学生的学法、学生作业的批改,听取有关课改讲座等。学习归来后再在组内的教研活动时进行汇报,交流和讨论。

课改第二阶段开始时,先分年级进行集体备课,讲学稿经年级组老师共同反复修改,经语文科组组长审核后,再上交学部审批统一打印,提前一天发放到学生的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有目的地预习新课。鼓励中高年级的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到本课需要的资料,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课文。每位老师尝试上课后,每教学一篇精讲课文就写一篇反思,总结新的模式上课的收获,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在级组集体备下一课时及时作出调整,我们的课前讲学稿经过了几次的反复修稿,现在已形成自己的讲学稿的模式。

学部还提出听课的要求:课改最初尝试着上课;然后级组内互听课并评课,并提出修改意见,评课要有记录;接着每个年级组推荐一名老师在组内展示课改课,一年级组的欧阳敏艳,二年级组的陈婷老师、三年级组的黄丽君老师、高年级组的赖思老师分别展示了课改课,各位老师都在课后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对前阶段的课改工作进行了总结;最后学部黄校长李主任进行推门听课,并在课后做详细的点评。

课改的第三阶段邀请到广外附小的骨干老师黄老师、赵老师、肖老师来我校小学部课堂作现场指导。小学部语文组欧阳敏艳、曹萍萍、黄丽君三位老师展示了三堂语文课,呈现了三场真实的课改课堂。老师们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积极参与组内学习,引经据典,踊跃发言,对文本的把握明显较以前深入。课堂生动活跃,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黄校长、李主任、陈主任亲临课堂听课指导。语文组全体老师认真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课后,在四楼会议室进行评课,黄老师、赵老师、肖老师针对三堂课做了精彩点评,对三位老师的课给予了肯定,对老师们在课堂中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的方法表示赞赏,同时也给我们的课改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对老师们在课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课改存在的困惑等提问都一一作了解答。老师们受益匪浅。

新课改的尝试,老师们也在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改进,素质也在不断提高,陈婷老师参加学片的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黄慧老师参加片区的语文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并选送白云区参加决赛。青年教师在学部组织的备课比赛、朗诵比赛、自由答辩和无领导论坛等活动中,展现出较高的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老师的课改论文也得到了专家们不同程度的好评。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六年级的阳心余同学、刘梓寅同学分别获得白云区语文综合知识竞赛一、二等奖,阳心余同学获得广州市语文综合知识二等奖;五年级熊义鹏同学获得石井片语文综合知识竞赛一等奖,并选送白云区参加决赛;五年级宋若冰同学获得石井片“清洁白云,美化家园”的演讲比赛第一名,并获得白云区第四名的好成绩;还有很多学生在语文组组织的写字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抢答赛、写作比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通过课改,各年级的语文教学成绩显著,六年级毕业考试语文成绩优异,其它各年级的学生语文学习成绩优秀,均达到并超过学部的预期目标。各年级后进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小学部语文组课改在学部领导的督促下,在全体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并取得实效。要使语文课改一路走好,我们还将继续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并不断探索课改的新途径,谨记语文学科特点,不忘学生年龄特征,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信在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改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功!

课改工作总结(篇8)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我校的课改工作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了。作为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课改给教师们带来的考验和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下面将本人一学期来参加课改的几点感想总结如下:

一、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课改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语文教师,时代在变,流行语也在变,如今教师要教给学生的,已经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适应这个变化多端的社会。网络带给我们的变化真是不可估量的,如何去了解网络,帮助学生利用网络去学习,利用身边的每一种有效的途径去学习,这些才是学生真正应该学会的。

作为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应该学习什么样的知识,让学生利用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学习,不仅会知识,还要学会运用,做到学以致用。

二、开阔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新一代的创新人才。

课改通过教材的改革、教师观念的转变给学生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的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活动空间。

在语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活动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之中学习知识。比如在学句子的教学时,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读与写,

更加入了活动的内容,让学生边做动作边学句子,不仅学得快,而且掌握的更加牢固。

总而言之,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观念的改变与教材的改革相结合,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空,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引导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课改工作总结(篇9)

脚踏实地 大胆探索 潜心新课改

回隆一中始创于1942年,1980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中学,1996年省重点中学正式挂牌。20xx年,成为首批挂牌的“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自20xx年秋季起,湖南省全面实施高中新课改,我校全体教师以上级相关政策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入这一改革。两年来,新课改给我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很大转变,学校教育科研气氛空前浓厚,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并已初见成效。在湖南省20xx年度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审活动中,共评选出一等奖43个,我校占了5个。回顾两年多的课改,我们着重落实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培训,转变观念

我校认真贯彻“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精神,z校长从上海学习回来后,亲自对全校教师就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做了专题辅导,并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由省、市、县和学校多个不同层次的新课程培训和各种竞赛交流活动,如送了z老师去英国圣三一学院进行专业进修;阳自田、廖敦燕、肖国乔到北师大进行新课程培训,学校要求每个进入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参加由省、市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同时学校还不定期由教务处、教科室、电教中心给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提高了,观念转变了,不少教师将自己对新课改的感悟写出了很有研究价值的论文,发表在相应的杂志上。

为提高教师新课改的实践能力,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们学校组织了“六个一”活动,即号召所有教师读一本新课改理论书籍、上一堂新课改公开课、主持或参与一项关于新课改的课题研究、写一篇新课改的教育教学论文、制作一个优秀的新课改教学课件、写一次完整的新课改教学实录。学校并组织专门班子进行了评比。

二、突出“四课”,优化教学

1、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科室联合教务处,制订了《回隆一中集体备课管理条例》,规定每周各备课组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方,发挥备课组长的专业领导作用,举行集体备课,学校派有专人检查、登记。

开学初,学校要求备课组长制订本学期的集体备课计划,统一教学进度,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部分,分给不同的教师主备,在下星期上课之前,必须将下周需要讲授的内容提交备课组讨论,要求每位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这样备课对学生有什么帮助,通过每位教师的发言讨论比较,再形成半成品的教案,分发给各位备课组成员,每位备课组成员再结合自己所授班级学生的特点,做适当调整,上课后,再写出教学后记,然后在下次集体备课时再提出来讨论,最后由备课组做成成品教案,将电子稿上交教科室,由教科室交信息中心上传至回隆一中网站,供全体师生共享。

2、开展以新课程理念为主题的“优质课”大赛活动,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动作用。定期举办了“优质课”大赛,并将在大赛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的课作为全校教师学习的“示范课”。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对青年教师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从而挖掘他们的教育教学潜力。

3、评好课是对教学的进一步提升,教科室经过反复研究,启动了“课堂观察五维度法”即听每一堂课时,要求不同的教师从五个维度来观察,把观察结果做为评课的依据,这五个维度是①学生参与,主要看学生的倾听和互动程度;②问题设计,主要观察学生的问题设计意识;③教师引导,主要观察教师的主导作用;④课堂“对话”,观察课堂文化;⑤基础知识落实,观察教学目标、内容是否到位。

4、参与观摩课交流活动,扩大教育教学的开放性,让我们的老师走出去,见识见识外面精彩的世界,把外面的专家请进来,为我们的教师把把脉,支支招。这样无疑为教师的成长创造了契机,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平台。

三、强化科研,推动课改

新课程实施之初,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有一个熟悉和理解的过程。我校为了尽快步入有序、有效的实验轨道,学校特别注重课题研究,组织了专门从事研究性学习的一套班子,制订了《回隆一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了培训,让全体教师明确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和目标,懂得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从事研究性学习指导。由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通过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实验,许多研究性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多项奖励,我校的新课程实验工作受到了教育厅基教处和教研室的肯定,z副校长、z老师等分别在教育部全国课题组、中国未来研究会、湖南省教科院等部门举办的研讨会上做经验介绍。z等老师带领学生在烈日下,在暴雨中钻山林、下农村,深入小沙江、虎形山;在酷暑中,在严寒里,与瑶胞交心,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写出了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探寻花瑶文化,弘扬创新精神》,入编进了湖南省20xx年高中研究性学习教材。z校长的《谈课题研究的几个大观点》和z副校长的《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理论研究预测报告》都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一等奖。z老师的《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研究课题的工作报告》、z主席的《研究性学习的管理方法》在中央教科所评为一等奖,z两老师指导的《探寻滩头年画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深入社会,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z指导的《魏源思想调查与感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z老师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变化的思考》发表于《语文学刊》20xx年第5期;z老师的《花瑶风物考察》、《花瑶特产探寻》分别发表于《科技与教育》20xx年第四期、《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20xx年第11期;z老师、范明明指导的zz参与的由湖南省教育厅举办的即兴机器人擂台赛获二等奖。z老师指导罗舒曼等同学的《小沙江地区花瑶桃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桅子花金樱子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都被市科技局评为一等奖;z老师的《研究性学习课堂创新走向研究预测报告》被评为市一等奖。

最值得欣慰的是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利用各种方式,通过比较、通过亲历、通过归纳、通过反思,既陶冶了情操,也学会了思考、提高了智慧、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团结协作、学会了感恩社会。

四、整合资源,拓展课程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校注重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

1、教科室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组织教师到较早实施新课改的地区考察,再结合我校实际,组织一套领导班子,制订《回隆一中校本课程实施条例》,并在教工大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再组织班主任进一步学习,然后利用升旗仪式上的讲话和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动员发动。

2、组织老师撰写《回隆一中校本课程纲要》和《回隆一中学生选课指南》,公布《回隆一中校本课程目录一览表》,向全体学生介绍所开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指导教师编写校本教程和指导学生自主选修校本课程。

3、合理安排课时。校本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每周2课时,一般每个课程课时为10—18个课时。

4、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与评价。教科室做好监控、测评,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对学生的评价实行学分制管理,根据平时考勤及考核情况(成果展示、汇报表演、调查报告等)综合计分,每一模块2学分,三年必须修满6学分方能毕业。对教师则按照教学常规进行管理。并要求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5、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评选优秀校本教材,推广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同时教科室将优秀的校本教材整理、编辑成书并送县市参评,我校阳自田老师主编的校本教材《璀璨文明的魏源故里》被评为邵阳市一等奖。

实施高中新课改,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我们认为,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许多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还不能完全摆脱旧的模式;对新课程与考试评价特别是高考的关系无法理清,在操作上确实感到束手无策。

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问题,一是综合实践活动因担心学生安全没有时间保证,尤其是来自于家长的压力太大;二是新的教学资源缺乏,原有的资源没有重新整合配置,新的教学教研设备更新需要较大的财政支持,而一般来说,学校的财政总是捉襟见肘,特别是我们这样的贫困地区。

3、过程评价的形式、内容和实效三者很难很好的统一,导致过程评价实施步履艰难。

推荐阅读

上一篇:城市管理工作总结(范文6篇) 下一篇:最新红色经典的演讲稿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