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钢琴师》电影观后感通用

2023-10-19 16:42:16 《钢琴师》电影观后感

《钢琴师》电影观后感(篇1)

《海上钢琴师》的作者是亚历山德罗·巴里科。主要讲述了弃婴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仅凭听到的钢琴演奏**后就开始弹钢琴,并成为才华瞩目的钢琴师的故事。下面是小编在海上看钢琴老师的电影的感受。让我们看看!

“只要你有好故事可以讲,有人肯听,你就还未完蛋。问题是,谁也不相信我这故事。”没错,一九九零的人生经历的确令人难以置信。

他是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在**船的钢琴上,他被一名船员意外发现并收养。船员们给他起名丹尼·博德曼·特德·利蒙1990年。前面是船员的名字。1990年是那一年。

在一九九零八岁的时候,船员在工作的时候意外死亡,一九九零又变成了孤儿。1998年,船员们为1990年创造了一个纯洁而美丽的童年。我想,这也赋予了他洁净的灵魂,造就了他纯粹的生命吧!

这部电影的画面总是固定在1990年浅蓝色的眼睛上。透过船舱玻璃,他看着汹涌的大海,从孩子到**。他若有所思,却不能被猜测出眼神中到底藏着什么,他那么的平静,那么的怅然……

八岁以后,他的**能力逐渐显露出来。任何听过他弹钢琴的人都觉得他是上帝派来为那些幸运上船的人演奏的。一九九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分,也从一开始就被安排好了一生的宿命。他在这片海洋里弹钢琴,直到和维吉尼亚人一起消失。

海洋,船,钢琴,1990年,黑暗中有一定的数字。

“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担心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担心冬天的来临。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在好朋友麦士劝他离开维珍尼亚号去大陆发展的时候,他丝毫不为所动。他的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全部交给维珍尼亚号,和它一起经历四季的变换。然而,当爱情来临时,他也想勇敢地走出去,为心爱的女孩着陆。

但当他走到楼梯的一半时,他突然停下来,看着眼前的陌生城市。他的眼睛里有一种未知的情感。是胆怯还是恐惧?也许世界永远不会理解他,就像上帝的诗篇一样。最后,他转过身,目光坚定,一步一步地上了船。

他的眼睛,容不下拥挤的城市,他的心,只有纯挤的**。

多年后,维珍尼亚号已是一艘即将被炸毁的破船,麦士得知消息后上船去找一九九零,好不容易找到了他,结果,他仍旧坚持着,不肯离开。正如他所说,外面的世界如此广阔,他害怕陌生。那些城市的街道一望无际,就像琴键无数的钢琴。没有尽头,他害怕。他宁愿退出人生的舞台,给自己一个结局,也不愿茫然地过着无边无助的生活。

就这样,他生在船上,死在船上,从未离开过**,也从未离开过他的**。在船**前的那一刻,他在空中演奏着**,仿佛面对着熟悉的航程而不是死亡。

最终,他与维珍尼亚号一同消失在苍茫的海上。他最后的希望,便是天堂能有钢琴。

朋友的强烈推荐,我看了《海上钢琴师》,而且一口气看了三遍,因为我想读懂其中的寂寞与孤独,是什么能让你如此痴迷,更是因为我想读懂你的心,明白你心中到底在想什么,到底想要什么,我想了解你,可是在我看完之后你却走了,带着我读不懂的孤独和蒙着纱的心,一年的约定是我中断的,因为我不想猜,猜你的想法,你的喜怒哀乐,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猜,真的很累!听着,我好像明白了些什么。我不需要猜测。孤独是一种生活姿态,与他人无关。

看第一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斗琴,华丽的指法,虽有漫不经心,不愿应对,或是与世无争,可是实力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做人就是要洒脱,可以装傻,但不能真傻,外表柔弱的隐藏着强大的心。看第二遍脑海中定格在了那个女孩的回眸,还有一张未送出的唱片和带着杂音的天籁,因为,我觉得像极了现在的我,我在心里暗暗地给1900打气,有爱就说出来吧,爱他就告诉她吧,有些人你真的会错过啊,错过后可能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了。同样的回眸,目光的相对,未来得及说出口的爱,我在等,我想下船,踏上陆地去寻找,可是她在哪儿啊,我又要到哪儿去找啊,我还能回来吗?

第三遍看是最后的独白,没犹豫,我背了下来,在用灵魂的倾诉中,心灵震撼了,这不是结束,除非你有了一段可以拿出去讲给他人听的故事才是结束。1900年的传说足以撼动世界,所以他应该结束,并完全解除。

船上的窗口就像是1900的眼睛,他透过这双眼来观察世界,世间,帕多安在这样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不适合的场合闯入了他的眼中,更闯入了他的脑海中,在他的脑海中走来走去。他不为任何人而存在,但因为她,1900年在世界上有一种牵挂,就像一个带着牵挂的大孩子。擦肩而过,真的是错过,1900一遍一遍地练***白。

在雨中,帕多安离开了。回首往事,雨在唱片上**,甚至浇灭了他刚刚燃起的对土地的希望和对生命的渴望。几句话,我这辈子,真的没有机会了。记录中的心声被大海的声音吞没。

it is a secret,and secret should be kept。离别是痛彻心扉的,在分开的一瞬间,痛苦不言而喻,扭曲变形的脸,撕裂的心,1900也想走出自己的城堡,他想听海的声音,有下船的冲动,18步,离开船在舷梯上走了18步,1900停住了,偌大的城市,无尽头的街道,一个虚无缥缈的地址和一个日思夜想的人,一切在他眼里是那样的陌生,那样的不确定,在他心里划过,激起短暂的波澜,他怕,真的害怕,找不到前进的路,回不去后面的船,他选择逃避,不敢面对,躲入船舱,在他的世界里,生活在心中的船,依旧的坚固。

你在你自己的船上生活好久了,我想要做的是把你领下船,漫不经心,毫不在意,随机的迎合,我还是再猜,我也最后猜一次,你也怕受伤,想要伪装,不要把自己暴露出来,也许是生活的环境,成长的历程,这个不用猜,下船没有你去的方向。我决定了下船,猜累了,也受够了颠簸,更因为我真不再想把你领下船,在不确定的键盘上,你不会弹奏,在玷污的书上,你不会了书写。你还在船上,我先下车,不能陪你到目的地,我不知道你的目的地是**,我猜不出来。

等到你心中的维吉尼亚号装上6吨半的炸药,或是你想下船的时候,踏着陆地听一下海的声音。别忘了,我在陆地上,下船,有一个归宿。

用了三天的时间,慢慢地静静地看《海上钢琴师》。

不断地回放,不断地思索。

在思想的过程中,悲哀的是:铺垫、衬托、人物形象特点、人物之间的关系、环境、结构、主题这些词像小丑一样地在我的脑海里跳荡乱舞,我为自己的固化思维恶心。

1900是个象征,是希望?是梦想?是自由?

是世界中的孤独?是决绝?是坚守?

……文学作品鼓励“合理误读”,从文艺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是被允许的。在一定范围内,允许读者有自己的思考,让读者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将他们的想法带到作品中去,对作品进行解构与再创造。或者,这也叫多元解读,或者,这就是《海上钢琴师》生命力巨大的原因:

每个人都从它那里读出了一些什么。

我喜欢1900一脸的清澈,喜欢他沉迷的样子,喜欢他静静地用**和心与自己对话。喜欢他说的话。他说:

“我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并不是无限的,**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我喜欢。

可是走过跳板之后,前面的键盘,有无数的琴键。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不是给凡人奏,是给上帝奏。

我生于船,长于船。这艘船每次只载客二千,既载人也载梦想,但范围离不开船头与船尾之间,我过惯那样的日子——陆地?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条太长的航程,是瓶太浓的香水,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

我没法舍弃这艘船。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反正,世间没有人记得我,除了你,只有你知道我在这里。

你属于少数,原谅我,朋友,我不能下船。”

《钢琴师》电影观后感(篇2)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看后,我久久地呆愣着,仍然沉浸在电影所营造的情境里。电影主人公1900的一生是传奇的,他出生后成了弃婴,被轮船上的锅炉工丹尼收养。他聪明异常,很小的时候就会读报纸上的文字,在轮船上度过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以及中年。在1900八岁的时候,收养他的丹尼不幸被铁链撞击而死,1900再次成为孤儿。还好,船上的每一个人都宠爱他,都把自己认为好的教给1900,因此1900成长得很快,也很快乐。

一个偶然的机会,1900来到了头等舱,他见到了钢琴,被那美妙的音乐吸引,凭借超人的天赋,1900首次碰到钢琴便能弹奏乐曲。后来他的弹奏技艺突飞猛进,成了乘坐尼亚号旅行的人难以忘怀的回忆。1900对钢琴的痴迷导致他对其他,比如爱情方面的绝缘。他一生没有真正俗世的情人,一生与钢琴为侣,他对钢琴的理解、对大海的痴迷,对梦想的坚持,对维吉尼亚的坚守,这些让我感动的地方一一在眼前浮动。

1900对音乐的理解超凡脱俗。每一次的演奏,乐队指挥都得亲自告诉1900要传统的音乐,常规的舞曲,可是每次弹奏一曲或半曲后,1900总会根据现场的情况弹奏符合人们心情和当时情境的曲子,把全场的气氛嗨起来。爵士乐鼻祖杰尼闻听了1900的故事后,决定要来与其一决高低。比赛现场,杰尼傲慢至极,侮辱1900。但是其所弹曲子,1900亦能当场模仿。第三回合时,杰尼说:“我要让你输得屁股尿流。”密友迈克斯激将1900,1900决定反击,惊呆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杰尼输得心服口服。这场比赛我觉得1900不仅胜在钢琴弹奏的技艺上,更赢在人格的魅力上。1900在一开始更愿意让杰尼赢得这场比赛,他对杰尼抱持一种惜才、欣赏的态度,这种爱护他人才华的心胸着实令人钦佩!

1900对音乐的挚爱令人感动。一首首乐曲是他的一首首流动的诗。他看见一个人的形色和表现便能猜透他的心境,然后创作出适合这种心境的乐曲,这钢琴就是他的心灵。在大家都远离要报废的维吉尼亚,好友迈克斯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他,告诉他维吉尼亚将要被炸时,1900说:“我没法舍弃这艘船,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1900平静而坚定地选择与船共存亡,与音乐共存亡,与梦想共存亡。

看着1900,突然让我想到了陶渊明。一个对钢琴痴迷,一个对诗文眷恋,矢志不渝;一个终生生活在船上,一个归隐于田园,与世无争。这种生活的态度有点道家的思想,与我们所受的教育相悖。我们儒家的教育都是鼓励人要积极入世,要上进,要立功、立德、立言。1900选择这样的道路是该褒呢还是该贬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我们也只不过是选择陆地生活罢了。

谁选择的对呢?1900所言:“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是因为所不见。你明不明白?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没有尽头。”他因为看不见陆地生活能给他带来什么,而且有无尽的不可预知性,没有尽头,所以选择了更能给他确定性的大海,选择了船上。陆地上的我们是否比1900有更长的目力,看得更远,能看到世界的尽头?“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无止境,茫茫无际。”我们是否也为生活中的这些不确定、无所适从而愁苦?烦扰?

1900的传奇人生有很多耐人咀嚼的地方,且行且品吧。

《钢琴师》电影观后感(篇3)

根据一本书的推荐,我看了这部电影《海上钢琴师》,又名《the legend of 1900》,原来这部经典之作早已是很多人的最爱,可我却才刚刚知晓这部大作,领略它的内容。

1900是一个在船上被一位船员收养的孤儿,没有姓名、没有国籍,他靠着自身的天赋,成为了一名船上的钢琴师,却从来没有下过船登上陆地,即使到了陆地上他可以找到他心爱的姑娘,即使到了陆地上他可以有名有利,即使....但最后,他在船与陆地的楼梯中间,仍然选择了终生呆在船上,生于船,长于船,最后也死于船。在影片结尾,他告诉他为什么不想降落:

“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在那座广阔的城市里,什么都有,但没有尽头。我出生在这艘船上,整个世界都跟着我走,但一次只有两千人。

这里也有欲望,但它不会超越船首和船尾。你用钢琴来表达你的快乐,但音符不是无限的。我已经***么生活。

”1900所要表达的,无非就是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在船上,一拨拨的人来,一拨拨的人走,他为他们表演,为他们送行,他深邃眼睛的深处是智慧的大脑,他能够一眼看穿船上的每个人的所思所想,无论是头等舱的乘客还是三等舱的乘客。可是又如何,这些各怀心事的人在结束了几天的船上行程之后,最终都要回到陆地上开始各自心事中的继续的延伸;唯独1900,他不需要,他的所有世界都在这艘船上,他用钢琴的88个健可以任由发挥的弹奏他的世界,这个世界可能有时是快乐的,是忧伤的,是孤独的,但是可以完全由他掌控的。

但是如果一旦登上了陆地呢,他会受到许许多多与**无关的东西,这些东西,会让他迷茫,欲望太多太大,他将失去**的灵感,失去他心中的那个世界。

一开始,会有人觉得1900很懦弱,为什么不去接触一下另外一个世界,在影片没有结束的时候,我也是这样想的,难道影片只想表达一个**奇才固步自封的心里状态吗,直到看完结尾,我才恍然大悟。其实生活在陆地上的我,又如何不是像1900所担心的那样,欲望太大,无法掌控呢。我常常希望我能做任何事,看到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我想成为她们中的数不清的一员。

当我在电视上看到杨澜,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像她那样的知性才女;当我看到我身边优秀的英语人才,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赶超他们;当我看见周围的朋友一个个都在学车都在出国旅游,我也会把这些内容作为自己的计划中的一部分....因为欲望太大太多,我常常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感觉自己在这个世界上非常的渺小,无法去实现心里的很多梦想。生活的快节奏,让自己非常的急功近利,为什么不静下心来一步一步的来呢。

1900年弹钢琴时,他实际上是在观察世界。他明白,但是他又不深究,也不改变。他是游离于异次元的存在。

有时候我也喜欢做一个观察者。想很多,做得少。知道自己的弱点,却从不改变。

任性如我,有了1900这种例子,更加想纵容自己。你演,我看,我说,你听。

其实,人类的很多梦想,都是通过比较而得来。今天你买车了,我决定后年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买上自己的小车;今天你当上了经理,我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两年内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有很大的提高甚至赶上你...这些努力和目标,在今天的我们,往往成为了标榜人类奋发图强的、积极上进的褒奖。

可是有些东西真正是自己需要的吗?你今天睡家里7尺的床,所占的只是这个床的二分之一,明天睡五星级酒店的9尺床,所占的也不过是你睡在家里的床的那一部分大小。(观后感 其实,人类更多需要的只是实现这些目标后,心里的优越感和外界带给他们的羡慕和赞叹。

1900是明智的,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天才,也是了解人性的天才。然而,从未下过船的人,比在陆地上生活了一辈子的人有着更深更远的视野。我们不可能像1900那样,在船上生活一辈子,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要有一个让自己的内心所停泊的港湾,心停下来了,才能静下来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也许你所追求的,确实是外界眼中的名利追求,但只要你心中所想要的,只是奋斗的过程和你所想的意义,就可以了。

只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住,人类的欲望永无止境,你如果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就一定会错过另外几种生活方式,既然选择了其中一种,就按照这样的状态走下去,生命有限,无法分身,考虑的太多,只会压力太大,心静自然逸,有如1900那般,无欲无求。

《钢琴师》电影观后感(篇4)

为什么如此天才会被遗弃在头等舱?为什么漂泊者会害怕面对错综复杂的陆地?为什么爱的萌芽都吸引不了他下陆地一次?

从故事说起吧。男主角1900(人名)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气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烧炉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几岁大的1900又再度成为了孤儿。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他从不敢离船上岸去,只因纽约无际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没有安全感。

尽管他遇到了一个一见钟情的女孩,但他三思而后行,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地留在船上了,直到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

看完电影,自然会产生很多的疑惑。为什么如此天才会被遗弃在头等舱?为什么漂泊者会害怕面对错综复杂的陆地?

为什么爱的萌芽都吸引不了他下陆地一次?为什么他所依附生存的那条船成了废船都不愿离去?为什么当死神来到时他还能如此从容?

我认为抛弃他的人不会是个穷人,但她一定是个胆小的人,不敢承担责任,所以1900年继承了她的性格缺陷。一片大海,一艘巨大的邮轮,一架钢琴,一个人的生活,一个被囚禁的世界。虽然船外是狂风咆吼,波涛翻腾,雨雪更替,但对于他来说是***常了,所以他害怕陆地的原因并不是这些自然现象。

他对陆地的恐惧源于那些一次两千人,一次不同的人来到船上的人。他的灵感来自于对这些不同的人的解读,这说明他的观察力和表达力非常强。他当然能明白这船里的一切只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这里他都要极尽其能来唯护自已的尊严,那场爵士乐的比赛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害怕未来,迷茫,未知,土地太大,他不敢找到自己的未知,他的担心是合理的。

这个朴素美丽的女孩把他的**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让他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也许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并不象他想象的那么可怕和**。他也努力奋斗,但爱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和颓废。最后,他选择了坚持**,他需要的是一个纯粹的**自由的声音,不为名利,不受控制。当一个人有了牵绊,有了责任,有了世俗中的种种繁杂,无序,纷乱,也许他的**灵感就会结束了,他是为**而生的,**就是他的生命,他突然就想通了,于是重新快乐起来了。

可是生活总是不能事事由自已作主,那条他赖以生存的船也结束了它的使命,按常规,他可以换一条船,继续他的**之旅。此时此刻,我不得不说他缺乏挑战生活的勇气。他不能跨过跳板几不得距离。但事实上,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我们不是吗?

***某种生活,形成了某种圈子,虽然渴望看另一种世界,但就是不敢越雷池半步。就象马哥经常说的: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

呵呵,那只是一种自我解嘲而已。就1900年而言,虽然他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他绝对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也许有人会说他懦弱,但我不认为1900年人生的意义在于船上没有世俗的纷扰,没有名利的侵蚀,他扮演的**打动了每一个听到的人。

当1900与维珍尼亚号一同葬身海底,他传奇的人生便在人们的心头划上了一个永恒的烙印。一艘船,一个弃婴,一架钢琴,命运之手将他们永远联结在一起,即使死亡也无法将他们分开。我想,这结局,又说明他是勇敢者。

在船上出生,在船上死亡 。这艘船 ,就是1900生命的载体, 船毁人亡, 轮回之所。忽然想起林黛玉的两句绝命诗:

质本洁来还洁去,休将白骨埋污淖。

一个人能从容地面对死亡,一个人能对他衷爱的事不离不弃,一个人能选择自已要的生活,一个人能留下一段让人回味的故事,我想,他就不算枉来这世上一走。希望1900在天堂依旧能有一架他能操纵自如的钢琴,演驿他与众不同的天堂人生。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

1900年的英雄是一个被遗弃在轮船上的孤儿。他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炉工收养了。后来,炉工意外死亡。过人的天赋使1900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他从未离船上岸去过,只因他担心没有尽头的陆地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会使他迷失自我。即使是遇见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女孩,即使是他唯一的好朋友马克斯竭力劝他下船,即使是他所在的这艘船因过度老化即将被炸掉的时候,他也不愿下船,只因他对陆地有天然的戒备,1900认为陆地就如一架没有尽头的钢琴,他在那儿无法奏出自己的**,所以到了最后,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殉船于海底。

以上就是导演用了两个多小时呈现给我们的《海上钢琴师》的故事,一个天才在一条船上呆了一生的故事。影片运用了插叙的手法,以**为主线借助1900的好友马克斯的回忆再加上部分现实场景,完美地表现了一个在船上坚守了一生的**天才的人生历程,传达出对孤独、坚守、天赋、人生的深深思索,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开阔感与震撼。

有人说1900没下船是因为天才的孤独,有人说1900没下船是因为缺乏生存技能,有人说1900没下船是因为他对船的深厚感情,等等。当我第一次看完这部影片后被其情节深深震撼,大脑一片空白,在我反复**和长时间思考后,我认为1900不下船更多的是他对属于自己的那片**净土的坚守,也就是1900的那句“我的**只属于我自己”,而只有在这条有着1900人生记忆的船上他才能找到自己的**,所以就有了1900同船一起被炸沉的悲壮场面。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经典镜头:1900这位见景就能成曲的**天才,曾多次被好友马克斯劝说离船上岸,利用自己的**天赋创造财富,并娶妻生子组建美好的家庭,朋友描绘的美好未来打动了1900,1900终于决定下船,但他刚走到长长的舷梯的一半时,他停住了。他用目光扫视着远处高耸的大楼和冒着黑烟的烟囱,看着远处街道上的人与车来来往往,他被没有尽头的陆地阻挡住了,繁闹的陆地无处安放这位天才的**圣地,他的**只跟着自己,任何名与利都无法取代,所以1900摘下自己的帽子抛了出去,然后坚决地走回了船上。

在1900看来,喧闹的陆地犹如无限大的键盘,只有上帝才能奏出**,在那里他无法寻找到自己的**,在那里他的天赋将被尘世中的名利纷争所包围,使他的**变质,使他的天赋被一点点消磨,最终沦为一个为物质生活而奔波的人。而只有在船上他的键盘才会有始有终,所以在船即将被炸掉的时候,面对好友马克斯的劝说,他坚决地说“我无法舍弃这条船,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像1900年那样为自己的权利,为名利而不在乎甚至用生命去为权利而死。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太过于现实,为了追名逐利放弃了坚守自己的心灵圣地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灵魂,让天赋被名利逐渐腐蚀,最终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庸庸碌碌一生!我国数学家陈景润淡薄名利潜心钻研终攀上了数学的高峰,与此相反,古有神童方仲永重财富而废学业,最终泯然众人。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该如何抉择?《海上钢琴师》给了我们答案:人生不一定要生活在名利的光环笼罩下,而是要坚守自己的那片心灵净土,忍受住坚守梦想带来的孤独,在人生的那片天空下活出高度,活出亮度。

《钢琴师》电影观后感(篇5)

海上,有一个钢琴师浙江省诸暨市草塔中学逸园文学社张楼洁陆地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迟到,夏天则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地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面对这一切,那个叫1900的钢琴师会淡淡地说:

"我不羡慕。"电影《海上钢琴师》,讲了一个人的故事。这位英雄名叫1900。他是一个被遗弃在汽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个好消防员收养。然而,这位消防员在英雄8岁是一外死亡。

过人的天赋使1900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尽管他遇到了一个一见钟情的年轻女孩,但他三思而后行,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留在船上。即使在最后一天,马克,他唯一的好朋友,警告他船要被炸了,他不会离开。所以1900年,从出生起就没有离开过弗吉尼亚,最终和船一起被埋在海底。

1900,这个既没有出生纪录,也没有身份证明的人,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就在人间蒸发,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样,渺无踪影了--让我们常常思念他,但再也找不到他。如果他放弃了那毫无意义的坚持,他的生活难道就不会有另一个风景吗?是的,一个真正能够生活的人,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应该与命运抗争,离开井底,走向更广阔的天空,而不是逃避世界,放弃生命,绝望世界。

1900年有着如此难得的天赋,如此完美的爱情和如此光明的未来。当时,麦克斯成功地说服他下船,甚至他也即将下船。但当他看着纽约市时,他感到非常奇怪和害怕,于是放弃下船。他最终还是与世界失之交臂。

1900曾说:"我那时穿着大衣,感觉也很棒,觉得自己前途无量,然后我就要下船去。放心!

完全没问题!可是,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你明白么?

我看不见的那些。在那座广阔的城市里,什么都有,但没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

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是的,世界的尽头,生命的尽头,那里应该有回忆,那里就没有尽头,因为他没有真正活着。外面的世界,他连经历都没有经历过,却已绝望了。

原来,他的才华出众,他的完美爱情应该是他面对世界的动力。他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来逃离他所害怕的世界。他认为"陆地"对于他来讲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他不会创作的音乐。

他已丧失了生命的意识了。他想结束生命来寻找自己的尽头,逃避世界的尽头。事实上,世界没有尽头。真正的结局在你心里。只要你经历并生活过,你一定会看到真正的结局——你生命的价值。

而他渴望在有限的空间,找到自己的坚持和熟悉。当无限世界邀请他加入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死亡。那他死得其所了吗?

他看到天赋对于他的意义了吗?他听到世界对他的召唤了吗?他感到爱情的真谛了吗?

没有。蔚蓝的大海总是载满了回忆的,无论它是快乐的,充满希望或不堪回首的......可惜1900没有看到真正的海,或许现实世界真的太让人感到陌生、恐惧和残忍吧。

但我们,未来的玩家,应该积极地生活、体验和人世这个世界。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去适应世界,去追求未来,演奏自己命运的交响乐。我想--海上,其实应该是钢琴师起步的地方。

《钢琴师》电影观后感(篇6)

影片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波兰,德国纳粹对犹太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戮,而作为钢琴师的主人公斯皮尔曼同样要在这场**中东躲,受尽了残酷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痛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糟糕的是精神上的折磨与羞辱。最后,幸运的是,这位钢琴家用他的才华感动了一位纳粹军官;在他的帮助下,这位钢琴家终于在战争中幸存下来。

影片通过一系列直截了当的真实画面,揭示了纳粹的残酷无情。例如,被赶往集中营的犹太人在德国士兵的鞭子下演奏欢快的**,眼里含着泪水欢快地跳舞。而一些德国**在一群犹太人中挑出几个瘦弱的让他们躺在地上,然后挨个开枪。他们残忍地把人的生命当作了游戏。

更有甚者,最深刻的一幕是,一位因残疾而无法站起来向德国人鞠躬的老人,被推着轮椅从楼上摔下来,死在路上。钢琴家只是这些事情的经历和见证者,但在**的支持下,钢琴家顽强地追求生命的机会。

影片中的一幕生动地展现了钢琴家斯皮尔曼对**的强烈热爱。就是在一间藏身的屋子里,有一架钢琴,但钢琴师却不能出声,否则会暴露自己,于是他将手指悬在琴键上尽情地演奏,就好像是真实的在进行着钢琴的演奏会。也许,在这个时候,钢琴无声的声音是钢琴家生存的期待和动力。

最后,斯皮尔曼用他的才华感动了一名纳粹军官,唤醒了他的良知和善良,帮助这位钢琴家在废墟中生存。从这个道德**的角度来看,并非所有的道德**都是坏人,但他们也有好人。可惜的是,战争结束后当钢琴师赶到战俘营时,德国的战俘已经转移了,而这位以前救过钢琴师的军人最后还是死在了战俘营里面。

通过这部影片,导演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一些人在战争中的坚强和勇气,而且深刻地揭示了许多社会现实。比如,不管电影里是哪个国家的人,都有好有坏,有弱有强。我们要学习历史,反省自己,反省自己的民族,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电影钢琴师观后感二

《钢琴师》再现了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无情地杀戮,影片中刻画了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为了生存仅为了生存而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手掌。在贫民区,饱受饥饿和各种羞辱,每天都在黑暗中躲避。在纳粹地毯式的搜寻中几乎失去了生命的希望,也是导演波兰斯基童年的再现。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战争中的生活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们希望生活和平。回忆影片我们甚至不愿再次去看那过去的令人触目惊心的往事。

()设想:当我们坐在教室读书时,突然一枚重型落在教室,你昔日的同学、你昔日的恋人就倒在你的眼前,我们该怎样办,你也没有潜力去拯救,更惨地是你被敌人判成劣等人,当你走在街道上别人用另样的眼光看着你因为你是劣等人,同时一批敌军士兵时时不不时拿你戏耍一下,不高兴就给你一枪。这又算什么,当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敌人带走将被杀掉而自己那是多么揪心的痛,为了生存只能饱受屈辱,为了生存只能躲避现实,为了生存只能把自己最爱的事默默放在心中;当多次碰到钢琴时,平时那喜爱的事只能在心中奏响。

正如《钢琴师》的题头语:**是他一生的热情,求生是他生命的杰作。钢琴师用**与强权进行着征服与反征服。

严格说来,这部影片不仅仅仅是一个逃离集中营的传奇、一种求生信念的挥扬和对纳粹暴行的揭露,波兰斯基在破碎的视野上拔起杯具的骨骸的同时,更讲述一个在极度痛苦和压抑中,依然持续充盈和完整的灵魂的人性故事。对于作者波兰斯基平生最为人诟病之处,首先在于他的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与放荡不羁的个人生活。暴力和色情已渗透于波兰斯基

的影片中,也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因为童年的特殊经历,波兰斯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均抱持着一种危险和不安全的看法,作为一名电影导演,他从不讳言**是他创作的源泉,他不仅仅自己尽情享受着**的滋润,他也试图提醒他人应当以另一种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他的作品风格恐惧感和神秘气息一向笼罩在波兰斯基的电影中,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在他的作品中,波兰斯基主要体现了他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对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使他的电影大多涉及暴力、死亡和孤独。恐怖片和悬疑片是他的杰作,他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大师。

回首往事,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平、人性的完善、种族的延续和全世界的共同发展。我们远离战争。

**电影钢琴师观后感三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瓦莱丽在雪地里跑的那一段。漫天的白色,远处有行人走过。他们不会明白这个仓惶的男人经历了什么。而他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迈出那一步。

靠在墙上的时候,惊魂未定的他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影片中对于人性的刻画已经被太多文字所赞美。那种客观的视角,描述了整个时期的状况。客观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确的地步。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用第三种视角来切换第一种视角,用主人公的眼睛来观察战争的残酷。在表现**和局部战争时,丝毫没有含蓄的成分,德军连续近乎荒诞的**的场景被直白地表现出来。在街头无辜被杀害的流民,亲手杀死自己婴儿的母亲,不明白要拿钱做什么却执着兜售牛奶糖的孩子,没有人情的犹太警察,只因为问了一句话而被枪杀的妇女...

这些都被审视的镜头表露出来,令人情绪沉重。

这是一首剖析人性的残酷悲歌。

犹太酒吧里,肖邦的**和自私地验证金币的商人,瓦列在极端困顿状况下依旧颤动的手指,在脑海里响起的旋律,在饥饿和恐惧中揉搓泥灰的双手,钢琴上端放的德**服,依旧忧伤、动情的旋律。这些都是细节,是细节决定了影片的深度。

这部电影真正吸引我的视它独特的视角。

艺术不是奢侈品,它的基础是让我们生活得更好,让我们在绝望的时候更加顽强。成千上万的人在战争中幸存下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瓦列是一个钢琴家,他有**傍身,比别人可能要坚强一点,柔韧一点,淡薄一点。

他在逃避死亡的同时,也刻下了死亡,这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对生命的期待和勇气,来应对我们遇到的一些挫折。

记得上课时,老师向我们分析这首肖邦第一叙事曲。说它是肖邦为了祖国和战争而写下的曲子。那时并不能够理解这其中的含义,匆匆记下了曲式分析要点,还有那些美丽的和声。

好吧,该激情的地方,就激情。该柔情的地方,就柔情。当时的想法就是这样。

然后到了上课时,老师很不满意地告诉我们,你们的演奏没有灵魂。你要去理解作曲家的感受。

此刻重新看了这部影片,似乎理解了老师想要表达的东西。

因为那个德国的军官,居然让瓦列演奏肖邦的曲子。或许它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唾弃,然而美的事物终究是不分国界的。

而对于《钢琴师》的总结,大概只有这句话最为准确。

**电影钢琴师观后感四

除了透过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钢琴师》,表达自己再明显但是的意图:关于犹太种族二战血腥史的披露,以及对战争的谴责,若是导演波兰斯基还有什么寄托其中的话,那必然是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礼赞。有人说电影结尾不好,看上去一部宣扬典型普世价值观的影片,导演却给了它一个再残酷但是、却真实无比的结尾,我们都期望那个人性尚存的德军将领能最后得救,但他却被结果在战俘营尽管原著自传集是如此,可这也不丝毫影响人们意淫。

因此,事物最完美的一面往往都隐藏在人们的心底,有人喜欢真实,而更多的人还是喜欢告诉自己:我思故我在。

真实的战争便是那样,有个人性未泯的军人,肯伸手相助那个可怜人,即使戏剧性十足,但也令人信服,因为即使是纳粹,也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是战争机器。而这个沦落到战俘营的军人随后呢?很可惜,人品攒得还是不够,没办法,这就是那个德国佬的命。

很多人会这么想,钢琴师听人说到这个消息,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利用自己的名望,跑到战俘营,将这个德国人救出来,其间,最好能有一个令所有人潸然的拥抱,包括我。

回顾《钢琴师》通篇,尽管导演始终站在犹太人的立场,但这也不妨碍他去刻画其中的一些苟且偷生之辈,临阵倒戈之辈,鼠窃狼流也是四处可见。我起初也觉得钢琴师斯普尔曼,缺乏血性,对同胞的关怀往往在自己的人身安危前立马化为泡影,但之后越来越觉得他的艰难,被流亡是他们无辜的宿命,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生命的权利,在生命面前,民族大义和信仰坚持会显得很薄弱,而更多时候,人是无法决定自己的处境的。

这一点,很多人被那些附着在表面的东西所吸引,而最终本末倒置,甚至连决定是非,回避罪恶的潜力都丧失了。

和斯普尔曼有着相同经历的犹太导演波兰斯基,将德军脸谱化,**残暴,但最后一刻还是松手了,为我们带来一个有良知有人性的德军上校。自信的民族总会以宽恕来对待仇恨。这也是一种真实,它不是遗忘,只是宽容。

那么,希特勒为什么要对犹太人赶尽杀绝?

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恨来自于他的家庭,他的母亲与一个犹太钢琴师**,这对他的童年家庭生活留下很多阴影;另一点犹太人头脑精明、占有着世界很大一部分的财富,但却资本家嘴脸十足,为富不仁者屡屡有之,如那些犹太籍操控金融的大鳄,这一事实,已令很多人不满,所以其实欧洲人对犹太人早已满嘴怨言,只但是最后借希特勒的手解恨;最后是关于宗教,犹太人不信上帝,还喜欢冒犯上帝,而这是德国人乃至欧洲人摸不得的老虎尾巴。

追求完片内的真实,也不就应忽视片外的真实,它令人触目惊心,使我们不得不站在更高的地方审视这部影片。

但不可否认,有些动机再饱满、再信服,也不能影响人们对它导致的行动作出谴责。就像昆明暴恐案件的主犯者****,不能忽视的是,他们也有故土被**、信仰被侵犯的无辜,但他们以侵害无辜的生命到达自己的目的,这本身就远超土地、民族、信仰的命题之上,人类社会发展这么多年,有一些底线是任何时代任何地点都不能触碰的,包括对生命的尊重。

电影《钢琴师》是根据瓦拉迪斯劳斯普耳曼的真实自传改编,这部自传**在当年一出世便引起轰动而畅销海内外。但我总是想到斯普尔曼在回忆时的痛苦,或许有人会认为他一向在苟且偷生,他或许也会自责,对着稿纸泪流满面的回想起一个又一个同胞被如何**和欺侮的场景,但当几十年后上百年后,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依然还是会为斯普尔曼的幸存,一遍又一遍的激动,我们也感激他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快乐和尊严,为我们换回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让人们为之警醒。

**电影钢琴师观后感五

对于鼎鼎大名的《钢琴家》,一向心而往之。因为是2002年的**,再加上,听说获奖不少,冲着好莱坞模式的电影去看的,我又自以为是了一把。呵呵,还好自己之前的自以为是让我对这电影有了新的理解。

片中以二战为背景,以德国**犹太人为导火索,表现一个犹太钢琴家在长达近13年的战争时期内如何生存,并坚持下来。说实话,情节很简单,这么说下来,任何人想的都会是那个钢琴家是如何如何的坚毅,如何如何的坚强,如何如何的英雄,扛过那么久,并生存下来。其实,不然,片中的钢琴家就是一个人,一个超级普通的人,先是活着。

导演没有将我们的主人公描述的那么伟大,那么英雄,完全不是好莱坞喜欢的英雄模式。我们的钢琴家,会为了五斗米折腰,该有的气节在战争面前统统不见了。恼人的袖章,一边骂着不带,一边挂在自己的胳膊上;为了饭,乞求一份工作;为了家人,架子是啥?

为了生存,跪了,求了,哭了;哪怕低声下气求之前的爱慕之人,哪怕装死人,哪怕那水到嗓子里快恶心的想吐,哪怕像过街老鼠一样居无定所我们的主人公,在努力的,活着

中间钢琴家对于自己的处境到处找人帮忙的时候,我有点气愤,为什么不站出来,为什么不跟他们一齐去奋斗,哪怕死了,也是光荣的。

从一开始钢琴家拒绝朋友的当警察的介绍,到之后钢琴家被那个警察朋友救了,与父母分散,真的是成也钢琴,败也钢琴。到中间,钢琴家乞求朋友帮忙送信,朋友说出去很容易,难的是你怎样在墙的那一边生活,再到钢琴家卖表时说饭比时间重要,最后,钢琴家找到一个罐头,打开的时候撞见**上校,继而弹琴,继而交流,从始至终,钢琴家带着罐头,生怕不见了似的。处处彰显着一个人的活法。

电影终究是电影,就算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那终究是电影,那么就有电影特有的潜台词。德国大兵对一个犹太老人的羞辱;一个孩子的夭折;若你刺我们,我们不会流血吗?若你们抓我们痒,我们不会笑么?

若你对我们下毒,我们不会死去吗?若你加害于我们,我们不就应复仇吗?;20波兰币一块牛奶糖,全家人最后的一餐;只有自己的时候,应对这钢琴只能动动手指头,使劲幻想着音符;生病的时候,手指依然在弹。

全片没有将钢琴家打造的像个英雄似的,就连搬砖的时候失误被德军打,一向受着,从未用手挡,朋友揶揄他说:真期望你弹钢琴比你搬砖强。我想做为一个年轻力壮的青年,出点力气就应不算什么,那么,就是我们的钢琴家在保护自己的手。

最后,翻过墙去,一片狼藉,渺小的他在废墟中无限被放大。在给德军上校弹琴的时候,那种自由奔放。战争从来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家庭、一个人的事情。

上校手边的全家福,我想上校帮忙钢琴家也不仅仅仅是因为他是钢琴家吧。

战争结束后,你准备干什么?弹琴吧。你为什么穿那件德军的大衣?我冷。片中主人公台词不多,但是戏挺足。一个钢琴家,要演出的不仅仅仅是他的隐忍和坚毅,还有那双手。

《钢琴师》电影观后感(篇7)

为了生存仅为了生存而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手掌。在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每一天都在暗无天日地躲避。在纳粹地毯式地搜索之下几乎失去了生的期望,也是导演波兰斯基的童年再现。

在影片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战争中生命的微不足道,因而为了生活我们渴望和平。”回忆影片我们甚至不愿再次去看那过去的令人触目惊心的往事。()设想:当我们坐在教室读书时,突然一枚重型炸弹落在教室,你昔日的同学、你昔日的恋人就倒在你的眼前,我们该怎样办,你也没有潜力去拯救,更惨地是你被敌人判成劣等人,当你走在街道上别人用另样的眼光看着你因为你是劣等人,同时一批敌军士兵时时不不时拿你戏耍一下,不高兴就给你一枪。这又算什么,当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敌人带走将被杀掉而自己……那是多么揪心的痛,为了生存只能饱受屈辱,为了生存只能躲避现实,为了生存只能把自己最爱的事默默放在心中;当多次碰到钢琴时,平时那喜爱的事只能在心中奏响。正如《钢琴师》的题头语:音乐是他一生的热情,求生是他生命的杰作。钢琴师用音乐与强权进行着征服与反征服。严格说来,这部影片不仅仅仅是一个逃离集中营的传奇、一种求生信念的挥扬和对纳粹暴行的揭露,波兰斯基在破碎的视野上拔起杯具的骨骸的同时,更讲述一个在极度痛苦和压抑中,依然持续充盈和完整的灵魂的人性故事。对于作者波兰斯基平生最为人诟病之处,首先在于他的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与放荡不羁的个人生活。暴力和色情已渗透于波兰斯基

的影片中,也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因为童年的特殊经历,波兰斯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均抱持着一种危险和不安全的看法,作为一名电影导演,他从不讳言性爱是他创作的源泉,他不仅仅自己尽情享受着性爱的滋润,他也试图提醒他人应当以另一种态度对待生活、对待性爱。他的作品风格恐惧感和神秘气息一向笼罩在波兰斯基的电影中,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的作品中波兰斯基大多体现了他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他对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使他的影片大多涉及暴力、死亡和孤独,恐怖、悬念片是他拿手好戏,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罪恶大师”。

《钢琴师》电影观后感(篇8)

有些电影是你看过之后心中涌现万千却无从下笔,是你思绪纷飞却不知从何整理的。《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令人欲罢不能却欲言又止的电影。也许多年之后,人们会忘记那场惊艳的钢琴决斗,会忘记他心爱的女孩就住在莫特街27号,会忘记……但在维吉尼亚号残骸中他与麦克斯最后的对白,眼神中所流露出的孤独、决绝而温柔,始终会出没在心底,带来生息。

这个故事的开头到结尾,始终是以倒叙的手法由迈克斯陈述而来的。所以,有人说,迈克斯和1900其实就是“一个人”,因为除了迈克斯,没有人能作证,我们并不知道1900的故事是否真的存在。所以,1900代表的是某种境界,是和外界纷扰不一样的存在状态。

对于这样的结尾,我一开始感到的是惋惜和同情:为什么不能试着上岸迎接新的人生呢?为什么不能在喧嚣繁闹的世界中找到另外的一面美好呢?为什么非要以死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捍卫一生的梦想呢?

对于这部电影,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和主题。当然,如果一部电影只能从一个角度来分析,那它就不是经典。

从追求梦想的角度看,当时的人们为实现美国梦而努力。这个世界充满了欲望、利益和关系的冲突。甚至很多人奋斗了多年,仍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成功,最后还是走到了尽头。迈克斯为了生计可以把陪伴多年的小号卖掉,为了生存他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而1900一生都留在了船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了梦想他可以放弃一切,甚至于面对死亡,他依然无所畏惧。

不完美是生活的正常状态。如果最后没有这样的悲剧场面,电影就没有升华的价值。在我看来,它反映了很多现实世界和理想主义。如果1900走出了船,拥有了和普通人一样的家庭和财富,也许他就不能在船上扮演纯洁自然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电影也歌颂了远离世俗喧嚣的纯真梦想。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

电影是我闲暇时间不可缺少的伙伴。一部好电影不仅能陪你度过时光,还能给你灵感。曾经朋友给我推荐了《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但因无暇一直未看,昨天晚上终于有空闲,坐下来好好欣赏了这部电影。

影片全部内容是在一艘弗吉尼亚号的海船上一一展开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角色,婴儿的他被船上的铲煤工在高等舱的餐厅里发现,被取了个长长的名字,因为当时是新世纪的第一天,所以“1900”就被铲煤工顺理成章地加在了他的名字里,于是人们就叫他1900。从此后,他留在弗吉尼亚号,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不是他不愿意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是这艘船是他生命的锚,是他生命的航母,也是他的安全港,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所有的登陆机会。

他八岁时,船上的人无意中听到一段美妙的乐章,那是1900年演奏的。他的曲子从来没有章法,就如他的内心世界一样,根本不存在什么规则、标准之类的东西,但是他有惊人的**天赋,那是一种超忽常规的能量,以超强的观察力去审视这个世界,用自己的内心去感悟人生百态,可惜的是他最终无法脱离自我圈定的人生枷锁。

从另一个角度看,海洋钢琴家是我们周围生活在我们自己空间里的人们的缩影。他们熟识于一如既往的生活圈,热衷于弹奏属于自己的**,一旦环境有变,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与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他们需要时间、精力来重新适应,或者无法适应。在自我封闭中,他们要么颓废无用,要么创造奇迹,用自己的方式去排解孤独和寂寞,在心中展示自己一直向往的世界。

试想,如果1900放弃所谓的坚持,那他的人生是否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呢?当然,一个真正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一定会选择与命运抗争,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而不是选择逃避,放弃生命,走向绝望。

人生的旅程很短。它和跳音一样短。转瞬即逝。只有敞开心扉,拥抱一切,努力适应一切,才能演奏出美妙的**。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3

“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担心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担心冬天的来临,所以他们一直在四处游荡,寻找一个四季如夏的遥不可及的地方——我不羡慕。”

一个人,一艘船,一架钢琴,一辈子,一个传奇故事。“只要你还有个好故事,你就永远不会完蛋!”。

到目前为止,我在海上的经验还很短。我一只希望能登上一艘游轮,在海上航行几天。我不在乎目的地,只希望体验一下在海上的感觉。一艘船孤独的航行,陌生的人群,陌生的环境,如果没有阳光和星空,四周几乎没有分别,可以学着放松,让晃动的船体带我回到婴儿时代,感受对周围的未知,对目的地的迷茫,以及每天的无所事事。也许在最初的几天里,我会四处走走,保持兴奋和好奇。

但是也许十天,也许二十天,当这种新的感觉一天一天消散,无聊,疲劳,无聊,焦虑,愤怒,恐惧!

1900年的生活很悲伤,也很幸运!悲伤是站在世界的角度,不知道自己的生活经历,必须与孤独相处很长一段时间。幸运的是,在我看来,他有足够的是间和空间与自己交流。船上的旅客给了他多种感官体验。住在熟悉的船上,安全的背景给了他无畏的生活力量。

他对人和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思考,也为他的表演注入了灵魂。技能是可以模仿和学习的,但思想是自私的,独特的,不能被任何人夺走!人的伟大在于我们打开了独立意识的模式,善于用意识创造和体验生命。

我们工作、生活、旅行和学习行为模式的意义在于打开我们的意识框架:用我们所看到的去思考更多看不见的东西;用我们所经历的去创造更多的体验。1900年不需要下船,所以他从未预料到目的地的到来。航行的那一刻,他为同行的旅客开了一个宴会,以驱散陆地上的雾。

没有分别心,却更愿意在有梦想的人群中抒发自己的梦想,没有评判心,更纯粹的倾听和接受不同的信念,通过思考把感受融入灵魂,融入梦想。

三十年,生活在船上,身体可以说被囚禁在船上,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宇宙中飞翔的心灵。完整的人生包含了生和死,而他的完整更是完美到没有瑕疵,生于船上,死于船上,短短人生所有传奇也都在船上创造,而他的**,却拥有法式爱情的浪漫,英式深沉的诉说,美式激荡的呐喊……

他用意识走遍了千山万水,他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一切,名利对于他的**执著,对于他的创造守护,卑微而肤浅。生命的意义!深奥的话题,却有着无数简单的回答,可谁也说不清哪个更为贴切……我愿意用一生去享受探索生命意义的过程,也许这也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4

初看完影片之后,唯一的感受是孤独,透彻心扉的孤独。他来到这个世界还未来得及张开眼看父母一眼就被遗弃于邮轮之上,幸运的是被豪放的锅炉工丹尼收养,并给他起了个长而古怪的名字——丹尼·伯特曼·t·d·林蒙·1900。于是,1900在这艘邮轮的传奇故事缓缓拉开了序幕,他渐渐开始融入这个世界,一种叫**的东西触动了他的心弦。

然而奈何造化弄人,几年内再度成为孤儿的他终于获得了他一生不会抛弃,也不会抛弃于他的钢琴。此后,他伴随着邮轮在世界游历却从未下过维吉尼亚号半步。期间面对着名利的**,外界的挑衅,哪怕一段从未结束,也从未开始的的爱情也只是让他心潮更澎湃了些,挣扎更剧烈了些,他还是选择了大海,还是选择了那台伴其一生的钢琴。

在一声巨响中,他消失了,永远地消失在海上,永远地消失在每一个观影者的眼泪中。

也许有人会讲,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这是一种懦弱的态度,这是一种逃避的借口。但我们清晰的看到他随着钢琴在海浪起伏摇摆的船舱内肆意滑行,听着他为心爱的姑娘弹奏出海上钢琴师的内心独白,用“****theregulation”轻轻地回答了船长的指责……这些画面无一不告诉我们,他不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他生活于他自己构建的灵性殿堂,那个殿堂无人可攀。

他不属于任何一种生活,他被上帝隐秘的藏起,被海洋保管,被一个多情的导演,用戏剧把他的所有一一遮盖……

暗自思忖,其实我们才是孤独的大多数吧。1900是孤独的,所以他选择一辈子不上岸,藏在那座海上浮城中,躲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孤独的活着,然后死去。而我们呢?

这个世界再繁华再喧闹我们都仿佛一个座离岛,我们没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让我们逃避所不喜欢的一切。我们所栖居的城市越来越鄙弃孤独,它让你觉得孤独是可耻的,它要让你融入外面喧嚣的海洋恋爱的洪流,它要你和别人一样,上岸,走同一条路,一条望不到尽头的路。渐渐地,生活,让我们疏远了亲情;功利,让我们世俗了友情;欲望,让我们背叛了爱情,我们丢了个性却换来了共鸣。

可扪心自问,这一切的情感的告别换来的真的是我们曾经梦想过的真正的幸福么?

后来渐渐明白了为何1900终其一生也不愿走下弗吉尼亚号半步,因为我们的陆地就是他的海洋,无人愿意一生漂泊。我们这些“陆地”上的人,学习,工作,为人父母,然后老去,听来仿佛一切都已明了,人生却还是那样漫长。然而在闭上眼的那一瞬还是会含笑着想起,自己曾和挚友在毕业之际把酒言欢;会含笑着想起,自己曾拥有良人在侧,许下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誓言;会含笑着想起更久远的从前,父母望着刚来到世间的你满脸尽是疼爱……会想起那些曾无数次温暖过你的点点滴滴,然后默默告诉自己,这是很长、很好的一生。

正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陆地”上,清楚地看见它的混乱与残酷,却因为某一瞬间体验到的那些温情,那些无以伦比的美好,而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它所给予的伤害。或许,我们从来都不是天才,但是我们至少能做到勤恳、踏实。我们从坚硬和纯白开始,学会圆滑,学会世故。

但内心深处,终究会一直记得,这一生所做的种种妥协,不过是为了在这个花花世界,在这架上帝给予的巨大钢琴上,演绎出属于自己的那一篇华美乐章。

这是一场不是悲剧的悲剧,世间的繁华与喧闹,我们永远无法做1900,但1900的故事是一场让人沉迷的孤独,是那般的醉人,就像一杯美酒,越品越醇。我们都不愿面对孤独,我们很难为一件事献上自己的一生,我们索取的只是“琴键”,而不是“**”。其实,每个人的本质都是孤独。

但,1900是直面孤独的,超越孤独的。如果一个人一生只钟爱一件事,一个人,只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真的是很酷的事情,孤独又有什么好在意的!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

本片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

爵士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海上,1900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情愫在琴键上流淌。他会不会为了爱情,踏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用他的琴声惊艳世界?

但这一切却在1900看到城市后都变成了幻想,他又回到船上,直到工程队用600吨炸药将巨轮炸毁,他也没上大陆一步。

影片中有几个镜头让我十分影响深刻。第一个镜头,当1900从甲板上缓缓走下舷梯时,画面选择了一种处理方式——当1900一步一步的捱下舷梯时,镜头以同样的缓慢和凝重由远及近,最后渐渐定格,转而我们看到的是从舷梯后方的角度拍摄的1900沉重的脚步,以及透过舷梯的缝隙和1900双脚展示给观者的纷繁而凌乱的城市。而后,我们从1900的眼眶中看到了一个别样的城市——张牙舞爪的炫耀和叫嚣着自己的浮躁,扬扬自得的伸展着栉比的高楼和烟囱。

很特别的表现手法,当影片行进到最后,max问及1900为何不愿意离开virginian的那一瞬间,我们就不难理解1900的答案了——琴键太大,**无从而生;城市太大,我们无从而生……

第二个镜头:当1900与max分离时,二人拥抱时,这里用了一个十分经典的仰拍镜头,在这一刻,我看到了三层意思,第一层,人格的高大。1900的人格在这一刻无疑是高大的,他拥有一个对**十分虔诚的灵魂,他不想下船的原因几乎全部都是从自己的**里悟出的,所以说,用一个仰拍来突出一个虔诚的灵魂;第二层是max,他对1900的成全与尊重。

自己的朋友选择了死亡,他并没有选择强行带走,而是尊重与理解,这是,仰拍镜头将这种高尚的做法表现出来;第三层,是两个人的友谊。max一直相信1900一直在船上,所以不管多少人的阻拦也执意上船,说明二人的友谊已经是另一种高度,并且,max作为1900口中的少数人,说明,max少有能懂1900的人,所以说,用一个仰拍镜头,将二人的友谊体现的十分高大。

最后一个镜头,在virginian被炸毁的前一刻,忽然一双手,干枯的手,轻轻的摆放在观者眼前,然后这双手开始在空气中弹奏,背景**是那首美妙的乐曲——1900为了心爱的女孩所即兴演奏出的爱语。钢琴的声音,尤其是这样以单音为主的简单旋律,总是显得特别的干净和轻灵,仿佛是1900那颗安定的心一般,平缓的旋律倾泻着柔情,不仅是对那个曾经出现在1900生命里的姑娘的柔情,更是1900膜拜着钢琴、膜拜着**时,心里自然而然的散溢出的柔情。

1900是个天才,他从小就会弹出美妙的音符,但他又是个孤独的人,特别是在一艘巨轮上的天才,船上的旅客来来往往,1900群看到的永远都是陌生的新面孔。他们怀揣着对美国生活的向往,前往美国,再美好的**也会因为那一声“america”抢去关注点,只留下1900那落寞孤独的身影。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

一直以为《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爱情片,美若天仙的少女,恍若仙乐的钢琴曲,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浩渺无际的大海上!几次要看都没有看成。终于,一个闲适的周末午后,怀着愉快的心情,要完成这一直来的愿望了。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的作品。故事发生在本世纪初,一艘往返于欧洲和美国的名叫弗吉尼亚号的游轮上,无穷无尽的寻梦者,乘坐这艘游轮,来到美国。我们的男主角,“1900”,一个具有钢琴天赋的初生婴儿,被遗弃在这艘游轮上,被锅炉工收养,开始他在大海上从生到死的独特人生。

“1900”在船上演奏钢琴,经历了朋友离别、经济萧条和两次战争,最后,这艘游轮停止了航运,将被炸毁。他的朋友麦克斯,坚信他仍在船上,千辛万苦找到他,劝说他。“1900”最终没有离开“维吉尼亚号”:

最后,他纤细的双手在空中象征性地演奏了最后一曲,在一片火光中,伴着巨大的声响和巨轮一起在海上沉没,和来时一样,钢琴师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我没有想到“1900”这么决绝,哪怕失去生命,他仍然不肯下船,选择和他的**,永远留在船上,消失在海上。

钢琴师的故事完结了,我却不由陷入深思中。

从个体的角度看,“1900”的抉择,与他独特的经历和纯粹的个性有关。正如“1900”回忆起当年站在跳板中间的情景时所说:“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而是因为所不见……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尽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并不是无限的,但**是无限的。

在有限的键盘上奏出无限的**,我应付的来;但走过跳板,前面无数的琴键,无限大的键盘如何奏地出**来……上了岸又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路。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我宁愿舍弃我的生命。

”“1900”对自己很清醒,他生于海上,长于海上,“弗吉尼亚号”轮游就是他的家,钢琴和**就是他的世界。童年的经历、锅炉工的警告,还有他和陆地有限的几次交集带来的不愉快经验,在他,陆地,从来就不是一个美好和值得向往的地方,也不是自己能够把握和想拥有的地方。他坚守自己的生活,爱情可以放弃,其它财富和权势,更不在话下。

对于一个如此纯粹的人,做出与**和游轮共存亡,一点也不奇怪了。

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一个特殊人的立场对工业时代进行反思,我更多体会到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片中我们看到,当自由女神从海上的迷雾中出现时,游轮上人人欢呼,人人心向往之;但我们也看到,这个人人向往、人人奔赴的地方,有冷漠,有战争,有无止境的欲望和追求;这个地方,只能进入,只能前行,按照它的方式;当你无法融入的时候,最终只能灭亡。这就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了。

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性格个性,对于生活,也都有不同的理解和选择。有人追求卓越,有人甘于平淡;有人执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有人更渴望“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成就一番伟业。

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应该是人人都能追求自我梦想,人人都能拥有梦想生活的社会,而不是只有一条路径,就像游轮通向陆地的踏板,只有唯一的一条;也不是只有一个标准,只能追求世俗的名利和成功,才是幸福。在这里,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这才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所在。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7

《海上钢琴师》,反复看了三遍,每一遍的感受都格外深刻,我是在假期朋友之口中了解到这部影片,她看完后极力向我推荐,说这是一段旷世奇才的隐秘传说,还一边眼泪汪汪地向我描述这部影片那些打动她的点。

这个学期开学,挑了一个闲暇的下午,我开始走入这段回忆式叙述的影片。

故事里的主人公出生在海上,被水手收养。他只有水手给予的名字,而名字是一个年代,1900。幼年他面对钢琴,无师自通,是真正的天才,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和掌声。

他在偶然的一次,悄悄爱上一个女孩,静默且深情,曾令人揣测他是否会为了她而下船面对新的世界。

然而他最后选择的仍是他的钢琴,他的大海。他说,钢琴只有88个键,但是外面的世界,却是有着无数黑白键的巨大钢琴。他无法驾驭。是因为这样吗?

我记得影片中1900说的一段话,“陆上的人喜欢寻根究底,虚度很多的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你们不停到处去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有人说,1900代表着的是一种理想,代表着这个尘世中的多数人,注定不会付诸行动,却会始终心怀向往的理想。矗立在那里,自由,决绝,而悲伤。

我们为什么不会像1900一样,永远待在船上,选择在漫天火光中永沉海底。这样壮烈,却获得永生的自由?

因为,大多数的我们,一直生活在这个“外面的世界”,虽然清楚地看见它的混乱,却也会因为某一瞬间体验到的那些温情,那些无以伦比的美好,而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它所给予的伤害,努力弹奏出最华美的人生乐章。对我而言,这种“外面的世界”若是自己真的所爱所选,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也有人说,这部影片是讲述内向型人才在快节奏社会中倔强却无奈的低吟、是每个人在信息时代下打不开的内心和没有安全感的茫然。

我们或许从来都不是天才,但是我们至少能做到勤恳、踏实。我们从单纯和执拗开始,学会圆滑,学会世故,但内心深处,终究会一直记得,这一生所做的种种妥协,不过是为了在这个微尘世界,在这架上帝给予的钢琴上,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旋律与琴音。

人的一生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面临选择,每一个细小或者重大的选择决定了各自的人生走向。凡人的选择是无论如何先活下去再说,\"活着\"这件事情本身比什么都重要。而天才则把心灵的舒适看得更重,生死则次之。

对很多人而言,这也许是悲剧,但是我却认为这是1900的一种自我追求,他热爱船上的生活到达一种极致、高于一切,那里是他的整个世界,离开这里,他可能再也不能继续他所爱的这种生活。

有人问,这部影片既然这么有深意,为什么没有像《绿皮书》一样拿奥斯卡奖呢?很多人都觉得导演用错了力气,或者不明白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只是这个世界浮躁的人太多。

他想传达的东西,不是你为了写影评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发现找不到可以作为主旨的东西。导演是有野心,他想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想映射一个时代。这部电影根本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给每个看官照镜子,主角就是你自己。

还记得当virginian被炸毁的前一刻,忽然一双手,干枯的手,轻轻的摆放在观者眼前,然后这双手开始在空气中弹奏,背景**是那首美妙的乐曲——1900为了心爱的女孩所即兴演奏出的爱语。钢琴的声音,干净而轻灵,仿佛是1900那颗安定的心一般,平缓的旋律倾泻着柔情,不仅是对那个曾经出现在1900生命里的姑娘的柔情,更是1900膜拜着钢琴、膜拜着**时,心里自然而然的散溢出的柔情。

海上钢琴师讲的不仅仅是一个钢琴师的诗意史诗,它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意会生活,在于让我们了解天才,在于让我们看见自己让我们看清自我存在的意义!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8

《海上钢琴师》的男主人公1900,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都没有离开过大海,他简直是一个天才,没有人知道他高超的技艺师出何人,他的曲子是那么纯粹,根本不需要用大海外面的世界所证明,他从未踏足陆地,他的眼睛与思绪好像走了全世界,对于陆地世界的一切风土***了如指掌,简直是一件神奇的事!

他的双手生来注定会为世界**史留下一笔,即使不曾拥有认可的姓名,官方数据甚至没有登记过他的存在。而他也并没有为此不公所辩解和证明什么,不需要所谓的巡演让自己大紫大红,给有幸乘坐此船的乘客进行演奏,效果便足以说明他不俗的成就了,况且他也没有真正在乎过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在大海上,他从不会吝啬自己的曲子,战乱中同样不安稳的大海,是他用自己的曲子抚慰那些受到创伤的人们,陪伴他们最后一程。

才华但却没有名垂青史的记载,仿佛从未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悲哀吗?可惜吗?

我想结果都不重要了吧!重要的从来不是他人的看法和结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这个事本身,当事人的选择最重要。或许他并不属于这里,他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回到了他应该去的地方,那里也有大海,钢琴,挚友与喝彩的观众。

想想给我一个陆地生活的人的一点小小启示:便是专注于自己,专注做事,不要让欲望和这个世界的喧嚣扰乱本心吧!没有人不想纯粹,但纯粹始终如一却很难。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9

《海上钢琴师》它没有恢弘磅礴的气势,没有曲折迷离的情节,没有撕心裂肺的呐喊,但它却是一部关于内心深处最微妙弦动的灵歌。

影片的主人公1900说过这样几句话:“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

我能看到吗?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土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

陆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

很多观片人认为1900是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交织的受害者,他接受了自我毁灭的结局,从而也就没有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反而从中产生了荒诞感、孤独感、恐惧感和绝望感,缺乏了与命运抗争的尊严和信心。这种观点我不予否认,但我却不赞同。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这个世界唯一一尘不变的就是它不停的在改变。”我们的世界时刻在改变,科技、文化正飞速发展,我们的步伐也在喧嚣浮躁中驱驰,渐渐地我们的灵魂跟不上脚步,只是一身肉体匆匆来往。

在这个大多数人都疯狂追逐“钱和权”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渐渐变了质,甚至对某件物品、事物的喜欢,也是基于某些目的。而1900他就像一个孩子,一张白纸,它执着而单纯的喜爱着钢琴,美妙的旋律只取悦自己或是献给心爱的人,他知道他能拥有什么,不去渴望那些不能,或者根本没有必要拥有的东西;它知道它不了解什么,也不去让自己陷入无尽的迷惘。若是他走下船,他或许可以在陆地收获名利,却只能以遗失本真来作为代价。

最终,他选择与巨轮一同消失在天际,不是懦弱,而是遵从自己罢了,因为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如此平静。1900,一位驻守在我心中的美丽。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0

在《海上钢琴师》中,朱赛普叙述了一个凄美故事。“1900”是这部电影的主角,他是维吉尼亚号上的一名弃婴,由该船上的工人丹尼抚养长大。在他很小的时候,养父丹尼就离世了。

在养父离世后的一个夜晚,他被美妙的琴声吸引而来到了维吉尼亚号的演奏厅。此后不久,优美的琴声阵阵从演奏间传来,船上的乘客因好奇循声而往,发现竟是1900正在用钢琴演奏。不过,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他的琴技是从何学来的,仿佛这些**就存在他的血液之中。

自此,他成为了维吉尼亚号上的钢琴师,年纪渐增,他的琴技与天赋也远播于外,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一步。

影片所塑造的不是1900一个人,而是以小见大,通过塑造1900这个人物来展现二十世纪初这个新世纪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城市是工业文明和人类无限欲望的象征,而轮船则象征着一片充满理想的“净土”,但轮船是漂泊不定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其实是渺茫的,在欲望地刺激下,大多数人会奔向那片充满物质的“陆地”。

影片中众多人纷纷踏上去往美国的轮船,去追求那工业化的生活方式来满足自己所有的欲望。在众人看到自由女神像时都欢呼雀跃地呼喊着“american”时,唯独1900一个人俯视着那群人,凸显出了他的独特性。而1900也曾彷徨,当他准备下船时,他看到了无尽头的城市,满眼喧嚣的城市让他迷茫恐惧,没有尽头的城市既是工业文明和物质社会的象征,也是人类欲望的不断延伸,1900站在台阶上,满眼全是现代世界的喧闹,没有艺术,没有**。

相比之下,轮船这个小小的世界,更能给他“家”的感觉,让他在这有限的空间里保持初心,无所谓欲望,更好地追求精神的自由,去坚守自己的钢琴梦。

在《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中,导演以迈克斯旁观者的身份将这个悲剧的故事缓缓叙述给观众,给观众真实感代入感。导演通过塑造1900这个追求精神自由而抗拒现实物质世界的人物形象,来向观众传达一种在用生命来坚守内心纯真的情感,而他最后的悲情抉择实则是他对整个现代社会的拒绝。《海上钢琴师》强调了对精神领域的追求与精神上自由的把握,在有限的时空中让自我的梦想和心灵获取完全的自由,唤起了人们对人生和生活的深思,让人们重新去窥探自己深藏已久的真实灵魂。

《钢琴师》电影观后感(篇9)

1939年,钢琴家斯皮曼27岁,每一天在波兰电台弹奏。二战爆发了,德军的飞弹袭中了电台,工作人员让他离开,他摇头,因为还没有弹完那首《肖邦夜曲升C小调篇》。

他决绝地说要死也死在家里,

他和倾慕的对象一齐逛街,但是他已经不能进咖啡店、公园,甚至是街边的座位。

他被迫带上了卫星章,为了生计贱卖掉钢琴。

全家人被赶到城中央几个高墙圈起来的集中营,他只能在餐馆里弹钢琴,换回一点点粮食。

他无数次目睹德国人肆意的凌虐、屠杀犹太人,他那弹琴的手搬砖头,挖土豆。

他逃离集中营,躲进首都公寓废墟的断壁残垣,如鼠般昼伏夜出不见天日。

为了活着,他喝着已经浑浊的水,吃一切能够当作食物的东西。

一个犹太钢琴师从社会核心逐渐到被隔绝被摒弃被歼灭。

但是他一向没有放下过生命,没有放下过期望。

他只落泪过2次,

当他被一个犹奸揪出了人群,他得以幸免,却从此与亲人生死相隔。

当他最后重新坐在华沙电台,演奏乐曲,一切往如昨日。

个人觉得影片的奥妙之处,并没有单纯的反映好人与恶人,犹太人和德国人在战争中的性格表现,而是深刻反映了各种人性在战争中的复杂表现。

投靠纳粹的犹奸几次救了钢琴师一家性命;

抢救犹太人的波兰地下组织成员,打着钢琴师的名头到处募捐,然后携款私逃;

德国军官为演奏感动,包庇躲在德军临时司令部的钢琴师,送衣送食。

战争摧毁了世界,但人性的复杂和变化都在这种绝境中凸显出来。

第一次看到男主角的时候,只是好奇他的眉毛怎样会长成这样。之后明白他因为这部影片得了奥斯卡奖,惊叹于他在颁奖典礼上的热吻。目前了解到他的下一部电影是彼得的“金刚”,很期盼。

在这部电影中他的表现真的无懈可击,把一个长期受到死亡威胁,承受恐惧压力的男子刻画的入木三分。

个性是有一段,他藏匿于德国人的街区中心。房间中,他不能发出声音让人察觉房里有人。当他又一次因为饥饿而在房里寻找食物时,不留意敲破了一叠瓷盘子,盘子发出尖锐刺耳的破碎声,门口随即传来了激烈的拍门声,他由于恐怖而不断瑟瑟发抖,眼神里透出惊恐的神色,那种不知所措,那种魂飞破散,让人从心底里为他担心,不寒而栗,痛彻心扉。

心被揪着2个半小时,不断祈祷,快点结束吧。不管是电影也好,战争也好,都快点结束吧。再也不要让我看见鲜血了,再也不要让我听到枪声了。实在太残酷,太摧残人了,导演从电影的一开始就这样折磨着我,一向到最后都没有温暖过。

《钢琴师》电影观后感(篇10)

《海上钢琴师》是1998年上映的一部电影,是一部老电影,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

1900年,一名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无与伦比的非凡钢琴天赋,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他的琴声深深打动,爵士乐的鼻祖,听说了他,专门上船与他比试,最后黯然离去。1900一生从未下过船,最后的结局是随着一声爆炸,与弗吉尼亚号轮船一同逝去。

纵观整部影片,1900的结局导演已经暗示铺垫了两次,第一次是在小号手刚认识1900的时候,问他为什么不到陆地上看一看,他的回答是,大陆上的人们冬天期待夏天,夏天期待冬天,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在追寻上,他并不羡慕;第二次是在1900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决定要下船的时候,走在船梯上,走到一半,又决定回头上船。这也就预示了1900的最后的结局。

1900喜欢上了一个女孩,走了一半,却决定回头。到了最后,小号手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是,他看不到下船后自己的未来。拥有的和想要的,是两个概念。喜欢一个女孩,就会想要跟她在一起,想把自己的一切都给她,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是本心。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是,却不能因为喜欢一个人失去了自己。我是一瓶汽水,而你却喜欢白水,我用尽力气摇走所有的二氧化碳,最后变成了糖水,没有了之前刺激的感觉,却也没有变成白水。你还是不喜欢我,而我也变得不再是别人喜欢的那个我。1900站在船舷上,看着喧嚣的城市,看着四通八达的街道,他感到迷茫了,他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了于是转身,回头。这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本心。

整部电影从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一步一步扣人心弦,是一部很棒的影片。但是,1900,却一生从未下过船,害怕融入到社会中去,融入到潮流中去,在现实社会中是一个很不可取的一个做法。当今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比如现在经常使用的无现金支付,在几年之前,恐怕想都想不到。但是,对于影片而言,正是因为1900没有下船,与船一同逝去,引起了人们思想的共鸣,使影片得到了升华。

珍惜自己拥有的,把握现在,或许是1900最想告诉我们的。

《钢琴师》电影观后感(篇11)

还以为钢琴师和海上钢琴师类似,是讲述一位伟大钢琴家的**人生故事。

直到第30分钟左右时,纳粹军闯进犹太人封锁管理区的某栋楼,直接把因为残疾坐在轮椅上未能见了纳粹军起立的某普通居民连人带椅从阳台扔了下去惨遭摔死,我忍不住也和钢琴家的妈妈一同失声尖叫了起来。我意识到这根本不是一部浪漫而激情的戏剧,而是一部真实而深刻的历史剧。

主角斯皮尔曼的扮演着阿德里安·布洛迪在这部几乎可以说是独角戏的电影里撑起了整个角色的高度。在后面很长一段逃亡躲避的剧情里,他没有对手戏,没有台词,甚至连肢体语言都不多;然而就是通过他的几个简单动作,充满感情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我一次次的泪流满面!~导演对他的手指给了好几次空弹钢琴的细节,尤其是那次在纳粹区公寓里明明面对钢琴却不能去碰,如此的煎熬绝对不亚于陈酒对于酒鬼的**~~而他却也只能隔空佯弹,虽然在脑海中这一曲已通过电台波澜壮阔、万人空巷~~~最后,这一曲终于在那个德**官的要求下得以畅快淋漓的喷涌而出,使他压抑许久的**灵魂重新苏醒,一曲终了,他流泪了,德**官的心底也感受到了共鸣,这是两个对**爱好者的惺惺相惜之情,没有敌我,没有语言差异,没有国界。

刚开始看《钢琴师》的时候,大卫的一顿疯癫让我感到烦躁,可是当大卫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当他演奏起那首肖邦的曲子时,钢琴曲的那种美感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力,让我有了继续看下去的兴趣。

我认为大卫的一生有着一种淡淡的哀伤,父亲对他有着一种**的爱,一个"小提琴的故事"父亲将自己对**的热忱强加于他身上,使得年幼的大卫从小就必须承受着来自父亲的压力,但也正是因为父亲这种偏执的爱使得大卫醉心于**,让**完全占据了他的全部生活。

正是因为对**的热爱使得大卫与父亲反目,背井离乡到了英国皇家**学院,对**的热忱让他完全投身于**,可是又无法摆脱与父亲之间反目的心理压力,那种众叛亲离的情感缺失使得他对**近乎疯狂,以至于最后精神崩溃。

妻子吉莲的出现给大卫的生活带来了光明,与吉莲的爱和婚姻改变了大卫的生活,再一次演奏会的成功更为大卫走出自己的阴霾提供了动力。

本片以大卫的回忆为主线,从小时候,到伦敦求学,到精神崩溃,到重新登台,这中间**起了重要的作用,大卫的一次次登台成为全片的线索,优美的钢琴曲成为影片的灵魂。

《钢琴师》又名《战地琴人》。每次看电影之前,我都会搜索电影配置文件,检查并开始看。虽然新鲜感少了但是心里踏实。

这一次,因为电影太突然,无法查询,它开始了。原来这是一部二战期间关于犹太人的电影。这让我想起了一篇关于小学时代纳粹和犹太人的课文,但当时篇幅太小,我不明白历史是怎么回事。

然而,这部电影给了我赤裸裸的视觉冲击。当我看到斯皮尔曼人很穷,犹太人无处藏身时,我感到犹太人的悲伤和无助。

男主角是钢琴家,演员阿德里安·布罗迪以完美的方式演绎了这位艺术家绅士、温柔的气质。影片一开始,当全家人都担心搬出家门时,斯皮尔曼非常平静,一切都是私人的,不能改变,他说他宁愿死在自己家里。

当所有犹太人搬到犹太人区时,他面对像贫民窟一样的犹太人区也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掩埋悲哀的情绪。妇人仅存的一碗食物被抢落在地;被德**官逼迫跳起僵硬舞蹈的无辜的人;见人就询问自己失去的爱人的神经错乱的妇人。他望着那些惨象却又无能为力。

每个犹太人随时都有被杀害的危险。也许那个已经疯了的带着一群乞丐似的孩子跳舞的老人是幸福的,他的精神大概已经无法承受战争带给他的痛苦。

当我看到一群德国**直接冲进一栋犹太人的房子时,因为老人不能坐在轮椅上站起来直接把他从阳台上扔下来,整个人都无法接受赤裸裸的现实。紧接着那一家人被抓下楼然后开始向前奔跑逃亡,德**官在短短几秒全部将他们击毙,一个都不放过。

还有后来男主角在工地干苦力活的时候,德**官突然找出几个年纪较大的男人,每个人趴在地上一一击毙。然而,当最后一个人中枪时,枪突然没子弹了。我以为会有奇迹。结果,德国**开枪打死了他。其中犹太人没有一丝反抗。

在过去,我从未遇到过能震撼灵魂的**。我只是在各种音像店寻找适合我心情的优美旋律或流行歌曲。但真正值得记住的却寥寥无几。它们常常在另一个新浪潮中消失,成为人们不愿意提及的过去。

我不懂钢琴的奥秘,也从未关注过。我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所谓经典幽雅的封面,让人追逐那种文化,从而获得蓝眼睛的欣赏。可我一直都错了,莫扎特、贝多芬时至今日已就能称为“大师”,因为在纸醉金迷的年代,都是他们的**传递着一股纯粹而热烈的情感,洗濯着人们肮脏变质的灵魂。

我的这一醒悟来自于《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

其中讲述的是一个被遗弃在客船上的孩子1900,一直在一位长者善意的谎言中成长着。在一次客船的舞会上,他第一次看到了与之结下不解之缘的钢琴。那首舞会上曲子也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于是,那个深夜,他在没有任何人教的情况下,神奇地弹出了那首曲子。此起彼伏的琴声引来船上的人们驻足倾听,他们中有厨师、富婆、佣人……

沉浸在**中,忘记一切,只享受缓缓流淌的**。人们对1900年的天才惊叹不已。他用小指尖弹出一首成熟的歌曲,让人大吃一惊。

于是,1900开始用**表达他对生活的种种感触,弹奏出一段段或忧伤或欢快的曲子,而他取之不竭的灵感来自于真实的生活。

影片的最后,钢琴师抱着一个罐头,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打不开,却遇见了一名德军军官,因为长时间不跟人说话,钢琴师说话都已经有些结巴。当这位德**官得知他是钢琴家时,他被要求演奏一首曲子。钢琴师开始有些拘束,害怕。

但当他的手指触到钥匙时,他忘记了饥饿、恐惧、战争和死亡。连军官都被琴声打动。送给他食物。

给他军大衣。钢琴家说:“我该怎么感谢你呢?”德**官说:“不要谢我。感谢上帝。

就因为穿了德**官送的军大衣,钢琴师面对苏联红军,忘乎所以,跑出去庆祝胜利,差点被苏联红军打死。这也是我**这部影片唯一发笑得地方。

影片的结尾,德军军官被俘看见钢琴师的同事,让他转告钢琴师搭救他。等钢琴师去时却没找到他。

如果我是导演波兰斯基的话,最后我就这样拍,钢琴师最后就出了德军军官。若干年后,谈们相聚一堂,同奏一曲。钢琴曲的曲目就是贝多芬的,这样岂不是皆大欢喜?

推荐阅读

上一篇:五年级上语文教案及反思范文 下一篇:党员进社区活动方案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