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000字(优质十篇)

2024-09-04 14:50:48

【#实用文#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000字(优质十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000字 篇1

(一)教材分析:

“数一数”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它不仅是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对于我班孩子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建立数感。它不像一位数、两位数,看得清,数得清。所以,一味地传授其知识点,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因此,我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直观材料和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又能使新旧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认真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

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知道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了解数级的划分。

(五)教学难点:

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知道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准备:

计数器

(七)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最熟悉的就是数的应用了。让我们看看身边的数据吧。

一、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课件出示:

人大约有十二万根头发

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三十八万四千千米

据2010年人口统计,世界人口总数约为六十九亿

说一说你身边的大数。

学生交流搜集的大数数据。

师:看来,仅仅用万以内的数来计数是远远不够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更大的数。(板书课题:认识更大的数)

二、探究新知

1、数一数,认识计数单位“百万”,感知“满十进一”。

课件出示人民币,这里是某超市一个月的营业额,让我们一起数数有多少?

学生一起一捆一捆地数(十万一捆)。

师:数到九十万有好多同学已经停下来了,十万十万地数,九十万后面应该是多少呢?

拨计数器,讨论交流,汇报。

生:十万,二十万,……九十万……一百万

师:一百万!真棒!谁来说说为什么十万十万地数,九十万后面就数到一百万了?

生:因为九十的后面是一百,所以九十万的后面就应该是一百万。

师演示计数器:在计数器上的十万位上每次拨一颗珠子表示十万,拨到10颗珠子的时候应该是十十万,可是满十进一,所以就在十万位的前面拨一颗,现在计数器上就是一百万。

小结:十、百、千、万、十万我们一般把它叫做计数单位。那么一百万的计数单位就应该是百万。一百万是有十个十万组成,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它们都是满十进一。10个十万是一百万,相邻数位满十进一。

(过渡)师:如果我们继续数下去,肯定有比十万、百万更大的数。

2、认识更大计数单位

(1)推想:十个百万是千万。(课件计数器演示)

(2)类推: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

(课件计数器演示)

3、数一数,想一想,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探究并演示

4、认识十进制数位顺序表,探讨数级。

(1)认识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①提问:我们已经学了“个、十、百、千”是计数单位,那么今天我们所认识的计数单位又有哪些呢?

生:按大小列一列,出示课件。

②想一想,讨论两个数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满十前进一。

小结:(课件展示。)

(2)探讨数级

探究:回顾“个级”,认识“万级”、“亿级”。

归纳:每一级有四个计数单位。

生:(黑板演示)

个级:千、百、十、个

万级:千万、百万、十万、万

亿级:千亿、百亿、十亿、亿

师:指导理解这种划分方法,帮助认识什么是“数级”。

三、巩固练习:教材第5页1—4题(课件出示)

四、课堂小结

在今天这节课上,你收获了什么?

五、教学预反思

板书设计:

认识更大的数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相邻数位满十进一

10个一千万是一亿、千、百、十、个

十进制计数法千万、百万、十万、万、千亿、百亿、十亿、亿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000字 篇2

教学目标:

1、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能比较数的大小。

2、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较大数据单位改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师:让大家通过网络收集一些数据,在这些数据中,有的数据后面有“万”,有的“亿”,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2、出示中国地图。

3、提问:我国的陆地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960 0000平方千米。

4、师: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请说一说。

出示四个数据

(1)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千米。

(2)江苏省土地面积约是10 0000平方千米。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1660000平方千米。

(4)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000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

二、结合实际背景,体会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1、师:大家在读写这些数的时候,有些什么感受?

2、再比较分析一下课前我们收集的资料上的数据的特点,如果为了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么进行改写。

三、探究改写方法。

1、师:你知道这些数据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吗?它们是以“一”为单位,一般以“一”为单位是不写计数单位的,怎么把这些单位是“一”的数进行改写呢?

2、分小组讨论,探究改写方法。

3、观察这些数据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960 0000=960万45 0000=45万

166 0000=166万10 0000=10万

122 0000=122万100 0000 0000=100亿

3 0000 0000=3亿

师:为什么同样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四、比较大小。

1、让学生思考一下,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是怎么比较的,并在小组内交流。

2、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并集体交流。

五、试一试。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在排列大小之前,先让学生说说排列的方法。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3、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六、练一练。

1、开发大西部。

练习本题时,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数据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2、海洋资源。

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3、把下图中的点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连接起来。

对于不同的数据比较,学生可以先统一写法,再比较;也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000字 篇3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2、教材分析

对于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材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先教学加法,然后以加法及加法的意义为基础,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角度来了解减法的意义,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根据观察比较,弄清楚加减法的已知条件,最后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3、学情分析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整数加、减法有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加、减的意义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是对加、减法运算认识的巩固和扩展,教材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为将来学习小数、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加、减法的意义,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比较、概括等活动,能发现并用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间的关系,会在实际计算中运用。

3.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任务:

1、出示例题后,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尝试解答,与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编出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并加以解答。

3、通过解决问题,结合实例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加、减法的意义,分析问题中所存在的数量关系。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你能根据第一题的结果写出后面两题的得数吗?

① 23+24=47 47-24= 47-23=

② 3468+475=3943 3943-3468= 3943-475=

(2)请你各编一道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和一道用减法解决问题,并说说为什么用加法和减法。

(二)课堂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熟悉《天路》这首歌吗?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课件:

例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你能根据信息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能改编成减法问题吗?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这些都是用加、减法解决的问题,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关系等相关知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明确研究问题。】2.问题探究

(1)概括加法的意义

①尝试解答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想一想用的什么方法?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②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出示线段图,直观再现把814km与1142km合并在一起,并在算式的“+”下面板书:合并。

③提出问题,概括加法的意义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学生思考、交流

规范学生的表述,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板书:加法的意义

④回顾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板书:加数+加数=和)

(2)概括减法的意义

①尝试解答

刚才同学们还根据加法改编了两个减法问题,你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②汇报交流,交流思考过程

同学们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用加法?

③提出问题,概括减法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三道题目,思考:三个问题有什么联系?与第一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减法?(同桌之间先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规范减法的意义。(板书:减法的意义)

④回顾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你知道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减数-减数=差)

(3)加、减法的关系

观察三个算式,思考: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在学生比较交流的基础上,强调归纳:加法是“合”的情境,减法是“分”的情境,也就是说减法运算是和加法运算相反的运算,相反的`运算在数学中叫逆运算。所以,我们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设计意图: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学生对自主提出问题的解决,逐步体会运算的本质含义,并抽象总结为概括性的语言,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4)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根据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能发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吗?

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整理总结: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加、减法关系进行整理,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深层次理解,感受数学的逻辑性。】3.巩固练习

(1)下列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滑雪场上午卖出86张门票,下午卖出59张门票。全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

滑雪场全天卖出145张门票,上午卖出86张门票。下午卖出多少张?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汇报,汇报时,要让学生说出算式并解释原因。

(2)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2468= 3043-575=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汇报,汇报时,要让学生说出算式并解释原因。

(3)猜猜我是几?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汇报,汇报时,要让学生说出算式并解释原因。

4.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于加、减法有哪些新的认识?

(三)课时作业

题号1:下列各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①华光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370包,剩下630包。运来多少包练习本?

②兴华小学一共有学生843人,其中男生有418人,女生有多少人?

答案:①370+630=1000(包) ②843-418=425(人)

解析:第一题要求运来的包数,就是把卖出的和剩下的合起来。第二题要求女生部分就是把总人数去掉其中男生的部分。

【考察目标1】题号2: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例:23+24=47 47-24=23 47-23=24

247+435=682

643-175=468

569-346=223

答案:682-247=435 682-435=247

643-468=175 468+175=643

569-223=346 346+223=569

解析:【考察目标2】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或各部分间的关系列算式

题号3:篮球125元 足球115元 排球148元

(1)买两个足球和一个篮球一共要多少元?

(2)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1)115+115+125=355(元) (2)答案不唯一

解析:【考察目标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题号4:小芳做作业时遇到一道加法题,一不小心把37错写成了137,结果得到的和293,问原来的两个加数分别是什么?

答案:37和56

解析:【考察目标2、3】因为把加数37看成137得到293,所以多加了100,原来的和是293-100=193,因为一个加数是37,所以另一个加数应该为193-37=56。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814+1142=1956 1956-814=1142 1956-1142=814

加数 + 加数 = 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 = 减数 + 差

被减数 – 差 = 减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000字 篇4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3页-35页内容,《乘法运算定律》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⑴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总结过程,感知“猜想----验证”这一总结规律的方法。

⑵学生理解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不同方式表示运算定律,以及利用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⑶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不同方式表示运算定律,以及利用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教学难点

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总结过程,感知“猜想----验证”这一总结规律的方法。

五、教法和学法

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和可探究性,所以,我采用了以组织探究学习活动为主的教学策略。力求在通过“猜想----验证”的方式总结运算定律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

说一说植树有什么好处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解决与植树有关的问题去发现、总结乘法中的运算定律。

(二)猜想验证,总结规律;

1、引导为主探索乘法交换律

⑴提出猜想

(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一步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师板书)

“你们还有不一样的算式吗?”(板书两个算式。)

“同样的问题我们列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但结果是一样的。那我们可以说25×4=4×25。”(板书算式)

观察这个算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这样一个式子,我们发现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那么,我们只是提出了一个猜想,这个规律能否试用于所有的乘法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⑵验证猜想

说一说,你们打算怎样验证这个规律呢?

⑶得出结论

汇报。

小结:通过刚才的猜想、验证,可以证实我们发现的规律不是偶然的,它可以应用于所有的乘法。

(板书:乘法交换律)

“你们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⑷小结: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乘法交换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按怎样的过程总结出乘法交换律的呢?

引导学生回答:先解决实际问题——发现规律——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2、自主探索乘法结合律

按《友情提示单》自主探究学习。

(1) 提出活动要求。

(2) 学生活动。

(3) 汇报总结并板书。

(4)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并板书。

三、巩固应用,拓展总结

(一)基本练习

1、书后做一做第1题

2、你根据乘法运算定律,猜一猜小猫背后的数。37页2题(猜数、说说用了哪条运算定律。)

(二) 综合练习

课件出示小精灵的问题,说说你们的发现。(交流、汇报)

小结: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两个数相乘交换位置的规律。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或三个数相乘,改变运算顺序的规律。

(三)拓展练习

完成做一做第2题。

1.提出一个用两步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独立解决?

2.汇报

小结:计算三个数相乘时,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相乘,这样计算简便。

四、课堂小结

回忆一下这节课内容,说说你有什么收获?(重点说你学会了什么?怎么得到的和怎么发现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000字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体会“策略”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题意帮助学生列出田忌所有可以采取的策略,通过对照找到赢齐某某的唯一方法。

3、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列举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来找出并体会田忌赢齐某某的策略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新课]

1、我们来玩个游戏,每人三张扑克牌,比大小,三局两胜制三局两胜什么意思?

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红桃10、7、5和黑桃9、6、3

问:你选择哪一组牌和老师比大小,让学生先出,老师几次比赛都赢了。

2、你有什么想法?

3、 “比赛中,怎么研究双方的情况,运用策略,找到能够取胜的方法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要学的《田忌赛马》,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有兴趣吗?”

[提出问题,研究策略]

1、 老师讲故事:田忌赛马

师:齐某某和大将田忌喜欢赛马,他们把马分成三等,按照3局两胜制论输赢,第一次比赛,齐某某的上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齐某某的中等马对田忌的中等马,齐某某的下等马对田忌的下等马,由XX忌每个等级的马都比齐某某的稍差一些,所以田忌输了,田忌很不服气,要与齐某某再赛一局,你来帮田忌想一想,可以怎么安排三匹马的比赛顺序?

(学生可以随意说一说想到的方法)

师:同学们真能干,帮田忌想到了这么多方法,究竟一共有多少种比赛的方法呢?其中哪些方法是能够赢得齐某某的呢?

2、同桌两人合作研究。

(1)找一找田忌共有多少种比赛方法以及能够赢得齐某某的方法。

(2)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某某。

3、汇报研究分析结果。

(1)谈一谈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找的。

(2)你有什么发现?(田忌只有一种可以取胜齐某某的方法。)

(3)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某某?

小结:像同学们刚才这样,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来,并从中找到最好的方法,这是数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4、想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结局吗?

师:田忌第一局比赛输了,正当他束手无策时,他的一个谋士,也就是出谋划策的人,叫孙膑,就像同学们刚才一样,为田忌一一分析各种策略的优缺点,最后找到了这唯一能够取胜的对策,最后,田忌以弱对强,反败为胜。

5、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000字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2、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3、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感。重点难点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教学准备

课件、礼品盒、实物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落实知识点

一、创设情景

课件演示,教师用语言描述:音乐响起(生日快乐),今天是淘气的`生日,我们一起来为他祝贺。淘气家的桌上摆满了朋友们送来的生日礼物,机灵狗想看个究竟。

(1)机灵狗先是站在地面上看;

(2)然后抬起了前腿看;

(3)还是站在凳子上看;

(4)最后,它终于爬上了桌子上看。

你能按照机灵狗四次看礼物的顺序,在下面的()里标出①②③④吗?课件展示图片。创设情景

课件演示,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二、实践感知

1、小组探究:按照机灵狗的方法请尝试观察,并说说分别看到的是什么?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机灵狗先后看到的并标出①②③④。

3、不知同学们在生活中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如果有你能和同学们说一说吗?

想一想:机灵狗观察的位置有何变化?观察到的范围又有什么变化?

三、实践探究

1、说一说:小明沿小路向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

先比较两幅图的区别,再说一说,哪一幅是在A点处看到的,哪一幅是在B点处看到的?说明什么?

2、填一填: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越()。

3、想一想:小明观察物体位置的变化引起了什么的变化?有怎样的变化?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000字 篇7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亿以内的数和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将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迁移到更大数的比较大小上来,学会改写大数。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点:

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在设计比较大数大小的过程中,先着重复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再通过类推的方法分步进行尝试,解决更大数的大小比较的几种情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位的意义和数位的顺序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比较的方法,最后引入教材情境,完成多位数大小的排列。

2.突出观察比较,掌握方法。

在设计大数的改写活动中,先用课件出示两组不同的数据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以“万”或“亿”为单位计数的好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再通过对比两种计数方法,观察特点,探究出改写的方法。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下面的数各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哪一位?

43600 607003 5897100 56427800

2.比一比下面各组数的大小,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出示课件)

1098○998   4378○4387

引导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3.引入新课。

生活中还有很多较大的数,我们不但要会读写,同时还要会对它们进行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数的'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既巩固了旧知,又为学习新知迁移过渡。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大数比较的方法。

出示中国地图册挂图。

(1)激趣引入问题。

让学生在地图中找到以下几个省和自治区的位置:内蒙古、青海、四川、西藏、新疆。

师:你去过这些省吗?你能比较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的大小吗?

(2)学生尝试比较。

(3)汇报比较方法。

(迁移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位数多的数比较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4)排列各省、自治区的面积。

①排列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

师:你能将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从大到小排列吗?

学生自主排列并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660000>1230000>490000

②排列5个省和自治区的面积。(课件出示教材8页情境图)

师:你能把情境图中5个省和自治区的面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吗?与同桌交流比较的方法。

学生独立试做,全班交流比较方法。

(5)引导学生归纳较大数的比较方法。

多个较大数进行比较时,可以按位数分一分,位数多的数比较大;位数相同时,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会简便些。

2.大数的改写。

(1)课件出示信息,发现不同。

①课件出示信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大约是:166万平方千米。

我国的人口总数大约是:14亿人。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000字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能正确地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2.学生经历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比较多个数的大小。

教学工具

四年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知识铺垫

(一)复习亿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填空。

(1) 8200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它与720101的位数( ) (相同或不相同)。

(2) 10101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个( )。

(3) 34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个( )。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56 ○ 1280 20xx ○ 1020

5693 ○ 5297 8064 ○ 8046

3.引导学生口答: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

(1)先看有几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如果位数相同,那就看左起第一位,如果左起第一位相同,就看第二位,依此类推。

二、合作探究,教学新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幅圆辽阔,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五千年的人文创造和天开万物造就的自然景观为我们留下了景象骄人、数量繁多的'名胜古迹,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艺术,招徕各国游客,因此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有课来到我国旅游。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几个国家来我国旅游的具体人数。

师出示课件20xx年几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单位:人)

美国:2116100日本:3658200泰国:608000

俄罗斯:2536300印度:606500韩国:4185400

2.正确地读出上面各数。

3.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4.学生同桌两人合作,在这6个国家中随意选取两个国家的人数,比较它们的大小,一人出问题,一人来比较,解答。

自学提示:试着比较一下数的大小。

5.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归纳比较方法:位数多的数就大。(板书)

(二)初步研究新知

1.两个亿以内不同位数的数大小比较。

216110○608000

师:哪一个数大?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结: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__。

2.两个亿以内相同位数的数的大小比较。

608000和606500

师:位数相同情况怎样比较?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小组汇报:都是六位数,就比最高位,它们最高位上都是6,就比下一位万位,万位都是0,就比下一位千位,千位上一个是8,一个是6,所以608000大于606500。

找多个学生说。

让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3.多个数大小比较

要求:根据到我国旅游人数多少,将这6个国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学生小组内尝试。

小组内交流各自比较方法。

引导比较:分类----七位数相比较---六位数相比较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最好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1)比较每组两个数的大小

92504○103600 50140 ○ 61340

28906 ○28890 620300 ○ 307300

(2)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大小

50500 500500 55000 40005

四、教师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经过今天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与我们学过的万以内数比大小的方法相比,你发现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方法: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___。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为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___,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五、布置作业:评测练习

板书

亿以内数的认识

位数不同两个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比较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多个数大小比较先分级再分类比较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000字 篇9

设计说明

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利用现实的情境或材料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体会随机思想,树立随机意识。

1.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本节课时,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把统计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2.做探究交流的小主人。

本节课在探究条形统计图的画法的这个教学环节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小组合作尝试画出条形统计图,并且自己总结出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其间教师只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复习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两种条形统计图?

生:纵向条形统计图和横向条形统计图。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生:条形统计图能对事物进行比较,能让人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师:这节课我们将进行条形统计图的相关复习。

(板书课题:统计与概率)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所学内容的简要回顾,再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复习做好准备。

⊙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课件出示教材111页4题。

(1)明确育民小学各年级男、女生戴近视镜的同学人数统计表。

(2)学生分组完成条形统计图。

(3)各组汇报成果,投影展示条形统计图。

(4)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四年级戴近视镜的有多少人?

②哪几个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数比较多?

③哪几个年级戴近视镜的男生比女生多?

(5)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让学生分别说出横轴、纵轴、每格代表几人;各种直条代表什么。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000字 篇10

学习目标:

1、认识垂线、平行线。

2、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3、发展自己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学习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过程:

1、在一片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会有几种情况? 分别是什么?

2、什么叫平行线?平行线还可以怎么说?为什么要说在同一平面内呢?

3、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又可以怎么分类?什么叫互相垂直?什么叫垂足?

4、平行线、垂线和直线、射线、线段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一、说一说:

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和垂直的例子。

二、做一做:

1、下面图形中哪组直线互相垂直,哪组直线互相平行

2、判断:

(1)、正方形中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2)、两条直线相交,这两条直线一定垂直。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4)、一条直线垂直。

3、画一画

(1)先用钢笔画一条直线,再用铅笔画两条直线和它平行,看一看,后画这两条直线是什么关系?

(2)先用钢笔画一条直线,再用铅笔画两条直线都和它垂直,看一看,后画这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

三、折一折。

(1)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两次,使一组对边与折痕互相平行。

(2)把一张正方形纸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推荐阅读

上一篇: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精品十七篇) 下一篇:退租解约申请书十一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