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研学旅行报告(范本11篇)

2024-08-28 10:25:42 研学旅行报告

【#实用文# #研学旅行报告(范本11篇)#】受到启发后,写下心得体会,可以加强思维训练,更好地记录和总结所学知识。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研学旅行报告 篇1

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鸟争鸣的季节里,太山乡明德小学四月八日下午成功组织了五、六年级研学旅行活动。活动地点是小冀镇京华园,活动主题是:“户外民族文化寓学于乐,弘扬民族精神以德化人”。

下午一点,学生们准时在校门口集合,各班队形整齐,神采奕奕。学校主任做了安全事项指示后,师生们井然有序,精神抖擞地出发了。

一路上,同学们队伍整齐,情绪高昂,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欢呼,边走边欣赏路边的风景。懂事的同学帮助老师管好纪律,各班安全小组长一个比一个棒。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同学们没有一个人掉队,下午2点30分,到达小冀镇京华园。京华园旅游景区用蜿蜒起伏的长城作围,宛如祖国的版图。京华园旅游景区是人文景观,它区别于古寺,禅院,宫殿的单一文化架构,融儒学、道学、佛学为一园,主题鲜明,构思巧妙、设置自然,亭台楼谢、曲径通幽,是一处形象而简明展现祖国上下五千年优秀文化史及各民族、民俗、民情的.优美画卷。

走入京华园,我们带你一起观看景区。

老师同学们欢声笑语一片,老师与同学们合影,留作珍贵的纪念,相片定格的瞬间将成为美好的回忆。

此次“研学活动”,安全、顺利、圆满,收获颇丰。走出校园,让师生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了解了民族文化、亲近了自然;培养了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学们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文明有序、互帮互助、永不放弃、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质。这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特殊的教育与挑战,一次不平凡的体验与成长。

研学旅行报告 篇2

20xx年7月28日至8月2日,我随禹城市教育考察团到江苏省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分校、XX实验中学考察,先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的办学特色

1.XX市XX中学抓常规、抓细节、抓过程,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后六中学很重视常规管理,他们认为,做好常规就是奇迹。他们提出的“常规+细节+过程=奇迹”就是“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XX中学靠的是规范科学的管理,靠的是坚持低耗高效的原则,抓严细节是XX初级中学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

早读管理。他们的做法是明确文科教师的几个规定的动作,强调文科教师前一天放学,必须到班把第二天早读课的学习内容、任务要求布置好,并写在黑板上,到第二天早读下课前的五分钟或是正课上课的前五分钟,进行严格检查。这样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的做法,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也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作业管理。平时练习的油印量由教导处把关,课外练习册、教辅用书等资料,每生限订一套,其余全部封杀。学校提倡教师手头多买几本参考书,每天做些筛选、剪贴、翻印的工作,这样布置的作业有针对性、实效性。在常规考核中,学校对学生平时的课业负担要求非常严格,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及时批阅,自己来不及批阅的作业坚决不允许布置。布置一道练习,学生就要像考试一样及时地完成一道,教师认真地批改一道,并认真地评讲一道。学校认为,牛吃了草要反刍,学生做了作业,也必须进行反思,教师给予评析,否则就难以消化吸收。布置作业,应在练习的精选、精练、精评上下功夫。

课堂管理。在课堂教学上,学校强调教学内容重在双基,教学对象则要瞄准中下等学生,甚至是最后几位学生,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45分钟效益的衡量标准,决不是教师在45分钟里教给了学生多少,而应该是教会了学生多少,学生已掌握了多少。

2.XX县XX中学的“讲学稿”,书写了教学的神奇。

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育改革缘于学校曾长期处于硬件差、师资差、生源差和观念落后、手段落后、质量落后的“三差三后”状况,一度被确定为撤并学校。不改革,不进行校本教研就不会有XX中学的发展。1999年起,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做法,创造出“讲学稿”模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捆绑式教学考核,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而重新迅速发展。

讲学稿的具体做法:

作为“XX经验”的核心之一,“讲学稿”指的是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师集体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备考试)的结晶。讲学稿的具体做法是:

实行教师超前备课(即在假期内)、集体备课,教师轮流执笔,骨干教师把关审核,形成共案,把教案、学案和分层次评价作业结合在一起,用一张8开的纸印好(正反面),每节课的课前1天发下去。学生预习完成学案中规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在上课前检查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理科类如数学、物理,主要是以大容量训练为主。“讲学稿”发给学生后,一般教师要收回两次,第一次是上课前检查预习情况,第二次是检查当堂训练情况,并结合课后或周六培优补差的时间进行辅导,实现日日清、周周清。

“XX经验”的核心之二是捆绑式考核,其主要构想是进行教学考核时,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师徒教师(同集备组的教师)是捆绑在一起的,不管谁的成绩多突出,奖励是一样的。捆绑式考核的基本作用是使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来提高“讲学稿”质量并共同使用“讲学稿”。

东庐经验的核心之三是“考教合一”。因为“讲学稿”是集预习、课堂笔记和练习为一体的文本,如何保证学生按照规定使用、保管好“讲学稿”十分重要,因此东庐中学除了日常管理教育和习惯的养成以外(新生入学前2周开始训练使用讲学稿),另一重要手段是“考教合一”,即单元测验、阶段考查等考试题目多出自“讲学稿”,年级越低,比重越大,7年级80-90%,8年级70-80%。

3、XX实验中学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类结构”的教学思想。

一是“知识内容结构”。现在语文教材是一篇一篇课文,数学教材是一道一道例题,好比散落的一颗颗珠子,现在要求把一篇课文或一道例题放在“知识结构”中来学习,也就是要把散落的珠子变成一串串珠子。这种知识结构不是教师交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通过“画知识树”自己来建构。一类知识结构总有一个基本概念,好比树的主杆由基本概念再生成许多下位概念,好比树干上生长出许多树枝,大树枝又会长出许多小树枝,用画“知识树”能够非常形象地表述和掌握一种知识结构。

二是“方法程序结构”。方法程序结构是指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学会掌握知识结构,把这种学习方法概括化、结构化。学生习得了这种“方法程序结构”,就能有效地掌握一类知识结构,也就有了“举一反三”以至“举一反十”的能力。

比如,XX实验中学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概括出了“阅读”的基本方法程序结构——“查—读—品—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用“两类结构”进行教学?

王XX校长将之概括为一句话:“三环二线一核心”。

“三环”指以“例题找方法”,“习题悟方法”、“试题验方法”三个大环节构成的教学过程。“二线”指以例题、习题、试题等教学内容构成的知识线(明线),以及贯穿其中的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而构成的方法线(暗线)。“一核心”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某一类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其实质就是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和学科思想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概念、原理、法则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4、XX中学XX分校高品位办学,走内涵发展之路。

学校以“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校训,以“既对学生的现在负责,又对学生的将来负责”为办学理念,坚持“高品位、研究型、现代化、国际化”的办学目标和“基础合理、素质全面、个性鲜明”的培养目标,教学上遵循“小班化、层次化、个性化、个别化”的原则,在夯实基础、面向全体的同时,对优秀生进行拔尖辅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学校还开设绘画、文学、剧社、航模、机器人等15个课外社团,力求为在校的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学校依托金陵中学百年教育的品牌,倡导人文关怀,注重人文素养,追求科学精神,以体现自然美、展现和谐美、凸现人文美、追求精神美为文化建设理念,建设“文(文化,校园浓厚的知识文化氛围)、雅(雅致,指学生语言文明和行为规范)、序(有序,指遵规守纪)、活(活跃,指校园生活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文化,用心营造个体成长和生命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全面建设一个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和谐校园。

二、考察后的几点感想

1、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所考察的四所学校的校长都具有明确的学校发展目标,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敢想敢做敢为的胆略,象XX中学“常规+细节+过程=奇迹”的思想,XX中学的“讲学稿”,XX中学XX分校的校园文化,XX实验中学“两类结构教学法”都充分体现了校长的思想和引领。

2、脚踏实地、勇于创新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XX中学、XX中学一度都成为撤并对象,都是农村初中,校舍陈旧,师资匮乏,生源一度面临困境,他们不等不靠,立足学校实际,抓常规、抓细节、抓过程,求改革、求实效,他们以行动验证了“置之死地而后生”“不破不立”“穷则变、变则通”的老话,从变革中硬是冲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创出了名气,甩掉了窘迫,迅速改变了原状而让人瞠目。

3、深厚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XX中学XX分校的“文、雅、序、活”、XX中学的“常规+细节+过程=奇迹”“良心+认真+方法=成功”、XX中学的“教学合一”、XX实验中学“精细化管理”等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4、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学校发展的保证。

所考察的四所学校都有一套切实可行、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教育改革从根源上说,是教育制度上的改革。

三、今后的工作设想

1、确定正确先进的办学思想,树立科学实效的教学理念。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这个口号,我们已经喊了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了,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些先进的理念到底有多少扎根于我们的教师心里,并化为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觉行为,今后我们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落实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

2、低起点,小步子,扎扎实实抓好常规管理,抓好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常规是学校师生参加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会、学好的前提。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立足学校实际,切实抓好学校的常规工作,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把平凡的事做的不平凡,做出特色。

3、狠抓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今后,我们继续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学习借鉴过程中,我们应紧紧抓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这个核心,始终坚持把提高课堂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课堂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衡量课堂模式改革的标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借鉴“目标教学”“先学后教”“教学案”“两类结构教学法”等思想和模式,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健全和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

一流的学校都有一套一流的管理体系,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我们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全部纳入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把“包”字请进学校,制订了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制订了各项工作管理考核评比奖惩制度,并且对各项工作真抓实管,严抓细管,敢抓善管,逐步形成了民主、科学、严密的调控机制。

研学旅行报告 篇3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就我校开展中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形成如下报告:

一、 充分认识研学旅行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研学旅行”是以广泛的社会资源作为背景,根据上海市国际交流处穿针引线,我校分别于20xx年与日本北九州、20xx年与韩国济州沈但中学结成姊妹学校。通过近几年的接触与联系,拓展了我校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研学旅行强调一个“学”字,“研学”即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旅行”是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研学旅行基地,走进第二课堂;“旅行”不同于“旅游”。如在北九州高级中学交流访问期间,和日本学生一起探讨茶艺;走进厨房一同学习厨艺;走进工艺馆学习制作手工艺品,学生收获颇多。再如在韩国济州沈但中学交流访问期间,中韩学生一起品味书画作品、一起体育娱乐活动,增强了两国青少年的友谊,也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

二、精心安排,周密组织,确保研学旅行活动有效开展

(一)我校在每学年初制定研学旅行活动计划,落实活动目的、活动对象、活动时间、活动路线,

(二)完善研学旅行教育课程操作程序。研学旅行承办方要向对方主管部门和学校提供《致家长一封信》和《研学旅行价格标准》等资料,学校负责组织报名,落实研学旅行指导教师,与研学旅行基地共同研究制定“研学旅行实践作业”和“注意事项”等,并就“后研学旅行”的征文、演讲、绘画、才艺、综合素质等比赛做好详细安排。

(三)我校研学旅行始终坚持“三个原则”,即坚持自愿的原则,坚持食、宿、学统一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校园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我校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年的“研学旅行”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收获了很多书本以外的东西。只要条件成熟、组织到位,我们一如既往和姊妹学校互相交流。

上海田家炳中学

研学旅行报告 篇4

有最新消息说,"共同致富"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200*年,全村集体资产已达30个亿,人均资产已超百万,销售额已达300个亿。

XX年3月24日,笔者随中国教育服务中心组织的学习团队,拜访了这久负盛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半天多的时间里,我们登百米金塔览胜"大华西";入室考察"小华西"普通农家;"走华西路"参观展览;在"人民大会堂"听吴仁宝老书记报告,观看文艺演出;徜徉"世界公";流连忘返于高科技生态园;还在"特色餐厅"享用了"天下第一村"的待客饭菜……在华西,笔者身临"人间天堂",耳闻目睹令人怦然心动者,不胜枚举,特简要报告如下。

汽车一入村,导游员就指着幢幢高档次的别墅式楼房介绍说,这已是第6代村民住宅,都是欧式建筑,门前都有游泳池,面积在400到600平米之间,家家至少有一辆轿车,最多的有四辆……这只有在都市小区才能见到的豪华气派,一下子就勾起了笔者更为浓厚的"探秘"欲望。

参观的第一个项目是"登塔观景"。"华西金塔"号称百米高,7级17层,占地3600平方米,雄伟壮观,是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是华西标志性的建筑。我们乘电梯直达15层,只见大厅装修金碧辉煌,党和国家中央领导人的题词,现场照片等琳琅满目。厅外四周回廊环绕,扶栏远眺,华西村景色尽收眼底。从导游那里得知,楼南那数百幢清一色的三层"别墅",居住着原华西村350多户村民,现叫"小华西"。远处的厂区是华西村的工业区。导游指着一幢老式四层小楼介绍说,那就是老书记吴仁宝的家,他坚持"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至今一家26口人,没有一人住村里最好的房子。塔的西边还有八座十层左右高的"金塔",导游说,那里面有的是住户有的是宾馆有的用于办公。往北一点的广场连接一条公路,路北一字排开足有1000延长米的临街高楼,导游介绍说,来华西村打工的有六千多人,那是他们居住的公寓之一,附近还有供夫妇打工者居住的"鸳鸯楼"。北侧山前有很大一片民居楼房,还有厂房和耕地。据介绍,那就是华西新兼并的16个邻村,合在一起叫做"大华西",全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3万多人。北面砂山和龙溪湖建有"世界公园",遍布着国内外著名亭台楼阁,桥梁等的仿造品。导游指点着山上山下,依次介绍了天安门,百米长城,悉尼歌剧院和巴黎凯旋门等微缩景观。笔者环顾四周,只见绿树红瓦交互掩映,一派赛过富庶城镇的景色,品味着导游所说,北边的田野是"粮仓",南面的工厂像"钱庄",中间的村庄赛"天堂",不胜感慨。

这"天堂"在参观农舍时进一步得到了验证。导游解释说,每年华西村接待游人百万之多,去年"红色旅游",来的人多,今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的人更多了。所以提供参观的住户不能固定,主要是选择那些有老年人在家的轮流承担。随着导游走过一段仿造北京颐和园的"千米长廊",来到了房前屋后都有花草树木的"别墅"区。一位衣着十分俭朴的老汉在一楼迎接我们,看着装修摆设远胜于星级豪华宾馆的几个厅室,看着与室内相连的宽敞车库,参观者不禁发出阵阵啧啧之声,有位老兄竟然抚摸着一把雕刻精致的椅背忘情地赞叹:"哇,都是红木的!"导游介绍说,这一片都是600平米的住房,在华西,像这样拥有等离子彩电,中央空调和高档用品的非常普遍。村民一般年收入在数万元左右,最"穷"的'家产也有百万元,但最富的不超过千万,至今还没有千万富翁。我问这产值是否包括房子,导游笑了,说华西村所有的房产都是集体所有,住600平米还是400平米,是村里根据职务,贡献等条件分配的。华西村民的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每个村民至少每年都可以分到3000元左右的福利;二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三是初级阶段的资本分红。在处理积累与分配的关系上,华西村一直坚持"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的原则,工人每月只领部分工资,其余存在企业作为流动资金,到年底一次性兑现;奖金通常是工资的三倍,也不发给职工,而是作为股份投入企业,第二年开始按股分红……导游还介绍说,华西村已实现了"八有八不","八有"即"小有教"――从幼儿园到中学提供学费,考上大学,自学成才的都给予奖励;"老有靠"――男55虚岁,女50虚岁享有退休保养金,最少的每月360元;"房有包"――民房由集体承包建筑;"病有报"――人人有定额医疗费,工伤全报;"购有商"――村中有商场;"玩有场"――各种娱乐场所;"餐有供"――有各类档次的餐厅;"行有车"――外出办事有轿车,去上海,苏州,无锡有专车。"八不"即"吃粮不用挑"――集体送粮到户;"用水不用吊"――村里有自来水厂;"煮饭不用草"――家家有液化气;"便桶不用倒"――户户有抽水马桶;"洗澡不用烧"――热水管道通到户;"通讯不用跑"――家家有电话机;"冷热不用愁"――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雨天不用伞"――长廊基本环通全村。导游说,有一个美国人参观后说:"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

研学旅行报告 篇5

这个暑假,我开启了我长达七天的江浙研学之旅,这一路上,可谓是收获满满。

我们先来到杭州这个又繁华又美丽的大都市,这哪是厦门能比的,清河坊街上的大药房,各种药材琳琅满目,排队的人特别多,整个房子都是一股浓重的药味,人们提着一大袋煎好的中药,匆匆离去。南宋御街古色古香的街坊,虽然已经把旧街改造了,但还是余留下了旧街的一点影子。

最有名气的当属西湖了,即使现在夏天这么热,但还是丝毫没有影响到它的人气。这个时候,西湖里的荷花盛开了,有白的,有粉的,开成一片。给西湖增添了几许夏天的气息,苏堤上的'柳树随风摆动,给满头大汗的游客送来了阵阵凉爽。

晚上,我们一起去京杭大运河散步,京杭大运河很老了,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它的起点是杭州,终点是北京,相隔1971公里,这条运河也太长了吧,而我这次看到的仅仅是杭州段,就已经很长了,还是在古时候凿的,聪明的,你来告诉我,那个时候是怎么造出这么长的一条运河呢?

在杭州待了几天后,我们来到了苏州这个城市。苏州的狮子林让我叹为观止!要说狮子林,厅堂都与别的苏州园林没两样,但它园内的假山,是这个园林最独特,最美的地方。假山崎岖,各式各样,其范围特别大,一点也不比西方的迷宫逊色。有句话说:“你一旦进去了,可能就出不来了。”

苏州的苏州博物馆,虽然是座新建筑,但是一点也不输那些园林,它出自贝律铭之手。藏品特别多,很多方面都有。馆内还有人造瀑布,还可以往外走,可以看到一个荷花池,还有一座新馆,苏州博物馆包括了部分拙政园,自然也是一风景胜地。

苏州的留园,我也去领略了一番。园内有许多太湖石,个个造型都不同,有的感觉都要窜上了!有太湖石,就有亭子,每个亭子的样子也不同,有三角的,也有四角的,虽然看起来是差不多,但仔细打量打量,还是有区别的,

这次的研学之旅,让我懂得了许多关于江浙一带的一些知识,好似从一汪大海中游了出来,希望以后可以再去一次。

研学旅行报告 篇6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走出紧黔阳古城,这首诗还在找耳边回荡。

周三,学校组织我们去黔阳古城研学。走进黔阳古城,古乡古色的韵味扑面而来。城内有许多保存完好的低墙瓦房,这些建筑别有一番特色。听讲解员说,这些建筑群至少有二千年的历史了,可见当时人们是多么有智慧啊!踏着微冒苔藓的的石板路,看着这别具特色的小城。我仿佛又置身于二千年前热闹的古城,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古城啊!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举世闻名的芙蓉楼,这座小楼外形与古城内的其他小楼大致一样,可这座楼却富有不一样的文化气息。唐代诗人王昌龄曾在此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芙蓉楼送辛渐》。正因诗人王昌龄千古绝句的点缀,这座古雅的小楼显得更加有气派

接着,我们又学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和拓印。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拓印,这种印刷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不会出错。我不禁佩服起古人的聪明、机智来。

最后,我们全体师生合影留念,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黔阳古城。我觉得这次研学活动有着深刻的意义,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还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知识,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智慧,传承了优秀的民族精神。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文化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吧!

研学旅行报告 篇7

关键词: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

教育改革

正文:在基础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的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究竟如何呢?带着这一疑惑,我们一行十二人来到了江苏省XX市,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南通教育暑期实践活动。

XX市通江达海,总人口780万,是最早开放的十四个沿XX市之一,被誉为教育之乡。现有678所小学,250所初中,95所高中(其中普高76所,职高19所),10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总数96.6万名,专业教师2万余名。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主要走访了XX市下辖的XX市和XX市区的几所高中,向那里的老师与学生了解了一些情况,拜访了几位著名的特级教师并采访了市教育局的一些领导。通过实际采访与街头发放调查问卷,我们获得了一些比较真实、可靠的信息,对南通的教育现象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一、应试教育

南通的高中教育之所以全国闻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奥赛成绩与高考成绩相当突出。今年高考结束后,XX市再创佳绩:全省理科前十名中,南通有四名;600分以上高分者,南通占四分之一;在全省十三个市的各项指标综合排名中,南通名列第一。一个普普通通的市,为何有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占据天时的偶然还是内在因素的使然?

经过一周的了解,我们发现南通教育现象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有着内在的必然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㈠.积淀深厚的教育传统。早在北宋初期,天下道德君子之首的胡瑗就倡导“苏湖教法”。20世纪初,清末状元张謇目睹民生凋弊,回家乡进行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提出了“父实业母教育”的救国方略,主持兴办了许多所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在全国创下了41个第一,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因此,南通的许多学校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一传统的影响下,南通形成了浓厚的执教氛围和尊师重教的风俗,而这些直接影响到了南通的基础教育。

㈡.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高考成绩与经济水平的关系大致成抛物线型,即经济过差与过好的市区,其高考成绩都不是很好。究其原因,可能是经济太差,则发展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硬件、软件都受制约;经济太好,则对应试教育不是很重视,高考成绩自然较差。南通gdp居全省第四,实力差于苏南,而它又濒临长江,经济状况足以满足当地教育的需求,所以其应试教育稳居全省之首。

㈢.相当完备的教研体系。南通教育坚持以研为先的教学策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课题研究,二是群体教研,三是高考研究。同时南通教育坚持以联见长的教学机制。高中有学科教育基地和教师培训制度。值得推崇的是学科基地,这是指市内的九所重点高中各担任一科的教学基地任务,基地负责相关科目的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由于全市的重点高中不进行排名,所以这些学校市内竞争的压力很小,可以很好地做到资源共享。这些教学与研究体制对于平时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自然促进了全市的教育发展。

㈣.十分优秀的教师队伍。南通有一大批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通过对242份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中级教师占35.68%,高级教师占34.36%(见附图1),一般而言,这两类教师拥有5~20年的教学经验。其中“二李”,即小学的语文教师李吉林与启秀中学的数学教师李庚南,由于勇于改革、锐意创新而闻名于全国基础教育界。李吉林老师首创“情境教育法”,使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亲身体验到了语文的乐趣,为小学语文教学做出了贡献;李庚南老师于1978年正式起步,开创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着力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系统整理知识和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此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光是这些名师,南通还有许许多多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教师。在调查中,50.83%的教师认为自己工作量大,但乐于承担教学任务。南通的经济不如苏南的市区,但南通教师外流现象并不严重,尽管他们干的是普普通通的事,但他们留下的是薪火相传的知识,凸现的是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众多的教师为南通的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

㈤.能够吃苦的学生群体。学生只有主动自觉地刻苦学习,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应试教育中,这往往是关键。在采访中,人们普遍认为南通的学生较之其他地市的学生更能吃苦,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天性淳朴,没有杂念,读书升学是他们走出去的最佳信息途径。通过对天星湖中学、海门中学和南通中学的学生的了解,我们发现他们的作息时间都很紧,除自习外,每天有八至十节课。进入教室,最大的感觉就是书多,有的甚至连地上也放着书。在假期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参加家教班。“书海泛舟”是升学的唯一途径,这在应试教育中是无庸讳言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而如果没有坚毅的吃苦精神,学生很难坚持下去,更不用说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了。

以上五方面基本上是XX市在应试教育方面出色的原因所在。尽管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但全国上下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这是无奈的事实。南通教育自然也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且在这方面成绩斐然。但是,我们并不能据此就否定南通的教育,毕竟,这里也有素质教育生存的空间。

二、素质教育

在XX市因从事素质教育而出名的当属东洲小学校长许新海。许校长从1992年白手起家,现已将当初破旧不堪的小学校建成了花园式的美丽校园。在交谈中,许校长告诉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一辈子养成四个爱好:读书、艺术、运动和动手实践。为此,学校积极倡导学生每日读书,并提倡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学校还定期举办运动会,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运动员。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少年宫,使孩子们能培养更多的能力。在采访中,我确实感受到了素质教育的魅力,也看到了素质教育的希望。

然而,这毕竟是小学的素质教育。众所周知,小学由于离高考的升学压力较远,因而兴办素质教育较容易。那么,南通高中的素质教育状况又如何呢?

在实地采访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并不惊人的事实,条件越好的高中,素质教育的程度越高。海门中学与南通中学即是其中典范。这两校均为当地的重点中学,办学条件不错,尽管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但我们还是能发现一些素质教育的现象。比如,两校都有科技节、艺术节和运动节,三年一轮回,尽管并非人人都参与其中,但毕竟让部分同学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同时也调剂了紧张的学习生活。此外,两校均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较早地接触社会,这一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素质教育在中学尤其是在高中的规模与成效并不大,连专搞素质教育的许校长也认为:素质教育正处于两难地步。这一点恐怕举国上下无人置疑。那么,素质教育究竟难在何处?

答案显而易见:高考,亦即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使然。尽管高校年年扩招、扩建,大多数高中生可以上大学,但大家又将竞争的目光投向重点高校。升学的目的是接受教育,而受教育的目的是为将来的就业积累人力资本。所以,说到底,就业压力、生存压力是问题的关键。正如南通中学教导主任所言:“人多、就业岗位少的国情决定了家长将孩子未来的就业竞争转为了现在的升学竞争”。

素质教育如此艰难,但难道教育改革就此偃旗息鼓了吗?当然不能!于是,作为一种深化素质教育的尝试——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

三、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20xx年启动,今年在10个省市推广,江苏省也在其中。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了解到XX市教育局已就新课程改革等事宜向下属的各县、市发了通知。同时,个别学校已开始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于是,在采访中,我们就此项改革向一些领导与教师作了专访。从中我们大致听到了两种声音:

一种声音对此表示乐观。南通中学教导主任认为,新课程改革与该校的教育理念完全吻合,因而该校将继续沿着课改之路走下去。但是,另一种声音也不容忽视。在采访中,XX市教育局的一些领导认为,新课程改革缺乏实践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改可以轰轰烈烈,但高中的课改应当更加理性,更加慎重。因为只改革课程,不解决评价标准这一根本问题,课改将难以深入下去。同时,有人建议,理论家们应多关注基层,了解一下基层教师的素质。这些忧虑不无道理。

看来,新课程改革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争议。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新课程改革备受教育界关注。无疑,它肩负着重担,满载着人们的希望。究竟课改的试点效果如何,它能否成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这仍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改革如同其它改革一样,不会一帆风顺。

四、路在何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件关系着民族兴衰,联系着千家万户的大事。现行的教育体制主要是沿用前苏联的模式。时代发展至今,许多弊端凸显了出来。尽管我国曾对此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似乎离人们的期望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那么,教育的症结在哪里?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何方?

我认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字:人、钱。具体而言,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教育问题自然也涉及到这两个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理所当然地受着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制约。人多就意味着工作岗位少,使得人们的就业乃至生存压力增大。这些竞争最终反映在了教育上。在人口总量继续攀升的现状下,要想使教育变得更加理想,根本的一条出路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水平大幅提高后,兴办教育的软、硬件才会有较大的改观,人们对教育的理念才会有所转变,教育的质量也才能得以提升。但是,发展经济是慢功夫,我们不能光指望着经济的好转而对现行教育制度无所作为。而且,良好的教育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人力资源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教育与经济互相促进。而在经济还欠发达的国情下,对于眼下的教育改革,我们必须另谋出路。

教育的两个主要环节是教学与评价,而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因而,教育改革应当在评价体制上下功夫。评价体制大致可分为两类:学校考核与社会检验。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方面最成熟的学校考核当属高考。高考制度在我国已持续了数十年。当然,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高考制度也不例外。一方面,高考作为升入普通高校的选拔性考试,承担着选拔人才的重任。客观地讲,它为选拔人才、输送人才和培养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十多年前通过高考检验的学生,如今正活跃在国家建设的各个岗位上。若没有他们的努力,经济发展很可能不会如此迅速。而且,今天的高考选拔出的人才并非完全高分低能。相反,许多人高分高能。实际上,分数与能力并非简单的正比或反比关系,甚至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可否认,高分低能的现象确实存在,但低分低能者可能更多。更进一步,在教育方面,对于大多数民众尤其是贫苦百姓而言,高考是唯一公平的制度。读书是穷人的最佳出路,统一的高考制度则是他们的龙门,给了他们脱离贫穷的希望。所以,高考制度于国于民皆有利,在数十年的社会发展中,它功不可没。正因如此,高考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可预见的将来,它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高考也存在许多弊端。最常见的说法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考定终生”。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是极大的压力。于是,一部分学生畸形发展,在思想道德上出现了问题,酿成了许多悲剧。对于家庭,这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对于社会,这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高考制度也应当与时俱进。作为一种学校考核方式,高考主要涉及两个内容:考什么、怎么考。在研究高考制度时,我们理应着眼于这两个主要内容,而在具体的革新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完善高考制度。实际上,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完善着高考制度。在考核的内容上,从过去以单纯的知识性试题为主过渡到以灵活应用的试题为主。这使得光记知识不用知识的备考策略不那么灵验了。以后的试题命制可以更加灵活多样一些,尤其是新课改推广后的高考试题,内容可以更宽泛,更贴近生活实际,更注重活学活用。在考核方式上,从以前的文理各考六科变为如今的“3+x”“3+x+1”“3

+大综合+1”等多种形式。这种变化自然引起了试题编排的变化,同时也要求考生在一份试题中有思维的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学习上的定式思维。当然,这些考核形式哪种最好或者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这都值得继续研究、实践。比如,如果条件成熟,尤其是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文科可增加口试,理科可增加动手操作的考核。新课程改革推广试行后,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不妨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高考制度,使之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可以改变高考制度。在采访中,东洲小学的许新海校长介绍了他在澳大利亚访问学习时看到的“高考”:学生可以自编自演话剧,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实物,由评委评分;学生日常的表现也由教师评分,折算后计入总分;以及其它非试题化的考核。当然,这马上让人想到一个问题:老师的日常评价可靠吗?这不光涉及到老师自身的素质问题,更牵连到诚信问题。目前,我国的诚信体制很不健全,社会满意度较低。即便是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也常常弄虚作假,有失公平。因此这种考核方式目前并不适合我国。但是,如果我们将失落的诚信找回来,将不完善的诚信体制健全起来,我们也可以尝试着“洋为中用”。这种考核方式与我们传统的高考显然不同,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式上都更进一步。它更有利于选拔学以致用的人才,而这也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学校考核在评价体制中占据主导地位。希望我们能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完善自身制度,着眼于考什么、怎么考这两个内容,着手于完善高考、改变高考这两个方面,使学校考核更加符合国情,更加称合民意,更加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社会检验这一环节上着手。所谓社会检验,就是将人才推向社会后,由社会评判,优胜劣汰。目前教育上的升学竞争归根结底是为了适应将来的就业竞争乃至生存竞争。只要我们抓好社会检验这一环节。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更加明确了,培养方式也就更加合理了。实际上,这些年我们在这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高校毕业生不再包分配,而是双向选择;国家公职人员不再抱着“铁饭碗”,而是能者上庸者下;整个社会大变革,不再是大家一样穷,而是优胜劣汰;等等。这些举措直接影响到了教育。学生如果一味地死读书,只看重眼前的分数,结果很可能是读书死。当前,我国仍处于转型期,教育仍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学生必须善于活学活用,培养创新思路,发展各种潜能,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社会检验实质上是教育评价的最终环节。只要我们在这个环节上把好关,那么不论教育模式如何变,目的和结果只有一个——培养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人才。

教育的评价不能仅拘泥于教育,还必须着眼于社会。为了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有必要双管齐下。短期内,我们应当着重于学校考核,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必须完善社会检验。只有评价体制更完备了,教育制度才能更完美。

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教学上有所作为。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好。因而主要是两个方面:学什么、怎么学。学习的内容与考核的内容密切相关,也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相连,实质上与学校考核和社会检验即教育评价相关。只要教育评价标准明确,学习的内容也就很明确了。学习的方式大概可分为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常见的课堂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听,缺乏互动,很可能出现“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南通的“二李”在这方面有比较好的突破。课外自学主要靠学生自觉主动。这一方面需要老师较好地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学生享有充裕的课外时间与自学所需的资料。这就要求制度上和物质上均有保障。实质上,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也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比较好,我们可以适当借鉴。但有一点需引起注意,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古人即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先例。不论教学模式怎么改,学习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轻轻松松成才只是美丽的谎言,踏踏实实学习才是成才的途径。我们所希望的只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使其健康成才;我们所提倡的教学革新,只是学习内容更加适用;课堂教学寓教于乐,更加活跃;课外自学苦中有乐,更加有趣。

教育改革事关重大,既不能踯躅不前,亦不能贸然挺进;既需理论上的指导,更需实践的检验。套用兵法术语,叫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以上仅是在微观层面上对教育的一番思考,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个办学主体和办学方式的问题。在办学主体上,我国以公办为主。近几年,民办教育也正兴起,有望丰富教育资源。在采访中,我了解到了另一种办学主体:国有民办。或许它因产权不明晰,正存在争议,但我认为这可以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办学主体。在办学方式上,主要存在教育是否产业化之争。大众对此褒贬不一。我认为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没有充分的把握时,不宜轻率地实行产业化。因为产业化之后要想再变回来就很困难了。目前,我们应“按兵不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事业。在教育革新的过程中,应牢牢抓住教学与评价这两个环节。在兴办教育的过程中,可尝试办学主体多元化。二者应统一于教育的宗旨:培养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无

研学旅行报告 篇8

这次游学,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随着早晨的火车开出车站,我怀着未知和忐忑担心的心情离开了北京,虽然之前我去过两次杭州,但是我都是随妈妈去的。

在动身之前,妈妈给我打算了一大箱子,一大背包的行李,并一再嘱托我要留意平安并照看好自己。

最终到了周五,立刻就要回家了,可有一个问题却让我头疼不已,那就是整理行李。

妈妈在走前替我收抬了一堆要带的东西、换洗的衣服、水、吃的`、酸奶、雨披,当然还少不了一本书,真是无奇不有。可对于动手实力差的我来说可真是比登天还难,我想着,究竟该怎么办啊,算了,把东西全塞进去就完事,结果我发觉,光把衣服塞进去,箱子就合不上了。

接着,我想,要不把衣服叠起来试试?我立即起先了行动,把衣服都绽开,拉住衣袖,把它折起来,再把衣服横着重叠,再重叠,终于是叠好了。急出了我一身的汗。把箱子一装,这又是怎么回事,合上是合上了,可是箱子鼓鼓的,妈妈说这样会把箱子撑坏,这可怎么办啊?

我不得不求助我的室友了。他说:“你把小的衣服卷成一个卷,塞到衣服与箱子的空隙里试试”我把小衣服卷成豆腐卷的形态,根据他的方法做,果真胜利了。

经过这次游学,大大地提高了我的动手实力和自理实力,让我有许多受益。

研学旅行报告 篇9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在我看来,旅行的意义在于感受不同的风景,释放心灵,重要的不是身体在路上,匆匆忙忙从一个景点赶往另一个景点,买些纪念品,拍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里,配几句矫揉造作的文字,重要的是让心灵踏上旅途,给自己一个和心灵交流的机会,去感受,去收获成长。

8月的研学旅行,我们来到了重庆。从此“重庆”于我们而言,不再只是一个模糊的历史或地理概念。当看到那些经历风霜雨雪依然屹立,无言地记录了这个城市的风雨变迁的古城墙与现代化建筑比肩而立,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古与今的碰撞,感受到这座古城,历经世事沧桑,却依旧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走进“渣滓洞”、“白公馆”,站在这片曾经被同胞的鲜血浸染过的土地上,“小萝卜头”的故事、江姐的故事,这些不再只是历史书上毫无温度的文字,当看到那些根据当时的真实场景还原的'雕像,感受他们的愤慨与无助时,当一张张照片上的景象直击内心深处时,当看到那些锈迹斑斑的曾沾染同胞的鲜血、沾染无数罪恶的军刀时,内心的震撼,发自内心的愤怒,是无论看过多少文字都无法感受到的。我们真正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绝不是一句笑谈;我们真正意识到“有国才有家”绝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真正意识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真正意识到作为祖国未来主人的我们,要发愤图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研学旅行不只是一种形式,更应该是我们成长的一次给予,我们在路上,在学习,在成长。

研学旅行报告 篇10

这个暑假,我开启了我长达七天的江浙研学之旅,这一路上,可谓是收获满满。

我们先来到杭州这个又繁华又漂亮的大都市,这哪是厦门能比的,清河坊街上的大药房,各种药材琳琅满目,排队的人特殊多,整个房子都是一股浓重的药味,人们提着一大袋煎好的中药,匆忙离去。南宋御街古色古香的邻居,虽然已经把旧街改造了,但还是余留下了旧街的一点影子。最出名气的当属西湖了,即使现在夏天这么热,但还是丝毫没有影响到它的人气。这个时候,西湖里的荷花盛开了,有白的,有粉的,开成一片。给西湖增加了几许夏天的气息,苏堤上的柳树随风摇摆,给满头大汗的游客送来了阵阵凉快。晚上,我们一起去京杭大运输河漫步,京杭大运输河很老了,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它的起点是杭州,终点是北京,相隔1971公里,这条运输河也太长了吧,而我这次看到的仅仅是杭州段,就已经很长了,还是在古时候凿的,聪慧的,你来告知我,那个时候是怎么造出这么长的一条运输河呢?在杭州待了几天后,我们来到了苏州这个城市。苏州的'狮子林让我叹为观止!要说狮子林,厅堂都与别的苏州园林没两样,但它园内的假山,是这个园林最独特,最美的地方。假山坎坷,各种各样,其范围特殊大,一点也不比西方的迷宫逊色。有句话说:“你一旦进去了,可能就出不来了。”苏州的苏州博物馆,虽然是座新建筑,但是一点也不输那些园林,它出自贝律铭之手。藏品特殊多,许多方面都有。馆内还有人造瀑布,还可以往外走,可以看到一个荷花池,还有一座新馆,苏州博物馆包括了部分拙政园,自然也是一风景胜地。

苏州的留园,我也去领会了一番。园内有很多太湖石,个个造型都不同,有的感觉都要窜上了!有太湖石,就有亭子,每个亭子的样子也不同,有三角的,也有四角的,虽然看起来是差不多,但细致端详端详,还是有区分的,

这次的研学之旅,让我懂得了很多关于江浙一带的一些学问,好像从一汪大海中游了出来,希望以后可以再去一次。

研学旅行报告 篇11

一、基本情况:

xx年年9月底到10月中旬,按照县局的安排,潼关教育考察团一行16人在教育局张局长的带领下先后赴河南省XX市、XX市XX区、澄城、合阳、韩城、XX市XX县等县市进行了为期8天的实地考察。此期间,我们聆听了兄弟学校的情况介绍,进行了座谈,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实地参观等活动。通过考察学习,使我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更新了观念,增强了工作的危机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也为我县中小学教育发展及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许多良好的可借鉴经验。

二、主要收获

(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考察中我们发现,学校的管理层的素质越高,学校越具有办学特色,学校的各项工作更能得到长足发展。我们所考察的八所学校的校长可以说是学者型、专家型的领导,领导层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意识,这是诸所学校在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改革浪潮立于不败之地的取胜法宝。经过与多位校长的交流,认真查阅各种管理资料,实地考察管理运作机制,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做一名现代校长要有“四个一”:

一个清醒灵活的头脑,能认识社会主流和教育工作改革动向,能在日新月异的改革变化中抓住主要矛盾,坚持以人为本,娴熟地驾驭学校管理。

一个清晰透彻的思路,能以人为本,调动校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能切合当地、本校实际制订出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并能将长远规划化解成几个部分,按照规划进行学校建设。

一股敢为人先的勇气。八所学校的校长都有改革的魄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学校管理中独辟溪径,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策略。能够将学校各种制度进行分析整理归类,形成联合制度管理的合力,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作用,用好的制度规范教师的行为,并制定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性文本,以引导学校向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八所学校校长都将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高,学校发展迅速。

(二)、建设高素质、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首先,八所学校都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都制定了切实可行、极具操作性的教师成长的目标规划。学校积极为教师的进步、发展提供学习的机会,搭建教师展示个人才能的平台,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煅练教师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各校灵活地、创造性地利用校本研修,专家引领,内部拉练,相互学习,促使教师形成具有科学性的个人教学风格。通过考察我感觉到这八所学校的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了六种意识:服务意识、道德意识、发展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质量意识。

其次,各校根据教师的发展情况不同程度构建教师成长梯级体系,即:普通教师—骨干教师—校内名师—校外名师。教师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在相互学习中得到提高,在煅练平台上找到人生的价值,体验职业的幸福感。

再次,各校非常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不但在生活、工作中关心教师疾苦、帮助教师渡过难关,而且将教师福利转化为出外培训学习,将培训作为教师的最大福利,着眼于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其作法是创造性的,眼光长远,值得借鉴。

(三)、扎扎实实地搞好常规教学工作

考察的学校中,灵宝一小、后宰门小学采用“合格十特长”模式进行教学运作,其90%以上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都在95%以上;澄城北关中学、合阳中学、合阳城关小学在教学管理中突出“严、实、细”特点,尤其是合阳中学的教学常规管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从教学各环节严格要求教师,把质量细化到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细节,通过抓细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精心研究,取长补短。所考察的学校教导处对备课的管理十分严格,教师备课非常认真。从备课形式上,多采用同级同科集体备课、群策群力设计、教学、采用先备后议或共议后备的形式,拟定教学方案,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课堂教学设计的积极性,博众家之长、去自己之短,汇集于一课,其设计质量远比个人设计要全面、科学得多。从书写备课的方式上,一些学校鼓励教师用活页备课,备完后共同展示,一部分学校要求教师电子备课,实现资源共享。对于备课的检查,合阳的城关小学要求节节查,由教研组长签字后方可进班授课。通过以上措施,教师可以提高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能与他人一起合作做课,取长补短,备好课、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

2、教研工作。教研是教学的第一生产力,在考察的学校中都通过不同形式的教研工作引领教师发展,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从教学研究的方向看,多数学校倾斜于研究新课程中课堂教学凸现的各种问题,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搞好校内教研工作。有部分学校承担了国家或省级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推动教研工作的进行。个别学校在教研工作中锐意创新,例如:XX县城关小学在教研活动中启动“双通工程”即通教材、通教法,并且制定相关方案,对“双通”情况进行达标测试。合阳城关

小学重视教师每节课后认真书写教学反思,每月总结本月工作后写好月教学随笔,并且将其纳入量化考核内容,宜川城关小学制定了教学常规的“五导、五多”进行系统研究,并在全校试行,成效显著,总之,所考察的学校的教研工作都能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设计教研活动,并能扎扎实实搞好教研工作,经验值得借鉴。

3、特色教育异彩纷呈。现代的办学思想中非常重视学生的特长教育,使不同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所考察的学校都能结合地域、学校情况开展特色教育。灵宝一小开展的艺术特色教育,将学生分层次教学,校内常规教学和周六日的特长培训提高相结合,有一部分学生在国家、省级器乐大赛中获奖,成绩卓然。后宰门小学开展了剪纸、摄影、秧歌、古诗诵读等校本课程,将古诗文朗读与传统舞蹈结合,创造了新的诵读形式。澄城北关小学等学校都有校内小报和管乐队,在平常训练、遇升国旗、重大节日、集会庆典中展示学校特色教育成果,西安后宰门小学、合阳城关小学在“阳光体育”中开辟了每天25分钟中大课间活动,并且组建了学校合唱团、舞蹈团,诗文朗诵班,英语说唱班,让学生根据本人兴趣选择适宜自己发展的团体,由学校安排时间进行辅导、训练。宜川城关小学则结合当地特色开展了陕北大秧歌,剪纸、民歌,宜川胸鼓等校本课程,组建了学校武术队和体操队。以上学校在特色教育中都能立足实际,灵活、创造性地开发校内外资源,将平时训练和集中展示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考察的学校中都通过不同方式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推进新课程研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1.借鉴经验。各校都能结合实际,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到兄弟县市学习好的管理经验,出台了一系列教师校本培训的制度,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多方面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进行规范,制度的建设,为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提供了航标,使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得以高质量的开展。

2.注重教研组建设。多数学校制定教研组长工作职责量化评比办法。从教研组长的教学效果、组织各类比赛、开展教研教改工作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根据考核的分值,对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并设立奖励制度,这样极大调动了教研组长的积极性。

3.组织教研活动。学校通过开展了“同一节课”的教研活动,以各学科典型课例为依托,以同一科目在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同一节课”研讨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课型,对教师们的教学思想、设计思路、制作技术、整合效果等加以比较分析,课目虽同,在每一位教师的手下却是各有千秋,上得有声有色,真正体现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教师教学工作的创造性和教学的个性化。通过这些教研活动,大部分老师都觉得课改精神在我校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认为“同一节课”这种教研活动的开展,为老师展现不同的教学风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增强了教师课改必胜信心,以达到驾驭新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采取集体备课。各学校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要进行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牵头带领本组教师进行分工备课,将难点分散,实现重点突破。在进行新课之前,首先由负责本课教学设计的教师进行说课,陈述备课思路,进行教材分析,确立重点难点,设计教法学法,详述教学流程,并着重说明设计的依据与理念;然后本组教师针对课的设计进行集体研讨、辩论、修正、完善、补充、力求创新,不落俗套;最后将完善后的教学设计进行集中保存,形成学科资源库。备课要求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课时个人备课与整体备课相结合,集思广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关教师根据本班实际及自身素质,在拷贝他人教案或复印优秀教案的基础上设计出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教务处不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式”教案来要求教师,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教学实际的需要,科学有序地将原有教材改变顺序,重新组合,对教师教案检查的重心后移,注重对“课后反思”的检查,提倡教师以研究者的态度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记录下教学中的闪光点,问题分析,理性反思以及改进措施等。评课做到人人发言,并对授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量分,作为教师发展性评价的资料。教研组长做好总结性发言,从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姿态等方面指出优点与不足,并形成书面总结材料。

5.实行帮、传、带活动。各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积极开展新课程教学支持活动,促进教师的交流与互助,在互听互评中共同进步。

推荐阅读

上一篇:转到中国银行的介绍信汇集13篇 下一篇:资讯小学工作总结合集十四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