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 #钢琴家观后感15篇#】这篇文章是我从网络上认真搜索到的“钢琴家观后感”,你觉得作品名观后感很难写吗?这次观看作品都会让心中有许多感触想要表达出来。观赏完毕,我们对这部作品有各自的体会,观看完后让我们获得了许多内心的感想,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
钢琴家观后感 篇1
灵动的手指如精灵般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自由跳动,神奇而美妙的**缓缓流出,充斥着耳膜,净化着心灵,电影钢琴家观后感2000[专题]。我们的钢琴家优雅地沉浸在钢琴艺术中。然而,这一切的美丽都在突然的声音中停止,开始了残酷的战争。以下是一篇关于2000年电影钢琴家印象的文章。
欢迎大家阅读!
电影钢琴家观后感2000战争是灭绝人性的,生命是脆弱无助的;现实是残酷无情的,理想是圣洁伟大的;尊严是不可亵渎的,真情是不可战胜的;生存是虚弱渺茫的,艺术是浴火重生的。
当秀才遇见兵痞,当琴师遇见纳粹:《钢琴家》,一部犹太人的血泪史。
波兰是一个历经沧桑的民族,是一个孕育了无数艺术人才的国家。一片充满战争、鲜血和泪水的土地,一个显示出无比坚韧和活力的精神象征。
为什么我的眼睛经常含着眼泪?因为我深深地爱着她。观影的自始至终,我仿佛听到大师一直在自语。
伟大的罗马波兰斯基,向你致敬!只有你才能让一个人的灵魂受到震撼和洗礼。
这是一部让我面无表情心情沉重凝神屏气一口气看完的电影。
战争的梦魇是不能忘却又不忍心将它回忆的。然而,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必须以某种方式反思我们的国家和我们自己,比如电影。
暂且不谈民族话题,只谈战争中的人性和人性之间的战争。
影片以无比沉静、客观的笔调着重刻画了纳粹的残暴。以纳粹的灭绝人性来反衬和平的弥足珍贵。例如,最后,钢琴家凝视着冉冉升起的太阳,温暖但并不耀眼。柔和的光线抚摸着他的全身,拥抱着大地。
面对无比强大的战争机器,艺术是脆弱的;然而,当那个德国上校在面临全线溃逃的时刻,却又惊人的皈依于堪比上帝的美妙琴声,艺术的伟力又是何等强大!波兰斯基以这种合理的矛盾分析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多面,表达了对艺术精神的极力讴歌。
面包与钢琴,生命与理想,孰轻孰重?是尊严的死去,还是苟且的活着?是保存实力,还是从容赴死?活着还是死去,面对废池乔木,艺术如此苍白而虚弱。
钢琴家废墟中的饥不择食,斯文扫地,让人心生无限悲恻。为了一小块面包,一滴水本能的欲望,让我们心痛,心碎,心痛,我们没有理由不忍受这样一个人的处境,一辈子。我们似乎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得到了某种自我照顾。
这是一种生命极端意义上的惺惺相惜。
我们越是经历生活的种种摧残,就越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你可以像钢琴家的弟弟一样为了尊严、气节宁折不弯不惜与**势力共存亡,你也可以像钢琴家一样首先谋求基本的生存而暂且把理想退求其次,…… 价值观是迥异的,活法是具有极端个性色彩的,然而追求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却是电影向我们传达的永恒积极主题。
阿德里安·布罗迪主演的演出相当成功。
在平静的外表下,有一颗善良而坚韧的心。清癯且挺拔的肢体,白皙略带病态的肌肤,乱如蓬草的长发,一副无限悲天悯人的忧郁眼神,努力保持的镇静及临危不乱的儒雅风度,的确气质迷人。然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恐怕莫过于那方始终倔强而又坚挺的体现自己不屈风骨的标志性鼻子,还有烘托红花的无数绿叶。
具有辛德勒般侠义心肠的红颜知己多萝塔及丈夫,失散心爱男人而不停问询路人的神经质老妇人,在战火中保持革命乐观心态的地下工作者……一个个小人物的刻画,极好的渲染了场景和时代氛围。也就是说,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些个性突出、精彩、难忘的小人物真是功勋卓著。
窗外,是隆隆的炮火硝烟,一群群被恐惧吞噬灵魂的生命体如同泥土野草一般被践踏。
在室内,我蜷缩在破被子里,面对心爱的钢琴爱好者,我只能和她保持一段距离。
纤细灵巧的手指,像蝴蝶一样,在键盘上轻舞。内心充满煎熬充满无穷无尽的渴望:渴望和平,渴望生命,渴望尊严,渴望艺术,学人智库《电影钢琴家观后感2000》。正义最终战胜**。
只要生命一息尚存,琴声永远猎猎飘扬。废墟上空,永远回响着一曲生死不屈、永不磨灭的生命赞歌。
我挚爱的钢琴呵,爱你就像爱生命。电影钢琴家观后感2000《钢琴家》是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标曼的自传体**改编的。犹太裔钢琴家史标曼正在波兰电台弹奏钢琴,德**队的炮火打断了他的节奏。
德**队占领了波兰,波兰犹太人的大**开始了。史标曼不得不变卖钢琴,以保全家六口人活命。他们戴上标记犹太人的臂章,搬到德国指定的贫民区。
在那里,斯坦曼目睹了犹太人挨饿受辱和死亡。但最终,和所有犹太人一样,他们并没有逃脱被油轮送往集中营的命运。就在上车的人群里,史标曼被充当犹太警察的邻居,拉了出来,但从此他与家人生死两隔。
钢琴家观后感 篇2
回家三部曲中最喜欢的就是海上钢琴师了。
第一次看的时候很震撼,说实话还没细想就被电影感染了,再看时候,是浪漫到骨子里的忧伤。喜欢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一个虚幻的传奇,像是用胶片记录下的梦境,在意的,是梦的感觉和梦醒后的失落。
终其一生,1900没有碰触过陆地的感觉,他是海的儿子,陆地对于他,不是家园,记得片中的一句台词,所谓的爵士乐之父轻蔑地称1900为屁股下坐着大海才能弹奏钢琴的人,但是个人认为,这句话,极尽嘉奖。大海是造物的奇迹,一直固执的相信,面对大海,能感受到这世间所有的传奇壮丽,海的平静,海的咆哮,海的低语,海的色彩 1900是否就是在那些个枕着涛声入眠的夜里,听到了海的歌声,体会了音乐的神奇,他的弹奏,是浩瀚大海的歌唱。
1900的足迹在弗吉尼亚号上,长、宽、深,不过一条船的距离,但是,随着弗吉尼亚号在海上航行,1900遍访海的角落,他从来不曾离开大海。想起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同样是一个灿烂微笑的长不大的孩子,一个钟爱着大海的深情的男人。一个是站在悬梯上眺望陆地的尽头,一个是站在峭壁上凝望海洋的无垠,两个离不开海的男人,最终都与海洋相守。这两部影片让我思索,什么是自由。大家都知道的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对于1900来说,无限的陆地不是自由,爱情也给不了他自由,他的自由,在于钢琴上88个键的弹奏。 1900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键盘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应付得来。走过跳板,前面有无数的键盘。事实如此,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么奏得出音乐?那是上帝的钢琴,我弹奏不来。 听1900说这番话时候,想起一副对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可下;地为琵琶路为弦,那个可弹。自由不取决于你有多大的房子,而是你是否是房子的主人。
看完这部电影,有一些怅然若失的感觉,如同1900所说 只是街道,已经好几千条。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 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无止镜,茫茫无际,思前想后,那样的日子怎么过? 这世间有太多的选择,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或许有时候在有限中更容易体会生活的真谛,专心的做一件事,聆听内心的声音。
上帝把1900送来这人间,几十年的光阴,他安闲地享受也让旁人享受音乐的美好,只是,他终究不属于这个世界,声光伴我飞,他和弗吉尼亚号一起回到音乐响起的地方。
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是大海动荡的那个晚上,当1900弹着钢琴在大厅里徜徉,大海是他和钢琴的摇篮,如孩童般经历最纯真的音乐梦境。
钢琴家观后感 篇3
今天把《海上钢琴师》看完了,刚开始听到《海上钢琴师》的名称和看完简介后,我以为这是一部如《泰坦尼克号》般以凄美爱情故事为主线的电影。看完后才知道并不是这样的,虽然里面有一些爱情元素,但那并不是主要元素,主角的音乐才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这部电影把主角打造得非常神秘,他的出生,他的钢琴技巧等等,都显得非常神秘,都是无迹可寻的。主角拥有一对忧郁的眼神,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一双如梦幻般的双手。他有着对人性的敏锐洞悉,总能一眼看出一个人背后的故事,这使他可以在船上的一小片地方通过船客观看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他总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这微笑是在嘲笑世人的虚伪吗?还是洞悉世俗的一切的自信呢?他弹钢琴时就像有四只手,如梦幻般,使人难以忘怀。他的一生都在船上,从没下过船,即使是要炸船也没下过船。他能够在有限的琴键,弹奏出无穷无尽的乐章。却不能在陆地上如无限的琴键中弹奏一首曲子。他在面对陆地的道路上时,对前途充满迷惘,只有在船上,才能找到他的最终归宿。他,生于船上,长于船上,死于船上。他在船上开始,最后也在船上结束。最终,他选择与船共同走向灭亡,这是他自己选择的一条路,这也是他找到的一个归宿。我如同他面对陆地时,对人生的前途充满了迷惘,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那么,我的归宿又在哪里呢?
钢琴家观后感 篇4
父亲、钢琴、音乐、爱铸就了他的一生,一位伟大的钢琴家,一种淡淡的哀伤。
刚开始看《钢琴师》的时候,大卫的一顿疯癫让我感到烦躁,但是当大卫回忆起自我的童年,当他演奏起那首肖邦的曲子时,钢琴曲的那种美感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力,让我有了继续看下去的兴趣。
我认为大卫的一生有着一种淡淡的哀伤,父亲对他有着一种变态的爱,一个“小提琴的故事”父亲将自我对音乐的热忱强加于他身上,使得年幼的大卫从小就务必承受着来自父亲的压力,但也正是因为父亲这种偏执的爱使得大卫醉心于音乐,让音乐完全占据了他的全部生活。
正是因为对音乐的热爱使得大卫与父亲反目,背井离乡到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对音乐的热忱让他完全投身于音乐,但是又无法摆脱与父亲之间反目的心理压力,那种众叛亲离的情感缺失使得他对音乐近乎疯狂,以至于最后精神崩溃。
妻子吉莲的出现给大卫的生活带来了光明,与吉莲的爱和婚姻改变了大卫的生活,再一次演奏会的成功更为大卫走出自我的阴霾带给了动力。
本片以大卫的回忆为主线,从小时候,到伦敦求学,到精神崩溃,到重新登台,这中间音乐起了重要的作用,大卫的一次次登台成为全片的线索,优美的钢琴曲成为影片的灵魂。
影片中很多场景给人很强的视觉与听觉冲击力,看完这部影片,对影片中的一些场景印象很深,大卫在雨中跑入餐厅的狼狈,崩溃的他在众人面前弹奏时的自信;结婚时蹦着,跳着,像孩子般的自由和幸福这些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天才的成长总是充满坎坷,而天才的陨灭更是让人心酸与叹息,这正是大卫一生的真实体现,无法释怀的父辈的期望,心中怀着对梦想的追求,叛逆与梦想,让这个天才少年大卫在到达音乐的顶峰的同时却也进入了人生的低谷,但是最后大卫的婚姻与感情又为这位天才悲哀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无论是从情感的表现还是从音乐的使用来看,《钢琴师》这部影片都堪得上是一部经典之作,能获得奥斯卡奖项也是必然。
钢琴家观后感 篇5
所有的性格都可以因为生存而泯灭
《钢琴家》影片的开场是沉默的黑白,我依稀感觉到了一丝肃杀,战争来临前的平静让我心生不安。从影片中,我看到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同种族之间的战争和灵魂的战争,看到了懦弱和力量同时存在于人的身体中。整个影片低沉而又尖锐,平淡而又百感交集,两个半小时内,我感觉经历了一场战争那样的漫长。
乍一看,我看见了阿德里安·布洛迪。倒转的眉毛总是代表温顺,红润纤细的手在琴键上飘动,轻轻地抚摩琴键。他年轻瘦削,眼睛里流露着艺术家的纯洁,薄薄的嘴角无声诉说着艺术的柔弱和易碎。音乐温柔得让人想永远的沉睡于其中,正当我们淫浸于这样轻灵的钢琴的音符跳动里时,忽而第一次炮声扑面而来,如定音鼓般沉闷压抑,斯兹皮尔曼没有惊恐,继续轻抚着他的爱人,眼神一如既往的充满柔情。
而后又一次,剧烈且强硬,当我以为斯兹皮尔曼会继续不为所动时,他被震动了,紧接着玻璃破碎的声音骤然响起,而钢琴声却继续缠绵,可是再一次的,当玻璃被炮火震碎,钢琴声也在一片杂乱中戛然而止。
残酷和不幸到来了。艺术和人性冲突时,钢琴家被迫离开他的“恋人”,卷入到了战争的漩涡—没有生命,便不会有艺术。
这部电影采用了一种更直截了当的方式。斯皮尔曼自始至终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甚至没有失去亲人或解放后的轰鸣。这种心理状态应该说是一种早期的忍让,但后期逐渐变得麻木。
谁也不会预想到,伴随战争而来的,是种族间的屠杀。纳粹党先是掠夺了犹太人的财产,再将他们赶到了隔离区,年幼的小孩由于饥饿爬狗洞出去带粮食回来被活活打死在洞里慢慢失去声响、年迈的老头因为残疾不能站立向士兵致敬被从楼上阳台扔下去没有一丝声息、青年因反抗被屠杀、少女逃跑受枪击死亡保持跪的姿势,我看到了战争席卷了一切,无论男女、无论老少。
枪下,瘸腿的舞步飞快,瘦高的女人和矮胖的男人搭档,欢快的音乐和胆怯的舞者,他们拼命地跳舞,因为只要他们倒下,就会被喜欢这种恶作惧的德国士兵杀死。一层薄薄的闹剧覆盖了践踏的残酷和被剥夺尊严的痛苦。
原来人可以这样的以残忍作为快乐。
当当了犹奸的警察把斯兹皮尔曼从队列中揪出、死死地按住他,喝令他快点逃离,保住自己命的时候,我突然发觉,人们以为坏蛋的这个犹奸并不像想象中的没有人性,战争中,所有的性格都可以因为生存而泯灭。
在废墟搜寻食物的日子里、在屋子里等待救援的日子里、在四处躲避无依无援的日子里,他寻找任何可充饥的东西,用过的浴池水、长芽的马铃薯、空盒里的饼干屑。在被毁的大楼里,他是唯一像鬼一样的生命。瘸着一条腿苟且偷生,四处躲避缺无法找到一方净土,他的人生一如这世界一样浸淫在战火之中。
斯皮尔曼经历了无数险情,奇迹般地躲过了灭顶之灾,在苏联红军进攻前不久,他正全神贯注地试图打开一罐发现物。突然,他听到一个声音,转身,一个德国军官站在他面前。
我顿时像主角一样心剧烈地跳了起来、一瞬间觉得世界都完了。
也许斯皮特曼是个可怜虫,他活了下来,但遭受了那么多痛苦,但也许此时上帝看到了他的眼角。纳粹军官并没有我想象中一枪终结了男主角、终结了影片、终结我内心里的战争。在我眼里那位军官是那么的高大与英俊,他帮斯兹皮特曼在废墟般的一个阁楼中找到更安全的藏身处,并几次给他送来食物。
苏联红军走近华沙,的军军官最后一次来看望他时,他不仅给他带来了食物和报纸,还把军装留给他御寒,因为华沙已经很冷了。斯皮尔曼不知道该如何感谢这位德国军官,只告诉了他姓名和在波兰电台工作的情况,希望将来有机会回国。
一瞬间,我被这个纳粹感动了。不仅是因为他的善举,更多的是因为他让我还相信,就算欲望扭曲了侵略者的世界、扭曲了他们的人性、扭曲了他们对生命的看法,始终还是有友善存在于部分人的心中。
人性,或许不会被完全泯灭吧?!
只是他也死在了苏联的监狱里。据我看的资料,他由于说救过犹太人,激怒了苏联人,认为他撒谎,反而被摧残致死。斯兹皮特曼终究没把这人性闪光点的载体解救出苏联,解救出战争。
同样,他之于战争,也无法置身事外。。。
整个影片对人性的震慑以及对那些不幸生活在战争中的生命的哀悼,如同斯兹皮特曼最钟爱的肖邦一样,哀怨、悲伤,却永远不会失去生命的活性。音乐像水一样潺潺,生活和艺术像水一样潺潺。即使有战争,即使有苦难,无论怎样,生存是最大的胜利。
钢琴家观后感 篇6
我是流着泪看完《钢琴家》的,导演给了我太多震撼。罗曼·波兰斯基是一位继承了黑暗宿命论世界观的艺术大师,他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不断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角。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躲国纳粹德国迫害的故事。
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这部电影是根据波兰著名钢琴家斯皮尔曼的自传小说改编的。斯皮尔曼生于1911年,从小就在钢琴方面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后来被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在欧洲音乐界受到高度赞扬。回国后成为波兰最年轻的钢琴家之一。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犹太人,斯皮尔曼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他的父母、亲戚相继被送到集中营。他被迫开始逃亡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到处躲闪,等待帮助。死亡的阴影伴随着他。
直到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被他的钢琴音乐打动,决定冒着保护年轻音乐家的风险。在他的庇护下,斯皮尔曼苦撑到二战结束。波兰斯基作为二战的见证者和幸存者,已经很久没有触及二战的主题了。他承认他没有办法面对这种经历。
他的童年与斯皮尔曼很相似,作为波兰犹太人和俄国移民的儿子,波兰斯基在1933年生于巴黎,3岁时父母带他迁回克拉科夫,1940年德国入侵波兰后全家被送往集中营,他的父亲被捕前想尽办法使年幼的儿子得以逃生。正是因为曾经亲临其境,所以波兰斯基在写实风格的基础上,倾注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和强烈情绪,《钢琴家》很真实,这离不开导演的个人经历,从大屠杀中躲过一劫的波兰斯基,用他的才华搬回记忆,让银幕前的我们感同身受、体味感动。
灵巧的手指像精灵一样在黑白钥匙上自由地跳动。神奇美妙的音乐缓缓流出,充满耳膜,净化心灵。我们的钢琴家优雅地沉浸在钢琴艺术中。然而,这一切的美好都在突然的爆炸中停止,残酷的战争开始了。于是,绝大部分时间,犹太人男主角都是在纳粹的枪口下胆战心惊地躲藏和逃命。
在一个好心人的帮助下,他险些错过了去集中营的火车,在纳粹的眼皮底下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那个在街上不停的寻找丈夫的妇女,那个被钢琴家从墙洞里拽出来却已经死去的孩子,那个活生生被扔下楼的残疾人,那个只问了一句“去哪”就被杀死的女人,那个不停自责杀死亲生婴儿的母亲…人们亲身经历的都在清晰地指控着德国纳粹的暴行。在那个充斥着纳粹、逃亡的世界里,除了活着,其他什么都失去了意义。
我最难忘的印象是,父亲用最后20元买了一块糖果,切成小块给家人吃。虽然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一步步迫在眉睫,但其内在的凝聚力和温情依然存在
这部电影的高潮是钢琴家们疲弱地挣扎着打破一罐救命药。当罐子掉到地上时,一个德国军官的脚出现了。在德军军官的指挥下,他蹒跚着走向钢琴,不停地握手,因为饥饿和恐惧,但很快他融入了音乐中,他带着愤怒和兴奋演奏了一首小夜曲。德国军官被钢琴家的才华所震撼,后来,他将食物拿给钢琴家,坦然地说“我们投降了”,看到钢琴家瑟瑟发抖,便将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他。
这一切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甚至认为自己将有机会再次听到钢琴家的音乐。战争使人恐惧,然而人性却又让人看到希望。
战后,恢复了健康和衣着的钢琴家们正在音乐工作室里录制唱片。此刻,他的曲调是柔美舒缓的,是长途奔波的旅人的憩息,是久困牢笼后的解脱,当历经劫波的好友出现在录音棚外时,钢琴家流下了无声的泪水,琴声在继续,影片的结尾,演奏的场景转移到了万众鸦雀无声的剧场中,在经历过战火、生死离别、家破人亡的苦痛之后,人们又可以坐在剧院里聆听一场优美的钢琴演奏,每个人的心中带有许多感慨和激动,此时此刻,音乐成为他们历经磨难后接触到的精神上的最温柔的抚慰,抚平他们那饱经痛苦蹂躏的心灵,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音乐是他们的精神天堂,是他们心中最神圣的精神洗礼。
钢琴家毫无保留地演奏。他想把最纯净、最美、最美的音乐传递给每一颗干燥的心。
对于生活在纳粹铁蹄下的犹太人来说,他们失去了作为人的基本尊严,甚至连生存权都被剥夺了。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被纳粹处决,不需要任何理由。相比之下,能够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是幸福的,许多在我们看来如此唾手可得而从未有过任何感恩的事物,在另一个时空环境下,就会变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我们应该用一颗更加知足和感激的心来对待我们拥有的一切。
优秀的电影,会启发你思考生命的意义,会让你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会让你感受振奋和愉悦,《钢琴家》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钢琴家观后感 篇7
《四指钢琴家读后感》
《四指钢琴家读后感》是一本令人深思的书籍,通过讲述一个四肢残疾的钢琴家达利奥·尼克尔斯基如何克服困难,追求音乐梦想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城市里的家庭,达利奥患有先天性四肢残疾,生活在一个四十年代的贫穷环境中。尽管他的家人希望他能够有更好的未来,但他却被社会的偏见和歧视所困扰。这些困难并没有打垮达利奥的斗志。他对音乐的热爱使他坚定地走上了钢琴之路。
在追求音乐梦想的过程中,达利奥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努力。他的四肢残疾限制了他的手指灵活性,但并没有限制他的音乐天赋。他用顶嘴和鼻息来弹奏钢琴,尽管效果并不理想,但每次尝试都让他更加坚定。他坚信只要坚持努力,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
在书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达利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音乐的热爱。他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利用自己的残缺身体打造出独特的演奏风格。他参加音乐比赛,屡次失败,但他从不气馁,总是坚持再接再厉。最终,他凭借着他的天赋和坚持,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钢琴家。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达利奥的坚韧和勇气深感敬佩,也对他所展现出来的音乐才华感到震撼。他用别具一格的演奏方式,带给人们一种前所未有的音乐体验。他用他的音乐,将自己的信念和力量传递给了每一个人。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它让我认识到,困难和挫折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它们并不能决定的命运。只要有信念、勇气和毅力,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的不完美和缺点并不妨碍成为优秀的人。
这本书还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它还有很多独特的力量。它可以温暖人心,激励人们面对困难,它可以传递情感,抚慰灵魂。达利奥坚持自己的梦想,用他的音乐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小编认为,读完《四指钢琴家读后感》,我被达利奥的故事深深震撼。他的坚韧不拔、克服困难和对音乐的热爱给我很大的启示。这本书不仅仅讲述了一个钢琴家的故事,更是在讲述一个人如何面对困难、不断努力追求梦想的故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像达利奥一样,勇敢地面对,永不放弃。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四指钢琴家,在这个世界上奏出属于自己的动人乐章。
钢琴家观后感 篇8
前几天闲来无事,便在某奇搜腾电影,翻看翻看着,便发现了《钢琴家》这样一部电影。
第一印象便是这朴实无华的片名,《钢琴家》,便不是说是一个钢琴家或者是一个关于钢琴的故事喽?怀揣这这样的好奇,我观看了这部影片。
142分钟的影片却让看后的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可讲的地方太多了,以至于让人不知从何说起……
那就简单说一些吧。
影片的开头是美好的,钢琴家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了自己心仪的女子,但突如其来的禁犹太令,让原本美好的人生被改写,所有的犹太人被迫搬迁到人为划分的犹太区,受尽侮辱,历尽险恶。犹太人仿佛牲畜一样被军官蔑视羞辱,也被世人所嫌弃。犹太人们被困在围墙中,他们失去了新鲜的面包,更失去了生而为人的自由。 而有些犹太人,不仅失去了自由,更失去了一个民族的节操,他们打骂同是犹太人的.别人而来显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殊不知在别人眼里,他们是那低声下气的狗,是比那些失去了自由的人还可怜的人。
这部影片中最让人印象尤为深刻的一幕,德国军官发现了藏身的男主,却没有杀了他,而是听着他的钢琴演奏陷入深深地回忆中,更甚于之后主动帮助男主给之于食物衣物。这位德国军官本性并不是坏的,而是由于战争的残酷而不得不去战斗杀戮,他不想死,所以在感受到钢琴家的求生欲后而引起共鸣。虽然最后他的确是死了,但这不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么?
战争,对于这个世界的危害是极大的,而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个人,最痛苦的便是失去家人失去以前拥有的所有,而这些情况,在战争是最为常见的,活下来真的很不容易。影片极其深刻的以一个平常艺术家的亲身经历刻画出了战争的残酷,也表现出了一个人对生的渴望,让我们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厌恶战争而对生活抱以希望。总之,这是一部值得去看值得深思的影片。
钢琴家观后感 篇9
一天,我刚打开电视机,就听见了悦耳的钢琴声。仔细一看,是《中国达人秀》节目里一个人在弹钢琴。琴声一落,台下立刻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每一个人都在起立为他鼓掌。原来他是在用脚弹钢琴。
他叫刘伟,小时候被高压电夺去了双臂。在家人的帮助下,他每天坚持学习用脚穿衣服、吃饭。因为酷爱音乐,他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选择用脚弹钢琴。
刘伟在《中国达人秀》舞台上的每一次演出都能引起所有观众的赞赏,最后更是一举夺得首届中国达人秀的冠军。站在领奖台上,他却平淡地说:“我觉得用脚弹钢琴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我只是改变一下方式而已,世界上也没有人规定只能用手弹钢琴。”
面对不幸,有的人抱怨命运的不公,有的人消极沉沦,而刘伟却选择了坚强。他说:“在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用脚弹钢琴,看到了一个失去双臂的人比更多健全人还要精彩、快乐。
我想,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催生出的生命奇迹吧。
钢琴家观后感 篇10
在战争过程中,没有人知道战争何时结束,英、法、美是否向德国宣战,的过纳粹是否有一天真的会自杀。伴随着受战争**的人们,除了严寒,饥饿,疾病还有每天无止境的紧张和惶恐,大脑无时无刻不绷紧,精神始终处在崩溃的临界线,人们在每天的担惊受怕中又始终保留了一丝的侥幸,或许英法美真的向德国宣战了,也许德国纳粹不像别人说的那么残忍,也许他们不会杀害自己,因为杀死一个平民对他们来说并没什么特殊的意义。即使在临死前的第二天,人们仍然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仍然相信有一个美好的发生。
战争真的很残酷。它显示了人性最丑陋和罪恶的一面。即使在战后,它也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和遗憾。
有时,我认为战争没有对错,只是人们的信仰和立场不同,但战争是以最原始、最残酷、最直接的方式证明自己的信仰和立场。
什么比贫穷更可怕?面对疯狂的、不人道的战争,尊严被践踏到最低层,流离失所、绝望、饥饿。面对亲人同胞被**无能为力。法西斯主义把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家变成了废墟中的老鼠。
当他颤抖着双手,切下最后一个土豆时,当他冲进屋子,翻遍橱柜时,他什么也没有得到,当他笨拙地摆弄工具,只是为了撬开一个过期的罐子。 观者如我只剩下沉默无语,内心无比震颤。
当生命的意义只是为了生存,时时生活在恐慌和饥荒之中,生存需要一颗多么坚强和坚韧的心。这是最现实意义的电影,绝望和凝重的感觉始终缠绕,将自身代入一秒,都会觉得,身处和平年代的自己的生活与之相比简直幸福无比。
钢琴家观后感 篇11
上帝是公平的——读《四指钢琴家》有感
也许上帝会偷走你拼图中的一张,让你不再完整,但上帝始终是公平的,它会在另一方面来弥补你,经过你的努力之后,奇迹会出现的。
——题记
李喜芽是韩国著名的钢琴家。可是在她刚出生时,只有四根手指,并且身体比例严重失衡,母亲给她找了许多名医都束手无策,就连1+1=2这种常人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母亲一遍一遍地教,她还是学不会,而在一次无意中母亲发现她对歌词记忆的很快,并且对音乐颇有兴趣,于是母亲教她弹钢琴,最后,她超越了自我,成就了自己,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一个人,不管她是残疾人还是正常人,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无论什么事,都可以成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扬长又何必去避短呢?成功时,你的缺点就会变成优点。因为在你成功之时,人们只懂得去赞美,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却不知道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与泪水。有位将军说过一句话:“要想少流血,就要多流汗”。大家都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吧,但有谁能设身处地的去了解成功人士的心酸呢?
当上帝偷走了掌管你听觉的那一片图时,他也会让你的嗅觉或视觉变得异常敏感。只有你自己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经受了常人难以经受的磨难,那么上帝总会被感动,总会眷顾于你。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我们不能靠自己的几分天资去弥补别人后天的努力,但别人却能用后天的努力来弥补你的几分天资,只要敢想,敢做,上帝对每一个人,总会是公平的。
钢琴家观后感 篇12
我曾经读到过这样的一句话,觉得用它描述电影《钢琴家》再适合不过——“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钢琴家》让我窥探到了被裹挟在黑暗的不可抗力中时人性的挣扎。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波兰,飞机轰鸣、炮火连天,扬起的滚滚烟尘遮天蔽日,盘旋飞舞在这个中欧小国的上方,构成惨淡的灰色恐怖。这个时代的尘灰有千斤重,呛进鼻腔,落入肺里,压垮了百万条生命;而那些屹立不倒的人,有的被杀戮的恶念同化,也有的坚守着最后一丝纯良,在那个不堪的时代里依旧熠熠生辉。
主角席皮尔曼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像行走在万丈深渊上空唯一的独木桥上,在阵阵谷底袭来的狂风中颤颤巍巍地保持平衡。在那个存活比为1比12的可怖战争年代,作为一个被迫害的犹太人,他能活下来无疑是幸运的。是他对艺术永恒不灭的追求,让他从一个幸运值点满的普通人,升华为砂土中的金粒。或端坐在广播站,或带着袖标浸润在餐馆的油烟蒸汽里,或躲在狭小的屋中,或胡子拉碴地瘫坐在废弃医院的塑料椅上,或被笼罩在德国军官的峰芒下,他的目光始终虔诚,他对演奏钢琴的那颗真心始终热忱。多舛的命运没有把他打倒,他逆流向前,手中紧攥着的救命稻草,就是音乐。席皮尔曼的挣扎是故事的主线,像画卷般铺陈开来,被导演波兰斯基渲染得格外苍凉和悲壮。不过不得不提的是,也正是因为钢琴家的身份和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力,他才得以在纷乱中生存。若没有它的保护,席皮尔曼早就被某次命运的烈火燃烧殆尽了。
就我听说的,更多人的意难平其实是德国上校霍森菲尔德。从电影展现的那面来看,他是个完全的好人——有教养、有良心,温文尔雅,为援助席皮尔曼不遗余力,与他残暴的同僚对比明显。暗中救下五十余个犹太人的他也的确值得这些赞誉。作为一名德国军官,他被委派的任务是攻击和杀戮,他无声的反击,是否也可被视为一种挣扎?他在对抗上司的旨意,更是在对抗出于迫不得已参与迫害犹太人的、过去的自己。他的挣扎,区别于席皮尔曼的,隐秘得无法见光,却同样伟大。遗憾的是,现实不是童话故事,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但是他的善意似黑夜中的繁星,在往后的数百年中将释放灿烂的光辉,润泽后人。
他们,连同被他们装点的这罪恶战争,将永远被记忆。
钢琴家观后感 篇13
《从华裔钢琴家到外汇交易大师》读后感作者:Derek Han(韩祖平)投资是一种生活方式。金融学是一门现实性很强的学科,站在旁边的看的,始终是个看客。输赢有时不在做对做错,完全在于头寸管理。总是不断地尝试去学习,去做新的'事情,在不断失误和成功的同时,及时调整自己,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方向,建立自己的头寸。在西方国家里,可以使用公司兼并的方式进行税务抵扣,并利用原始股东回购协议进行低成本收购。所谓的私人银行即是为富有人群提供服务的银行,而这些富人不见得都是理财高手,而这些高端私人银行并不如我们想像提供客户之上的优质服务。对资本的力量应该始终保持敬畏之情,它可以随时吞噬,拆解产业王国.在瑞士,私人可以创建银行或者信贷公司。人是商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外汇市场上,每一笔交易都是独立的,所以忘记过去吧!外汇市场上应相对偏向理性保守,好的年头赚钱后也宜将盈利取出换成其他资产,如房产。机会似乎总在金融界的实战中显现,人脉的扩展,甚至竞争对手亦会在某些时刻成为合伙人。由此,若求发展,那么在你那个期望的圈子发展你的人脉关系吧。外汇,实业投资,金融理财形式复杂,但确依据一些最基本的常理,所谓大道至简。大资金谨防银行、投资中介公司作弊,有2-3家中介商参与交易,平衡风险比较好!什么事,都不用一个人赤手空拳,建立你的专家团队吧。一起分享,一起合作,一起成长!团队在任何时候都比个人显得专业性强,并且有信任感。做事,做人得应该有原则,维持自己的底线,善待他人,技巧性地说服人!
钢琴家观后感 篇14
那张海报上,阳光从窗口慵懒地照在深棕色的墙壁上,把空气中淡淡的灰尘映得闪烁着金光,一双手指修长,皮肤白皙的手放在黑白相间的钢琴键上,轻快地弹奏着乐曲,一顶德国军官的帽子,放在那架钢琴上,一只大手按着钢琴的边,沧桑又有力。时间仿佛静止,画面中的人还未离去。
这部电影实际是二战时期一位波兰著名钢琴家的传记,由于他惊人的才华,他受到了各种类型的人的帮助逃脱了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命运。在那无比黑暗的世界里,他的身边却闪烁着人性耀眼的光辉。
整部电影中,最美的是一场遇见。
钢琴家好不容易逃过德国人的追捕,躲入了一栋废弃房屋的阁楼中。楼上有一架钢琴,琴上布满了灰尘。他鬼使神差的掀开琴盖,弹了起来,不到一曲,便听到身后有声响,他回头一看,一位面无表情的德国军官站在他身后,正默默地注视着他。他吓了一跳,赶忙站起身,退到一个角落里,许久,军官嘴唇翕动,问他:“你会弹琴?”他犹豫着点头,军官对他命令道:“再弹一首。”他又重新坐下,颤抖着弹完一首曲子,抬头便看见那位军官背过身,在悄悄拭眼泪。一会儿,军官就离开了。不到一天,钢琴家便从窗口看见,那位军官带泪一车士兵,很快把这栋房子变为司令部。犹太钢琴家躲在阁楼里,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但是,每天军官都会在所有人离开后,轻轻推开阁楼的'门,带过一些罐头和面包,一直到战争宣布结束。
这是一部矛盾的电影,无尽的不自在中流露出自由,无尽的黑暗中照进了光。军官的面无表情下是情绪的决堤,他的睫毛上挂着晶莹的泪珠,他送给钢琴家的面包中是无数的“珍重”。我还记得钢琴家的手、指尖灵活地在钢琴键上跳跃着,视线移向他的手臂,那块白布上是奥斯维辛中犹太人的标志,而钢琴家的眼底又藏了太多的故事。战争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东西,他灭绝了人性,有唤醒了人性。它是军营的一件大衣,亦是辛德勒的一双手。人与人之间本应无关国籍、无关种族,人们的品格本不该被地位牵绊。但那些青年,却被日耳曼的热血冲昏了头脑,让另移民族的生命之泉涂在地上。战争可以结束,但人们内心的惶恐却是无止境的。
一块茵绿的草坪上,铁圈围成了栅栏,栅栏的背后是河流和远山。德国士兵们像牲畜一样被圈了起来,他们的脸上全是污泥,几个波兰青年从栅栏边走过,朝他们吐了口口水。栅栏上出现了一张“欣喜”的脸,是那位军官,他像曾经那千万个犹太人一样,眼中涌动着期望,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高喊:“请告诉那位在电台工作的钢琴家!我帮过他!我在这里!”然而,一起声音都淹没在青年们的嘲笑声中。
屏幕一黑,四周归于寂静,出现了寥寥几行字:当钢琴家赶到时,军官已死在俄国的战俘营里。
那张海报上,那双白皙的手仍在弹奏着世上最美的曲子,只是那顶帽子的主人,没能继续欣赏它了。
钢琴家观后感 篇15
印象最深刻的,是瓦列在雪中奔跑的那一段。漫天的白色,远处有行人走过。他们不会明白这个仓惶的男人经历了什么。而他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迈出那一步。
靠在墙上的时候,惊魂未定的他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影片中对于人性的刻画已经被太多文字所赞美。那种客观的视角,描述了整个时期的状况。客观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确的地步。
罗曼·波兰斯基导演在这部片子里更多地使用着第三视角转切第一视角,用主角的眼睛去看待战争的残酷。在表现屠杀和局部战争时,丝毫没有含蓄的成分,德军连续近乎荒诞的屠杀的场景被直白地表现出来。在街头无辜被杀害的流民,亲手杀死自己婴儿的母亲,不明白要拿钱做什么却执着兜售牛奶糖的孩子,没有人情的犹太警察,只因为问了一句话而被枪杀的妇女...这些都被审视的镜头表露出来,令人情绪沉重。
这是一首剖析人性的残酷悲歌。
犹太酒吧里,肖邦的音乐和自私地验证金币的商人,瓦列在极端困顿状况下依旧颤动的手指,在脑海里响起的旋律,在饥饿和恐惧中揉搓泥灰的双手,钢琴上端放的德国军服,依旧忧伤、动情的旋律。这些都是细节,而正是细节决定了影片的深刻。
而这部影片真正令我着迷的,则是它独特的视角。
艺术不是奢侈品,它的根基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绝境中让我们更坚韧.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成千上万,每个人遭遇不同。瓦列是一个钢琴家,他有音乐傍身,比别人可能要坚强一点,柔韧一点,淡薄一点。他逃脱死亡的同时也在雕刻着死亡,带给我们一种生的期望,给我们勇气应对我们自己所遇到的一些挫折。
记得上课时,老师向我们分析这首肖邦第一叙事曲。说它是肖邦为了祖国和战争而写下的曲子。那时并不能够理解这其中的含义,匆匆记下了曲式分析要点,还有那些美丽的和声。好吧,该激情的地方,就激情。该柔情的地方,就柔情。当时的想法就是这样。然后到了上课时,老师很不满意地告诉我们,你们的演奏没有灵魂。你要去理解作曲家的感受。
此刻重新看了这部影片,似乎理解了老师想要表达的东西。因为那个德国的军官,居然让瓦列演奏肖邦的曲子。或许它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唾弃,然而美的事物终究是不分国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