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最新环境设计读后感(通用7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环境设计读后感 篇1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苏州有大大小小的湖泊300多个,各类河道2万多条,“小桥流水多,人家尽枕河”,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
可是苏州真的如表面那样水非常多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苏州也是缺水的。按户籍人口620万计算,人均拥有地下水资源量不到500多立方米。按水资源总量算,人均拥有量为2000多立方米。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的资源性缺水参考指标体系,人均水资源3000—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苏州本地水资源只能满足用水量的35%不足部分需引客水和引江水补充,每年从长江引水36亿立方米左右,可见苏州是一个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
水是人类的不可缺少的物质。科学家说人类没有食物可以活一个星期,可没有水只能活3
环境设计读后感 篇2
这段时间我不仅在为毕业设计想方案,同时也阅读了《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读了这么久,突然发现就像原研哉在开篇的自序中所说的一样,自己越来越不懂设计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对于设计的认知倒退了,而是证明你在设计的世界里又往更深处迈进了一步”,所以归根结底,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是因为我对设计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越来越高涨的热情,以及对设计的意义更加深刻的思考与感知。
设计是什么?在我离设计很远很远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名词。而如今作为一个初学者,它有些神秘,有些美丽,又有点包罗万象,意蕴复杂。对于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原研哉并没有在这本书中给出一个明晰的答案。但他给了我们弥足宝贵的启示。通过创新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这是我在第一章“设计到底是什么”中所认识的设计。
“设计的时代将要来临”。当初的松下幸之助看到了设计发展前景,二战后的日本产品设计高速成长,并且对质量的追求为规模化、量化的生产提供了品质保证。日本设计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是因为,对如何形成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思想的思索,在于反思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日本的”,在于将现代主义的感觉浸润并融入日本的生活文化中去。
完美是枯燥的。设计不是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完美但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东西。真正的设计应该不受教条、规则的束缚,充满想象力,永远在寻找新的、更好的、不同的、不被遗忘的创意。试着通过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才可以寻求新突破。每个人也要有自己的逻辑体系,不人云亦云。
设计在哪里?设计已经深深的扎根在生活当中,最令我们视而不见、习而不察,而恰恰又离不开的大概就是设计了。因为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每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都是设计。设计也为原本普通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温馨与惊喜,让生活变美、变放松。“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
什么才是好的设计?没有标准答案。事实上,哪有那么多好与不好,只要它足够有趣、足够有新意;只要你喜欢,哪怕一件有趣的小物件,也可以将不好变成好,给你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官享受,让你怦然而心动。
在现代工业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如何退去浮华、回归自我,保持一颗平静宽容的心越来越多的被人追捧。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也不仅仅限于好用,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设计产品。
正如原研哉写在最后:“我想邀请那些对设计有兴趣,在设计入口观望的人一起来阅读。设计世界看起来门槛很高,不会让人将其与流行或者潮流联想在一起,相信有很多人即使对设计有兴趣也不一定会真的认为自己可以进入设计界,但我认为,只要脚踏实地,就能走好设计这条路。我期待那些对设计有兴趣的人能够坚定地进入设计界”。
环境设计读后感 篇3
阅读《设计结合自然》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并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该书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了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理念,让我对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知。
首先,书中强调“设计结合自然”并非简单的模仿或复制自然,而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让建筑融入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这种设计理念改变了我对传统建筑设计的看法,让我意识到优秀的建筑设计应当顺应而非对抗自然,使建筑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而非突兀的存在。
其次,书中列举的众多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手段,实现建筑在功能性、美观性与环保性上的统一。这不仅提升了我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积极践行这一理念的决心。
最后,《设计结合自然》一书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不应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应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植于心,落实到每一个细微的设计决策之中。
总结而言,《设计结合自然》是一本启迪思考、引导实践的优秀读物,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智慧、更和谐的生活方式和设计思路。
环境设计读后感 篇4
刚刚用两个星期把这本书看完,觉得如果不写写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会让我的阅读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黑川雅之在《设计与死》中写到:
学习和创作的关系可想象为“呼吸”。
有入有出才能提高,所以要勤动手勤思考,遂成此文。言归正传:
诺曼厉害之处在于,他把用户提到了一个无比崇高的位置,真正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在现在可能已经是常见的看法,但在当时却被大多数的设计师所忽略,设计变成了设计师的个人秀,但往往倒霉的却是用户。
诺曼在书中十分注重强调设计的易理解性和可视性。特别是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的产品越来越复杂,产品的工作原理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用户的常识范围。所以设计师应该减小产品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一个崭新的产品,即使它利用了全新的技术,也能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能有一种亲切感,能够非常顺畅的完成操作。这就要求产品的操作方法要符合用户的常识和习惯。也许有人认为应该也有例外,比如苹果手机,在使用方法上可以说是完全打破了用户对手机的使用习惯。但是我们应该要意识到苹果让人与手机之间的交互变得更加直接和自然,它的设计是在做一个减法,所以人们很容易就接受了它,甚至爱上了它。苹果的用户往往很难再使用其他手机,就是因为苹果手机的使用体验是有着很强的特色的,一旦习惯了就不想再改变。
再说可视性。诺曼提出了:
绝大多数的日常知识储存于外部世界,而非人的头脑中。
也就是说只有在被外部世界所刺激时那些知识才会被人们意识到,这种刺激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认知心理学就是这些信息的接收、转化和理解的过程。人们头脑中的“内部世界”是与“外部世界”进行着持续不断的信息交流转化的,而“内部世界”的处理结果就是人们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又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外部世界”。这样一个完整的循环就形成了。所以设计师想要产品能够被正确地使用,就要提高产品的可视性,能够让用户正确迅速的理解设计师的意图。
诺曼在书中举了很多很多的例子,这些例子都是生活细微处的小例子,有他自己经历过的,也有其他人的经历。所谓见微知著也不过如此吧,作为一个设计师就应该有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领悟力。从“门”到“开关”,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却把最深奥的设计原理体现的明明白白。设计是生活的一部分,设计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许设计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药到病除的良药,但设计是“盐”,一点点便可让生活有滋有味。
但是,这本书也给我了一个疑惑,那就是用户想要的究竟是什么?现在很流行的用户体验设计,用户调研,但是调研的结果和数据也不是那么可靠。用户有时候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像那个有名的福特和马的故事。我们要做的是以一个设计师的专业的视角,帮助用户找到他们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需求。可是似乎只有实践才能证明设计师的想法是真正切合用户的需求的,否则就只是设计师自己的YY而已了。
有的设计师会比较想坚持自我,就是做自己喜欢的设计,总有与他们品味相同的人会喜欢他们的设计的。这似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似乎也都有可取之处,但是中间的度很难把握。只有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才能做到随心所欲吧。
环境设计读后感 篇5
当最后一滴清水“滴答”落在地上 是我们的泪水;当最后一株小草在黄沙下掩埋,空气将变得不清新。环保保护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作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虽然不可能都直接从事环保工作,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我觉得水是最重要的,人类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植物也离不开水。水,是世界不可缺少的资源。现在,水资源正在不断向我们发出警告。科学家考察出了一组数字: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被水覆盖,但其中97.5%是海水,在期于的2.5%淡水中,又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和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知识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小部分,约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0.26%——这是什么?这是水资源向我们发出的警报!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左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量为2100多立方米,只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有600多座城市,却有400多座缺水,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这些水去哪里了?人类又怎样运用的呢?看,在某城市某学校的一名小学生正在值日,这是水桶里的水快没了,他来到水池前打水,打好水后却没有拧紧水龙头,让清水哗啦啦的流走,而他却置之不理。还唱起了歌,晃悠悠地走了。等到别人发现时,那流失的水可以让我们吃上几天了。城市里发生水管爆漏的事件时有发生。经过的人们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水资源就这样白白地流失了,多可惜呀!当然,也有许多城市正在节约水资源而做努力。上海免费为人们换掉了13升抽水马桶,一年就节约了763.23立方米的淡水,这就是节约,就是环保。
其实受到环境破坏的处处都有,它们无所不在,近在咫尺。正如我们南宁的朝阳溪。以前,朝阳溪两旁的假紫荆那婀娜多姿的花随风摇摆,仿佛一位少女在河边整理头上的花朵。溪水长流不尽,犹如一条翠绿的丝带飘向远方,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居住在朝阳溪两岸的.人们,生活也总离不开这甘甜的溪水。凡是洗衣服、煮饭,都是用这清凉可口的溪水。人们也经常陶醉坐在溪水边,将脚伸进溪里。调皮的鱼儿不断地吻着他们的脚,只要轻轻摆动一下双脚,鱼儿们就会一哄而散。不少男孩在溪里游泳、嬉戏,有时还在溪里捉鱼。溪里的鱼被甘甜的溪水养育得肥肥胖胖,烧好后吃起来也特别津津有味。
可是现在干净的溪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黑糊糊的水。水面上还漂浮着大量的垃圾和死去.
环境设计读后感 篇6
在寒假里,我读了《人与生态环境》这本书,我的感受很深刻。
蓝色的封面上,“人与生态环境”几个大字特别醒目,会让人产生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书中包括地球的侧影,地球的呻吟,蓝色的希望,为地球诊疗等几章。主要讲了现在人类的生存环境。
书中的每一章都很精彩,但只有“蓝色的希望”这一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蓝色指的就是海洋吧,海洋是生物诞生的摇篮,海洋孕育了无数条生命,至今人类还像婴儿依偎在母亲怀里一样依偎在大海的身旁,沿海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带,这里是各国城市和工业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的地区,因为这里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湿润,又有鱼盐之利,舟楫之便,但是,自古以来,人类从海洋里获取各种资源,又把无用的东西扔进去,已经习以为常,反倒成为天经地义的了。怎么会这样?我不禁要问。我们从海洋中获取资源,就应该保护它,使资源世世代代的流传下去,为什么还要去伤害她呢?伤害她,就是伤害自己的母亲呀!
现在人们虽然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但还缺乏决心,总以为环保是什么大事,其实,写字时,尽量把纸用完,不乱扔垃圾,不浪费水资源,节约用电,这就是环保。请从一点一滴做起。
环境设计读后感 篇7
设计之美并非仅仅是我们视觉上的感受。日常物品和商品的背后都有奇妙丰富的故事、不同寻常的含义以及作者的深思熟虑。《设计之美》一书向设计领域的人士巧妙地介绍了“设计”,涵盖建筑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平面设计等各个方面,引导读者更深入地领会设计实践。
设计中历史的、背景的、哲学的、技术的、视觉的以及实践的方法经常单独地出现在设计者面前。但是,每种方法又影响到其它方法,它们共同作用着我们对设计的全面理解。《设计之美》的作者是英国米德尔斯堡蒂赛德大学艺术传播设计学院工业和产品设计专业首席讲师罗伯特克雷(Robert Clay)。该书将这些方法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呈现出来,详尽讲解了各种基本概念,引领读者把设计中不同的元素联系起来。
本书在本质上并不是讲述美的哲学,而是通过融入实用、历史、文本问题介绍设计,这些问题通常被当作分离的实体教授,但全都是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所必需具备的知识。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该能够面对众多新问题,提出美妙的整体的解决方案。
全书生动易读,一步一步带领读者领略设计中的品位、设计演变、构图、色彩、绘图、传播以及表达等主要话题;此外,还概括地讲解了书中复杂但又十分必要的概念。书中大量精美的插图展示了各种精美的设计案例。
“我们有证据证明极具美感的物品能使人工作更加出色……让我们感觉良好的物品和体系能更容易相处,并能创造出更和谐的氛围。”
——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情感设计大师
“当我们看到美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想繁育美的内在欲望,因此通过和美丽个体的结合,我们将会繁育美(因此也是健康)的后代。”
——伊莱恩斯卡瑞(Elaine Scarry),美国哲学家、著名学者
“设计”这个词语对身处不同设计领域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一端关联着艺术,另一端又与科技相关。两者的共同点之一体现在构成上,或者说体现在对于不同元素的糅合上——艺术家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而工程师是为了解决特定的科技难题。当然,多数设计是艺术和科技的混合体,并不完全属于其中的任何一方面。比如说,时装设计师关注的是纺织材料的视觉和感觉的特性,衣物对于个体的风格和合身程度,以及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因素。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时装设计师更接近设计领域中的艺术一端,而工程师更接近科技一端,即便是土木工程师(假设是桥梁设计师)的作品对视觉环境也有很大影响,并由此应当被赋予更多的艺术元素。或许建筑师和工业(产品)设计师会被夹在其中,因为这两者都需要在视觉优雅和工程材料科技之间作出平衡(同样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当然,所有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需要考虑创意的成本控制。
这本书的目的之一是力图强化艺术和科技之间的种种联系,两者为何相互依存以及此类联系如何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多数大学的理工科教学中几乎很少涉及美学因素,甚至也不会考虑终端用户对其所设计部件的要求。同样,他们设计出来的部件也很可能在大型机械设备中发挥很小的作用(尽管某些部件可能比较美观)。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的联系也是如此;科技不是艺术的敌人,两者在实现设计所具有的外在高雅和内在唯美的终极目标的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外界对于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的不同角色总是存在困惑,因此有必要在此做出区分。虽然这些学科在内容上存在诸多重叠,但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不同的出发点——建筑设计师通常把考虑终端用户的需求作为根本的出发点,然后再考虑问题解决过程中科技的使用;与此相对的是,工程师则首先考虑(最终归结点也是)技术方面的因素,即便是有时设计方案会影响终端客户的感官要求。比如,设计一款更加紧凑的汽车动力传输系统以便给乘客提供各大的空间和舒适程度,在这个设计中理所应当考虑汽车的外观要求。所有的设计活动(除了某些单独操作的设计工艺外)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并且团队成员之间对彼此学科差异表现出的理解和共鸣越充分,制定出良好设计方案的可能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