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14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感动中国》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篇1
昨天晚上的8点钟,我们按老师布置的任务在中央一台观看《感动中国》的节目,看完后我真为我们中国的奉献人而骄傲。
昨晚一共有十位英雄。他们都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而做出奉献的人。
1.钟扬。
2.杜富国。
3.王继才。
4.张渠伟。
5.张玉滚。
6.程开甲。
7.吕保民。
8.马旭,颜学庸。
9.刘传健。
10.其美多吉。
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的伟大。有的是为了自己最爱的事情不惜牺牲生命。有的坚守自己的.岗位。机智的化险为夷。有的为了保护队友,宁愿自己受伤...在这十名作出奉献的人之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杜富国了。他的故事令我非常的感动。
2018年10月11日的下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在雷场开展扫雷作业。27岁的杜富国和他的战友艾岩,沿山坡搜排时,发现了威力巨大的手榴弹。当杜付国发现了这个威力巨大的手榴弹时,对他的战友艾岩说:你离我远一点。由我来检查。当杜富国轻轻的剥开手榴弹周围的伪装层时,轰的一声,现场发生了爆炸。杜富国下意识的往艾岩一侧倒下。据他身后仅有两米多远的艾岩,仅面部受了轻微擦伤。杜富国炸成重伤。
连身上的防护服都成了碎片。经过两天的抢救,杜富国终于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他醒来的第一句话竟然不关心自己,还问他的战友艾岩怎么样。当战友们说艾岩只受了轻微的擦伤时,杜富国的心才放下来。2015年杜富国得知要开展第三次大规模扫雷。他主动报名要求去最前线。为了挽救杜富国的生命,医生不得不把他的眼球和双手截肢。杜富国当时并不知道他要接受这么残酷的现实。他还说能不能不截肢我还想继续扫雷。杜富国不但自己不抱怨,还安慰自己的亲人战友。
2018年11月16日下午。已扫雷场的移交仪式上。杜富国的战友们手牵着手,唱着军歌,以此向老百姓表示脚下的每一寸地图都是安全的,当战友们告诉杜富国的时候,杜富国的心就放下了。虽然说他现在再也无法用眼睛看到最后一块儿雷场移交。但他和战友们几年来征服的雷区也是让他成为军人而感到的自豪,喜悦。他和他的父亲来到了节目现场。虽说他看不见,可是他的父亲给他描绘了奖杯的形状,他一定也能想到。听完这个故事我真的是特别感动,他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愿意让两个人都受伤,还不如一个人受伤呢。愿意把所有的苦都让一个人咽下去。你退后,让我来形象地说明了他当时自告奋勇的精神。杜富国的颁奖辞是: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这几句颁奖词说明了杜富国遇到危险时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危险不让艾岩受伤。哪怕自己。受严重的伤,无法给妈妈一个拥抱。在看见妻子的笑脸,但是看到老百姓们的平安,他也如足了。
这就是我观看《感动中国》的感悟,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帮不了大忙也能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让我们的中国能够成为一个友善,讲文明,懂礼仪的文明国家。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篇2
前些天,我看了《感动中国——十二位杰出人物》这本书。书上介绍了爱人民的好警官——任长霞;三次跳下水搭救落水者的女性——魏青刚;经历汶川地震而救助同学的中国少年——林浩……他们的事迹令我感动,也感动着中国人民。
这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中国少年——林浩。
在地震的那一刻,同学们都被倒塌的房子给压住了。在废墟中二年级的林浩没有害怕,他鼓励同学坚强,并积极自救,勇敢地朝外面爬去,经过奋斗终于爬出来。废墟外人们沉浸在地震的恐惧中,倒塌的房屋随时又会二次倒下来。林浩这时没有顾自己,又冲回到废墟边救同学,忙着搬石头,因为他知道时间就是生命。这时,塌墙上一块砖头向林浩砸来,他慌忙避开,但还是被砖头擦破了头。他顾不上自己流血的头,继续救助同学。不断地呼喊同学,给他们生的希望,嗓子喊哑了,手磨出血了,可他一直坚持着,最后小林浩从废墟中背出两位同学。他救出了两位同学,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他想的全是别人。
“如果我不救出他们,我就不是他们的班长了。”林浩的话一直在我耳畔,他的精神品质是我们所需要的。我读着这个故事,想着,想着,在我眼前出现了另一幅画面,也是在地震那时,一位冒着塌方危险的少年举着盐水袋,在帮助医生救助同学,他一直举着盐水袋,举着,举着,一直安慰废墟下的同学,要坚持,要等待救援,四五个小时之后,他也没坐下。我知道他当时很累很累,一定很想休息一下。可他一直坚持着,不停给同学鼓励。
救援终于成功。废墟里的同学被安全救出来后。这时,他想把胳膊放下来,可发现胳膊一放下就痛。在灾难面前,他们包括被救的同学表现的多么勇敢与坚强啊。他们都是我们心中的阳光少年。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篇3
我认真地观看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次次地让我们热泪盈眶,我的心也久久难以平息。我不禁地问:“我们应该要做怎样的人呢?”
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爱的表达方式各种各样,可以像刘盛兰爷爷那样崇仁厚德;可以像段爱平奶奶那样乐于助人,奉献青春;可以像胡佩兰奶奶那样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可以像格桑德尼老师那样扎根基层,浇铸祖国的未来。
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像黄旭华爷爷那样舍家卫国,为核潜艇事业默默工作,誓言无声。像陈俊贵爷爷那样义薄云天,心比金坚。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篇4
也许这本书的题目有点长,但其中的关键词很容易就能找到——“感动”,对!就是这两个字。感动是什么?它能融化那些心如坚冰一样的人,它能使人激动得流下热泪……
这本书一共有100篇故事,即使那些故事有长有短,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令人感动,母亲与女儿之间的亲情,哥哥和弟弟的手足之情,朋友与朋友的友谊……
当我看到了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我就被它迷住了,并不是因为那精美的插画,而是那些文章让我震撼了即使是生活中的细节,也充满着爱。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是:
“我”和弟弟去沙池玩,一个比“我”大的孩子说我们占了他的位置把“我”推倒了,弟弟立即站在“我”的面前,张开双手,大喊:“不许伤害我哥哥!”一个只有几岁大的小孩子,竟然做出了这番举动,可见他是多么爱他的哥哥,即使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那种能力去保护哥哥,这也许是人的内心最纯真的地方。
看着看着,不知何时,自己的眼眶开始有些湿润,那并不是因为眼睛累了,而是我感动了。
也许你不知道,就连平日母亲为我们做饭、洗衣、扫地……也是在爱我们,父母的训斥也是在爱我们,而我们却回报了他们什么?对饭菜的挑三拣四,对于他们的训斥加以还击……妹妹年纪小,爸妈给予多一份的关爱,就觉得爸妈偏心,不爱我了,而心存叛逆,甚至由此不喜欢自己唯一的亲妹妹。多傻,多幼稚啊!
看完这本书,我真有一种想拥抱父母、拥抱妹妹的冲动。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篇5
今天早上,我上了一个网站——《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这个网站里聚集了许多的感动中国人物和事迹。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感动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叫张丽莉的教师的举措让我深受感动。
张莉莉是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3)班的班主任。20xx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正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马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栏杆失控,撞向学生,在这危急的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学生推开,自己被撞倒了,路面上洒满了鲜红的血。在手术后,她的第一句话句是问学生们:“孩子,不要哭,你们没事吧!”张丽莉被迫高度截肢。
世界上拥有最美丽的外貌,加上高贵的品格是属于一位最勇敢、舍身救人的张丽莉教师。张丽莉教师她虽然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一对勇敢的翅膀,她让我被阳光照耀,处处温暖,我觉得张丽莉的举动给我上了一节人生中最美的课。记得有一天,我妹妹去香港的深水湾玩水。玩着玩着,突然妹妹一不小心被大浪卷进海里,妹妹十分害怕,我发现妹妹被大浪卷进海里时,我毫不犹豫的伸手抓住妹妹的手,使劲把妹妹拉上来。妹妹说:“姐,谢谢你!”我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篇6
收到了老师的通知,我死死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感动中国》。
第一个出场的是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他每天给别人磨刀,一次磨刀只收那么些零碎的钱,看着那些硬币,老人竟然为了他们辛苦磨刀半小时,可那些钱在我们手里只不过买一包零食的钱。老人就是这么将自己的血汗钱一点一滴地赞起来。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捐出去。看着那一袋子的硬币,我们难以想象老人是磨了多少把刀,挥了多少次手臂才换来的。老人每次捐出近千元钱,可是自己却只吃自家种的菜,肉一年吃不了多少回,紧靠一点微薄的补贴金维持生活。我们会想,为什么有人这么傻,赚了钱不改善自己的生活呢?因为这世界上还有不求回报的好人啊。
上次刚在电视上看过关于被拐骗的孩子长大后寻找父母的节目,没想到在感动中国中看见了一对夫妇,他们创办的“宝贝回家”寻亲网为那些丢失孩子的父母找到他们的孩子付出了巨大的贡献。看着给予他们的评语“阳春布德泽”,真是觉得恰如其说。
一说到郎平,只觉得这个名字挺耳熟的,一想,她不是打排球的嘛!我还知道她被称为“铁榔头”呐!她率领了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巅。曾经我只知道她在荧屏上的出彩,现在我还看到了她幕后的心酸,年仅55岁,却全身上下满是伤痕。那些运动员荣耀的背后是数不清的努力。屠呦呦,这个名字也如雷贯耳。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她发现的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看到阎肃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一顿,他看起来很眼熟,我常常在春晚的贵宾席上看见他,屏幕里介绍说是他主持每年的春晚。《红梅赞》这首歌是以前我一个舞蹈的配曲,没想到竟然是他创作的,连影响了多少人的《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也是他作词。没错看到他。他都是乐呵呵的样子,像一个和蔼的老爷爷,完全跟“严肃”这个名字搭不上关系。每年的春晚都看见他,让我们觉得他似乎不会老,似乎一直能见到他,没想到他竟然倒下了,妈妈说他在过年后去世了,我愣住了,以后春晚的贵宾席上再也见不到他了?他给我们留下多少经典,他“弦歌感人肠”!
接着还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特技技师徐立平,一个在炸药里工作的工人,一位大国的良材;广西都安高中的校长莫振高,一个关爱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的好校长,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官东,一位奋不顾身,英勇救人的“男神”;布力开村的买买提江·吾买尔,立志让全村人和谐相处、过上好日子的党支部书记;还有为了“孩子”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到茶楼卖唱十几年的王宽;最后的感动中国人物是抗战老兵、爱国侨胞,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抗战、精忠报国。
让第一颗水滴的透明,留在你最深的心底让第一屡微风的清新成为你最深的记忆用所有夜晚的月光陪你迎来黎明用第一次想你时我的心情写下祝福的话语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篇7
拿起《感动中国》这本书,我随手翻开了71页,这是一位爸爸的故事。
爸爸的名字叫丛飞,生于1969年,一个平凡人拥有着不平凡的故事。我带着好奇心看了下去,这个故事十分动人。
故事是这样的:
丛飞原是一名深受观众喜爱的歌手,开始,一场慈善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
当年,四川成都举行了“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义演”活动中,丛飞也赶到了现场,看见那几百名失学儿童,他当场捐出所带全部现金——2400元,这些钱在当时可以让20多个学生完成2年学业。
从此,他以各种形式帮助贫困儿童,而且每次都把挣来的钱全部捐出去。孩子们称他“爸爸”,朋友们叫他“丛飞大哥”。
11年里,他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为了及时交上学费,他玩命一样演出,收到一笔钱,寄出一笔钱,自己身无分文。05年1月,丛飞已是肺癌晚期了!可他却不治,因为只有1000多元。当人们捐钱时,他又坚持从中取2万元捐给山区。
丛飞,20xx年4月20日,37岁的他永远地离开了他爱着和爱他的人们。丛飞,这个硬汉,平生捐资300多万元,也没什么可以留给女儿的,却只留下一本相册个六月大的女儿做个纪念。
大家可能听这个故事可能会哭泣,才37岁,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但是他平生帮助了无数个贫困儿童重返校园,他一定觉得值!这让我想起蒙田曾说过的一句话:“生命的.用途并不在于长短,儿在我们怎样去利用它,许多人短暂的生命却永久地铭刻在人们的心间。”
丛飞,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爱”的内涵,诠释了“奉献”的真谛,他默默无闻的至善至爱感动着你我,记录着一段历史的痕迹。
我想:丛飞,你资助了无数个儿童,是多么的伟大呀!只可惜,你走了,却也留下了很多遗憾。你为了让贫困儿童上学,把自己变成穷光蛋,自己的病都不治,不能去陪伴自己女儿成长。但我相信,等你女儿长大了,她会认为:帮助更多人比陪伴她一个人一生更有价值、意义,因此她会理解爸爸的。同时,爸爸的精神值得大家去学习,她也会为此而骄傲的。让我们从他身上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积极行动起来倡导奉献,乐于奉献,自觉地把生命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在奉献中体现人生的价值,让生命得到升华。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我们少吃一包零食,少喝一杯酒,少买一件衣服,少抽一盒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所有贫困儿童回到校园。好吗?
从今天起,我要把所有零花钱节省下来,就我所能地去帮助山区里那贫困的儿童。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篇8
林浩在地震中先后救出两名同学,随即又反回废墟想救出其他同学。不料,危房一下子塌了下来,把它埋在废墟下。在废墟里有几个女同学,林浩鼓励她们唱学过的歌,让她们坚强起来直到获救。林浩因为救人头部多处被砸伤,左臂严重拉伤,他却丝毫不后悔。他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连同学都没有了,要我这个班长还有什么用?”林浩一直没有找到父母,医生给他检查完身体,他拒绝了帮助,自己穿好衣服,和姐姐、妹妹从映秀镇步行,7个多小时后才安全撤到都江堰。
“5.12”发生时,林浩只有十岁。年纪只比xx年的我大一岁,但他却在地震中表现得异常勇敢,恐怕连现在已十二岁的我也没有这份勇气与胆量。林浩的坚强、镇定、乐观令我震惊,使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临危不乱的重要性,让我知道在灾难面前要像林浩一样敢于同死神搏斗;也令我体会到在灾难面前,人是渺小的,但如果大家团结一心,就不会被灾难击倒,这便是“人心齐,泰山移”。
林浩真是勇敢,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篇9
今天,我观看了山东电视公共频道的感动中国节目。分别讲述了两位人感动中国的事迹。
第一个是陈斌强,她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陈斌强把他的母亲放在家里,可是有一次她的母亲迷了路,差点回不了家。陈斌强决定把他和他母亲用根绳子绑在一起,上班带着他,时时刻刻都不离开。母亲曾用这根绳子背着陈斌强和他的姐姐、妹妹。陈斌强是一名老师,他身上这种孝顺父母的中华美德影响了他的学生,也教育着我们每一个人。我相信他一定是一位好老师。
第二个何玥,她仅仅12岁,却被查出脑瘤。何玥偷听了医生对她父母说的话,知道自己的生命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医院有许多重病号,何玥去世的前一天,她决定把器官捐出救更多人。她对父亲说起这件事,开始她父亲不同意,最后还是照做了,并且她的父亲也决定去世后把自己的器官捐出。何玥,这么小的年纪有如此伟大的善举,真的令人敬佩。
何玥没有逝去,她的生命在延续……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篇10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实现社会主义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有这样一个事例:
梁万俊是一名试飞员。一次,一架新型战斗机诞生了,梁万俊接受了这个任务。
半路上,战斗机突然发生状况,飞机失控了!飞机帽出了黑烟这时的梁万俊完全可以打开降落伞跳机,但这样的话,人是保住了可飞机却会坠毁。梁万俊心里也很清楚,一旦他跳下去了,这个科学家们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新型飞机就会坠毁,将会成为一堆废铁。为了保全飞机,为了保全国家财产,梁万军毅然决定迫降。但这样很容易机毁人亡——————虽然梁万俊心里知道这一点,但他依然没有动摇这个决心。总部以为迫降做好了准备,梁万俊小心翼翼的驾驶着飞机着陆了,飞机在停机场上划了好久才停下来。算算看的话,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就用了八分钟!这紧紧握着一条火热的生命的八分钟啊!你又孕育了一颗生命种子。
公共财物是国家的财产,这是由许许多多的人创造出来的。梁万俊把战斗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他的`不顾一切,感动了总部,感动了全中国人民,同时,也感动了——中国。
像梁万俊这样的人还有许多,像孝敬父母的田世国;像热爱生命的贵希恩;像精忠报国的任长霞;像不畏艰苦的徐本禹——————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竟争的社会,祖国是中华儿女成长的沃土,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祖国。五千年的历史、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辉煌的成就、崇高忠贞的民族气节、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对!也需要充满爱心。人人献出一丝爱心,世界将变得更美好,灿烂的阳光洒满大地,芳香的鲜花开满人间。
春天是美丽的,人是受感动的。我的耳边又回响起了那首歌:“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篇11
我读了《感动中国》这本书,这本书主要写了关于品德、诚信和关怀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的一篇文章是:“八年的承诺。”
有一位叫张芹的女孩,自幼就患有重度“小儿麻痹症”,在她两岁时遇到了一位叫孙园娜的女孩,她俩成了好朋友。到了上学的年龄,孙园娜发现小张芹很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上学,可是小张芹的腿又不能走路,于是小园娜便跑到张芹的母亲面前,说:“让张芹上学,我来背她。”张芹的母亲同意了,从那以后,小园娜每天都用她那稚嫩的肩膀背着小张芹上学、放学。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学的路上洒满了孙园娜和小伙伴们的汗水,明朗的教室里,充满了小园娜和同学们对张芹无微不至的关怀。一晃八年过去了,孙园娜用自己质朴而坚定的行动捍卫了这份沉甸甸的关心与友爱。
读了这篇文章,我思续万千,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同学朱玉婷——一位白血病患者,在2008年的时候,婷婷查出患有白血病,得知这一消息,我们全校师生都惊呆了,在经过几个疗程的化疗后,婷婷的头发全掉光了,即使再痛苦,她也咬着牙坚持着,不放弃自己,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在化疗的过程中,她不但吃不下食物,而且不断地呕吐,但是她从来没有忘记学习,只要她在病床上,手中就拿着书本。
朱玉婷的父母为了给女儿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后来,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都给朱玉婷同学捐款,我校领导和部分同学还去南京的医院看望她,并且鼓励她一定能好起来,朱玉婷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了,变得更加坚强,最终战胜了病魔。
张芹和朱玉婷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都想着学习,难道我们还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吗?何况,我们如今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学习条件极其优越,我们应该趁着这大好时光努力学习。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过:“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别人更是一种幸福。”张芹和朱玉婷同学是不幸的,可她们又是幸福的,因为她们生活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中,得到了同学们和社会的帮助,记得在5.12大地震中,有许多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失去了生命,地震震毁了他们的家园……灾害发生后,有许许多多志愿者、解放军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好心人为他们捐赠食物和水,为他们重建家园……青海玉树灾区、舟曲泥石流自然灾害,这些地方都需要社会上的好心人的帮助和关爱,我相信在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下,这些灾区的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我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篇12
《感动中国》这本书虽不是人人知晓,却感人至深,它似乎一面明镜照亮了我的心,似乎一位老师指引我走上正路;似乎一幅画,将中国的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是啊!是啊!这本书感动了我,感动了你,感动了他,也感动了中国母亲!
这本书中的人物个个都是刚强无比,他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有的乐观面对,有的以卵击石,可他们最后却都成了名人,他们靠得是什么,是钱,不对。那是什么?是坚持,是对革命的无限向往与热爱,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可是他们却咬紧牙关忍了下来。回想现在,如果我们受了一点小伤害都要大哭一场,更何况那么大的委屈呢。所以,我们要学习那些人物们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那种滴水穿石的精神!
面对困难,更显出谢延信铮铮铁汉的本色!
谢延信虽身为一位矿工,却失去了妻子,只有两位老人,一位呆傻的妻弟,嗷嗷待哺的女儿留给了他照顾,可是谢延信却对他们不离不弃。我从谢延信身上看到了感恩的力量,我明白了知恩图报,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谢延信就是我的榜样!
读了《感动中国》,我从中明白了许多:人的一生不在于金钱,而在于品质,好人总会有好报的,只有自己靠自己,才能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篇13
由中华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揭晓,全国共10位劳动者获此殊荣。其中,湘钢焊接顾问艾爱国位列榜首,成为湖南省首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艾爱国是湖南省焊接行业领军人物,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自主创新,由他牵头成立的湘钢焊接实验室通过了计量资质CMA认证,被评为“焊接工艺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参与了国内多项“大国重器”与“超级工程”建设,为我国冶金、矿山、机械、电力等行业攻克各种焊接技术难关数百项。
“快过年了,艾劳模又‘隐身’了。”1月21日,在华菱湘钢,听闻记者要找公司焊接顾问、“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他的徒弟欧勇打趣道。只要过年过节,艾爱国总有办法让人找不到他。徒弟打电话,他说在厂里忙;徒弟赶到厂里,他改口说在公园散步……就是不愿意麻烦徒弟,不想收礼。“那在哪里能找到艾劳模?”记者急了。欧勇笑着说:“只要你有技术难题,师傅自然就出现了。”
在接受记者时,艾爱国说道“我虽然72岁了,但焊接一天不学就落后,以前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艾爱国说着,眼睛却不离开电脑,“但是我喜欢挑战难题,解决了我就高兴。”说罢,艾爱国继续沉浸到眼前的焊接难题中。刘春说,只要有艾爱国在,他心里就有底。
“艾劳模很忙,但只要请教焊接方面的难题,他有求必应。”刘春说。重大项目,身影频现在国内外不少重大项目建设中,也能找到艾爱国工作的身影。
“很多人以为湘钢只研发、生产钢材,事实上,要承接一个重大项目,焊缝质量同等重要。”华菱湘钢海工钢研发工程师脱臣德说,“艾劳模就像一个‘钢铁裁缝’,研究的`就是如何将不同性能的钢板完美‘缝合’。”2020年,华菱湘钢瞄准了国内首个自营深水油田开发项目——流花项目。流花项目的导管架要求全部使用高强钢,华菱湘钢是国内第一家将新研发的高强钢送去给项目检验的钢厂,艾爱国参与了焊接工艺的研究。然而,在实验室测试合格的焊缝,到了施工现场,却是另一回事。艾爱国很着急,接到电话,次日一大早便坐高铁到了珠海,在高铁上一个个核对焊接数据。从珠海站出来已是中午,到施工现场还有1个多小时车程,艾爱国拒绝了先吃中饭的提议,直奔目的地。
穿上工作服、拿上防护面罩,艾爱国趴在钢板上查看焊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是否做了预热?预热温度是多少?电流、电压情况……观察记录完整后,他和现场工程师坐下来一一分析,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优化出一套新的焊接工艺。现场工程师隐隐意识到,来的这个老头,也许是一位“技术大神”,试探着说了句:“我们焊别的材料时,焊材消耗大……”“走,去现场看看!”艾爱国立马起身,几步蹬上铁架,“顺手”解决了这个重大工程的另一个焊接难题。最终,湘钢的钢材和焊接工艺,通过了各方试验,独家拿下了流花项目2.6万吨高强钢订单。然而,想找到艾爱国参与重大项目的凭证,并不容易。曾有人找艾爱国要当年报道过他的报纸、照片存档,艾爱国洒脱地说:“我哪里还有那些东西,全部丢掉了!”徒弟们拿他也没办法,他们深知,在师傅心中,成绩只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才是下一个目标。
“艾劳模”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善学善思、不慕名利的精神由内而发,感染着身边一群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一个“艾劳模”势必要带出一批“爱劳模”。
感动中国人读后感 篇14
中华民族已有几千年历史,在这期间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和感动事迹。有许多双百人物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规划我们今后的精彩人生。
翻开第一章,标题就镇住了我,为什么要认识自己呢?我带着疑问开始阅读了起来,第一位轮椅上的英模,她叫张海迪,她是位残疾人,但她却自己创作一些激励人心的作品,如.等作品。她在向我们展现一位残疾姑娘同命运战斗的坚强意志和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和向往。但是命运不止是让她永久在轮椅上度过终生,而且又换上了鼻梁基底细胞癌,被命运捉弄后的她先后动了六次手术,换做常人早已被命运摧残的'没有斗志。文章结尾更是使我感动:她的坚强和斗志是中国人的骄傲,也令人敬仰。
我想大家都还记得200x年春晚那位带给我们无限震撼的聋哑姑娘邰丽华,她的那场千手观音可谓是震撼!震撼!震撼!当我们在春晚舞台上看到她光鲜亮丽的一幕,也许我们会认为这没有什么,但大家知道她是位聋哑人,就会对她产生另一种看法。回过头来仔细想一下她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以及和舞台上其他人的配合,会想到她的不容易吗。她要比其他人付出的更多。她虽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她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另眼看世界,觉得命运已经很眷恋他了,可以让他在全世界人面前展现自己最亮丽的一面。人活着,就不能没梦想,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清楚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再去一步步的实现梦想。老师曾经说过 要把一个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再去实现就会觉得很容易。读到这里,我之前的疑问似乎得到了最真实最形象的答案。当然这本书中有很多双百人物的典例,在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发生一段感人的事件,他们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品质。他们不愧是中国人。
读完这本书我感悟到平常没有机会领悟到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命运的主人,不能被命运所拘束,我们要引领命运。学习书中的双百人物发扬中华民族优良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