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米厘米课件

2024-02-23 10:42:08 厘米课件

米厘米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3、会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之间的化聚。

4、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5、通过实际的操作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化聚。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小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通过课件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师:请同学们动手量一量桌上这块白色积木的每条棱长是多少?是正方体吗?

师:这块白色积木是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

【说明:让学生测量小正方体的棱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一)让学生体验1立方厘米。

1、这块小正方体的体积有多大呢?(课件演示)

2、师:刚才同学们量的这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可以记作1cm3.

板书:1立方厘米1cm33、请学生感受一下1立方厘米的大小。

【说明:通过实物感受1立方厘米,并掌握1立方厘米的记作方法。】

(二)搭一搭

1、2个1立方厘米

(1)请同学们用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搭一搭。

(2)师:它的体积有多大呢?还可以怎样搭一搭?

(3)师小结:用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搭出的立体图形,它的体积就是2立方厘米,也可以记住2cm3.

2、3个1立方厘米

(1)师:请同学们用3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搭一搭。

(2)师:它的体积有多大呢?可以怎样搭一搭?

生:用3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搭出的立体图形,它的体积就是(3)立方厘米,也可以记作(3cm3)。

(3)请同学们展示搭出的各种形状。

(4)小结。

【说明:通过用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搭出各种不同的立体来进一步积累体积的经验。】

三、试一试

(一)搭一搭

1、小胖用5~6块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搭出如下立体图形,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哪些是6立方厘米?

⑴学生可以利用学具实际操作来帮助理解。

⑵让学生把5~6块的小正方体排列成其他形状,请互相讲出体积有多少?

⑶小结。

(二)比一比

1、下列长方体或正方体是用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搭出的?体积是多少?(课件演示)

⑴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借助旁边的学具帮助理解。

⑵讨论交流,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得?

⑶小结。

(三)巩固练习

1、请比一比图中每个积木块的体积都是1立方厘米,甲乙两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不是一样大?

2、小丁丁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排出下面的图形,你知道他是怎样排的,你是怎么知道它的体积?小丁丁是这样排列的:用16个1立方厘米正方体积木块排出最下一层,再用12个1立方厘米正方体积木块排出第二层,再用8个1立方厘米正方体积木块排出第三层,再用4个1立方厘米正方体积木块排出第四层,它一共由40个1立方厘米正方体积木块组成,体积是40立方厘米。

3、小结。

四、总结

师: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发现了什么,对我们有何帮助?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说明:二期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的评价,相互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能够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

米厘米课件 篇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58-59页(辨认方向)

【目标预设】:

知识与能力: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在指出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1、数学知识就象调皮的小精灵,时时藏在我们的身边。今天我们就到操场里去寻找那里的数学知,好吗?

2、下面我们先做做运动:向前迈两步,向后退三步;左三拳,右三拳;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向上伸伸腰,向下指指手……

3、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向哪些方向做了运动?

你们再猜猜,我们今天还要学习哪些方向?

1、找一找:

①、你们知道太阳从哪儿升起来吗?

③、教师小结:大家找到了东方,还看到了学校东边的许多东西,真不错,我们还经常提到哪些方向?

2、分组活动:

师:下面我们分小组找一找,西方、南方和北方分别在哪儿?

这三个方向都有些什么景物?和小伙伴说一说。

教师走进学生中间,参与寻找和讨论。

3、汇报交流:

每小组派代表来说一说,你们找到的东、南、西、北在哪里。

1、整理记录卡:

①、请每个组的小组长把记录单贴在黑板上。

②、指导学生观察,每张记录单上所标的景物一样吗?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我们都记的是学校东、南、西、北方的景物,为什么看起来位置不一样呢?

③、教师指出:为了大家画得图能统一,我们规定:把北方画在上面。

北方没在上面的小组,请上来调整你们记录单的方向。

3、练习:独立完成59页练一练第1题,并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1、回家收集有关北斗星、北极星的知识。可以向大人请教,可以查资料。

2、利用有星星的晚上观察北斗星,然后到组内交流,并作好记录。

(五)、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了解哪些和方向有关的知识?

米厘米课件 篇3

课题:厘米和米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 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1、请学生拿出一根白线,随意地放在桌上。

3、揭示课题:

这时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叫线段。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4、请学生观察、比较,线段与桌上的白线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线段是直的,桌上的白线是弯曲的)

5、请学生将拉紧的线竖起来,呈 性。

再将它斜拉,呈  或   性。

再将两手放松,呈  性。

6、小结:线段可长、可短,但是一定要直的,而且它有两个端点,所以弯弯曲曲的线都不能说是线段。

7、请学生摸一摸课桌的边,提问:是不是直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再指一指黑板的每一条边,说说从哪里到哪里是一条线段?

8、请学生举一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9、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图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

对能说明为什么不是线段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教学画线段。

2、 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并借助一些工具,画一条线段。

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是怎样画的?

3、 师介绍:在众多的工具中,我们一般用直尺画线段比较漂亮。用直尺画线段时,先用左手将直尺固定,再用笔紧贴直尺的一边画线段。当然在画时千万不能忘记线的两端要各点上一点,表示两端。(师边说边示范)

4、 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线段。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自己练习。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老师示范折一折,请学生照样子折一折,再展开。

说明:中间的一条折痕就可以看作一条线段,请学生指出它的端点。

(2)学生折出一条比它长的线段。

(3)学生折一条比它短的线段。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请学生把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2)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 直线和线段都可以量出长度。

3. 两点间的一段叫线段。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

课题:厘米和米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 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整厘米数)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懂得了线段有长短之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和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课题)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刻度尺”。

出示课本例题“量一量”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这个物体的一端要对准“0刻度线”。

②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哪一条刻度线。

学生量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展示、交流。

出示课本例题“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小组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通过全班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到刻度4的地方。

在画线段时,一定要在线段的两端表示出端点。

学生画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题中测量方法的正误,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

先让学生量一量,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指出:今后遇到量线段或者物体的边的长度不正好是整厘米时,就可以用“大约”来表明长度。

1.量一量你的笔盒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

课题:厘米和米 本课初备 课时 共 5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

1、 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

二、新授。

1、 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课桌的宽。

提问:你们觉得这条边有多长?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3)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

(1)观察尺上的“厘米”刻度。

出示米尺图,告诉学生:

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又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声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一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那么从0到3的长度就是3厘米,从0到7的长度就是7厘米。

(2)看刻度回答:“0”在哪里?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1到2是几厘米?3到4呢?从刻度0到5是几厘米?从0到10呢?

(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4)请每位学生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教学量一量。

(1)出示一支铅笔。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铅笔的右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请学生说一说铅笔的长度。

(3)想一想:在量的时候为什么铅笔的左边要对准0刻度?不对齐行吗?

(4)打开书第51页,学生看书将例题中括号填完整。

小结: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锝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提问:红线长几厘米?是整厘米数吗?那么它接近几厘米?为什么?蓝线呢?为什么接近8厘米?

(2)小结:在我们量一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时,不一定是整厘米数,只要接近几厘米,我们就说它大约几厘米。

5、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到所要的刻度4。

(2)学生按这样的方式试一试,画一画。

5、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估计。

(2)再测量。

(3)同学间交流数据。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练习设计:

1. 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  )做单位。

2. 知道物品的长短,可以用(  )来量。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

课题:厘米和米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 课时,本课第4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1、量比较短的物品,通常用(  )作单位。

2、量一量,我们的课本大约长(  )厘米,宽(  )厘米。

二、新授。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要量教室、操场这些较大的物体,还用厘米作单位,这就麻烦了,这时就要用不厘米大的长度单位一米(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1、认识长度单位“米”。

(2)请学生将1米长的绳子拉直,试着用两只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再用1米长的绳子量一量课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铅笔的长度,进一步加深1米的实际长度。

(3)出示米尺,观察刻度。

数一数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一看1米是多少厘米。

说明:1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等于1米。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第1题量一量。

(2)请学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注意在量的时候: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端点,尺子要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

(3)量一量教室的长度。

(4)出示第2题,先估计,再测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张开双臂,比划一下。

2、完成“想想做做”2。学生自己填写。

3、 完成“想想做做”3。学生填写,教师提醒看清单位名称。

4、 完成“想想做做”4。

(1)分小组完成下面的活动。

(2)提醒注意测量的方法。

5、 完成“想想做做”5。

(1)口答,并说明原因。

(2)提问“如果这辆车高5米,能通过吗?为什么?如果一座桥高3米,而一艘轮船高4米,能顺利通过吗?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在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做单位?

练习设计:

1.(  )是比厘米大的单位。

2.量比较长的物体时,通常用(  )做单位。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

课题:厘米和米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 课时,本课第5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通过对常用尺的认识以及一系列的测量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1、请学生介绍一下课前准备的尺。

2、着重介绍学生尺、米尺和卷尺。

二、认识自己身上的尺。

1、提问:如果要量一量一乍有多长,你觉得用什么尺量?一步呢?一庹呢?

2、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再汇报测量结果。

3、介绍:根据所测量的一乍、一庹、一步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三、用学生尺量。

1、用学生尺量一量一张长方形纸。

(3)组织讨论: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4)小结。

2、这张长方形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用学生尺量一量折痕大约有多少厘米?学生量好,汇报各自测量的结果。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怎样折?折痕最长?大约多少厘米?你用什么尺量的?

3、想一想,这么一张长方形纸,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为什么?

说明:根据所要测量的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四、想办法量。

1、 学校的篮球场很大,如果要测量出它的长,你觉得用哪种尺量比较好?为什么?

2、 如果给你一根3米长的绳子,你会用绳子量篮球场的长度吗?

想一想如何能在球架下面量出球架的高?

运用所学的知识,认识的测量工具,还可以量出球场上哪些线段的长度?

参加备课人员 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

米厘米课件 篇4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学具,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重点与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体会“先确定每一份是多少再分”这种平均分的方法。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玩一个游戏。这里有6个○,现在请你把这6个○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

1.组织学生小组比赛。

采访:分法最多的组,你们是怎么合作的?是怎么分的?

3.认识“平均分”。

谈话:每张纸条上都是6个○,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分法。现在,我们再继续把这些纸条来分一分,你会怎么分?

讲述:像这样每份都是2 个,或者每份都是3 个,我们就可以说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平均分)

4.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完成“试一试”。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平均分了吗?茄子博士也想考考大家,大家愿意接受吗?

出示:挂有8 个桃子的树。问题:如果每个小朋友分2 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小结:8 个桃子,我们可以把2 个桃子作为一份分给1 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 份,就是分给了4 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也是平均分。

1.第31 页“试一试”。

2.完成“想想做做”第2 题。

先看图,想一想要我们怎样圈?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要求。

今天,你在这堂数学课上有些什么收获?

要求:给学生三分钟,请同桌两个人合作,先用圆片分一分再用水彩笔把分的结果写在纸条上,每张纸条上写一个结果。

比一比,哪组分的方法最多!

观察题中的插图,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小组交流讨论,用圆片摆一摆。指明学生到前面分一分。

学生动手练习,并填空。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圈一圈,并填空。

学生自己选择解决的方法,把分的结果填在书上,再说说用了什么办法分的。

通过把6个“○”的不同分法分类,使学生初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学生用8个“○”平均分,分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通过各人不同分法的交流,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按要求“每2个一份地分”,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体会这种平均分的方法。

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等平均分的活动,进一步体会“每几个一份”这种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学具,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重点与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体会“先确定每一份是多少再分”这种平均分的方法。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例题(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

创设情境:有一天,猴哥哥、猴弟弟一块儿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桃子?

通过分桃子这个情境中“分得公平”这个要求,学生自然地想到“把8 个桃子平均分给2 个小猴”,从而进入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

1.想一想,分一分。

2.说一说,演一演。

3.引导学生比较归纳。

比较:分的方法不一样,想一想,分的过程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分的过程是每份同样多,有的同学是一个一个地分,有的是几个几个地分。)

小结:不管是一个一个分,还是几个几个分……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把8 个桃平均分给2 只小猴,每只小猴4 个。

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可能会有以下这些方法:先分给每只小猴1 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 个,直到每只小猴4 个;先每只小猴2 个,再每只小猴2 个;先每只小猴3 个,再分给每只小猴1 个……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虽然分法可能不同,但分的过程是每份同样多,有助于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1)讲述:小猴吃完桃子后,高高兴兴地下山玩了。半路上,正好遇见黑狗、白狗、花狗3 只狗妈妈在商量事情。原来3 只狗妈妈各获得12 根骨头。黑狗妈妈有2 个孩子,白狗妈妈有3 个孩子,花狗妈妈有4 个孩子。你们愿意帮3 只狗妈妈把骨头平均分给他们的孩子吗?

(2)出示填空题。

①把1 2 根骨头平均分给2 只小狗,每只()根。

②把1 2 根骨头平均分给3 只小狗,每只()根。

③把1 2 根骨头平均分给4 只小狗,每只()根。

2.第33 页“想想做做”第1 题。

(3)分一分、填一填。

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骨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分一分,再填一填。

学生独立解决,再交流反馈。

读懂要求,思考准备怎样解决。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把习题编成童话,提高了学生操作的兴趣,增加了情趣,同时,通过3次分的过程,增强学生“分”的体验,掌握“分”的方法。

通过三次“圈一圈”和开放的分练写本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平均分成几份”的体验。

今天,你在这堂数学课上有些什么收获?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1.谈话:老师这里有1 6 本练习本,请大家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平均分成几份,看看你们能想出多少种不同的分法。可以先用小棒代替分一分,再把分的结果画在纸上。遇到困难可以请教你信赖的同学和老师。

2.在我们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平均分东西的事情吗?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教学目标:1.继续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教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重点与难点:通过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展示8个圆片。

②把它们每4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2.提问:想一想,刚才自己是怎样分的,再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分出的结果,这两种分法的结果虽然不一样,但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呢?

3.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通过两种不同要求的操作,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个星期,老师为了奖励上课认真的同学,特意准备了一些铅笔。数一数有几枝?

3.自主探索。

4.初步交流,总结两种思路。

(3)谈话: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分对了,但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4)小结:虽然结果相同,但他们所想的和分的过程却可能不一样,有的是“每几个一份地分”,有的是“平均分成几份”,

6.展示后小结。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结果每一份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拿出12个圆片来代表12枝铅笔,动手试一试。

5.小组交流。

(1)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内总结:你们小组共发现了多少种分法?把它们分别贴在小黑板上。

通过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操作方法,获得同样的结果,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注重操作的体验和对操作结果的观察。

注重操作的体验和对操作结果的观察、提升。

1.依次出示“想想做做”第1~4题。

(1)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知道都是平均分。

2.“想想做做”第5题。

(1)谈话:图中一共有几本书?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平均分的话,可以怎样分呢?

3.“想想做做”第6题。

(1)提问:图上画了什么?兔子是怎样分的?鸡是怎样分的呢?(注意两种分法)

(2)独立完成填空。

(3)小组交流并订正。

(2)独立完成填空。

(2)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 在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不同素材的图,由扶到放,加深对“平均分”两种情况的认识。初步体会“合”与“分”之间既相对又相关联。

活动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在这堂数学课上有些什么收获?

米厘米课件 篇5

计量单位的教学从长度单位开始,厘米和米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接触。本单元要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教学内容分四段编排,先是有关线段的知识,然后教学厘米,接着认识米,最后是实践活动《量一量》。这样编排出于以下三点考虑。

第一,线段是测量长度的对象,它的有限长度是可以量的,线段的直使测量长度比较容易。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从认识线段开始。另外,一年级(上册)认识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形,二年级(上册)教学线,也体现图形知识的发展。

第二,学生使用的直尺上都有厘米,接触厘米的机会较多,形成1厘米的观念,掌握以厘米为单位测量长度或画线段的方法都比较容易。先认识厘米,然后教学米,便教利学。

第三,教学厘米和米,要用它们计量物体的长度。编排实践活动《量一量》,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发展动手实践的能力。

1.认识线段要体会它的特点。

直是线段的特征之一。第48页例题中一根线放在桌上是弯曲的,用手捏住线的两端拉紧,它就直了。联系这些现象与活动,教材指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在首次引出线段的时候,就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线段是直的,也感受线段是有端点的,长度是有限的。接着画出线段的图形,形象地表示出线段是直的,是有端点的。由于线段具有直的特点,所以画线段要沿直尺的边,或者用有直边的其他工具。想想做做第1题在四个图形中看出哪些是线段,要根据直的特征作出判断,从而加强对这个特征的认识。

每条线段都有确定的长度,是可以比较或度量的。教材先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折痕是一段直的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再要求学生分别折出比这条折痕长些的和短些的折痕。通过折和比,体会每条线段都有长度,而且长短不同,可以比较。

许多物体的边、许多图形的边都是直的,都有两个端点,有确定的长度。把这些边抽象地看成线段,是数学化的表现。

想想做做第3~5题都是在两点之间画线段。第3题只给出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线段。第4题给出三个点,每两点之间都能画一条线段,一共能画出3条。第5题给出四个点,每两点之间都能画一条线段,一共可以画出6条。这些题一方面能进一步体会线段的特点,掌握画线段的方法,另一方面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长度最短等知识作了渗透。另外,从第3题到第5题,问题的挑战性逐渐增加,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厘米,要通过多种活动建立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中去。

第50页例题量课桌的长,这时还没有教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尺量长度。因此,鼓励学生选用文具盒、铅笔等工具进行度量。由于各人选择的工具长短不一,导致度量结果的表达不一致。设计这项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二是需要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才能得到确定的、一致的结果,从而导出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尺。

认识厘米在直尺上进行,因为直尺是每个学生都有的学习用具,上面有厘米。通过看尺上的1厘米,知道它是多长;用手指在尺上比画1厘米,体会它的长度;联想长大约1厘米的物体,把1厘米的长度保存在记忆中。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反复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并逐步深入,初步形成1厘米的长度观念。

在直尺上看2厘米和5厘米的长度,能增强1厘米的观念,也为量长度和画线段作准备。因为2厘米(或5厘米)是2个(或5个)1厘米连起来的长度,量物体的长是看这个长度里面有几个1厘米,画若干厘米长的线段是连续画出若干个1厘米长。这样,在认识几厘米的过程中,加强了对1厘米的体验。估计长度的时候,如果估计它里面大约有多少个1厘米,不仅易于操作,而且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3.教学米,要通过多条渠道建立1米的表象。

第52页例题教学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体会1米。第一个层次是直接感知1米,先看米尺,知道它的长度是1米。再通过操作体会1米的长度,如1米大约有5枝铅笔那么长、大约是地面到小朋友肩的长度、大约是一张课桌的长这些操作,有时把米尺横放着体会,有时竖直着体会,都有利于感受1米的实际长度。第二个层次在米尺上看出1米等于100厘米,不仅教学了两个单位间的进率,还通过100个1厘米的长是1米,间接地体验1米的长度。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里的8米○8厘米的时候,由于认数范围还在100以内,所以不宜把8米化成800厘米与8厘米比长短,应该从1米比1厘米长得多得到8米比8厘米长得多。第三个层次是用双臂比画1米大约有多长,通过动作把对1米的感受表达出来;寻找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把初步形成的1米的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进一步认识米。

能不能在简单的情境中正确使用米或厘米,反映出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观念是不是清楚和牢固。第53页第3题在量出身高中1米长的那段以后,剩下的部分不够1米,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能进一步体会米和厘米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第4题为4个物体的长度选择适宜的单位,如床长2()。可以先想一想家里的床,由此选择米作单位。还要想一想如果用厘米作单位,那么长2厘米的床还能让人睡觉吗?引导学生开展这些形象思维,使米与厘米的长度观念得到巩固。

4.掌握长度单位,要用于实际测量。

在认识厘米的教材里,教学用尺量长度的方法,第51页第一道例题用图画作出示范。还设计了想想做做第1题,只有中间那幅图的量法是对的,另两幅图里的量法都不正确。通过辨别与判断,进一步明白用尺量长度的时候,应该把尺的边和物体的边靠近着平行摆放,而且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接着通过第2题量线段长度和第6题画7厘米长的线段,学会正确地使用直尺。在认识米的教材里,安排了用米尺量黑板的长、量教室门的高,掌握使用尺的方法。

实践活动《量一量》重点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长度观念,培养测量技能,在编排上有四个特点:一是认识卷尺和选择测量工具。在量相当长的距离的时候,如量篮球场的边长,用米尺也是不方便的,这就需要卷尺。在量1拃、1步、1庹的长,以及量肩宽、腰围、裤长、袖长的时候,提出各用什么尺比较合适的问题,引导从实际出发选用测量工具,并通过测量获得体验。二是培养量长度的技能。用学生尺分别量一张长方形纸的四条边的长度,把上、下,左、右各边的长度填在教材指定的地方,初步体会长方形边的特点。用适当的尺量1拃、1步、1庹以及肩宽、腰围等,解决了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是继续开展以前进行的活动,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认识线段时,学生曾经折过长方形纸,把折痕看成线段,并直观比较几条折痕的长短。现在再折长方形纸,还要折出最长的折痕,量出长度,从而体会线段的长短不仅可以通过观察,还可以通过测量进行比较。四是渗透步测。步测是估计长度的一种方法,在不要求精确结果的时候经常使用。先走10步,量量大约是几米。再从篮球场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数数步数,量量长度。在数出从一端到另一端走的步数以后,如果根据10步走的米数,估计篮球场边的长度,就有了步测的意思。这里主要是让学生用卷尺量长度,步测仅是渗透。

估计较短线段或较短物体的长度是一种能力,教材十分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在第51~52页想想做做里有细致的安排。第3题在看出直尺上面的红色线段长8厘米多一些、蓝色线段长8厘米少一些以后,指出它们都是大约长8厘米,初步体会大约的含义。第4题用直尺量自己的手掌宽和食指长,往往得不到整厘米数,需要说成大约多少厘米,从而了解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第5题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量出实际长度进行对照,这里并不要求学生估计得怎么准确,而是体验估计长度的方法。

米厘米课件 篇6

教学内容:教材第47--49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体会cm的含义,建立1cm的实际长度观念。

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用cm作单位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获得成功体验。

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5、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教育,要使用环保铅笔

教学重点: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用cm作单位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难点:体会cm的含义,建立1cm的实际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直尺、图钉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

⑴仔细观察第一幅图,提问:这些同学用了哪些方法去测量课桌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各是多少?为什么相同的课桌,测得的数量却不相同?

⑵仔细观察第二幅图,提问:怎样做才能使测得的数量相同?

⑶你知道有关测量哪些知识?

学生看图,第48页情境图。

2、小组活动。⑴观察尺子,讨论:你知道了什么?

⑵反馈。

⑶教师小结: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下图是米尺的一部分。

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

3、活动:⑴2厘米、3厘米怎样写?

⑵在米尺上分别指出2cm、5cm和8cm的长度。

⑶用手指比划一下,1cm大约有多长?

⑷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cm?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图,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说一说?

⑴观察思考

⑵全班交流

2、小结:

3、学习例2,怎样用尺子去量铅笔的长度呢?

⑴看书,小明和小红是怎么量的?

⑵小明和小红量的这支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上。

⑶操作:量一量自己铅笔的长度。然后小组交流,说一说量的过程。

⑷小组交流。说一说:怎样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4、课堂小结

三、课堂活动

1、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cm。

⑴独立活动。

⑵小组交流。

⑶反馈

2、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cm。

⑴独立活动。

⑵小组交流。

⑶反馈

四、课堂小结。

米厘米课件 篇7

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个方法。

2、通过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被除数小于12的表内除法算式的商,培养联想、推理的能力。

课前准备  配套光盘,长方形和正方形砖两块,钉子板若干、小棒,橡皮筋每人两根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从10里面连续减2,减去(   )次,正好全部减完。

3、引入新课: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可以看出利用乘法口诀,真的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二(  )得八   三(  )十二    二(  )十二

2×(  )=8    (  )×3=12    2×(  )=10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说明:10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

(2)想一想:把10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实际上怎样分?,根据题目的意思,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板书:)

看哪一组办法多?

(4)指名汇报,老师逐条讲解。

(5)指名说说用口诀求商的思路。

(2)想一想他们的商各是多少,你是怎样解答的?

3、小结:这些除法算式在求商时,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很快的解答出来。

(平均分)10÷2=

小组讨论每位同学想想办法。

在计算10÷2时,可以先看除数是2,就想2几得十,这样利用乘法口诀可以很快的求出商。

(3)指名口述解题思路。

(4)学生们填写课本。

请学生们读一读。 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算式。

在探究商是多少的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探究和交流的时间,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算法和经验探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乘法算式、除法算式、乘法口诀有什么联系?

(3)小结:在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跟相应的乘法算式来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3)揭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数字图,请看要求。

1、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左边一副图(有8只小兔子,如果每个笼里放4只,需要几个兔笼?)

提问:既然每个笼里放4只,说明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算式表示?

(3)集体订正。

提问:算式中的8、4、2分别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求出8÷4的商的?

(4)出示右边一副图。

(桃树上有12个桃子,小猴2天就吃完了她们,平均每天吃几个?)想一想:要求平均每天吃几个,可以用怎样的算式来表示?为什么?(板书)

(5)小结:以上这两题,我们都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答的?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1)请学生们一组一组的完成。

(1)学生进行比赛,要求一组一组完成。

(2)学生默算。

(3)学生开火车比赛。

请学生说说这副图的图意。

(2)学生填出算式。

12÷2= 学生填一填,算一算,并说说算式中答数的意思。

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实际意义,同时巩固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初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能有条理地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想想做做”第6题插图,6根小棒。

课前准备  配套光盘,长方形和正方形砖两块,钉子板若干、小棒,橡皮筋每人两根

一.复习。

1、先摆一摆,再列式计算。

(1)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板书:6÷2=3)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把6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板书:6÷3=2)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出示:有4只小兔子,如果每只兔子吃5个萝卜,一共需要多少个萝卜?

(2)说说为什么这题要用乘法算?算式4×3=12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先操作,再列式。

(1)学生列式解答。

二.教学运用除法解决问题。

1、教学“想想做做”第6题左边一题。(1)出示插图及左边题目。

提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通过这句话的叙述,它是把20个萝卜怎样去分的?要求可以分给几只兔子吃,就是求什么?(板书:20÷5)

提问:算式中20表示什么?5呢?20÷5得多少?你是怎样计算得到的?(板书:=4)

提问:算式中4表示什么?算式20÷5=4表示什么?

(2)提问:要求每只兔子吃多少个,就是求什么?(板书:20÷4=5)

(3)说说这题是怎样解答的?

提问:算式中20、4、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算式20÷4=5又表示什么意思?说一说这题为什么也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3、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都是用什么方法来解答的?每道题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小结

小结:虽然这两题的被除数比较大,但仍然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计算。

(1)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这两题都在平均分一些萝卜,由于分的方法不同,所以所求的问题就不同,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通过对算式的比较,让学生领会一句乘法口诀可以算两道除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2、口答:看口诀,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二四得八     四五二十   五六三十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想想做做”第9题。

(1)学生一组一组地口算。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组织观察,体会同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三道算式,并指导正确的书写方法。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除法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吗?在一般情况下,一句乘法乘法口诀能解决几道除法算式?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进一步巩固用乘法口诀的方法,加深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较熟练地口算除法算式。

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巩固用乘法口诀的方法,加深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较熟练地口算除法算式。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运用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看一看谁算得做好、最快。(出示课题)

口诀求商的基础是乘法口诀,要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背口诀。

2、 完成练习五第二题,

(2)集体订正,说说每一组算式的联系,她们分别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3)提问:口算除法的商,一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算?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几道有联系的除法算式?

(5)小结。

3、 看口诀,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4、 完成练习五第三题。

提问:除法算式是根据什么找到家的?计算除法时可以怎样想?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过程。

(1)学生一组一组完成。

(4)请学生说出每一组算式中另一道有联系的除法算式。

三、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

完成练习五第6题。

(1)指导学生先算出一边算式的商,再把商与另一边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2、 完成练习五第5题。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注意对班级准确率、速度的记录。

4、完成练习五第7题。

四、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8题。

(2),想一想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怎样列式?

2、小结。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说说各自的想法,并说说列式的理由。 通过应用口诀进行乘、除法计算的对比,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提高熟练运用口诀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进一步根据乘、除法的含义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通过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可以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巩固对除法的认识。

3、逐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学生进一步根据乘、除法的含义解决相关问题。

一、

基本训练。

1、 口算。

10÷5=  6×2=    4×3=  4×6=

15÷3=  5÷5=   12÷3=   2×3=

3×6=  5×5=    3×5=  12÷2=

6÷3=  18÷6=   8÷4=  30÷5=

2、口答。

(1)3个6是多少?

(2)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3)18里面有几个3?

学生口算,并说说其中几题的计算过程。

根据不同数学语言的描述说出算式,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多样的数学表达方式,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二、

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

1、揭示课题:根据乘除法的含义,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出示课题)

2、完成练习五第9题。

(1)出示第9题插图。

你是用什么样的算式解决的?为什么用除法?

3、完成练习五第10题。

(1)出示第10题插图。

你是用什么样的算式解决的?为什么用除法?

请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

说说在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思。

请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可以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加深对除法的认识。

比较:一个小朋友要把15盆花平均排成3行,另一个小朋友要把15盆花平均排成5行,结果每行排的一样多吗?

4、完成练习五第11题。

说说是用什么样的算式来解答的,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说说算式中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比较,想一想:每次抬的个数与抬的次数有关吗?有什么样的关系?

5、完成练习五第12题。

小结:通过这3题,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解决,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师小结后完成第4题。

6、完成练习五第13题。

观察表格,

小结:把一些物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求可以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而且平均分时,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的个数就越少,每几个分一份时,每份的个数越多,分的份数就越少。 组织学生讨论:排的行数多,每行盆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让学生先说说题意,然后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依次完成第1、2、3题,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除法)来计算?

请学生按要求,用12个圆片摆一摆。

可以同桌互相配合,完成摆一摆和表格。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认识厘米课件 | 厘米与米的认识教案 | 公顷平方千米课件 | 厘米教学反思
上一篇:保护牙齿小班教案 下一篇:播音主持简历自我评价3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