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最新胡适传读后感4篇

2024-01-23 07:23:12 胡适传读后感

【#实用文# #最新胡适传读后感4篇#】该本书是一本关于胡适传读后感的作品,读后感觉非常值得借鉴。作者通过精彩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让人深深向往其中所展示的世界。我特别将书中的中心思想记录下来,这有助于更好地整理我的读书笔记。接下来,请听我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胡适传读后感”的内容。

胡适传读后感【篇1】

接下来,我可以想到一些牛头人,经过百度搜索确认他们已经出国了(如果有兴趣,可以查一下自己的研究生院,百度百科有没有)。他们的名单如下:蔡元培,钱玄同,傅斯年,蒋梦麟,鲁迅,陈寅恪,徐志摩,王国维,钱钟书,林语堂,辜鸿铭(出生南洋,通晓七国语言),顾维钧(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和胡适还是校友),梁实秋,刘文典,冯友兰,郭沫若,钱伟长,钱三强,李四光,邓稼先,茅以升等等等等,实在太多没法一一列举了。

这些名字很受欢迎。这不能解释这么多牛人出国留学的一些问题吗?

其实我觉得道理真的很简单,之所以要出国留学就是因为外国比中国强,我们要去学习,所以去学习过的人回国后就比没去过的强。清朝、**的时候是这样,其实现在还是这样,我们现在只认gdp,以为自己是老二了,牛得不得了,其实不论是人文学科还是自然科学领域,学术的中心还是在西方,在美国,其实西风东渐四个字仍能很确切的反映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只有像**这样的疯子,才能说出东风压倒西风这样的豪言壮语。

所谓西风东渐,就是指,我们中国还是在走山寨主义,或者拿来主义,最简单的来说,我们伟大的共产主义就是舶来品,那是德国人马克思的理论,我们现在可以说是罢黜百家,独尊马术了,只是山寨了一下,加个中国特色。再比如说我们现在不可一世的互联网三巨头,百度李彦宏是纽约州立大学的硕士,后在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做过资深工程师,有了这些先进的行业经验,所以他才能先国人一步了解到做中文搜索引擎的巨大市场前景,到中国来搞他的度娘。再来看腾讯公司,虽然马化腾没有出国留学,但他的腾讯公司最早做的即时通讯软件也是模仿国外的icq,一开始叫oicq,就是后来点**,是山寨主义的成功案例。

今年上市的阿里巴巴,我们知道马云在搞阿里巴巴前经营过一个翻译社,1995年一次替客户到美国去讨债的经历使其无意中接触到了互联网,感觉到了互联网的无限神奇,回国后就辞职,开始互联网创业,而他玩的电子商务也是美国人先玩的,像cisco,dell等美国公司90年代已经在互联网上销售产品了。

当然我自己没有出国留学过,其实没有资格说国外教育有多么好,但就自己以及身边同代人的亲身感受来说,在中国的当代教育体制下,真的学不到什么东西,九年义务教育是打基础,其实相当于扫盲,高中以后的任务主要是为了高考,耗费三年大好光阴满脑子记那些用于考试的内容,结果进了大学没两年忘得一干二净,进了大学以后基本上认为这辈子读书的使命已完成,混个三四年毕业走人,纯粹是为了有张文凭好找工作,你说这样的环境和风气能出什么人才?

说了这么多,好像和《胡适大传》没什么关系,不过这还真是我的读后感之一。我只是觉得我们这代既然已感到深受其害了,所以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再重蹈覆辙,能早做打算,给女儿创造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不求光宗耀祖,也不是望女成凤,只是让她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能真的学到些东西。正如洋务派张之洞说的:

“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此赵营平百闻不如一见之说也,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三年,此孟子置之庄岳之说也。”(这里面有两个典故,一个是赵充国(也就是赵营平)的百闻不如一见,这个容易理解。孟子的置之庄岳,其实大意是指一个楚国人学习齐国话,在楚国怎么学都没效果,到了齐国,一学就会,置之庄岳就是把他扔在齐国热闹的街市,这是我自己的译文,可能不很准确,不过大意不会错。)

胡适传读后感【篇2】

读胡适传记,我觉得胡适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除了自己的努力和机会,这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胡适的父亲胡传从小聪明好学。他25岁时是个中年学者。27岁进入上海龙门学院学习。31岁的他在老家以教孩子为生,并照顾家务。如此11年,至42岁时,因家中人口渐增,生活成了问题,于是决定出门远游,另图发展。

经亲友介绍,追随权臣吴大澄。48岁因有劳绩,经吴大澄保举,以直隶州候补知州分发各省候缺任用。49岁第三次娶亲,前二妻早已过世,这次取的就是胡适的母亲,17岁的冯顺弟。

51岁被派往上海任“淞沪里卡总巡”(税务官),就在这一年胡适降生。52岁胡传被清廷调往台湾任职,因路途遥远,将家眷暂留上海,只身赴台。53岁时,被清**任命为台东直隶知州,立即领导台东后山的军事。同年,胡适带着母亲来到这里,全家团聚。

1895年,中日两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他们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战云将至,55岁的胡传不得不将妻,子托人携返原籍,后随台南总兵刘永福抗日,同年8月18日因病乘船內渡,22日病故厦门,这时,胡适不到4岁,胡适母亲冯顺弟23岁。

虽然冯顺弟和丈夫胡传已经6年没在一起了,年龄相差32岁,但他们的婚姻充满了爱和幸福。胡传在当地有威望。他叫珊先生。农民的女儿冯顺弟很欣赏他。胡传还必须要求农民家庭的女儿做媳妇。结婚后,他关系很好。

妻子尊重丈夫,丈夫爱妻子,可以想象家庭气氛相当好。这为小胡适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胡适和父亲虽然相处了两年,但在父亲的教育下,他在4岁时就认识了700多个汉字。

由此可见,父亲是一个有文化、有追求、有相当能力的人。他一定努力教育胡适。并撰写了《学为人诗》及编写《学原》,其中“为人之道,非有他术。穷理致知,反躬践实,虽勉于学,守道勿失。

”这寥寥数语,对胡适一生影响重大。当然,这与他父亲的教育方式和胡适的才华有关。

父亲去世后,教育胡适的重担落在母亲冯顺弟身上。胡适回到家乡平,开始进私塾。这所私立学校的老师是四叔胡洁如。

只有两个学生,一个是胡适,另一个是四叔的儿子。他比胡适大几岁,但他不喜欢读书。老师一离开,他就溜出去玩。因此,学堂常常只剩下胡适一个人在读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之间的差异。

当读到论语时,他四叔另有差事,到外县去了,老师换成了族兄胡观象,这时学生有所增加,,先是5个,后来增加到10个,由此可看到教师的差别。胡观象教学时,有两个最爱逃学,先生抓住便打,但越打越逃。胡适觉得很奇怪,于是问自己,他们为什么要逃学?

为什么你宁愿挨打挨饿,笑着骂着,而不愿读书?当时,我无法回答。后来,我意识到这是老师不耐烦讲书的结果。那时,老师收入太少,一个学生每年才交两块银元,老师生活困难,自然没精力认真去教,学生只有念死书,背死书,这样自然很苦,学生不愿去学,更谈不上认真用功学习了。

但胡适自己不是这样的。他妈妈为儿子学习好,每年交的学费比别人多?一般交两块钱,他家第一年就送去6块。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交到12块钱,并嘱托老师严加管教,要求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需讲清字义,读完一句,要明白一句的意思。

如此循序渐进,胡适读了,《幼学琼林》及《四书五经》等书,不但不觉得苦,反而感到有兴趣。别的同学连简单的句子都不懂,使他深深领会母亲为他多交学费的好出。所以胡适说:

“我一生最得力的是父母为我讲方字,两位老师为我讲书。念古文而不讲解,全无用处”。

胡适9岁开始看**,给人讲**,满足了求知欲,又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白话散文的训练,这对他后来的教育事业很有用,所以他说:教育家要读**。不过读**要注意两点:

一读**应注意选择,以免受到其不利影响;二读**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以免伤眼睛和身体。

胡适念私塾时的课外活动很少。由于身体虚弱,母亲不让他随便乱跑,形成了一个安静不动的性格。正因为如此,胡适也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他有规律的生活。他每天起得很早。他总是第一个到学校学习的人。老师来的时候,他背完书就可以回家吃早饭了。下午继续念,直到天黑放学。晚上还要念夜书。

经过如此严格的训练和聪明才智,胡适进步很快。所以胡适说:九年的学校生活,只学读写两件事。

在文字和思想方面,不能不说是打下了一点底子,但别的方面诸如**,绘画就没有发展机会。

胡适传读后感【篇3】

胡适是一直有着“讲学复议政”的计划的,有人说他的谈政治很可能因为学问做不下去了。这一点胡适自己也有所承认,他说他一生都会在专业人士面前感到不自信。做完《章实斋年谱》的胡适感到心累,只想开天辟地,让后来的能者做细致功夫,他自己并不想展开深入持久得研究,可见他没有太多的耐心,不是一个匠人。

不是一个匠人,有错吗?没错,但问题是他想要做到博而精,他对自己有匠心的要求。

1915年,胡适在日记中说:“吾鹜外太甚,其失在于肤浅。今当以专一矫正之。吾生平大过,在于求博而不务精。”在其有意识的层面,他随时都在注意自己博而不精的弊病;但在其无意识层面,实际上仍偏于往博大一面发展。

其实我个人认为,一个人能够做到“博”,也是不容易的,况且像胡适这样的博还绝不肤浅,他其实大可以不用去做学问,专门作讲演,写讲稿,索性做一个只开风气不搞研究的人。但他放不下,不甘心,又贪心。他之所以在学问和从政两方面徘徊,归根结底还是从小的人设太高,导致了他的不愿意让任何一方的人失望,于是就委屈自己,压抑自己,一会儿率性而为,体现他的本我;不一会儿又觉得欠妥,要收敛要谨慎,他的超我定得太高,时常压得他内心紧张。这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儿啊!我甚至怀疑他的所谓“率性”也是装出来的,为了迎合某些人对他的这一块的期待。

人设的压力,来自小时候的一个外号----糜先生。他得了这个外号,就像是被捆绑了一样,言行举止都要维护这一公众形象,说得粗糙一点,就是他必须要装一装,这一装,就是一辈子。后来有一次,他在跟小伙伴们玩砸铜钱的游戏,被一个大叔看见了,就笑他说:“哎呀呀,糜先生也玩这个呀?”小胡适当即把脸一红,从此再也不同小朋友完了,因为他对于自己所要扮演的历史角色早有自觉,这是极为重要的,而且他从这一刻起就开始准备了。

准备得那么早,自觉得那么早,还是一辈子徘徊,不知道要做什么?

胡适和木心都是很有广度的人,前者纷杂,后者精深,究其缘由,还是一躁一静之故吧。木心偏重文学也可能出于无奈,只有文学是可以一个人简简单单完成的。他的音乐创作需要有人配合,需要录制,这些都是复杂的流程。美术,需要的工具和材料更复杂。他的颠沛流离埋没了他的一部分才华,但从来没有约束或者影响到他的深度。对木心来说,万丈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似锦。文学就文学吧,就单单写文作诗,也能从中看到他的音乐美术。他并不是一个鱼与熊掌都要兼得的人,相反,他是一个鱼与熊掌都可以丢开的人。

胡适在留学期间最关心的是中西文化异同的问题,他虽然大骂诸多留学生数典忘祖,可自己西书读多了,也避免不了被西人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思想在无意中已慢慢向西学投降了。

因此他要用西学来改变中国的局面,求变求新,然而他的自我约束和从小学习旧学的修养又使他疏离于他所在的时代,各方面都要周旋,各方面都不愿十分地讨好。既要成为社会活跃分子,又想隐居避世,这才是他最纠结的矛盾点吧!

胡适说自己最讨厌平凡和中庸,说自己是一个富于感情和想象力的人,但他不屑于表示我的感情,又要使想象力略成系统。往往,在任何场合,他都把自己的人设定为“亦正亦邪”“亦收亦放”“亦开亦合”等等,总之就是两全其美,好扎心!!!似乎专心做任何一件事,专心表现任何一种品质,对他整体而言都是一种浪费。

纵观胡适的一生,似乎都没有太出格的表现,完全符合“糜先生”这个身份,爱惜羽毛的他和表妹曹珮声在一起的三个月,或许是他人生中最率性的一段时光了吧!他为此颇写了几句诗:“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

“梦里总相忆。人道应该忘了,我如何能忘!”

“多谢你能来,慰我山中寂寞,伴我看山看月,过神仙生活。”

胡适传读后感【篇4】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

胡适是个幽默的人,在文章的开头,他就颇有趣地问到“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并说“此人,人人知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胡适笔下的这位差不多先生说“红糖和白糖是差不多的”“陕西和山西是差不多的”“千字和十字是差不多的”“今天走和明天走也是差不多的”就连自己被个和王大夫“差不多”的汪大夫治得快一命呜呼时,还说了句很震惊的话“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何必太认真。”最荒谬的就是他死后居然被别人称作“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的一位有德行的人,还为他取了个法号——圆通大师。他成了无数人的榜样。

看起来胡适的文章有点引人发笑,但细想起来我们的身边真的有很多这样的人,甚至我们自己就有可能是个“差不多先生”,我们也经常会把“差不多”挂在嘴边。“差不多”其实差很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小小的瑕疵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想到太空宇航员失事一事,原因竟然是一个小数点的误差。

读过这篇文章之后,我发现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就是有时候的自己,我自觉心虚起来,文学让我们发现了隐形的,但也确实存在的东西,没关系,不计较并不是件坏事,但是我们更应该培养谨慎,认真的办事态度,不要得过且过得什么都没关系,有些事情还是得对自己负责的。希望我们身边的“差不多先生”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不要再那么盲目地崇拜“差不多先生”了。

推荐阅读

上一篇:最新阿q正传读后感8篇 下一篇:每一棵草都会开花读后感精选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