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

2024-02-07 14:21:10

【#实用文#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精彩的影视作品,总能吸引很多人的眼球,将心里的想法记录下来可以方便我们日后细细体会,写好观后感应该将影片情节和自己的观点成功结合起来,怎样让作品名的观后感看起来更加生动呢?以下是我们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解决具体的问题!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 篇1

这位前语文老师说,大多数影视作品中都穿插着爱。我承认我比较肤浅,看电影一般都看爱情片,或者是喜剧。在朋友推荐以及自己好奇心的驱使下才把《肖申克的救赎》看完的,说真的,我本来没报什么希望的。

不过,看完之后,我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能被这么多人喜欢。而我,对人生的看法也更深刻了些。

安迪被判无期徒刑,罪名是指控他妻子和情人,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度过余生。本来,坐牢也就那样,没什么新意,无非是闭门思过罢了。可是,安迪却能把监狱生活过的不一样。

他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朋友们在这个地区赢得啤酒。他帮助典狱长洗钱。他每周写一封信扩建监狱图书馆。他让监狱里的人认识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小小的锤子,那把曾被瑞德耻笑说需要几百年才能凿破墙壁让他逃狱的锤子,他却用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短时间内完成了自己的越狱。其实这个镜头和《**山伯爵》里的唐代斯越狱很相像。

这都是雷鸣般的夜晚,都在挖洞,都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另一个自由的世界。人,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会长得更多。他们,也是如此。

话说结局看的我好纠结啊,我比较喜欢皆大欢喜的结局,不要笑我,这应该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本质,当然我不是说结局不好,只不过太简单了。还没看过瘾呢,就这么结束了。不过,很喜欢那个画面啊。

蓝天、白云、碧海,还有两位亲爱的朋友,他们的友谊让人感动。我很无聊,把画面定格在那个地方停了好久,好久,终于落下泪来。安迪要逃走可不容易。瑞德申请假释并不容易。他们很难摆脱那遥远的噩梦。

他们,都是生活的勇者。他们带给我的是感动,深深地感动着我的心。无法言说,只能慢慢体会。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 篇2

今天我为大家推荐的一部由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此片7分,我看过这部电影三遍,现在我想浅谈一下我对这部神片的看法。

Andy是一名年轻有为的银行家,却被指控杀害自己的妻子,被冤枉送入监狱,面临着20年的监狱。面对这飞来横祸,Andy没有在这座阴沉的监狱里消沉下去,而是努力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毅力逃出了这座监狱。

我觉得这步电影有几个关键词,首先就是希望,面对困境,面对监狱的铁栅栏,Andy不像其他犯人一样,整天百无聊赖的活着,而是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他深知自己是无辜的,所以从他来到监狱的第一天起,就下定决心要逃离这里。Andy在享受着生活,他会悠闲的在监狱的广场上散步,会用监狱里的大喇叭播放动听的意大利歌剧,在监狱里办起了图书馆,教授犯人们知识但他并不是一味的乐观,他深知自己应该去做什么,他有这自己的计划:逃离监狱,来到太平洋上的一座美丽的小岛,开家酒店,开始新的生活。

另一个关键词就是才能,就像影片里的一句话那些羽毛鲜艳的鸟,从不会被笼子所困住。Andy在监狱里就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他通过分析岩石的结构类型,判断监狱的墙壁可以挖洞,他凭借学识为监狱每个狱警报税,甚至到后来成为了典狱长的御用洗钱手,得到了他们的信任,也提高了自己在监狱里的地位,这对他之后的越狱也提供了可能性。

一个人即使身处困境依然不会放弃对未来的希望,依然能冷静分析现实,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最终就能重获自由,我想这就是这部影片想给我们传递的现实价值。就像Andy在片尾给Red的信中说到: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 篇3

这部电影就像一杯咖啡,入口平淡甚至苦涩,却在唇齿间留下持久的清香。它承载着几十年的经典,鼓舞了众多年轻人,它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成熟是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嘴角却还在微笑。”这真的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在监狱的第一个晚上,安迪没有哭着回家。他连一滴眼泪都没掉。

设身处地地想:妻子出轨被杀害、自己含冤入狱、事业有成却化为空谈他的沉默之下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也许他在计划如何越狱,也许,当他气馁时,眼泪已经干了,对他的处境,我感到抱歉。

安迪似乎没有放弃希望。一些在别人看来没有必要的小常识,在这个时刻派上了用场。安迪发现石墙很软,挖出一条通道,用石头雕刻棋子,吸引狱吏的注意。

我以为,他好像会一直刻石头挖地道,逃跑,然后揭发肖申克的丑闻,但接下来的事情超出了我的预料。

一出来,一向沉默寡言的安迪做了件令我震惊和钦佩的事。听到狱官抱怨上税的事情,他主动上前提供帮助并要求给他的朋友们一人三瓶酒——冒着被推下楼的危险。一毛不拔的狱官破天荒买来了酒,但他没有喝,只是在脸上挂着一种令人捉摸不透的笑意。

那笑容深深地刻在我脑海里。他当时在想什么?也许就像瑞德说的那样,他只是想借此换得短暂的自由。

但在那天的屋顶上,我看到了一种温暖。我想,也许他想在追求希望的路上感受到家人的温暖。

安迪永远不会颓废。他会为了让肖申克的所有人体会片刻的自由而擅自**《费加罗的婚礼》,自己却被闭关两周;他会为了扩建图书馆而坚持写信,不达目的不罢休;甚至于在被“三姐妹“欺负之后,他也没有停止他的越狱计划。看到安迪这样,我为他感到鼓舞和高兴。

正义将战胜**,希望将是托付他靠岸的波浪。

汤米的到来是一个转折点。当典狱长残忍地杀害了汤米,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并让他闭嘴两个月后,他终于反抗了。直到他离家出走,我才意识到他的计划是多么超前和周到。

这不是什么临时的反抗,通道已经挖好,黑钱账本已经被掉包,连雷雨夜都被计划在内,他在肮脏的下水管道里爬了将近半里地,逃之夭夭——顺带取走了巨款。他曾经说的不切实际的梦想:蓝色的太平洋和海滨酒店一个接一个地来到他身边。

屏幕外的我,一颗心也终于落了地。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最终他拯救了一整个肖申克。

正如影片中所说:“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亮了。”安迪拥有这样的羽毛,是希望为他的羽毛镀上鲜亮的色彩。

“在这个世界上,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无法接触,那就是希望。”这句话让我回味无穷。希望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信徒的归宿。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 篇4

我认为这部电影主要就是在回答“面对‘institutionalizing’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而作者把所有我认为正确的答案集中在了安迪身上。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don't f***et that there are … places … in the world that are not made up of stone, there is something … inside … that they can not get to … that is hope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完美的影片,至少我认为是的,它诞生于1995年,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电影**季,《阿甘正传》便诞生在这儿,与获得了七项奥斯卡电影节的《阿甘正传》相比《肖申克的救赎》是完败,但正是应为这,它慢慢被熟悉,慢慢被人们接受。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银行家安迪,在得知妻子有情人并喝醉后,他想向妻子和情人开枪,但他最终没有开始。但一个巧合发生了——那天晚上,另一个男人枪杀了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所以安迪被指控**并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渡过余生。他平静地接受了。他入狱后认识瑞德。在监狱里,瑞德的名声非常响亮。他能得到任何东西。

安迪一直都特立独行,直到有一天,他向瑞德说:“我想要海报和锤子。”德瑞惊讶的看着他,“难道你要挖墙?

不可能的”,“不,雕刻而已。”

几天后,锤子来了,果然,小雕刻出来了。一天,他说他可以帮助监狱**免除很多税,以换取每人三杯啤酒。

一天监狱长去检查,看见他房间里有圣经,,并告诉他“救赎之道,就在其中”,可是典狱长没想到,所谓“救赎之道”真的就在其中。后来,他被派去监狱当图书管理员。几年后,他为监狱长洗钱,并为监狱里的每个人纳税。

一天,一个男人进了监狱,说他看见有人杀了一个银行家的妻子和她的情人。这是他向典狱长讨要一个清白,可是典狱长并不想失去一个洗钱的人,并怕暴露他的“罪行”

这时安迪想,为了救自己,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洗钱。有一天,他突然指着圣经对德里说,救赎的道路就在里面。德里怀疑地看着他。一天,安迪给典狱长洗了钱,把一本假装典狱长黑色收入簿的圣经放进典狱长的保险箱。他领走了帮典狱长洗的那些钱中的一部分。

过了一天外面响起了警车的声音,典狱长一看保险柜发现他的黑钱记录本变成一本圣经,第一页写到“亲爱的典狱长您说的对,救赎之道就在其中”,再往下翻,发现圣经已被切割出刚好能放下一个石锤的凹槽,典狱长顿时绝望,原来安迪逃了。

安迪正是用那个小小的锤子,二十年!!!

为什么这部**不叫安迪的救赎呢?而是叫肖申克的救赎呢,肖申克是监狱的名字,正是肖申克这个监狱的风气,才造就了这里的人,从安迪第一次给他们的啤酒开始,就是希望他们获得自由,安迪在监狱里是想让人有幸福有希望的,他并不想人们被肖申克锁感染,

最后德瑞徒刑满释放后才懂希望,自由,友谊究竟是怎样美好的东西。在这个肮脏的社会里,只有它们才能带领我们走出黑暗,寻找内在的美。最后,两个朋友在蓝色的太平洋上互相拥抱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励志型影片。故事情节简单,充满了好莱坞传奇:银行家安迪被诬陷妻子和情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并被关进肖申克监狱。

他的与众不同引起了黑人囚犯瑞德的注意,最后交到了一个好朋友。安迪总是沉默寡言,尽力保持他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拥有的东西。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用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帮助狱卒们“合法”地逃税,甚至帮助典狱长洗钱,以此换得一些对囚犯、对自己稍微宽松的待遇。

他甚至不厌其烦地给国家写信,几年后得到了回复——国家以每年500美元的**向肖申克捐赠了书籍、留声机,甚至史无前例的监狱书籍。然而,安迪终于从一个新囚犯那里得知了他妻子被**的真相。当他向典狱长上诉时,遭到粗暴的拒绝。因为此时贪婪的典狱长已将安迪当作自己谋取暴利的摇钱树,他甚至不惜杀掉那个知情的囚犯从而将安迪永远地留在肖申克来满足自己对于金钱无止境的贪欲。

安迪对法律公正的幻想破灭后,终于悄悄地走上了自救的道路。在一个黑暗而闪电般的夜晚,安迪成功地穿越了他挖了19年的秘密通道,重获自由。

人之所以拥有信仰,是给精神安顿一个家。而这个“家”是否温馨而牢固,常常取决于上苍的审判。从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我们看到安迪的审判是不公平的,他被冤枉无情地判了几十年的光阴。

在监狱里受尽了困难,禁锢了自由。一旦进了监狱人生似乎就此定格。而年迈的老布出狱后的自杀给未出狱的人暗示了相同的命运。

电影显示安迪通过他惊人的信念拯救了自己和他人。改变即使不公的命运。

自由和希望是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线索,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取决于他潜在的希望有多远大。安迪并没有无所畏惧地反抗现实,而是用意志和理智支配了行动,最终赢得了自己的权利——自由。狱中的他为犯人争取权利,也在不断的给他们以“自由时刻”。

肖申克充盈着满目的教条,体制,压迫。和那一个个屈服于制度化的心灵。导演是以座监狱,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服从与归化,以及巨大商业压力下每个人无奈的制度化生活。

正如瑞德所说的“你看那灰暗的高墙。刚开始,你厌倦他,逃避他,后来渐渐习惯,最后便彻底依赖他,这就是被体制化了。”

整部电影最让我震惊的是安迪心中的希望之火和对自由的信念!

希望是一种坚持,它在灵魂中保持着一片自由的天空,对同一个生命做出不同的解释。希望不需要热情。热情的希望只是灵魂中不经意的冲动。希望的价值在于坚持,表现为一种不张扬、不炫耀只是“存在”的状态,并在内心营造一块属于自己的天空。

心存信念和希望的安迪说: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可以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触摸不到,那就是希望”。我们可以看到安迪遭受了什么样的困境和打击:

安迪精通财税制度的特长使他渐渐地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它**囚犯的骚扰,逐步成为典狱长沃登洗黑钱的重要工具,一个年轻囚犯的到来打破了安迪平静的狱中生活,这个囚犯知道谁是真正的**。当安迪向典狱长提出重新审理案件的请求时,沃登害怕失去这个“洗钱工具”而断然拒绝请求并将知情者单独禁闭两个月,最终这个唯一的知情人也被其陷害致死。

即使在社会最黑暗的地方,他也从未失去对信仰和希望的追求,在黑暗中闪耀出一道痛苦而美丽的光芒。这和鲁迅的话很接近,“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人走的多了,也就成了路。

”希望只给予那些始终拥抱希望的人。安迪的朋友瑞德在被关押40年后在假释审查官面前那番话:“我没有一天不在后悔,但并非受惩罚才后悔。

我回首前尘往事,那个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谈谈。我试着跟他讲道理,让他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我做不到。那个年轻人早就走了,留下我这个老头子。”当他放弃自由的时候,自由却有回到了他的身边。

其实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在困难的时候支持我们还能活下去,那就是:希望和信念。而两者在《肖申克的救赎》中我都得到了满足!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毫无疑问是一部好**,没有动作,没有特技,甚至没有美人,却依然能深深打动观众,并且历经十几年而魅力不减。它靠什么吸引我们?

有人说是因为它反映出了“人性之韧”。确实,用一把小榔头,近20年的时间,在人身控制极为严格的法西斯式监狱,挖出了一条逃生的小隧道(或许叫敲凿出了一条小隧道更合适,那个榔头实在太小了)。这难道不是体现了人的韧劲吗?

不过我觉得这个情节明显是戏剧化的,这只是导演在情节安排上的需要,这样的结尾只是为了反映安迪的“自我救赎”最终成功了,否则整个情节和主题难以为继。所以有人认为,《肖申克的救赎》反映的其实是“希望”对于人是多么宝贵。是的,片中直接讲到希望的地方就有很多。

比如安迪在逃狱后给瑞德的信中所说的:“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或许这正是作品和导演想告诉我们的。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这句话已成名言。

对我来说,《肖申克的救赎》打动我的地方不仅于此。

先说说我对影片中人物的看法。鲨堡监狱里的囚犯和**似乎是我们社会的生灵。

典狱长诺顿高高在上,平时道貌岸然,对圣经倒背如流,实际上攫取利益时不择手段,残酷、阴险而贪婪。海利警长和其他警察都很残暴,充当诺顿的**和卡坎囚犯的生命。他们是不是象极了我们现实中的掌权阶层?

我称之为鲨堡这个“小社会”的统治者。

囚犯中也有不同。除了主人公安迪之外,瑞德(m***an·freeman)当然是关键人物,我认为他是整部影片的线索:其实,整部电影中对白不多,影片很多想展现的东西都是通过瑞德的独白说出来的,其中多半都是瑞德对鲨堡生活的反思总结和他对安迪的解读。

瑞德是一个睿智的人,他在鲨堡混得非常好,犯人们的需求“没有他搞不到的”。他的智慧也洞悉了鲨堡生活的本质,他对安迪说:“在鲨堡,希望是一个危险的东西”,这是智者之言。

放在我所处的环境中,人们一定会说“瑞德同志非常成熟老练”云云。但是,和现实中的那些所谓“智者”一样,尽管瑞德看清看透了鲨堡的本质,但他没想过去抗争,更不用说是影响和改变别人,他只是顺应鲨堡的规则以求自保。直到安迪出现,改变了他,最后把他带到了自由的另一边。

汤米,影片主要人物中最晚到鲨堡的,他和安迪一样,对生活充满希望,并在安迪的帮助下为之努力,可是他年轻幼稚不懂自保,结果在即将获得成功的时候,因为知道了安迪被冤的真相而被诺顿和海利**。

博格斯三姐妹,瑞德说他们是“禽兽”,是鲨堡这样一个环境中“培养”出来的**狂,我们可怜的主人公安迪数次惨遭其毒手。博格斯他们虽然不是鲨堡统治者的一分子,但他们是统治者威胁其他囚犯的工具。在汤米被诺顿和海利**之后,安迪拒绝为诺顿洗黑钱,诺顿就曾以此威胁。

但博格斯最终也是因为欺负安迪,影响了诺顿和海利们的**而被打成废人。

当然,还有图书管理员布鲁克斯,这是我最震惊的角色之一。老布的一生,深刻反映了“体制化”下人的一生。在鲨堡度过了大半辈子,终于被假释,获得了自由,可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他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体的自由,但其实他的灵魂早已被鲨堡扼杀,属于他自我的世界已经被压缩到了最小。

最终他只能选择从这个已经完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消失。为什么要安排老布这样一个人物呢?我觉得导演是想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安迪出现,老布就是瑞德和其他绝大多数囚犯们的未来。

他是不是也象我们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人的未来呢?

而安迪(tim·robbins),我们的主人公,他是一个真正的人。“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瑞德可以说是一个“strong man”,而安迪则是一个“great man”,他救赎的不仅是自己,他也尽一切努力拯救囚犯们的灵魂。

实际上整部影片关于他挖隧道逃生的情节是惜墨如金,以至于安迪逃走那一幕让我感觉相当突兀,这说明神乎其神的逃狱并不是影片的主题。而且瑞德告诉了我们,安迪在挖好地道之后并没有立刻逃走,他最终离开是因为汤米的死让他看清了诺顿们的残忍无情,看清了自己并没有能力救赎其他的囚犯。也就是说,尽管安迪已经做好了逃狱的准备,他也没有马上逃走,虽然他有拥抱自由的极切渴望——在他逃出鲨堡之后站在小河里拥抱风雨的那个俯视镜头相信观者都会印象深刻——但他仍然留在鲨堡帮助那些“无希望的人”。

影片主要就是在这方面进行描写,我想这也是影片叫《肖申克的救赎》而不是《安迪·杜佛瑞的救赎》的原因。

安迪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诺顿们洗钱,为囚徒们争取着不多的权益和精神空间,比如当安迪头一次利用理财特长为海利做事时,所要求的只是让海利请难友们喝酒,他自己不喝,微笑着看着瑞德和赫伍他们喝,别人都不懂安迪为什么这样做,瑞德明白,因为那一刻安迪让他自己和别人都享受到了自由的感觉。

再比如建设监狱图书馆、教汤米识字和帮助他考试等等。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利用监狱广播为众人**《费加罗的婚礼》那一幕,那个情节非常恰当地体现出,安迪的救赎确实对鲨堡众囚颇有意义,而安迪也是一个真正的救赎者。特别是,当诺顿和海利们站在门外向安迪发出警告的时候,安迪却面带微笑地把留声机的音量调到了最高——可怕的惩罚就在门外,但是安迪没有退缩。

这是真正的勇者!一个伟大的人!以至于我有这种感觉,安迪来到鲨堡压根就不是作为囚犯去的,而是作为救赎者去的。

写到这,可以回答以下问题了:《肖申克的救赎》到底是什么如此打动我?又为什么如此打动我?

首先,是“institutionalizing”对人性的摧残。片中多处对此有篇幅或长或短的提示。长的如老布这个角色,短的如瑞德的只言片语,他在假释后,不用向谁报告请示就能wc了,但他甚至因此而不习惯,“一滴尿都挤不出来”。

再有象其他犯人,对于安迪所做的事,比如让海利甘心请犯人喝啤酒,放歌剧给犯人听,甚至每一个和狱方对话的情景,都是其他犯人津津乐道的谈资,他们觉得安迪的所作所为真是难以想像的。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 |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 肖克申的救赎观后感 |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作文
上一篇:收纳技能比赛演讲稿8篇 下一篇:快递辞职报告(实用14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