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乡村教师日记九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乡村教师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乡村教师日记 篇1
如今的社会,大学生就业,不仅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更面临着更多的多面性的就业选择。瑶族姑娘小卜就对此犯难了:到底是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教师,献出自己的绵力,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呢?还是选择到著名外企发挥专业特长,追求平稳幸福呢?或是选择从心而为,追逐梦想的脚步,实现创业梦呢?无论何者,小卜都难以抉择。而我却想对她说,浓浓乡情,做最美乡村教师——为家乡奉献绵薄之力。
回到家乡,顺应了父老乡亲的想法,教书育人。一方面, 小卜是瑶寨里第一个大学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回乡发展,是对家乡的一种回报。做一名教师,更是给予了家乡孩子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体现的是社会价值的提升和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另一方面,人们常说“落叶归根”,而于敏院士却说:“不要等到老了才落叶归根。”的确,人生更应该在年轻时对自己的“根”有所贡献。因为,现如今青春就不该挥霍无度,而更应该在最青春的时候,为这个社会做到有所回馈,那必是你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人永远不要等到老了,才想起我是时候对这个生我养我的社会有所回报了。然而,却已是老来无力了。所以我们更应该趁着年轻,在有能力的时候有帮助他人,因为人,应该感恩。回报家乡,回馈社会,是每个人应该有的责任。
“最美90后乡村教师”陈秋菊,在毕业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在乡村坚守岗位8年。原以为能在县城中学当个中学教师,却不料被分派到山区当小学教师,环境简陋,物质条件更是差到不行。然而从小就在县城长大的她,并没有因此选择离开,而是选择了留下与坚持。这份坚守何不让我们感动?她默默地将这些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大山的孩子们,为这个山区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她的奉献不正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体现?
选择大企业,追求平稳的幸福,却少了一份责任;选择勇敢追梦,实现创业,却或许面临的是挫折和失败;而选择回到家乡,回到故土,不仅是对家乡的回报,更是自己内心对家乡责任的承担与责任的体现。所以,回到家乡,做最美乡村教师,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吧。
乡村教师日记 篇2
恶劣的环境,贫瘠的土壤。有了你们那份坚守着的滋润,使这里的生命更加怒放。——题记
从网络上查看了《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晚会,荧幕上那一幅幅可亲可敬的画面,他们那纯真的笑脸,句句朴实的话语,无不折射出血浓于水的情谊。看似平凡的工作,却做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艰苦的环境,贫瘠的校舍,恶劣的教学条件和微薄的工资,没有让他们退缩,他们坚守着大山深处渴望知识的孩子们。没有嫌弃、没有抛弃、没有放弃。他们跋山涉水一家一家的去家访,最终让许多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他们淡泊名利,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的情操给我们展现了伟大教师的形象,这也是对《最美乡村教师》的诠释。
人生短短数十载,有多少青春值得我们挥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线一放就是五年,整整五年。这对宋玉刚老师来说是何等的思念,当年迈的双亲走上奖台亲手为儿子颁奖时这位从不屈服于困难的铮铮汉子,红了眼,倾时思念的泪水犹如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家抱头失声痛哭。此时此景,我的眼泪如黄河决堤般喷涌而出。
想想我们在工作时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抱怨,抱怨孩子的无理取闹、抱怨工作环境不好、抱怨上班还加班加点……这些对《最美乡村教师》来说,我们是何等的不堪一击。
感谢央视举办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公益活动。让我们知道了,在祖国每个角落里有一批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奉献着青春的伟大教师。他们用实际行动激励着我们,震撼着每个人的灵魂。在我的心底一直有个声音在呐喊:你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乡村教师日记 篇3
多少次,我的心头萦绕着这样一个美好的憧憬:当一名乡村女教师。我不断的想象着我们未来的学校,我的学生,我的教师生涯……
为了我的理想,我要先跨进大学的校园。我要在那大学的'课堂上,图书馆里,在可敬可亲的教授和导师的帮助下,像只小海鸟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吸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以充实我的头脑。
我的愿望不舍求,因为我是在乡村,而不是城市工作,我知道我还小,确实不能当教师。
就在这些美好的憧憬下,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我梦见:讲台上放着一束芳香的野菊花,花上系着一个红纸条,上写着几个童稚的字:“欢迎您,老师!”我感动地环视教室,只见一张张天真朴实的脸上挂着微笑,望着我。使我心里热乎乎的。我平静了一下心情,开始讲课:“下面我带同学们游览长城好不好呀?”
我心平气和的讲起了《长城》这一课,下课铃声一响,我紧张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了,这时我从梦中醒来了。
乡村教师日记 篇4
20XX年XX月,XX学校毕业的,xxx带着梦想,带着满腔的热忱,踏进了XX学校的大门。但是面对繁重的工作,艰苦的环境、微薄的收入,他的梦想第一次被现实撞得支离破碎。但是,面对孩子淳朴的笑脸,渴望的眼睛,他最终坚定的留下来,并用更多的爱温暖着孩子们。他当时承担着初一两个班的语文、数学,并承担着初一、初二的班主任。当时,有个学生因家境贫困,中途辍学了,他爬涉十多里山路,动员其家长,并支柱该学生完成学业,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在教学中注重培养有理想的孩子,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励志的故事。把梦想植入山村孩子的心田,他还鼓励乡村孩子大胆追梦,并为他们创造实现梦想的机会。在教学中,他发现孩子门们不善交流,就鼓励孩子们用写日记的方式打开心扉,并引导孩子们爱上写作。
他任教XX年来,虽然有很多机会可以调到条件更好的城区学校去工作,但是,他都一个个放弃了,他留在了山里。他说,山里的孩子更需要我。前前后后,分配到小区工作任教的,一拨一拨都调走了,而他仍然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用自己真诚的汗水浇灌着山里的孩子,使山区的孩子带着梦想,飞出大山。也正是那些飞出大山的孩子里的问候,贺卡上的祝福,和看到他们取得的进步和成功的喜悦,以及乡亲们对他的真诚与期待,让xxx一直坚持到现在,并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乡村教师日记 篇5
村小学的教师“弄不成”原名冯百成,因为什么事都办不成,所以人们便送他这么一个有趣的外号。
他究竟有哪些事弄不成呢?说起来,还真叫人好笑。
“弄不成”家里很穷。前几年,“弄不成”不知从哪儿听说养鱼可以挣钱,于是,他就把家里所有的积蓄拿出来买了鱼苗。此后,“弄不成”就到各处收集营养饲料(其实是牛粪、猪粪之类和青草)来喂他的“命根子”——鱼。
一天,村里的二黄毛闲着无事,便转到了“弄不成”的鱼塘边,他看到“弄不成”的草鱼正在吃草,馋劲上来了,眼珠子一转,立即跑回家拿来家伙,想偷鱼吃。可他还没来得及下手,就被“弄不成”逮了个正着。为了不让二黄毛今后再打他的鱼儿的主意,“弄不成”索性把家都搬到鱼塘边来了——在鱼塘边搭了个棚子,日夜守护鱼塘。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弄不成”的鱼也一个劲儿地疯长。谁知好景不长,一天早上,他起来看鱼,一下子傻眼了,他的鱼都翻着白肚子——死了,而且鱼塘里的水也变黑了。“弄不成”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他想一定是二黄毛干的,立即跑到二黄毛家将其从被窝里拉出来,直奔鱼塘。可怜的二黄毛还不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莫名其妙地成了“凶手”。后来经过村里最有经验的养鱼大王三狗子的判断,“弄不成”的鱼的死因是他给的草料、粪类等饲料太多,又加上未注意勤换水,所以把鱼给“肥”死了。二黄毛呢,洗脱了冤情,在一旁偷着乐。他趁“弄不成”不注意的时候,捞起一条最肥的鱼,躲到后山烤着吃了。“弄不成”鱼没养成,反赔了本,自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去年五月,村里的`张媒婆给“弄不成”说了门亲事。说实话,“弄不成”都快三十岁的人了,连个老婆也没讨着,大家都很同情他。这回连村长都发话了,他说,若“弄不成”再弄不成这婚事,以后就让他打光棍好了。“弄不成”呢,倒胸有成竹。可有的人却说姑娘长得太标致了,只怕是鲜花往牛粪上插,难插成。
还好,提亲、相亲都挺顺利,只是丈母娘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姑娘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就没做过什么事,娇生惯养,所以成家后家里的苦活儿累活儿全由“弄不成”一人承包;二是要五匹布,十石米,一枚铜戒指。天上掉了个大馅饼,“弄不成”一心想着美娇娘,别说两个条件,就是十个百个他也答应。选好良辰吉日,眼看好事就要成了,但偏偏成亲那天,“弄不成”把准备好的铜戒指给弄丢了,这婚事自然就打了个“疙瘩”。女方不高兴了,乡亲们都劝女方说算了,免得错过了吉时,女方死活不答应,说“弄不成”如果找不回戒指,婚事就拉倒。可怜的“弄不成”找了一整天也没找到,因此就白白错过了这一段大好姻缘。
过了几天,“弄不成”扫地时,竟从床底下把那枚铜戒指扫了出来,原来结婚那天,由于他穿新郎服时心太急,戒指从衣袋里掉到地上,滚到了床底下。乡亲们听说后,人人替他惋惜,村长对他说:“冯百成呀冯百成,你一样事都干不成,干脆以后别叫冯百成,就叫‘弄不成’得了!”从此,他便有了这个响当当的外号了。“弄不成”却自我安慰说:“婚事吹就吹了呗,我最怕受人管束,现在多好,悠哉闲哉,一人吃饱了,全家都不饿。”
这就是“弄不成”。如今他当起先生来了。穷乡僻壤的,孩子们没处读书,村里人一合计,便让他教孩子们读书,只是不知道这事他能不能弄成。
乡村教师日记 篇6
贺红莲,人如其名。她就像一朵怒放的莲花,给校园平添了几分秀色。她用博大的爱心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谱写了一曲当代教师的赞歌。
慈母情怀演绎深厚师生情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贺红莲说,我虽然不是神,但我要把爱学生当做教师生涯的起点,把关心学生作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修课。
炎炎夏日,贺红莲拿来自家的电风扇,给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带来凉风;她在自己家里熬好绿豆汤,端到教室,给学生们送去清凉。酷寒严冬,她做好午饭,请来家远的学生,让他们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她打好豆浆送到班里,让孩子们喝上一小碗,暖和暖和受冻的身子。秋冬交替时节,天干物燥,她每天烧好开水,送到学生们手中,为的是让他们去火消热,健康无恙。
老师们记得,近几年来。每逢周二的中午,贺老师家的电脑都会准时打开,连上网线,插上摄像头。一个男孩坐在电脑前,笑逐颜开。他对着屏幕说着什么,并不时发出纯真的笑声。对贺老师来说,这个叫王亚飞的学生能这样谈笑风生,那真是莫大的安慰!要知道,这个学生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曾经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对学习兴趣不大。而今,贺老师让他每周与父母通过网络见面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王亚飞爱说了,爱笑了,爱学习了。这怎能不让贺老师倍感欣慰!
一位叫心静的女生记得,她患重度便干症需要悉心照料时,贺老师像慈母一样,不仅让她住在老师家里,每餐调理饮食,而且不嫌脏累,每晚都用克塞露给她灌肠。多少次,看着被自己弄脏的被褥面露尴尬时,贺老师总是摸着她的头,说:“傻孩子,没事的,洗洗就好了。”就这样,直到病好,贺老师才放心让该生回家去住。
学生贺玉成的家长记得,在贺玉成遭遇车祸而昏迷的一个多月里,贺老师先后十几次到医院和距学校七里之遥的家里看望。多少次,贺老师坐在床头轻声呼唤;多少次,贺老师和昏迷的孩子倾心相谈。为解家里的燃眉之急,贺老师还带头捐款,并发动全班学生捐资近千元。当贺玉成在众人的期盼中醒来却严重失忆后,贺老师又买来故事书、音乐光盘等,指导家长通过讲故事、播放音乐,以唤醒孩子的记忆。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母亲胜似母亲。贺红莲把无限的爱与关心送给了她的学生。她像一枚红烛,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了温暖和光明;她如一朵红莲,把美丽和馨香献给了周围的人;她似一场甘露,滋润着校园里的一颗颗幼苗!
钢铁意志铸就校园不倒神话
对于一个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的老师来说,让她离开教室、离开学生,无疑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20xx年9月,贺红莲不慎摔倒造成膝关节髌骨骨折,作为八年级语文教学模式走出任县,走向全国。
在做好一个语文教师的同时,从教十二年来,我一直兼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我所执教的品德与社会课也曾多次在学区、学校作为观摩学习课。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良好的能力、赤诚的爱心;更重要的是必须拥有一种不计个人得失、甘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的无私精神。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我立志做一个这样的人民教师。
乡村教师日记 篇7
我叫赵秀娟,是林西县官地寄宿制小学的一名教师。从教十六年来,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并当班主任和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热爱工作,甘洒汗水育花朵。
我想: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学校的生命线,更是教师的生命线。当教师的提高不了学生的成绩,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2014年,我接了一个四年级班,当时这个班的班平均成绩只有70分左右,比另两个平行班少十多分。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我在备课,上课和辅导上下了苦功夫。每一篇课文初备后,我都请老教师给予指导,最后形成终结教案。上课时,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文,把自己学会的知识写在课本上,把不会的问题也写在课本上;接下来,把学生分成组,让他们互相交流,这样又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最后我再引导学生解决剩下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引起了学生对语文的极大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放假的时候,我骑着自行车去给班里的五个差生辅导功课,最远的有三十里路,每天五个学生的家都要跑一遍。俗话说得好:功夫不负苦心人!两年后,在小升初的全县统考中,取得了好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人们常把老师比做父母,我觉得这话很贴切,有时老师真的要像父母一样关心学生。
我们班的卢文鑫是一名智障生,有时生活不能自理。每当她大小便弄脏衣服的时候,我都帮她清理、换洗。有一次,她的母亲拉住我的手,流着泪对我说:“赵老师,把孩子交给你,我们当家长的就放心了!”
执着的追求,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4年,我被林西县教育局评为“县级小学语文教学能手”,2014年,被林西县人民政府评为“模范教师”。
孝敬公婆,和谐家庭传美名。
我丈夫在林西县统部镇上班,离家很远,只能周末放假才能回来,公婆现已七十多岁,俩人都有病,洗衣、做饭、收拾屋子都得我亲自去做,女儿在林西读初中,家里的事情都落在了我一个人的身上。2014年夏天,有一次下大雨,上完晚自习,为了照顾老人,我只好冒雨摸黑往回走,路上摔了好几跤,又掉进了路边的一个水坑里,到了家,已成了一个泥人。
我的事,在当地已被传为佳话。2014年,我们家被村委会评为“五好家庭”。
我认为:爱岗敬业是一种职业美,孝敬老人是一种心灵美,只有具备这两种美,才是一个最美的教师。
乡村教师日记 篇8
这位令人尊敬的乡村教师叫杨天。他放弃了薪水不错的城里工作,毅然决定回乡当教师。
他的家乡在大巴山里。那里被群山包围,车子开到公路顶端,下车后还要走二十多公里的山路。他们那儿只有一个贫穷的村庄,旁边有一间破旧的房子,那里就是孩子们的学堂。以前有两个教师,一个是村长,另一个就是杨天。后来杨天为了还清欠债而去城里工作了一段时间。村长去世了,他就从城里急匆匆地赶来,担负起了学生们的知识。他非常爱笑,不论遇到什么事他总是微笑来面对。
可是灾难还是降临在这位爱微笑的老师头上。有一次,一个放牛娃不小心把茅草屋子点着了,不一会屋子里便火光冲天,学生们顿时惊慌起来,但只有他很镇定,他一个一个地把学生背出来,最后里面只剩两个学生了,他望了望他们,狠下心,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跑,等再回来时,屋子“轰”地一声塌下了。那个学生是他女儿,却被活活烧死了,而他,全身上下都被烧着了,医院当场下了病危通知书,虽然最后他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但下辈子注定要在轮椅车上度过了。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会坚持教书时,他微微一笑,缓缓地说:“如果我不教那谁来教他们呢?”
是啊,就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他那微微的一笑,震撼了我们所有人。他给了我们人生奋斗的信心,给了我们为他人着想的动力!
乡村教师日记 篇9
当时光流向金秋九月,1500多万名人民教师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让我们把崇敬和祝福献给他们。
在教师群体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扎根在中国半数人口生活的广袤农村,为乡村学童播撒知识的火种,让乡村文脉得以赓续。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乡村教师。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乡村教师曾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一批有识之士就把目光投向了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是立国之大本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他们躬身于乡村教育实践,成为现代乡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洗掉手上的泥土,走上三尺讲台,乡村教师为亿万农民打开了知识文化的大门。
改革开放以后,初步解决温饱的乡村,对办好教育迸发出强烈的渴望。人民教育人民办,广大乡村教师与村民一道捐物、筹劳,白手起家,一砖一瓦重建了乡村教育体系。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乡村教师毅然投入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役中。从初步实现两基到两基巩固提高,从西部两基攻坚到双高普九,中国用25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100年才完成的任务。奇迹背后,是几代乡村教师默默的坚守与付出,他们用朴实的信念和行动,撑起了乡村教育的脊梁,铸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丰碑。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教育无疑是强有力的引擎。世界银行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平均年限每增长一年,国民生产总值就可增加9%。我们不会忘记,一大批活跃在中国制造舞台上的产业工人,正是在村小获得了最初的文化启蒙,感知了外部世界,是乡村教师点燃了他们的梦想。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助推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总有一种力量激励着乡村教师前行。被誉为摆渡教师的石兰松,始终不忘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坚持撑篙划船26年,载着1000多名孩子驶向梦想的彼岸。大山深处的掌灯人支月英,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扎根乡村30余载,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把终身学习当作信仰的化学老师杨再明,凭着一股钻劲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让兴趣成为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最美老师妈妈陈万霞放弃县城的稳定工作,回到家乡创办了全国首个留守儿童寄宿制村级小学,把自己的温暖和爱心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乡村教师用无悔的付出践行着四有标准,成为新时代的一面精神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