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瓶和盖教案

2024-02-07 10:27:03

瓶和盖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学情分析

对古诗文学的理解,和现代文有区别。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

谈话引入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

2、古代人又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

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

4、两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

区分“村、春”的读音。

回忆前几篇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你对春天有什么新的看法和体会吗?

自学生字,互学互说识字方法。

读准字音,反复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复习巩固学习生字的方法。

学习生字1、先自学。

2、汇报学习,交流经验。

3、字形分析。

4、进行扩词练习。自学生字卡片,互说识字方法,区分字音:

古(十+口)

闻(门+耳)

居(尸+古)

童(立+里)

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读准音的能力。

朗读古诗1、范读古诗。

2、自由读。理解古诗1、自读《春晓》《村居》。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讨论不理解的问题,师对重重问题进行讲解点拔。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说一下,可提出不懂的地方。鼓励学生对以前掌握的知识加以肯定。领悟欣赏

课上练习

1、巩固性:

学习生字词,背诵练习。

2、渐进性:

练习口头组词,纠正字音。

3、综合性:

诵读比赛,说意思。

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春晓村居

课后作业

1、优生: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中等生:

背熟古诗。

3、学困生:

背熟古诗。

教学追记

孩子们背诵得较熟练。

开始对“纸鸢”一词不太理解,通过解释明白了。

瓶和盖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四个字。认识3个偏旁“草字头”、“走字底”、“风字旁”和一个笔画“卧钩”。扩展学习本课以外的有关汉字,扩大知识面。

2、能力目标: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3、情意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识记生字、写好“心”、“风”是难点。

课前准备

1、课前准备:在教室四周摆放上蔬菜,有“茄子、辣椒、黄瓜、豆角、萝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红柿”等。在每种蔬菜旁插上表示蔬菜名称的字词卡片(要注拼音),然后在每种蔬菜分放上一个盒子,盒子里准备若干表示这种蔬菜名称的字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一组。

3、让学生画一张自己喜欢的蔬菜画,并想办法写上蔬菜的名字。(可以是一种蔬菜,也可以是多种蔬菜。不会写的字可以请家长帮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出示灯片),猜猜这是什么地方?(出示课题)谁来读一读?

观察图片,学生发言。小老师领读。

你是怎样认识“菜”和“园”的?

思考后学生自由发言。

二、认识蔬菜

1、观察菜园(灯片),有哪些蔬菜。

学生回答。

这里还有一辆大卡车,今天它把这些蔬菜也运了一些到我们教室里来了,小朋友想看看吗?看看、摸摸蔬菜,会读的就取走卡片。

学生活动,找卡片。

2、一共有几种蔬菜?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

3、出示蔬菜(实物)。

学生举起相应的卡片。

4、任意抽读。

小老师带读。

5、游戏:走迷宫。

全班、开火车。跟字宝宝走出迷宫(分组读字)。

三、识字及指导书写

1、出示“卜”、“又”、“心”、“风”四个字。(强调“卜”读bo)

2、在田字格中范写。引导思考: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在书本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3、范写新笔画“卧钩”。

请学生上来书写。

4、认识3个偏旁“草字头”、“走字底”、“风字旁”。

同桌讨论,互读:开火车读。

学生认真观察讨论后回答。

学生记忆。

四、学习儿歌

1、认识蔬菜的颜色导入儿歌。

学生自由回答。

2、指导学生的朗读:

齐声读儿歌,指名读儿歌。

3、你觉得朗读儿歌哪里最困难?

小组解决。

4、儿歌朗诵比赛。

个人比赛、男女生比赛。比一比,评一评。

5、师总结。

全班表演读儿歌。

五、扩展延伸

1、你喜欢什么蔬菜,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你还知道哪些蔬菜?

学生上台介绍相关材料。

3、在教室布置“蔬菜瓜果园”,贴上学生的作品。

和家人到菜园里或菜市场看看,还有哪些蔬菜,并把它们用彩笔画下来,写上名称并注音。

瓶和盖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

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中的联想与想象。

2、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无数人咏叹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

学生自由朗读《月》,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提问:

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的那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故事中的那些诗句?

学生讨论、交流。

五、组织学生讲神话故事

如“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小组之间进行比赛。

六、小结

《短文两篇》是巴金建国前创作的散文诗。它们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七、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习三。

瓶和盖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讨论学习课文2、3自然段,感受小镇早晨的恬静与热闹,并感情朗读

1、 昨天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回忆一下,课文写了小镇早晨的哪些特点?

2、 这节课,让我们坐上小船出发,去小镇感受一下唤醒后的小镇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3、 默读课文,找找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这份安静?

4、 交流,汇报。指导读出“静”

5、 辩析:“恬静”与“安静”有无区别?老师在备课时也查阅了好些资料,发现“恬静”就是“安静”。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无区别呢?不如我们先来看画面,可能会有新发现。

(2) 交流。你觉得最美的是什么?找出相关的句子读读想想:美在哪里?

(3) 反馈。教师点拨学生发现美、感悟美。随机指导朗读。

6、 小结:是啊!除了“安静”之外,“恬静”还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色彩。拿起书来一起分享这份美。

7、 配乐朗读。(小镇的景色很美,文章的语句很美,你们读得也很美。相信三者结合起来会更美。)

引:刚才我们领略了小镇早晨恬静的美,再来感受一下早晨热闹的场面。

3、选择最让你感到热闹的句子,读一读。

4、指名读出热闹的句子。说说你从哪能些词感受到了热闹?

(第二句,“不由自主、拥挤”体会人多,指导时可从一个人到一排人到全部人

5、想象说话。假如你就是赶集的农民,当你带着自己的产品来到这样热腾腾的集市,你觉得怎样的吆喝最能吸引人?

6、小结:是啊!农民的吆喝声双为这原来就热闹的集市平添了更多的热闹,让我们也来热闹的读一读。

1、 刚才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游览了江南小镇,领略到它独有的特色。虽不是实地游览,却也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回。作者这种抓住特点分具体事物来介绍的描写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2、 假如让你为学校的早晨做一则广告。你会抓住哪些特点来介绍?又会从哪些方面着手写?

3、 动笔试写。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瓶和盖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送别的情景,体会诗人对朋友的真切情意。

2、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诗歌意境。

3、体会诗歌语言表达的特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引入诗歌,理解题目,朗读题目

1、欣赏歌曲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重点学习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⑴从相送时间之久体会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⑵抓住关键词“孤帆”、“远影”、“碧空”,体会诗歌语言特点。

⑶小结古诗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⑷指导有感情朗读,感受古诗意境。

四、学习

1、教师有感情诵读,学生诵读。

2、体会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验证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3、想象送别情景,体会送别之情,指导有感情朗读。

五、升华主题,读写结合

瓶和盖教案 篇6

一、揭题,明确目的。

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很了解我们家乡的一处著名旅游景点。(乌镇)是啊,乌镇自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推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现乌镇景区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小镇常住人口才1万多,却已接待了好几万中外游客,这么吸引人的水乡小镇,我们非得去看个究竟不可。是吧。(放录像)。

看完了录像,你知道其中奥秘了吗?你能透过这热闹的表象,揣摩到游客的心理吗?(清静、悠闲……)

2、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古朴的房屋逐渐被高楼大厦代替,交通工具也由小船变成了汽车,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厌倦了热闹、喧哗和紧张的生活节奏,这水乡小镇的独特风光就更令人向往。

3、今天我们学习的小镇的早晨,也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水乡小镇的风景。

(出示课文插图)同学有没有信心,为这样的小镇做个音乐风光解说片,把小镇推销出去?

说说容易,做做难。我们首先要了解小镇的早晨,才能确定推销的主题。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课文,想想你能感受到什么?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

1、小镇的这些特点中,你认为哪一个特点最能吸引那些厌倦了都市的热闹、喧嚣,而想到水乡小镇去感受另一种氛围的城里人呢?(小镇的恬静)

我们就把小镇的恬静作为我们的推销主题。

2、那么,现在你能读读课题,让别人感受到这种恬静的氛围吗?

3、那么,要把小镇早晨的恬静制作成音乐风光解说片,我们需要哪些素材?(图片、音乐、解说词)有了这些素材,最后就要看我们的本领了,能不能进行有感情地解说,这样才更吸引人,对吗?

4、那好,我们就来读读小镇的恬静。

(1)先轻声读一遍第二自然段,选择你最想读的句子,你认为最能表现恬静的句子反反复复地读。把小镇的恬静给读出来。

(2)把你最有把握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3、出示三、四句:这两句写的是河边的小船。从“满、各式各样、紧挨”等词语可看出小船多。但这些小船是停着的,所以又是恬静的。

(抓住“悄悄钻、轻轻飘”两个词语,理解小舟在河上行驶时悄无声息,不知不觉就从桥洞中钻出来了。小舟很轻,在小河上驶过,就像一片树叶从河上轻轻飘过)

齐读。

三、制作音乐风光片。

1、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有感情的解说一定没问题了,我们还需要什么?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组小镇的图片。(图片图片下要有简单的描写性句子演示,穿插课外知识的介绍。)

2、这些图片,该选择什么音乐呢?老师这里有三首曲子,你觉得哪首曲子好,就在你的小纸上填上这首曲子的序号。

3、现在我们该做什么了?(写解说词)这些图选取的景点都不同,要让你的解说词更连贯,我们应该……对,加上自己的话,作为过渡。

老师觉得还有点非常重要。(停顿)你的解说词要有特色,能吸引人,让人听了你的解说后,很想去小镇看看,那样你的推销才是成功的,对吧。

4、四人小组合作,挑选其中的二至三幅。每位同学各显神通,由组长执笔。把你们的解说词写好。(学生写)

5、现在是音乐风光片展示时间。哪个小组先上来展示。我们其余的同学都是评委,如果你觉得听了他的解说词后,你想去乌镇看一看的,你就举手,我们把总人数作为这位同学的人气指数,同时,我们也欢迎后面听课的各位老师加入我们的评委团。

五、结束语:同学解说得都很不错,如果以后能把它制作成网页,在网上发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那就更好了,是不是?

[《小镇的早晨》第一课时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瓶和盖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

2、难点:

体会古诗蕴含的情感;“篱、疏”的识记,“追、烧”的书写。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想象体会、编故事。

教学准备

投影仪、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二、自由朗读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三、小组朗读

1、个别读,正音。

2、个别读,比比谁读得好。

3、小组齐读。

4、组内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

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四、小组赛读

五、畅谈发现

1、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

2、你有什么要对小草说的吗?

3、小结:

小草虽然毫不起眼,但是它有着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呀!

六、比赛背诵

七、指导书写

1、观察字型及结构特点。

2、自主试写“未、店、枯、荣、菜”,评价再写。

3、教师指导书写“追、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枯木逢春枯树光荣

2、听写:

未来追赶枯树烧火光荣洗菜青菜店门

3、背诵古诗《草》。

4、我们接着来学习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介绍杨万里。

二、自由朗读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三、小组朗读

1、个别读:

正音。

2、个别读:

比比谁读得好。

3、小组齐读。

4、组内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

疏疏、未、走等词语的理解。

四、小组赛读

1、认读生字:

住宿徐徐篱笆稀疏未来

2、赛读古诗:

师读──生读──小组读

五、畅谈发现

1、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

2、你对春天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3、小结:

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六、比赛背诵

七、指导书写

1、观察字型及结构特点。

2、教师指导书写:

徐宿

3、学生抄写生字。

八、迁移使用

拓展想象读了《宿新市徐公店》,看了插图,我能编个故事。

教师作业布置:

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

课后反思

古诗教学重在入情入境赏读,不在解释词句的意思。

第一首古诗首先以问题带学生入境,通过看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再在学生的自读自悟、组内讨论、全班交流中入情。朗读从读通──读懂──读美──背诵体现层次的递进性,特别是背诵这一环节,用口语交际情景表演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兴趣浓,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显然是一举多得。

绘画是低段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第二则古诗意境优美,画面生动,让学生给诗配画,把古诗教学形象化生动化了。在赏读环节上设计了让学生给课件配乐朗诵,让学生对诗歌的节奏、韵律、快慢、语调、情趣等有了充分的练习,学生喜欢。

瓶和盖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知识,并在实践中理解“引力”一词。

教学重点

通过桃子落地的事,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让他们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地心引力”一词。

教具、课件磁铁、金属片、地球仪、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地心引力”的科学常识。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老师将自己的手贴在黑板上,用粉笔勾勒出手的轮廓。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小手也画在黑板上?”

师指着黑板上的小手问:“这些小手都能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2、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双特殊的手──(师板书:地球爷爷的手)

“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呢?它能做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认真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交流收获。(教师鼓励学生说认识的字、词、句,也可以谈自己的新发现。)

4、教师检查字词情况:利用小组比赛形式。

三、读中生思、读中感悟

1、同学们刚才谈了自己的收获。老师相信,只要再认真读,你就会有不同的发现。老师看看谁又有了新收获?(鼓励学生再次朗读)

2、讨论交流,领会文本。

⑴地球爷爷的手看得见吗?

⑵地球爷爷的手指的是什么?

⑶借助实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心引力”。

3、实践活动:

⑴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领取磁铁、金属片。

⑵小组实验:请你拿着金属片慢慢靠近磁铁,你会发现什么?(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引力”)

4、在课文里,找出“地心引力”的例子。

地球爷爷就是靠“地心引力”来给小兔和小猴摘桃子的。我们地球爷爷的心脏就像这些磁铁一样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要比磁铁的不知大多少,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一切,它的这种引力就叫“地心引力”。现在你们能明白为什么纸飞机不管多轻,最后总是会掉下来了吗?(板书:地心引力)

5、演示“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动画。

四、拓展与巩固

1、你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有“手”──也就是“地心引力”?(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见,师生共同评议。)

2、展示:我们的地球爷爷,它用那双有着很大很大力气的“手”──“地心引力”,牢牢地抓住了地球上的一切。看──(在地球仪上粘贴高楼、人等立体模型。)大家想想: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了,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自由想像说。)

五、作业设计

1、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朗读全文给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2、找找有关地球知识的书刊读一读,并带到学校来和同学交换着读,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设计

一、交流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咱们帮助小兔、小猴的忙,咱们从中知道了地球爷爷是有手的,它的手就是“地心引力”

1、汇报、交流。

2、小组擂台赛:谁还知道有关地球爷爷的知识。(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了解或感觉到的地心引力。)

二、趣味朗读,深入领会

1、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角色,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角色的语气。

如:小猴子──欢快、有礼貌、奇怪;

小兔──有礼貌、惊奇;

猴爸爸──慈祥、和蔼;

地球爷爷──稳重、有力。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三、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数数它们的笔画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评价。

3、学生描红,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四、拓展实践

试验:

跳一跳,看自己能跳多高。课件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跳”的画面,讨论:在月球上为什么宇航员能跳这么高呢?

瓶和盖教案 篇9

课文简析

这是“朦胧诗”的一首重要诗作。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它以情境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这正如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因而是一首名副其实的“星星变奏曲”。全诗意象丰富,构成理想与现实的相互反衬,意境幽深而又冷峻。情感强烈而又含蓄。这首诗的深刻主题和“朦胧”风格,是与它的创作背景和反映的社会时代状况分不开的。

创意说明

这首诗的学习应该着重引导学生在两个诗节的比较中感受朦胧诗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的特点,通过语言、句式,内容的比较领会诗人的理想。

教学预设

一、整体感知

1、读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觉得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

2、出示创作背景资料: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他的《星星变奏曲》是新时期的“火把”,却更感受着时代的脉搏,它是真正的对于光明的呼唤。

二、引领发现

1、作者的这种感情,在第一节诗中是通过哪些意象来体现的?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品味词句:

⑴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⑵“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⑶“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3、有感情朗读:

读出一系列美好的意象,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一个如夏夜般柔软的世界,一个像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

三、比较探究

1、自主阅读第二节诗,探究一下,第二节与第一节有什么变化?

句式由肯定变为否定。

内容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

情境有温馨美好转向寒冷严酷。

2、这些“变奏“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如:寂寞地燃烧颤抖地星星瘦小的星……

四、提升领悟

思考:诗中的星星象征着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

瓶和盖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寓言。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说说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4、“寓言两则”的“则”是什么意思?

5、今天我们学习

1、出示课题,理解题意:

⑴读题,谁知道“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亡”的意思是失去。“牢”畜的圈。)

⑵谁能连起来把题目解释一下?(羊丢失以后修补羊圈。)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文中生字新词:

⑴自由读课文,组内生字新词过关。

⑵重点纠音:“羊圈”的“圈”;“窟窿”的“窿”。

重点析形:叼、悔、修。

重点释义:叼走、街坊、劝告、后悔、从此。

3、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⑴默读课文,思考: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2、自读自悟:

⑴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⑵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⑶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3、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⑴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⑵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⑶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⑷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⑸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⑹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4、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⑴出示图:面对哪个人走远的背影,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⑵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⑶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5、写字练习:

⑴抄写生字;

⑵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⑶抄写词语:

寓言窟窿劝告软硬狼群法则后悔盘缠叼走街坊

四、拓展活动

把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在小组里讲给同组的伙伴听,选一个参加班级寓言故事大赛。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生态瓶作文 | 生态瓶日记 | 生态瓶实践报告 | 写生态瓶日记
上一篇:有关力量的演讲稿十二篇 下一篇:学厨师的周记(精品十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