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中国消费报告(汇编5篇)

2024-03-19 08:12:04 中国消费报告 消费报告

【#实用文# #中国消费报告(汇编5篇)#】根据您的要求,小编为您整理了“中国消费报告”,希望您能够关注我们网站的实时更新并及时调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需要撰写报告,我们写报告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不可胡乱去写。

中国消费报告(篇1)

1月14日,中国家电网联合中怡康发布《中国高端家电消费调查报告》(下称《报告》),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十个全国重点城市中家庭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消费人群进行了高端家电认知及消费偏好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计划购买高端家电的人群中,出于追求生活品质和家电更新换代需要的消费者分别占65%和64%,优先考虑的三个因素分别是产品质量、智能化和技术含量,55%的`受访者愿意接受8000元-15000元的高端电视,48%的受访者愿意为一台高端冰箱支付6001元-10000元的价格,56%的受访者肯花5001—8000元购买一台高端洗衣机,愿意接受6001元-8000元高端空调柜机的消费者占比达到45%。

在线上市场,家电消费同样呈现出高端化发展趋势。“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家电时已经不仅仅追求低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在网上购买高端优质产品。”京东集团副总裁、家电事业部总裁闫小兵表示。

《报告》显示,消费者在购买高端电视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超薄、音效、大尺寸;对于高端冰箱,杀菌除味、保鲜技术、节能环保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诉求;除菌功能、带烘干功能、智能化是消费者在购买高端洗衣机时的主要关注点;在购买空调时,消费者更关心产品的净化空气、制冷制热快、智能化等功能性能。

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的家电行业年度运行分析和预测数据显示,1-11月家电业主营业务收入1.27万亿元,累计增幅已滑落至1.1%,但同期利税总额与利润总额仍保持在10%左右的增幅,全行业销售利润率6.63%,高于上年同期0.49个百分点,处于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会议期间,红顶奖组委会还揭晓了第七届中国高端家电红顶奖获奖结果,共计26款高端家电精品荣获红顶奖,另有46款产品获红顶奖提名。另外,红顶奖网站也于同一天正式上线。

中国消费报告(篇2)

趋势一:自主

结论:中坚阶层的自主化消费形态,要求的是产品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切合个人的喜好。他们希望在自主舒适的购物环境下购物,以及愈趋多元化的消费取向。这些均会为21世纪的消费市场带来不少新气象。

对于西方读者来说,自主的消费行为是理所当然的,不算什么。可是,中国“自我”这些新观念,但对这些新观念的理解却是十分稚嫩的。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无论是面对着快速的社会变化或琳琅满目的商品选择,虽然一方面感到既新鲜又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却有种种的不适应和不确定。“从众心态”一词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这时代消费者的心态。

在90年代,常见有广大的消费者一窝蜂地去抢购品牌或新上市的产品。他们觉得能拥有这些产品或品牌便是“进步”的象征。但个别的消费者却缺乏独立的消费人格;在购买产品时,并不懂得考虑什么是自己需要和适合自己的,而是追赶市场为他们定下的标准,由市场及大众告诉他需要什么,什么是适合他的。

进入21世纪,这种情况在中坚阶层间开始有所改变,经过多年的消费文明洗礼后,中坚阶层的“自我”意识逐渐强化,他们带头打破“由市场为我定下消费标淮”这种消极的消费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注重个性化的自我消费形态。开始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什么产品适合自己,并且有“我与别人不同”的消费意识,开始感觉到应该是他们为自己定下消费要求,由市场上的品牌和产品去迎合他们,而非一窝蜂地追赶市场上时兴的东西。个性化是自主的必然发展。

近年,超市的出现如雨后春笋,取代了传统商场内的柜台服务。对于很多人来说,超市的最大好处是“有很多选择”及“可以自己选择”。

虽然说个性化和多元化是消费趋势,但中国人从传统便不大倡导个人作风,而更重视社会和谐一致,讲求个人在社会上的责任与位份。所以相信消费个性化在中国的发展,会与西方的发展有某程度上的不同。

实际上,虽然市场经济讲求个人表现与报酬,但大部分人主观上仍是愿意顺应主流,并不想在思想或行为上与众不同。所以,中坚阶层努力工作,在事业或人生上希望有所成就,但所追求的是出人头地,比别人做得好,比别人成功,受人尊重和注意,而不是希望在主流之外,或做些不为主流价值观所认同的事,他们希望比别人优秀,而不是与别人不同。因此,他们会穿时尚和高品质的衣物来达到比别人优越,却不会穿别具一格的衣物。

中坚阶层消费者逐渐趋于自主和个性化,随此而来是另一个重要的趋势:消费行为走向多元

化,以及出现由于生活型态不同而导致的市场细分。

这就是说,即使是年纪和生活水平相当的消费者,由于各人选择的生活形式不同、或有着相异的心态、价值观,而会表现出不同的消费价值取向。例如有的追求身份地位,有的追求简约生活,有的追求新颖的高科技玩意等等。此外,也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不同产品时,会有着不同的消费取向(例如在购买一般消费品时会追求简约,却愿意花高价钱去追求高科技的新玩意)。其结果是市场细分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

趋势二:个人全面理财概念

结论:中坚阶层消费者的个人理财观念日渐成熟,并且随着中国入世,银行和保险业逐渐开放,与个人理财有关的种种产品在中国将有很大的发展。

6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仍是相当刻苦,大部分人追求的是基本的温饱,到了80年代中,部分人开始富裕起来,初尝花钱消费带给他们种种生活上的舒适和方便,以至是物欲上的刺激与享乐。对于过惯刻苦日子的人民来说,消费文明这个美果是一个很大的发现,社会上弥漫着一片消费风。那时的中国人缺乏任何现代理财的概念,也没有为将来打算的想法,因为什么都有国家安排。而对这些初富户来说,储蓄理财若与消费享受作比较,重要性的确不大。

这种心态到了90年代末开始有所改变。特别是中坚阶层,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保障减少。虽然生活水平是不断地提高,但近年经济改革和国企改革使国民的思想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以前是国家提供全面又终身的福利保障,包括最主要的住房和医疗。现在慢慢明白自己得靠自己,未来的保障也必须靠自己好好计划。于是开始了要早日为将来作打算的想法。

第二、在经过十多年的生活改善后,中坚阶层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个人储蓄,形成了“个人财富”的概念。除了消费外,他们对如何制造新财富更感兴趣,积极地学习种种管理财富的方法,并且愿意冒点风险。于是,各种投资、置业、保险等产品开始受欢迎。

除了创造财富和储蓄外,消费者也开始学会信贷消费来帮助他们购房、医疗、教育等消费。一项调查显示,有四成七城市居民表示在未来一年会有需要进行信贷。个人信用卡的使用也愈来愈流行。

趋势三:“全面体验”消费模式

结论:进入21世纪,如欲在中国建立成功品牌,不可不对中坚阶层的“情感诉求”有一定了解。

中坚阶层达到了一定的生活品质后,在21世纪,他们在消费生活上会追求更高层次的欲望,简单来说,就是希望生活除了物质上的满足外,在精神或心灵上也能够更丰富或刺激。这可能是感官上的体验,或文化修养上的升格,或对生活的想象,感想或价值认同等。

而他们对产品的要求,将不止于功能上的满足,产品或品牌能否超越产品功能而给他们带来

种种感官、情绪或价值上的满足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简单说,就是商品不单要有“功能”上的效益还要有“体验”或“情感”上的效益。中坚阶层的消费者亦愿意付更多的金钱来换取这些额外的“体验”满足。

在中国的电脑市场,本地品牌的发展往往是紧随着外国潮流。近期中国本地个人电脑的品牌发展足可见到生产商除了在产品功能上尽力满足中坚阶层消费者的需求外,还企图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

苹果电脑(AppleComputer)推出iMac受到世界各地电脑迷的喜爱。在中国,中坚阶层的消费者同样感觉到iMac的莫大吸引力,并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潮流。

宝螺蓝、风贝绿。在广告里,联想更提出了“来自海洋的灵感”这一句口号,充满了奇想与浪漫的色彩,“海洋”代表了向外拓阔界限,完全掌握着中坚阶层对电脑的种种“情感上”的诉求:联想电脑能拓阔人们的领域,这不光是珍贵的知识与资讯,还有是随之而来超越国界的“国际感”,以及异国风情,并且由领域拓阔而带来的事业成就与社会地位,及生活质素的提升等等。这些都是联想电脑对中坚阶层消费者在情感上的种种诉求的满足。这与摩托罗拉手提电话(Motorola)广告“飞越无限”里展示的讯息有着某种异曲同工之妙,“飞越无限”也是超越一般的产品功能,而在产品形象上把品牌与中坚阶层消费者对其生活的想像与渴望结合起来:想“飞”、想拓阔天地的欲望。

趋势四:健康潮流

结论:消费者“花钱买健康”的心态只会有增无减。他们对健康的追求,一方面是由于过于丰盛的现代文明生活带来种种健康及营养问题,另一方面是部份中产阶层希望透过健康产品来令自己的体能及智力上的表现更佳。

健康肯定是现时中坚阶层最重要的潮流之一。层出不穷的健康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营养补给品、维他命产品、健身、纤体健美以及种种原与健康无关的食品纷纷推出其健康系列。

中坚阶层的消费者对追求健康十分积极,他们十分愿意尝试各种令人健康(健美)的方法,并且愿意花更多的金钱来得到健康,女性更特别注意体重和体态的健美。可是,大部分消费者却未能改变导致营养不平衡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在心态上过分依赖市场上各类营养补给品及健康产品,并且希望这些补给品像快餐一样的见效“快”。简言之,就是消费者想“花钱买健康”。

中坚阶层愿意“花钱买健康”,但又缺乏基本的健康知识,使他们在面对市场上眼花撩乱的营养产品,加上夸大功能的广告宣传时,常会无所适从,越多的选择越令他们无法作出购买决定。而以下几个与健康有关的趋势值得注意:

●消费者要求健康产品和营养保健品能提供更详细的产品资料

●零吃也会附加营养成分:虽然消费者不会尽信附加

●营养成份的零吃是真的有益健康,但只要他们觉得会比一般零吃“较不无益”,已经能令他们较安心地去买了。 ●“方便”健康食品和健康产品

●健康食品也要味道好和着重享受(健康食品与零吃的界线变得模糊)

●健康产品进一步市场细分化;不同的健康产品为不同生活形态的消费群而设(例如:老人、孩童、上班族、体力劳动者、运动员、妇女等等)

●健康产品除了提供功能性诉求外,还要提供更高层次的情感效益

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要求超越了基本的预防疾病诉求,进而寻求能令人的健康比以前更好,或在某方面的表现更佳,例如,更强健,活力更充沛,体力或脑力表现更好,或更长寿等。

1999年,中国约43亿美元的电视广告市场中,有将近一成是来自于营养补给品及维他命产品。以产品类别计算,他们还是1999年全年及20xx年第一季度最大的广告买家。□李文睿又(待续)

趋势五:寻找精神上的绿洲?

结论:高速的市场发展和国家进步,实实在在也给予个人很大的压力感和不安全感。品牌和产品可试图给予消费者多点自我空间和归属感。

中坚阶层对未来相当乐观,包括对个人和国家整体的未来。但他们的乐观却并不单纯,而是隐隐间掺杂着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感部分由于中国令人眩目的发展速度。消费者虽然乐于见到国家的进步,亦享受着经济发展带给他们的物质生活上的成果,但由于变化太迅速,个人的内心常会产生一种无法左右环境的无力感。在精信的一些访问中,三十多岁的受访者已表示害怕被前进的巨轮所淘汰,所以每天都努力地使自己不要与社会脱节。

所以,的寄托,或仅仅是在纷乱的城市中多一点个人空间。

近年,大城市中各类新式茶馆,咖啡吧的出现,给予中坚阶层消费者在繁忙生活中一点辟世的宁静。低至中收入人士视努力赚钱为主要人生目标,但部分已达一定财富和地位的中坚阶层,却开始希望能过着惬意的生活。

趋势六:消费信息的时代

结论:中坚阶层的消费者会十分热衷于资讯消费。对各类资讯的接受能力亦在提高。但与此同时,消费者在消费资讯时会更有所选择,资讯产品将进一步多元化及市场细分复杂化。

随着经济改革而来的,不单是物质文明生活,还有现代生活的观念,包括如何安排和丰富自己的生活。中国的消费者开始意识到管理、安排生活的重要,也意识到要安排好生活,就需要不断汲取各类资讯和新闻。

讯息新闻成了消费者的一个重要消费项目。报纸、杂志、电视、电台在过去十年有着迅速的发展。性质上也有很大的改变,这包括在内容上从早期以严肃性质为主(如政治、国家政策)发展至近年受欢迎的软性新闻,题材也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越加息息相关。

此外,内容也朝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包括有严肃性新闻或评论、生活资讯、娱乐产品、商情、财经以至外国事物的介绍等等。多样化的资讯不但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不同性质的讯息需要,而且也满足了同一名消费者对不同性质的讯息产品的需要。

对资讯的接受能力提高

另一个重要的趋势是中坚阶层的消费者对各类讯息的接受及选择能力提高。开放早期中国消费者习惯了官方的严肃性资料报告,所以在“软性”新闻及广告刚出来时,消费者特别对失实或夸大的讯息表示无所适从,于是投诉广告的情况十分普遍。有时广告采用创意性的渲染手法,亦无法被消费者所理解,而被投诉为夸大失实。

这情况近年大大有所改变。中坚阶层的消费者逐渐学会辨别各类讯息的性质、对他们的有用程度,甚至可靠性,从而有选择地消费讯息。他们开始要求产品宣传除了资讯性外,还要有娱乐性的元素,偶然夸张一下也无妨。

趋势七:国际化与本土化如何平衡?

结论:中坚阶层的消费者追求“国际化”的品牌形象。但在国际化的同时却不可忽视中国特色会如何影响对“国际化”一词的演绎。

现代中国人的理智和实际,以及争取向前的迫切感使中国消费者很能接受外国新事物和新产品,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强项成了个人及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学习的题材也不限于科技,从商务、管理学,到市场销售都是中坚阶层欲向西方学习的地方。

“国际化”是“进步”的象征,国民的最终目标。估计,随着中国加入世贸,中国消费者会进一步接受外来新事物、新概念。西方先进国家举目可见的高科技产品在中国也随处可见。带来的结果是:中国不单会缩短她与先进国家之间的经济距离。也会逐渐趋向国际化。

但在一步步国际化的同时,找出并坚持中国本土特色的要求将会更明显。21世纪的中坚阶层希望能平衡中国的独特性和国际化的需要。

这些价值观将影响消费者如何选择品牌。首先是中坚阶层的消费者会比较喜欢“全球性”的品牌形象。

当然,如前所述,中坚阶层对“全球性”的定义与西方的看法可能大大不同。中国中坚阶层眼

中国消费报告(篇3)

随着网上购物的普及,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过不止一次的网购体验。随着网购业的发展,网购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网购次数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网购次数的增加必然导致开销的增长。这种增长是否影响了大学生在饮食、生活以及学习上的正常支出?大学生在网购物品种类如何,是偏向休闲娱乐还是日常生活亦或是工作学习?对上述情况的清晰把握有助于对学生网购行为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或辅导工作,培养学生理性的网购行为。

本次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为填写《大学生网购调查问卷》,包括大学生基本情况、网购情况等20项内容。从井冈山大学获取样本290例,其中女生152例,男生138例,共获取有效数据8700个。

调查结果发现,在男女大学生上网时间上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在每天2小时以下时,男女生,分别为42.0%和30.9%;但在2个小时以上时,分别为58.0%和69.1%,女生多男生11.1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更多的男生每天都会上网浏览一下网络,但时间不会太长;更多的女生则青睐于长时间的网上徜徉。这与男女生上网习惯有关,男生上网的目的性较强,在查阅了想要的内容后更多的是退出网络;而女生则更倾向于网上漫步或逛街,大多方向性不强,随便看看,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从而使用了大量的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上网时长2小时以下农村学生占41.6%,城市学生占23.9%;2小时以上的农村学生占58.4%,城市学生占76.1%。

可以看出,城市学生更喜欢长时间上网,而农村学生相对而言较少长时间上网。农村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很好具备个人电脑,没有形成长时间浏览网络的习惯;而城市的学生则较早的接触并应用网络,因此,大学生活中上网则占据了较多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生生活费在900元/月以下的人数占77.5%,城市学生占44.6%;900―1200元,分别为20.4%和40.2%;1200元/月以上分别为2.0%和15.2%。由此可见,农村学生在生活费上相对于城市学生偏少。

调查结果显示,他们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主要是有时效性、便利性、价格低以及商品的多样性。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多是看好了其便利的特性,网络购物更方便,更能够节约成本,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商品信息。

1)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获知购物网站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朋友介绍、网站介绍、网上广告、网络连接、电视报纸杂志广告等。大学校园中,人口比较密集,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年龄比较相近,所以消费趋向也比较相像,使得大学生消费时,在室友、同学、老乡、朋友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从众的行为。

2)选择原因 网站的选择通常看的是该网站的知名度、信誉、信用等。大学生有着较清晰的品牌意识,对知名度高,信誉好的产品信任度和青睐度比较高。所选择的网站也大多集中在几个比较大型的网站,比如淘宝网、易趣网。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在网上最常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包括服装鞋帽、书刊、在线充值、票务/教育服务等。通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网上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书刊、服装鞋帽、数码音像制品、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等。这些商品和服务体现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消费。书刊的质量风险不大,运输方便,因此,大学生网上购买服装的比例增多,说明大学生对网络的信任度高于普通市民。

通过对商品的质量品质、付款安全性、售后服务、配送的及时性等问题的评价相比较,经常进行网络购物的大学生对于商品质量品质的问题的担忧率是最高的,而对于售后服务和配送的及时性问题的评价相对比较低。而没有网络购物经验的人则对于网络的安全性顾虑得较多,而在有过网上购物经验的大学生中已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因此,初次的网络购物体验非常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月网购次数在不同的层次比例均有不同。分别为女性:40.7%、21.3%、20.7%、6.0%、11.3%;男性:58.%、16.7%、15.9%、2.2%、7.2%。由此可见,在月购物2次以上的人群中,女性大学生均多于男性。在月购物1次的人群中,男性则多于女性大学生。总体来说,女性更倾向于网络购物,在次数上也更加频繁。调查可以看出,月购物4次是一个分水岭,区分了购物的两种人群。

调查可以看出,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更倾向于每月2次及以下的购物频率,分别为:66.2%、78.3%、82.8%、65.7%;而月网购次数较多(3次及以上)则更多集中于大一、大二和大四,分别为:33.8%、31.7%和34.3%。同样,月网购4次仍是一个较为明显的分水岭。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生在低频率网购人数比例高于城市学生,分别为:74.1%和56.0%;而在高频购物(3次及以上)人数上,城市明显多于农村学生,分别为:45.1%和25.9%。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生活费的增加,大学生低频网购(2次及以下)人数在不断减少,由93.3%减少到33.3%;而高频网购人数在持续增加,由6.6%增加到66.6%,尤其是5次以上的购物人数增加明显,由3.3%增加到44.4%。由此可知,生活费直接决定网购次数的多少。

调查可知,城市来源大学生由于生活费较为充足,有较多的余钱用于购物,而农村来源大学生则正好相反。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生活费较低的群体中同样存在月购物5次及以上的同学(3.3%),这值得我们注意他们不恰当的消费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上网时长的增加,高频购物人数也随着增加,比例分别为:17.2%、 30%、48%和72.0%;而随着上网时长增加,300元以上的网购消费额度也随着增加, 比例分别为4.8%、15.6%、24.5%和40%。

由此可见,学生的上网时长与网购频率和网购消费有着正相关关系。上网时间长的学生可能对网络购物相关知识掌握更多一些,同时对于网上商品了解程度也更高,使得这部分学生更相信也更愿意网络购物和购买价格较高的商品。

统计结果显示对200元以下商品购买倾向男女大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为:82.6%和88.8%;对于200元以上商品购买倾向分别为:17.4%和11.2%;不同地域来源学生对低价格商品购买倾向分别为:88.4%和80.3%;不同年级大学生对低价格商品购买倾向分别为:82.1%、90.5%、91.5%和91.4%。

大学生网上购物主要由于便利和价格低,同时也受限于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因此,他们更倾向于购买价格较低的商品。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网购消费额度在300元以下的人群比例占多数。男女大学生比例分别为:88.3%和81.3%;不同年级学生比例分别为:86%、87.3%、94.3%和84.3%;不同地域来源学生比例分别为:89.7%和73.7%。

随着上网时长延长和生活费用增加,高额度的网络消费逐步增加。当上网时间达到6小时以上是,300元以上消费比例高达52%;而当生活费用1200元以上是,高额网购消费比例为55.6%。

上述结果显示,学生网购消费金额绝大多数集中在300元以内,更倾向于低额消费。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花费大都是来源于家庭的供给,因此,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必须与其家庭情况相符合。大家的生活费基本上都是集中于400~800之间,过高或过低的人只占较少的一部分,因此,大家在必备的一些花费外,才会去考虑进行一些额外的消费。

网络购物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普遍,几乎每个人都有网购的经历,网购的频率主要集中在1次/月。女生的网购次数多于男生,城市来源学生多于农村来源学生;网购次数随着生活费用、上网时长的增多而增加,但与学生的年级没有关系。高频次的网购主要受生活费用和上网时长的影响。

网络购物期望(承受)价格大多集中在200元以下,比例高达80%以上。这种期望价格并不受年级、性别、地域来源以及上网时长的影响。但生活费用对其有一定的影响,生活费用多的学生能承受更高的网络商品价格。

每月网络消费金额也大多集中在300元以下的低额消费。性别、年级和地域来源对其影响不大。但上网时长和生活费用则较大程度影响着学生每月网络消费金额数量,随着两者的增加,学生高额网购人数比例迅速增加。

中国消费报告(篇4)

刚刚过去的20xx年,受市场及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楼市全面遇冷,转而步入深度调整期。房企库存高企,债台高筑,购房者观望不前,谨慎入市。这一年,除北上广深及三亚以外,其余41个限购城市已经全部松绑,加之“930”房贷新政、央行降息实施,低迷大半年的楼市忽然等来转机,多地楼市年底走出一波翘尾行情。然而,库存压顶、政策未明,楼市的前景依然扑朔迷离。

20xx年,房价走势仍是街头巷议、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何时出手购房,如何选择房产依然是广大购房者和准购房者们避不开的设问。近日,搜房网对全国各地3272名购房者展开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近8成受访者认为所在城市房价较高,超过40%的受访者认为20xx年房价将下跌。对比去年此时近6 成受访者看涨房市的落空,如今购房者的预期普遍看空今年楼市。

调查数据显示,47.47%的网友尚无房产,拥有一套住房的网友占1/3,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受访者占比18.76%。市场潜在购房需求较大,楼市尚有潜力待挖掘。

对于所在城市的20xx年房价水平,79.17%的受访者认为房价高,其中37.52%的网友认为过高。对比去年有84%的受访者认为房价水平较高,此次调查这一数字虽然小幅下滑,但反映出当下房价仍是购房者“难以承受之重”的现实。

当被问及购房的主要用途时,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买房属于首套刚需,用作改善型住房的占比为34.1%,用于投资的网友不到1/10。值得注意的是,投资需求占比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了2.61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正趋于冷静。

去年各地楼市政策频出,对于调控效果,半数受访者表示效果一般,超过10%的受访者认为“比较差”或“非常差”,认为“比较好”、“非常好”的分别为12.94%、1.83%。

去年第四季度,随着房贷政策松绑、央行降息等政策的实施,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暖态势。这些政策利好是否提高了购房者的入市积极性?调查结果表明,近半数受访者表示会受此影响,表示将加速购房的占比21.21%,仍按原计划买房的受访者占比为28.23%,另有近1/4的人没有买房计划。

当被问到“哪些因素会拖延购房计划”,结果显示,选择“楼市走势不明”的受访者占比最高,为45.17%,反映当前市场观望情绪依然较为浓重。 受制于“房贷政策偏紧”、“房源优惠少”的网友占比分别为19.82%、15.44%,分列二、三位。其它因素占比均不足10%。

对于20xx年的房价走势,仅有27.56%的网友认为房价将小幅或大幅上涨,而主流声音并不看好今年的楼市:17.46%的网友认为房价将持平,40.98%的网友认为房价会下跌。相比20xx开年有59.88%的网友看涨后市,如今市场预期正在变化,购房者不再认为房价“只涨不跌”。

数据显示,56.8%的受访者计划在20xx年购房,35%的网友计划上半年出手置业。另有近超过4成的受访者表示暂无购房计划。相比去年同期,计划于当年购房的受访者占比仅小幅下降了5.49个百分点,房产作为刚性需求的特点依然十分明显。

从购房类型看,69.84%的受访者表示将选择新建商品住宅,购买二手房及5年以上二手房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9.38%、8.56%。仅有3.13%的网友表示会购买商住两用等其它物业类型。

数据显示,超过6成网友选择100平米以下的房产,其中,80-100平米的房型最受欢迎。选择60平米以下房源的网友只占3.61%,折射出当下购房者换房成本高、期望一次置业到位的心态。

根据调查数据,77.73%的受访者表示能承受的最高房价在100万元以下,100-300万元区间占17.41%,仅有4.85%的购房者能承受的最高房价在300万元以上。

4.2 超七成网友买房主要靠“自助”

从买房资金的来源看,77.2%网友买房主要靠自己及伴侣的收入,其中占总数50.31%的网友购房完全“自助”,另有7.46%的网友购房完全依靠父母或他人的资助。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会选择贷款买房,选择银行贷款的占主流,比例为50.65%,16.74%的网友采取组合贷款。仅有8.08%的网友表示能一次性付款。

调查结果显示,55.22%网友可承受的首付比例在3成以内,超过30%的网友可接受的首付比例为3—5成。仅有12.6%的受访者表示可承受5成以上首付比例。

中国消费报告(篇5)

最近,信息产业部下属的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发展研究院和赛迪资讯顾问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了20xx年年度中国IT市场年会,会上发布了《20xx年中国PDA产品消费行为调查报告》,报告结果显示:20xx年掌上电脑高涨低落,商务通持续领先。

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四名。

报告指出,资料存储能力等局部功能上。同时,这种技术竞争更多是迫于市场竞争压力。所谓技术战的结果更多表现为大幅度的价格下降,而不是通过技术、性能的提高给消费者更大的使用价值。对于价格战,报告认为,更多的厂商逐渐变得理性,普遍认为影响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应用而不是价格。因此,20xx年更多的厂商采取的是推出更好性价比的新产品和新应用方式满足市场需求。

报告认为,伴随PDA市场的转型,市场进入理性发展阶段,被广告催生的礼品市场开始回归消费者应用市场。个性化、行业应用等成为促使厂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真正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产品。与20xx年以前的广告战和价格战相比,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多转向技术和产品的实力竞争。

对于未来产品发展方向,报告给予了预测。中、高端产品的个性化/行业应用和无线通信类产品是未来PDA产品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基础信息类产品在个人应用市场的发展将更多地依靠新的应用点,原有功能将成为PDA的基本功能。未来基础信息类产品向上将逐渐融入无线通信和专业、行业应用领域,向下则成为功能更强大的电子辞典或者价格更便宜的记事本。事实上,联想、名人相继推出自己的附带短信功能的PDA。据悉,20xx年1月,商务通短信王销量成倍增长,当月已经成为掌上电脑中的单款产品销售冠军。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消费实践报告 | 工作总结5篇 | 汽车消费报告 | 消费者报告
上一篇:除夕节的日记7篇 下一篇:防溺水观后感(汇总6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