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大班科学教案(热门六篇)

2024-03-02 13:39:05 大班科学教案

【#实用文# #大班科学教案(热门六篇)#】欢迎来到本篇文章好工具范文网今天为您整理的是“大班科学教案”。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写好属于自己教学课件。编写好教案需要教师有较为广泛的背景知识和教学经验。感谢您来到我们的网站并阅读我们的内容!

大班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纸杯电话发现声音是通过线绳进行传播。

2、能够看懂流程图,并按步骤制作。

3、能与同伴友好合作,积极动脑解决遇到的困难。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纸杯电话流程图。

2、纸杯电话、纸杯、线绳、透明胶、双面胶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纸杯电话,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看,老师这里有一个纸杯电话,谁愿意来玩打电话的游戏呢?(教师请一位幼儿配合演示拉直线互打电话)

(2)哎,纸杯电话有趣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玩呢?

(评析:教师和个别幼儿玩打电话的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为幼儿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做好铺垫)

2、引导幼儿学习合作自制纸杯电话。

(1)看后面的桌子上有一些纸杯电话,请小朋友去玩玩看看它是怎么做得?

(2)谁来说说纸杯电话需要哪些材料?(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材料)

(3)纸杯电话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呢?(纸杯上钻个洞)怎样钻纸杯上的洞呢?可以用什么东西帮助我们呢?(牙签)哦,第一步是先在两个杯底上用牙签钻两个洞。(教师出示第一步流程图)

(4)那第二步做什么呢?(把线穿进两个洞里)可以请什么东西帮我们把线穿进洞里呢?(牙签)(教师出示第二步流程图)

(5)线穿进去后怎么固定呢?(可以用牙签,也可以用透明胶、双面胶)(教师出示第三步流程图)

(6)小朋友真棒,在你们的指导下,老师一步步又做了一个纸杯电话,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看呢?那在制作时遇到困难怎么办呢?现在去找个好朋友一起做纸杯电话吧

(评析:幼儿在玩纸杯电话的过程中,探索纸杯电话的制作方法,寓教于乐,教师也给了幼儿充足的探索机会,让幼儿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学到纸杯电话的制作方法)

3、幼儿玩打电话,感知声波的存在。

(1)你的电话打通了吗?真的能听到好朋友说话的声音了吗?你和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为什么有些人的电话能听得清楚,而有些人的电话就听不清楚了呢?(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纸杯电话线的曲直与声音清晰度有直接的.关系。)

(3)线到底拉成什么样才能听得清楚呢?你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好朋友耳朵里的?

(4)现在和好朋友再去试一试吧!

(评析:幼儿用自己做的纸杯电话打电话,可以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在幼儿玩的这过程中,教师引导探索声波的存在,充分激发了幼儿探索欲望)

大班科学教案(篇2)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桥,我想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活动过程:

1)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大班科学教案(篇3)

科学:弹性物品

一、活动目标

1、对弹性物品感兴趣,并能大胆探索。

2、发现弹性的特点,物体受力时,它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状表达自己的发现。

二、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接触过许多弹性玩具(如皮球、羊角球、蹦蹦床等)。

2、皮球(要求气不能打得太足)、拉力器每组各3份;皮筋、棉花、橡皮泥、弹力球、玻璃弹子、纸每组1份。

3、笔、记录表人手一份

皮筋、棉花、橡皮泥、弹力球、玻璃弹子、纸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分组操作,初步感知物品的弹性。(提供每组幼儿皮球3个,拉力器3个)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许多的东西,现在请你们来玩一玩,边玩边仔细观察这些东西在你们用力的情况下会有什么变化?(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然后请个别幼儿回答)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幼儿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因为皮球和拉力器这两样东西都是有弹性的。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弹性物品呢?(幼儿自由回答,然后教师总结)所谓弹性物品就是当它受力时,它的形状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回到原来的样子。

(二)比较尝试,巩固对弹性物品的认识。

1、教师出示皮筋、棉花、橡皮泥、弹力球、玻璃弹子、纸,让幼儿猜想哪些物品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并进行记录。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组东西,小朋友们看看,然后猜猜这些东西哪些有弹性,哪些没有弹性,然后把它记录在你想会怎么样这个格子下面,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有弹性,你就在有这个格子下打,如果你认为这样东西没有弹性,你就在没有这个格子下打。(然后教师边出示物品,边问幼儿这是什么,然后把它记录下来,要注意引导幼儿不要大声说,自己在脑子里想,然后做记录)

2、实验验证,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并与预测的进行比较。

师:好,刚刚每位小朋友都猜过了,也做了记录,那现在我们就来实际动手操作,看看与你们开始猜得有什么不一样。现在老师发给你们一组东西,这些东西与老师这里的东西是

一样的,每个小朋友都要动手玩玩每件东西,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写在实际怎么样这个格子下面。如果你们玩后发现它有弹性,你就在有这个格子下打,如果你发现这样东西没有弹性,你就在没有这个格子下打。(然后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幼儿的记录表,请幼儿自由表达操作中的发现。先请幼儿自己去找一位小伙伴向他讲述自己的发现,然后请个别幼儿在全体幼儿面前进行讲述(这时可要求幼儿边演示边讲述)

(三)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弹性物品的认识和理解

师:XXX小朋友讲得真好。通过我们刚刚地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东西是有弹性的呀?(皮球、拉力器、皮筋、弹力球)。那哪些东西是没有弹性的呢?(棉花、橡皮泥、玻璃弹子、纸)。从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呀?(知道了有弹性的物品当它受力时,它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不受力时,它又能回到原来的样子)那老师现在要问问你们,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弹性物品?你家里有哪些弹性物品呢?(沙发、席梦思、床垫子)在我们的活动室里,幼儿园里有哪些弹性物品?(蹦蹦床、轮胎、皮球、羊角球)在你们的身上有哪些弹性物品?(松紧裤带、袜子、皮筋)

(四)教师总结.

大班科学教案(篇4)

一、谈论与发现风

(一)谈话引导

1.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看,这是什么呀?

(二)引导幼儿感知风的存在。

教师:我们来和小旗子做个游戏,请小朋友们不碰小旗子但又能用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来让小旗子飘动起来。

(三)小结:我们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动一动就会带动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风就会让小旗子飘动起来。

二、发现和探索风的秘密

(一)自由探索发现

教师:那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请你们都用每一样材料来让小旗飘动起来。

(二)集体检验

1.教师:你选择的是什么东西?

2.教师:它是否可以让小旗飘动起来?(幼儿演示)

(三)彩旗飘飘

1.教师:请小朋友们用每一样材料让彩旗飘动起来!

2.幼儿自由探索

3.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许多东西只要动一动都可以造出风。

三、制造风

(一)风速

1.教师:请小朋友们利用垫子制造出不一样的风速(大风和微风)。

2.小结:

(1)造出大风:要用很大的力气,手抖动的速度要快快的。

(2)造出小风:要用很小的力气,手抖动的速度要慢慢的;

(二)游戏

1.教师:请小朋友们用不一样的风速让纸巾飘动。

2.幼儿自由探索。

3.小结:用微风的时候纸巾慢慢的轻轻的飘走了;用大风的时候纸巾到处飘。

四、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观看《调皮的风》PPT课件)

教师:风的本领很大,也很调皮,在夏天,调皮的风可以带给我们凉爽,在冬天,会让我们觉得很寒冷;调皮的风还可以可以让我们的风筝飞到天上去;它还可以帮助蒲公英传播种子;也可以帮助我们吹干衣服,调皮的风还可以发电呢。但是,当风发怒的时候,它会带来可怕的龙卷风和台风,龙卷风和台风会引发风暴潮,这些风暴潮会把我们的树木、房子全都摧毁,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让我们失去纸巾的亲人;发怒的风还会带来可怕的沙尘暴,使空气质量严重恶化,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

五、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是喜欢和调皮的风做好朋友还是喜欢和发怒的风做朋友呢?我们都喜欢和调皮的风做好朋友,因为调皮的风会带给我们许多欢乐和帮助,所以我们都喜欢和调皮的风做朋友,那现在让我们拿着羽毛到外面去与调皮的风一起玩耍吧!

大班科学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的沉和浮,并探索一些改变其原来状态的方法。

2、乐于参与科学实验。

二、活动准备

1、盛水的盆N个。

2、纸、笔。

3、鸡蛋N个,凉盐开水、凉开水各一盆。

4、收集多种不同质地的物体N套。

三、活动过程

1、幼儿探索:将各种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物体的沉浮状态,并请幼儿记录在纸上。

2、幼儿探索: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能否改变?如何改变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3、教师演示:将鸡蛋放入凉开水杯中,让幼儿看到沉的状态;再放入凉盐开水杯中,让幼儿看到鸡蛋浮的状态。

4、引导每组幼儿各取一杯凉盐开水和一杯凉开水,引导幼儿找出鸡蛋浮出来的原因。引导幼儿尝尝杯中的水,了解在水里放盐(或海水)可以使东西浮起来。观看课件:《盐与沉浮》《死海》。

5、教师小结:物体的沉浮状态与液体的状态有关。

6、引发继续发现:还有什么其他方法改变物体在水里的沉浮状态。

7、幼儿探索:改变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状态,物品的沉浮状态是否会改变?

8、为什么有的物品会浮到水面上,有的物品却沉到水底?

9、教师小结:物体的沉浮状态与物体的重量、形状、液体的重量有关系。

资料:

死海(Dead Sea)是一个狭长的内陆湖泊,低于海平面407米,比吐鲁番盆地还低250米,被称为地球的肚脐;有美容作用的死海黑泥面膜;这些早已让死海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死海南北长82公里,平均宽16公里,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最深处409米,平均深度146米。海水含盐量为23%-25%,最高达33%,是一般海水含盐量的4倍,因此水中和岸边无任何生物生存,故得名死海。海水因富含化学物质可医治皮肤病等多种疾病,死海黑泥更具有独特的医疗效果。在约旦死海沿岸很多地方都被开发成了浴场,你可以选择不同价格的浴场。近年来,由于水的蒸发量大于注入量,死海面积正在缩小。冬季海水温度一般也能达20摄氏度左右。

死海不仅来自以色列,在约旦你将看到死海的另一边,从安曼向西驱车约1小时即可到达死海。

死海DeadSea

死海是地球上最低的水域,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约400米,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是一个内陆盐湖。约旦河从其北部注入。死海长80公里,宽处为18公里,湖水表面面积1020平方公里,最深处400米。湖东的利桑半岛将该湖划分为两个大小深浅不同的湖盆,北面的面积占四分之三,深400米,南面平均深度不到3米。

这是卫星拍摄的死海图片,点击后可以看到更大的。

死海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续部分,这里是一块下沉的地壳,夹在两个平行的地质断层崖之间。死海位于沙漠中,降雨极少且不规则,冬无冰冻,夏季又非常炎热,造成湖水每年蒸发约1400毫米,常常是湖面上雾气腾腾。约旦河每年向死海注入5.4亿立方米水,另外还有4条不大但常年有水的河流从东面注入,由于夏季蒸发量大,冬季又有水注入,所以死海水位具有季节性变化,从30至60厘米不等。

死海的含盐量极高,且越到湖底越高,在深水中达到饱和的氯化钠沉淀为化石化。由于湖水含盐量极高,游泳者很容易浮起来,水中只有细菌没有其他动植物,人们所以称之为死海。一般海水含盐量为千分之35,死海的含盐量达千分之230到250左右。在表层水中,每公升的盐分就达227至275克,所以说,死海是一个大盐库。据估计,死海的总含盐量约有130亿吨。在这样的水中,鱼儿难以生存,岸边也没有花草,所以人们称之为死海。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死海湖底的沉积物中有绿藻和细菌存在。

死海是世界上最咸的湖泊

地处西亚的死海,其北面有约旦河流入,南面有哈萨河流入,但没有水道和海洋通连,湖里的水只进不出。由于死海所在地区炎热干燥,气温高,蒸发强烈,水分蒸发后盐分却留了下来。年深日久,湖中积累的盐分就越来越多了,使死海变成世界上最咸的湖泊,含盐量高达230--250。即十斤湖水中含有两斤盐,是一般海水含盐量的七倍。

由于含盐量高,湖水比重为1.172到1.227,超过人体的比重,所以在死海中游泳人平躺在水面上也不会下沉。因为死海中含盐量太大,所以湖水里除了某些细菌外,其它生物都不能生存,沿岸草木稀少,湖泊周围死气沉沉。故称之为死海。

大班科学教案(篇6)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我设计的这节科学探究活动,一开始就利用魔术箱变魔术这一孩子感兴趣的现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活动中,教师首先紧紧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了具有观察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的提问,如在活动的对于环节中,把塑料袋变鼓,使幼儿感知到我们的周围有空气,把充满气的气球松口吹到幼儿的头发上,让幼儿通过观察,对比,知道了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不动的空气不是风。活动就这样把幼儿引入到科学的氛围之中诱发了幼儿的积极思维。其次,《纲要》中强调:“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活动中,幼儿通过 “做中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选择材料制造人造风,让风车转起来,在动手、交流与表达中获取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习得学习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问题:怎样让羽毛飞起来?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 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幼儿始终是主体,他们通过观察、动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当然,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大班科学教案反思 | 中班科学教案 | 小班科学教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上一篇:演讲稿竞聘 下一篇:采购部工作总结(合集9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