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自觉复习巩固已学过的字,读准“攒、挟、摄、淼”等字的字音,积累“人头攒动、全神贯注、步履、严阵以待、裹挟、震耳欲聋、不懈努力、摄人心魄、浩淼”等若干词语。
2、能带着自豪、赞叹的情感朗读课文,并背诵有关段落;能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步履、人头攒动、裹挟、摄人心魄、浩淼等词语和词语中重点字的意思。
3、懂得飞船发射成功离不开几代航天人的艰辛努力,体会作者为祖国感到自豪骄傲的情感。
教学重点:
飞船发射成功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和词语中重点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
老师
词语若干、课件
学生
1、课文预习,扫除字词障碍。
2、收集与“神舟五号”升空及航天员杨利伟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20xx年10月15日,是个令华夏子孙骄傲的日子,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这一天我们的航天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神舟五号”的胜利升空,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
2、板书课题,齐读。
3、读课文1、2节。理解课题的含义。(飞上九天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梦想,“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成功,实现了这一梦想。)
说明
从学生课前预习的自我认知着手,以竟答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在析题的基础上初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科技进步的自豪之情。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2、思考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
3、交流预习情况。
(1)出示课后练习2。
(2)完成填空
“神舟五号”将在()升空,()在人们的欢送下,登上飞船。9时整,(),几分钟后,得到()的消息,人们()。
说明
通过练习检测,反馈学生预习情况,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为学生进一层次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三、再读课文,感悟领会。
1、小组学习,读最令自己感动的课文内容,说说令你感动的理由。
2、交流。
3、出示“九时整……来自你的四面八方”,指导朗读。
4、指导背诵。
5、出示句子
只有此时……几代航天人青丝变白发的艰辛。
6、读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1)课文中又提到那些“航天人”?默读课文,划出描写这些专家和工作人员的句子。
(2)交流。
7、朗读句子,想想课文为什么多次描写了这些人?
8、引读最后一节。
(1)理解体会“神州”五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读后,你想对杨利伟说什么?
说明
文章的学习重在对我国航天技术取得如此大进步的不易做出正确的理解。对航天技术研发过程中艰辛的感悟作为此部分的重点,从而激发学生不畏困难、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课后拓展,升华情感。
1、现在神州7号都已经在太空遨游了。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此激动,为此喜悦,为此自豪!
2、作业:去了解中国航天方面的相关知识。
说明
让学生的思维于时俱进,了解我国航天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更深刻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升华学生为祖国感到自豪骄傲的情感。
板书设计:
20、梦圆九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震撼人心、气势磅礴、
声势浩大、惊天动地……
杨利伟:语调激昂,
声音洪亮,充满自豪。
小学语文教案【篇2】
一、了解教案的步骤。
教师写好教案,首先要对教案的书写步骤有一定的了解,大体知道教案包含那些板块,这是写好教案最基础的准备工作。教案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这七大板块,其中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更为重要,教师要着重研究这三大板块书写教案。
二、深入钻研教科书。
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阵地,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只有深入了解教材内容,才能充分地了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写教案。
三、要充分地了解学生。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教案的书写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性,最终达到教学成果的提高。教师要想获得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就要了解学生的喜好、性格、参与度等各个方面,然后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针对哪些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课堂气氛更融洽,让知识掌握更好哦。
四、学会对重点和难点各个击破。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贯穿整个教学内容之中,只有充分的了解了教学重难点才能更好的把握整个教学的核心。教师要充分的研究教学重难点然后各个击破,从而将其更好地分配到课堂教学之中,最后以教案的形式呈现出来。
五、注重研究其他教案参考书。
教师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时时学习的过程,教案书写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才考其他教案书籍,采用别人更好的教学案例,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让别人的经验同自己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最终促使自己完成更为精美的教案。
六、严谨的教学态度尤为重要。
教案书写是一件较为枯燥的事情,更是一件不容易做好的事情,通常教师都是照搬照抄,缺乏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善于思考的大脑,但是教案是教学的基础。所以树立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对于写好教案尤为重要,时时刻刻谨记教案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基础扎实了,课堂才能更好进行。
小学语文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词,读准字音,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情景想象体会句子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境想象法、激励法
四、教学手段
PPT展示
五、教学过程
(一)新闻故事导入
1、讲述15岁男孩自杀的新闻故事;
2、师生讨论行为是否正确,由珍惜生命引出课文。
(二)整体感知,谈感受
1、老师范读,同学检查读音并圈出容易出错的读音
2、生用词,说出初听感受
3、老师引导同学通过故事来谈感受,师生一起为每个小故事概括标题
学生讲述、老师概括并进行板书:飞蛾求生、瓜子生长、静听心跳
(三)研读课文,感悟生命
1、“飞蛾求生”事件
(1)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说出最触动的句子;
(2)指导朗读,体会重点句子。
(四)情景想象,升华情感
边朗读边想象,角色转换同学是飞蛾时,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五)作业小结
分四组,自学另外两个故事,下节课师生交流,分享成果。
六、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杏林子
飞蛾求生-不放弃生命-弱小-极力、挣扎、跃动瓜子生长-挑战生命静听心跳-珍惜生命
小学语文教案【篇4】
小英雄雨来
课型: 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3、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德育目标:
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让学生根据课文前“连接语”的要求自读课文。
课前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导入揭课题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4课《小英雄雨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兴奋。]
二、略读课文知大意
1. 指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4)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是通过课文前的“连接语”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连接语”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学习的拓展点给予了提纲挈领性的导向,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读读“连接语”,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
2.自读自悟,感知大意
对照阅读提示,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做个记号,待后集体解决。
3.集体交流,筛选要点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教师引导梳理、概括信息点,并提炼成为小标题。(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不屈、机智逃生)或(“望着妈妈笑”、“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把缸挪回原地”、“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
(3)畅谈自己的感受,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以下句子,并体会句子的意思。
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让学生认识到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寇做斗争的思想基础,正是雨来对祖国深切的爱,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②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一动作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
③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这是一处细节的描写。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体现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
④有志不在年高。(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4.再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练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自主读悟,从整体粗知课文大意,是“略读课文”的主要学习方式。按“连接语”,充分地自主地读课文,自读自悟,有目的地搜寻信息点,筛选信息点。然后,围绕重点、难点在小组中读读、议议,互相交流阅读情况和感受,互相提出和解决问题。最后,再围绕“连接语”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教师适当地引导对信息点的梳理、整合、概括,并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解疑。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难点,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实效,学习略读方法,提高略读能力。]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课内拓展
(1)学完这篇课文,你要向雨来学习什么?
(2)阅读“资料袋”
2.课外拓展(选择性作业)
(1)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3)收集抗日战争中英雄的故事。
(4)写一篇读后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照雨来身上那种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联系自己,从思想深处受到感染教育;阅读“资料袋”,让学生体会到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和平的重要性。课后拓展,既与课文学习相互补丛,相互呼呼应,有助于对学生爱国意识的进一步引发,同时有时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雨来游泳本领高
↘
上夜校
↘
掩护李大叔
↘
智斗强敌
↘
村民夸奖
勇敢机智↘
(热爱祖国)脱险
小学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由读、指名分段读等多种形式读懂课文内容,并能从读中掌握读书方法,从而提高
学生的阅读能力。
2.多次不同形式的朗读感悟之后,知道鸡妈妈新房子前后的变化,了解变化的原因,懂得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不好,轻信他人的话也容易上当。这个道理。并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3.与他人交流自已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
读书方法的掌握、运用。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语言实践。
同学们,鸡妈妈有许多孩子,为了不让孩子风餐露宿,她建造了一座新房子。现在我们就参观参观。
(出示课文插图)
参观鸡妈妈的新房子,给你的感觉是——(漂亮、牢固)
这房子这么漂亮,该怎么读?
这房子这么牢固,该怎么读?
同一个课题不同的情况,读法就不同,这就是我们语文的魅力所在。
鸡妈妈的房子有两个特点:漂亮牢固
谁把鸡妈妈的.房子这两个特点连起来说一说。
出示:
鸡妈妈的新房子造好了,既漂亮又牢固。
辨别句子
①鸡妈妈的新房子造好了,既牢固又漂亮。
②鸡妈妈的新房子造好了,既漂亮又美丽。
①词语可以前后调换;
②“既……又……”这个句式中前后两个词既要相关,又不能同义重复。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造句吗?
我们一起再来欣赏鸡妈妈的新房子。学生读课文第一节。
我们知道房子讲究的不仅仅是漂亮、牢固,还要什么呢?(舒适)
对于鸡妈妈的房子哪些人提出改进的建议?不妨我们走进课文。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
1.要求把句子读通读顺,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请教同桌、老师。
2.课文中哪些人给鸡妈妈的新房子提出改进建议,请用()标出。
3.交流学习成果:
(1)要注意“上当”的“当”的读音。
(2)板书:鹅大哥狐狸
刚才同学们自学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读通读顺了课文,并知道了鹅大哥与狐狸对鸡妈妈的新房子提出了建议很了不起。
三、比较阅读,自主感悟。
鹅大哥与狐狸对鸡妈妈的新房子提出了建议,它们的建议相同在哪里,不同在何处?再次走进文本。
默读,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
交流:
板书:
鹅大哥开窗通风为他人
狐狸开窗做坏事为自己
自己想一想,鹅大哥与狐狸的话怎么读?然后练一练。读给同桌听。
指导朗读。
面对鹅大哥与狐狸的建议鸡妈妈尝到了酸甜苦辣,她究竟哪些甜,哪些苦呢?
交流:
板书:
治好了孩子的病
失去了孩子
从这两件事中,你想鸡妈妈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她会怎么对待?(好人的话要听,坏人的话不能听。要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但不能什么意见都当真;按好意见办可以把事情办好,照坏点子办则会把事办坏。……)
你从中明白了什么?(好听的话固然人人爱听,但光别人的,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去分析思考,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学生再次感悟课文。
四、链接课外,深化阅读
回忆语文园地四的文章《骑驴》,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小学语文教案【篇6】
一、科目:xxx
二、教材:《尊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2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内容。本篇课文抓住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因此,我把本课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抓住描写年轻人哈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把本课的难点确定为透过年轻人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那句话。
三、教学方法:
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
四、学法:
本课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质疑问难法、小组探究法、分角色朗读法、收集材料法。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课前需做好以下准备:
(一)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尊严“的格言。
(二)课文插图。
五、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我1课时完成。我把这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出示课文插图)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求原因的欲望。)
(二)自学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1、根据阅读提示自由感悟,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和不懂的问题。(这个环节是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质疑问难。学生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归纳:年轻人为什么拒绝摆在他面前的食物?当听说“没活”时,他为什么不高兴?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为什么他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探究刚才质疑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以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1、分小组合作学习。重点通过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想象他当时的活动,体会他自尊、自强的精神。学生在朗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如食物摆在年轻人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当听说“没活”时,他会怎么想?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又会怎么想?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又进行朗读,实现在读中问、问中读。(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洞察、人物的内心活动,从内容体会思想,加深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理解。学生在读中问、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自读自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2、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
(1)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
在学生自由畅谈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和欣赏即兴表演“对话”部分。(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杰克逊大叔和年轻人,其余几个学生扮演逃难人进行现场表演,本课的重难点就在宽松的氛围中得以突出和突破。)
(3)议一议
为什么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引导讨论要放开,自由表达,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要联
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针对当今社会上肢体健全的人而在街上行讨的行为表示鄙视,同哈默相比,简直毫无尊严可言;有的学生针对成绩差的学生懒惰、撒谎的坏习惯提出批评和忠告,教他立志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有的学生针对自己作为一个班干部谈了如何做一个讲、热心帮助别人的有尊严的人。学生的独立见解和独特感受。让人深受感动和启发。学生很轻松地体会到:尊严是一则广告;尊严是一种力量;尊严更是一种崇高。尊严对一多么重要!他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人有了尊严会不断发奋努力。尊严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用劳动可以创造财富。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学生的品格受到了陶冶。)
(四)交流收集有关“尊严”格言
格言如:尊严就是拒绝乞讨;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加深对《尊严》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
(五)教师并布置作业
1、总结
课文是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出年轻人自尊自强的'品格;作者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哈默在哪些方面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
2、作业布置
(1)模仿格言的写法,把自己对尊严的理解用一句话写出来。(如:尊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一个人其他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弃,惟有尊严不可弃之。)
(2)课后写一篇感。题目:读《尊严》有感
(3)课外找一找有关表现一个人尊严的文章来阅读。
以上几个步骤安排,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构建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自主的发展平台。
小学语文教案【篇7】
一、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现了学生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欢快心情。
课文具有以下特色:
(2)情景交融,语言细腻。本文篇幅短小,但是情景兼备,真切细腻。写秋景处处关情,字里行间流淌着喜悦;写秋游处处涉景,由远而近,由景及人,丝丝入扣。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意境优美生动。
(3)句式整齐,富有韵律。第二、第三、四自然段多排比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简约灵动,富有韵律,适合学生感情诵读。
二、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个别学生头脑不够聪明,反应慢。在这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规范口语表达、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以及朗读能力。
三、设计理念
1、情境教学法
我们地处四季分明的江南,学生对秋景本身就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知,也了解秋天景色及天气的特点,因此我选用一些典型图片再现秋色,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更快地走进文本,欣赏美丽的秋景,感悟快乐的心情。
2、以读代讲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本文语言文字生动优美,让学生通过多种读的方式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深入领会课文描写的意境,以受到美的熏陶。
3、拓展训练法
陶行知说: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如果将知识的传授仅限于课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而这篇课文文辞优美,语句凝练,并能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这篇课文中我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拓展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且由词到句层层深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渐渐” 、“有时……有时……”、 “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图文对照细读课文,并通过想象,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味朗读,从而体会秋天的美丽,体会学生们面对秋天美丽变化的天空和色彩斑斓的田野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季节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如何在美读课文中让学生去感受秋天季节的美好景象,培养学生流利正确地说话。
四、教学过程
第一段
1、看图,用几个学过的成语形容一下你所看到或者你能联想到的成语
(相机出示“金风送爽”“凉”)
2、读第一句。指导朗读“渐渐”
3、在秋色宜人的季节里,最适合去哪里游玩呢?(出示词语“郊外”)
4、什么是郊外,看图说说你的理解。(城市外面的地方)
5、读第一段
第二段
1、看图,郊外的天空是怎样的?
除了可以用蓝蓝的,还能用什么词语来表示很蓝很蓝?(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在于让学生积累词汇。)师:是呀,秋天的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所以我们一眼望出去都望不到边了!谁能用一个词来说明天空的大和无边。指导朗读“一望无边”,让生通过朗读表现出天空的广阔。
在读的基础上提问:课文用“一望无边”这个词写出了天的广阔,你们能不能换个词也能表示天的大呢?然后把这两个词换到句子中去读读。(生读)
一望无边可以用来说天空,还可以说什么也是一望无边的呢?不光要说出什么一望无边,还要说出怎样的什么一望无边。
(出示小练习题)
师:说得真好!蓝蓝的天空有什么呢?白云又是怎样的呢?读读书上的句子是怎么写的。(生读句子)我重点抓住“一望无边和多变的白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通过品读、赛读来感受秋天天空的美。
师:为什么这儿用的是“有时···有时···”呢?
师:在我们小朋友的眼里,白云还有更多的变化呢,是不是?我们一起来做魔术师,看谁变得又快又多,好吗?
出示: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有时像。
(设计意图:课文文字优美,并且能够给予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我抓住“一望无边”、“有的···有的···有的···”、“有时···有时···有时···”进行说话训练,让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想象表达出来,并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这么美的天空,这么美的白云,你怎样来读?
自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秋天的天空是这样美,让我们把目光望向远处的农田,去看看,庄稼长得怎么样?
第三段
1、我们在练习一上面有一首关于秋天季节的儿歌,还记得吗?一起来背一背秋天的庄稼这一段。《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乐红了脸,稻谷笑弯了腰。”
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田野里是否真的像儿歌里写的这样呢?看图自读这一段。
生: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这里的颜色都很美,你找出了几种颜色?(黄、红、白)
出示相应美图。
3、师:秋天的田野真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稻子( )了,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黄?(黄澄澄、金灿灿、黄灿灿等);高粱( )了,可以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红?(红彤彤,火红火红);棉花( )了,可以怎样来形容?(雪白雪白,白花花)。
4、完成填空练习
(设计意图:这是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图,课文虽然只有简单的几个表示颜色的字,但是其中的韵味却无穷。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进行词语的拓展训练,既丰富了自己的词汇,也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5、我们儿歌里是怎样来形容这几样庄稼的?
稻子笑弯了腰,高粱乐红了脸,棉花朵朵白。
我们把这几句话换到课文里来看看。
6、师:欣赏完色彩斑斓的农田,再到果园去瞧瞧,看看那里是什么景象?
出示小练习
过渡:欣赏完了秋天的美景,我们也该坐下来休息、玩耍一会了。在这样迷人的大自然中,学生们都在做什么呢?
第四段
1、看图,他们在草地上干什么呀?
2、出示课文,说说课文是怎么写的
读一读右边的词语,读出不同的语气(选择喜欢的词语读一读)
再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拓展:
师:说得真好!相信下面几句也难不倒你们。出示小练习
4、今天我们领略了美丽的秋色,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愉快地秋游,请大家拿起语文书用你们最好听的声音齐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