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最新蒙氏数学4教案九篇

2024-02-24 14:30:06 蒙氏数学教案 蒙氏教案

【#实用文# #最新蒙氏数学4教案九篇#】笔者为您整理了多种“蒙氏数学4教案”的相关内容,这仅代表个人观点和经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每位老师在备课前都会准备好自己的教案和课件,以确保每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得到合理安排。完整的教案和课件对于教学活动至关重要。

蒙氏数学4教案 篇1

一、名称:

蒙眼感知红蓝数棒

二、直接目的:

1、感知数棒的长短。

2、感知数量的多少。

三、间接目的:

协调、专注、独立、秩序。

四、适宜年龄:

4.5~6岁以上。

五、准备材料:

数棒1组;眼罩1个。

六、步骤:

1、我要示范的工作是:蒙眼感知红蓝数棒

2、将数棒在卷毯上散放,幼儿坐在老师周围。

3、教师戴上眼罩,用双手触摸的方法找寻数棒1,左手按住数棒,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进行触摸,并以点头或摇头的方式表示所选数棒的正确与否。

4、把找出的数棒1放在卷毯左下方。

5、请幼儿戴上眼罩,用双手触摸的方法依序找出其余数棒,每找出一根数棒都要通过数棒1来量取。

6、将找出的数棒一一排列在卷毯左下方。

7、将数棒全部找出后,请幼儿摘下眼罩对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检查,将数棒红色一头全部靠在左端,并检查数棒的排列顺序。

8、整理教具,并归位。

七、错误订正

摘下眼罩自我检查。

八、变化延伸

以蒙眼方式进行砂数字板和数棒配对的活动。

蒙氏数学4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并区分10以内的单数、双数。

2、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正确排列1——10的点卡。

3、初步学习写数字1、2、3,养成独立完成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1——10的数卡和点卡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10以内的数量,并进行排序。

1、教师出示点卡:谁能快速地说出相应的数?

2、谁来给这些1——10的点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队?

3、给点卡匹配相应的数卡。

二、引导幼儿认识单双数。(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感知单双数。)

1、请你看一看这些点卡上的小圆点,说一说,那些圆点是有朋友的,哪些圆点是没有朋友的?他们都是几的点卡?

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讨论后,进行小结:两两找到朋友后,还有一个单的就叫单数,没有单的就叫双数。

教师请幼儿观察自己的手指,教师任意说一个数,请幼儿给其两两找朋友,进一步认识单、双数。

2、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教师出示1——10的点卡,任指某一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讨论:它是几?是单数还是双数?为什么?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辅导。

四、活动评价。请你来讲一讲你的操作结果。

蒙氏数学4教案 篇3


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自己的数数情况,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通过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在学会数数以后,能有序地数数,并能用多种方法数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工具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开始,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

2.师生相互介绍。

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教师拿出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我们平时有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齐数。(独立数——互数——齐数)

二、探究新知

1.数出数量是1的。

问:图中数量是1的有哪些?

(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一个玩双杠的同学……)

师:对,这些都能用“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老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再自己小声读一读。

2.数出数量是2的。

问:图中数量是2的有哪些?

(有两个同学在跳绳;有两个同学在给老师敬礼;有两个同学在看书;有两个同学在进校门……)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这些都可以用“2”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2”,请学生读一读。

3.依次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如果答是“数出来的”,可以让该学生到前面数给大家听。数完后,让其他学生评价,他数得对不对。

师:这些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数数的方法很正确。我们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做事认真仔细,养成好习惯。接下来,我们看哪个小朋友数得好。

4.认读1~10各数

●认读数字卡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1~10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按方位数数

可以顺着数,倒着数,说说6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等等。

三、练习提升

1.数身边的实物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鼻子、眼睛、嘴巴、耳朵、手指头、纽扣……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2.教学数字手势

3.开放性练习(可以放在课后)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枝铅笔?

四、教学效果评价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谁能说一说今天你都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会数1到10。并每个写5遍。

课后小结

谈话:写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数学王国的每一个成员都眨着智慧的眼睛在看着我们呢!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们打算今后怎样做?

学生自由谈论。

一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

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教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根据几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

2.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办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凑十的方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

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有什么关系?(一样)那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目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汇报:

生1:从9中拿出2,与8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2:从8中拿出1,与9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3:我想因为9+8=17,所以8加9也等于17。

教师对这3种方法都予以肯定,并特别表扬第3种方法。教师渗透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教师用课件演示9+8=17想的过程和8+9=17想的过程,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迁移。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

2.(课件出示)1路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3.(课件出示)小兔找家:每个小兔身上有一个算式,每个小屋上有一个得数,学生做对后,小兔子就能回到自己家。

4.(课件出示)写算式。

根据图中情景,写出算式,看哪个同学写得又多又好。一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认识=、>、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

教学难点:

会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0~5的认识,今天我们将来认识“=”、“>”、“”、“

板书:“=”、“>”和“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

①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多少只? ③你能说说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哪种动物的只数一样多?

(2)同样多。

①小兔有几只? 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贴上4只小兔。

②小猴有几只? 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4只小猴,并用线连一连。

板书:4 4 1.“想想做做1”。

在圆圈里填上“>”、“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③小兔子和小猴的只数哪个多?哪个少?(同样多) 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学生说出4只小白兔和4只小猴正好同样多)④4和4同样多,我们就说4=4。(板书:4=4) 老师指着等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等号。

(板书:等号) 读作:4等于4。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读。

⑤书写等于号,在书上第18页上先描后写。

2.教学大于。

(1)小熊有多少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黑板上贴上5只小松鼠,并板书:5。

(2) 小松鼠有多少只? 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3只小熊。(并板书:3) (3) 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小松鼠和小熊谁多谁少呢

(教师边连线,边提问)小松鼠和小熊比怎样? (4) 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怎样?(板书:5比3多)

5比3多,也就是5大于3。

(板书:5>3) 指着大于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大于号

(板书:大于号) 让学生齐说大于号,再指名说。

大于号开口一头向哪边? (向左) 尖的—头向哪边?

(5) 观察式子5>3,提问:大于号的开口一头和尖的一头,哪头大? 哪头小? 开口大的那头对着大的数还是小的数? 尖的那头对着什么数?这个式子读作“5大于3”,板书;5大于3。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说。

(6)回顾一下,刚才学习了“大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 结果怎样?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松鼠和小熊比,小松鼠比小熊多,5比3多,可以说成5大于3,写成5>3。

3.教学小于。

(1)小熊和小松鼠比怎么样? (小熊比小松鼠少) (2)小熊有3只,小松鼠有5只,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3比5少就是3小于5。

(板书:3

(板书:小于号) 指导写“

(3)观察式子“3

(4)刚才我们学习了小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怎样?

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熊和小松鼠比,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可以说成3小于5,写成3

(5)同样一幅图,为什么可以说成5>3,也可以说成3

(比的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4.小结

这一节课学习了“=”、“>”和“”还是“

三、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每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是多还是少?圆圈应填什么符号?

2.“想想做做2”。

在圆圈里填上“>”、“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啊?你学了哪些本领呢

蒙氏数学4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十位、百位,了解数位之间的关系。

2.喜欢认识数位的数学活动,体验基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39”等。

2、学具准备:“数字卡片”;“金色珠”;写好的数字卡片若干。

3、《操作册》第6册第19—20页。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游戏:请你像我这样做。幼儿模仿老师做动作。

2.集体活动。

① 复习100以内的数。

创设情境:数字宝宝又来我们幼儿园做客啦!让我们热烈欢迎好朋友。

教师拿出写好的数字卡片,如39,先读出数字,然后取出数字卡片“30”和 “9”,拼成数字卡片“39”。

② 认识数位。

继续创设情境:数字宝宝生气了。它们说有些小朋友不认识数位,把它们的名字读错了。它们想请老师都所有的小朋友都认识数位。

引导幼儿认识数字“39”中,数字“9”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数字“3”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也就是个位上是数字“9”,十位上是数字“3”。

用相同的方法认识数字“139”,认识百位。

③ 、 幼儿自己取卡片,拼成200以内的数,再说说个位是几,十位是几,百位是几。

3.分组活动。

小朋友都学会认识数位了吗?数字宝宝想分组对小朋友进行检测。

①、听数说数。幼儿两人一小组,一名幼儿随意报出一个十位、百位上的数字各是几,互换角色反复进行。

②、看数取珠。幼儿自己拿数字卡片,根据数字卡片取出相应的金色珠。

③、 数珠画珠。做《操作册》第6册第19页的活动“金色珠与数位器”。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师幼共同小结:个位的“1”表示1个1,十位的.“1”表示1个10,百位的“1”表示1个100。

5、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蒙氏数学4教案 篇5

活动内容:《数学王国运动会》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活动,开动脑筋思考,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2、在操作和游戏中复习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尝试看图口述并懂得运算。活动难点:通过游戏,提高加减式题口算能力。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加、减法板”“数字卡片”写有1-5的数字车库、写有5以内加减法的数字汽车、有1-5数字的桃子卡片,

2、学具准备:“加减法板”;“数字卡片”;写有1-5加减法的信封若干,邮筒五个.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大家好!我是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5,我们数字王国举行了一场趣味运动会,国王让我邀请大班所有的小朋友参加,你们想去吗?幼儿:想

教师:我们要进入数字亡国了,请小朋友脚跟碰脚尖走,沿着蒙氏线走,心里默默数数,看要走多少不才能走到数字王国?

二、集体活动(1)游戏汽车拉力赛

教师:请小朋友把红色和蓝色的定规尺分类放好,今天集体比赛的项目就是汽车拉力赛。每个小朋友都有一辆小汽车,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上面的题目,将汽车停在相应的车库里。幼儿操作加减法半,计算出汽车上的算式的得数,并将车放在相应的车库。

(2)送信:这个环节注重孩子的口算能力,以及检验幼儿对5以内的加减法的掌握情况。王国里的送信员生病了,所以好多信件被积压了,今天我们来个比赛,比比看谁先把心送到小动物的邮箱里,幼儿取信封,看上面的算式计算出正确答案并投到相应的油桶里.

三、分组活动:摘桃子比赛:这个环节注重发展幼儿的交往、协作能力。将全班幼儿分成5组,教师设计了问题情境:小猴子想摘桃子,可桃树的主人说:“你只要说出三道加法或减法的试题,答案正好是桃子上的数字,我就把桃子送给你。”教师创设情境并进行演示:小猴子我来帮你。1+2=3.4-1=30+3=3,我把三号桃子送给你。“摘桃子”的生动情境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激励了幼儿积极思维,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摘几号的桃子送给小猴子?然后说出和桃子上的数字答案相符的试题。

四、交流小结

音乐响起,教师扮演小记者采访运动员

教师:这次比赛你参加了什么项目?你是怎样完成比赛的?

我代表数字国国王,给所有的小朋友颁发奖品,为了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进行一个肯定,给幼儿发作业纸。

五、请所有运动员退场,结束教育活动。

蒙氏数学4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立体图形的空间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方体砖块的数量。

2、体验数形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

3、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砖块若干。

2、遮挡关系复杂的图片四张(见活动材料)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复习学习过的立体图形。

教师出示大小和颜色各不相同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让幼儿从中找出所有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并能说出它们共同的特征(六个面、六条边、六个顶点、立体图形)。告诉幼儿这些图形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立方体”。

2、动手操作:搭积木。

教师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等16页,观察页面上的四个造型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搭建页面上的一个造型。

第一组:搭建页面左上角的造型。

第二组:搭建页面右上角的造型。

第三组:搭建页面左下角的造型。

第四组:搭建页面右下角的造型。

请幼儿在桌面上搭建,四组的桌子依次并排,以便后面的观察和计数。)

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实施指导。教师重点观察第三组和第四组幼儿是怎么搭建的,鼓励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搭建方式)。

3、请幼儿依次从各个角度观察,并计数每个造型分别用了几个立方体。

幼儿集团回答每个造型用的砖块数量。待幼儿回答完第三组和第四组造型使用砖块的数量后,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启发幼儿从各个角度观察找出造型看中被遮挡的部分。)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答案呢?(启发幼儿思考验证答案的方法:把造型拆散,数一数它用了几个砖块。)

请第一组幼儿分工合作拆除第三组搭建的造型,并恢复原型。

第一组幼儿商量谁负责拆除并计数砖块数量,谁负责恢复原型并计数砖块数量。

请第二组幼儿分工合作拆除第四组搭建的造型,并恢复原型。

第二组幼儿商量谁负责拆除并计数砖块数量,谁负责恢复原型并计数砖块数量。

教师小结并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和其他方面取得进步的幼儿。

4、出示遮挡关系较复杂的造型,请幼儿看图数立方体并说出其中被遮挡的部分。完成幼儿书上的练习题。

蒙氏数学4教案 篇7

1、能将5以内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复习巩固比较两个物体高矮的方法。

1、请幼儿和老师来比高矮。

教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新的游戏,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老师比高矮,在比高矮之前呢?

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眼睛蒙住。

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我和小朋友谁高谁矮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个人比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挨得近一些。

二、探索按照高矮排序的方法。

1、教师请五个小朋友到台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

2、五个小朋友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

(1)教师:现在他们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们怎样给他们排排队呢?

先找出来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的后面,再找第三高的挨着第二高的往后排。

(2)教师:笑笑和左左两个小朋友看起来差不多高,怎么办呢?

先让他们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点立正站直,或者请他们背靠背,都不仰头,看一看谁的个头高一点。

(3)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从高到矮排序。

教师:五个小朋友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除了从高到矮排,还能怎么排呢?

三、探索按照高矮粗细排序的方法。

1、我们可以按照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呢?

2、探索两种排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两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四、打开幼儿用书,按要求完成排序。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指导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3、幼儿之间互相检查,交流讨论。

蒙氏数学4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按规律排序,感知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2、提高观察能力和排序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能够找出规律并进行排序。

2. 掌握ABAB的排列规律,了解ABBABB这样的排列规律。

教师示范动作,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教师两种动作交替。比如拍手两次、拍肩两次。

(二)集体活动: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哎呀,那一定非常有趣,我们一起去瞧瞧,好不好? 哦,咱们的小动物还没有来呢。在小动物出场前,我们来先看一下咱们的运动会会场吧。我们的会场周围布置了很多的东西。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然后找一找会场里都布置了哪些东西?

请幼儿回答。

师:那你能不能告诉大家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序的? 幼:按照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的规律排序的。

师:除了球之外,还布置了哪些东西?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来排列的?谁来说。

(引导幼儿说出旗子和彩带的排列规律。让孩子初步感知ABAB,ABCABC这样的排列规律。) 师:哦,(旗子)它们是按照红黄蓝红黄蓝的规律排列的。好,再请小朋友找一找看还有什么东西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师:咱们的旗子是按一条长一条短的规律排的。那么除了按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排。

师:咱们的小朋友都很棒,找到了很多按规律排序的东西。

现在,小动物们很快就要入场了,有一个小动物呢在会场边上摆了一排凳子。诶,这些凳子是按规律排序的吗? 幼:不是。

师:哦,咱们小朋友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些凳子没有按规律排序,那么谁上来把这些凳子按规律重新排列一下?

幼儿上来摆,摆好后,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规律。 师:好,现在凳子摆好了,请大家坐好啦,小动物们要排队入场了。(教师依次拿出动物磁铁排队)。诶队伍排到这,后面的该怎么排呢?请小朋友上来排排看。 (幼儿按规律排列)

这时,小动物们想换个位置,小狗呢想排在前面。现在变成了小狗小猫小兔,那么这个队伍接下来又该怎么排?谁来排一排?(幼儿排序)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排的对不对?(若有错误,请其他幼儿上前帮忙改正)

引导幼儿掌握ABCABC的排序规律。

三、小组操作活动:

1、幼儿自编规律排序。 师:现在小动物们排好队就开始比赛了。咱们都知道运动会结束的时候,要给运动员发奖品。但是奖品还没制作出来,所以要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给小动物们做奖品,好不好? 咱们的奖品呢是用雪花片按规律一片一片的插起来制成彩棒。现在请小朋友到制作车间制作奖品。

2、教师展示幼儿的操作结果,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排列规律。

师:好,现在好多小朋友已经把奖品做好了,那请我们做好的小朋友把你们的奖品举起来。谁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看一下你做的奖品。

四、结束活动,给小动物送奖品。

小朋友们做的都很棒,现在带上我们做的奖品去送给小动物们,好不好? (教师带领幼儿排队离开教室)

蒙氏数学4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的不同排列规律,并尝试用abab、aabb、abb的规律进行排序;2、在夹夹、串串的游戏中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糖果、小鱼、香肠、肉丁”(木珠、衣夹、吸管、文件夹),竹签等若干;四个箩筐;场景布置(彩旗、串烤、花束等)。活动过程:一、参观美食城:1、小朋友们,美食节开始了!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参观美食城,请小朋友们仔细地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等会儿把你的发现来告诉我。现在准备好了吗,跟着我出发喽!(幼儿听音乐进活动室)2、瞧,香香美食城到了(幼儿自由参观场景)快看,美食城里有什么?(带孩子认识各种“美食”)二、感知abab排列1、谁来说一说你在美食城里发现了什么,它是怎么样的?2、美食城里的东西真多呀,这里的串烤串的不仅好看,而且也很有规律的,谁已经发现它是按什么规律串的?3、你们会用这些方法做串烤吗?(幼儿操作)4、交流操作:你串的是什么,是怎么串的?(交流完展示) 3、师:我这串是怎么串的呢,谁愿意帮忙往下串?(个别操作交流)三、学习aabb、abb规律排序1、观察发现不同排序规律:在你们做串烤的时候,我发现有些串烤客人特别喜欢买,它是怎么串的呢?(,引导幼儿发现aabb、abb的排序规律)2、出示图示一,提问:它是怎么串的?(教师小结abb规律)如果接着往下串应该怎么串呢?谁想来试试?3、出示图示二,提问:这串和前面一串有什么不一样,它是怎么排的?(教师小结aabb规律)如果接着往下串应该怎么串呢?谁想来试试?4、小结:原来美食除了可以按一个*一个*的规律串以外,还可以一个*两个*或者两个*两个*的规律串,用这些方法串的美食真好看,难怪买的客人这么多,我们也用这些方法来串一串,送给后面客人来品尝,并向客人介绍你是怎么串的?(幼儿二次操作)四、延伸活动教师小结:原来“美食”除了一个*一个*、一个*两个*、两个*两个*的规律串外,还有很多种串法,我们拿着这些“美食”回教室再去串一串新的方法吧!(可以观察个别幼儿不同的排列进行展示)

推荐阅读

上一篇:2024药品械自查报告(实用十一篇) 下一篇:工程咨询工作总结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