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下乡调研报告实用9篇

2024-03-06 09:24:09 下乡调研报告

【#实用文# #下乡调研报告实用9篇#】今天我们给您分享“下乡调研报告”相关主题内容,平常的工作中。我们会频繁使用到报告,报告要主题突出、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尽可能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你有没有在收集报告范文?请您务必收藏本文以便回顾。

下乡调研报告(篇1)

摘要

xx市xx县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具有先天的优势条件,一是地势处于丘陵地带,农田成片连绵不绝,非常适合大规模种植。近年来,由于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且xxxx在全省具有代表性。基于此,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博士团赴xx市xx县展开关于新型经营主体方面的调研,主要是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发展水平、规模、问题等展开深入了解,走访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农场主,了解其在发展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并就具体的问题提出了有关供参考的可行建议。

关键词:xx县;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水平;规模;建议

xx县,隶属xx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茶命名的行政县。地处东经113度20分-113度65分,北纬26度30分-27度7分之间,北抵长沙,南通韶关,西接衡阳、东邻江西吉安。因地处“茶山之阴”,而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xx县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其中山地面积186。4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9。73%;丘陵面积80。54万亩,占21。48%;岗地面积48。58万亩,占12。95%;平原面积49。75万亩,占13。27%,水面9。64万亩,占2。57%。全县山地主要为砂页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中部西南部主要为红岩和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西北有武功山阻挡,减弱了北方冷空气南侵的势力。xx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寒期短。

2012年以来,新型经营主体开始出现在地方和中央的官方文件中,如浙江正式出台了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2012年底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涵,浙江省在《关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中提出,“新型农业(含林业、渔业,下同)经营主体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可以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定义为: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劳动生产、资源利用和土地产出率较高,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经营组织。

xx县具有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的客观条件,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先天基础,依托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力和物力,大力发展农业,并推进第一产业快速发展,总体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具备经济竞争优势。2017年7月6日-8日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暑期博士团赴xxxx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当地具体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了走访考察学习,如龙华龙牧、万樟园林现撰写成调查报告,反馈于当地政府部门,以期为当地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xx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状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

最近几年,xx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数量不断增加。目前xx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截止2016年底,全市有各类种养专业大户5万户左右,其中,种粮大户6793户(50亩以上),新型经营主体749个,其中已登记注册的新型经营主体5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93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6家,其中国家级17家,省级45家,市级208家。经营规模不断壮大。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收入100亿元,新型经营主体年销售农产品总值10387万元。

(二)经营组织方式灵活

获取土地经营权的方式灵活。xx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土地的方式包括:转包、转让、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资本组织形式多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独资、合伙、股份合作、股份制等形式聚集了社会闲散资金,成为当前增加农业投入的重要来源。三是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多种发展模式,与农户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从而实现了经营主体和农户的互利双赢。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前,xx市正处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初期,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要提高“四化”水平,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受到资金、土地和人力三大要素的制约

资金的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大幅增加,由于自身积累少,只能通过贷款融资才能解决资金问题。普遍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担保物难以获得贷款,即使获得贷款,也存在信贷规模小、期限短等问题,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土地的制约。虽然xx市土地流转面积超过了三分之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依然偏小。认识的不到位、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以及农民利益目标的不一致,使农村土地难以流转,尤其是大规模成片流转比较困难,严重制约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土地的约束,成为影响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原因。人力的制约。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受到人力资源的制约。一是缺乏生产经营人才。目前农业实用人才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不到2%,受过中等及以上农村职业教育的比例不足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缺乏技术人才,虽然各地及相关部门每年为农民开展了多方面的技术培训,但还远远不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其缺乏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人才。

(二)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

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机构供给不足,服务能力不强,尚不能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依托力量。专业服务公司实力较弱,农村经纪人队伍规模小、组织松散、管理不规范,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现有社会化服务在农业生产各环节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产后环节的服务较为薄弱,无法满足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职能分工不明晰。公益性社会服务组织和营利性服务组织之间的角色经常串位。原本应由农业技术部门承担的职责却往往推给乡村集体,政府农业技术部门时常插手营利性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承担的职能。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部机制有待完善。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制度不健全,民主决策机制不完善,运作管理随意性大,不规范问题普遍存在,经营收益往往被少数负责人占有,面临能人治社与民主决策困境,难以发挥基础性作用。二是龙头企业和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缺乏长期稳定的利益链接,不能有效发挥骨干作用。在一些“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中,农民处于绝对劣势,话语权不高,议价能力不强,只能获取小一部分增值收益。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方式,有效解决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

创新方式加快土地流转。要按照“稳定国家所有权、维护家庭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总体思路,创新方式加快土地流转。一要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步伐,稳定农民土地预期,规避土地权属纠纷,让农民可以放心流转土地。二要赋予村级集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配权,探索由农户将承包地统一向村委集中再统一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模式。

创新方式提高融资能力。一要创新信贷支持方式。各类银行要制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配套政策和具体举措,创新金融产品,鼓励发展资金互助社、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二要创新保险支持方式。保险机构应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各自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积极为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提供各类保险服务,优先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解决其贷款抵押、担保难的问题。

加快培育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有一大批现代新型职业农民,这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怎样种好地”等诸多问题的必然选择。因此,要把培育和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作为战略性问题来抓。要积极支持农村内部的能人、中高等院校毕业生、农业科技人员等群体热心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并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工商投资者等返乡创业,引导和鼓励他们成为新型农业经营者,切实推动农民的职业化。

(二)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要大力发展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要引导公益性服务机构转变职能,逐步从经营性领域退出,主要在具有较强公益性、基础性的领域,以及那些经营性服务机构不愿干、干不来的领域开展服务,土壤环境监测、农作物统防统治、区域疫病防控、产品质量监管等。在服务领域上,要拉长产后服务这一短板,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品牌创立和宣传、农业综合信息提供、金融保险等服务领域。在服务模式上,要挖掘实践中农民最喜欢、生命力最强、成本最低的服务模式,重点发展“公共服务机构+农资农技服务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农资经营公司+农户+基地”等服务模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化服务。同时,还要注重引导经营性农业社会服务组织的有序发展,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创新内部运行机制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要注重发展数量,更要注重规范化建设,着力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成为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运行规范、管理民主的市场主体。要制定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的意见,指导并督促其规范运行。一要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人地位,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拥有合法的市场主体地位和明晰的产权关系。建立统一的品牌包装和市场营销,统一技术标准和技术培训,统一农产品和基地认证,统一农资采购供应、施肥配药和病虫防治,统一信息服务,统一产品质量追溯检测监督等制度,确保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健康稳步发展。

下乡调研报告(篇2)

重庆师范大学2015暑假“三下乡”

调研报告

爱心关爱服务团队实践报告

指导老师:杜学武

专业:统计学

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2015年8月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关爱老人

学院:数理学院年级:2014专业: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组长:陈燕

组员:陈燕、刘尉、伏晓翔、周蓉蓉、赵媛媛、朱姗姗、卿艳丽

指导老师:杜学武

实习单位:重庆市第三社区福利院

执业实践:2015年8月24日至2015年8月28日

一实践背景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而不少子女认为孝顺老人就是多给钱,让他吃得好,穿得好,事实上老年人最怕的就是孤独寂寞,最希望有人跟他们聊天,为了让福利院的老人不会因为没有亲人在身边而感到孤独寂寞,我们将组织我班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去看望老人们,并带上我们的娱乐方式。

二实践目的及意义

三下乡活动,是一次大学生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在校学生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深入了解社会、并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和“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推动教育改革;它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等院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弥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促进青年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健康成长的重要课堂,从而优质成才、全面成才。

通过实践活动,体现了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了青年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不管去的是偏远的山区,还是繁华的都市,大学生们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给实践单位及更多的社会团体、群众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我们认真从事实际工作,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展现出自己的素质,很好地体现了一个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

实践活动的目的也是培养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自主的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清晰。不管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挫折还是成功,对我们大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收获,明确了优势同时也发现了不足之处,面对社会更加自信。

在此次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小组围绕关心关爱服务老人的主题,来到第三社区福利院,扎实开展工作,深入实践,了解了我区第三福利院老人的生活状况,能有效为社会保障部门反映我区老人的生活情况,并能为有关部门社会保障工作改善提出有效建议。我们不仅关爱老人,同时锻炼自身能力,展现大学生的青春,达到社会实践的目的。为总结经验,巩固和深化社会实践成果,我们将继续对此次歌乐山福利院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总结,加强社会实践经验的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社会实践的开展方式和方法。

三实践内容

经过一个多月的暑假准备,8月24日,小组长带领我们来到了重庆市歌乐山第三社会福利院。一进入福利院,事先联系过的社工部的负责人便热情的迎接我们并详细介绍了福利院的情况和老人们一些的状况,和我们一起交流并具体布置了接下来一周的工作,具体内容如:

8月24日,我们在熟悉了福利院的大概环境之后,便在办公室展开了我们的第一天的工作,那就是为老人们以后的活动(节日庆祝、生日party等)绘制海报以及给老人们选合适电影。刚开始没有绘画基础和绘画经验的我们感到不知所措,我们小组作了一些讨论,,并去参考了一些他们之前绘制的海报,运用网络搜索到了系列素材,然后我们以两个人为搭档分为三组,绘制三种不同系列的海报,有关于中秋,国庆等节日的海报。还有一个组员主要就是负责电影的挑选工作,选择一些适合老人**电影,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是参考了之前福利院**电影的记录档案,询问了相关工作人员之后再进行选择的,她拟定出来了《海洋天堂》《剃头匠》《***业》《刘三姐》《七仙女》等,最后在我们几个小组成员以及社工部的工作人员一起**下选择了《刘三姐》这部电影,画面比较美声音是带歌剧的应该会受到老人们的喜爱。

就这样我们第一天完美收工,虽然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小麻烦,但看到自己的小成果都是满满的幸福,体会到了奉献也是一种快乐。

8月25日,昨天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第二天要早点到,可以带领老人们做操,这样我们可以更好的和老人交流相处,做操的过程中可以和他们聊天,带领他们更好活动活动身体。所以我们在8点便到了福利院,准备好音响和电脑等器材,然后等待老人们前来并整理好队形以后,便开始带领他们做早操。这些早操的动作都比较简单,我们几个小组成员都是事先看一遍**,学得差不多了便开始带领他们了,虽然这些动作对我们来说轻而易举,但是他们却只能缓慢的做完一个动作,很多老人都会做完这个动作忘了前面的动作,他们都像小孩子样认真地跟我们学,努力的和我们一起做,我们也是很耐心的教他们一个又一个动作,感到很开心很幸福,老人们都十分认真的跟着我们一起做,那种认真劲儿真让我们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或许是一种感动吧。

8月26日,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二区老人们的宿舍和老人们聊天,这边刚好有几个老人是刚住进福利院半个多月,为了减少他们的不适应,负责带领我们得那位姐姐故意让我们先陪伴他们与他们聊天,给他们带去温暖,让他们能早点适应这里的生活,愉快的在这里度过晚年生活。我们详细了解了他们对目前生活的一些看法,寻问他们是否习惯这样的生活,以及了解他们和身边的老人相处的情况,最重要的还是老人们对福利院的意见和想法。我们都一一记录,希望能为今后福利院的建设和改造提供有益的帮助。

8月27日,这天刚好有家医院来了一些医生对老人们进行义诊。的确,随着时间的流逝,与之而来的是病魔的折磨和一个人的孤寂,所以体检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那天虽然下着小雨,老爷爷老奶奶们依然一个个严阵以待,为体检而早早来到大厅坐着等待。我们作为志愿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体检的场所布置好,然后准备好号码牌拿给即将体检的老人,这样便于维护好现场的秩序保障老人们的人身安全。

医务人员有序为老年人体检:血压、心电图、体重、容积增大;耐心地告诉他们测试结果和注意事项。义诊结束后,我们负责把老人送回他们的房间。义诊结束后,我们清理现场,清理垃圾。

8月28日也是是此次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福利院之后,拿出电脑准备好事先为老人挑选的影片《刘三姐》。由于提早就通知了老人们会在今天**影片,希望大家能过来**,所以在我们准备开始放电影的时候,老人们便一拨接着一拨来了,虽然不是座无虚席,但到场的老人也不少,对于我们选择的电影,老人们还是非常满意的,在**过程中,很多人都看得很投入,有的还看着画面笑了起来,有的呢还跟着里面的歌曲哼唱着。我们陪伴老人看完整部影片,他们嘴角勾起的微笑,这就是对我们付出做出的最大的肯定,也为我们“三下乡”活动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四实践结果

(1) 我了解了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在这个实践中,我们作为志愿者走进了福利院的老人生活。

了解到,敬老院里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数患有老年痴呆或糖尿病等疾病,这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但总的来说,护理人员的工作还很到位,老人们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另外老人们平时还会有不同的娱乐活动,生活很丰富多彩,所有的老人和护工们一起构建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他们一起晨练,一起聊天等。

通过这次福利院的社会实践,以小见大,我们认为社会中老人这一类弱势群体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障,例如扩大老年活动中心,丰富老人的生活,加强医疗保障和生命安全保障,因为曾发生过的福利院老人被殴打的惨痛事件就是在警醒我们,要保障老人的生命安全。

(2) 敬老爱老的正能量用实际行动传播开来

虽然老年人的日子过得很充实,但他们最想要的礼物不是一件新衣服或一堆堆营养,而是精神上的慰藉。你要问他们需要什么东西,他们的回答往往是‘什么都不缺’、‘挺好’。”其实他们渴望有人来陪他们聊天,又知道这个问题不那么容易解决,甚至在别人眼里这并不算是真正需求,于是就把想法深埋在心底。

要想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就要从心做起。老年人的孤独是最大的问题。

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正是这样做的,亲近老人,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做到真正的陪伴他们,哪怕只是说几句话,聊点杂七杂八的事情,听他们讲起年轻时候的故事,讲讲他们心中珍藏的故事……但像这类似的陪伴他们的小事儿在他们心中,都是非常非常幸福的事情,短短几个小时或许就能让他们高兴很久很久。

在今天这个物质愈加丰富的时代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却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到身边的父母。所以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孤独的老人。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我们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一社会责任,继续发扬延续千年的传统美德。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给老人带去关爱、欢乐和温暖,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培养和提升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对此,我们感到很光荣,很自豪。作为志愿者的我们就是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为这些孤寡老人送上自己的关怀与热情,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传递爱的接力棒,给老人们带去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引起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群体更多的关注。

五实践总结

为期四天的三下乡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在负责人送我们离开的时候还有点不舍,我们这只七人行的小队伍为他们做的事情还太少,我们给那些孤寡老人送去的温暖还不够,在这四天中,每经历一件事情,或多或少都会有收获。

团结就是力量,是团队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这四天的活动中,我们学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深刻含义。在这个时候,我们是一个小团队,团队是团结合作的整体。记得在第一天的时候,福利院的负责人叫我们画海报,海报是用来通知老人们活动的,我们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纷纷露出无助的表情,因为我们之前从未画过。

但后来,几张漂亮的海报都完成了,队伍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工作,都想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根筷子容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一团。老年人也有一个选择电影的任务。这部电影应该符合老年人的口味,情节简单,结局好。

有那么多电影怎么开始,哈哈,我们决定为每个人选几部合适的电影,最后我们一起讨论。原来,老人们对我们为他们选的电影很满意。我们几个人团结在一起,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效率的展开了。

用心去做事情,才会做的更好。

这几天,我们会陪老人们做早操、小游戏,和他们聊天。开始听到负责人给我们说这些的时候感觉完成不了,和老人们正面接触,我们该说什么,有什么可聊的等等一些消极的想法。我们也提前准备了一些问题,怕时间过得太慢,无话可说会很尴尬。

当我们和老人们坐在一起的时候完全没有之前那些想法了,那些老人们和蔼可亲,而且有的还幽默风趣,多才多艺,让我们有好奇心想要了解他们之前的故事。此时的我们已经完全投入进去了,忘了我们是在完成任务,感觉那些老人就是我们的爷爷奶奶,我们聊了很久,老人们也很开心,咧开嘴笑。那里的老人很孤独,他们需要别人陪着他们,哪怕是这么简单的交谈。

我在想,如果我们只是完成任务,和她们交谈,她们不会高兴,我们可能会抱怨。用心去做事情,会做得更好,我们也会乐在其中。

下乡调研报告(篇3)

农业科技下乡调研报告实践时间:xx年1月15日至2月4日

实践地点:广东省***村

实践目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学历层次高,科学知识全面,涉及面宽广的优势,广东省农业厅联合各农业院校组织了该次活动。实践人员: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安全一班苏燕黄根龙

实践过程:首先,我们认真地阅读了学校分发下来的“各种蔬菜栽培技术要点”“水产健康养殖与病虫害防治”等各种有关农业科技知识的资料。一开始,我们心中都充满疑团。?

后来,我们放下疑虑,开始打听更详细的科技下乡知识。经过了解,知道许多高校在历年的“回乡大学生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全省甚至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农村都在下乡大学生的宣传与帮助下使得农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收入,避免了不必要的病虫害威胁,收成倍增。

根据南径镇青洋山村村民反映,村里农业经济单一,反季节蔬菜品种少,有的种植方法不科学,导致许多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蔬菜不得不以贱价卖出,甚至倒在垃圾堆里。我们运用学校的资料以及自己从上所掌握的知识跟农民们详细地讲解了豆角,黄瓜,苦瓜等蔬菜的科学种植方法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在我们的解释过程中,农民也加入了自己的讨论,用他们丰富的农业经验驳斥了我们的一些错误观点。

这样,我们从农民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这次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我们不能辨别哪些土壤通风性好,酸碱度的大小,同时我们也不能清楚蔬菜生长的各个时期如抽蔓期,结荚期的各个特征。于是他跟着农民到田里去观察。

而对于各种病虫害,虽然我们能从资料的详细解说中大概得知病虫害的具体症状,但总是有些模糊的,后来我们亲眼目睹了它们在蔬菜上的具体体现。

在这次主要针对蔬菜种植技术以及蔬菜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而进行的下乡活动中,我们与农民充分交流沟通,对农民种植蔬菜起到一定作用。其中,病虫害防治的讲解非常透彻。但是,以前农民并没有注意农药的使用。听了讲解,他们对无公害蔬菜有了新的认识,懂得了如何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部分农民反映,这次下乡活动不仅使他们学习到有关科学种植的方法,而且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农业生产观念。虽然也有少部分农民说,我们的讲解不够易懂,资料所写的也太过于形式化,而落实到实际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们相信,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提高和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回报我们的家乡。

他们根据他们丰富的农业经验拒绝了我们的一些错误观点。这样,我们从农民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下乡调研报告(篇4)

一、前言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团委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通过实践调查,更好地认识国情,了解农村人民的教育生活现状。本次“三下乡”活动我被派往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在我接到“三下乡”社会实践通知之后,我们就为确定调查主题奔波劳累,经过多次的激烈探讨,最后敲定为——农村家庭经济来源调查。

虽然我们对于农村家庭经济来源这个领域的调查比较陌生,但是我们小生活在农村,熟悉农村的情况,加之我们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和理论性文章,逐渐的了解到农村家庭经济来源问题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和农村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在中国农村占大多数的现状之下,农村的经济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对于农村家庭经济来源的了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只有在了解了中国广大农村家庭经济来源的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地探究其原因,探讨增加农民收入的策略和途径。在目前,对于农村家庭经济来源的调查比较少,这就更加有了调查的必要。

此行调查的目的旨在了解通过实地采访调查了解邵东县农村家庭经济来源现状,分析影响农村家庭经济来源的因素,探讨解决途径和对策。

二、精心准备

在正式出发之前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关于农村家庭经济来源的理论和实践资料,制定了详细的调查问卷和访谈问卷。

三、调查介绍

1.调查对象: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关于农村家庭经济来源的调查对象为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野鸡坪镇边远地区农村的部分农村家庭代表;本次所选取的调查对象均为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调查对象分布在各个不同层次,有具有普遍化的对象,也有具有特殊性的对象。

邵东县野鸡坪镇简介:野鸡坪镇位于邵东县东南部,是邵东县与祁东县的交界地带,属典型的丘陵地带,依山傍水,风景迷人。野鸡坪镇以传统农业为主,种植业和养殖业为辅;野鸡坪人多地少,劳动力相对过剩,每年约有1万人在外务工经商,外出务工经商是农民可用财力的主要来源。据官方公布野鸡坪镇人民平均收入为3516元,属经济较发达地区。

2.调查时间:XX年7月(XX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时间段)。

3.调查地点:湖南省邵东县野鸡坪镇。

4.调查人物: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邵东支队调研全体组成员。

四、调查现状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入到邵东县的农村家庭去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研究,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来源状况和分配状况。本次调查为期10天,共发放调查和访谈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33%。通过数据分析,主要有以下几大现状:

现状之一:家庭人口多,家庭负担重

湖南省邵东县农村家庭成员数量调查

单位:户调查总量120

有效问卷:118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邵东县大部分的农村家庭的人口较多,一般在4口人以上,一家4-6口人以上的居多,家中有3人及以下的仅仅占5.08%,4-6口人的高达50.85%,有6口人以上的占44.07%。家中一般有两个以上的小孩,有的甚至有6个小孩,但家中一般只有2个主要劳动力,这就使得家庭的经济负担大大的加重了,这对于农村家庭发展的发展极为不利。

现状之二:家庭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为主,居家种植养殖为辅

湖南省邵东县农村家庭经济主要来源调查

单位:户调查总量120

有效问卷:118

从上表的调查数据显示,湖南省邵东县的农村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占到总量的52.54%,其次是在家从事种植和养殖占到38.14%,拥有其他收入的只占到9.32%。另外,据调查了解邵东县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比较单一,基本以外出务工为主;在家从事种植业的农民也主要以种植水稻等自给自足的农作物,很少有人种植能给家庭带来高经济收入的经济农作物;从事养殖业也主要以养猪和养鱼为主,养猪、养鱼都没有技术支持,产量不高,收入极为不稳定。

现状之三: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少

湖南省邵东县农村家庭成员文化水平调查

——以家中受教育水平最高的为标准

单位:户调查总量120

有效问卷:118

湖南省邵东县农村家庭月收入水平调查(全家总收入)

单位:户调查总量120

有效问卷:118

从上表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湖南省邵东县农村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不高,拥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比例只占21.19%,拥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数也仅有22.03%,也就是说拥有高中以上文化的人员还不到50%,而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员却占到56.78%,而且在这些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员中大多数人是没有读过书的或者是只读过一两年书。农村的文化水平严重的阻碍了当地经济和教育水平的发展,是阻碍当地经济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我们再看家庭的月收入状况,一般的四口(及以上)之家的月收入水平,达到XX元以上的仅占到33.90%,大部家庭的月收入水平在1000-XX元,其占到42.37%,更有23.73%月收入低于1000。这与野鸡坪的人均收入水平(3516元)相差较远。再比如说,维持一个四口之家的吃穿住行,再加上家中有小孩读书和老人要看病,一年下来,基本没有钱结余。基本上可以说,也就是解决了温饱的问题,如遇上特殊情况,温饱问题都将受到威胁。

五、影响邵东县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农村家庭劳动力思想观念和素质是制约农村家庭经济增收的首要因素。

农村家庭务农人员的素质低是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瓶颈”。邵东县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的是老年人和妇女在家务农。因此,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能力差,推广运用农业新技术的难度较大,一些先进的、实用的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很难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造成农民所生产的农产品价格、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而投入的劳动成本较高的尴尬局面,势必影响农民增收。

(二)农村家庭劳动力现有劳动技术、技能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制约农村家庭经济增收的重要因素。

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低。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人多地少、劳动力富余的问题,为了生计,纷纷到城市去打工,但由于大多数文化素质低、往往从事的是一些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不高、工资报酬低的简单劳动。据调查了解,在一般建筑工地上打工,每天的劳动时间长达10—12个小时,甚至更长,但其每天的工资只有20—30元。由此可见由于农村家庭劳动力的技术、技能水平不高,其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低的工作。

(三)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和其它生产成本的增加,是制约农村家庭经济增收的重要因素。

为了维护好、实现好农民利益,尽管政府部门对化肥、籽种和其它主要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问题采取了多种措施,但由于受原材料价格的过快上涨,致使化肥、农膜、农药、汽油、柴油等相关产品价格及运输价格快速上涨,从而引起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远远超过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导致农民生产成本的增加,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四)家庭经济来源单一,是制约农村家庭经济增收的主要因素。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邵东县农村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家务农收入所得,另一类是外出务工收入所得。在家务农的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一年之中很少有其他的经济收入。因此,在家务农的收入项目单一,这是导致起收入低下的重要原因。再有,外出务工的人员,由于常年外出务工,家中再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收入只是挣来的那点“血汗钱”。维持一家的吃穿住行的消费。所以说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单一是制约农村家庭经济增收的主要因素。

六、促进邵东县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对农村家庭劳动力的技术培训

我国大多数农民只能从事简单传统的耕作或只有从事传统的农业经验和技能,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要发展技术含量高、价值量大的农产品,农民必须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针对邵东县农村家庭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这一特点,要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就必须加强对农村家庭劳动力技术培训。通过各种培训,尽快帮助农村家庭劳动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使他们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劳动力,成为种田的能手。要提高农村家庭劳动力农业技术水平,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建立农业技术人员责任制度,使市、县、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指导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第二,在农村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免费培养农村技术骨干,然后进行全面推广。第三,财政应加大对农业技术培训的投入,农民掌握致富技术后利于建立农民致富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对农村家庭劳动力的信息服务

制约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一是技术,二是资金和信息。市、县、乡(镇)各级党政组织应加强对农村家庭劳动力的信息指导,建立畅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其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因而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东西往往卖不出。为了减少其从事农业经营的盲目性,各级党政干部必须加强对农村家庭劳动力的信息指导。同时,各级党政组织应帮农民牵线搭桥,帮助农民建立畅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建立帮助农村家庭致富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

要增加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需要调整农业经营结构,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信息指导。但只有这些措施还不行,还需要建立保证这些措施得到真正实施的保障机制,这样才能使这些措施不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要使这些措施能够得到真正实施,必须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作为考核党政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

(四)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科技,增强农村家庭的增收实力,激发其创造力。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源投资。劳动力素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极为显著。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基础薄弱,使大批农村青年丧失了接受高等教育和融入城市社会的机会。一方面,政府在支持九年义务教育执行力度的基础上,加大财政对农村文化科技教育事业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农业职业教育以及农技推广和信息交流等非正规教育形式,激励和帮助农民增收。当前,科教兴农的重点应该放在两个方面:培育、引进、推广良种,扩大农产品的门类,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表现;搞好人才培训,把农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五)大力发展农村小型加工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家庭经济收入。

据我们调查了解,很多人之所以外出务工,是因为在家务农的收入太低,空闲的时间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浪费时间和劳动力。若我们可以在农村开办一些农产品或其他加工企业,使得务农空闲时间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的话,那么,将会改变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单一的现状,使得其既能务农,又能在本地务工,充分利用劳动力,大大增加农村的经济收入。同时,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不会只能卖“原农产品”,这样可以一举两得。

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略来完成农民增收的艰巨任务。

下乡调研报告(篇5)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大学生寒假农业科技下乡活动调查报告

调研内容:农村技术需求调查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姓名:

实践时间:2009.01.19~01.23

实践地点:

农村技术需求调查及分析

摘要: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农村技术在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问题的关键是在意识到这些不足之后,思考产生那些产生的原因,以便指定能避免或消除这些不足影响的对策,从而最终既实现农业技术的普及,保持了农村技术的和发展。

前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把科技入户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工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和农科大学生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农业生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调查内容和调查的方法

1.1调查内容开展农村技术需求调查,重点调查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状况及农民技术需求动向。

1.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访谈调查。在蕉岭县长潭镇高陂村附近,约有12名农民被走访。

2.调查的结果

据所知,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先期选择了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甘蔗、柑橘、生猪、好几个农产品开展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2008年底启动了十余种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同年,**投入专项资金数亿元。

从调查数据看,品种和栽培制度不配套,进展缓慢。

3调查分析

农村地区由于技术宣传的不够透彻和到位,例如水稻机械化问题以往多是研究水稻收获机械,但由于品种和栽培制度不配套,一直进展缓慢。专家们也一直呼吁要农机农艺结合,但由于过去各类计划都是各自立项,水稻收获机械研制归农机部门负责,品种和栽培技术研究由种植业部门负责,出于经费和单位利益等因素考虑,都是各自运转,反映到生产上就是不配套。现在,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把育种、耕作栽培、设施设备各环节和黄湖周边地区的综合试验站融合在一起,围绕目标共同研发并在各产区形成配套的技术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专家袁隆平教授对此认为,这不但保证了每个产业的每个环节、每个区域都有人研究,从而为产业的健康和谐与稳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同时也使各个技术环节围绕同一目标分工协作开展工作成为可能。

因此,加强农村需求调查技术的研究显的事分重要和迫切。一些科学家认为,目前科研管理上的最大问题是选题立项与最后的评价都是在专家内部循环,从编写项目指南到组建队伍再到申报、评审以及验收,都是专家“自娱自乐”。自然,专家通常会选择熟悉的研究领域,这使得许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很难立项。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彻底打破了这一现象。

在立项方面,各工业技术系统应首先调查用户的需求,包括**主管部门、企业和各类工业经济组织。在总结这些用户的技术需求,形成系统的关键研发任务后,将任务分解到系统个岗位进行研发。检查验收环节也不再是组织同行专家召开验收会,而是由技术用户组成监督评估委员会对体系的年度工作进行评价。

要看这个产业是否健康稳定发展,出了问题是否及时发现和提出解决措施,对产业的潜在问题是否开展了技术研发等。

4.解决对策

4.1 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加强农村种植技术的教育,要加大对农民的技术的培训,提高务农人员中途技能谁怕。首先,要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应着重于传授诸如经济作物和良种的栽培技术,各种饲养技术,病虫害的防止技术,农业机械技术等。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手工耕作观念,帮助农民较为全面的了解现代摩纳哥也机械话技术,是他们尽快掌握农机机械化的使用,保持较高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激情。

4.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由于农民土地产权不完整,中偶有承包权,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土地流转的效率很低。

4.3**应提供较高的保障

据农科人员的体会,过去科技下乡“送技术”,是“我有啥就给啥”,农民往往“不解渴”,农科技术也常常“对不准靶心”。一些科技下乡活动,虽然彩旗飘飘非常热闹,但农民并不知道“送来了什么技术”,看到有免费的种子种苗,拿一点也就一走了之。

农业科研如何提高“命中率”已成为一个迫切课题。上海市农业部门近年来开始实施农业科技需求调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沪郊水稻、生猪、林果等主要农业领域的经营大户和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座谈,走访基层农科推广站,收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农科需求。

有关部门表示,今后上海农业技术需求调查将进一步形成固定平台,确保信息及时、全面传递。上海市农科院已通过对需求信息的梳理和“配套组装”,推出了100多项成熟适用技术,同时组成由高级科技人员“领军”的140多个技术服务团队,与相关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基层农技推广站“结对”,实施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邢大伟.重视农民技术需求加强农业科技推广[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5):.

2.王破责.从农民的科技需求谈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1997,(11):.

下乡调研报告(篇6)

一、学校管理

龙凤小学的工作计划体现了该校的管理模式:由行政管理向业务管理转变,以目标为导向,以规范为基础,以考核为依据。创建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工作相顾,学术相通,情感相投,在同一目标指引下共存、共学、共进。

管理体系分为五个方面:

1、行政:中心小学——村小——班级;

2、教学管理体系:校长——业务副校长——教导处——村小校长——专任教师;

3、师培管理体系:校长——副主任(师培)——村小校长——骨干教师——教师;

4、德育管理体系:校长——德育副校长——总队辅导员——村小校长——大(中)队辅导员;

5、后勤管理体系:校长——支部副书记——村小校长——后勤教师

管理方法:

1、一天一查一公布,一周一摆一矫正,一月一评一汇报,一期一结一奖罚。

2、激励(奖励先进)和制约(千分考核)手段相结合。

本学期的理论学习以“新程理论”为容,主要有以下三个专题:教师角色转变应从备课开始、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数学教学、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的转变。

该校对骨干教师的队伍建设方面很有特色,除动态管理发挥其表率作用外,还搞“传帮带”活动,每位骨干教师除了培养教师或是领导外,自己还必须被其它教师培养某个方面,也就是说骨干教师即要培养别人,也要受到别人的培养,这样加强了师师之间的共学共进,促进了骨干教师的进一步成长。

按照集体备课“五步走”的模式,龙凤小学已经完成了第一次集体备课。

另外,学校的样本培训计划、教改工作计划、体育卫生艺术工作计划、实验教学工作计划、非骨干教师培训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师培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安全工作计划等计划的内容详实,有具体时间安排和相关负责人员。

二、课堂教学

在所有五所村小中,只有龙凤村小是完全小学,十四号村小只有一年和六年两个年组。此次调研在包校领导和相关教学领导的陪同下,深入各村小共听课33节。其中龙凤中心小学、龙凤村小和骆驼来村小每位任课教师的课均做了展示,十四号村小和十五号村小听取的是班和任的课既语文、数学学科的课。

从总体情况看,教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从中也能看出每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是很深的。其中龙凤中心小学吕海艳老师的一节英语课效果最佳,教师教学方法灵活,注重用英语和同学们进行对话,注重培养学生学生英语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爱国主义思想渗透自然。李伟老师的自然课《彩虹的秘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教师选用现有的实验器材,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和推想,做出判断,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意识。还有一些老教师如:骆驼来的高继福老师,龙凤村小的姜传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老教师的优势——对教材研究透彻,重难点把握得好。知识标达成效果好。

三、几点思考:

陆续十几天的下乡调研看,该校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师队伍差且老龄化。统计结果是:除行政领导外,30岁以下的仅4人,31至40岁的28人,41岁以上的41人。从总体看,该校教师人数够用,可真正能胜任做一线教师的少之又少。

二是有的小科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如龙凤村小的体育课上,看出学生的一些基本动作要领不过关。

三是个别村小教学水平低下。如十四号村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些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都掌握不好。

四是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体现的不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

建议加强师培工作,更新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对小科的重视。

下乡调研报告(篇7)

干部下乡驻村调研报告

7月20—22日,我对村进行了帮扶前期工作调研,深入村召开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会,听取村两委对本村情况的回报和发展经济的建议和设想,深入15户农民家中进行家庭状况,收支构成和增收思路的抽样调研。综合思考,该村的具体情况和帮扶思路如下:

1、开展驻村帮扶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县开展干部下乡驻村帮扶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客观需要,是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帮扶这一载体,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帮扶村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乡风民俗形成新风尚,村庄面貌呈现新变化,基层组织发挥新作用,因病致贫得到新保障,因此驻村帮扶工作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欢迎。

2、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东,全村户,口人,耕地面积亩,有名党员,畜牧业以养羊、牛为主,羊存栏2019只,牛存栏20头,2019年农民人均收入元。近年来,村两委干部努力为村民办好事,多办事,完成户通自来水,架通商低路线,争取主管部门,使通信达到畅通。村民以户栽植核桃幼树100亩。

3、当前经济发展与基础建设中存在问题

1、调研中干部群众对帮扶主要有两方面要求,一盼送致富技术,二盼搞好道路基础设施。

2、产业发展中其中养羊一项虽存栏2019余只,但只有8户村民养殖,规模不大,品种不纯。

3、对已栽植的核桃幼树100亩,缺技术修剪。

4、由于无保护人、自然灾害、山害、土地种植粮食作物,收入已经是很小。

5、基础建设方面,四个自然庄11公里街道村庄路全是泥土路。

4、开展帮扶的目标和措施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收、农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形势下搞好驻村帮扶工作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兴农富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针对驻村帮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和新问题,创新理念、创新载体、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健全机制、多策并举、真抓实干、全面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根据村实际,如何开展帮扶工作?我认为立足当前,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步实施。对该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过三至五年努力把村建设成为小康先进村。今明两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并为以后奠定基础。

1、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帮助村制定一个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措施,要使这个村规划家喻户晓,启发群众主动求发展的积极性。

2、联系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作务水平。

3、把脊薄的荒地栽植黄花药材树500亩。

4、把土地连续栽植核桃树200亩。

5、二到三年羊养殖户增加到10户以上。新建养羊园区一个。

6、与交通主管部门要求,2年完成硬化四个自然村庄路11公里。

7、修建太阳能洗浴一座。建图书室和农民文化活动室。

8、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进程,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逐步建立健全村级管理新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先进,争当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党员,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的“五好”党支部;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增强基层党支部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调动农民参政议事积极性,共同决策村级大事,加快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干部下乡驻村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统一按排,2019年4月1日,我们市人大机关驻村帮扶工作组一行两人,正式入驻东营区龙居镇崔家村,开始为期两年的驻村帮扶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在虚心向前批驻村同志学习请教的基础上,走门串户,拜访党员和群众,进一步摸清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崔家村位于东营区龙居镇,在政府驻地以南3公里处,地处油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全村现有228户、708人,可耕地2100余亩,人均3亩。该村现有党员31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村支部和村委会已分别于4月8日和5月3日顺利换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新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务实,思路清晰,干劲很足。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整体收入较低,2019年人均纯收入7278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是村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无经济支撑,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农作物销售收入。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主要种植棉花,有极少户种植小麦。2019年,全村共种植棉花2019余亩,占全村耕地总数的95%以上。外出务工主要是在城区烧锅炉,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近百人,方式都是自发的、松散的。村内原有零星分散的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在通街修路搬迁后中止,没有再进行养殖。

(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该村市人大机关已帮扶两年。在上批帮扶中,为村里修了柏油路,配套排水沟,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建设了文化大院、村民健身广场,使村民有了文体活动地点,村支部和村委会有了工作场所;对村庄进行了绿化,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均已普及。

(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一人兼任,“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通过走访调查,大多数群众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和拥护,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进一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驻村后调研情况看,该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大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生意或农活,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28名党员中,45岁以下的仅3人。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平时农活较多和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党员会议组织少,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几乎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棉花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地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该村每年劳务输出近百人,还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基本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薄,更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走访中,部分村民有成立村锣鼓队等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在个别老龄群体中存在“迷信”现象。

(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村南已预留机动土地,养殖小区何时规划和建设;村西有部分农田因引水沟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无法使用,能否近期解决。

三、帮扶工作设想及措施

包村组的思路是:按照“激发内力、增强合力,先急后缓、科学发展”的原则,帮助村两委以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大力发展棉花种植主导产业,有条件地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养殖等辅助产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组织外出务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动崔家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具体讲,主要是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崔家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帮助村两委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两评一树”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50%以上的党员掌握1—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力争发展2—3名党员。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规范,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民棉花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田,推广种植优质棉,拓宽棉花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棉田浇灌提供基本保障。二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现代畜牧示范小区建设。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棉花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畜牧养殖业,使该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宽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中共党员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的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媳妇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大院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四是经常性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涉油案件、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无邪教活动;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达到区镇要求。六是倡导现代生活模式,倡树社会村民新风,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下乡调研报告(篇8)

一、实践目的:

介绍实践的目的,意义,实践单位或部门的概况及发展情况,实践要求等内容。这部分内容通常以前言或引言形式,不单列标题及序号。

二、实践内容:

先介绍实践安排概况,包括时间,内容,地点等,然后按照安排顺序逐项介绍具体实践流程与实践工作内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以记叙或白描手法为基调,在完整介绍实践内容基础上,对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或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重点介绍,其它一般内容则简述。

三、实践结果:

围绕实践目的要求,重点介绍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的分析,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分析讨论及对策建议要有依据,有参考文献,并在正文后附录。分析讨论的内容及推理过程是实践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是反映或评价实习报告水平的重要依据。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用自己的语言对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着重介绍自己的收获体会,内容较多时可列出小标题,逐一汇报。总结或体会的最后部分,应针对实践中发现的自身不足之处,简要地提出今后学习,锻炼的努力方向。

第一次参加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下乡调研报告(篇9)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办到所联系的福龙乡开展调研,我负责凤朝村,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干部座谈、农户走访和群众交心)发现,福龙乡凤朝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积极地帮助和解决。

一、凤朝村基本情况

福龙瑶族乡凤朝村共有38个自然屯,722户,2834人,是我市比较贫困落后的一个行政村。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岩溶区,交通、人畜引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050元。

二、凤朝村发展情况

(一)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种植甘蔗、稻谷、玉米、桑蚕为主。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每年该村外出务工人员达50%。据对农户调查,主要从事建筑行业、企业打工等,主要方式是自发的、松散的。

(二)村级组织运转情况

凤朝村两委班子自2011年换届改建以来,班子成员团结奋战、一心为群众着想,想尽办法找项目,办了不少惠民的实事工程。如村级活动场所建立、村级卫生室的建立、有线电视工程等这些工程都有效改善和提高了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因此,村民群众对现任的村级班子所做的工作都予以充分肯定。但从群众的走访中,目前在农村青年人在村里不多见,大多数人去城市谋职创业,不愿在村里,党员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如何解决好农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问题,值得我们各级党组织进行认真思考和探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物质基础较为薄弱

简单的农业生产、常规的农业生产占据农村的主导地位,小农意识较为深厚,农业产业化滞后,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形成不了优势,产业缺乏,市场信息落后。造成农民收入低,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

(二)对农民的思想教育薄弱

党在农村的思想凝聚力下降。由于一些基层组织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引导,缺乏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和组织农民。又由于村干部的个人工作繁重等原因,不能对农民进行经常的教育。

(三)新农村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尽管广播、电视、会议等大力宣传新农村的优越性,但由于受财力、物力、人力等原因影响,这项工作还没有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还没有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还没有让全体群众动员起来。

(四)精神文明和乡村文化建设有待于提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的社会治安还存在诸多问题,偷盗、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还不同程度存在。文化生活很单调,赌博之风日盛。虽然很多家都安上了电视,但村民了解外界的途径也仅限于此。调查村民中通过电视了解国家政策的占到94.33%,而通过报刊、村委会了解国家政策的只占有2.48%、3.19%。我明显感受到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有很多村民为了解闷,一些具有赌博色彩的活动便日益受到村民的“亲睐”

四、下一步计划要帮助村里解决好的几件事情

(一)聘请农业、科技专家来村为群众讲解农业科普知识。向移民局申请打井,解决部分耕地无法浇灌问题。

(二)积极开展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

(三)村里公益事业的建设,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农村阳光农廉制度进行。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播的覆盖区域通过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实用方便的方式宣传。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不走过场、富有实效。创新思路,丰富宣传手段。

(五)加强风尚引导,提高文明素质。加强农村生活风尚的引导,帮助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文明素质。

总之,要完成这些实事,要靠上级各职能部门、开发项目的财政扶助,来增强村级经济组织自身功能,通过上级的扶持,使村级组织的号召力和战斗力得到有效提升,使村级干部队伍健康建设与发展,使全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调研调研报告 | 工作计划简短9篇 | 挂职调研调研报告 | 自我鉴定500字9篇
上一篇:传媒系实习总结(必备七篇) 下一篇:员工介绍信简短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