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热门7篇

2024-02-13 23:53:50 六年级数学日记

【#实用文#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热门7篇#】处理各种文档已经成为现今职场中一项重要工作,最近范文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我们需要关注范文的编辑方面有哪些要点呢?好工具范文网为大家整理了一个关于“六年级的数学日记”的完整指南,别忘了把这个链接添加到你的收藏夹,方便以后参考!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1

1月25日 星期六 有雨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2

3月6日星期六晴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正在家里看数学报,无意中看到求比值与化简比这个题目,我想这不是上学期学过的吗?但是我又一想,我还是看一看吧!

“求比值”与“化简比”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学们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求比值的目的是求一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结果;化简比的目的是把一比化成和它相等并且前、后项互质的整数比。

2、求比值与化简比的方法类似。有以下几种:

(1)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如:

5/6∶1/2=(5/66)∶(1/26)①比值为5/3;②化简比为5∶3。

(2)运用比与除法的关系。如:

6.3∶0.9=6.30.9①比值为7;②化简比为7∶1。

(3)运用比与分数的关系。如:

16∶20=16/20=4/5①比值为4/5或0.8;②化简比为4∶5。

3、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和分数;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可以写成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形式(见上例),不能写成整数、小数或带分数的,化简比的结果要读成几比几,如:16∶20化简比为4/5,应读作:4∶5。

通过这就可看出,只要我们多看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资料,你的成绩会提高的。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3

1、关于圆的数学日记

11月17日 星期四 天气:晴

徐徐春风吹来,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许多圆形建筑物,使我想到了今天学的有关圆的知识。

首先,我们老师画了一个圆,然后问我们怎么求圆的周长和面积。很快,就有同学说可以拿卷尺量。这样子算可能会有些误差,我来教你们怎么准确的算周长吧。算圆的周长,要用到直径,圆的周长总是比直径的3倍多一些,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因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计算时通常取3.14。那么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也就是C=πd或c=2πr。之后老师又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偶数个),再将平均分好的扇形拼成一个多边形。

我慢慢地发现了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它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近似于圆周长的一半。从我的发现中,我推出了圆的面积公式:S=πr²,我还根据这个公式分别推出了另外两个公式,人如果要给了直径:(d÷2)²×π;如果要给了周长:(c÷2÷π)²×π。

数学要学会举一反三,我们也要自己动手推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数学才会成为你的知心朋友。

2、六年级数学日记450字

11月6日 星期日 天气晴朗

早上,红红的太阳冉冉升起,天边露出一抹亮红,大地,渐渐醒来,天空,渐渐醒来。我推开窗户,空气中饱含着露水与青草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当太阳挂在空中,闪烁着光芒时,我在姥姥家展示了数学的奥秘。

当我来到姥姥家时,她正在发愁怎么给小山羊圈篱笆圈得最大。姥姥冥思苦想,是长方形?还是圆形?我毫不犹豫地说:“圆形!”姥姥一脸迷茫地看着我!我说:“因为在相同的周长内,圆的面积最大。”姥姥半信半疑地问:“为什么呢?”“您看,这个篱笆长50.24米,除以∏,π≈3.14,正好是16米,也就是圆的半径是16米。而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平方,r是半径,所以用16除以2等于8米,那么面积为64π,就是60π+4π,就是188.4+12.56=200.96平方米。然而正方形就没有这么大。所以还是围成圆形好。”

姥姥恍然大悟,连连夸我棒——为小山羊圈出这么大的地方。

回家时,太阳正在缓缓落山,仿佛也在对我说:“你真棒!”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都甜。啊!数学在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数学的用途真大!

3、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六年级二班黄贤东

数学像一片大海,有无数珍宝;像百花园,花香满园。这个星期已过去,我们主要学习了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圆柱分了三个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分了两个课时,主要学习了: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计算。

圆柱第一课时学习了:圆柱是由三个面围成的,两个底面,一个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第二课时学习了从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所以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一个侧面的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相等的两个圆的面积。(数学日记)第三课时学习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圆柱转化成一个侧面是长方形,两个底面是面积相等圆形的图形。长方形面积等于底面圆的周长×圆柱的高,然后再加上两个底面相等的圆的面积。学完圆柱的就开始学圆锥了。圆锥第一课时我们学习了圆锥由一个圆和一个侧面是扇形的圆形围成。从顶点到底面圆心的高度叫圆锥的高。第二课时学习了等底等高的圆柱是圆锥体积的三倍。所以圆锥的体积是底面积×高×1/3.这个单元学习结束了。老师又带我们复习了一遍。

啊!数学太奇妙了,如果数学是一片大海,我只得到了一件珍宝。如果数学是百花园,我只得到了一朵小花。我还得断续在这数学的海洋里前行。我爱这神奇的数学。

4、数学日记六年级450字

11月15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早上老师教我们怎样计算圆的周长。老师先拿出圆形纸片说:“每人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想办法量出它的周长。”于是,我们开始讨论了。一个同学马上想出了办法,说:“可以先在圆形纸片上做一个记号,以这个记号为点,向右在尺子上滚动一周,量出长度就是圆的周长了。”我也想出了一个办法,说:“我们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做一个记号,然后量出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

过了一会,老师说:“同学们说的方法都对,可是都很麻烦,我来教大家怎么既简单又方便的计算圆的周长!”

“想要计算圆的周长,必须要认识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它用字母π(pài)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π≈3.14。我们还要知道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用字母d表示,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用字母r表示。圆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这节课,我收获了许多的新知识,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看你仔细不仔细。Do you know?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4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一本书有三十页,每一页是一本书的1/30。分数还可以用来加减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一个饼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分数在加减时,如果分母都是一样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样,就是1了。

我还学会了比分数的大小,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老师还提醒我们,写分数时,一般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星期天,我和扬文一起玩了24点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人分别抽四张牌,然后用“+ 、-、×、÷”这几种计算方法最后得数一定要得24,就行了。

游戏开始了,我们各抽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么这么糟呀!你看,四张都是A。这时,只听扬文说:“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后面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又抽了四张牌“6、5、8、3”。我激动得马上脱口而出:“6-5=1,8×3=24,24÷1=24。现在是1比1平了。”

扬文说:“有什么的,我一定会在下一回合胜过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张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听扬文大声地喊道:“6×4=24,24+1-1=24。2 比1我赢了。”我看着他那得意的样子,无计可施。

虽然这次游戏我输了,但是我觉得24点真有趣,同时也感到数学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数学,灵活运用“+、-、×、÷”的混合运算,在下一次的24点游戏中,一定要用得得心应手,当个高手。

星期六,我跟妈妈到乡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见农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个个地瓜就像一个个胖娃娃,对着农民伯伯笑,妈妈告诉我: “现在是地瓜收获的季节” ,然后她又自言自语地说:“今天地瓜又丰富了” ,我说: “收这么多地瓜有什么用?” ,妈妈说: “地瓜作用可大着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条……”

妈妈知道我学了百分数,就问我:50 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 我算了算:

5/50×100%=0.1×100%=10%

我算完了,对妈妈说: “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千克地瓜粉。”我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干什么呢?”奶奶说:“我们平潭的特色小吃――咸米时就少不了它,()我们一家三口人吃一顿咸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们10斤,可供我们做几次咸米?” 我算了算:

我对妈妈说:“能做25次” 。 妈妈说:“平均每月吃2次咸米 ,够吃一年吗?”我说:“还吃不完呢,过年时还可以加餐一次。 ”妈妈说: “你还真能算,其实它还可以做成茹粉汤、茹粉条、茹粉结。”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 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5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去买小鸟。妈妈问店主:“请问哪种小鸟没那么吵?”只见店主指着一个鸟笼,鸟笼里有一只黄色的小鸟和一只绿色的小鸟,说:“这种小鸟没那么吵,一共160元,还送鸟笼。”爸爸问我:“这两只小鸟一共160元,如果就买这两只小鸟,爸爸给200元,找回多少元?”我马上大声的回答:“200——160=40(元),要找回40元。”

爸爸听了,连忙点头称赞,说:“你真棒!算得又快又准。”爸爸付了钱,我和爸爸妈妈就提着鸟笼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6

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

今日,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明白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

我还明白: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经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校。

今日,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那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终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

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

这可真是一次趣味的测量啊!

六年级的数学日记 篇7

在平时上课时,几乎都会有人出现错误,而出现错误的这些同学有时还会被同学嘲笑。不过,大家知道么?往往一堂课上,就是因为这些小差错,才使一堂普通的课变得精彩起来。

那是一节数学课,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一幅地图上有着甲乙连两个城市中间有着连接两城的火车道路,问怎么样测量两地的距离。这个问题一出,同学们就纷纷踊跃思考,举手说着自己的方法,我想得是用尺子先测量两地图上距离,再按比例尺算,这一观点是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不过,这是王诗雅说:应该用一条绳子测出火车线路的距离,把绳子再伸长,看看绳子有多长,再计算。这种方法也有不少人同意了。

现在这道题出现了两种答案,究竟谁的对呢?我们大家都讨论了起来,各自说着自己的观点。有的说火车路线就是两地的距离!不对不对!应该是两地的直线距离!

最后,有一个同学终于说出了其中的道理,原来:火车的路线是两地的路程,而直线距离才是两地的真正距离,也就是这正确的答案!

我们大家听了后,都恍然大悟,知道了这两个方法的区别和不同的意思。

看来,如果没有王诗雅和一些同学作错了这道题,也不会有我们之后的讨论和知道其中的道理,犯错误并不是坏事,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六年级下数学日记 | 数学日记六年级上册 | 六年级圆的数学日记 | 六年级数学日记
上一篇:最新稻草人课件范本 下一篇:个人演讲稿(优选十一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