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钓鱼的周记汇集#】写下心得总结,培养思考习惯,提升感悟力。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钓鱼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钓鱼的周记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钻的动作,能够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
2.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利用一条长皮筋(挂上绿色纸树叶)设置70厘米高的障碍物,小猫头饰每人一个
2.若干小鱼图片四散放在场地一端,“鱼篓”两只。
3.地垫、平衡木。
4.音乐《早操歌模仿操》。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猫妈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1)教师扮“猫妈妈”,幼儿扮“小猫”,一边喵喵叫一边走入活动场地。
(2)“小猫”在“猫妈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愉快地做早操:“今天天气真正好,小猫小猫来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
2.游戏“小花猫钓鱼”。
(1)将幼儿分成两队分别站在起跑线上。教师交代游戏游戏名称、玩法:“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去河边钓鱼,路上要钻过一片”树林”,爬过“草地”,走过“小桥”,到”小河边“钓(捡)起一条鱼,放在”鱼篓“中,然后从“树林”两边跑回来。
(2)请两名幼儿分别示范一次。引导幼儿观察动作要领和游戏玩法。
(3)幼儿游戏3~4次。(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活动量的大小适当增减活动次数。)
3.总结放松。
“猫妈妈”表扬“小猫们”勤劳又勇敢,和“小猫们”一起抬着“鱼篓”回家。
钓鱼的周记 篇2
前段时间爸爸答应我,回乡下的时候要带我去钓鱼,所以我很期待回乡下的那一天。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回乡下啦!我太开心了!今天是阴天,有人肯定会觉得今天天气不是很好,可我觉得如果要去钓鱼,今天却是个好日子,因为没有太阳时去钓鱼就不会那么晒了。
钓鱼时总不能像姜子牙那样不用鱼饵就去钓鱼吧,所以我们就先要做好准备工作。于是我和妈妈找了个钓鱼的好地方。爸爸就开始了准备工作,一开始的工作叫“打窝”,就是吸引鱼儿来到钓鱼的地方,“打窝”后就开始装鱼线。现在准备工作就大功告成了。
开始钓鱼了,我就把鱼竿拿出来,把一点鱼饵粘在钩子上,然后抓着鱼线,轻轻地放开再把鱼杆垂下去,鱼线就到了水里。看着浮漂一个一个的往下,到了只有两个浮在水面上时就表示已经成功了。现在只要静等就可以了。一开始我很心急,每次都是刚放下去就拿了起来,所以我总是钓不到鱼。突然,我拉鱼线的时候发现很重。肯定是一条大鱼,我内心激动万分!可是我怎么拉都拉不动线。唉!原来我的'鱼线被缠住了,哪有什么鱼啊。鱼线缠得太紧,没办法,只能把鱼线剪断,放弃鱼线和鱼钩。一条鱼都没有钓到还损失了鱼线和鱼钩,我觉得这真是太扫兴了。
虽然我没有钓到鱼,但是我知道了慢工出细活的道理,做什么都要有耐心。
钓鱼的周记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2、培养专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
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做事情的道理。
活动准备:
1、磁卡:“三心二意”、“一心一意”。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中的故事,通过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故事里都有谁?她妈去小河边做什么?谁能猜猜故事的内容?
(2)幼儿阅读后回答。
(3)教师:小朋友的故事编的真精彩,可是我们书上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教师带领幼儿共同阅读故事《小猫钓鱼》,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讲述故事。
(2)教师:故事里都有谁呢?它们在做什么?小猫开始时钓到鱼了吗?为什么没有钓着?(因为它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做事总是三心二意的'。)
(3)教师:后来小猫钓到鱼了吗?为什么?(钓到了,因为它听了妈妈的画,一心一意去钓鱼。)
三、帮助幼儿理解“三心二意”和“一心一意”的意义。
(1)引导幼儿理解“三心二意”的意义。
A、教师出示词卡。教师:你们知道什么是“三心二意”吗?
B、幼儿分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三心二意”就是形容做事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忙那个,结果什么事也做不好,什么事也完不成。(2)引导幼儿理解“一心一意”的意义。
A、教师出示词卡。教师:那么,你们摘掉什么事一心一意吗?
B、幼儿分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一心一意“就是形容一次只做一件事,做事很专心,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注意力比较集中,事情往往完成得比较好。
四、请幼儿向小伙伴说一说自己做事的经历。
(1)教师:你有没有像小猫这样做事三心二意的经历呢?结果怎么样呢?
(2)幼儿回答。
(3)教师:你有没有像小猫后来那样做事一心一意的经历呢?结果又是什么呢?
(4)幼儿回答。
五、引导幼儿养成做事专心的好习惯。
(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是学习小猫的“三心二意”呢?还是学习小猫的“一心一意”呢?
(2)幼儿回答。教师小姐:小朋友们说得很对,我们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一心一意”,只有专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完,做好。
效果分析:
钓鱼的周记 篇4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第一批参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学校,新课程的理念不仅为教师的所掌握,而且已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校学生在课改的理念指导下,已逐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形成了爱提问题,敢于探索的好学风,对学习语文已经积累了一些方法,如读中感悟,抓关键词理解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设身处地地体会詹姆斯的心理变化过程,理解詹姆斯对“规则”的态度和认识。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懂得自觉遵守规则是一个好公民应有的修养。
【教学过程】
一、抓住“启示”,直奔文本
1、詹姆斯在与父亲的一次钓鱼中收获了终生有益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呢?
(生说。)
2、齐读,倒数第二自然段。
(设计思路:学生在第一课时已初步感知课文,这里从结论入手,既勾起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又提示学生寻找詹姆斯得到“启示”的心理历程,进一步探讨课文的内涵。)
二、紧扣重点,咀嚼文本
1、詹姆斯是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后才获得如此宝贵的启示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2~12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
2、四人小组交流。答案不同的要说明理由。
3、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詹姆斯的心理变化历程:
钓到鱼时:紧张、激动。
放鱼时:“爸爸!”──不情愿;“可哪儿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呀!”──抗议。
放鱼后:悲哀。
4、谁来完整地说一遍詹姆斯的心理变化历程。
(设计思路:这是对文章内容的概述,也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表达的过程。在说话的过程中吸收语言,进行内化。)
5、詹姆斯的心理变化是真实的。从来没钓过这么大的鱼,心里怎么会不激动呢?面对自己辛辛苦苦遛了两个小时才得来的鱼却要白白放掉,心里怎么会情愿呢?现在,假如我们就是詹姆斯,让我们把描写他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换成“我”的角度来说说,并适当加进自己的心理活动,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例:我的天哪,足有10公斤!这是我见到过的最大的鱼。
6、学生练说后全班交流。
7、点名汇报。师相机点拨说出真实的感受。
(设计思路:与詹姆斯的心理产生共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在这里,结合课后的“金钥匙”,让学生转换角色,读、说,体验詹姆斯的内心变化。)
8、爸爸心里也知道詹姆斯的想法,爸爸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呢?再读课文,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9、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10、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句子:
(1)“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
(2)“父亲再没有说话。”
11、分角色朗读父子的对话。
(设计思路:刚才已经引导学生用抓重点词语句子的方法解决了詹姆斯的心理变化历程的问题,现在再次用同法,通过找出描写爸爸的态度的句子理解课文,再次强化学法指导。)
12、爸爸的态度为什么这样,丝毫没有为詹姆斯的抗议所动摇?爸爸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说。)
13、如果你也和他们去钓鱼,目睹了这一经过,你会想些什么?
14、生思考后交流。
15、詹姆斯也和有些同学的想法一样,无可奈何地把鱼放掉了,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导感情朗读11自然段。注意“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捧起、沉甸甸、吃力地”这些能体现詹姆斯无可奈何地放掉大鲈鱼的心理的词语。
(设计思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读文本,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理解感悟,议论文本
1、就是这样一次平常的钓鱼活动,却对詹姆斯的一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哪些方面影响了他呢?同学们读一读课文13~16自然段,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的理解。
2、生思考后小组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为什么要遵守规则,怎样才能遵守规则?
5、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次钓鱼得到的启示,注意语言要精炼,概括性要强。
例: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有没有人监督,都要自觉遵守规则。
(设计思路:学生已经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理解了它的内在联系,再借助文本就能领悟“启示”的真正含义,让学生通过充分议论,发表见解来进行自我教育,比教师单纯的讲效果要好得多。)
四、读写结合,升华文本
1、小练笔:
生活处处有规则,学了这篇文章,老师心潮起伏,不禁要对所有的人说:“人们啊!请自觉遵守规则吧。”同学们,你们希望人人遵守规则吗?那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注意事项,提醒大家遵守吧,可以为湖边的木牌写一则“钓鱼须知”,也可以为洗手间的水龙头写一则“用水须知”等等,只要是你在生活中发现的需要人们遵守规则的地方,都可以写一写,做一个善意的提醒。
2、作品交流。
3、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要人人遵守规则,我们生活的环境就会秩序井然,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就会越来越文明。
(设计思路:学习语文是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学习使用的过程。读写结合的安排,是学生运用自身语言积淀自由表达的方式,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升华。)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总体来说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注意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渗透,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尝试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达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一、活用文本,感悟语言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钓鱼的启示》文质兼美,生动感人,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例。教学时,我尽量避免平均用力,直接进入文本的重点段落,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另外,还通过朗读体会词语的作用,从而感悟语言的魅力。
二、转换角度,体验内心
文中的当事人经历的事是学生未曾经历的,如何让学生与主人公的感情产生共鸣?我两次采用了转换角度的方法,让学生想像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地体验了人物的内心变化,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培养能力,激发情感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如朗读的能力,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的能力,写作的能力等。在培养这些能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情感。
本课教学也有不足之处,如:在引导学生写作时,还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如在湖边钓鱼除了遵守时间的规定,还应注意什么?(如保护环境等)这样,学生写的文章会更充实。
钓鱼的周记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哪些是观赏鱼,哪些是食用鱼。
2.理解《小猫钓鱼》故事内容,并能利用图片复述故事。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
1.知道一些常见鱼的名称。
2.知道鱼是可以吃的。
教材/环境布置:
《小猫钓鱼》故事书,小猫头饰若干,钓鱼竿若干,自制池塘一个,观赏鱼与食用鱼的图片若干,平面鱼缸一个,盘两个。
教学步骤:
一.引起学习动机:
出示小猫头饰,问幼儿:“小猫最爱吃的食物是什么?
“有一只小猫想到河边去钓鱼,我们看看它有没有钓到鱼。”
二.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小猫钓鱼》故事书,讲述故事内容。
2.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幼儿根据故事的图片,进行复述故事。
4.教师:“小猫钓了这么多鱼,可是这些鱼儿,有些可以吃,有些是给人观赏的不可以吃,小猫不懂怎么分,你们帮小猫分一分,把观赏鱼放在鱼缸里,把食用鱼放在盘子里。”
5.教师让每个幼儿拿一张鱼儿的图片,轮流把鱼儿分别贴在鱼缸或盘子里,并且说一说为什么要把这条鱼儿放在鱼缸或盘子里。
6.小朋友全部贴好后,让幼儿说一说对不对,并问幼儿为什么
有的观赏鱼不可以吃?
三.区域活动:
共设有五个区,幼儿模仿鱼儿的动作,唱着《鱼儿水中游》的歌曲进入各区进行活动
四.结束活动:
幼儿在“鱼儿水中游”的歌曲中回到大组活动区,教师让幼儿说说自己刚才玩了什么游戏?感觉怎样?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鱼可以做成哪些食品,明天告诉老师。
教学评估:
1.通过今天的活动,大部分幼儿能对观赏鱼和食用鱼进行分类,能利用故事《小猫钓鱼》的图片进行复述故事。
2.在进区域活动时,幼儿都能自己选择要去的`区域,专心地操作。
3.在活动区域,幼儿对教师说投放所的玩具、教具都很喜欢,个个很认真、投入,连平日坐不住的幼儿,也专心地玩。
4.在益智区,幼儿对钓鱼游戏的兴趣特别浓厚,每个幼儿都钓得很好,美工区的幼儿在使用剪刀方面,掌握很好,能够剪出水草、鱼儿的形状,颜色配搭很鲜艳。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在版面上布置和呈现来,都非常高兴和有成就感。语文区的幼儿对老师所提供的书本也读得
津津有味,这可能是因为老师准备的大书本,内容包罗万象,图片色彩鲜艳,吸引了小朋友。在角色扮演区的幼儿,很投入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有一位幼儿买鱼,钱都用完了,其他小朋友还会把自己的钱借给他。
5.在大组教学时,教师在启发幼儿回答问题时,还做的不够,如能多提开放式问题,让幼儿经过思考回答问题,那效果会更好。
钓鱼的周记 篇6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3课《钓鱼的启示》。
二、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基本的表达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时根据本教研组制定的“如何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的课题研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进行深入的探究,争取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三、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作为单元的首篇课文,主要讲述34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掉到一条大鲈鱼,此时离捕捞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 “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文中重点句直接点明文章主旨,叙述过程中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清晰的交代了事情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的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中应抓住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能够较为准确的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理解,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新词,理清了文章思路。但是本文中重点句和较难理解的句子很多,特别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学生很难弄清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同时根据本教研组制定的“如何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的课题研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发现学生在平时语文学习中,在参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无论是思想还是表达都有很大的一部分欠缺,结合本课的特点,我重点在教学围绕启示,深入感悟的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了深入文本的对话设计,希望学生在训练中,阅读能力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五、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读思画结合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七、教学难点:
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八、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流程
直入启示,初步感知。
围绕启示,品读感悟。
探究启示,深入感悟。
强化启示,明理做人。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十、教学过程
(一)直入启示,初步感知
1、配乐朗读:那是一个月光明媚,四周静悄悄的夜晚,离钓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我和爸爸跟往常一样去附近的湖中的小岛上钓鱼,我偏巧钓到了一条大鲈鱼,我太喜欢它了,而不忍心放掉,父亲坚决的要求我放了他,文中的儿子最后依然遵照爸爸的话,放了那条来之不易的大鲈鱼,儿子当时才11岁,当然也就充满了对父亲做法的不理解,可34年过去了,那个捕捞鲈鱼的夜晚却让作者终生难忘。他就是现在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詹姆斯,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设计意图】:以口述的方式把整个故事融入课题导入,直入启示环节,使学生在文本的更名中得到初步感知,对作者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的同时,更对这个钓鱼的启示充满无限的好奇和探索心理。
(二)围绕启示,品味感悟。
1.细品课题,课文的那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你钓鱼给作者留下启示?
2.学习第11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读并且体会。
4.渗透写作方法。
5.出示句子:“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探究学习。
6.资料引入:鲈鱼体长(可达60多厘米),口大,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又小黑斑,以鱼虾为食,生长快,肉嫩鲜美,栖息于近海,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地方产卵,为了保证鲈鱼的繁衍,美国政府规定,在开放日之前不允许捕捞捕捞正在产卵和生长中的鲈鱼。这是每一个渔民都应该遵守的规则。
【设计意图】:此环节抓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夜晚,来渗透“侧面烘托”的描写方法,同时以第一课时需要解决的问题“钓鱼的启示”来揭示学生思考的点,同时还通过适当的资料引入,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探究启示,深入感悟。
1.体会作者经历钓鱼时的情感变化?
2.出示课件:当我钓到大鲈鱼时,我十分地( ),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我感到十分地( )和( ),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我对父亲充满了( )
3.指名读3至10自然段。
4.学生填空:当我钓到大鲈鱼时,我十分地( 得意 ),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我感到十分地( 委屈 )和(沮丧 ),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我对父亲充满了( 感激 )
5.渗透课文表达特点。
6.深入学习父子对话内容。
7.师生合作读书感悟。
8.指导读书。
【设计意图】这一训练,既有利于启发学生深入地思考父亲的心理活动,发展思维能力,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的能力。语文味就在这品词品句中升腾、飘荡。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地针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真情朗读,让学生真切地从内心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9.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3至9自然段。
思考:我不愿意将鱼放回湖里的理由?
(1)理由一: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钓到的。
(2)理由二:这条鱼又大又美“我”舍不得放掉。
(3)理由三:当他钓到鱼的时候没有人看见。
10.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具有整合教学内容、深化理解的作用,学生的角色表演中自然引用文中语言,从而达到将文本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语言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四)强化启示,明理做人。
1.学习第9自然段的内容
2.感悟启示。
3.学习第10自然段内容。
4.教师小结。
5.读句子,体会“鱼”和“渔”
出示句子1:那晚以后,我再也没有钓到过那样的鱼。
出示句子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6.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进一步体会父亲告诫“我”的话,并从中进一步了解“我”的父亲教子有方,品德高尚,以及“我”受到的教育是非常的严格的,通过对比,进一步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做一个自觉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的好公民。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这是父亲送给我人生中最为珍贵的.礼物: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2.这就是钓鱼给我带来的启示: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3.童心是最美,老师把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首先是想在文章的结尾分析完后,给学生一个强化主题的思想意识,其次是想做到情感的升华,让学生心中牢记做人做事的道理,最后以送名人名言的方式,拓展主题,做好积累。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2.推荐文章:读一读同步阅读中的《位置》和《挫折中的教育》两篇文章,相信你会得到更多的启示。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书本中汲取做人做事道理的重要阶段,老师通过学习典型的文章,然后适当做到拓展延伸,既为学生很好的提供了读书的素材又让学生读后所获,真正的让语文课做到活学活用,老师的受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的思想就完全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了。
十一、板书设计
钓鱼 得意 侧面烘托
钓鱼的启示 放鱼 委屈 沮丧 人物心理
启示 感激
十二、设计特色
《钓鱼的启示》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主要想从培养学生发现美为主,把落脚点放在“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能力的研究”上,这样就想更好的以科研促教研,以学生发展为本,活用教材,突破教材。更好的把一节课跟自己的研究课题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自身素养提高的同时,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教学设计特色:
1、情境导入欣赏美,能力提高趣为先。
课文开始,我用这样的配乐语言直入启示:那是一个月光明媚,四周静悄悄的夜晚,离钓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我和爸爸跟往常一样去附近的湖中的小岛上钓鱼,我偏巧钓到了一条大鲈鱼,我太喜欢它了,而不忍心放掉,父亲坚决的要求我放了他,文中的儿子最后依然遵照爸爸的话,放了那条来之不易的大鲈鱼,儿子当时才11岁,当然也就充满了对父亲做法的不理解,可34年过去了,那个捕捞鲈鱼的夜晚却让作者终生难忘。他就是现在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詹姆斯,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以口述的方式把整个故事融入导入课题,直入启示环节,使学生在文本的更名中得到初步感知,对作者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的同时,更对这个钓鱼的启示充满无限的好奇和探索心理。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2.读懂课文感受美,能力提高要体验。
《钓鱼的启示》一文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父亲说的话,父亲的话中蕴含着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内在美。如何让学生去理解发现这种最崇高的美呢?”教师必须把学生自学、自悟,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发现。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自由读3――9自然段。这一部分的内容是: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10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这时父子有一段对话,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分角色读,然后我参与其中和学生合作表演。学生读“儿子”说的话,老师读“父亲”说的话。在分角色朗读中,我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验“父亲”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态度的坚定;体验“儿子”的不理解,不服气,内心的委屈。课文中有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我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儿子说话的语气,感知人物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在学生入情入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读读、议议。学生各抒己见,会找到更多、更充分的理由来说服儿子。从而深刻地体会出父亲此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是对儿子的关爱,另一方面又要态度坚定地严格要求儿子,在道德是非面前必须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而体会到父亲的言行是多么的高尚多么的美丽。我想学生的能力提高更需要自己在参与学习中不断的去体验。
3.理解升华表达美,能力提高要拓展。
在学生还沉醉在感悟父亲的行为美,感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美的时候,我启发学生:“在生活中,你们很可能遇到过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和作者34年前的选择一样吗?”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开去。这样,将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读文与明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读进去再走出来,启迪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学会做人。最后出示孟德斯鸠的名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此时,文字静静地定格在屏幕之上,字大而鲜明。教室里是那么的静,老师和学生一起注视着,默念着这句话。我相信道德美的丰碑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筑起。我想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也需要每一个不同阶段的学习与拓展。
钓鱼的周记 篇7
活动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有颜色标记的鱼缸3只 钓鱼工具人手一套 每人一个小篓 3种颜色、大小不同彩色鱼若干(红黄绿 3种)钓鱼池的场景布置
猫妈妈的头饰 小猫胸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老师戴上猫妈妈头饰当猫妈妈 幼儿戴上胸饰当猫宝宝
一、幼儿闭上眼睛做睡觉状
老师:宝宝们 起床了(听音乐做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宝宝们 你们饿了吗 ?(饿了) 今天的天气真好啊,宝宝和妈妈一起到外面去钓鱼好不好?
幼儿边听音乐边钓鱼
(领幼儿到鱼池的场景布置,让幼儿自由钓鱼。钓到的鱼放在小篓里,等鱼池里没有鱼了让幼儿回到座位上坐好。)
老师: 鱼池里的鱼都钓完了,我们回家吧。带领幼儿回到座位做好。(把鱼竿收起来放在小椅子下面)
老师:宝宝们真厉害,钓了怎么多的鱼,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吗?
请个别幼儿拿着自己的.小篓上前说说你钓了些什么样子的鱼,它们是不是一样的?(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 红、黄、绿、)(还有什么地方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
请幼儿把大的鱼给妈妈吃。
老师:小鱼太多了,我们先把它们养在鱼缸里好吗?
(出示有颜色标记的鱼缸3只)(红、黄、绿、)提问:这个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这个是什么颜色啊?
今天妈妈要来考考宝宝。妈妈要请宝宝把小鱼按照它们身上的颜色,把它们送到一样颜色的鱼缸里。
幼儿操作活动
那就请宝宝轻轻地把小鱼送到鱼缸里,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了。
请你们看看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哇,宝宝可真棒啊!把红的鱼送到了红色的鱼缸里,把黄的鱼送到了黄色的鱼缸里,把绿的鱼送到了绿色的鱼池里,真厉害!
妈妈现在给你们每个宝宝一条鱼 你们自己出去玩,可以和别的宝宝互相说说你的小鱼是什么颜色的。
钓鱼的周记 篇8
一、活动名称:
小猫去钓鱼
二、活动目标:
1. 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小猫去钓鱼"2.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3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活动准备:
小猫的头饰、钓鱼竿、小鱼、水桶、PPT等。
四、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看看、说说小猫去干嘛(观看PPT)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谁来了?(出示小猫拿鱼竿PPT)----是小猫,我们一起来跟小猫打声招呼。
-----仔细看看,小猫手里拿着什么呀?它要去干什么呀,谁来猜一猜?
二、欣赏歌曲前半段,初步感受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边唱边表演"小猫去钓鱼"●师表演一遍。(小幅度做动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啊,原来小猫去钓鱼了,小猫呀一边钓鱼一边唱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猫唱了什么。
2.帮助幼儿回忆理解歌词。
-----你们听到小猫去干什么了?(钓鱼)-----小猫去钓鱼!歌里怎么唱的?我们一起来试试唱一唱!(唱: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啊?
-----那它钓到的鱼多吗?歌曲是怎么唱的?(唱: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我们再来听一听!(师唱: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3、教师再次边唱边表演。
-----小猫钓了真么多的鱼,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唱唱,好不好?
-----唱的真不错!小猫钓了许多鱼,那到底钓了多少呢?
三、欣赏歌曲后半段,学习说唱部分-----小猫钓了许多鱼,到底钓了几条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啊?真的吗?我们再来数一数。(重复说唱部分)------原来小猫一共钓了5条鱼,那小猫每一次钓都只钓上来一条鱼吗?
-----哦,小猫有一次钓上来了两条鱼呢!我们一起来念一念!(指着课件一起念"三条四条钓上来")四、完整演唱歌曲-----小猫钓了这么多鱼,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唱一唱,好吗?(图谱)-----小猫的本领可真大,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一起来学小猫钓鱼好不好?聪明的小猫找一个空一点的地方站,小手拿着鱼竿,准备好了吗?(师幼一同表演唱)------小猫们唱的真好,钓了这么多鱼,我们回家吧!(请幼儿回座位)五、音乐游戏。(巩固歌曲,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1.讲解游戏玩法-----老师来当小猫,谁来做小鱼呢?哦,你们都来做小鱼。
-----等会儿我要来钓鱼的,我的钓鱼竿掉到哪条鱼,你就跑到我的'后面来,拉着我的衣服,跟着我回家。我来钓第一条鱼,试试看!三条四条钓上来,哦,你们都喜欢我,要跟我回家。第五条鱼钓上来。
2.第一遍游戏----我要出发罗!小鱼们一起唱歌哦!声音要甜甜的。
-----小鱼钓上来了,我们站站好!
----我们看看是不是钓上来了5条鱼。第一条是哪条鱼,第二条?(请幼儿按顺序排好队)一起来数数是不是5条鱼!下面的小鱼谁帮忙数得好一会也请他来做游戏。(数数)是不是5条鱼都钓上来了?(是)好,小鱼小鱼快快回家,和你们的好朋友在一起。
3.第二遍游戏。
-----小猫的肚子又饿了,我要出发钓鱼了,这一次,我要钓的唱歌好听的鱼宝宝,哪条小鱼嘴巴张得圆圆的,声音甜甜的我就去找他做朋友。准备好了啊。
4.第三遍游戏:再请名幼儿做小猫。
-----还有谁想来试试?(请一名幼儿)这一次,我们把所有的小鱼都钓上来行不行?
我们一起去钓鱼啦!(钓至五条鱼时,所有的小鱼钓上来)都钓到鱼啦!小鱼们跟着小猫回家去吧!(结束活动)
钓鱼的周记 篇9
一、设计思路:
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音乐游戏不仅提供了情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并且给了孩子们音乐的享受。《小猫钓鱼》这首歌曲旋律轻快、朗朗上口,歌词部分有唱有说,趣味性强,适合孩子们进行表演。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老师的情景表演贯穿整个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通过生动的歌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曲;有趣的“钓鱼”游戏巩固对歌曲的掌握、体验游戏的快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发展。
二、活动目标:
1. 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小猫去钓鱼”。
2.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钓鱼竿、小鱼、池塘、PPT等。
四、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今天天气真好,朋友们我们一起去郊游吧!(播放《去郊游》音乐)
2.看看、说说小猫去干嘛(观看PPT)
师:还有一个朋友也去郊游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那是谁?(出示小猫拿鱼竿PPT)是小猫,我们一起来跟小猫打声招呼。
师:猜猜小猫要去干什么呀?
二、欣赏歌曲前半段
1.教师边唱边表演“小猫去钓鱼”
师:小猫去钓鱼了,小猫呀一边钓鱼一边唱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猫唱了什么。
2.帮助幼儿回忆理解歌词。
师:你们听到什么了?
师: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啊?歌曲是怎么唱的'?(唱: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
3.带领幼儿演唱前半段。
师:请大家用手臂当钓鱼竿和小猫一起来钓鱼。
三、欣赏歌曲后半段,重点学习说唱部分
师:小猫钓了许多鱼,到底钓了几条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啊?一起来数一数。(重复说唱部分)
四、完整演唱歌曲
师:小猫的本领可真大,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一起来学小猫钓鱼吧。
师:小猫们唱得真好,钓了这么多鱼,我们坐到池塘边休息一下!
五、音乐游戏
1.讲解游戏玩法。
师:老师来当小猫,谁来做小鱼呢?哦,你们都来做小鱼。等会儿我要来钓鱼的,我的钓鱼竿掉到哪条鱼,你就跑到我的后面来,拉着我的衣服,跟着我回家。
2.第一遍游戏。
师:我要出发啰!小鱼们一起唱歌哦!
3.第二遍游戏。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们也来当小猫,我们一起来钓鱼。这一次,我们把所有的小鱼都钓上来行不行?
4.师:我们每个人都钓到鱼了,真开心,我们带着自己钓到的小鱼一起回家吧。
钓鱼的周记 篇10
夜,非常静,我在灯下读作文《钓鱼》,当我读到,“我们吃鱼,就得杀鱼,那些鱼儿们多么可怜呢,它们也是活生生的生命呀!”我心想,当我每次吃鱼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想,张口就吃,也没有想要爱护动物。而作者“李名扬”却把钓来的鱼全放了,他是多么爱惜生命呀!
读着读着,我想起了冬日的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们,在院子里抓到了一只受伤的'麻雀,我们高兴的玩着,弄的它很疼,而我们没有给它包扎伤口,晚上,我们就把他丢在雪堆上,没有人去埋。现在想起来,我真的很惭愧,我们要是像李名扬那样该多好,那么麻雀就不至于死掉了吧!
从这篇文章中,我学会了要从小珍惜生命,热爱动物。
钓鱼的周记 篇1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生字字词,标自然段。
2、理解重点词语:
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检查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
4、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三、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四、初读理解
1、启示的意思是?
2、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在我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启示。
五、复习生词
1、认读生字、词语:
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小心翼翼、操纵、鱼腮、皎洁的月光、嘴唇、沮丧、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
2、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1)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来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诱人的大鲈鱼: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腮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2)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
(3)整读第三自然段。
2、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不久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
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说这是为什么?
3、读5至8自然段,思考:
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说出自己的理由请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4、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
对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
5、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
(1)出示:
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2)默读感悟:
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是那样的艰难!
(3)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