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5篇

2024-02-07 21:03:06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篇1】

这位前语文老师说,大多数影视作品中都穿插着爱。我承认我比较肤浅,看电影一般都看爱情片,或者是喜剧。在朋友推荐以及自己好奇心的驱使下才把《肖申克的救赎》看完的,说真的,我本来没报什么希望的。

不过,看完之后,我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能被这么多人喜欢。而我,对人生的看法也更深刻了些。

安迪被判无期徒刑,罪名是指控他妻子和情人,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度过余生。本来,坐牢也就那样,没什么新意,无非是闭门思过罢了。可是,安迪却能把监狱生活过的不一样。

他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朋友们在这个地区赢得啤酒。他帮助典狱长洗钱。他每周写一封信扩建监狱图书馆。他让监狱里的人认识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小小的锤子,那把曾被瑞德耻笑说需要几百年才能凿破墙壁让他逃狱的锤子,他却用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短时间内完成了自己的越狱。其实这个镜头和《**山伯爵》里的唐代斯越狱很相像。

这都是雷鸣般的夜晚,都在挖洞,都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另一个自由的世界。人,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会长得更多。他们,也是如此。

话说结局看的我好纠结啊,我比较喜欢皆大欢喜的结局,不要笑我,这应该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本质,当然我不是说结局不好,只不过太简单了。还没看过瘾呢,就这么结束了。不过,很喜欢那个画面啊。

蓝天、白云、碧海,还有两位亲爱的朋友,他们的友谊让人感动。我很无聊,把画面定格在那个地方停了好久,好久,终于落下泪来。安迪要逃走可不容易。瑞德申请假释并不容易。他们很难摆脱那遥远的噩梦。

他们,都是生活的勇者。他们带给我的是感动,深深地感动着我的心。无法言说,只能慢慢体会。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篇2】

当我看完《肖申克的救赎》后我在想,在肖申克监狱中的各种不同罪名的罪犯中,或许还有很多男主角一样被错判的。因为所谓的执法者根本不把别人的生命当成一回事,他们只想着自己。

贯穿《肖申克的救赎》的是三次救赎。第一次是安迪帮助典狱长逃税,为每个犯人赢得三瓶奖品;第二次是安迪在监狱警察局的婚礼**费加罗;第三次是安迪为监狱建立图书馆。安迪所做的一切不仅使他在监狱里的生活多姿多彩,而且还交到了朋友,让囚犯们很开心。

在肖申克监狱这个暗无天日的地方,安迪的所作所为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堆可以取暖的火,让他们的内心得到了一丝温暖。

安迪,那个因为检察官的鲁莽而坐牢的倒霉家伙。安迪在刚入狱的一段时间一言不发,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被狱友一次次的欺负后他找到了在监狱中生存的法则,并为监狱的生活带来了一片生机。

得知真正的**后,他毅然逃出了监狱。虽然安迪越狱了,但我依然要为他喝彩。因为他了解到人类的生活可以如此丰富多彩,正如瑞德所说:

有些人你把他关在笼子里藏不住他的光芒,他注定属于外面的世界。

布鲁克斯,一个在监狱里呆了半个世纪的老人。假释后,由于制度化的影响,选择了自杀。看到这里我在想:

为什么他会这样的死去,我们能为那些刚走出监狱大门的人做些什么?我想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在你为别人付出后,你的生命价值也得到了实现。我想如果有人真的关心布鲁克斯,他不会选择自杀。

瑞德,是安迪在狱中的最好的朋友。他在监狱中的前三十年每次的假释机会都被拒绝了,在安迪走后他思想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并因此获得了假释。假释后,他和布鲁克斯有同样的感觉,但他活下来是因为他对安迪的承诺。可以说安迪改变了他的生活。

汤姆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刚到肖申克监狱时,他很愤世嫉俗,后来在安迪的帮助下拿到了高中文凭。当汤姆告诉安迪他知道谁杀了安迪的妻子时,他被典狱长杀死了。

他年轻、有正义感。但是在肖申克监狱中,以典狱长为首的一群人把监狱里的人的人性一点点的磨灭了,每个人的心中充满了冷漠。

看玩了《肖申克的救赎》,我真正的了解到有希望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希望,我们有勇气生活;因为希望,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因为希望,我们可以继续前进。可以说,希望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篇3】

近期,看了两遍《肖申克的救赎》。影片叙述的是一个银行家安迪因为被法院误判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及其情人,而含冤入狱,如何出逃的故事。安迪作为犯人,和大多数犯人不同的是,他从一进监狱就有了一颗逃脱的心,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在监狱的那块挂着女星的墙壁后凿了一个通向外界,通向自由的洞。

这部关于自由、救赎和希望的电影展示了个人如何在看似无法逃避的逆境中获得自由的精神。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知道安迪是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逃犯和个人自助的典范的。我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突破口:

一、关于才华

安迪是一名银行家,他凭借自己的财务和金融技能帮助狱警逃税并获得狱警的奖励,从而让狱中的朋友们在屋顶上喝啤酒。“屋顶”是个很有诗意的地方,对于那些狱友,获得平时难以得到的啤酒,并且在屋顶上畅饮,无疑在精神上获得了一份自由,身心舒畅。安迪正是凭借自己的才华,给狱友带来了啤酒,给狱友带来了不一般的感受,才有了狱友对于他的尊重。

安迪精通财务,赢得了典狱长的青睐,也赢得了洗衣服的工作。在帮助典狱长洗钱的过程中,安迪赢得了典狱长的赏识,在狱友中获得了一定的尊重和声誉。

展示才华,让他们与众不同,让他们有机会被别人欣赏,得到别人的尊重。

二、关于希望

人应该在希望中栖居。安迪从一开始就有了那颗逃脱的心,先是找瑞德帮他弄来槌子,继而弄来隐藏洞口的女星海报。这一切在当时的瑞德看来,不知道他干什么,甚至嘲笑地想“你不会用它来凿洞口,逃脱吧”“你要用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凿出能逃脱的洞”。

然而这在安迪看来,没什么不可能。他从进监狱开始,他的那颗心就开始了逃脱。

三、关于自由

“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一个热爱自由与幸福的人,一个把自己的一生当做远大前程的人,应该始终如一地保有一种“关不住”的精神,为那自由的春色,在人生的逆境中,勇敢地红杏出墙,关心自我实现,追逐自己的命运。勇敢的人,应当对罪恶视而不见。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篇4】

希望是人最美好的东西,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就会永远相伴随。 ————题记

《肖申克的救赎》主要讲述主人公安迪蒙冤入狱和瑞德在肖申克监狱里发生的一些列故事,作为主人公的安迪 并没有因为被困在肖申克就放弃希望,而是一步步的救赎自己以及监狱里的人 ,最终重获自由。这部小说令我最 触动的是安迪在对待自由和希望的态度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安迪始终都没有放弃对自由 以及希望的信念。

安迪对于自由希望的渴望以及追求是值得令人赞赏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学习的。安迪是个有才华积极观 的人说是英雄也毫不为过,从开始被冤入狱到最后逃出来的二十多年一直都心怀希望。,并且一直帮助着他的狱友,他近自己的努力建立图书馆,给监狱以希望和传奇,一个人的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庆幸的是安迪愿意把自己知识分享给大家。

令人感触很深的是 安迪和瑞德在监狱高墙的一番话语:“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监狱就是如此的将一个人彻底改造,狱中计算时间的单位不是日月年,而是以十年为一个计量单位。当看到忽然间岁月已逝,生命的旅程只能以时间为刻度的时候,任何人的希望都会破灭。瑞德曾经告诫安迪:“希望是危险的东西,它是精神苦闷的根源。”然而倔强的安迪始终坚信着希望,没有一刻不在构筑着自己的希望,而且他一直试图用图书和音乐重新点燃狱友们的希望。 就好像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有____的狱长;有遵纪守法的的使命;有横行街市的恶霸;更有巧取豪夺的投机者 肖申克中生存体制又如当今社会体制,“痛改前非”的人一次次被重新投入黑暗之中,当权者干着肮脏的勾当却会在公众面前宣讲“拯救之道”,似乎只有当性格没有棱角,思想失去火花,被“体制化”的人们习惯逆来顺受的时候才可以平安生存。影片中当瑞得“因没有报告而撒不出一滴尿”时,伴我的不是发笑而是颤栗:体制可怕啊!老布在光明到来时因无法承受阳光的照耀而选择死亡,那一幕,我看到的不是老布悬挂着的身躯,而是个性与思想的死亡。

瑞德一直在努力“改过自新”,却又无助习惯性地生活着,最终在最后的每十年一次的假释审查时,留给我们一段经典的对话: 我没有一天不在后悔,但并非受惩罚才后悔。我回首前尘往事,那个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谈谈,我试图讲道理,让他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是我办不到,那个少年早就不见了,只剩下我垂老之躯。生在人世间的你我凡人,在不知不觉中,便会在习惯性的生活状态中耗费掉自己的生命。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如果能够回到过去,能够纠正那些走错的路、做错的事、说错的话,该有多好!如此,我们会面对那些爱错或没有爱错的人,会用所有的激情和真诚再博一次。可是,世上没有如果,我们无法回到过去。 《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一部杰作,史蒂芬金似乎在小说里面向我们表明在被日常生活埋葬着所有的希望和梦想,以及对幸福,自由,友谊,和爱情的感知能力。在面对挫折,艰难,失败我们更应奋进去坚守而不是消沉的弃守。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篇5】

我认为这部电影主要就是在回答“面对‘institutionalizing’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而作者把所有我认为正确的答案集中在了安迪身上。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don't f***et that there are … places … in the world that are not made up of stone, there is something … inside … that they can not get to … that is hope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完美的影片,至少我认为是的,它诞生于1995年,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电影**季,《阿甘正传》便诞生在这儿,与获得了七项奥斯卡电影节的《阿甘正传》相比《肖申克的救赎》是完败,但正是应为这,它慢慢被熟悉,慢慢被人们接受。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银行家安迪,在得知妻子有情人并喝醉后,他想向妻子和情人开枪,但他最终没有开始。但一个巧合发生了——那天晚上,另一个男人枪杀了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所以安迪被指控**并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渡过余生。他平静地接受了。他入狱后认识瑞德。在监狱里,瑞德的名声非常响亮。他能得到任何东西。

安迪一直都特立独行,直到有一天,他向瑞德说:“我想要海报和锤子。”德瑞惊讶的看着他,“难道你要挖墙?

不可能的”,“不,雕刻而已。”

几天后,锤子来了,果然,小雕刻出来了。一天,他说他可以帮助监狱**免除很多税,以换取每人三杯啤酒。

一天监狱长去检查,看见他房间里有圣经,,并告诉他“救赎之道,就在其中”,可是典狱长没想到,所谓“救赎之道”真的就在其中。后来,他被派去监狱当图书管理员。几年后,他为监狱长洗钱,并为监狱里的每个人纳税。

一天,一个男人进了监狱,说他看见有人杀了一个银行家的妻子和她的情人。这是他向典狱长讨要一个清白,可是典狱长并不想失去一个洗钱的人,并怕暴露他的“罪行”

这时安迪想,为了救自己,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洗钱。有一天,他突然指着圣经对德里说,救赎的道路就在里面。德里怀疑地看着他。一天,安迪给典狱长洗了钱,把一本假装典狱长黑色收入簿的圣经放进典狱长的保险箱。他领走了帮典狱长洗的那些钱中的一部分。

过了一天外面响起了警车的声音,典狱长一看保险柜发现他的黑钱记录本变成一本圣经,第一页写到“亲爱的典狱长您说的对,救赎之道就在其中”,再往下翻,发现圣经已被切割出刚好能放下一个石锤的凹槽,典狱长顿时绝望,原来安迪逃了。

安迪正是用那个小小的锤子,二十年!!!

为什么这部**不叫安迪的救赎呢?而是叫肖申克的救赎呢,肖申克是监狱的名字,正是肖申克这个监狱的风气,才造就了这里的人,从安迪第一次给他们的啤酒开始,就是希望他们获得自由,安迪在监狱里是想让人有幸福有希望的,他并不想人们被肖申克锁感染,

最后德瑞徒刑满释放后才懂希望,自由,友谊究竟是怎样美好的东西。在这个肮脏的社会里,只有它们才能带领我们走出黑暗,寻找内在的美。最后,两个朋友在蓝色的太平洋上互相拥抱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励志型影片。故事情节简单,充满了好莱坞传奇:银行家安迪被诬陷妻子和情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并被关进肖申克监狱。

他的与众不同引起了黑人囚犯瑞德的注意,最后交到了一个好朋友。安迪总是沉默寡言,尽力保持他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拥有的东西。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用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帮助狱卒们“合法”地逃税,甚至帮助典狱长洗钱,以此换得一些对囚犯、对自己稍微宽松的待遇。

他甚至不厌其烦地给国家写信,几年后得到了回复——国家以每年500美元的**向肖申克捐赠了书籍、留声机,甚至史无前例的监狱书籍。然而,安迪终于从一个新囚犯那里得知了他妻子被**的真相。当他向典狱长上诉时,遭到粗暴的拒绝。因为此时贪婪的典狱长已将安迪当作自己谋取暴利的摇钱树,他甚至不惜杀掉那个知情的囚犯从而将安迪永远地留在肖申克来满足自己对于金钱无止境的贪欲。

安迪对法律公正的幻想破灭后,终于悄悄地走上了自救的道路。在一个黑暗而闪电般的夜晚,安迪成功地穿越了他挖了19年的秘密通道,重获自由。

人之所以拥有信仰,是给精神安顿一个家。而这个“家”是否温馨而牢固,常常取决于上苍的审判。从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我们看到安迪的审判是不公平的,他被冤枉无情地判了几十年的光阴。

在监狱里受尽了困难,禁锢了自由。一旦进了监狱人生似乎就此定格。而年迈的老布出狱后的自杀给未出狱的人暗示了相同的命运。

电影显示安迪通过他惊人的信念拯救了自己和他人。改变即使不公的命运。

自由和希望是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线索,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取决于他潜在的希望有多远大。安迪并没有无所畏惧地反抗现实,而是用意志和理智支配了行动,最终赢得了自己的权利——自由。狱中的他为犯人争取权利,也在不断的给他们以“自由时刻”。

肖申克充盈着满目的教条,体制,压迫。和那一个个屈服于制度化的心灵。导演是以座监狱,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服从与归化,以及巨大商业压力下每个人无奈的制度化生活。

正如瑞德所说的“你看那灰暗的高墙。刚开始,你厌倦他,逃避他,后来渐渐习惯,最后便彻底依赖他,这就是被体制化了。”

整部电影最让我震惊的是安迪心中的希望之火和对自由的信念!

希望是一种坚持,它在灵魂中保持着一片自由的天空,对同一个生命做出不同的解释。希望不需要热情。热情的希望只是灵魂中不经意的冲动。希望的价值在于坚持,表现为一种不张扬、不炫耀只是“存在”的状态,并在内心营造一块属于自己的天空。

心存信念和希望的安迪说: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可以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触摸不到,那就是希望”。我们可以看到安迪遭受了什么样的困境和打击:

安迪精通财税制度的特长使他渐渐地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它**囚犯的骚扰,逐步成为典狱长沃登洗黑钱的重要工具,一个年轻囚犯的到来打破了安迪平静的狱中生活,这个囚犯知道谁是真正的**。当安迪向典狱长提出重新审理案件的请求时,沃登害怕失去这个“洗钱工具”而断然拒绝请求并将知情者单独禁闭两个月,最终这个唯一的知情人也被其陷害致死。

即使在社会最黑暗的地方,他也从未失去对信仰和希望的追求,在黑暗中闪耀出一道痛苦而美丽的光芒。这和鲁迅的话很接近,“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人走的多了,也就成了路。

”希望只给予那些始终拥抱希望的人。安迪的朋友瑞德在被关押40年后在假释审查官面前那番话:“我没有一天不在后悔,但并非受惩罚才后悔。

我回首前尘往事,那个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谈谈。我试着跟他讲道理,让他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我做不到。那个年轻人早就走了,留下我这个老头子。”当他放弃自由的时候,自由却有回到了他的身边。

其实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在困难的时候支持我们还能活下去,那就是:希望和信念。而两者在《肖申克的救赎》中我都得到了满足!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肖申克的救赎》毫无疑问是一部好**,没有动作,没有特技,甚至没有美人,却依然能深深打动观众,并且历经十几年而魅力不减。它靠什么吸引我们?

有人说是因为它反映出了“人性之韧”。确实,用一把小榔头,近20年的时间,在人身控制极为严格的法西斯式监狱,挖出了一条逃生的小隧道(或许叫敲凿出了一条小隧道更合适,那个榔头实在太小了)。这难道不是体现了人的韧劲吗?

不过我觉得这个情节明显是戏剧化的,这只是导演在情节安排上的需要,这样的结尾只是为了反映安迪的“自我救赎”最终成功了,否则整个情节和主题难以为继。所以有人认为,《肖申克的救赎》反映的其实是“希望”对于人是多么宝贵。是的,片中直接讲到希望的地方就有很多。

比如安迪在逃狱后给瑞德的信中所说的:“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或许这正是作品和导演想告诉我们的。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这句话已成名言。

对我来说,《肖申克的救赎》打动我的地方不仅于此。

先说说我对影片中人物的看法。鲨堡监狱里的囚犯和**似乎是我们社会的生灵。

典狱长诺顿高高在上,平时道貌岸然,对圣经倒背如流,实际上攫取利益时不择手段,残酷、阴险而贪婪。海利警长和其他警察都很残暴,充当诺顿的**和卡坎囚犯的生命。他们是不是象极了我们现实中的掌权阶层?

我称之为鲨堡这个“小社会”的统治者。

囚犯中也有不同。除了主人公安迪之外,瑞德(m***an·freeman)当然是关键人物,我认为他是整部影片的线索:其实,整部电影中对白不多,影片很多想展现的东西都是通过瑞德的独白说出来的,其中多半都是瑞德对鲨堡生活的反思总结和他对安迪的解读。

瑞德是一个睿智的人,他在鲨堡混得非常好,犯人们的需求“没有他搞不到的”。他的智慧也洞悉了鲨堡生活的本质,他对安迪说:“在鲨堡,希望是一个危险的东西”,这是智者之言。

放在我所处的环境中,人们一定会说“瑞德同志非常成熟老练”云云。但是,和现实中的那些所谓“智者”一样,尽管瑞德看清看透了鲨堡的本质,但他没想过去抗争,更不用说是影响和改变别人,他只是顺应鲨堡的规则以求自保。直到安迪出现,改变了他,最后把他带到了自由的另一边。

汤米,影片主要人物中最晚到鲨堡的,他和安迪一样,对生活充满希望,并在安迪的帮助下为之努力,可是他年轻幼稚不懂自保,结果在即将获得成功的时候,因为知道了安迪被冤的真相而被诺顿和海利**。

博格斯三姐妹,瑞德说他们是“禽兽”,是鲨堡这样一个环境中“培养”出来的**狂,我们可怜的主人公安迪数次惨遭其毒手。博格斯他们虽然不是鲨堡统治者的一分子,但他们是统治者威胁其他囚犯的工具。在汤米被诺顿和海利**之后,安迪拒绝为诺顿洗黑钱,诺顿就曾以此威胁。

但博格斯最终也是因为欺负安迪,影响了诺顿和海利们的**而被打成废人。

当然,还有图书管理员布鲁克斯,这是我最震惊的角色之一。老布的一生,深刻反映了“体制化”下人的一生。在鲨堡度过了大半辈子,终于被假释,获得了自由,可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他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体的自由,但其实他的灵魂早已被鲨堡扼杀,属于他自我的世界已经被压缩到了最小。

最终他只能选择从这个已经完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消失。为什么要安排老布这样一个人物呢?我觉得导演是想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安迪出现,老布就是瑞德和其他绝大多数囚犯们的未来。

他是不是也象我们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人的未来呢?

而安迪(tim·robbins),我们的主人公,他是一个真正的人。“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瑞德可以说是一个“strong man”,而安迪则是一个“great man”,他救赎的不仅是自己,他也尽一切努力拯救囚犯们的灵魂。

实际上整部影片关于他挖隧道逃生的情节是惜墨如金,以至于安迪逃走那一幕让我感觉相当突兀,这说明神乎其神的逃狱并不是影片的主题。而且瑞德告诉了我们,安迪在挖好地道之后并没有立刻逃走,他最终离开是因为汤米的死让他看清了诺顿们的残忍无情,看清了自己并没有能力救赎其他的囚犯。也就是说,尽管安迪已经做好了逃狱的准备,他也没有马上逃走,虽然他有拥抱自由的极切渴望——在他逃出鲨堡之后站在小河里拥抱风雨的那个俯视镜头相信观者都会印象深刻——但他仍然留在鲨堡帮助那些“无希望的人”。

影片主要就是在这方面进行描写,我想这也是影片叫《肖申克的救赎》而不是《安迪·杜佛瑞的救赎》的原因。

安迪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诺顿们洗钱,为囚徒们争取着不多的权益和精神空间,比如当安迪头一次利用理财特长为海利做事时,所要求的只是让海利请难友们喝酒,他自己不喝,微笑着看着瑞德和赫伍他们喝,别人都不懂安迪为什么这样做,瑞德明白,因为那一刻安迪让他自己和别人都享受到了自由的感觉。

再比如建设监狱图书馆、教汤米识字和帮助他考试等等。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利用监狱广播为众人**《费加罗的婚礼》那一幕,那个情节非常恰当地体现出,安迪的救赎确实对鲨堡众囚颇有意义,而安迪也是一个真正的救赎者。特别是,当诺顿和海利们站在门外向安迪发出警告的时候,安迪却面带微笑地把留声机的音量调到了最高——可怕的惩罚就在门外,但是安迪没有退缩。

这是真正的勇者!一个伟大的人!以至于我有这种感觉,安迪来到鲨堡压根就不是作为囚犯去的,而是作为救赎者去的。

写到这,可以回答以下问题了:《肖申克的救赎》到底是什么如此打动我?又为什么如此打动我?

首先,是“institutionalizing”对人性的摧残。片中多处对此有篇幅或长或短的提示。长的如老布这个角色,短的如瑞德的只言片语,他在假释后,不用向谁报告请示就能wc了,但他甚至因此而不习惯,“一滴尿都挤不出来”。

再有象其他犯人,对于安迪所做的事,比如让海利甘心请犯人喝啤酒,放歌剧给犯人听,甚至每一个和狱方对话的情景,都是其他犯人津津乐道的谈资,他们觉得安迪的所作所为真是难以想像的。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 |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 肖克申的救赎观后感 |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作文
上一篇:公司普通员工辞职信(通用11篇) 下一篇:电信营业厅实习介绍信推荐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