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四十自述读后感(通用十三篇)

2024-03-04 09:39:07 四十自述读后感

【#实用文# #四十自述读后感(通用十三篇)#】兴趣的去读书,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作品这本书当中对于情感的抒发,相信已经让很多人感动。 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领悟作品深层次的思想和精神水平。这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思考“四十自述读后感”,我们将对您的问题和需求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1

清末民国以来,中国出了不少国学大师,著名的如清华四大导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季羡林、钱钟书等。《诗经》有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本着一颗学习的心,我平时或多或少会看看他们的书籍、听听他们的故事,以期获取一点人生智慧,提升一些思想境界,丰富完善简陋的人生而已。

在这些人中,我独特别敬仰胡适先生,因其聪明智慧,在学问、人事上皆是通达,机敏而又灵活。对比同时代的人,李叔同极其严肃认真,不苟言笑,学识非凡人所能达到,但亲和力欠缺,且遁入空门,感觉非常遥远;梁漱溟倔强迂腐,学问见解非常高,一心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但不会照顾他人,变通不足,故政治上多有磨难。胡适先生博爱一生,能够跳出文人的清高迂腐,清醒社会政治的现状与方向,又对后辈诸多关心照顾,善始善终,可谓万世楷模也。

一、关于作者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上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驻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先生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研究。1957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对于胡适,当然小学生都知道,读此书之前,我对他的印象,一是新文化运动领袖,发表过《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主张。二是在北大担任过教授与校长,提出“科学的根本精神就是寻求真理”。三是写过《尝试集》,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

回看起来,自传是少之又少,其中写的好的更是凤毛麟角,似乎传记本来就很难,自己给自己做传更需要高度的智慧,这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

二、关于本书

(一)缘起

胡适先生发现当时缺少传记文学,便劝身边的朋友们写自己的传记,如林长民、梁启超先生,可惜他们没有立即动笔,以为晚一点也可以完成,熟料世事无常,过世太早,永成憾事。有鉴于此,本着以身作则的精神,胡先生自己也写起来了,用书中的话,目的是“抛出几块砖瓦,只是希望能引出许多块美玉宝石来;赤裸裸的叙述我们少年时代的琐碎生活,为的是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赤裸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二)解读

按照时间顺序,以下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留美教育三部分对本书进行解读。

1、家庭教育。

父亲的影响:胡父在47岁时娶了17岁的胡母,在胡适三岁半时去世。尽管父子接触短暂,但影响深远。一是胡父家境尚可,“在北边做官”,“很受了程颐、朱熹一系的理学的影响”,给胡适留下了一点程、朱理学遗风,摆脱家务烦劳,静心读书。胡适念的第一部书就是胡父自己编的有关做人道理的四言韵文《学为人诗》,胡父亲笔抄写的,开头几句话是“为人之道,其率在性。子臣弟友,循理之正。谨乎庸言,勉乎庸行。以学为人,以期做圣”。二是为胡适确定了小学时候的基调,留给胡母遗嘱“穈儿天资聪明,应该令他读书”,促使胡适走上了治学的道路。当时家里掌管财权的二哥认为读书无用,浪费钱,不愿意胡适读书,但由于胡父的遗嘱,还是坚持送胡适去了学堂。

母亲的影响:胡母在胡适成长过程中最为举足轻重。她“气量大,性子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对胡适管束极严,是胡适九年家乡教育的最大导师。一是对知识格外尊重,对老师格外优待。别人给两元学费,她给六元,以后每年增加,最后到了十二元,务必要老师多给胡适讲一点书本外的知识。二是时时督促胡适要努力读书。要胡适向父亲学习,不要丢他的脸,大清早起床,早早去学校背书。三是兼做慈母严父角色,有错误就责罚,或者刑罚,绝不姑息。胡适对她的.评价是“如果我学到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学校教育。

在上海求学的时光,胡适成绩一直很优异,一年升了四班,仅几个月,他从一个全不懂得上海话的“乡下人”升为头班学生。在这期间,一是受到严复、梁启超先生思潮影响很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做中国之新民”,这也是胡适取“适之”这个笔名的原因。二是确立了科学的学术思想。从范缜《神灭论》悟出大道理,走出传统迷信鬼神思想,走上科学严谨道路,这为他后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怀疑思想,奠定了基础。三是培养了对时事的关注与分析能力。办学刊、写文章,论时事,为后来的提倡白话文、走上文学与从政之路,奠定了基础。

3、留美教育。

本书重点讲了留美考试的趣闻。考试分两场,第一场是国文英文,及格者进入第二场,第二场考生物、物理等科学。有趣的是国文考试,题目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胡先生由于平时看书极多,故作了一篇考据的文章,从西周开始,历数周易孔子孟子墨子对规矩的记录,巧的是评卷子的先生也有考据癖,给了满分一百分。借此高分,尽管其他学科多是临时抱佛脚,刚及格,胡先生总分第五十五名,取前七十名,故顺利获得留美名额。

留美之后的事情,还有很多,受制于篇幅,本文未有阐述,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深厚的国学基础,没有独特的研究癖好,没有那个慧眼识英才的评分先生,胡适不可能留学成功,故也不可能开拓国际视野,成为一代大家。

三、人生感悟

人的成长从小开始,父母是第一个老师。古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大学,但依然产生了很多大师。可见人文的修养在现代是退步的。现代教育过于注重技能,殊不知技能是日新月异的,追求知识的心是永恒的。故曰振兴社会,需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做起,需从父母自身的修养做起。对于即将为人父母的我而言,要意识到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要性,要参照胡父胡母的做法,尊师重教,积极引导,时时刻刻不能放松。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2

记得我第一次讲到“白话”诗歌 ,对胡适这个大人物 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凭借自己对于现代诗歌的偏爱 自我 性的解读了那首《两只蝴蝶》,殊不知,这首看似简单易懂的诗歌对于中国母语的进步与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虽然这本传记仅仅记录 了胡适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历程,但第六章“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个想要改变国人语言现状的伟大设想是多么需要充足的勇气和非凡的实力,外加坚定的信 念和不屈服的意志啊,而胡适,他做到了!

这首先源于他扎实敦厚的文学底蕴,从他的童年时代我们就不难看出,读万卷书对于一个人 的文学素养和精神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必须要提起他的母亲,虽然是一个农村妇女,不仅恪守着丈夫胡铁花 对于胡适的最终“遗愿”,但更多的成为了胡适教育 方面的引导者,而胡适,也正是目睹了母亲坎坷的一生,承载着母亲的无限期待,才激励着他在人生轨迹上不断的走向巅峰,不断的突破自我,并且走向了世界的舞台,当然我认为这也离不开他父亲文学造诣的“遗传”,还有他不同常人的天资禀赋!

我不想过多涉及胡适在政治方面的作为,历史自有它判断的标尺,谁对谁错可能再过一百年才会有相应的印证。

在我看来,胡适虽然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儒家经典和诗词 歌赋中汲取营养,但他的眼界是开阔的,思想是非凡的,他没有局限于眼前的这些经典书籍,而是把文学领域拓宽到社会甚至国家层面,他所思考的是不仅仅是老庄的哲思,诗歌的韵脚,小说的通俗,他所关注的是更广阔的生命 群体,是当下国人语言文化的退缩与改革的问题,这样深刻的远见性,相信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拥有的!他能够从深远的经典文化中抽身,在别人看来根本没有可能改变的情况 下,却毅然决然的提出了“文言”已经不适合当下历史发展的浪潮,并且大胆有力的指出“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读,可听,可歌,可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坛舞台而皆可,诵之村妪妇孺皆可懂。不如此者,非活的语言也,决不能成为吾国之国语也,决不能产生第一流的文学也”的深刻言论,可见,他的文学改革的思想是极具超越性又与时俱进的!

当然,胡适应该感谢 和他一起留学 的朋友,正是他们的不解和批判,才成就了孤立的伟人,才让他更加坚定的走上了文学改革的道路,写了《尝试集》,并且在众多友人极力反驳的情况下,踽踽独行,用“白话”创作诗歌,也正是因为他对“白话”的坚守,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母语现状,不然,我们可能依然操着文白夹杂的口音习惯,继续在死文字,半死文字,活文字的怪圈里原地踏步呢吧!

胡适的才华是公认的,他为国民文化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没有谁会去特别关注这个看似被时代逐渐淹没的伟人,他们或许根本不愿去了解母语的华丽又艰难的变迁,即便是有点文学爱好的人,也多数沉浸在悬疑小说,言情酸腐,或是什么语言艺术 ,心理技巧,怎么变成有钱人之类的畅销书堆中,我不知道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还是文化的萎缩倒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应该跟上当下流行的思想脚步,或是应该继续保持一点对物质功利浮华之外的深度思考?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3

今年春节的最后三天,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读完了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读罢,神清气爽,醍醐灌顶,心旷神怡,那真叫一个“过瘾”。鉴于刚刚制定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我便从小做起,从一点点的感悟谈起,学习胡适先生的杜绝“苟且”,从我做起。

通读全篇,这本书是胡适先生记录的自己40多年来生命中比较重要的时间、空间等碎片记忆,从零散的记忆里我们可以感触到胡适先生当年的风采,这里有几点小感悟:

一、胡适先生的文字。读罢此书,我越发的对中国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先生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你都不觉得多余,与当前时代背景下繁冗的文字游戏大相径庭,可以说先生的文字代表了那个年代的特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语言艺术的上品。我虽然不懂得如何从专业角度去分析,但字里行间的感觉是当地文字所无可比拟的。感觉是文字无法形容的,还需要大家细细的去品味。

二、胡适先生的胆魄。胡适先生真可谓中国白话文字的先驱,本书有一大部分是在记述胡适对中国文学革命所做的贡献,这里倾注了胡适先生一生的心血,他用一己之力影响人,改变人,我甚是敬佩,当代中国最缺乏的就是像他老人家这样,敢讲真话,敢动真格,敢直抒胸臆的人才,我斗胆命名为胆魄,胡先生的胆魄全中国人应为之敬也。

三、胡适先生的思想。胡老的思想是最难得的,本书的最后附录一部分都在写胡适的思想,读的酣畅淋漓。这里我佩服的一方面是胡适看问题的角度,直击要害,从不拐弯抹角,找的准,说的狠。比如在《旬报》第三十六期上发表一篇《苟且》,痛论随便省事不肯彻底思想的毛病,说“苟且”二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瘟疫,把几千年的名族精神都瘟死了。别说当时,就在当下,“苟且”的瘟疫依然再继续,吾国吾民何时能够被唤醒?吾心之痛堪比亡国。再比如,他形容中国文学的病症,吾国文学大病有三:一曰无病呻吟,二曰摹仿古人,三曰言之无物。倾所作词,专攻此三弊,岂徒责人,亦以自誓耳。句句如针扎,针针戳痛处。最后我想展示胡适思想的精髓,我认为的就是“透“,一个”透“字蕴含了多少哲理,我们暂且不论,看看胡适先生怎样评价”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这个那个具体的问题下手的。先研究了问题的种种方面种种事实,看看究竟病在何处,这是思想的第一步功夫。然后根据一生的经验学问,提出种种解决的方法,提出种种医病的丹方,这是思想的第二步功夫。然后用一生的经验学问,加上想象的能力,推思每一种假定的解决法应该可以有什么样的效果,更推想这种效果能否解决眼前这个困难问题。推想的结果,拣定一种假设(最满意的)解决,认为我的主张,这是思想的第三步工夫。凡有价值的主张,都是先经过这三步工夫来的。

不言自明,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而且适合重复阅读,尤其是附录《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章是本书的精华所在,我认为很有比较重复阅读,并拜读胡适先生所列出的文章,例如《问题和主义》、《新思潮的意义》等等。

停笔,闭目,尽是适之之思想。

韬奋,前行,满是适之之精髓。

崛起,未眠,是时代呼唤适之。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4

本书中《从拜神到无神》一章最引人入思。作者说,他看了司马光《资治通鉴》里的“形既朽灭,神亦飘散”,刀因有刃才会利,人也因有形才有神,刀刃都不在了,哪来的利?私以为这是不成理的推论,因为,我们怎能知道,人的“神”与“形”可以和刀的“刃”与“利”类比?

我不敢讲我是个无神论者,也不会欺骗自己说,凭先生的三三两两似乎凿凿的证据就坚信了自己也是无神论者。佛系,道系,等等的经义都是我没有接触过的,可我总觉得,一切的经义和大道都是人所领悟和创造的,所以,一切都是人性。鬼神是人性,因果是人性,向善是人性,可道不可道的也是人性,升华也是人性的升华。因此,鬼神都不可怕,厄运也不可怕。相由心生,都由心造,都由人为,所以因果也由自己创造。

这样理清了,再来看我们的那些传说,上古神话,封神演义,志怪,聊斋,西游……就会觉得人是多么美丽,美丽又艰辛。西游里的猴子,化为人形,修成正果,“人性”、“猴性”、“佛性”都以那一副皮囊做载体,熠熠生辉,最有启示性的六耳猕猴也终是孙猴子自己打死的。聊斋里借着鬼神抒发人志,作者借着鬼神描写自况。我们也不怕说些不着边的话,不怕唱些不着调的歌,我们有自己的人的条框来约束,来依附。

所以,或许我不是个无神论者。我的神,是我自己创造的,我信他,也是信我自己,我不信他,也是信我自己。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5

《胡适四十自述》

这本书记录了胡适从母亲订婚到自己离家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母亲对他的教育和他自我思想的转变等,他从14岁外出上学,不断接触新思想,19岁考取官费去美国留学,为其大师的养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是胡适先生的半生回忆录,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文学大少年时的心路历程,以及他是如何走上大师之路的。

读完此书,令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胡适先生的成功离不开他母亲对他的悉心教导。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7岁便出嫁,23岁生下胡适后便做了寡妇。而母亲是个非常隐忍的人,虽然生活过的很艰苦,总是受哥哥嫂子的气,但母亲却待人温和,从未说过一句伤人的话。母亲宽恕体谅人的性格也对胡适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胡适天资聪颖,母亲也谨遵父亲的遗嘱让胡适读书。在学堂中,胡适母亲花费高额的学费请老师帮他讲学,更使得胡适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胡适先生也成说,如果他学得了一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他能够体谅人、宽恕人都要感谢他的慈母。

2.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胡适在脚气病期间以读诗为乐,受朋友傅君剑的影响,励志当一名诗人,还曾在大学代数下翻阅《诗韵合璧》,这几个月的时间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从此之后,胡适先生走上了文学史的道路,后来几次想挽救回来,却发现兴趣已深、习惯已成、无法挽回。

3.从新公学的成立到与老工学合并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年的青年学生热血方刚、为了理想而奋斗、为了团体而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然而由于经费紧张和原公学势力的压迫,理想主义最终向现实低下了头,新老工学调停合并。在这期间,胡适曾任新公学的英文任课教师,并与当时新公学的职员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曾有天涯感,无忘城下盟”,这些公学的记忆如同鸿爪遗痕,在胡适等人的精神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子。

4.在《逼上梁山》一章中,胡适先生提倡以“白话作诗,以白话作文”,的主张受到了好友梅觐庄、任叔永的反对,从行文中我们可以读出胡适先生的孤单和失落,一年多的讨论竟然不能说服一两个好友与其同行。然而胡适先生却不曾放弃,并决心试验白话诗,相继发表了《尝试集》和《文学改良邹议》。随后胡适得到了陈独秀和钱玄同等人的支持,并引发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激烈变革。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6

夜晨1981

《四十自述》是一本近200页的小书,有点现今领导干部自传的味道。自胡适先生介绍写作原因以来,他认为中国最缺乏传记文学。于是,他力劝身边的老朋友写自传,大家都同意了,但最后还是不肯写。其中,林长民先生答应五十岁生日写一部,不想生日过半年就死在战乱里;梁启超也允许过,可一向健朗的他不料只活了五十五岁。

岁月无情,命运不好,人来匆匆,去匆匆。胡适先生怀着抛中年之砖、引老年之玉的心,着手写《四十自述》,以开启自传风气,其最根本的考虑是“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四十自述》原本想写留学前、留学时、归国后三个阶段,时间是1891年到1931年,共40年,很遗憾只写到前两个阶段。书中介绍了他的父亲胡铁花。他去了台东直隶州知州。他是清末绩溪三绝之一。他的妻子冯顺弟后来去世了。他的母亲冯顺弟17岁嫁给了胡铁花,23岁时成为寡妇,46岁时因病去世。对于胡适这个阶段的经历,概括一下就是:

幼年丧父,家道崩殂;与母相伴,度日辛苦;

自幼孱弱,勤学好悟;三岁识文,得入私塾;

勤诵五经,通晓四书;痴迷**,埋头苦读。

十四离家,求学于沪;辗转三校,经历**;

十七位教师,十八份报纸;理想受挫,也曾沦陷;

思母懊悔,重新振作;改名胡适,应考留美。

游学海外,思虑国学;字应怎写,文该怎做;

书信争论,激烈辩驳;贯通古今,揭密文学;

一脉相承,首倡白话;身体力行,改革先锋。

胡适故居安徽绩溪

《四十自述》全书浸透着一种真实感,有时娓娓道来,有时平铺直叙,有时夹叙夹议,匆匆读完后,细细得品咂,有几个启示:

1.卓荦也得父母争

胡适回忆,自己三岁已经认识一千多字,三岁几个月就进入学堂。可以说,他们从小就很优秀。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父母的努力。书中有3个情节:

一个讲父亲教母亲和他习字,母亲学会了再教给他,3岁就认识千字,而且胡适念的前2部书,是父亲编的《学为人诗》《原学》,说明父母十分重视读书教育、功夫也下得深;再一个讲母亲给老师送重金,别的同学都是2元,他上学第一年就给6元,最后一年加到12元,这样老师在讲书的时候,对2元学生只教念死书、死背书,小孩子们开始厌学弃学,对他则读一句、解一句,学得就用心加开心。哎,看来贿赂老师早已有之,好处也是多多的,怪不得现在幼儿园就开始送礼,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三个是父亲去世后,母亲每天天刚亮叫醒他,说昨天犯的过错,要他认错,用功读书,对他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丢他的人)。”每日的勉励,长期灌输,也笃定了其学***向。

2.读书可以医愚昧

在胡适的几本书中,多次提到他因读书而从敬神到不敬神的经历。他小时候读朱子《小学》中“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剉烧舂磨,亦无所施”,高兴的直跳,从此再也不怕地狱里的阎王、牛头马面、刀山油锅了;读到《资治通鉴》中范缜反对佛教的故事“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

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形和神的关系就像刀子和刀口的锋利一样;没有刀子,便没有刀子的“快”了;那么,没有形体,还能有神魂吗?)深知其原因,从此成为一个无鬼无神的人。

放在今天看,好像这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在当时那个封建迷信的村落里,一个十

一、二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想法,还敢于邀伙伴去庙里拆神像,可谓是惊世骇俗,这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在当今社会,迷信已经远离,可愚昧深藏于心,我们不拜神了,却拜养生专家、气功大师,信网上谣言、大v煽动,听风是雨,盲目从众,唯独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吃多少堑也不长一智,这样的愚也得好好医医。

3. 人生谁不曾堕落

1908年中国公学闹出一次大风潮,一群学生为争取修改校章的权力,毅然退学成立新学校,胡适在期间任教。一年后,学校解散,年轻人的理想主义受到冲击。胡适家事也败坏,两个哥哥主张分家产,他自己不要家中产业(其实家中也没什么产业可分),加之母亲心爱的一个妹子和弟弟先后死了,自己也病倒。

“在那个忧愁烦闷的时候,又遇着一班浪漫的朋友,我就跟着他们堕落了”。2个月内学会了打麻将、喝酒、逛窑子,整天打牌、连日大醉,醉酒还打了警察,被拘留看管,交了罚款……回忆起母亲的挂念、年少的梦想,在堕落中惊醒,悬崖边知返。正应了那句话,浪子回头金不换!

少年谁人不轻狂,人生谁不曾堕落,不必为过去懊悔,也不必为失足自责,人生不过是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继续前行。

4. 思维决定你高度

人和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思想。你脑袋里想着什么决定了你的格局气象。胡适16岁的时候与同学们经历公学风潮,想着向学校公权争取修改校章的权力;17岁新学校成立担任教员,还任《竞业旬报》的编辑,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启发民智;20多岁赴美留学研究中国文学革命,**文学改革,提倡做白话文,提出新文学之8个要点:

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陈独秀说:文学革命精神酝酿至今还没有一天。

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之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反观自己,也近四十岁,现在脑子里头又装着什么呢?

那些青春岁月又在想什么、做什么呢?不禁为之汗颜。所以,人生修炼,得从改装大脑开始,每天想着普渡众生,你就能立地成佛,每天想着柴米油盐,你就只能平庸度日,都是活着,但活法不相同,境界有高下。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7

《四十自述》是胡适先生写的一本传记。它记录了胡适先生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历程,在这本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胡适先生思想的逐渐成熟。

胡适先生的童年是十分幸福的。他与别的小孩不一样,在童年时期胡适便跟着母亲接触教育。母亲为人处世十分令人敬佩,这也使得胡适养成了温文儒雅的性格。这可以从书上的一句话体现出来。“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这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正因为如此,胡适先生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是颇有成就。但他却没有沉浸于此,在那样一个封建的旧时代,胡适先生仍热情地追求新鲜事物,敢于突破旧思想的束缚,这也可以从他的“有神论”到“无神论”可以看出。

在书中,与胡适先生一起在上海留学的朋友对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正是因为他朋友不合理的批判,才会使得胡适先生更加坚定文学的改革。

在上学期的历史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胡适也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伟人。他倡导白话文,推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也有许许多多像胡适先生这样的人。他们在现代人民早已习惯的生活里,创造出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用品,尽管他们知道这可能会受到别人的质疑和误解。

但是在这不断创新的世界中,我们得需要学会“辨别”。不能盲目地相信新生活、新方式,得学会提出问题,提出质疑,灵活应变。

好友之间的行程安排、班级里的纪律规章都是一种“新的改革”,也都需要我们参与,提出质疑,这才能是一个正常的规则。

总而言之,每一种新的创造或发现或出现时,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坚持自己的观点。

我们应该感谢胡适先生的正确观点和发现。这才让我们从拗口的文言文中解脱。不得不说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是伟大的。(连泽羽)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8

通读全篇,这本书是胡适先生记录的自己40多年来生命中比较重要的时间、空间等碎片记忆,从零散的记忆里我们可以感触到胡适先生当年的风采,这里有几点小感悟:

一、胡适先生的文字。读罢此书,我越发的对中国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先生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你都不觉得多余,与当前时代背景下繁冗的文字游戏大相径庭,可以说先生的文字代表了那个年代的特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语言艺术的上品。我不知道如何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但字里行间的感觉是当地人无法比拟的。

这种感觉用语言无法形容,我们需要仔细品味。

二、胡适先生的胆魄。胡适先生真可谓中国白话文字的先驱,本书有一大部分是在记述胡适对中国文学革命所做的贡献,这里倾注了胡适先生一生的心血,他用一己之力影响人,改变人,我甚是敬佩,当代中国最缺乏的就是像他老人家这样,敢讲真话,敢动真格,敢直抒胸臆的人才,我斗胆命名为胆魄,胡先生的胆魄全中国人应为之敬也。

三、胡适先生的思想。胡老的思想是最罕见的。这本书的最后一个附录充满了胡适的思想。这里我佩服的一方面是胡适看问题的角度,直击要害,从不拐弯抹角,找的准,说的狠。

比如在《旬报》第三十六期上发表一篇《苟且》,痛论随便省事不肯彻底思想的毛病,说“苟且”二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瘟疫,把几千年的民族精神都瘟死了。别说当时,就在当下,“苟且”的瘟疫依然再继续,吾国吾民何时能够被唤醒?吾心之痛堪比亡国。

再比如,他形容中国文学的病症,吾国文学大病有三:一曰无病呻吟,二曰摹仿古人,三曰言之无物。倾所作词,专攻此三弊,岂徒责人,亦以自誓耳。

句句如针扎,针针戳痛处。最后我想展示胡适思想的精髓,我认为的就是“透“,一个”透“字蕴含了多少哲理,我们暂且不论,看看胡适先生怎样评价”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这个那个具体的问题下手的。

先研究了问题的种种方面种种事实,看看究竟病在何处,这是思想的第一步功夫。然后,根据他一生的经验和知识,提出了针对各种疾病的各种解决方案和处方,这是他思想的第二步。然后用一生的经验学问,加上想象的能力,推思每一种假定的解决法应该可以有什么样的效果,更推想这种效果能否解决眼前这个困难问题。

推想的结果,拣定一种假设(最满意的)解决,认为我的主张,这是思想的第三步工夫。凡有价值的主张,都是先经过这三步工夫来的。

不言自明,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而且适合重复阅读,尤其是附录《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章是本书的精华所在,我认为很有比较重复阅读,并拜读胡适先生所列出的文章,例如《问题和主义》、《新思潮的意义》等等。

停笔,闭目,尽是适之之思想。

韬奋,前行,满是适之之精髓。

崛起,未眠,是时代呼唤适之。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9

以回忆的形式记录过去的历史,是我们不曾亲历者了解历史的一种通行的方式,比如我们熟悉的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这是口耳相传,而诉诸文字,变成了文史资料中的回忆记录。胡适以史学家的卓见,而提倡大家来写回忆录,以此为历史留下材料。其实,这是个知易行难的问题,我们都太知道留下文字资料的重要性,但总是被眼前的生活所拘束,而抽不出时间来认真书写这样的文字。一方面,明日复明日,我们总是将这些事推向明日,总以为还早,故而有了林长民、梁启超这样的遗憾——未曾为富有意味的人生留下亲自撰写的回忆。

关于回忆记录的重要性,我并不想老生常谈,胡适的回忆里,总能为中国近代历史提供一些史料,诸如徽州社会史等方面的材料。我只提出一个关于胡适写这个回忆的猜测。在字里行间,我总以为胡适的回忆文字,总是预先计划未来出版,面向大众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点。我们都知道,回忆文字面对的读者群不同,其表述会有一些妙不可言的差别。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讲述自己从前的丑事时,或多或少都会掩饰或者淡化,有时更会狡辩、撒谎,而如果我们这些回忆的文字是面向大众,这种程度会更加深刻,如果不面向大众,可能我们会秉笔直书。以我的拙见,胡适这本回忆录,显然是准备出版面向大众的,所以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算得上“污点”的一面,更多地都是胡适“天才和鹤立鸡群,特立独行”。

另一方面,胡适写母亲与父亲的订婚序幕,用的是文学上的想象手法,颇为新颖,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我也曾苦恼父母的年轻时候的故事是什么样子,却碍于传统观念——父母终难告诉我那些故事,更会打发我,我也不忍执拗去询问,而能从亲戚中听到三言两语、只鳞片爪,以此为基础,或可以一般常识而做进一步推论,再以文学的想象方式,重构那些年他们的故事。尽管文学的虚构性描述,总体上还是不会太多出入,或许这样的形式更能引起后辈的兴趣与体认。

写回忆录,其实就是一种回顾自己人生精彩的过程,我们总是会对那些印象深刻的回忆铭记于心。以一般常理而论,我们更多地想到的都是好的,而忘记那些不好的。我们总是能想起那些幸福的生活场景,而淡忘那些曾经受过的苦难,我们写下那些私人的回忆录,总是希望后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再走我们过去的老路。

关于胡适的母亲,学界研究的应该不多,但我曾在几年前认真读完一篇硕士论文——胡适的「娘什么」:一位被忽视的中国新文明孕育者,专门研究胡适那个同时扮演“慈母、严父”角色的母亲——冯顺弟,这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典型也是典范的母亲形象,她对胡适的母爱,让胡适受益终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脉络中一般儿子对母亲的敬重与感念。胡适说,他出门在外防身武器之一就是一个慈母的爱,为了母亲他需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为人子女,今日我们的所得,或好或坏,总是生活的经历叠加,而如果需要归功于谁,那么无论是传统文化的沉浸,还是事实的考量,我们都会自觉将这些好的品性归在父母的身上。我们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父亲的关爱,我们暂时的困境,都是自身不努力的结果。

读本书的另外一个惊喜是,发现了苏轼的一首诗,其中有一句“耕田欲雨刈欲晴”,这似乎与女儿名字“雨晴”的第一层寓意非常契合。原本我仅仅知道我们越地传统是“晴耕雨读”,却忘了父母经常关心天气预报的细节,其实农家有时候需要下雨,有时候需要晴天,早些年我们家还种水稻,必然是想着耕田的时候下点雨,收割的时候是个大晴天。其实有一次,岳父曾经以他工作的经历,解释女儿的名字也就是这个意思,他认为,“雨晴”,就是说今天下雨,明天是个大晴天,好消息呀。所以,从现实还是传统上讲,“雨晴”名字都寄托了我们的美好心愿和江南文化传承的意蕴。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10

篇一:四十自述读后感记得我第一次讲到"白话"诗歌 ,对胡适这个大人物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凭借自己对于现代诗歌的偏爱自我性的解读了那首《两只蝴蝶》,殊不知,这首看似简单易懂的诗歌对于中国母语的进步与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虽然这本传记仅仅记录了胡适从童年到青年的人生历程,但第六章"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个想要改变国人语言现状的伟大设想是多么需要充足的勇气和非凡的实力,外加坚定的信念和不屈服的意志啊,而胡适,他做到了!

这首先源于他扎实敦厚的文学底蕴,从他的童年时代我们就不难看出,读万卷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精神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必须要提起他的母亲,虽然是一个农村妇女,不仅恪守着丈夫胡铁花对于胡适的最终"遗愿",但更多的成为了胡适教育方面的引导者,而胡适,也正是目睹了母亲坎坷的一生,承载着母亲的无限期待,才激励着他在人生轨迹上不断的走向巅峰,不断的突破自我,并且走向了世界的舞台,当然我认为这也离不开他父亲文学造诣的"遗传",还有他不同常人的天资禀赋!我不想过多涉及胡适在政治方面的作为,历史自有它判断的标尺,谁对谁错可能再过一百年才会有相应的印证。在我看来,胡适虽然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儒家经典和诗词歌赋中汲取营养,但他的眼界是开阔的,思想是非凡的,他没有局限于眼前的这些经典书籍,而是把文学领域拓宽到社会甚至国家层面,他所思考的是不仅仅是老庄的哲思,诗歌的韵脚,**的通俗,他所关注的是更广阔的生命群体,是当下国人语言文化的退缩与改革的问题,这样深刻的远见性,相信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拥有的!

他能够从深远的经典文化中抽身,在别人看来根本没有可能改变的情况下,却毅然决然的提出了"文言"已经不适合当下历史发展的浪潮,并且大胆有力的指出"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读,可听,可歌,可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坛舞台而皆可,诵之村妪妇孺皆可懂。更糟糕的是,非生活性语言永远不可能成为我国的民族语言,也不可能产生一流的文学作品。可见,他的文学改革思想是超越性的,与时俱进的!

当然,胡适应该感谢和他一起留学的朋友,正是他们的不解和批判,才成就了孤立的伟人,才让他更加坚定的走上了文学改革的道路,写了《尝试集》,并且在众多友人极力反驳的情况下,踽踽独行,用"白话"创作诗歌,也正是因为他对"白话"的坚守,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母语现状,不然,我们可能依然操着文白夹杂的口音习惯,继续在死文字,半死文字,活文字的怪圈里原地踏步呢吧!胡适的才华是公认的,他为国民文化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没有谁会去特别关注这个看似被时代逐渐淹没的伟人,他们或许根本不愿去了解母语的华丽又艰难的变迁,即便是有点文学爱好的人,也多数沉浸在悬疑**,言情酸腐,或是什么语言艺术 ,心理技巧,怎么变成有钱人之类的畅销书堆中,我不知道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还是文化的萎缩倒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应该跟上当下流行的思想脚步,或是应该继续保持一点对物质功利浮华之外的深度思考?篇二:

四十自述读后感胡适一直推崇传记文学,他不仅亲力亲为,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关于他和他的时代的宝贵的口述史资料,也到处劝说别人为自己写自传,如梁士诒、蔡元培、陈独秀、熊希龄和鲁迅等社会名流,只是他们很多人口头答应,却并未付诸行动,让适之先生扼腕叹息。我也想写点自己的事情。我当然不能和这些人物相提并论,以求名垂青史,让别人那自己的什么个别文字当作史料研究来研究去。

我只想回忆一些我还记得的岁月,毕竟,我生命中的第二个十年快结束了。下面这段文字是2005年冬天刚来北京时闲来无事,拜糊了几个字,是关于自己大学时光的。那年冬天的晚上,我拿着同学刚买的笔记本电脑,一直敲到凌晨一两点。我认为这真的符合正确男人的想法。

在此不怕献丑,以凑凑这个草根文化日益兴旺的热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试着延续两年前的几百个单词。这就相当于一个引子吧。

篇三:四十自述读后感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第一册)最初是由上海亚东图书馆于**二十二年(1933年)印刷发行的,我读的这本是上海书店于1987年根据亚东图书馆1939年第五版的影印本。正是因为有了影印件,才完整地保留了这本书的古老风格——钱玄同题名的黄色封面和繁体字的纵向排列。

捧读在手,仿佛时光倒流。胡适先生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袖和着名学者,《四十自述》是先生四十岁(1931年)时写的自传,叙述自己从出生到上海读书的这一阶段的人生经历。通过对胡适童年的叙述和他青春期求学的真实生活,我认识到胡适是一个生动的形象。

《四十自述》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传记,让我隽永回味。实际上,近代学人大多文字优美且又十分有味道。我在络上看到有友在追慕近代学人时这样评价,"传统私塾教育虽然有种种弊端,不过在国文基础方面似乎比现在的语文教育好很多,他们写的回忆文章都很有味道,旧文人的风貌、气度,都让人追慕。

“我14岁的时候,从爷爷家的小亭子里偷了茅盾、鲁迅等现代学者的作品,发现了。那时候,我觉得教科书里的很多文章都不如现代,老师教的写作方法和这些人写的有很大的不同。我的感觉是中国的教育远不如那个时代。

我以前对胡适先生了解不多,读完《四十自述》,我萌发了到上找胡适其它的文字来读的想法。发现有个专门的"胡适读书会",一群人共同研读胡适先生的着作,而后交流心得体会。这和一般的读书会不太一样,一般的读书会往往是针对某一着作,而不是系统的研读一个人的思想,我觉得这样的组织方式很好,大家可以共同研读感兴趣的书,针对性强,交流后往往有更多的收获。

以后有时间和机会我也要组织这样的活动。以下文字摘自胡适的读书会,基本表达了我想说的话。但为了更好地表达我的感受,我对内容进行了修改。

胡适先生《四十自述》,不但是认识传主的主要资料,也是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文献,同时还是传记文学的名篇。在传统永不打破、中西思想交汇、社会有一定自由度的时代,他们的群体犹如流星雨,瞬间照亮了黑夜。今天,我们只能通过他们的话语回忆起耀眼的光辉。《四十自述》是胡适先生在20世纪30年**的,前六篇发表在《新月》,叙述了胡适母亲的订婚、自己的家乡求学、上海求学,直到考取了官费出洋留学的经历。

作者本来计划从四十年中挑出比较有趣味的题目,写成**式的文字,这一计划得到了徐志摩的热情赞许,但是胡适是一个"受史学训练深于文字训练的人,写完了第一篇,写到了自己的幼年生活,就不知不觉地抛弃了**的体裁,()挥刀了严谨的历史叙述的老路上去了。"因为是胡适自己的亲历历史,过往的种种,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仿佛过电影一样一幕幕掠过:父亲所做的四言韵文,母亲隐忍的泪水、清晨的床边教诲,胡适上海求学的学业有成就和桀骜不羁,退学之后的放浪形骸......

自传往往是缩小发送者和读者之间距离的最佳媒介。胡适先生不是忽然之间成为胡适先生的,他的家庭,他的教育背景,他的早年经历,加上他的天资和努力,成就了"再造文明"学人的不平凡。我喜欢看名人的八卦故事,以此鼓励自己:

他们也是普通人。也许有一天,我会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四十自述》讲的都是平凡事,亲切、平实、情感真挚、笔调淡定,从从容容的叙述中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紧张和激变。如果想了解胡适之所以为胡适,了解他青年时期的一些心路历程,《四十自述》是一定要读的。

哪怕是为了享受汉语的阅读美感,《四十自述》也不会让你失望,胡适先生散文写作的特质在这篇自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感情充沛却不过分,文字平实却耐琢磨,可以说是白话文的典范之作。同时,想要了解当时的中国社会,读《四十自述》也是很有裨益的。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11

1、小时候应该是读过的,尤其是他写家族在父亲离世后对寡母的刁难,“色难”记忆尤深。

2、他写少年时期最爱梁任公的文章,常常为其意气所感,后任公思想有变,读了有“失望”,但仍强调“但这种失望也正是他的大恩惠。因为他尽了他的能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境界,原指望我们感觉不满足,原指望我们更朝前走。着他走,我们固然得感谢他;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指着一个未知的世界叫我们自己去探寻,我们更得感谢他。”

3、在《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先生曾与梅光迪、任叔永有过多次来往讨论,到了观点相对之处,难免激烈,但通过书中对于当时来往文字的摘录来看,双方都秉持着十分严肃之态度,严谨之逻辑,诚挚之心胸,克制之言辞求真求实求变。百年之后于舆论场乱象之中读到,颇感心向往之,身不能至。

4、从先生对于青少年求学回忆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中国古人求知为文亦有一套严谨的方法论,时至今日,多半我竟然完全不知。非常惭愧。

5、以前在学校,凡举一新学问,必先言其历史,都囫囵听了,也不知所谓。这一阵才真正体会到将思想至于时空当中讨论的必要性。这本书虽说是自述,但是与大历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应了他在序言当中说:“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12

胡适生长在有神论的家庭环境中,换言之,有神论的观点是他人灌输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他通过自主求知在树上偶遇有神论的观点,是否会偏向于相信自己求知的结果?实际上,对他影响甚深的《资治通鉴》中范缜以为“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这在我看来,只是观点表达而非严密的论证或确凿的事实,实际上,唯心主义者亦可举出无数类似的理论。那么,假如情况颠倒过来,先相信无神论再偶遇有神论,是否会弃前者而取后者?有所谓“先入为主”说,那么在某些语境下是否有“后入为主”呢?

话说回来,客观而言,人是不是要读透、站在宏观的角度研究有神论与无神论两方的所有观点、论据后,才能选择真正找到自己的信仰倾向呢?否则,那只是偶然的结果,不是所谓“选择”,因为你并没有做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某人持什么观点,也许只是因为他遇到了那种观点,而非对比分析去伪存真后的审慎选择。就像文中所说:“他决想不到,八百年后这三十五个字竟感悟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

在这个意义上,信仰什么也许只是先入为主还是后入为主的问题。

而白话与文言之于胡适,或许恰恰相反。实际上,胡适的古文功底并不薄弱,从其儿时教育便可窥见。而他最终毕生致力于推广白话文写作,想必就是我上述的“对比分析去伪存真后的审慎选择”。

“正在传抄《革命军》的少年,怎肯投到官厅去考试呢?”读这样的语句我总是莫名感动。静言思之,我喜欢、向往民国那个年代,大概是因为,在当时,青年人朝气蓬勃,“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读书可以改变个体命运,文学可以影响民族未来,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真理真真正正是至高无上的。哪怕这一切仅存于读书人与理想主义者的视野之中。被称为文学的黄金时代的八十年代大抵亦然。

四十自述读后感 篇13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最近看的书,是胡适四十岁时写的一本自传,叫《胡适四十自述》,内容不多,只有六章,加上后面的几篇胡适的文章作为附录,也才14万字左右。这本书从胡适的父母结婚开始讲起,主要介绍了胡适的求学经历,从上私塾一直到他出国留学前,最后讲了一部分胡适关于文学革命的思考。总的来说,值得一看。

现在就这本书谈谈我的五点感受:首先是读书。这本书大部分甚至可以说通篇都是讲胡适如何读书的,读完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胡适这才叫读书,我不管是上学还是看课外书,都不叫读书。那么胡适是怎么读书的呢?那才叫如饥似渴,上私塾的时候,胡适就四处找小说,把《三国》《水浒》等,还有一些文言作品《易经》、诗词都读了,认的字比同龄人都多,而且文言也比其他人好。到上公学的时候,熬夜看书那也是家常便饭。其实胡适最大的特点就是孜孜不倦、探寻到底,这是我们很多人都缺少的。所以胡适为什么能成为大师,从他读书就可以看出来。

第二,家庭教育很重要。胡适的母亲是个乡下人,但是她很重视教育,家里并不富裕,但是坚决把胡适送到外地读书,十年来母子只见过三面。同时,她母亲对胡适的要求非常严格,这对胡适有极大的影响,他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的成就,她母亲的影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故而晚年十分怀念母亲。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教育,不能单靠学校教育,其实决定孩子一生的,是家庭而不是学校。

顺便说一句,前阵子《罗辑思维》说了一个观点,就是寡母带大的孩子更能取得成就,像孔子、孟子都是父亲去世得早的。胡适也是,他父亲四十多岁才娶了十多岁的母亲,前妻的孩子比胡适的母亲还大一岁。在胡适三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那么为什么寡母带大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呢?有个说法是说这样的孩子因为没有父亲,所以会更早地担当起一部分父亲的责任。这个观点,大家可以想一想。

第三,讨论与辩论对学术很重要。在整本书中,可以看到胡适跟他的朋友讨论或者辩论文学革命的一些问题,十分激烈,但是真理不辩不明,在辩论的过程中,胡适对文学革命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也更加坚定了文学革命的必要性。其实读书,重要的不是读,而是说,尤其是讨论和辩论,很可惜,这是中国教育非常不重视的部分,这一点应该加强。

第四,胡适是个自由主义者,但是他认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以前分享过胡适的一篇文章,就叫《容忍与自由》,大家可以看看。其实我认为,容忍就是自由的核心,没有了容忍,也就没有了自由,就像人没了心。所谓容忍,作文一是要让大家都说话,二是不以自己的是非为是非。这一点,陈独秀就没做到。

第五,胡适是文学革命的功臣。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其实就是主张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甚至是白话诗,同时主张“笔锋带着感情”,不要空洞无物,这一主张对当时的文化和思想影响巨大。

以上就是我对《胡适四十自述》这本书的一点感受,很值得大家看。但是这本书有一个缺陷,就是太少了,只写到胡适留学前的内容,也就是1917年之前,胡适留学以后的事就没有说了,胡适也没有再写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草房子读后感通用 | 《羚羊木雕》读后感通用 | 鸿门宴读后感通用 |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通用
上一篇:督导安全生产情况汇报集锦(10篇) 下一篇:办公室文员半年工作总结1000字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