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教育读后感(篇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最近,我阅读学习了教育学博士韩立福先生的《教师教育观念深度转型:由认识走向行动》,感慨颇多。总括全书是从“传统观、现状分析、理论依据、转型策略”四个方面,详尽阐述了学生观、学习观、教师观、师生观等八个主题。
以下就学生观,谈一谈自己浅薄的认识——学习是学会学习。
对于三英尺高的讲台,我是一个新老师。工作两年多来,课堂内外,茶余饭后,我和身边的同事谈论的最多的话题是“谁学习好,谁学习差,谁学习进步了,谁学习没有起色”;面对学生,我总是一本课本走江湖,也信誓旦旦教训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必须掌握!”诸如此类的自以为是,还有许多。
通过阅读,我明白,我被囿于传统的教学观不能自拔,我还固执地坚持着“教师中心”“知识中心”和“课本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学生掌握了一些知识,但却不能掌握学习方法,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被动学习,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深刻转变自己的学生观,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积极推广以下学习方法:
1、自主性学习。我曾经问过学生为什么学习,他们的答案多是“可以考上大学、可以赚钱、可以找个好工作......”这些目标并不是那么诱人,从孩子们的懈怠不难发觉。
在“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悲惨世界里,学习成了多数每天真开眼的最大烦恼,他们为了成绩挨批评,为了一道难题流泪,为了作业皱起眉头。我想老师应该首先确立学习是一个理解、记忆、运用过程的观念,在课堂上多问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帮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记忆知识。教师作为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老师应该精心备课,深入研读文本,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积极性,付诸行动,自主性学习就不难实现了。
2、合作式学习。我们班上有35个学生,绝顶聪明的可以说没有,都是普普通通的正常孩子。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那么根据学生特点调位置,分小组,形成小组内合作学习,真可谓明智之举。
划分学习小组之后,选取负责人的正副组长,建立小组竞争机制,不得不说三年级的孩子是喜欢竞争的,他们在比较中发现长处和不足,在比赛中激发了潜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他们可以交流资料、可以自由讨论、可以取长补短,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是“共赢”。
3、**式学习。我想到讲述《孔子拜师》一课的时候,我会连环问学生几个问题:孔子是谁?
课文讲了孔子干了一件什么事?他拜谁为师?为什么要拜师?
是怎样去拜师的?问题难易相间,但是环环相扣,解决到最后,小结式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我相信,找到问题答案的过程,也是学生理顺思维、掌握知识的过程。
有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分组或全班解决,也是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我相信,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方法。
都说在新课程改革学习观转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使得学生要“鱼”与“渔”双收,不仅学习到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让学生从课堂上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促进他们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终生发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努力让学生“鱼”与“渔”兼得。
行动教育读后感(篇2)
经过几年的实践,护苗行动家庭教育渐渐地深入人心,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次我们参与了[year]年的护苗行动,受益匪浅,感触很深。在这里,我想就此次参与活动的细节,以及个人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谈一下我的观感。
首先,这次我们参与了团队形式的护苗活动。团队由一位资深导师领导,成员包括家长、学校工作人员,每个人在团队中都有自己的角色。我们的任务就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有爱、有温馨氛围的环境,在课余时间给予孩子们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我们一起制定了教育计划书,包括孩子的学习内容、活动安排等。在活动中,我们不仅教授孩子学科知识,还重点教授了一些生活技能和社交技能。每天的课程安排非常紧凑,需要充足的准备时间和精力投入。
此外,我们也向孩子们传递了一些重要的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理念。我们鼓励孩子们与家人多沟通、多交流,架起一座互相理解、支持的桥梁。我们也强调了父母的作用,作为孩子成长的导师和榜样,更要在言传身教中注重教育的价值。
从护苗行动中的所见所得,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庭教育的价值。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础,更是他们走出一条精彩人生的重要保证。在这里,我想强调家庭教育的三个方面:
第一,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孩子成长的启蒙者,父母不仅提供生活和物质上的支持,更要在道德、伦理和精神方面给予孩子合适的指导和引导。他们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方向和态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二,家庭也是孩子社交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家庭中,孩子与家长、兄弟姐妹的相处经历不仅可以促进亲情关系的发展,更能增进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培养出一个拥有健全性格和人格魅力的孩子。
第三,家长要适度引导孩子的成长方向。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做到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特征,又不能放松对孩子的监督和引导。
总的来说,此次参与护苗行动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魅力。家长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着深远影响,互信、包容和理解是家庭教育的基石,它能为孩子提供未来生活的方向和安全保障。我相信,在家长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行动教育读后感(篇3)
《智慧行动创造教育幸福——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理论与技巧》这本新教育通识著作我认真阅读了一遍。这是儿童文学作家、教育专家童喜喜的一本新教育著作,我深深地被本书内容全面、操作性强、行文有趣、富于创造的特点所吸引。
我们仍在慢慢摸索新的教育实验的进展,但通过阅读和学校实践,我想在这里简要谈谈我的收获:
这是对新教育实验十大动作的介绍,也是一本关于十大动作的操作手册。如果把新的教育实验比作一段漫长的旅程,那么这本书可以说是让这段旅程充满幸福的最佳旅行策略。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十章,即十个行动笔记。
从阅读、写作、讲座、表达、教学、网络、习惯、土壤(教室环境)、源泉、家庭等十个方面论述了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每一个行动都从定义、解析、推进技巧等几方面展开论述。作者把新教育的十大行动的实质,都用简明扼要的、经典的、准确的语言提炼出来,对新教育实验这样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实践活动来说,无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过上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而这种幸福的教育生活不是我们凭空想象就能达到的,它需要我们用切实的行动去创造,这正是新教育的价值取向——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而这本书正好针对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等十大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理论解析,并以区域、学校、教室三大层面的实际操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行动方法技巧。
在新教育的实践中,我们不能成为言行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新教育的实践不是把几个案例和文章放在网上,而是由我们的老师自己来实践。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中实践新教育,树立新的理念,采用新的手段,新的模式,最新的案例,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加高效。
同时,我们还需要让学生采取行动并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取得进步。新教育是“爱的教育”,即“心的教育”;也是“信的教育”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自己的学习;更是“行”的教育,如果说前两者是一种理念,那么最后都会落实到行动中来,这才是真正的新教育。在书中我明白了——行动,教育创新的方式。
行动教育读后感(篇4)
近几年,网络事件频发,如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不良信息。我们青少年常与网络“打交道”,也会遇到网络问题。教育局特地为我们编制了“护苗网络安全课”。
护苗网络安全课分为五集。
“保护个人隐私”。遇到金钱,利益等陷阱时,要告诉父母老师,警察,不轻易掉入陷阱。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家庭住址,家庭情况等等,防止信息泄露。
“远离不良信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在面对不良信息时,应该擦亮辨别善恶的双眼,不要被不良信息迷惑。在遇到不良信息后,我们应该及时举报,做守法的小公民。
“防范网络诈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能因为眼前的诱惑,而被骗去财物。我们在网络充值或者网购时,要选择官方正确渠道。被骗后也要告诉父母,及时报警。
“拒绝网络欺凌”。网络不良言论危害至极,有可能毁掉一个人。我们应该拒做键盘侠,营造绿色上网环境。如果自己受到网络言语攻击,也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抵制盗版出版物”。非法出版物影响青少年的心智,我们应该杜绝。
盗版出版物侵犯了作者的权益,我们应该抵制。
做健康网民,从我做起!
2022年护苗行动家庭教育观后感 护苗行动家庭教育观后感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