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四篇)

2024-01-06 10:00:14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

【#实用文#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四篇)#】为了满足您的需求,为您准备了一篇标题为“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的文章。在面对各种工作挑战时,撰写文件是每个人都必备的技能,因此在写作之前,我们通常会参考范文,并仔细分析其中的思路。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1

一、细菌、真菌和病毒

1、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集中的DNA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叶绿体。

2、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3、真菌(酵母菌、青霉、曲霉、蘑菇等)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真正的细胞核,无叶绿体

4、真菌的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5、细菌、真菌的作用:酵母菌制面包馒头、酿酒;乳酸菌制酸奶、泡酸菜;醋酸菌制醋;霉菌制豆腐乳、酱等

6、病毒的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7、病毒的结构: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8、病毒的生活:寄生在活细胞中,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制造新病毒

二、生物的分类

1、被子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是其分类的主要依据,动物主要通过其形态特征分类

2、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3、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4、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

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有性生殖:经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马铃薯、蒜等

3、无性生殖的运用:(1)扦插(2)嫁接

4、昆虫、青蛙发育的类型:变态发育。它可分为:

(1)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如:蝇、家蚕

(2)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3个时期。如:蝗虫、螳螂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2

一、英汉互译记忆

抽象的生物字符借助英语记起来就方便易懂。例如:

H——Hear (can’t hear 听不懂 H区受损表现为“听觉性失语症”)

S——Speak (can’t speak不能讲 S区受损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

ADP中的D——Double “双倍”;所以ADP称“二磷酸腺苷”

二、谐音串记法

(1)细胞的结构中有关细胞膜的记忆:线叶双无心糖。

即:线粒体、叶绿体有双层膜,没有膜结构的是中心体和核糖体。

(2)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易混的单细胞生物区分记忆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蓝(蓝藻)

子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

原核生物中有唯一的细胞器:原(原核生物)来有核(核糖体)

三、形象记忆

把难以理解、记忆的内容,以一个形象的动作或一个生动贴切的比喻表达出来,可增强记忆效果。如:学酶的专一性比喻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

四、口诀记忆

将生物学知识编成“顺口溜”,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不易遗忘。例如:判断遗传病的显性或隐性关系:

无(病)中生有(病)为隐性(遗传病)

有(病)中生无(病)为显性(遗传病)

大量元素——他(C)请(H)杨(O)丹(N)留(S)人(P)盖(Ca)美(Mg)家(K);

微量元素——铁(Fe)棚(B)铜(Cu)门(Mn)新(Zn)驴(Cl)木(Mo)碾(Ni)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3

1、叶的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有机物,所以落叶时,叶片的正面着地。

2、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有利于(输送氧气)

3、卵细胞是人体最大的细胞,因为细胞内含有较多提供养料的(卵黄)

4、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5、在光照条件下,植物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有(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

6、流感病毒有200多个变种,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而不是分裂。接种一种流感病毒的疫苗,也可能患流感,因为(抗体具有专一性,抗体与在、抗原具有一一对应性)

7、炎热的夏天绿色植物在一天中光照最强的时间段气孔是关闭的,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水分过快散失,但是同时造成的后果是(光合作用减弱)

8、肾小管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

9、在人体的八大系统中,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组织细胞联系在一起的系统是(循环系统)

10、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以及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11、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来的

12、自然界中碳循环的过程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变成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然后通过(捕食关系)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以及死亡后的遗体,通过(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将该物质分解,形成(二氧化碳)重新回到大气中。

13、吸气时,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的总称)处在(收缩)状态

14、酸味,甜味、辣味、刺激性的气味、决定花瓣的颜色的花表素等都是溶解在细胞的`(液泡)的细胞中的成分中。

15、幼根的标记方法的结果:变化最明显的是(伸长区),标记线变得最模糊不清的(伸长区),得出的结论(伸长区是生长最快的部位)

16、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降低植物表面的温度、促进根对水的吸收、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运输)

17、果树常用的生殖方法是(嫁接)

18、保护易感者的措施(a接种疫苗b锻炼身体c远离传染源)

19、观察动物细胞时,载玻片的中央滴的是(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若滴加清水,则会出现(吸水胀破)。观察植物细胞时,滴加的是(清水)细胞会保持饱满的形态,这与(细胞壁)有关。

20、萝卜空心的原因是(细胞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了)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4

二、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镜座 镜柱 镜臂 载物台 通光孔 压片夹 遮光器(光圈)反光镜 转换器 镜筒 物镜 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遮光器: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2、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

3、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注意: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2)观察细胞结构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永久玻片和临时玻片)

1、常用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 口腔上皮细胞实验

2、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净→滴→取→浸→展→盖→染

3、植物细胞模式图 动物细胞模式图

4、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液态的,可以流动,内有细胞器等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液泡:有细胞液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注:人体或动物体的各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基本结构却是一样的。

6、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

7、恩格斯把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3)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1、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分子较大,可燃烧):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无机物(一般不含碳,分子较小):水、无机盐、氧等

注意:图Ⅱ-7 细胞膜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2、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区别: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遗传信息是指上一代传给子代的控制该物种遗传性状的全部信息。

1、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多莉羊例子

2、遗传信息的载体--DNA(脱氧核糖核酸)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3、基因是指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断。

4、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注:1)、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2)、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

3)、染色体数量的恒定对生物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5、细胞中有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生物由小长大:细胞的分裂(细胞数量的增加)和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的增大)

2、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核分裂→细胞质一分为二→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细胞一分为二

3、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数量加倍,等分到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4、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的--癌变。特点:分裂非常快;癌的转移。

(6)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分化: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组织: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1、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分泌)、肌肉组织(收缩、舒张)、神经组织(产生和传导兴奋)、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2、植物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营养组织(储藏营养物质)、输导组织(运输有机物、水分和无机盐)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注:大脑:神经组织、肌肉组织;胃: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结构。

人体内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7)生物体结构层次

单细胞生物

1、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饵料、净化污水;有害:危害人体健康、形成赤潮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比细胞小的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他们的大小。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里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3、与人类的关系:

害处:引起人类和动植物患病

益处:用于生物防治、基因工程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初中生物工作总结 | 初中生物课件 | 初中生物教研组 | 初中生物教师工作总结
上一篇:应聘文员自我评价汇集 下一篇:新公司财务规章制度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