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我家的花园大班数学教案精选#】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美丽的花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家的花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生成
作为一线教师,管理班级物品不丢失是常规工作。到了大班后,随着孩子们能力的增强,我们经常会请他们帮忙来数数量较少的东西。虽然每次都是请一两个孩子,可总会有许多孩子积极地来帮忙。看到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我便想到通过统计班级物品,让孩子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条形统计图浅显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便于比较多少,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较为规范的统计概念及方法,对其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价值。
设计意图
每个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和物质的、直观的现实世界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同时也就意味着开始了与隐藏在直观的现实世界背后的数学世界发生了这样那样的联系,也就意味着他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个由一定的“数”,按一定的“形”和“序”构成的数学的世界,这就为幼儿获取数学体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育应着眼于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熟悉的自然资源和感兴趣的事,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习通过图表感知数量的多少。
3、体验积极帮助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每组桌面玩具:穿线板12个,小机器人9个,套筒7套;
2、条形统计图范例一幅;
3、小统计图人手一张,水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统计的兴趣。
师:好几天没有清点我们最喜欢的玩具了,今天我请全班小朋友都来帮忙数一数,愿意吗?
幼儿:愿意。
(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玩具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平时老师请一两个孩子帮忙数玩具就已经让多数孩子羡慕不已了,所以,我的这个求助马上得到了全班孩子的强烈回应,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感知探索,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1)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出玩具的数量。
师:不过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请小朋友认真听好哦:每组小朋友数一数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几个,然后把你数的结果记录在白纸上。
(2)交流统计结果,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请小朋友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录的。(记录结果:点点、照样子画下来、画对勾等。)
总结统计方法:先画出标记,再记录出数量。
(了解幼儿的前经验及当前的想法,是支持幼儿探究学习的基础。这个环节中让幼儿尝试记录玩具的数量,可以充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正确判断幼儿的水平和需要。而幼儿在原有经验和想法上发展和建构的新经验或概念,往往更具有生命力。这个环节中幼儿的表现就有很大差别,有的幼儿可以较为完整地记录出玩具的数量,如:画出一个套筒,在它的后面点了7个点或7个对勾,这是来自中班时一节统计图形数量的活动的经验。也有的孩子将数学的记录概念表现为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如:在一张纸上满满地画了12个穿线板、9个机器人、7个套筒。也有的幼儿没有完成记录任务。陈鹤琴先生的教育观认为:儿童也可成为传授者,即“儿童教儿童”。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中,这些孩子从同伴那里获取到了新的经验,为下一个环节打下了基础。)
3、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1)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同伴的统计方法。
我们刚刚的记录中哪种玩具最多?哪种最少?怎样让别人不用数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张图上记录了谁的数量?怎么看出来的?它们各有几个?你怎么知道的?谁的数量最多?谁最少?也没数怎么就能知道呢?穿线板比机器人多几个?谁能不用点数就看出了套筒有几个?
(2)讨论总结:这种记录表和你刚做的记录表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记录表?这种记录表有个名字叫条形统计图。
(在师幼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核心问题的明确和支解,将其放大抛给幼儿,聚拢幼儿的探究视点,把握幼儿活动的方向,引发幼儿进行新的'探究。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由于孩子没有书写数字的经验和能力,对记录出的玩具数量还要再通过点数来比较数量,这时我的一个问题“怎样让别人不用数数也能一下就看明白”,让孩子的探究欲望再次燃起,并将孩子的视点引入到条形统计图上。通过问题的步步深入,引导幼儿自己感受到条形统计图的优点。通过讨论两种记录表的不同,自己找出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让孩子将学到的知识与原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说出自己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以促进幼儿养成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
4、操作体验,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
(1)出示空白条形统计图纸,引导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2)幼儿自由选择任务,动手制作成条形统计图。
为幼儿提供统计的物品有:幼儿的男女人数和客人老师数,教室的桌子、小椅子和玩具框。
(以活动的形式学习数学,非常受幼儿的欢迎。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主动学习,进一步感知、体验了条形统计,使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轻松获得简单的数学经验。真正使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孩子们从中体验到数学的有趣和重要。)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儿可与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后集体展示幼儿的统计图,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统计。
5.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物品,小朋友们很棒!回到家我们也用这种方法帮助爸爸妈妈来统计一下家里的物品好吗?统计好了明天带过来贴到展示墙上,大家互相看看,讲讲。
(幼儿园的延伸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种延续,为孩子更好地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提供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契机。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幼儿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活动反思
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在幼儿的一日生活里到处充满数学。我们教师的数学教育目标便是,将幼儿在生活中零散的数学经验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具有严密逻辑的数学知识,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通过本节教育活动的进行,我得到以下反思:
1、选材贴近幼儿生活,并且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为幼儿生活问题的解决方式,让幼儿在尝试、交流、探索中快乐地学习,并从中体验到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在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的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统计方法的获得来自于孩子之间的交流,没有教师生硬的传授。幼儿在同伴的互动中学会了统计、记录的最基本方法。
3、本次活动中最成功的环节是认识、学习条形统计图。我的提问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让幼儿充分感知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优点和制作方法,让幼儿丝毫没有被动学习的感觉,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通过幼儿对一个个问题的思考,使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在他们的大脑中建构起来,为下一步动手制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4、课后的延伸活动再次体现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孩子们带回的统计表展示在墙上,成为孩子们活动之余的交流焦点。更有孩子提出问题:“我们家里的筷子很多,一张纸上画不下那么长的条条,怎么办?”我把这个问题和小朋友一起来讨论,让幼儿更加深入地学习统计更多物品时条形统计图的运用。
我家的花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使学生知道回收垃圾、变废为宝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培养垃圾回收意识,自学进行垃圾分类。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并能自主设计更多的处理方法。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辨别分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录相、口香糖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观看录相:参观废纸加工厂,明白回收一吨废纸并把它加工成纸的意义非同小可:把一吨废纸加工成再生纸比生产一吨纸可节约用水100吨,减少水污染35%,少砍大树17棵,制成再生纸800千克。
二、查一查
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了解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
三、说一说:研究垃圾的处理办法:
1、提问:那么如何来处理这些垃圾呢?
2、分组讨论,并设计处理垃圾的方案,由组长负责写下来。
3、全班交流:比一比,哪组的方案最科学合理?
4、上网了解世界上对垃圾的处理办法。
1)垃圾分类。
垃圾混装是把垃圾当成废物,而垃圾分装是把垃圾当成资源;混装的垃圾被送到填埋场,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分装的垃圾被分送到各个回收再造部门,不占用土地;混装垃圾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污染土地和大气,而分装垃圾则会促进无害化处理;混装垃圾增加环卫和环保部门的劳作,分装垃圾只需我们的举手之劳。
2)垃圾回收。
生活垃圾中,铝制易拉罐再制铝,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减少95%的空气污染;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节约石英砂、纯碱、长石粉、煤炭,还可节电,减少大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办公用纸、旧信封信纸、笔记本、书籍、报纸、广告宣传纸、贷物包装纸、纸箱纸盒、纸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印制成书籍、稿纸、名片、使条纸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3)垃圾变宝(堆肥、发电等)。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4)垃圾填埋。
5)垃圾焚烧。
四、做一做
课上做一做口香糖垃圾的处理实验,课后到学校和社区宣传正确的垃圾处理方法。
我家的花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在沙瓶上进行绘画,练习幼儿立体作画的能力。
2、回忆经验,巩固对迎春花、喇叭花等一些花的特征的了解。
3、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观察过各种各样的花。
2、幼儿有立体作画的经验。
3、沙瓶人手一份。
4、颜料、毛笔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呢?"
二、回忆经验,复习表述。
1、师:花园里的花真美丽,前几天,我们在花园里都看到了哪些花呢?(蝴蝶花、迎春花、杜鹃花……)
2、师:我们前几天在花园里找到了许多花,有迎春花……老师还给他们照了相呢。看!这是什么花?(绣球花、迎春花……)
3、小结:我们刚才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它们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颜六色的真漂亮。有的花像球一样,有的像喇叭一样真好看。小朋友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可真高兴,可是有一只小蝴蝶不高兴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幼儿猜想)
三、自主选择,创造表现
1、师:因为小蝴蝶的花园里什么也没有,所以想请小朋友帮忙,帮忙装饰花园,让它的花园比别人还漂亮。
2、介绍材料与操作要求。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四、鼓励交流、体验情感。
师:今天我们帮助小蝴蝶画出了这么美的花园,小蝴蝶可高兴啦!让我们一起把自己设计的花园布置在"青青草原",让更多的朋友来参观我们的美丽花园!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给我一些启示,在美术活动中我们提倡“放手”也推崇“出手”,放手是让学生在一个宽松自在的环境氛围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表达,让孩子们独立自主的创造和大胆想象,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有疑惑的是这个度的把握,像这次活动我觉得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缺少一点激情,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教师自己有了激情,才能带动孩子产生积极的反应。在课堂上我应该改变一下在语言或者讲课的方式,也可以改变一下教学的环境,让孩子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轻松学习,效果更佳。
在示范画的时候我自己感觉有些简单,可以让个别学生自己用小纸片先试一试,感受一下会更好。放范画和示范画的黑板摆放地离学生有些远和偏了,学生的视觉看画太远了,应摆放在合适的位置。
讲课语气要生动,因为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花,是学生身边非常熟悉的事物,要想使整节课生动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注意教学环节的设置要生动,语言的组织也非常重要,只要把学生的情绪带动起来了,那这堂课可就成功了一半。
我在花的知识和表现手法的讲解中,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就是老师怎么示范,学生就怎么做,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应该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发挥空间。课后我想,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多感受一些就好了,对新知识、新技法、新材料的体验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业的点评缺乏目的性,应该针对一幅画指出好在哪里,怎么画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大胆的去动手、动脑,发挥自己的天性。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每节课后都有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反思,为今后的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节课,我鼓励孩子们用“刮蜡法”的方式,为不同的花的花瓣和叶子涂色。孩子们都很感兴趣,都乐意为这些花“穿上漂亮的衣服”。我在示范刮蜡法涂画的时候,特意向孩子们强调:花的花瓣和叶子的颜色要形成对比,否则花会显得很晦涩,当然针对二年级的学生,我们不宜讲得太深,其实学生是能感觉到的。
学生们分组给美丽的花园创作鲜花时,由于多种材料的引进,作业的创作方法和呈现效果显得更丰富。但是在课堂上,许多的孩子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种,这给了我些许困惑,更困惑的是由于材料的限制,学生没有机会选择到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表现。这是我上这堂课感觉最苦恼的地方。
在作业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给花瓣涂上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的甚至一朵花上就出现多色花瓣,但是花的叶子,除了大部分涂上绿色外,个别孩子涂上其他颜色。不知道是他们随意涂,还是他们眼中的事物与成人不同。最后,我选择欣赏他们的作品。尊重孩子的眼光,尊重孩子的表达,孩子的世界也是美丽的。
我家的花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图形家族成员中的几个成员,大家还认识它们吗?黑板上画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认识图形家族中的另一个新成员:角,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2、老师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实际,引导探究
1、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放PPT)让学生看图,这几个图形里都有角,同学们睁大你的眼睛看,这就是角。
放有关学校的情景图的幻灯片让学生找角。学生一一做答。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角。
3、师:那么,我们现在身边是不是也有很多角呢?同学们找找看,(请学生来指一指。)学生回答:课桌的角、课本的角、门和窗的角等等。
4、师:同学们找了那么多角,那么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放PPT)边放边说,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再放一遍,老师说顶点,边,边。然后板书:顶点、边、边。
5、师:我们都知道什么是角,也知道角的各个部分,那么角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同学们看大屏幕(放PPT),同学们看懂了吗?画角时,要先定顶点再画两条边。老师在黑板上再演示一遍。
6、仔细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组成?(生答)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我们在表示角的时候,不能就这么点一下。看老师是怎么表示角的。(教师动作演示:一个顶点,两条边,再用手画)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指一指。现在,谁用这种方法来指一指这把尺上的角?(还有其他的角吗?)
7、师: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画?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了一个角。请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个,试试。把你画的角的顶点与边指给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馈时指出顶点和边即可。)
8、比较角的大小,放两个同样大小的角,但是边不一样长,提问学生,哪个角大,同学可能要说,边长的那个角大(放幻灯片),老师问学生是不是边越长角就越大哪?同学们看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它开口的大小有关。
9、师:再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请你为自己画的角打分。
10、折角:让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纸折几个角,同桌比较一下大小。再用一张圆形纸折,看学生能否折出角,老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拓展,课外延伸
1、师:刚才画了一个角,老师在这里再添一条线,现在这里有几个角了?(学生指,教师画弧。)
2、师:我这里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图形,如果剪去一个角,请你猜猜还剩几个角?
3、师:你能告诉同伴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吗?
我家的花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ppt课件、圈画、数数等活动区分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ppt课件、画有水娃娃的卡片若干、彩笔、神秘袋一个。
活动过程:
1、由谈话导入教学活动小朋友,今天有许多数字宝宝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看是谁来了……播放ppt课件(幼儿边看边说:是数字宝宝3、5、9…..7),噢有这么多数字宝宝和我们一起玩呢。下面小朋友一起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来帮这些数字宝宝按顺序排成一队吧。
2、集体活动:继续观看ppt课件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是怎样排的队?(幼儿:有水娃娃、红水娃娃、绿水娃娃,它们是两个两个排的队)
(2)请集体、个别幼儿两个两个数,数出每一组水娃娃是多少个。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画面上是不是每一组水娃娃都被两个两个圈起来了?
哪几组水娃娃两个两个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几个数字?
哪几组水娃娃两个两个的圈,到最后没有圈完的?是哪几个数字?
(4)引导幼儿回答后教师:
像这些全部圈完的2、4、6、8、10叫双数,没有圈完只剩一个的'1、3、5、7、9叫单数。
教师小结:a、像1、3、5、7、9两个两个地数,数到最后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
像2、4、6、8、10两个两个地数,全部都能数完的数叫双数。
b、10以内有5个单数,有5个双数。
c、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他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5)简单的向幼儿介绍一下奇数、偶数。
小朋友你们告诉老师,你有几个名字?启发幼儿说出幼儿园里老师、小朋友叫你什么,在家里爸爸、妈妈又叫你什么。(如:我叫李艳,还叫贝贝)师:老师告诉你们,数字宝宝也有两个名字,单数也叫奇数,双数也叫偶数。
(6)找一找、说一说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3、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从身体上找出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如:一个头是单数,两只手是双数,一张嘴是单数,两只耳朵是双数等……)
(2)练习卡操作活动
(3)集体游戏: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在家里的东西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并记录下来,明天来幼儿园交给老师。
活动反思:
1、我能熟悉教材,教学思路清楚,课前准备充分。
2、根据孩子们的思维特点,我从孩子们身边熟悉的实物着手,并逐步过渡到能够摆脱实物、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述。孩子们从中找出了成单成双的物品,孩子们的思维也由此得到了锻炼,在活动中,孩子们思维的敏捷性、正确性在游戏速度的快慢与变化,形式的集体与个体变化中得到发展与强化。
3、对于个别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启发不到位,以后我要多帮助这些孩子。
我家的花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教学范围:小班
教学准备:教具(自备教学画,教案,课本)
教学目的:
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让幼儿具有环境保护意识,让幼儿有明辨是非能力
教学内容:
1、教师提问(公园里有什么?)幼儿回答(花,玩具,小动物,等等)
2、教师讲故事(老师今天就给小朋友们讲一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公园里》小朋友要仔细听老师讲的故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一天,小羊约小猴子去公园玩,这一天天气很好,太阳公公早早得出来上班,好及时送给小朋友们温暖的阳光,这时小羊和小猴子俩到了公园开开心心的玩耍着,小羊和小猴子看到天上的小鸟,看到太阳公公在微笑着看着他们,他们和小鸟开开心心的玩耍着,不一会他们来到了花园,小羊和小猴子看到花园里有好多漂亮的花小猴子就摘了两朵,小羊就着急的阻止小猴子,花园里的话是不能摘得,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那你还能看到漂亮的花吗?
小鸟,小羊都说小猴子,小猴子红着脸说我以后再也不乱摘花了,太阳公公听小猴子说玩笑着对小猴子笑着说:“这才是好孩子。”
3、图片(小羊,小猴子,小鸟,太阳公公,花园)
4、教师提问:
a.图片上都有什么?(太阳公公,小羊,小猴子,小鸟,花园)
b.在这幅图片上小朋友能找到天上有什么?(太阳公公和小鸟还有白云)有几只小鸟?(两只)
c.地上有什么?(小羊,小猴子,花)
d.小羊小鸟为什么说小猴子,他做了什么事情?(小猴子摘花园里的花,摘花是不对的)
e.教师总结幼儿的话,让幼儿更明白小猴子为什么做的不对,为什么要学小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f.让幼儿拿出教科书,以巩固幼儿所学。
教学总结:让幼儿讲故事,教师总结,结束课程。
教师要求:讲课时要有良好的教态,讲课时要有激情,让幼儿融入故事当中,教师讲课时要面带微笑,表情丰富,精神饱满。
教学反思:
整节课下来,我通过自己反思和指导老师给我的意见,我总结了几点不足的地方:
1.第一环节在梳理知识点的时候,讲的实在太多,因为第一遍讲下来的时候,绝大部分幼儿都能够比较顺利地说出句式:小猫在哪里?小猫在凳子的上面。然后第二遍请个别不积极、反应比较慢的幼儿再来强调一下其实就可以了,说的太多反倒把幼儿搞混了,也使很多幼儿失去了原有的兴趣;
2.老师没有示范操作,导致幼儿操作的时候不知道到底要做些什么,表现得非常茫然;
3.在幼儿激动的时候,我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使他们安静下来,我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了音量,可能导致幼儿更加激动,这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体会、反思,我觉得作为青年教师一定要会反思,只有学会了反思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在不足中有所进步。
我家的花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叶子,能分辨出它们的形状。
2、知道各种叶子的特点用途及变化。
3、会用几种叶子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以激发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知道各种叶子的形状及随季节变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各种叶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新课,板书课题
二、读小诗
当叶子星星点点出现在枝头的时候,
它告诉我们,
春天来了!
三、认识各种叶子
1、出示各种叶子
(1)说说自己收集的是什么树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2)用“()叶子像()”练习说话
2、互相欣赏各自带来的叶子
3、说一说:
(1)这些美丽的叶子在不同的季节里,颜色一样吗?
有许多植物的叶子,到了秋天就会变色,并慢慢落掉,说出这些植物的名字,再画一画。
(2)还有一些植物,它们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说出这些植物的名字,再画一画。
四、巧手制作坊
1、方法:
(1)把卡纸上的两张个圆盘分别剪下来,并把圆盘上划有斜线的部分挖去。
(2)根据落叶树木的生长特点,把这些树叶在一年中的颜色变化用彩笔描画出来,剪下,贴在下圆盘的四个圆圈内。
(3)将上、下圆盘放在垫纸板上,用锥子在圆盘中心处钻孔,然后用揿扣把两圆盘整合在一起。
2、学生动手制作,师指导
五、操作与欣赏
1、用手指在做好圆盘缺口处拨动圆盘,看看一年四季中树叶的变化。
2、同桌比赛:看谁能准确、快速地把四季中树叶的变化找出来。
3、转的快的,说得好的奖励一颗五角星。
4、比一比,谁的星星多。
六、携手共享
这么美丽的叶子,能拼出许多漂亮的画面来,下面我们看一看谁的小手最灵巧。
1、用自己收集的叶子剪拼画面
2、作品欣赏。
我家的花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对象:小学三、四、五、六年级
活动背景: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
设计意图:由于现在学生所处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太优越,以至于他们除了学习活动之外,很少去接触和了解其它的知识。设计这样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而是想让他们通过这样一次活动,去接触和认识学习活动以外的生活,身心得到愉悦,自我价值得到体验。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认识一些农作物,并能了解有关它们的一些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1)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
(2)培养学生观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美化环境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经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之后,自我价值能得到体验。
(2)通过活动,学生能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加深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活动计划:
1、调查时间:二周
2、调查内容:各种农作物的名称、种植时间、成熟时间、营养或用途是否开花、科属等。
3、调查方式:实地观察,实地查找有关资料,自主选择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4、活动成果形式:学生习作、图画、歌唱,学生谈经历体验,心得体会等。
活动准备:
1、每小组准备一本访察记录本。
2、联系一个种植农作物的典型村。
3、教师或有条件的学生可准备照相机或摄像机。 活动过程:
一、田埂漫游,疑团重重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和蔬菜都是谁种植出来的吗?
生:农民!
师:那你们能说得出哪些农作物呢?
我家的花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2.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3.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教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正方形、梯形、月牙形)、半个图形的操作纸、剪刀
2.教师操作材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在一个王国里住着一位善良的公主,有一天王国里来了位可恶的`巫师,她把公主关了起来,并设下了五道难关。人们都想去救公主,但都没能闯过这些难关。小朋友,你们愿意闯难关来救出公主吗?
二、在探索、感知、判断中理解对称的含义。
第一关:找对称的红心
第二关:折一折
第三关:找对称
第四、五关:画对称图形
三、制作对称图形
1.要求:这些礼物都只有另一半,谁能把它们变完整呢?
2.幼儿操作
四、延伸
1.你们知道这个王国叫什么名字吗?(对称王国)
2.对称王国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对称图形,我们下次再一起到对称王国里玩一玩,好不好?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的目标已经基本完成,整个教学清晰流畅,能一步一步的引导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寓教于游戏中。教学中,我给予了孩子自己探索和实践的空间,体现了孩子在教学中的地位。当然在一些小细节的处理上还需改进:
1.在幼儿用笔操作时,应当让幼儿搬椅子上位,坐在小椅子上,这样有助于孩子的操作。
2.第一关当中三个图形应当有标记,这样有利于孩子准确的找到。
3.操作时,第五关画的图形有点复杂,可以适当的改简单一点。
我家的花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从下到上画线表现小草的形象特征。
2、大胆地用绘画、粘贴画、点画、印画等技能,表现对春季美好的感受。
3、激发幼儿参与操作的兴趣和热情。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事先带领幼儿去春游,或在晨接时带领幼儿在迷宫活动,观看春季的植物,如:花、草等。
2、白纸与幼儿人数相同。
①绿色、红色、黄色、桔黄色油画笔若干。
②绿色油画笔、各种颜色的纸花若干、6瓶浆糊。
③绿色油画笔、水粉色彩、布。
④绿色油画笔、水粉色彩、积木若干、布。
活动过程:
1、以交谈的形式引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为什么知道是春天?春天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呢?”
2、引导幼儿谈谈观察到的草地及鲜花。
教师:你们看到的小草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的)。小草长的什么样子?小草是从什么地方长出来的?
3、以有趣的谈话,引入操作活动。
“今天小蝴蝶想请小朋友帮个忙,因为其它蝴蝶的花园里开满了花、长满小草,多么美呀。可是小蝴蝶的花园里什么也没有,所以想请小朋友帮忙,帮忙装饰花园,让它的花园比别人还漂亮。”讲述几种制做方法。
4、交代要求,幼儿开始作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掌握画小草和布置花的方法,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绘制,丰富画面。
5、幼儿布置壁画让幼儿自己动手把作品布置到壁画中,表扬大胆作画、用色,以及画面整洁的幼儿。活动延伸
在分区活动中可让幼儿继续用油画笔和水粉色彩大胆创作。
分区活动①美术区:自由绘画,大胆用色。②计算区:找朋友③穿钮珠:大胆的制作装饰链。按种类穿或交叉穿。
④娃娃家:让幼儿选择喜爱的角色进行活动。⑤益智区:用不同的图形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
⑥泥工区:用不同的方法(团、搓、压、捏、印)等技能把泥制成各种物品。
我家的花园大班数学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1个"和"许多个"。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体会"1"和许多的关系。
3.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
小猫、 小狗、 小鸡、 小鸭的卡片,每种动物卡片需要5张。
活动过程:
一、感知"1"
1.谈话引导: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2)幼儿自由发言,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
2.教师展示小动物卡片(每种小动物拿出一张卡片)。
(1)将卡片依次粘贴在黑板上。
(2)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你们喜欢其中的哪只动物呢?"
(3)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小动物名称,如:一只猫;一只小狗。
(4)教师依次举起小动物卡片,幼儿一一说出动物名称后,教师带领孩子总结说出:它们都是一只。
二、感知"许多"
1.教师展示小动物卡片。
(1)把动物卡片依次排开,把一只小动物的贴在一边,把剩下的动物卡片全部粘到一边。
(2)教师:"小动物们都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你们看!它们来了,来了许多小动物。"
2.区别"1"和许多教师举起一张动物卡片强调说出"一只猫",指着黑板上全部的小猫卡片说"许多猫"。重复几次,并带领孩子说出。
三、听觉分辨"1"和许多
1.情节引导:"小猫很高兴认识你们,它想给小朋友唱一首歌。你们仔细听,她在唱什么?"
2.教师拿起小猫的卡片,模仿小猫叫一声,"听!小猫叫了一声,喵……"教师模仿小猫叫许多声,"听!小猫叫了很多声,喵……喵……喵"
3.请小朋友分别模仿小鸡、小狗、小鸭叫一声,叫许多声。
四、实际操作
感知"1"和许多教师先把若干1个和许多个物品或图形卡片放到一个盒子里,请小朋友分别从盒子里拿出一张卡片看看上面有一个还是许多个。幼儿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教师及时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