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拱形由于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拱形结构的形变来分析受力的状况;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拱形比平形能承受更多压力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拱形结构与技术的结合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在结构性活动中构建“拱形由于可以通过材料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的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做拱形的纸(7),课件(教师用),铁垫圈,塑料杯、镊子。
1、谈话:上节课我们基于[各种形状的钢材]这一现象研究了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谁能来说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与平的横梁相比,改变形状后抗弯曲能力会增强呢?(预设:改变形状后,虽然减小了纸的宽度,但却增加了厚度,从而大大增强了纸的抗弯曲能力。)
2、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图片,在这些建筑在设计上都运用了一种形状?请大家仔细看是什么形状?(播放课件:拱桥、拱门……)学生介绍发现——拱形(预设)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拱形是不是真的能增强抗弯曲能力,它的承重力到底有多大?[拱形的力量]
1.怎么研究呢?是不是增强了抗弯曲能力还需要跟什么作个比较?
2.用同样厚度的纸条,分别搭一个拱形的纸桥和平桥,它们承受垫圈数量情况会有什么不同吗?
4.演示实验,并记录(重复)。
5.从实验中[有什么发现]?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解释]
8.看来刚才的实验我们认为是进一步支持了我们同学的观点,是吧?刚才在测试拱形承受力的实验中,谁还有其他什么发现?它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
9.学生汇报交流,纸拱受压时拱足向两边推开。师介绍拱形:下面与纸板接触支撑拱的部分叫做“拱足”(板书标出拱足)教师引导分析:垫片在拱顶的压力是向下的,而产生让“拱足”向两边外推的力是怎么来的?(并画示意图)
10.面对这种的一种现象,你又想怎样继续研究?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
1、用物体抵住拱足能不能增强纸拱的承重能力?怎么做?
2、学生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3、如果用两本书抵住后真的增强了它的承受力,接下去你们还想怎么做?
4、实验、并记录。
5、学生汇总数据。
(1)分析、观察数据,对比拱足被抵住前后数据的变化,[有什么发现]?
抵住拱足的书本越多,能承受的垫片就越多。
(2)[怎么解释?]用物体抵住拱足能增强纸拱的承重力;
7、学生尝试解释(追问:还是因为改变形状的原因吗?通过今天的研究,你对于结论的得出又有什么新的看法?)
8、小结:(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产生外推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受很大的重量。)
9、思考:是不是无限的增加两侧抵住拱足的书本,拱形的承重力也会无限的增加?
1、谈话:说得真不错,为了表示奖励,今天老师送大家一个礼物,想要吗?
我们的古代人民就利用聪明才智巧妙的利用了拱形的力量,作为更富有创造精神的现代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是如何利用拱形的呢?请大家课后收集生活中见到的拱形,并将它们记录下来。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篇2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实验
(一)教学目的:
通过种子发芽实验,使学生了解设计对比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更精确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记录所获得的信息。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是这节课的训练重点 教学准备:设计实验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
1、引入
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那么,你们平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种子发芽呢?它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
2、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学生根据自己的已往的经验,自由的发表,也可以是学生的猜测 讨论:是不是这些因素都影响种子发芽呢?
3、设计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这么多的条件,是不是都影响着种子发芽呢,或许有的不能呢 我们如果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该怎样设计呢?
(引导,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这是这节课的重点,教师在这时候不妨当学生的捣乱,发现学生的设计问题,故意刁难他们,直至他们完善最近的方案,包括有的想的不全面的地方,并一定要让学生完成书面的计划}
4、种子发芽实验:
以其中的一个因素,作为范例,指导学生怎样做实验:教师拿出最近事先准备的材料,和学生一起,完成实验的操作。
作业:强调以后的观察和控制,最后,给每个学生发种子,让他们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在下一节课,我们要交流发现,看看哪些同学,能获得我们第一次实验活动的星级评价。
2、种子发芽实验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三是充足的氧气。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4、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5、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或图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
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
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
5、让学生指出上面几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发现大多数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
6、学生再根据生活经验说几条食物链。
三、水田的食物网:
1、竹林村的同学在稻田上发现了许多生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书13面图,生物有:水稻、稻螟虫、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
2、找一找,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相关的食物链。
3、学生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食物链,数一数有多少条。特别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们被吃了几次或者吃多少种食物。
4、概括: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说一说:万一其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6、拓展:观察身边的生态群落,画一个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 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4)动物为植物 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7、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8、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在书19面表示出来。(可启发;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3)最终结果是什么?
3、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4、拓展: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第二单元 光和影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
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光和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影子的特点: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阳光下的影子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 铅笔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 太阳位置和方向 影长
影子变化柱状图: 光是怎样传播的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
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三、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1)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2、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1)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据 书上已有: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
但应该启发更多: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3、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第28-29页,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最好请个别学生描述一遍实验的操作)
2)2人一组自行操作
3)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4、其它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提示注意用眼
2)书上资料的介绍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光是怎样传播的 我的推测:直线传播 我的依据: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光的反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3、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1)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
4、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六、作业设计 万花筒的制作
七、板书设计
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车反光镜:凸镜 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光的路线图 光的路线图 潜望镜的制作 光与热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光与热 假设: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验证: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记录我们的数据: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过程与方法
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吗?请学生自学书上的要求 1)师生讨论这个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 3)学生实验、记录
3、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1)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案
1)学生分析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2)学生实验记录
4、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 1)教师讲解绘制的方法
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
刻度值是多少
点和线的颜色要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来画 2)分析
为什么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铝箔纸的吸热本领比较小
1、总结归纳
回顾第5、6两课,总结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
六、作业设计
查找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
七、板书设计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对比实验一: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对比实验二: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 折线图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3、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实用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设计
2、按一定的格式写出本小组的设计方案
3、在全班交流介绍方案的设计思路、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
2、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3、体会到任何一种科技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融合了多种知识和技术
4、认识到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等)
三、教学重、难点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太阳能热水器怎样工作
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它的构造怎样?它是如何工作的?
2)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3)教师介绍(最好有课件、图片)
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控制系统 工作过程 设计的细节
2、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学生阅读书上的提示与要求
思考: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地升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应该包括哪两部分? 选用什么材料做?
2)阅读书上的设计方案后,学生分组自行设计 3)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设计金点子
3、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案
六、作业设计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准备下节课展示
七、板书设计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
集热箱、保温箱、控制系统
简图:
我们的设计方案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过程与方法
1、按照活动的要求检验太阳能热水器,并做好数据的观测和记录
2、总结、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乐趣。
2、认识到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科技产品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培养团结合作一级善于学习、反思、改进的精神
4、树立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观念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选择并划分场地,钟表、冷水
分组实验:各组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检验学生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效果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展示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让学生到各组参观
2、检验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讨论检验标准
装水200毫升
在15分钟内,使水温上升
2)学生按要求检验,填写书上的效能评价表 1)小组之间交流各组的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此次评比活动
3、完善、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六、作业设计
继续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七、板书设计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第三单元
第一课 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过程与方法:
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2、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的。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1、学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
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或课件,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填表板书。
地名 地形 特点
4、小组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完成上面表格。
5、汇报、小结。
三、观察地形图
1、引入。
刚才我们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几张照片可以反映出我们整个家乡的以及整个国家的地形吗?我想光凭我们的照片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样的呢?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礼物。请看!(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希望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师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2、初步观察地形图。
这三张地形图虽然范围不一样,可是它们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
3、教师补充介绍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它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4、小组观察地形图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并注意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
5、汇报、小结。
四、拓展延伸
1、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讨论。
2、小结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五、课后活动
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特别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的资料,最好是文字加图片。
板书设计:
第二课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
教师演示: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或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3、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3、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
4、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5、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五、课后活动
注意继续收集并和同学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关资料。板书设计:
第三课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过程与方法:
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做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
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带盖塑料瓶、碎砖块。
教师演示:有关岩石风化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录象资料、植物根对岩石影响的实验装置和结果(提前准备)。【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岩石都很坚硬,除非我们用锤子敲,否则它们不会轻易破碎、断裂。可是在野外,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往往堆着不少的碎石和沙,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都是圆圆的很光滑。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猜测引起岩石模样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猜测来选择实验。
1、冷和热的作用。
⑴ 猜测用酒精灯加热岩石,然后放入冷水中(模仿自然界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
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冷热对岩石的影响。⑶ 有什么现象产生?
⑷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2、流水的作用。
⑴ 猜测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晃动,岩石会有什么变化。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水的冲刷对岩石的影响。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3、植物的作用。
⑴ 演示实验:向杯内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
⑵ 出示豌豆发芽后的石膏(提早准备的)。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4、小结,延伸。
⑴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⑵ 现在我们能够解释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了吗? ⑶ 我们能描述岩石风化的过程吗?
⑷ 推测一下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会成什么样呢?
三、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
1、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吧。
2、出示海南第一山和云南的路南石林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分析成因。
四、课外拓展活动
我们的家乡有没有特殊的地质景观呢?形成原因是什么呢?请课后好好去搜索调查一下吧!第四课 土壤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去掉上部的透明饮料瓶、镊子、小棍、水、牙签等。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又是怎样变成土壤的呢?
2、学生猜测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
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
1、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土倒在纸上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2、观察干燥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把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我们能描述它们的大小吗?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资料阅读: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要小的沙粉,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小石子)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图片或课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砾、沙、沙粉和黏土颗粒。
3、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一些土倒入水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哪几层?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再做一次验证自己的想法。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4、延伸、小结。
土壤里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腐殖质、盐分)现在我们能解释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了吗?
三、土壤和生命
1、讨论。
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怎么解释这一观点?说说自己的理由,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2、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学习。
3、说说土壤和人类的关系。
4、小结。
四、课外拓展活动
阅读高士其的诗歌《我们的土壤妈妈》。
第五课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教师演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或录象、介绍实验操作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下雨时,雨水降落到土地上。雨水会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雨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2、学生讨论交流。
3、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二、雨如何影响土地
1、我们先来看两幅图。(出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你平时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吗?
你认为出现这样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2、模拟实验:下雨。
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明白实验器材所代表的含义。
教师课件出示介绍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学生观看学习。
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实验前仔细观察斜坡上的土地的形态;实验时注意观察“降雨”过程中的土地,以及“雨水”和“径流”的情况,并做记录;实验后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小组交流、汇报。
3、小结、拓展。
雨水会不会影响土地?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斜坡上的这许多小细沟是怎样来的,这许多小细沟中汇集的水流又会怎样改变地形。
三、影响侵蚀的因素
1、如果我们刚才实验中的土地不是斜坡而是平地,如果斜坡上长满树木,如果降雨量很大,结果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2、学生回答。
3、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响侵蚀的因素”吧。我们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吗?
4、学生小组选择一个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前的讨论交流。
5、学生小组尝试撰写实验方案,教师提示这是对比实验,方案中要注意明确不同条件和相同条件,实验器材的选用和实验装置的设计。
四、课外拓展活动
还有什么影响侵蚀的因素呢?希望你们课后能继续观察与研究。第六课 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过程与方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和修改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按照已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用实验结果推测自然界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洪水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关注有关洪水带来的灾害,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分别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教师演示:有关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黄河水的图片或录象。【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二、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1、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
2、全班讨论,评价、修改或完善实验方案。
3、思考: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4、小结。
三、探索侵蚀的实验
1、实验前的准备:明确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教师特别要提醒注意实验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规范性;准备实验装置。
2、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要求用容器接住“径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小组交流: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4、全班交流汇报。
5、小结: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四、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进行了探索侵蚀的实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河水”、“水土流失”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2、土地在被侵蚀的过程中地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土高原”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3、思考: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学生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
事物都有双面性,侵蚀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一下,并找找有关资料。
第七课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过程与方法:
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推测河流什么地方流速快,什么地方流速慢,什么地方将会有侵蚀,什么地方将会有沉积。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尝试解释冲击平原的形成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对人类有利有弊。
【教学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
教师演示:河流形成、河流侵蚀两岸和河床、江河下游泥沙沉积成平原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国家有哪些大的河流?家乡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你知道长江和黄河的形成原因吗?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后讲解: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当流水漫过地表时,会形成细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
3、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交流。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1、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
2、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 回忆沉积实验,观看关于“大石头—鹅卵石—细沙”的图片。
3、学生实验。
准备实验装置:注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装土。
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并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推测: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
在河道上记下自己的推测,用虚线标出。
学生动手实验。注意:在向“河流”注水时,一定要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道”中。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注水。注水一开始,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在实验盒的出水口,一定要用较大的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为了让效果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可以让实验观察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是说在一瓶水流完后,再接着倒一瓶水。
观察河水流动速度的变化,注意河水的什么地方被侵蚀了?什么地方会有土沉积下来?
4、小组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
6、小结。
三、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1、思考: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学生讨论回答。
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课件。
四、课外拓展活动
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请课后阅读单元资料库,了解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第七课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过程与方法:
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推测河流什么地方流速快,什么地方流速慢,什么地方将会有侵蚀,什么地方将会有沉积。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尝试解释冲击平原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对人类有利有弊。
【教学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
教师演示:河流形成、河流侵蚀两岸和河床、江河下游泥沙沉积成平原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国家有哪些大的河流?家乡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你知道长江和黄河的形成原因吗?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后讲解: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当流水漫过地表时,会形成细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
3、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交流。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1、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
2、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 回忆沉积实验,观看关于“大石头—鹅卵石—细沙”的图片。
3、学生实验。
准备实验装置:注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装土。
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并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推测: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
在河道上记下自己的推测,用虚线标出。
学生动手实验。注意:在向“河流”注水时,一定要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道”中。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注水。注水一开始,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在实验盒的出水口,一定要用较大的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为了让效果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可以让实验观察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是说在一瓶水流完后,再接着倒一瓶水。
观察河水流动速度的变化,注意河水的什么地方被侵蚀了?什么地方会有土沉积下来?
4、小组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
6、小结。
三、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
1、思考: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学生讨论回答。
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课件。
四、课外拓展活动
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请课后阅读单元资料库,了解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第八课 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各种力量在重塑和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认同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因自身活动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认识到土地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关注人类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不被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自己的家园能否经住暴雨的侵袭。【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寻求改进的方法。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长方形塑料水槽(或大盘子)、土、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水、接水容器、建造房屋的材料等。
教师演示:防治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出示预防水土流失的图片、录象或课件。
2、今天我们就运用我们在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在一个大水槽里建造一个有山地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选择地形中的一个地方建造房屋。如果暴雨即将来临,我们的家园能经得住风雨的袭击而不被破坏吗?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比一比吧。
二、设计和建造我们的家园
1、我们建造什么样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组讨论并画出设计图。
2、全班交流展示设计图,并描述为什么这样建造地形,解释为什么这样选择家园的位置,以及选择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
3、评价、小结。
4、预测暴雨过后,我们的家园会怎样?
三、暴雨对我们的家园有什么影响
1、思考:在比赛实验中,每组的什么条件应该保持相同,为什么?
2、学生进行比赛实验:用喷水器装水模拟暴雨降临,观察自己的家园能否经得住暴雨的袭击。
3、交流讨论并评价比赛实验结果。
4、反思:如果重新设计建造自己的家园,我们会对地形做哪些改进?我们仍将房子建造在最初选择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将房子建造在哪里?
四、总结、拓展延伸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在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时,会对我们造成哪些灾害?
3、调查一下,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这些灾害的发生,以及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
第四单元
第一课 我们的小缆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过程与方法: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教学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推测。
【教学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子一个、铁垫圈若干、秒表。【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你有哪些方法让这辆小车动起来?
(推、用绳子拉······)
2、揭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用绳子拉的小车,板书:我们的小缆车
二、安装小缆车
1、提问:要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能改装吗?
说说看怎么改?
2、学生动手操作:将粗线绑在小车上。
3、提问:这样的小缆车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动?
人
4、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吗?说说为什么。
5、学生交流讨论:在绳子上挂重物,让重物拉动小车。
6、出示挂铁垫片的钩子和垫片,让学生安装小车。
三、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
1、提问:刚才大家在用垫圈的力量拉动小车,发现用了几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
学生说出不同的个数
2、很多小组的数据都不一样,为什么?可能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3、学生交流讨论:
1、可能每个垫圈有点差别。
2、放垫圈要一个一个放上去,直到小车动起来为止。
4、学生实验,获得数据。
5、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用实验获得了数据,知道用多少个垫圈的力能使小车动起来,那你认为拉力的大小和小车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用实验证明?
学生交流讨论,推测: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慢 提示:(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2)、每次多个多个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6、指导学生看71页记录表
7、学生实验
8、交流汇报
四、小结
1、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2、要获得准确的数据需要多次重复实验。第二课 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测量距离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在前面的课中,我们是用哪种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2、除了用拉力,我们还能用什么力能使小车动起来呢?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 板书: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给小车安装橡皮筋
1、提问: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 学生讨论
2、出示小车安装的示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安装
3、调试橡筋动力小车
三、橡皮经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1、发现问题。
引导:每个小组的橡筋动力小车都装好了吗?下面就用你们的小车来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远。学生比赛
2、交流讨论,发现问题(1)、起点、终点不固定
(2)、橡皮筋绕断了(3)、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的跑的远
3、实验验证
指导学生看书本73页的记录表,并开始实验
4、解释说明
提问:为什么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跑得远呢?(1)学生解释
(2)实验:橡皮筋的力怎样产生。(3)出示弹力的概念,书本74页。四.小结
第三课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河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过程与方法:组装气球小车和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形成不怕苦难的积极态度。【教学重点】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教学难点】对小车反冲运动的解释。
【教学准备】小车反冲运动实验套材、长线一根、喷气式飞机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开,气球会飞走,引导语:玩过吗?请你也来这样玩一玩,想一想气球为什么会飞出去。
2、学生实验、解释。
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这样的现象?
3、揭题:能不能把这种力来驱动小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二、安装小车
1、交流讨论安装方法。
2、出示小车安装示意图
3、学生动手操作。
三、用气球驱动小车
1、调试小车。
2、测量小车能行驶多远。(1)讨论测量方法(2)测量
3、提问:如何让小车行驶得更远?说说为什么?
4、实验。
5、出示反冲力的概念。
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1)学生汇报
(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
四、小结
1、提问: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2、提问: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
第四课 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教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
3、提问:那么2个、3个、5个垫圈的力到底有多大,我们能不能测量出来?
4、揭题: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学生交流汇报:用弹簧测力计
2、提问: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3、课件出示:弹簧测力计。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 1牛=100克力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2、学生尝试使用测量一个砝码的重力大小。
3、汇报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引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出示: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因注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78页表格。
5、交流汇报
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四、制作弹簧测力计
1、讨论制作方法
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五、小结
第五课 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载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块
新轮胎和旧轮胎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了解学生原有水平
1、出示轮胎纹路图,提问:看了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防滑、摩擦)
2、引导:你所知道,什么叫摩擦?
3、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用手在桌面拖动,说说你的感受。
4、引导: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
揭题:运动与摩擦力
5、提问:关于摩擦力,你认为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内容?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1、提问:一个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测量呢?
2、学生交流、讨论
出示: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三、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1、提问:请你推测,物体的接触面状况会对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你能用实验证明吗?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 学生结合81页表格设计实验
3、学生实验、记录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四、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1、推测物体重量对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2、设计对比实验
3、学生实验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五、小结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2、提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物体的接触面和重量有关系外,它的大小还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第六课 滑动和滚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大小,滑动的摩擦力大;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使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滚珠轴承使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
做简单的对比实验;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重点】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教学难点】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纸盒、载重物(钩码、小沙袋)、弹簧测力计、胶带、大小瓶盖、玻璃弹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
2、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板书:滑动和滚动
3、提问: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垫几根木头)(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
二、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1、提问: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
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3、教师引导:生活中了解滚动比滑动更省力,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呢?
4、学生提出测量的方法。
5、设计实验如何测量。(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2)小车的载重相同
(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
6、记录。指导学生看83页的表格。
7、学生实验,把数据记录在书本表格上。
8、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
9、提问:为什么滚动比滑动省力呢?(滚动可以减少摩擦力)
三、制作滚珠轴承
1、哪些地方用到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学生非常熟悉得四驱车滚珠轴承)
2、介绍滚珠轴承的工作原理。
3、根据课本的提示小组制作滚珠轴承。
四、小结
1、讨论: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
2、讨论: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 第七课 运动与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教学准备】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3、引导语: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
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四、小结
第八课 设计小赛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技术设计需要运用科学概念、相互交流和执行程序。过程与方法:
设计和制作小赛车。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系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教学重点】设计制作小赛车。
【教学难点】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制作小赛车的材料和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各种车的图片,提问:请你说一说这些车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2、学生介绍。
3、揭题:我们也来当当小工程师,设计制作一辆赛车。
板书:设计制作小赛车
二、工程师怎样设计赛车
1、提问:真正的赛车是怎样的呢?
出示“真正的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 和赛车的图片。
2、提问:这辆车的哪些设计特点符合上面的要求?
3、学生观察、讨论。
4、交流汇报。
(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设计力量大的发动机。
(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行使稳定。(4)车身流线型,阻力减到最低。
三、设计我们的小赛车
1、过渡提问:由此可见,工程师是如何设计赛车的?
2、我们设计小赛车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3、出示挑战任务
(1)车身长不能超过25厘米;(2)用橡筋或气球作动力;(3)行使的路程要尽量长。
4、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四、制作、展示我们的赛车
1、学生根据设计制作小赛车。
2、测试、比赛。
五、小结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能提出并识别昼夜对郁金香、合欢树等的影响以及时差对人的影响,并设法这些问题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2、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如用图表记录蒲公英的变化;
3、能设计一些调查活动,回答和解决哪些动物适合昼间活动,哪些动物适合夜间活动;
4、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夜行性动物的行为、某种植物和花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生活,如蜜蜂、蜻蜓等;
2、知道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蝙蝠、猫头鹰等;
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如美文等。
教学准备:
有关昼夜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明暗对比明显的纸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观察郁金香、合欢树、酢桨树、牵牛花、夜来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媒体出示)。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4、学生讨论并交流。
5、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6、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多媒体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内容)
7、我们能不能利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规律来改造植物,比如,让郁金香在晚上也能开花。
8、学生讨论并交流。
三、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
2、学生交流各自解释。
3、多媒体展示:獾、蜻蜓、壁虎、猫头鹰、刺猬、狐狸,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4、学生交流各自见解。
5、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答案?
6、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
7、师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并进行调查访问。
8、交流调查访问结果。
四、探究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1、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2、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
3、学生讨论并交流研究方法。
4、学生探究。
5、交流各自研究发现。
作业:选择一种夜间活动的动物,查资料了解它为什么喜欢在夜间活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篇4
1.认识拱形能够向下并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2.能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并通过瓜皮拱的受力情况推测拱形受力时各部分相互挤压的作用,进一步理解拱形承重的原因。
3.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并在研究过程中边实验边改进,不断加深研究。
重点:
1.认识拱形受力时可以将力分散,并向下和向外传递,在拱足处转化成外推力和向下的力。
2.知道抵住外推力,可以使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难点:瓜皮拱的受力情况推测拱形受力时各部分相互挤压的作用,进一步理解拱形承重的原因。
1.图片:各种拱形结构的建筑物(课件出示)――这些建筑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拱形结构,板书拱形)
2.古今中外,从城市到相间,拱形建筑到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拱形。
1.人们为何要将建筑物做成拱形?你是怎么想的?,真的如大家所说,拱形能承受很大的力吗?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拱形的力量,导入及板书
2.要研究拱形的力量,必须先要制作拱,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演示纸拱的制作)
3.猜猜看,这个纸拱能承受多大的压力,也就是能承受多少个垫圈?
4.到底怎样,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测试一下,请大家先了解一下实验的要求:(课件展示)
7.在刚才的实验中,你还发现了什么?(拱足怎么啦?)板画(师板画拱形――同时介绍拱形的拱顶和拱足)
(1)拱足向外移动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拱顶受到的压力到了拱足变成了向外的推力,拱足部分真的有两个外推力吗,我们不妨体验一下:两人合作,一人拱顶处使力,另一人两个手指抵住拱足,体验外推力;
8.除了外推力,向下的压力还有吗?(演示实验:沙平面受力压痕,板画完整的受力图)
9.现在谁来说说看拱形受力有什么特点。课件:拱形受力时可以将力分散,向下和向外传递,在拱足处转化成外推力和向下的力。
10.进一步探究:如果我们不抵住拱足处的外推力,拱就会变形,那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让纸拱不变形?(课件)这样做,承受的压力可能会怎样,真的吗?那我就按照你们的方法来试试看(演示实验)
11.交流:发现了什么?(1)承载力变大,(2)板画:形状又有改变)
12.从中你会提出什么新的探究问题?(怎样才能使纸拱承载更大的压力;如果我们用四本书分别抵住拱足处的外推力,拱承受的力将会……六本呢?真的如大家所说吗?你觉得这个实验怎么做,实验时还要注意什么?课件4本书及温馨提示:6人一组,跨度不变,书本紧靠拱。
14.交流:说说你的发现――抵住拱足的力量越大,拱形承受的压力越大。课件: 结论
课件:(1)梯形的五块瓜皮做成拱瓜皮为什么不垮呢?
(2)受压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课件结论:拱形受压,不单拱顶和拱足处受到力,其实拱形的每一个地方都受到力的作用。
瓜皮拱把受到的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的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紧密。所以在一定的重物下瓜皮拱不垮。
2. 课件师述:拱形建筑,肯定不是靠人的力量抵住拱的外推力的,比如拱桥的拱足会顶住河的两岸,抵住外推力时需要的的力量来自于河堤的岩石或地面,力量强大,可以保证拱桥的稳定和坚固。
1、第一个实验环节中(探究纸拱是否有力量)不该过早揭示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使之成为学生的内化知识。
2、第二个实验环节应由教师抛出问题“怎样让纸拱不变形?”再由学生自主提出将拱足抵住。并设计实验。
1、教学板块衔接处不够顺畅,一时紧张竟遗忘一个穿插小实验(让学生两人合作用手指抵住拱足感受其向外推力)
2、由于时间控制不够到位,以致结尾处未对西瓜皮拱的承重原理进行分析阐述,从而缺少对本课知识点的牵引与加固。
1、设计的教学内容环节较匆忙,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活动、感知、体验的时间。
2、教学板块设计意图应以学生探究为目的,而不是教师传授知识让学生验证。
3、运用教学语言不够熟练,精简,并出现了多次口误。这是不应该的。
1、教学设计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要预留出学生活动的时间。
2、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自己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多听、多学、多练。 整堂课学生们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在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去掂一掂,让学生自主探索,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经过这次课堂教学的反思在日后的常规教学中我一定注意自身教学语言的规范精炼,不断扎实自己的科学基本功,并时刻铭记新课改标准的要求、指示: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探究性学习,以“玩”的形式学习。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篇5
火山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有关火山的资料;能够模拟火山的形成。
2、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
难点:知道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三、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火山的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地球的构造分为哪几部分?地球内部有哪些特点?
2、谈话: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地壳在不断的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
3、观看“火山”的现场图片。
4、提问: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自然现象?
5、谈话:关于火山,你想知道哪些问题?请各组讨论后,提出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
6、全班交流: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7、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多,不可能都研究,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几个问题来研究好吗?
(二)探究新知
1、火山是怎样形成的?(1)谈话:我们先来研究火山是怎样形成的。你认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试答)。
(2)谈话:下面请同学们看图片,看完后,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3)播放课件
(4)小组讨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5)全班交流、小结
(6)谈话: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类似火山喷发的现象呢?
(7)谈话:你见过打开啤酒瓶子时的情景吗?啤酒里的泡沫是用一定的压力压到瓶子里去的。我现在就来打开一瓶啤酒,请你们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8)演示模拟实验:老师打开一瓶啤酒,学生观察。(9)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10)讨论:联想火山喷发,说说模拟实验分别代表什么?想一想泡沫喷出的原因是什么?(啤酒瓶子代表地壳,啤酒里的泡沫代表岩浆,打开瓶盖就象地壳里有了裂缝,泡沫喷出就象火山喷发,原因是啤酒内部有压力。)
(11)讲解:地球内部温度很高,有些地方的岩石变成了粥状的岩浆。灼热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缝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从火山口喷出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叫做火山。
2、火山发生时的现象是什么? 火山爆发时现象:
响声(很大)大地(剧烈震动)浓烟(冲向高空)灰、石块(落下来)岩浆(火红)
3、火山与人类的关系是什么?
全班交流(然后出示课件)
五、拓展活动
了解世界著名的火山
六、布置作业
制作一期关于火山的《火山旅游》 教学反思 火山一课,由于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因此火山的形成过程上学生看不到的,学生也不容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之前制作了生动、形象的课件,又找到了火山喷发的图片,又让学生回家搜集了有关火山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时,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看到真实的火山喷发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再用演示实验加以课件的演示进行讲解说明,使学生很容易的了解了火山的形成过程。然后让学生全班交流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和资料。使学生多方面的了解到更多有关火山的知识以及地球内部的构造。使课堂教学进行的顺利,学生兴趣更浓。
因此,我觉得在科学课中图画的运用、教师的演示实验、图片、文字的多方面结合,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很有帮助,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交流的舞台,使学生能学到课内学不到的知识内容,把课外搜集的资料拿到课堂来交流,使更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但也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才能真正的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篇6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实验
(一)教学目标:
通过种子发芽实验,使学生了解设计对比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更精确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记录所获得的信息。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是这节课的训练重点 教学准备:设计实验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
1、引入
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那么,你们平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种子发芽呢?它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
2、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学生根据自己的已往的经验,自由的发表,也可以是学生的猜测
讨论:是不是这些因素都影响种子发芽呢?
3、设计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这么多的条件,是不是都影响着种子发芽呢,或许有的不能呢 我们如果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该怎样设计呢?(引导,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
{这是这节课的重点,教师在这时候不妨当学生的捣乱,发现学生的设计问题,故意刁难他们,直至他们完善最近的方案,包括有的想的不
全面的地方,并一定要让学生完成书面的计划}
4、种子发芽实验:
以其中的一个因素,作为范例,指导学生怎样做实验:教师拿出最近事先准备的材料,和学生一起,完成实验的操作。
作业:强调以后的观察和控制,最后,给每个学生发种子,让他们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在下一节课,我们要交流发现,看看哪些同学,能获得我们第一次实验活动的星级评价。
2、种子发芽实验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 息。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 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 重点指导:
(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
发现?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4、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5、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或图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阳光、空气等)。
2、引导: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这段时间我们重点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二、谁吃谁:
1、教师出示校园常见动植物样本(也可以借鉴书本的图片),说:这是在一簇花丛中发现的生物,有蔷薇、小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毛毛虫、小鸟等。
2、问:为什么在同一个区域会出现这些动物和植物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关系。(蔷薇或草——蚜虫——瓢虫——小鸟;落叶——蚯蚓——小鸟;蔷薇——毛毛虫——小鸟)
4、讲述: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让学生划出书中12面相关句子)
5、让学生指出上面几条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发现大多数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的。
6、学生再根据生活经验说几条食物链。
三、水田的食物网:
1、竹林村的同学在稻田上发现了许多生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书13面图,生物有:水稻、稻螟虫、蝗虫、蜘蛛、螳螂、蜻蜓、小鸟、蛇、老鹰、青蛙、白鹭、鱼、虾、田鼠、黄鼠狼、猫头鹰等。)
2、找一找,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相关的食物链。
3、学生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食物链,数一数有多少条。特别注意一下水稻和蛇,看看它们被吃了几次或者吃多少种食物。
4、概括: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说一说:万一其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6、拓展:观察身边的生态群落,画一个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 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
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4)动物为植物 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7、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
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
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3、思考:如果改变生态瓶中的一些条件会怎样呢?
4、引导:减少生态瓶里的水是改变生态瓶的非生物环境,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是改变生物的数量。
5、学生小组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
二、实验一: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参17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半,另一个水量不变,两个生态瓶的生物数量都不变。
2、引导:要观察生物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
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三、实验二: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参18面记录单)
1、实验方法:选择2个生态瓶,尽量一样的,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个的小鱼数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
2、预测生态瓶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同样采用记录小鱼在改变前面一分钟浮出水面上来的次数。
3、进行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4、讨论: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会怎样呢?(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过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总结拓展:
1、讨论: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2、回家继续观察生态瓶,尝试写科学观察报告。
8、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沙尘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1、学生自己的话举例说明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群落的含义。
2、说明: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提问: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二、草原的生态平衡:
1、现在让我们以草原为例来研究有关生态系统的平衡问题。草原上常见的生物有鹰、兔和草,那么,这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是怎样呢?(学生画出)
2、设想一下:
(1)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2)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3)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每个设想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再发表意见。
3、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在书19面表示出来。(可启发;为了经济发展,人们会采取哪些手段。)
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提示:(1)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2)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3)最终结果是什么?
3、小结:生态系统配合发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在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4、拓展: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许多的做法,并讨论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第二单元 1光和影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
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 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3、关于“光源”的教学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影子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
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
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 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 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5、回顾和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六、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光和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不仅需要阳光、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
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影子的特点: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 阳光下的影子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 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12时的说明
2.阳光下的影子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
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三、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1)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2、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1)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据 书上已有: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
但应该启发更多: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3、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学生仔细阅读书上第28-29页,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最好请个别学生描述一遍实验的操作)2)2人一组自行操作 3)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4、其它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提示注意用眼 2)书上资料的介绍
3.光的反射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3、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1)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
4、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4.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2、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教师演示
5.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过程与方法
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
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汇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吗?请学生自学书上的要求 1)师生讨论这个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 3)学生实验、记录
3、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 1)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案 1)学生分析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 2)学生实验记录
4、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 1)教师讲解绘制的方法
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 刻度值是多少
点和线的颜色要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来画 2)分析
为什么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铝箔纸的吸热本领比较小
1、总结归纳
回顾第5、6两课,总结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
六、作业设计
查找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
七、板书设计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对比实验一: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对比实验二: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 折线图
6.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3、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实用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研究任务和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设计
2、按一定的格式写出本小组的设计方案
3、在全班交流介绍方案的设计思路、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
2、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3、体会到任何一种科技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融合了多种知识和技术
4、认识到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等)
三、教学重、难点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四、教学过程
1、太阳能热水器怎样工作
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它的构造怎样?它是如何工作的? 2)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3)教师介绍(最好有课件、图片)
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控制系统 工作过程 设计的细节
2、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学生阅读书上的提示与要求
思考: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地升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应该包括哪两部分? 选用什么材料做?
2)阅读书上的设计方案后,学生分组自行设计 3)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的设计金点子
3、完善我们的设计方案
六、作业设计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准备下节课展示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过程与方法
1、按照活动的要求检验太阳能热水器,并做好数据的观测和记录
2、总结、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乐趣。
2、认识到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科技产品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培养团结合作一级善于学习、反思、改进的精神
4、树立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观念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选择并划分场地,钟表、冷水 分组实验:各组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温度计
三、教学重、难点
检验学生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效果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展示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让学生到各组参观
2、检验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讨论检验标准 装水200毫升
在15分钟内,使水温上升
2)学生按要求检验,填写书上的效能评价表 1)小组之间交流各组的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此次评比活动
3、完善、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六、作业设计
继续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第三单元 第一课 地球表面的地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过程与方法:
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有条件的学校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份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用课件展示自己到外地旅游的照片,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从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吗?你能说说它的地形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纠正并补充介绍地形特点。
2、你去过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来介绍一下呢?你可以说说那里的地名,有什么特点,地形是怎样的。
二、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1、学生初步交流展示。
要求:出示照片,向大家介绍该地方,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介绍,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出示相关图片和课件,介绍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平原: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面积很大,地形开阔,周围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
3、了解家乡的地形。
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照片或课件,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填表板书。
地名 地形 特点
4、小组交流,统计地形。
学生自己带来的照片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貌的类型,简单描述其特点,整理并做好地形统计记录,完成上面表格。
5、汇报、小结。
三、观察地形图
1、引入。
刚才我们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几张照片可以反映出我们整个家乡的以及整个国家的地形吗?我想光凭我们的照片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样的呢?所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礼物。请看!(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希望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师板书课题:地球表面的地形)。
2、初步观察地形图。
这三张地形图虽然范围不一样,可是它们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
3、教师补充介绍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它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
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4、小组观察地形图
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请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交流并注意记录从地形图中获得的信息。
5、汇报、小结。
四、拓展延伸
1、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讨论。
2、小结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
五、课后活动
收集有关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特别是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的资料,最好是文字加图片。
第二课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
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教学难点】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
教师演示: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或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3、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3、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
4、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5、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第三课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过程与方法:
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做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带盖塑料瓶、碎砖块。
教师演示:有关岩石风化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录象资料、植物根对岩石影响的实验装置和结果(提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岩石都很坚硬,除非我们用锤子敲,否则它们不会轻易破碎、断裂。可是在野外,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往往堆着不少的碎石和沙,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都是圆圆的很光滑。我们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猜测引起岩石模样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猜测来选择实验。
1、冷和热的作用。
⑴ 猜测用酒精灯加热岩石,然后放入冷水中(模仿自然界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冷热对岩石的影响。⑶ 有什么现象产生?
⑷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2、流水的作用。
⑴ 猜测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晃动,岩石会有什么变化。
⑵ 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水的冲刷对岩石的影响。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3、植物的作用。
⑴ 演示实验:向杯内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⑵ 出示豌豆发芽后的石膏(提早准备的)。⑶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⑷ 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4、小结,延伸。
⑴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⑵ 现在我们能够解释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了吗?
⑶ 我们能描述岩石风化的过程吗?
⑷ 推测一下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会成什么样呢?
三、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
1、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吧。
2、出示海南第一山和云南的路南石林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分析成因。
四、课外拓展活动
我们的家乡有没有特殊的地质景观呢?形成原因是什么呢?请课后好好去搜索调查一下吧!
第四课 土壤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去掉上部的透明饮料瓶、镊子、小棍、水、牙签等。
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又是怎样变成土壤的呢?
2、学生猜测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
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
1、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把土倒在纸上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2、观察干燥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我们能描述它们的大小吗?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资料阅读: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要小的沙粉,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小石子)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图片或课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砾、沙、沙粉和黏土颗粒。
3、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把一些土倒入水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哪几层?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再做一次验证自己的想法。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4、延伸、小结。
土壤里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腐殖质、盐分)现在我们能解释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了吗?
三、土壤和生命
1、讨论。
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怎么解释这一观点?说说自己的理由,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2、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学习。
3、说说土壤和人类的关系。
4、小结。
四、课外拓展活动
阅读高士其的诗歌《我们的土壤妈妈》。
第五课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教学难点】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教师演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或录象、介绍实验操作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下雨时,雨水降落到土地上。雨水会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雨水会发生什么
变化?
2、学生讨论交流。
二、雨如何影响土地
1、我们先来看两幅图。(出示雨水侵蚀土地的图片)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你平时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吗?
你认为出现这样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2、模拟实验:下雨。
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明白实验器材所代表的含义。教师课件出示介绍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学生观看学习。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实验前仔细观察斜坡上的土地的形态;实验时注意观察“降雨”过程中的土地,以及“雨水”和“径流”的情况,并做记录;实验后描述实验中的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小组交流、汇报。
3、小结、拓展。雨水会不会影响土地?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斜坡上的这许多小细沟是怎样来的,这许多小细沟中汇集的水流又会怎样改变地形。
三、影响侵蚀的因素
1、如果我们刚才实验中的土地不是斜坡而是平地,如果斜坡上长满树木,如果降雨量很大,结果又会怎样呢?为什么?
2、学生回答。
3、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响侵蚀的因素”吧。我们能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吗?
4、学生小组选择一个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前的讨论交流。
5、学生小组尝试撰写实验方案,教师提示这是对比实验,方案中要注意明确不同条件和相同条件,实验器材的选用和实验装置的设计。
四、课外拓展活动
还有什么影响侵蚀的因素呢?希望你们课后能继续观察与研究。
第六课 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过程与方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和修改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按照已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用实验结果推测自然界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洪水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关注有关洪水带来的灾害,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分别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教师演示:有关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黄河水的图片或录象。【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二、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1、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
2、全班讨论,评价、修改或完善实验方案。
3、思考: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4、小结。
三、探索侵蚀的实验
1、实验前的准备:明确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教师特别要提醒注意实验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规范性;准备实验装置。
2、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用容器接住“径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小组交流: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4、全班交流汇报。
5、小结: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四、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进行了探索侵蚀的实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河水”、“水土流失”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2、土地在被侵蚀的过程中地形会发生现象。学生交流讨论。
第七课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篇7
《找拱形》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四课。本单元体现的是“设计与技术”的理念,这也是韦钰院士修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时所大力倡导的理念。
本单元主要围绕形状与结构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来结构教材,一共有八课,前面的七课都是探究不同形状结构所包含的力学道理。其中,第一课《抵抗弯曲》、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是探究条形材料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第三课《拱形的力量》、第四课《找拱形》则是探究拱形承受力的特点,并拓展到圆顶形、球形、各种弧形,还从人造物体扩展到生物体。
在研究了典型的拱形的特点后,本课进一步发展学生对拱形的认识:认识圆顶形和球形等具有拱形相似特点的弧形结构;认识生活物品中的拱形;认识生物体中的拱形。这不但使学生对拱形的概念加深,也使学生过程与方法的能力有所提高。本课有三个活动。
第一,了解圆顶形和球形的承重特点。狭义的拱形概念是指像第三课中的纸拱、瓜皮拱那样的拱。其他由不同曲面构成的形状分别叫圆顶形、球形、弧形、抛物线形等等。广义的拱形结构概念则包括所有的弧形,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特征,又称作弧形结构。基于学生的水平,我们采用狭义的称呼。“找拱形”就是要在圆顶形、球形、不规则弧形结构中找出拱形的特征,采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把圆顶形、球形看成是拱形的组合。使学生对弧形结构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
第二,观察分析塑料饮料瓶形状结构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悟出其中的道理,可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项活动有综合性、开放性特点,可以涉及美观、方便或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
第三,了解生物体中的拱形结构。与生命世界的学习联系,加深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认识。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知道增加梁的宽度和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知道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知道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拱形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根据教材及学生背景分析,可以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道圆顶形、球形等弧形结构与拱形有紧密联系,生物体构造中存在着拱形结构。
2、能识别生活中的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等弧形结构的物体,并通过联想、推理与实验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合理的解释。
3、关注生物体构造与其生活的联系和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依据本课学习内容及教学目标,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我校六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广,外出旅游见得也多,但是仅限于科学知识且流于表面,对于其中的道理其实并不明白,前面学习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时亦如此。虽然旅游中看到很多拱形,但是并没想过其中的道理。依据本校六年级的学情和教学内容,可以确定本课的难点如下:
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弧形结构的设计并分析这样设计的道理;寻找生物体的`拱形形状,并分析对它们自身有什么重要意义。
1、完整的和剖成对半的乒乓球若干个;
2、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瓶若干个;
3、鸡蛋2个;
拱形结构在承载重力时有什么特点?
2、观察圆顶形、球形物品(课件图片)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3、这些物体为什么做成圆顶形,它们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
(1)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乒乓球的软硬。
(2)估计一下,把3个半个乒乓球、3个整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5、我们还能列举出哪些类似拱形受力特点的形状?
1、谈话。
看来我们周围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强度的例子很多。(出示塑料瓶)这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塑料瓶,它的形状设计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
2、指导研究。
(1)观察:塑料瓶上部、中部、底部是什么形状,表面还有哪些形状?
(2)推理:(以底部为例)塑料饮料瓶底部大多做成圆顶形,为什么?
(4)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3、小组自主研究其他部位的形状。
1、我们研究了人工设计的物体。我们自己身体中存在着拱形结构吗?
2、观察乌龟、贝壳、蛋壳,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
3、还有哪些生物体中存在着拱形结构?
(五)小结,尝试设计:研究了拱形之后,你有什么感想?你能尝试设计什么的物体或者工具?
总体设计意图:本课设计重在围绕拱形物体进行辨识和进行体验式实验、受力分析,以体现“设计与技术”的理念。从已有的教学来看,此设计能够在课堂较好地予以实施,当然,也并非一成不变,教师也需要根据课堂情况灵活调整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篇8
五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时 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言条件; 3.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教学重点:能设计种子发芽的实验。
教学难点:会提出种子发芽实验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教学准备:
设计实验用的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引导学生阅读P1上的文字。2.谈话引入。
师:“上学期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还记得种凤仙花吗?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好吗?”
二、探究内容: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1)让学生说说绿豆种子怎样才能发芽。
2)归纳学生所说的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板书:要浇水,要种到土里,要有合适的温度。)3)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说说可以改变什么条件?(板书:少浇一点水行不行呢?不种在土里行不行呢?让它受到光照行不行呢?温度低一些或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能不能发芽呢?)
2.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
让学生通过下面五方面进行讨论:
1)你想研究什么问题,你打算怎样做? 2)你猜想做的结果会是怎样?
3)像你那样做是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知道? 3.确定研究的问题,并写出实验计划。1)小组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
2)对学生选择的课题进行调整和平衡,使每个项目都有学生进行研究。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举例和表格,弄清内容要求,然后着手写实验计划。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查找有关种子发芽的资料。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和时间的能力。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计划。教学难点:修改实验计划。教学准备:
种子发芽实验盒(每盒两格),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设计了种子发芽实验,现在哪个小组愿意发表一下?”
二、探究内容:1.交流实验计划。
① 请一个学生向大家报告他的实验计划。
②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简要板书: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实验方法。③ 再请其他学生报告其他两项实验计划,教师板书。④ 大家发言,补充完善。2.配备实验装置。
① 认识教材上的材料,让学生说说怎样做实验。
② 明确用哪一个实验盒做实验组,用哪一个实验盒作对照组。? 准备实验盒;
? 把纸巾折成同实验盒的格子一样大小的厚块,嵌入格子里; ? 往纸巾上滴水;
? 用手按出一个小洞种进绿豆。3.猜测实验结果。
① 猜一猜绿豆播种以后到发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归纳成种子膨大、种皮开裂、出现根、长出叶等四项。)
② 猜一猜发生每项变化可能要多少小时,几天以后可以看到绿豆长出叶。③ 讨论:种子膨大的时间怎样算,怎样及时发现变化。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① 阅读观察记录表上有哪些项目。② 让学生说说怎样记录。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坚持做好观察记录,写观察日记。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从实验中获得信息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2.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3.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重点:汇集实验组获得的数据和对照组获得的数据。
教学难点: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准备:
汇集数据、得出结论用的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哪个同学愿意说说记录了哪些数据?”
二、探究内容:
1.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1)汇集各组数据。
(2)看看收集的时间数据是否一样?
(3)讨论数据为什么会不同,该怎样处理? 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各实验小组报告实验数据,每人在表格中做记录。
(2)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讨论数据不同说明什么问题。(3)“实验结果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吗?讨论数据不同说明什么问题。(4)综合说明光、温度和水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3.扩展与思考。
(1)让学生说说P7的四项内容。(2)填好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三、全课总结。
师生评价各小组的数据记录。
四、课后拓展。
继续观察绿豆的生长并做好记录。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秋冬季的生物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几种生物在秋冬季的生活,了解气候环境怎样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
2.学习跟踪观察几种生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3.学习把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和季节变化联系起来观察生物的生活。教学重点:观察动、植物怎样过冬。
教学难点:会做资料收集,明确观察对象。教学准备:
观察秋冬季的生物记录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春天,蝴蝶的卵变成了小毛虫,小树长出了嫩叶,嫩叶正好是小毛虫的食物。到了夏天,小树变了,小树开了花,小毛虫长成了蝴蝶。小毛虫、小树随春、夏季节的变化发生着变化。”
问:(1)一年中气候怎样变。
(2)春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小毛虫从哪里来?(3)夏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
(4)从春天到夏天,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小毛虫不变,它还有嫩叶吃吗?
二、探究内容:
1.说说我们对九月里的植物、动物有哪些了解。(1)九月里,小树怎么样了?蝴蝶怎样生活?
(2)冬天呢?蝴蝶怎样过冬?小树怎样过冬?明年春天还有小毛虫吗?(3)别的植物、动物怎样过冬?九月里它们怎样生活?
师:“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冬天很快就要来临了,让我们去了解秋冬季里的动物和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2.观察秋冬季的生物。
(1)猜测这些植物、动物在秋冬季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怎样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2)说说自己知道的植物、动物过冬的故事。
(3)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植物、动物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4)指导学生看教材上记录表,明确怎样观察、记录。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选择一种常见的动物、植物进行跟踪观察。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动物的栖息地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鱼、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这两种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人工气息地做知识、材料方面的准备;
2.通过阅读资料,用科学家对待科学观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学重点:会比较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和生活环境。教学难点:找出鱼和蚯蚓的是生活环境的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
建立气息地需要材料的记录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师:“我们将要观察动物的生活,动物是怎样生活的呢?我们对鱼和蚯蚓的生活知道些什么?”
二、探究内容:
1.交流、讨论鱼和蚯蚓的生活环境里有些什么。
(1)让学生逐一列举生活在鱼和蚯蚓周围的各种生物及非生物。(2)小组活动: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3)让学生阅读资料,知道鱼和蚯蚓周围的各种物体就是它们的生活环境。(4)让学生说说生物和非生物同鱼和蚯蚓的关系。
2.比较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1)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鱼和蚯蚓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讨论鱼和蚯蚓的身体构造与它们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有怎样的关系。3.为建立人工栖息地做好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准备。
(1)对照资料,在记录表的左栏中写出自然栖息地里有些什么,在右栏中写出建立栖息地所需要的材料。
(2)学生填写建立栖息地需要材料的记录表。4.了解科学家怎样观察动物。
(1)说说我们所了解的关于科学家观察动物的事情。
(2)介绍法布尔、珍妮?古德尔等科学家研究动物的事例。
(3)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科学家观察研究动物的活动?从中我们能学习到什么?”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准备建立鱼和蚯蚓栖息地的材料。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建立栖息地 教学目标:
1.经历建立和管理鱼和蚯蚓栖息地的过程;
2.通过观察栖息地内生活的鱼和蚯蚓,增强学生对动物研究的兴趣; 3.学习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
教学重点:会建立鱼和蚯蚓的栖息地。教学难点:选择观察内容制订观察计划。教学准备:
纸盒、水槽等建立鱼和蚯蚓栖息地的资料。动物观察研究记录表。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能说说你了解的动物园里大熊猫、猴子的栖息地、养鱼场、养虾池或学校附近的其他养殖场所,为了满足动物的生活需求采取的措施?这些地方的动物生活得怎么样?动物健康、鱼虾产量高说明什么?动物不健康、鱼虾产量不高说明什么?”
(我们要为动物建一个好的栖息地,并且要管理好,让动物在栖息地里健康生活。)
二、探究内容:1.建栖息地。
让学生说说准备怎样为动物建一个好的栖息地,需要什么材料? 建好栖息地后,讨论以下问题:
(1)怎样给本组的栖息地做上标记?(2)栖息地放在哪里?
(3)怎样进行每天不间断的记录?
(4)怎样分工合作给动物喂食、保持栖息地洁净、管理好栖息地?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观察。
通过了解可以进行的观察活动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建立动物栖息地目的。讨论:(1)你对哪一项观察内容感兴趣?
(2)你还准备选择教材提示以外的什么内容进行观察?(3)猜测你准备观察的动物在你选择的观察方面会有怎样的表现?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继续观察本组建立的动物栖息地的变化。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记录动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图画和文字补充说明的方法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2.学习从动物的器官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动物; 3.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教学重点:用图画记录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事实,用文字补充说明图画不容易表达的特征。教学准备:
几种动物的图画和文字说明、生活在栖息地的鱼和蚯蚓。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准确地记录观察结果,让大家共享呢?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记录观察到的事实的。”
二、探究内容:
1.看科学家的记录。
(1)向学生概括性地介绍科学家用图画准确地说明动物的特征,用文字补充说明图画不容易表达的特征的方法。
(2)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呈现的图画和文字进行阅读、思考。?科学家运用图画记录了动物的什么特征? ?科学家怎样运用图画记录动物的特征?
?科学家运用文字补充说明了动物的哪些特征? ?科学家怎样运用文字补充说明动物的特征?
2.说说我们怎样学着科学家那样进行观察和记录。
指导学生看教材上的举例,着重说明什么是动物的特征。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观察到了哪些特征 教学目标:
1.能以表格的形式、简要的语言总结整理出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2.能采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研究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教学重点: 会设计实验方法研究栖息地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教学难点: 观察到动物的特征。教学准备:
动物特征记录表。
动物实验设计记录表。
闪光灯(或大功率白炽灯)、生活在栖息地的鱼和蚯蚓、水。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通过对动物的进一步观察,我们有哪些发现?下面我们来整理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二、探究内容:
1.交流整理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1)交流各自在探究活动中的发现。
(2)按照教材中所列举的项目对观察中的发现进行整理。(3)总结在观察活动中的发现。2.设计实验研究动物。
选择本组有兴趣研究的问题,设计实验。3.扩展。
讨论:气温降低了,我们会多穿衣服。这时,鱼和蚯蚓的行为会有什么变化?在什么温度条件下,它们开始发生变化?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继续观察栖息地的动物。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鱼、蚯蚓和人的相同行为,整合前8课的学习,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互关联的;
2.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找出动物的形态、习性与它们生活环境相互关联的地方。教学准备:
香蕉、松树、仙人掌叶的实物或图片;天鹅、白鹤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展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实物或图片。
师:“你们认识这些植物是什么植物吗?知道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吗?我们这节课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内容:
1.讨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有什么不同?(2)香蕉、松树、仙人掌本来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讨论天鹅、白鹤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1)向学生介绍这两种鸟。
天鹅主要吃水生植物,也吃水中的软梯动物和昆虫,在水面游动获取食物。白鹤主要吃鱼、虾,在浅水中行走获取食物。它们都是候鸟。
(2)找出这两种鸟身体结构的不同。
天鹅的啄扁而短,颈长,脚短,脚趾间有蹼。天鹅身体浮在水面上,会游泳,捕食时头伸进水里。鹤的啄长而尖,颈长,脚长,啄食水中的小动物。
(3)分析它们的身体构造与获取食物之间的联系。
(4)想一想它们的数量的减少,可能同什么因素有关系? 板书:生存空间变小、食物环境受到污染和非法捕猎。3.找相互关联的地方。
(1)选择鱼、蚯蚓和人的一种行为,填在表格中,进行比较。(2)鱼、蚯蚓和人感到危险时怎样做出反应?
(3)鱼和蚯蚓的哪些特点,使它们能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生存?
(4)鱼、蚯蚓和人有各自的特点,让它们的生活环境互换,它们还能生存吗?(5)现在能说出动物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关联的地方吗?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观察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后记:
第十课时 讨论会——生物的生活需要 教学目标:
1.整合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 2.了解动物、植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3.了解人的栖息地是整个地球,要爱护我们周围的有生命的环境和没有生命的环境; 4.通过比较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了解人能运用科学技术帮助自己适应环境。教学重点:收集我们的栖息地资料,了解人类生活环境。教学难点:区分植物、动物、人的基本需要。教学准备:
整理前几课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认识了动植物的栖息地,那我们的栖息地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内容:
1.讨论哪里是我们的栖息地。
(1)师:“家是我们的栖息地吗?学校是我们的栖息地吗?”
(2)“我们在家里进行哪些活动?家里能满足我们的哪些生活需要?”(3)我们在学校里进行哪些活动?学校能满足我们的哪些生活需要?(4)家有“栖息地”的特征吗?家和动物的“避难所”有哪些相似之处? 2.比较植物、动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1)分别说说植物、动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2)把动物、植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归纳成生物的基本生活需要。(3)比较人和植物、动物在适应(气候)环境方面的不同之处。?植物、动物怎样过冬? ?人怎样过冬?
?人和植物、动物在适应(气候)环境方面有什么不同?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设计未来人类的栖息地。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在阳光下
第一课时 我们知道的太阳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
2.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
3.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
4.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的主题活动,通过讲“关于太阳的故事”,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5.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6.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 7.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教学重点:讲述有关太阳的故事。
教学难点:能把搜集到有关太阳的资料与同学交流。教学准备:
师备:课前搜集关于太阳的音像、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
生备:课前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些简单的小报。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清晨窗外鸟儿的第一声歌唱和缕缕阳光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大地万物几乎同时从梦中醒来,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天又开始了!是什么在精心呵护这世间万物?是什么让这个蓝色星球显出它美丽和青春般的朝气呢?它就是万物之灵——太阳!请听我们关于太阳的故事吧!”
二、探究内容:
1.讲一个关于太阳的故事。
(1)任选两幅插图,在小组内讲讲你知道的太阳的故事。我所选择的两幅图片 我认为它们的联系是 我编的故事
(2)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向全班同学讲讲小组收集的关于太阳的故事。
(3)简单地为这些故事分类。(如:科学家的故事,太阳与人类生活的故事,太阳奥秘的故事等。)2.交流感受。
(1)讲故事的同学谈谈自己是怎样搜集到这些资料的,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讲故事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收获。
(2)听故事的同学对听到的故事做出评价,谈谈自己在听了关于太阳的故事后的启示与收获。3.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
(1)拓展视野,利用课外时间收集关于太阳的诗歌、传说、图片等资料。(2)按自己喜爱的方式整理资料(如剪贴、音像解说、图画、故事等)。(3)交流收集的资料。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设计一张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并举办一次小报展。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阳光下的影子 教学目标:
1.会持续观测影子长度的变化过程; 2.能进行简单的测量与记录;
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记录方法; 4.能认真细致地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5.通过对阳光下竿子和影子的研究,意识到自然界中的一些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6.认识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变化的;
7.知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物体挡住了阳光就会形成影子; 8.理解阳光与物体、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教学重点:研究阳光下影子的特点。教学难点:能测量好物体影子的长度。教学准备:
师备:课前考察好教学地点,事先布置好场地。生备:竿子、尺子、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的光线以大约30万千米/秒的速度传播到地球上,太阳给我们送来了阳光,同时也带来了影子。今天,就让我们对这个平常的自然现象作一番科学的探究吧!”
二、探究内容:1.观察影子。(1)讨论。
① 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子的哪些秘密?
② 关于影子,我们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2)观察影子。
① 讨论观测记录的方法。
② 准备观测记录活动的材料和工具。③ 到户外进行观测记录活动。将观测结果填在书上P25的表格上。
④ 将竿子和开始测量时影子的长度表示在方格内,用直线把竿子和影子的顶端连接起来,能有什么发现?
2.阳光下影子的特点。(1)讨论。
① 比较、分析各组观测影子的记录情况。② 把几个小组的方格图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什么发现?(2)交流新的发现。
① 你们发现了哪些现象和问题?
② 你们发现了阳光下的影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③ 你能说说太阳、物体和影子三者的关系吗?(三者的位置始终在一条直线上。)(3)交流收集的资料。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1、你能通过影子的特点联想到阳光的传播问题吗?
2、你还有什么想法?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 教学目标:
1.能与同学合作设计一种让阳光照亮阴影里的小球的方法; 2.能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
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4.能与同学愉快合作进行科学探究;
5.意识到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6.认识到借助一定的物体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7.了解光的发射与折射;
8.知道一些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教学重点:照亮阴影里的小球。
教学难点:能解释观景箱中看到的现象。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活动记录本,小木板1块、纸板1块,塑料板1块,玻璃板1块,平面镜1面,乒乓球1个,自制观景箱1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白天,当阳光照耀大地的时候,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世间万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各显风姿。”
“阳光照射到物体后会自然产生影子。你们有办法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照亮阴影里的小球吗?”
二、探究内容:
1.照亮阴影里的小球。(1)讨论。
① 如何照亮阴影里的小球? ② 选用什么工具?(2)探究活动。
① 用平面镜的反光作用?
② 交流探究活动的体会和想法。(3)拓展活动。
① 什么是平面镜的反光作用?
② 利用平面镜的反光作用,设计一件物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2.自制观景箱。
(1)看图了解制作方法。
(2)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观景箱。(3)解释从观景箱中看到的现象。
(4)在学生记录本上画出光线在观景箱中走过的路线。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课后其他玩具。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美丽的彩虹 教学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分解阳光实验和光的混合实验;
2.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
3.能够对阳光的分解和单色光的混合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4.能够大胆想像阳光的色彩;
5.愿意和同学合作进行关于颜色的探究活动;
6.认识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这些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也能形成白光; 7.知道利用三棱镜可以分解阳光; 8.了解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教学重点:能利用原理制造彩虹。
教学难点:制作牛顿盘,研究牛顿盘将分解成的各色混合成白光。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活动记录本,三棱镜、水槽、水、小镜子、白色卡片纸、制作牛顿盘的套材。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见过彩虹吗?天空中神奇美丽的彩虹充满诗意,令人神往!我们能不能也制造出这样的彩虹呢?”
二、探究内容:1.做一个水棱镜。
(1)教师演示三棱镜分解阳光的实验,在室内可用投影仪射出的光代替阳光。① 认识分解阳光的方法、工具。
② 认识太阳光谱中各种颜色的光(赤、橙、黄、绿、蓝、靛、紫)。③ 寻找太阳光谱的规律。(2)用水棱镜分解阳光。
① 用小镜子、水槽和水制作水棱镜。② 想办法用水棱镜制造彩虹。
③ 看看水棱镜分解出的太阳光谱的特点。(3)拓展活动。
① 交流在生活中看到的彩虹。② 思考并讨论彩虹的形成原因。
③ 试试在课余时间用其他方法制造彩虹。2.制作牛顿盘。
师:“太阳光被三棱镜分解成了多种颜色的光,那么这些光混合后还会形成白光吗?”(1)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混合太阳光谱中各种颜色的光?(2)制作牛顿盘。
① 用7张彩色纸板、圆珠笔、剪刀等完成牛顿盘的制作。② 逐一选择两张至多彩色盘,探究各种组合产生的效果。③ 交流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疑问和有趣的发现。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1、讨论并设计一至两个小实验,研究如何由单色光混合得到白色光。
2、创造条件实验自己的想法。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阳光下的物体 教学目标:
1.会使用温度计正确测量阳光下和背阴处地表的温度,并进行比较; 2.能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根据的解释; 3.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
4.能够对纸筒温度的细微变化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能作好观测记录; 5.能坚持观测、记录;
6.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连续的探究活动;
7.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在阳光下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存在差异; 8.知道物体在阳光下的温度与吸引太阳热量的多少有关。教学重点:感受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的不同。教学难点:探究物体在阳光下的反射。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活动记录本,温度计、白纸、黑纸等多种彩色纸、木板、铝箔、垫子、钥匙、剪刀、玻璃杯、塑料杯、平面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太阳是人类光明使者,在大白天即使没有太阳光直接照射的室内,也是亮的,这是为什么呢?这些光是从哪儿来的呢?”
二、探究内容:
1.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射。(1)讨论。
① 商讨研究物体反射光的方法。② 如何记录物体反射光的强弱。(2)探究活动。
① 根据预测将多种物体按反射光的强弱排序。② 科学、准确地记录。
③ 找找实际结果和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物 体 预 测 实际结果
(3)交流。
① 交流探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新的发现。② 物体的什么特征影响物体反射光的本领? 2.测量温度变化。(1)讨论。
① 为什么要选用白色、黑色的纸筒? ②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③ 还需要什么工具?(2)探究活动。
① 研究并制作纸筒。(注意在纸筒底部放石子等重物,使纸筒能够稳定。)② 让两个纸筒同时在阳光下工作。
③ 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两个纸筒温度的变化。④ 预测多种彩色纸温度变化的情况。⑤ 用手感知多种彩色纸在阳光下的温度。⑥ 用表格或拄形图分析整理数据。(P31表)(3)交流。
① 经过研究和数据整理,得到什么结论? ② 多种彩色纸中,哪种纸的温度上升得快? ③ 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找找家里有哪些物体能反射阳光的?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光强与光弱 教学目标:
1.会连续观测不同颜色的纸筒在阳光下的温度变化;
2.经历对纸筒温度变化的预测、观测、比较、分析的过程; 3.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探究学习; 4.爱护环境和测量工具;
5.认识物体温度的高低与阳光照射的强烈程度有关; 6.知道物体阳光下温度高、阳光越强烈温度越高;
7.意识到将光集中反射可以提高温度(增加热量的吸收)。教学重点:探究不同强度的阳光与物体的关系。教学难点:设计阳光的强弱与温度研究活动。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两支温度计,架温度计的支架、学生活动记录本、挖土的工具。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在操场上,你喜欢站在向阳处还是背阴处?”
“不同季节,同学们的选择不同,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内容:
1.测量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温。(1)讨论。
① 测量地温的正确方法。
② 应注意的事项和使用的工具。(2)测量。
① 科学、准确地测量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温数据。组 别 地 点 向阳处 背阴处
楼房
大树
② 整理数据。将全班的数据汇总后分析整理。(3)交流。
① 交流测量活动中的体会。
② 整理数据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2.光的强弱与温度。(1)讨论。
① 如何控制光的强弱这个条件? ② 可以选用哪些材料和工具? ③ 判断温度差别的方法有哪些? ④ 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2)测量。
① 按设计的方法完成探究活动。
分析探究的结果。用自己设计的条件进行实验和记录,亮度和温度用柱状图表示。亮 温 亮 温 亮 温 亮 温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② 分析探究的结果。(3)交流。
① 设计的方法是否合理、科学、有效? ② 可以改进的措施。③ 探究出了什么结论?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1、使用多面镜子会怎么样?
2、创造条件试试看。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研究我们获得的信息 教学目标:
1.会整理科学探究所获得的信息;
2.能从分析搜集的信息中得出正确的解释;
3.通过整理、分析、解释等,形成科学探究要重视科学证据的品格; 4.学会在探究中与同学愉快合作;
5.意识到我们研究的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正在被应用;
6.认识太阳光下的物体在吸收光的同时也吸收热,反射光越强的物体吸热越差,吸收光能力越强的物体,吸收热的本领也越强;
7.了解物体发射光、吸收热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8.了解科技的进步。
教学重点:学会整理大量的事实,提炼它们的逻辑关系并做出科学的结论。教学难点:探究获得的现象、数据、事实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析、整理活动。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记录本。
搜集各种光的反射、吸收热等性质应用的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资料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这几节课我们记录的大量信息,它们告诉我们什么?科学记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科学的结论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会整理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吧!”
二、探究内容:
1.整理获得的信息。
(1)学习必要的研究步骤。第一步:获取原始资料;
第二步:科学地推理、大胆地假设和猜想; 第三步:做出合理的判断或结论;
第四步:用更多的事实验证判断或结论。(2)整理有关阳光与影子的信息。
① 找出所有阳光与影子的科学记录资料。② 讨论与交流。③ 得出结论:
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后就形成照射不到的阴影;阴影的方向及长短与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
(3)整理有关物体对阳光的反射和吸收的信息。(分小组进行)① 找出物体对阳光的反射和吸收的科学记录资料。② 讨论与交流。③ 得出结论:
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与物体的材料性质和表面光滑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粗糙的反光弱,光滑的反光强。
(4)整理有关强光弱光照射下物体温度变化的信息。① 找出强光弱光照射下物体温度变化的科学记录资料。② 讨论与交流。③ 得出结论:
强光携带的热量多,弱光携带的热量少。
(5)整理有关不同颜色的物体在阳光照射下温度不同的信息。① 找出相关的科学记录资料。② 讨论与交流。③ 得出结论:
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浅色物体反射光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6)整理汇总全部信息。
① 物体对光的反射或吸收与吸收热有怎样的关系? ② 讨论与交流。③ 得出结论:
阳光下的物体在吸收光的同时也在吸收热。反射光能力越强的物体吸热本领越差,吸收光能力越好的物体,吸收热的本领越强。
2.科学道理的应用。(1)合作与讨论。
① 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太阳有关的问题? ② 夏季和冬季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比较适宜?
③ 为什么宇航员的宇航服外层要用有金属光泽的材料制作?我们穿着的太空棉为什么要将有金属光泽的一面贴近身体?
(2)设计活动。
① 对我们感兴趣的问题详细分析。②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③ 为特殊环境里的人设计合理、安全的服饰。(3)讨论。
日常使用的照明电灯、车灯、手电筒发出的光是否与太阳光的性质相 同?什么事实可以说明?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设计一件特殊环境里的人所穿的服饰。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方案交流和修改完善的过程; 2.能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有目的的设计; 3.能够写出比较完整的设计方案;
4.能认真负责地承担自己的设计任务; 5.能与同学友好交流,分享智慧; 6.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构造;
7.了解制造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要求; 8.能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
教学重点:会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难点:掌握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原理。教学准备:
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学生活动记录本。教师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模型。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人们一直都在研究如何能够吸收更多的太阳光从中获得热能。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能的具体方案。那么,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
二、探究内容:
1.设计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设计前的准备。
?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熟悉设计方案的写作格式。
(向学生提供一个初步成型的设计方案供同学学习,主要是学习设计方案的写作格式。)(2)明确设计要求。① 能够装200毫升水;
② 要利用容易得到的材料; ③ 能够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使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上来。(3)讨论并撰写设计方案。① 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② 采用哪些有效的措施?
③ 按要求的格式撰写设计方案。2.交流与优化设计方案。?交流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准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工具和材料。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制作和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设计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太阳能热水器; 2.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的调试实验;
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制作方法和实验工具;
4.能对自己或他人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5.愿意与同学分享成功的经验;
6.认识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效能与多个因素有关系(材料、颜色、放置方式等); 7.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简单原理。教学重点: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难点:记录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备材料,温度计,学生活动记录本、手表。
教师准备:太阳能热水器的简单工作原理图,以便指导学生制作一个性能更加优良的太阳能热水器。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有了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方案,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要将它制作出来。并想亲自看看它的效果吧!”
二、探究内容:
1.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制作材料。?按设计要求制作太阳能热水器。?交流制作过程中的体会。2.检测太阳能热水器。(1)讨论。
?用什么方法来检测太阳能热水器性能的优劣? ?需要测定哪些指标或参数?(2)检测。
?开展严格控制条件下的检测活动。?科学地记录。
每隔5分钟测一次水温,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开始时的气温 开始时的水温 5分钟后的水温 10分钟后的水温 15分钟后的水温 20分钟后的水温
3.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1)整理检测参数。?汇总所有的科学数据。
?分析、整理这些检测参数。?汇报分析结果。
(2)研究影响的因素。?材料性质的因素。
?太阳能热水器的摆放的方式。?交流。
“我们认为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因素有哪些?” 4.设计活动。
?性能更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应该是什么样的? ?设计性能更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改善自己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教学后记:
第十课时 利用太阳能 教学目标:
1.对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未来提出大胆的预测; 2.能对本地区利用太阳能的情况开展调查; 3.体验到太阳能的利用也有一些困难(科学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技术在科学推广中是重要的); 4.意识到人类还需要大力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促进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5.了解太阳能的基本特点;
6.了解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利用。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利用。教学难点: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所遇到的难题。教学准备:
太阳能的相关资料或科普读物。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自太阳,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如何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却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难题。”
二、探究内容:1.讨论。
?太阳能有哪些优点?(将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相比较。)?太阳能的利用遇到了哪些难题? ?有哪些办法能解决这些难题?
?我们所在的地区对太阳能是怎样利用的? 2.查阅资料。
让学生将查询到的资料进行收集,可以展评的方式相互学习。?利用太阳能的历史概况。
?世界各国利用太阳能的现状。?我国利用太阳能的概况。?利用太阳能的各种技术。
3.展望人类利用太阳能的美好前景。?解决人类能源缺乏的办法。
?我们对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最新认识。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你对利用太阳能的想法。查询网站:
1、中国新能源网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
第一课时 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或查阅资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等方法,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及功能,培养学生通过间接的手段获取有关人体内部器官知识的能力、查阅资料进行对照的能力;
2.使学生懂得保护消化器官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知道怎样爱护消化器官,促使学生自觉地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卫生;
3.初步认识人体消化器官及功能,能在自己身上指出这些消化器官的位置,知道食物的大致消化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消化器官。
教学难点: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及消化过程。教学准备:
每人一小块馒头。
做消化器官模型需要的纸(挂历纸、卫生纸等)及剪刀、胶水等。有关人体消化器官及作用的资料。
挂图或多媒体课件——人体的消化器官。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健康的认识,包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及自己对健康的理解。2.在讨论的基础上,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对健康的理解进行整理,并记录在书上。3.“健康从饮食开始。吃下的食物要靠我们的消化器官消化后人体才能吸收,我们首先来学习有关人体消化器官的知识。”
二、探究内容:1.认识消化器官。
?体验活动:把一小块馒头放进嘴里,咀嚼后慢慢咽下。根据我们的感觉和经验,说说食物在我们的身体里会经过哪些地方?我们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交流: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哪些?(教师板书)
?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上找到这些消化器官的位置。?小组活动:制作一个消化道模型。
?对照人体消化系统的挂图,检查连接是否正确。2.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及人体的消化过程。?刚才咽下的馒头在我们身体里是怎样被消化的?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的路线。
?在这个过程中,消化器官的各部分起什么作用?对照图写出各部分的作用。?看课件了解消化器官各部分的作用。
?思考:人体的消化道大约长9米,食物在人体中停留的时间大约为24小时,这些数字使你产生了什么想法,和你原来的想法一致吗?
3.理解使用人造材料的好处。
在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大量使用人造材料,人造材料有什么好处? 4.保护消化器官。
(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要靠我们的消化器官,怎样保护我们的各个消化器官呢?(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食物要细嚼慢咽。
?不用开水或汤泡食物吃。?不能边吃边看电视。
?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不偏食,少吃零食。?不吃腐烂变质和不清洁的食物。?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3)我们有过消化器官生病的经历吗?原因是什么? 5.小结。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向家里人讲述你学习的知识。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饮食和健康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是能量的来源,能量在维护人体正常活动中的作用;
2.通过计算我们每天需要的能量和实际摄入的能量,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判断自己每天摄入的能量是否适当;
3.试用科学的标准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做到热量分配合理,营养均衡; 4.对照检查自己的饮食习惯,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教学重点:知道摄入的能量要适当。
教学难点:研究我们每天摄入的能量适当吗。教学准备:
有关各种食品能量的资料,可以把它们做成图片。让学生课前记录自己一天当中的食物种类及数量。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人为什么要吃食物?人的哪些活动需要能量?
2.人体维持呼吸、心跳、一定的体温需要能量;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及废物的排泄需要能量;学习、工作、劳动、锻炼等活动也需要能量。这三种能量消耗的比例大致50%、40%和10%。
二、探究内容:
1.摄入能量要适当。
(1)食物中的哪些营养素能够给我们提供能量?能量的摄入是不是越多越好?(2)计算我们每天大致需要多少能量。2.我们每天摄入的能量适当吗?
(1)拿出自己一天的食物种类和数量的记录,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食物能量表,计算自己一天摄入的能量。
(2)对照标准检查自己一天饮食的能量符合标准吗?差不多或超过多少?
(3)统计小组、全班同学中,某一天摄入的能量基本正常的有多少,不足和超过的同学有多少?(4)讨论:如果长期摄入的能量相差太多或超过太多有什么不好? 3.我们的饮食科学吗?
(1)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营养不良或能量过剩的主要原因,对照检查自己是否有不好的饮食习惯。(2)这些不好的饮食习惯为什么会早成能量摄入过多或不足,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使能量摄入适当?。5.活动。
根据能量摄入的标准和一日早、中、晚三餐能量的分配比例,试着给自己安排一周营养丰富的早餐或某一天的膳食。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自己安排一周营养丰富的早餐或一天的膳食。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选择健康食品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访问、交流,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食品、食品受污染的途径,以及如何选择健康食品;
2.增强学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关擦黑能力、收集相关信息的能力和调查、交流的能力;
4.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对有毒有害食品进行抵制和投诉举报,使学生养成尊重和维护法律法规的意识和习惯;
5.用科学知识指导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教学重点:怎样选择有利健康的食品。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挑选绿色食品。教学准备:
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被污染的蔬菜、水果、肉、鱼等食品的实物或照片。有关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包装袋。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如果一个人能活到70岁,按每天吃300克粮食、500克蔬菜、250毫升牛奶、一个鸡蛋来计算,那他这一生分别要吃掉多少食物?如果所吃的这些食物中含有对人体有毒害的成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2.讲述一个因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而导致人生病致死的真实事例。
20世纪50年代初在日本水俣(雨)湾附近的小渔村中发生的奇闻。1953年,也是在水俣湾,有个人起初口齿不清,面部痴呆,后来耳朵聋了,眼睛瞎了,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高声号叫而死。当时,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病。直到1956年,又有96人得了同样的病,其中18人死亡。此后,以熊本大学为主组成医学研究所,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并把猫死人病的现象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终于找到了致病的根源。原来,这是由于摄入富集在鱼类、贝类中甲基汞而引起的中枢神经性疾病。如果短时间内摄入甲基汞1000毫克,就可出现急性症状(如痉挛、麻痹等),并很快死亡;如果短期内连续摄入500毫克以上的甲基汞,就可相继出现肢端感觉麻木、中心性视野缩小,语言和听力障碍,运动失调等症状。那么,甲基汞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建在水俣镇附近的一家氮肥厂,在三四十年代相继采用汞催化剂生产醋酸乙烯和氯乙烯,大量含有甲基汞的废水、废渣排到水俣湾。这些废水、废渣进入水体后,靠水体自净难以消除,就使鱼、贝类体内富集了甲基汞。人或猫吃了含油甲基汞的鱼和贝类,就生病死亡。
3.为了身体健康,我们的饮食除了营养均衡、摄入适当的能量外,还要注意食品中是否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要吃健康的食品。
二、探究内容:
1.什么是对健康有利的食品?
(1)说说自己判断健康食品的标准。
(2)看教材或自己搜集的资料,读读什么是健康食品并相互交流。
(3)健康食品是对人体健康有利的食品,具体的标准是安全、无污染、优质、有营养。(4)讨论、交流。
“哪些我们不能吃?哪些要少吃?为什么?”(教师可在课前做调查。)
(5)小结:以上食品中“无检疫标志的肉类、霉变的粮食、酸败变质的油”绝对不能吃,其余食品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长期食用对身体有害,不要经常吃。(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2.怎样选择有利健康的食品。
(1)怎样选择有利健康的食品?(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如:为什么要到商品周转快的商店购买?怎样辨认食物的新鲜程度?)
(2)讨论、交流:可以从哪些方面选择我们放心的健康食品,为什么?如果有几种不同的保质期的食品,我们选择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3)教师小结。
(4)指导学生认识绿色食品标志,介绍了解常见的绿色食品。
(5)调查:让学生在课余到商店看看哪些是绿色食品,问问买这些食品的人多不多。留意家长买来的食品中有没有绿色食品,记下食品名称、商家、产地等信息。
3.报告会(或调查、走访):
请有经验的人谈谈怎样选择蔬菜、水果、鱼、虾、肉,怎样有效地除掉蔬菜、水果上的残留农药。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调查自己家里买的食品中有哪些是绿色食品。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水——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实验、计算、观察剖开的动物等途径了解水在人体内无处不在,提升学生关于水对于人体生命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观察剖开的鱼、鸡体内哪些地方有水,推测人体哪些地方有水,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 3.通过实验认识水在消化食物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食物被消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比实验的能力,以及实验中应有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生命活动中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剖开的鱼和鸡观察它们体内哪些地方有水。教学准备:
小组活动材料:每组1条小鱼或1块肉,植物全株或部分;放大镜、大小相同的馒头、盘子、稀释的碘酒、滴管。
展示食物在胃、小肠中的消化过程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你们还记得种过凤仙花吗?做过绿豆种子发芽时需要水量,谁说说水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你自己如果半天或一天喝不到水的感觉。
2.人在饥饿或无法进食的情况下,只要提供足够的水就可以勉强维持生命。但如果体内水分损失超过20%,生命就无法维持,所以水对人来说是粉肠重要的。身体健康仅仅靠食物来保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水。
二、探究内容:
1.我们身体里哪里有水?有多少水?(1)讨论:喝下去的水到哪里去了?
(2)观察活动:剖开的鱼或鸡,看看鱼或鸡的哪些地方有水。(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或借助放大镜观察。)
(3)提问:猜测一下我们的身体中哪些地方有水?
(4)教师小结:水不仅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而且是生命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就人类而言,构成我们身体的组成部分大致如下:蛋白质占17%,脂肪14%,碳水化合物%,钙等矿物质6%,剩下的%为水,也就是说,体重的2/3为水。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也大都由水来支持,人体器官组织的含水量大致如下:血液90%左右,肌肉76%,肺、心脏80%,肾83%,肝68%,脑75%,就连骨骼也含水10%~22%。
(5)计算自己身体中有多少水。2.水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
(1)体验、思考:慢慢咀嚼一块馒头,它有什么变化,是谁使它发生变化的。
(2)对比实验:把馒头放在嘴里,嚼不同的时间,仁厚滴上碘酒,观察馒头糊的变化。分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变化?唾液的作用是什么?
(3)食物的消化还要经过哪些器官和过程?其中有哪些消化液参与消化?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1、查阅资料:人体还有哪些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2、观察统计:自己一昼夜大约排出多少尿液。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我们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怎样科学饮水,即必须保证每天吃进身体里的水量和排除的水量保持基本平衡;要饮用优质水;要注意饮水卫生;
2.通过统计自己一昼夜中排出水量的多少,计算食物中的含水量等活动,培养学生统计、记录、测量、计算的科学探究技能;
3.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饮水习惯。教学重点:统计我们每天排出多少水,得出我们每天应该喝多少水。教学难点:学习计算从食物中吃进多少水。教学准备:
西红柿、小碗、小棒、纱布、量筒等。食物含水量情况表。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你们知道自己一天喝了多少水吗?知道自己一天喝的水够不够吗?” 2.“我们每天喝的水量必须和排出的水量基本平衡。”
二、探究内容:
1.我们一天应该喝多少水?
(1)怎样知道我们一天应该喝多少水?(要统计计算自己每天排出多少水)(2)怎样统计计算每天排出多少水?
(3)统计计算每天的排水量。(全班只要有几个学生统计了就行。)
(4)汇报、小结:我们每天应该补充多少水?(我们每天应该补充1800毫升~2500毫升水)
(5)讲解:水通过两个渠道进入我们的身体,一是食物,二是喝水。我们要知道每天喝的水够不够,必须知道通过进食吃进多少水、直接喝下去多少水。现在我们来看看怎样计算。
?计算每天自己直接喝下去多少水。
?计算自己每天从食物中吃了多少水。(教师要进行指导和示范,先以西红柿为例讨论怎样计算,然后再计算米饭和其他食物。教师可以先统计自己或某位同学一日三餐的饮食,在这基础上学生再开始活动。一个小组可以只计算某一位同学一天从食物中的获水量。)
2.我们应该喝什么样的水?
(1)交流:平时我们喜欢喝什么样的水?
(2)阅读教材上的资料:纯净水、蒸馏水、白开水、矿泉水各自的性能、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饮水的情况,再对其他一些大家爱喝的水进行补充介绍)。
(3)我们应该经常饮用什么水?为什么?为什么饮料和果汁不能多喝?
(4)教师讲述有关饮水卫生的常识。比如不要暴饮、狂饮,不要等口渴时才喝水,每天清早要多喝水,饮水机里的水不能存放太久,等等。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把学到的有关科学饮水的知识告诉家人,向他们宣传有关饮水健康的知识。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健康需要新鲜空气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2.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对人体呼吸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
3.通过比较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育学生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教学重点: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
教学难点:分辨吸进和呼出的气有什么不同。教学准备:
人体呼吸器官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模拟呼吸装置。
分组实验材料:集气瓶、玻璃片、乳胶管、水槽、火柴、细竹棍。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的生命除了需要食物、水,还需要什么呢?如果你们生活在空气污染很大的地方会怎样?”
二、探究内容:
1.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
(1)体验活动:把手放在鼻子前面,用手掌对着鼻孔,感觉到自己在呼吸。(2)体验活动:感觉我们一刻也不能停止呼吸。
(3)讲解我们为什么要呼吸,为什么每时每刻都要呼吸。
2.认识呼吸器官。
(1)体验活动:我们在呼吸时,胸、腹部有什么变化?
(2)讨论交流:呼吸器官有哪些?在图上标出它们的名称。
(3)小结: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肺分左肺和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幼.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肺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
(4)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具模拟演示肺如何进行呼吸。(5)计算我们一昼夜需要多少新鲜空气。3.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1)讨论:怎样收集这两种气体?它们会有什么不同?怎样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2)指导实验操作。(让学生看看书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然后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进行演示。)
(3)学生分组实验。(按书上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4)汇报、交流。
实验中出现了什么不同的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我们的猜测正确吗?(5)阅读资料。
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提供的资料,并对照自己的猜测,看看是否完全正确,什么地方需要修正。4.小结。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如果没有氧气,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止。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如果较长时间呆在人多而空气不流通的房间,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关心我们周围空气的质量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开展考察空气质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环境的意识;
2.记录一周的空气质量报告,初步学会看空气质量报告,养成关心空气质量的习惯;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综合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判断周围空气质量是否受到污染的能力; 4.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创建优美校园、社区、街道、城市的活动中,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根据空气质量的好坏判断空气污染的程度。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教学准备:
空气质量预报的多媒体资料或图片。周围环境空气质量考察记录表。有关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资料。测试空气质量的简单材料和仪器。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健康生活需要新鲜的空气,我们周围环境中的空气怎么样?是否受到了污染?这是我们人人都关心的。”
二、探究内容:
1.关心我们周围空气的质量。
(1)“健康生活需要新鲜的空气,我们来说说周围空气质量的好坏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空气质量差就表示空气中混入了许多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还有粉尘、烟尘等颗粒物。人体如果吸入二氧化硫,会影响呼吸道,使呼吸道系统功能受损;吸入二氧化氮可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从而引起肺水肿。对于儿童来说,二氧化氮可能会造成肺部发育障碍。可吸入颗粒物呢功能随人体呼吸作用深入肺部,产生毒害作用。)
例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
态下蓄积木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
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2个月后,又有8O00多人陆续丧生。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
酿成伦敦烟雾事件主要的凶手有两个,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是元凶,逆温层现象是帮凶。伦敦工业燃料及居民冬季取暖使用煤炭,煤炭在燃烧时,会生成水(H2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碳氢化合物(CH)等物质。这些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后,会附着在飘尘上,凝聚在雾气上,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后会诱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脏病。当时持续几天的“逆温”现象,加上不断排放的烟雾,使伦敦上空大气中烟尘浓度比平时高 10倍,二氧化硫的浓度是以往的6倍,整个伦敦城犹如一个令人窒息的毒气室一样。
可悲的是,烟雾事件在伦敦出现并不是独此一次,相隔10年后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烟雾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直到70年代后,伦敦市内改用煤气和电力,并把火电站迁出城外,使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降低了80%,骇人的烟雾事件才求在伦敦再度发生。
(2)怎样知道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否受到污染?(3)学习如何看空气质量报告。
?平时看到或听过环境空气质量报告吗?空气质量报告有哪些内容?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讲解一些空气质量指数的含义。(环境空气质量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空气、污染指数;二是首要污染物;三是环境空气质量等级。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等级就越高。空气质量一级为优;二级为良好;三级为轻度污染;四级为中度污染;五级为重度污染。)
?出示某日我过各省会城市的空气质量报告,让学生说说各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4)怎样用感官观察周围环境空气是否受到污染。
?除了看环境空气质量报告,我们还有什么办法知道周围环境的空气是否受到污染?
(可以用眼睛观察远处的物体,如果空气里的粉尘、烟雾等颗粒物污染严重,远处本来可以看见的物体就看不清楚了,天空灰蒙蒙的;树叶上、建筑物上就积有较多的尘埃;把湿润的纸巾挂起来,上面会粘有很多灰尘。如果空气里有较多的有毒有害气体,鼻子就能闻到刺鼻、呛人的气味,喉咙会发痒,引起咳嗽。)
2.居室空气质量的考察。
(1)除了室外的空气会受到污染外,我们家里的空气质量怎样?有什么事实依据?怎样验证我们的看法?
(2)阅读资料。
(3)布置考察任务。分组对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行考察,每组可选择室外或室内的一个地方进行考察。考察前要制订考察计划,计划包括考察目的、地点、内容、方法等。
(4)各小组制订考察计划。
3.改善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创建空气清新、优美的学习环境和居室环境。(1)提出改善空气质量,创造优美环境的建议。
(2)和家人一起商议如何改善居室环境,减少居室污染。(3)用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环境空气质量。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回家和家人一起商议如何改善居室环境。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 运动与健康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对运动前后呼吸和脉搏频率的对比,探究加强体育锻炼的意义;
2.指导学生准确地测试、计算、对比运动前后的心跳、呼吸次数,及运动前后每分钟吸入空气、泵送血液的能力,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
3.亲历模拟心脏舒张和收缩的活动过程,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原理; 4.尝试对运动时心跳、呼吸频率加快的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准确测试、计算、对比运动前后的心跳、呼吸次数。教学准备:
测试运动前后心跳、呼吸频率的记录表、皮球、海绵、水槽、血液循环器官的挂图或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兔子、鸽子从小就关进笼子里喂养。这些小动物长大后看起来好像发育正常。但是,把它们放出笼子后,兔子跑不了多远,就会倒地;鸽子在空中飞了几圈便栽下来。解剖分析发现,兔子死于心脏破裂,鸽子则死于动脉撕裂。”
“听了这个事例有什么想法?体育运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好处?” “让我们通过活动来探讨体育运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的意义。”
二、探究内容:
1.运动起来会怎样。
(1)跑步或踢足球后我们有什么感觉?呼吸和心跳加快了吗?我们来比较一下。(2)怎样比较呢?怎样测试才比较准确呢?(3)分组活动。
?测试并记录平静时每分钟的心跳和呼吸次数。?测试并记录运动后每分钟的心跳和呼吸次数。(4)交流、汇报。
(5)运动后心跳和呼吸次数会加快,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心跳会加快。
(1)为了弄明白运动后为什么心跳会加快,我们先来了解我们的心脏。
(2)(挂图或多媒体出示)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心脏的形状像桃子,大小跟本人的拳头差不多。我们平常都能感觉到心脏在不停地跳动,它是在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3)模拟心脏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反复挤压、松开一个皮球,体会心脏肌肉的力量。
?反复挤压、松开水中的海绵,体会水被挤出和回流的变化。
(4)心脏不停地推动血液在身体里循环流动有什么意义?说说自己的看法。
(5)小结: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把营养和氧气输送到身体的每个组织和细胞,同时把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带到一定的器官,排出体外。
3.计算。
(1)如果平时每分钟呼吸20次,每次按吸进500毫升空气计算,运动时每分钟吸入的氧气比平静时多多少?
(2)如果平时每分钟心跳80次,每次泵送血液70毫升,运动时每分钟泵送血液比平静时多多少?(3)运动时吸进的氧气和泵送的血液量都大大增加,说明了什么?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对心、肺功能有什么好处?
(4)小结:人体在运动时,氧气和能量的消耗量大大增加。所以需要肺部尽快多地吸进氧气,心脏更有力的搏动,使血液循环流动加快,以便更多更快地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脏搏动有力,使心脏输出血液的量成倍地增加。这样的心脏能够担负繁重的工作,而且工作能持久。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观察了解自己的亲属和周围邻居中,有没有因为加强体育锻炼而使身体壮起来的事例,和他们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做法。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让我们的精力更充沛 教学目标:
1.体验运动对骨骼、肌肉、关节的锻炼,知道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2.制订自己的锻炼计划,并能长期坚持锻炼。在运动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了解一些有关呼吸和血液循环的生理知识及保健知识,注意保护自己的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器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知道一些在运动期间如何测检自己的运动效果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会制订锻炼计划。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认识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教学准备:
人体骨骼和肌肉的课件或挂图、手臂骨骼和肌肉模型、装满水的塑料瓶、口袋、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引入:师:“上节课我们探讨了运动对呼吸和心脏的作用,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加强运动对身体还有哪些好处。”(出示教材上的图片或体育运动员的照片)“他们的身体和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明显特征,为什么会这样?”
二、探究内容:
1.运动对加强骨骼、肌肉的好处。
(1)做曲臂、伸臂动作,多做几次,看看手臂上的骨骼、肌肉、关节有什么变化?想想手臂是怎样运动起来的。
(2)汇报、交流。
(3)小结:曲臂、伸臂运动是由手臂上的肌肉牵动骨骼、关节产生的。骨骼肌在大脑的支配下舒张或收缩,引起骨骼和关节的运动。
(4)再一次体验。(注意观察曲臂时上臂的哪一块肌肉鼓起来,伸臂时,肌肉发生了什么变化?鼓起来的肌肉发生了什么变化?)
(5)师讲述:骨骼、肌肉、关节是人体的运动器官。骨的质量,关节连接的牢固性、灵活性,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体的运动能力。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能促进骨骼的生长,使骨骼加长、横径变粗,骨密度增大,骨重量增加。经常锻炼,也能使肌纤维变粗,肌肉横断面积加大,肌肉收缩能力和张力增强,从而不断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久力。据测定,一般人的肌肉重量要占体重的40%左右,而经常锻炼的运动员的肌肉重量可达体重的45%~50%。
(6)比比在相同体重的情况下,谁的力量大。调查他们是否经常参加锻炼。2.运动对我们还有什么好处。
(1)运动对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好处? ?增强体质,少生病。?保持充沛精力。?增强竞争意识。?磨练意志。?增进友谊。……
(2)阅读资料,了解体育运动的历史。3.让我们开始锻炼吧。
(1)讲解:制订锻炼计划要注意什么问题。(2)每人制订锻炼计划。(3)交流锻炼计划。
(4)介绍检测锻炼效果的方法。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按自己的锻炼计划进行锻炼。教学后记:
第十课时 珍惜健康,珍爱生命 教学目标:
1.回顾、小结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归纳总结健康生活的原则,引导学生制订健康生活守则; 2.评价自己和同学通过本单元学习,在思想认识和行动上有什么进步。怎样进一步保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制订健康生活守则。
教学难点:讨论为了健康,我们还应该怎样做。教学准备:
单元学习评价表、有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健康生活的内容?”
二、探究内容:1.评价、总结。
(1)指导评价,定出评价内容和方法。(2)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3)我们通过本单元学习有了很多收获,在健康生活方面我们改掉了不少不良习惯,为改善周围环境也做了不少自己力所能及的好事。
2.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1)为了健康,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2)制订健康生活守则,交流健康生活守则。
(3)总结。宝贵的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的生命才刚刚开始,我们要为美好的未来打下健康基础。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篇9
第一课 地球内部有什么 教学目标:、熊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作出解释;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知道科学研究中可以用模型方法来解决问题。、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地球的乐趣。
教学准备: 有关地球内部情况的资料(图片、课件、视频图像);熟鸡蛋、三种颜色的橡皮泥、搜集的资料。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谈话:上堂课我们了解了美丽的地球表面有山有水,风光无限,那么地球内部有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猜想地球内部有什么
谈话:根据你的知识经验,同学们猜想一下地球内部有什么? 学生猜测。(石油、矿产、水)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地球内部的录像想不想看?(教师播放火山、地震的录像资料。)
提问: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认为这些现象的产生能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认为地震发生时、火山喷发的时候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这些事实说明地球内部并不像表面看到的一样平静,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动,正是这样缓慢地运动造成了火山和地震。而且我们从这些现象里还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温度是很高的,连岩石都成了液体形态的岩浆了。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谈话: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学生:通过钻探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特点,你怎么知道?--你还知道科学家通过地震波、磁力等信息来探知地球内部情况,看来查资料能帮我们了解很多科学知识。)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谈话:科学家通过这么多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特点,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好多关于地球内部特点的资料,想不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想)首先在小组内把你们搜集的材料整理一下,过一会在班上交流一下,(学生小组内整理资料,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起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2 .学生汇报。(交流:(1)哎,你们真是一个勇敢的小组,哦,你们小组发现地球内部分了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板书:地壳、地幔、地核)噢他们还搜集到一张地球内部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地球内部照片)
(2)你们小组知道了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幔大约有 2900多千米厚,地球中心的地核约厚 3473千米。)
(3)你们还发现,地球内部构造很像一个鸡蛋,哦,你说像荔枝,你说像桂圆,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想)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大家可以亲自动手研究一下。
(学生动手实验,并交流发现)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新发现,你说,噢,你发现了鸡蛋也分三层,鸡蛋壳相当于地壳是地球最坚硬的部分,而且各处的厚度不一样;鸡蛋清相当于地幔,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固态物质;鸡蛋黄相当于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我们知道了地壳下面的是部分是地幔,不过由于人类的技术限制,人们对地幔、地核的了解还是不够的。(板书:蛋壳、蛋清和蛋黄)
.小结:同学们真是不简单,通过自己的研究知道了地球内部结构特点,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呢?(想)。
三、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
1.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橡皮泥,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下面小组一起合作进行制作。2.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3.你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展示优秀作品,总结制作情况。
全课总结: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研究,相信你在研究的过程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当然你也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制作,把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
2火 山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实验,会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源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2.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一些自然现象作出做出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火山会给人类带来的不同影响。2.渗透科学自然观,体会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知识
1.认识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2.了解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教学准备
教师: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
学生:酒精灯、番茄酱、土豆泥、火柴、三脚架、铁盒(或铜片)、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风景图片,你们还想再看看吗?(播放课件,教师讲解)
2、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风景,你们觉得怎么样?(很美)你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些美景都是自然的造化,是自然的力量造就了这样的美景,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造就了这些美景呢?(生答:火山)
3、揭题:是啊,是火山造就了这些美景。(板书课题:火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火山。
二、新授 A、引入
1、问:你们听说过火山吗?那么,你们已经知道关于火山的哪些知识呢?请大家来说说吧!
2、自由交流:关于火山的知识
3、再问:同学们,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们了解的还真不少,那么在这节课中,你们最想来了解火山的哪些知识呢?
4、学生提问,教师聆听
5、小结:你们想了解的知识还真多,可是短短的四十分钟也许不能一一满足大家的需要。有些问题我们和老师一起到课外去继续研究,好吗?另外有些问题可能在后面的共同学习中能一一获得答案,大家也不要着急。在课前老师已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看看老师已准备了些什么?(出示课件,点击序号,出示内容)──
1、什么是火山
2、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3、火山喷发
4、火山的危害
5、火山的奉献
6、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我们暂且把它作为一个秘密,老师先不告诉大家。下面,就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B、学习火山的成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1、导入:我们先来学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要认识火山的形成,我们先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出示课件)
2、认识地球的构造和火山的成因(1)、提问:从图中,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知识呢?(地球可分为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的厚度平均为60千米左右并且大部分为岩层;而地球的半径达6000千米左右,地壳只有薄薄的一层)(2)、讲解(课件):在地壳下地幔的温度很高达1600摄氏度,地核处的温度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达2000-3000摄氏度,其中地心处的温度达6000摄氏度,和太阳表面的温度相近。在高温高压下,由于特殊的作用地壳下有一种温度达1600摄氏度左右的液体状物质,这就是岩浆,岩浆其实就是熔融了的岩石,象烧融的玻璃一样。这些岩浆由于特殊的原因,就穿过岩层冲出了地表,就形成了火山。(3)、提问:同学们,地球的这种结构,大家想想看,我们身边有没有和地球的结构相近的物体呢?(4)、生答:鸡蛋、气球、花生、苹果┄┄
3、模拟火山形成的实验:吹鸡蛋、吹气球 a、吹鸡蛋(1)、解疑:是啊,看鸡蛋(出示鸡蛋)大家想,蛋壳象什么?(地壳)蛋白呢?(地幔)蛋黄呢?(地核)
(2)设问:下面我们来玩玩吹鸡蛋,你们会吹鸡蛋吗?(二年级已吹过)哦,下面就开始吧!(3)、学生活动:吹鸡蛋(4)、讨论:在刚才玩吹鸡蛋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呢?(觉得很吃力)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蛋白和蛋黄吹出来了)它们是怎样吹出来的?(从另外一个洞里出来的)它们为什么会出来呢?(因为给它吹气,鸡蛋内的压力很大,蛋白和蛋黄就从蛋壳里出来了)b、吹气球(1)、激趣:刚才我们玩了吹鸡蛋,你们还想玩吹气球吗?(想)那,老师提个要求,你们要拼命吹,知道拼命吹是什么意思吗?(吹破气球)(2)、学生活动:吹气球
(3)交流:好了,真不忍心叫大家停下来,假如有时间,等会儿我们再来吹,好吗?刚才我们有的组真的把气球吹破了,你们又有什么体会呢?(觉得很害怕,吹吹好象没力气了,吹破它要用很多力┄┄)你们又有没有想过,气球是怎样破的呢?(薄的地方先破)破的时候有什么从气球里冲出来了?(空气)有的组有破气球,你们发现什么没有?(空气从破洞
里面冲出来)
c、联想:吹鸡蛋和吹气球与火山的形成又有什么联系呢?(1)、提问:其实刚才老师让大家吹鸡蛋与吹气球是有目的的,你们有没有想过,两次实验跟火山形成又有什么联系呢?老师提个醒,空气冲出来,蛋白蛋黄吹出来了,就如岩浆从地球内部冲出来。(2)、学生交流(3)、小结:在岩层下,由于特殊的作用,譬如地壳的运动,导致岩层断裂,岩层就产生了裂缝,岩浆由于高压的作用,就会拼命的从里面想冲出来,由于岩浆的温度很高,在上升的过程中,会把周围的岩层也熔融,这样岩层的裂缝会变大,岩层变薄了,岩浆就容易从里面冲出来,这样火山就形成了。
4、认识什么是火山(1)、设疑:那么什么是火山呢?(2)、讲解:(出示课件)火山是一种自然现象,岩浆从地底下喷出来形成火山。C、认识火山喷发
1、引入:岩浆从地底下喷出来,火山就喷发了。你们见过火山喷发吗?想亲眼见一见吗?我们就来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吧!你们想参与做吗?
2、激趣:只是老师要告诉大家,火山喷发很危险,你们还敢做吗?因为有危险,所以这个实验在上面做,老师要找个志愿者,谁来做呢?(邀请)
3、模拟火山喷发实验(1)、介绍实验方法:老师这儿有一套模拟装置,大家看一看,(指装置)这是塑料瓶里面装了沙土,就如地球的内部我们是看不见的。我们等会要观察的是三夹板的上面,夹板上面发生了什么?这就象地面上的情形,我们是看得见的。你呢,给瓶子吹气,大家想,就象给内部做了什么事?好,开始吹吧!大家注意看。(2)、学生实验:吹气,其余学生观察(3)、再激趣:接下来更危险的时刻到了。为了安全起见,老师带了手套,要换个装置,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带手套吗?(烫手)请同学们注意看,接下来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4)、学生继续实验
(5)思想教育渗透:实验结束了,谢谢你(指上台学生)这个勇敢者,你做了回英雄,其实做科学就需要这种精神!(6)、交流:两次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你现在解决了什么问题(疑问)?(沙土喷出,岩浆喷出,岩浆流动、凝固┄┄)(7)、设疑:(引入下阶段学习)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你觉得可怕吗?真正的火山喷发应该更可怕,那么你觉得可怕在哪里呢? D、认识火山的危害
1、导入:是啊,真正的火山喷发更可怕,因为它给人类带来了危害,也就是灾难,你认火山喷发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2、学生交流:谈自己的认识
3、小结:(出示课件)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看看火山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
1、污染空气
2、烧毁森林
3、毁坏农田
4、覆盖城市和村庄。
4、引入:火山喷发虽然可怕,难道只给我们带来灾难吗?它会不会带来好处呢?其实,上课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谁来说说看? E、认识火山的奉献
1、导入:是啊,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一些美景,那么,火山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2、学生交流
3、讲解: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看看,(出示课件)虽然火山喷发十分危险,可是生活在火山旁的人还是不忍离开,就因为火山灰是最肥沃的土壤,人们不仅可以用它种庄稼,还用它种出了最美的花,最最甜美的水果。另外,火山还是个地下加工厂,每次火山喷发可以形成很多矿产,大家请看(课件)。同时火山地区,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你们认为有什么用呢?(先交流,后出示课件)
三、拓展创新
1、激趣:该是揭示秘密的时候了,看看老师在有关火山的其它知识里藏了些什么呢?
2、出示课件:火山的类型、火山的分布、科学家对火山的研究、一些网站的友情连接
3、讲解:(按课件)火山类型
4、讲解:(按课件)火山的分布
5、激励拓展: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也许还有很多问题想继续研究,其实科学家们也还在不断探索,你们课后有没想过怎样去研究呢?(学生交流)老师有个建议,把你们课上没解决的,或者又有了的新问题,到课外象科学家探究一样,到网上、电视、课外书等一些媒体去寻找答案,好吗?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小科学家!
第三课 地震 教学材料及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地震的资料,有关避震的小常识。教师准备:木棍,毛巾,(每组各一个)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火山,知道在火山喷发时常伴随有地震。(板书地震)关于地震,你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与地震有关的知识。
师:地震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和我们人类有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地震的问题。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交流搜集到的地震资料。
师:同学们搜集到了许多有关地震的资料,那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学生交流讨论 汇报交流
师播放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影像资料 师:看完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生:地震的破坏性太大了。
生:地震时太危险了,太可怕了。……
师:既然地震的危害性那么大,那么关于地震,你想研究或了解哪些问题? 生: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生:我想知道在地震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生:我想知道怎样把地震的破坏降到最低。
生:我想知道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能不能避免? 生:我想知道人类能不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
活动二:探究地震的成因
师: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同乡们你们猜一猜。(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生:我认为是地下的岩石发生了问题。
师:发生了什么问题?录像中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可能是岩石断了。……
师:我们的猜想如何呢?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大家的猜想呢? 生:做实验。
师:实验是我们研究科学的最好的方法。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木棍、毛巾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证明你的猜想呢?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参与其中)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师:哪个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实验设计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生:我们把毛巾当岩石平铺在桌面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生:我们认为岩层石有好多层,应该把毛巾叠成几层,才更好。生:用手握住木棒两端,用力压
师:大家设计的很好,不过在动手实验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两点:安全最重要,别让木棍伤到了自己和同学,再就是小组要注意分工和合作。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汇报探究结果。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我们挤压毛巾,毛巾有的地方向上了,有的地方向下了,毛巾不平了,一褶一褶的。生:我们发现越是用力,毛巾褶皱的越厉害。
生:当我们用力压木棍时,木棍弯曲,越用力,木棍弯曲越厉害。师:再继续用力呢?试试看? 生:木棍断了。
师:断时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手感觉到有很大的力。
生:手感到了木棍的震动,手有麻的感觉。生:还听到了“啪”的一声。
师:大家的发现可真多,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想想看,在实验中,木棍,毛巾相当于地震中的什么?
生:是地下的岩石。
师:对,一层一层的岩石重叠起来就构成了地壳中的岩层。那么,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地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岩层在巨大的压力下,会变成一褶一褶的,压力继续增大,岩层就会断裂。生:断裂的时候,会像木棍一样有震动。生:震动来到地面,就是我们说的地震了。
师:分析的对,地球上绝大部分地震是由于岩层的断裂造成的,此外,还有因为火山爆发,大地陷落等原因造成的。
活动三: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 阅读资料卡:避震小常识
思考:如果我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应该怎么办? 如果我们正在家中睡觉,突然发生了地震,应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汇报交流
生:在教室里发生地震,应马上到空旷的操场上去。生:要有序,要避免踩踏。
生:在家中发生地震,应切断电源,天然气源。生:在家中,应躲在高大坚固家具的旁边。生:应躲到卫生间去。……
四、拓展活动:
师: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关于地震的预测以及地震的前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继续你们的探究。
第四课 做一块卵石 教学准备
1.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带盖的玻璃杯、碎砖
2.教师准备: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岩石分布情况的图片或录像;能反映上游山体风化现象的图片;三角洲图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展示卵石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卵石。
师:看到这些卵石你能猜一猜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吗?(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二)做一块卵石
师:同学们对卵石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你能自己做一块卵石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 带盖的玻璃杯、碎砖、锤子、水,你想怎么利用这些材料来做一块卵石。学生分组设计模拟实验方案 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师进行适时地指导,提示学生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注意安全)汇报交流:
师:你们是怎么实验的,为什么这样做,实验的结果怎么样?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生:我们用锤子把砖块砸碎,发现砖块上有锋利的棱角,这时我们把这些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瓶中,把瓶盖拧紧,用力摇晃,发现碎砖块的棱角没有了,有的碎砖块便成了圆形的。生:我发现碎砖块在水的冲刷作用下,并且相互碰撞,棱角渐渐就变没有了。生: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石子在冲刷、摩擦、碰撞的过程中慢慢地失去了棱角。
(三)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么形成的?
师播放河道上、中、下游石头的变化录像。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请你们互相交流一下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生:我发现河流上游石头大、不规则;下游个头小、偏圆;下游是沙滩。师:为什么河道各个部分的石头状态不一?
生:我认为这是水的搬运作用,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游时有很大的力量,水的这种力量把石块
从上游搬到了下游。
师:那河道中的石头从哪里来的?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 学生汇报各种猜测结果。
师播放岩石风化现象的视频资料。
师:看到这些你想不想自己设计实验来知道冷热因素能否使岩石改变模样?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酒精灯、页岩、燃烧钳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证明你的猜想,同学们可以先讨论一下。学生动手探究,教师指导 汇报探究结果。
生: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加热岩石后马上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并且反复做了几次。
生: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往下掉碎屑。
师小结:岩石破碎的原因,是因为温差、水、大气、生物等各种自然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下,坚硬的岩石发生了变化,师:通过刚才的探究你认为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分组讨论,然后把你们的结果告诉大家.分组讨论
师播放卵石形成的视频资料。
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的认识海里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交流小结: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
四、拓展活动 师:同学们对卵石有了全面的认识,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卵石吗?你还想把卵石用到什么地方?
第五课 各种各样的矿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3、认识能源与人类的关系。
4、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能源矿产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德育目标:
提高学生合理开发、利用矿产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煤、石油、天然气开采图片或制成的课件、录像;煤、石油提炼物的图片制成的课件;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课件;能生产“石油”的植物图片。学生准备: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
(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煤、煤气、柴火、天然气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提问: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它们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像煤、天然气、汽油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作能源。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能源矿产方面的知识。
2、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师:关于能源矿产,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 生1: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 生2:能源矿产怎样开采? 生3:能源矿产能不能采完?
生4: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 ……
(2)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①教师引导谈话: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最重要的是因为人类懂得运用工具,因为人类懂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能够运用智慧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那么人类是怎样利用智慧和力量开采煤炭的呢?请随着图片和文字来一次“地下之旅”吧!②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分组进行研究。③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相互补充。④教师播放课件:
井底下的昨天:马拉车运煤图和《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法开采图以及宋代的开采工具--木制勺子等。
井底下的今天:现代煤矿开采的图片,配有解说词。⑤看到井底下的昨天与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想法?(3)指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①教师播放煤的形成示意图的课件。②小组讨论煤是怎样形成的.③汇报要求:重点说说煤形成的大约时间,煤是由什么变成的,经过怎样的变化。④小结。
⑤根据煤的成因,推想石油和天然气是如何形成的。⑥煤、石油和天然气在形成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
⑦小结:它们形成的时间长,在短期内不可再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4)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重要性。①认识煤、石油的全身都是宝。
提问:煤、石油除了可做燃料外,还能干什么?从石油中又能提炼出什么呢?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并进行总结。②教师结合制作的课件时行总结。
③讨论: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对煤炭、石油的需求量大,我们该怎样办? 生1:节约作用,不浪费。生2:不让小煤矿乱采煤。生3:开发新能源。
④小结:播放课件介绍几种能生产石油的植物以及本世纪将被人类广泛应用的新能源--潮汐能、可燃冰、煤成气、微生物、绿藻。(5)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知识方面的或其他方面的都可以谈谈。
3、课外探究活动:
写一份倡议书或办一份小报,倡导保护能源矿产。板书设计:
7.各种各样的矿物 金属矿产
矿产:非金属矿产 能源矿产 煤的形成
第六课 地表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面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2.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3.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4.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并能根据化石判断相关的环境信息。德育目标:
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并能根据化石判断相关的环境信息。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相关课件或图片: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风景图(包括对生物化石的特写),非洲、拉丁美洲板块图,火山、地震、三角洲,石蘑菇及风蚀蘑菇,石灰岩溶洞和石笋,海蚀、冰蚀等地貌景观以及山峡工程、三北防护林、开山修路、乱砍森林、人类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建水库、过度放牧、沙尘暴、地质塌陷、荒漠化、蓄水发电等图像资料。
2、学生准备
搜集自然力量和人为力量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相关资料; 实验材料:喷壶、沙盘。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些火山、地震、海啸、山崩或雪崩、山洪和泥石流等视频资料以及不易被人们觉察,如湖泊沉积作用,地表的沉陷,海岸的变迁,河流的冲刷等方面的图片资料或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看,让学生进行“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二)新授:
教师通过课件出示一个6500万年前和现在地球海陆分布图,让学生观察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情况。问学生:地球表面是一成不变的吗?猜想它以前会是个什么样的?并由此看能发现地表演变过程。
讨论:你们知道“沧海桑田的故事吗?传说中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多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你认为沧海能变成桑田吗?你能提供出证据吗?提出化石的概念。请思考这几个问题:
1.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
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反映了此地带在过去是什么状况?
总结:这些事实说明今天的地表形态,都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以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区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的实例引入。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的情景,这两个例子比较生动、鲜明,对学生来说又比较新奇,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表变化的感性认识,还可使学生由好奇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最后引导学生阅读生物进化的地质年代表,认识化石在地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也可补充一些资料,让学生对地表变化有更多的了解。如北宋时期,沈括(1031-1095)在他的《梦溪笔谈》中阐述了有关地球演变的精辟见解,他考察雁荡山时,注意到地质作用的存在,认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惟巨石岿然挺立耳。“指出河流对地表的巨大改造作用。他还根据太行山麓岩石中所含的螺蚌化石,判断这里曾经是大海之滨,后来才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迁;在西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曾对侵蚀、搬运、沉积做了动人的描述,不过他比沈括晚了约400年,他在多次考察阿尔卑斯山后指出,砾石是河流挖掘作用的产物,山是水作用于地表形成的,从山上冲刷下来的泥土被河流搬运到海中,会使海底升高,海水退却,海陆的轮廓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最后,引导学生获得认知:地表地球表面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展示搜集的有关图片或播放视频资料。通过研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自然环境。如,人为破坏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大规模施工等对地表的破坏,为沙尘暴发生提供了细沙和尘土;矿山过度开采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使一些农户房屋墙壁严重开裂,部分水田不能耕种,饮水也成了问题……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人类对地表的改变作用,认识到人类生产活动的两面性,意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自由活动:
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面对我国地表现状,你们有什么想法?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一份保护地表的倡议书或办一份保护地表的手抄报。拓展活动:
此项活动可结合研究性学习,作为学生课外调查实践活动。建议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可以将学生分成活动小组,也可以自由组合,选好小组长,活动时注意交通安全,把活动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活动结束后,举行一次交流会。板书设计: 地表的变化
地球表面不是一成不变 化石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建议合理开发地球
第七课 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标:
一、探究目标:
1、大胆质疑,通过观察和实验,乐于提出关于声音的问题。
2、能够利用各种感官和辅助工具观察物体发声的现象。
二、情感目标:
乐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能体验自主探究的快乐。
三、认知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教具准备:
各种声音的录音带、瓶子、钢尺、鼓、鼓棍、锣、小黄豆、系着线的泡沫小球。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室里摆放九个小组的桌子,桌子上放有号码牌,学生进教室后分小组坐在座位上。)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乐章。(教师播放录音)
2、引导学生谈谈听后感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听到了什么)
3、学生模仿大自然中听到的各种声音。
4、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声音的疑问。
5、揭示课题:声音的产生(板书)
二、自主探究
(一)学生展示带来的发声材料,设计实验。
1、师:大家说说看,鼓、锣、瓶子等物体,你不动它,它能自己发出声音吗?怎样做就能使它们发出声音呢?
2、分组实验。(学生对物体分别进行敲、打、吹……)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任何物体在静止的状态下,都不能自行发出声音。当给它们一定作用的力时就能发出声音。
(二)学生根据课前制定的实验计划开展探究,根据探究的问题,选择实验材料,研究实验方法,将讨论的结果记在”小组实验方案表中“。
实验1:在鼓面上撒些小黄豆,敲击鼓面时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2:把用系着线的小泡沫球靠近敲打后的锣面,观察小泡沫球发生的变化。实验3:在桌子边上压住钢尺的一端,拨动钢尺的另一端,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实验方案表 小组共同探究的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组内共同选择的实验材料(在选 择的材料序号前打”√“)(1)队鼓(上面撒有小黄豆)、鼓棍。(2)锣、系着线的小泡沫球。(3)钢尺
小组内口头研究的实验方法或 实验步骤
小组内对研究的问题进行
归纳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
(教师倾听、观看,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在观察物体发出声音时,发生什么现象?重点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把不明显的现象表现出来)
1、汇报探究成果,交流信息。(1)指名小组汇报。(两人演示,一人讲解)
(2)小组互相讨论实验得出的结论。
(3)展示仪出示其中一个小组的方案表,教师以一个实验例子反馈学生的实验方案。(4)师生总结。(适时引导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描述物体发声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三)研究物体停止振动的现象,是否能听到声音。
1、谈话: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如果物体停止振动又会怎样?下面大家设法使振动着的鼓、锣立即停止,看能不能再听到声音,说说为什么?
2、指导小组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教师巡视观看。
3、汇报实验结果。
4、师生总结:只要物体产生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又一次的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拓展活动
1、引导学生拨动钢尺时观察钢尺的运动轨迹(教师加以解释什么是运动轨迹),并把它画出来。
2、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轨迹图。
3、教师分析尺子的运动轨迹图,加深学生对物体振动的理解。
四、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明白了声音产生的一些规律和原理。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
课后感受:本节课,学生乐于与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都能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第八课 谁能传播声音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向四面八方的,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准备:
1、大鼓、4个背后吊着一个小泡沫球的纸屏。
2、水槽、水、闹钟、塑料袋、扎线、长木条、木板、两根金属棒。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谈话:大自然奇妙无穷,各种声音交错在一起,遥相呼应,如同一曲曲交响乐,使世界充满生机。这里所指的”交响乐“是由哪些声音组成的?它们来自何方?
2、学生讨论、汇报。
3、师生小结:这些来自天上、地下、水中、工厂等四面八方的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里的呢?(板书课题)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探讨声音传播的途径。
(1)提问:每天上课铃一响,校园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挂在高处的喇叭一响,全山村都能听到。树上的鸟鸣,人在树下的四周较远处也能听到......这是为什么呢?想想看声音是在哪里传播的,传播的方向又是怎样的。(2)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可适时提示:如树上的鸟鸣,树周围和人之间充满着什么物体,说明声音可以在什么物体中传播,四周都能听见,说明声音是向哪个方向传播的)(3)小结: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推想: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引导学生研究声音传播的形式。
(1)提问:将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一圈圈向外传的水波和听到石子落水声)
(2)实验:一名学生在教室中间敲大鼓,其他同学围绕四周观察鼓周围立的纸屏及纸屏背后的小泡沫球有什么现象?(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击鼓使鼓面振动发出声音,会引起周围空气也跟着振动,就形成了声波,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5)讨论:纸屏上的小球为什么会振动?为什么各个方向的小球都会振动?鼓声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6)小结:随着鼓声我们看到纸屏上的小球振动,这是由于击鼓产生的声波从鼓面通过空气传向四周的纸屏,引起纸屏和小球振动。当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又引起耳朵里的鼓膜振动,我们才听到了声音。
3、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1)提问: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2)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设计实验程序,并提醒不可把闹钟不加防水措施放入水中)
(3)汇报实验结果。
(4)师生总结:通过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课后感受:学生都能了解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第九课
怎样听到声音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怎样听到声音提出假设。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知识与技能
知道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认识声音在耳朵中的传播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关爱听力有障碍的人。教学重难点
知道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认识声音在耳朵中的传播途径。能够对怎样听到声音提出假设。能够想办法验证假设。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耳的模型或用不干胶做的耳的各部分图形,铝箔。学生准备:制作”人工耳“的用品,制作”听诊器"的用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效果分析 介绍人耳的内部结构和原声音的原理 做一个听诊器
关心听力有障碍的人把铝箔靠近音箱,调节音量 出示耳的模型和耳的各部分图形,介绍耳的各部分名称,指出其中耳朵里鼓膜振动的原理和铝箔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
讲解听诊器的制法 耳廓有什么作用呢?
如果人听不见声音会怎样呢?试一试,在没有声音的环境下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呢?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试着说一说,声音在耳朵里是怎样传播的 自制听诊器,试一试管用吗?
学生发言,根据听诊器的原理说一说
学生尝试不通过任何声音来传播自己的信息
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铝箔振动,随着声音增大,振动也加大 学生能明白是外界的振动经过鼓膜的振动传播到最后听神经处 知道听诊器的原理和耳廓的原理是一样的 使学生感受到听力障碍者的困难
培养学生的爱心,关爱听力有障碍的人。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篇10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对五年级上册科学科目的知识点都整理好了吗?下面小编整理了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供你参考。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课 小苗的诞生
1、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2、我国“神舟三号”2002 年 4 月 1 日成功地返回地面。首次成功搭载并返回用于推广的植物试管苗是(葡萄)、(树莓)和(兰花)。
3、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4、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具有(活力)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外界条件。一般地说,具有(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可以萌发,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
5、种子萌发需要以下条件? 答: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具有活力外,还必须有适宜的外界条件,一般地说,具有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空气,种子可以萌发,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
第二课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1、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粘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强。
4、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粘质土)。
5、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粘质土),(壤土),(沙质土)。
6、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7、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土壤)中,比如:花生、虞美人花等植物适合在(沙质土)环境下生长,一些植物则适合在(粘质土)里生长,而大多数植物适合生长在(壤土)里。
8、如果我们将豆苗分别种在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里,在保持其他条件完全一样的情况下,豆苗的生长状况一样吗?为什么? 答:大豆在沙质土里长得最好,沙质土土质松、透气性好、渗水能力强、利于作物根系发育,容易呼吸到氧气和水分,更容易发芽和在地面吐芽。黏质土透气性差,发苗慢,但保水保肥。壤土有多种,沙壤土就是壤土的一种.沙壤土的好处是透气、透水性好,发苗快、品质好,但不保水肥、易早衰。
第三课 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1、(水、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2、(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多数植物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得要好一些。
4、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除光照以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如(温度、水)应该(保持相同)。
5、充足的(光照)、(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水)、(肥料)是影响大多数植物生长最基本的外界条件。此外,(除虫、除草、施肥、松土)对植物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6、喜阴植物在植物学中被称为(耐阴)植物。这类植物的特点是(吸收光的能力特别强),能在很弱的阳光下正常生长.7、我们应当给周围的植物创造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采取哪些行动使植物生长得更好? 答:我们可以根据植物所需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地给它创造合适的生活环境。可以给植物定期除草,除虫,松土,浇水,施肥,给攀援植物搭架等,这些措施都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更好。
8、我们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为什么当地适合这些农作物? 答:有花生,大豆,因为我们这里沙质土较多,而花生、大豆属豆科植物,根部长有根瘤,沙质土壤通气良好,根瘤菌的活动旺盛,可以固定土壤中的大量氮气,使作物生长能得到更多的养分,长得更好。
第四课根和茎
1、根据植物根的不同分类标准把根分为:(直根)(如芹菜、白菜、油菜、芫荽)、(须根)(如葱、蒜韭菜)、(贮藏根)(如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等)
2、过观察我们认为根的共同特点是都有(根尖、根毛)(都向下生长)、(一般都长在地下)。
3、植物的茎与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茎有(节和芽),节是指茎上长(叶)的地方。例如(土豆、莲藕、姜、芋、蒜、洋葱、水仙、荸荠)是(茎);(山药、甘薯(红薯),胡萝卜)是(根)。(萝卜)、(山药)是根。
4、植物根的作用?答;①固定植物身体②吸收输送营养③贮存营养④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功能。
5、植物茎的作用?答:①茎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 ②少数的植物的茎也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
第五课 动物的食物
1、人和其他动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水)、(阳光)等条件,同时,还要摄取各种食物来获得(营养)和(能量)。
2、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草食性动物);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称为(肉食性动物);而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我们称它们为(杂食性动物)。
3、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动物也是我们地球家园的(主人),它们的生存也需要我们人类的(关爱)。
第六课 葵花向阳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阳光)。在没有(光)的黑暗世界里,人们很难(正常工作)和(生活)。
2、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这种特性称为(向光性)。
3、植物除了具有(向光性)以外,还具有(向水性)。
4、一般情况下,多数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我们把植物根的这种特性称为(向地性),这是植物受到(地心引力)作用的结果。
5、图中植物的根延伸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答:向水性
第七课 燕子南飞
1、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
2、像鸟类一样,一些鱼类有(洄游)行为。
3、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
4、(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冬眠)使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生存下来。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5、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 答: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由此而引起的食物短缺。
6、与夏天相比,一些动植物的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性在冬天会发生哪些变化? 答:我们常见的植物形态变化夏天植物茂盛,叶绿花红,冬天植物枯黄,叶柘枝残.动物形态,变浓密稀、颜色深浅有变化.生活习性,举例来说:
冬天来了,候鸟向南方迁徙,大雁南飞,小燕子飞到更温暖的南方去了…… 夏天来了,候鸟向北方迁徙,燕子归来,大雁又成群结队地飞到老家去……
冬天来了,多数昆虫只有留下卵子在休眠状态渡过严冬,蛇、青蛙、黑熊等开始冬眠.第八课 仙人掌的刺
1、在千差万别的环境中,生存着(形形色色)的动物和植物。
2、骆驼是最(适应沙漠环境)的动物之一,享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3、北极狐的短鼻子和小耳朵显然是有利于(防止)散热。而热带狐的长鼻子、长耳朵则是有利于大量(散热)。
4、试着分析仙人掌和莲的形态是如何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的? 答:仙人掌叶子变成针状刺气孔少,能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能贮存水分。莲叶子宽阔肥大、气孔多利于水分蒸发。茎内有空洞,利于在水下吸收空气和运输水分
5、假如将旱生和水生植物的生活环境对调,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答:水生植物种到旱地里会因为水分蒸发太快而枯萎旱死;旱生植物种到水里会因为水分蒸发太慢而烂根淹死。换了环境后这些植物就不能生存。
6、骆驼适合在沙漠中生活,它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呢?(骆驼身体的哪些结构适于它在干旱的沙漠环境中生活?)答:①驼峰:固体水库,隔热。②蹄肥大,有肉垫:防陷、耐高温。③眼耳鼻:辨方向、挡风沙。骆驼的四腿细长,蹄肥大,踩在沙地上能防止陷得太深,蹄子下长着肥厚的肉垫,能耐受60℃-70℃的高温。全身长着棕黄色的毛,既能防寒,又能隔热。骆驼的嘴唇非常粗厚,牙齿和舌头能嚼食沙漠里那些干粗或有刺的植物。骆驼长着两排又浓又密的眼睫毛,能够在风沙中辨认方向,它的鼻子上有能自动关闭的瓣膜,耳朵里也有密密的长毛,这些都是阻挡风沙的特别装备。驼峰里贮存的脂肪既能隔开太阳光照射的热量,又能转化成水分供给身体,血液里也可以贮存大量水分。这些都是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特征。
7、鸟类的外形特征是怎样适应飞翔的? 答:①有翅膀②有羽毛。③骨骼中空。
8、鱼类的形态结构是怎样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 答:①流线型的身体、光滑的鱼鳞能减少水的阻力,②鳍像船桨,在游泳时划水用。③尾鳍像船舵和螺旋桨发动机。④用腮呼吸
第九课 奇妙的护身术
1、像蝗虫、甲虫这样,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颜色一致或近似的体色,叫(保护色)。像竹节虫和枯叶蝶那样,体色和形态都和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或另一种生物相似,而不易被敌害发现的现象,叫(拟态)。###第十课 人对环境的需求
1、人类的生存同样需要(阳光)、(空气)、(水)和(食物)。
2、人类所吃的各种食物,几乎全部来自植物或动物,如(食物里米、面、蔬菜、植物油等来源于植物,鸡蛋、牛奶、牛肉、猪肉等来源于动物。)等。
3、许多学习用具也是直接来自植物或动物,如(铅笔、书本、桌椅、书包)等。
4、人们为了自身的健康,吃的许多药品、保健品都来自植物或动物,如(鹿茸、人参、甘草)等。
5、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呢?(如何适应社会环境?)答: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能从多角度分层面去分析问题;形成并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终身学习,不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第十一课 人对环境的影响
1、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环境)。
2、遮盖后的草地可能会出现小草(变黄)、小昆虫(减少)或(死亡)等现象。
第十二课 和谐相处
1、人类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来源于(自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开发是在毁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危害人类自身。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保护(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十三课 冷水和热水
1、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冷热程度),并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以(摄氏度)或(华氏度)作为单位。
1、曲线图能告诉我们什么?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答:热传递的现象,热从热水传向冷水,最终热水和冷水达到相同的温度。
第十四课 传热比赛
1、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2、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
3、金属等传热能力强的物体称为热的(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称为热的(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
4、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有不同的用途,分析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怎样利用它们的? 答:炒菜的锅是金属的,是热的导导体,能很快把菜炒熟。塑料、橡胶、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锅勺的把手是塑料的,可以隔热,摸起来不会烫手。
5、在同一间屋子里的瓷砖和木板的温度是相同的,然而,当我们赤脚分别踩在瓷砖地板和木地板上时,踩在瓷砖地板上比踩在木地板上觉得更凉一些。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瓷砖是热的良导体,能很快的把你皮肤上的热传递出去,木地板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将你皮肤表面的热量传出去,因而踩上去感觉暖和多了。
6、冬天,我们用手摸铁制的东西,总觉得比木制的东西要冷些。为什么? 答:铁是热的良导体,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铁会迅速将温度传到手指,木头不会,所以觉得温度不一样,第十五课 衣服的颜色
1、解释冬季人们穿深色衣服,夏季穿浅色衣服的道理? 答:因为夏天热,而浅色衣服吸热本领差,所以夏天穿浅色衣服感觉比较凉快;冬天冷,而深色衣服吸热本领强,所以冬天穿深色衣服感觉比较暖和。
2、分析“高斯号”轮船为什么能平安脱险? 答:高斯号能够脱离危险是因为深色的炉灰、煤屑加上凹凸不平的表面增加了吸收辐射热的能力,能够得到更多的热量使冰融化。
第十六课 风的形成
1、空气受热后会(上升),上升的空气使孔明灯和热气球升上了天空。
2、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3、冬天,把教室的门打开一条缝,将纸片分别放在门缝的底部和上部,你会发现底部的纸片往里飘,上部的纸片往外飘。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外面的空气比室内的空气重,冷空气会贴着地面冲进室内,室内的暖空气会从门的上部往外跑。
4、解释暖气是怎样使室内的空气变热的? 答:暖气片使它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比较冷的空气就会补充过来,补充过来的冷空气又受热上升,周围比较冷的空气又会补充过来,这样在冷热空气的对流过程中使整个室内的空气变暖。
5、暖气片为什么要安装在室内窗户的下面,而厨房里的排风扇或室内的空调却要安装在比较高的地方? 答:冷空气从窗户缝钻进来,暖气片使它受热上升,冷空气又从窗户缝钻进来,暖气片又使它受热上升,这样在冷热空气的对流过程中使整个室内的空气变暖,所以暖气片要安在室内窗户的下面。厨房热空气上升,所以排风扇要安在比较高的地方。
第十七课 保温和散热
1、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减少热的传递,使物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是(保温);有时需要使热散失,加快热的传递,使物体的温度尽快地降下来,这就是(散热)。
2、保温就是尽量减慢热的传递,为此可以采取(穿棉衣、保温杯、保温箱)等,散热就是尽量加快热的传递,为此应该采用(散热片、吹风扇)等。
3、解释卖冰糕的阿姨为什么总有白色的棉被把冰糕包的严严的? 答:棉被把冰糕包的严严的,因为棉被中膨松多孔隙,内有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尽量减慢热的传递。
4、羽绒服为什么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 答:因为羽绒服中的羽绒膨松多孔隙,内有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从而使身体的热量不易散失,因此羽绒服有较好的保暖效果。
第十八课 地表探秘
1、现在,大多数地质学家都认为,地壳是由(9 个)大板块和(12 个)小板块拼接而成的。
2、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是我国的五大名山,也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3、大量的科学考察证明,在远古时代,现在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可能是一片(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地壳的挤压、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喜马拉雅山脉,地质科学家证明目前的喜马拉雅山已经进入了(中壮年),每年还以非常(缓慢)的速度抬升。
4、你怎样解释喜马拉雅山脉上的海洋生物化石? 答:在远古时代,现在的喜马拉雅山的位置可能是一片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地壳的挤压、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第十九课 地震
1、地震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人们通常把那些会让人感到大地上下颠簸,猛烈摇动等地动现象叫(地震)。
3、地震能引起(山崩)、(地裂)、(水灾)和(火灾)等,实在太可怕了!
4、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研制的侯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
5、地震前的征兆包括:井水(水位变化)、动物(行为异常(如鸡鸭不回窝、鱼跃出水面等))、不寻常的微波、大地变形、瓦斯泄露等。
6、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熄灭炉子,拔掉(电源),迅速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高压线)。如果来不及,要躲避在厨房、卫生间等狭窄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床等家具侧面,并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护(头部)。
7、地震的危害? 答:①建筑物倒塌或损坏 ②人身伤亡 ③大量社会物质损失 ④山体崩塌 ⑤泥石流 ⑥水灾 ⑦火灾 ⑧瘟疫。
第二十课 火山
1、火山喷发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是火山喷发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火山灰有丰富的(矿物质)。
第二十一课 岩石
1、地球表面是由(岩石)构成的。
2、岩石是固体块状矿物,它们组成了(地壳)。
3、根据岩石的形成,地质学家通常将岩石分为(沉岩石)、(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4、(沉积岩)中常常含有化石,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
第二十二课 环境问题
1、当我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变化时,就成为威胁人类的(环境问题)。
2、当前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现象。
3、生产的发展和新材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处,同时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危害)。
4、任何事物总会存在(双刃剑)的作用。
5、(环境污染)以及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和谐关系被破坏,已成为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
第二十三课 保护我们的家园 1、1989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之后。
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赶快行动吧!
3、你能辨认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中国环境保护标志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图案的中心画面表示什么寓意?中国环境保护徽象征什么? 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图案的中心画面寓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使命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球及空间环境。中国环境保护徽象征地球只有一个,人们要共同保护这个我们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