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实用文

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范文4篇

2023-11-11 08:54:41 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 三国演义读后感

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范文 篇1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精彩的《三国演义》读物!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东西泛着光芒,犹如沉淀在河里的金子,细小却珍贵,吸引着无数人灼热而坚定的目光。而它们的作者,那些呕心沥血,为自己梦想一路挺进的人,也就这样紧紧地被世人所铭记。他们的灵魂和他们的作品一样不朽。

这样一本书,它亭亭玉立在文学的巅峰,它的名字是——《三国演义》。

它讲述的是一个英雄辈出、各路勇士为国家而战献身的故事。

无论是狡猾奸诈的曹操,忠厚老实的刘备,还是勇往直前的孙权,都在这本书中得到了生动的描述。也许只是几笔,一个清晰透彻却耐人寻味的故事呈现在你面前。这就是《三国演义》的魅力。

我曾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叹服过。每次捧起手中那本轻盈却珍重的书,我的眼前就总飘荡着他的身影。他足智多谋,一出山就放火三起。

其中,赤壁之战使曹曹军损失惨重。他能言善辩,曾在江东舌战群儒,连周瑜也略输他一筹。他洞悉敌友,利用敌军多疑的特点,用一招“空城计”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扭转乾坤。

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使刘家打下天下,他呕心沥血,写出一篇千古名作《出师表》。这种忠心耿耿的人才怎不叫人叹服!

我曾被赵云的忠诚折服。我曾向远眺望,想象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穿着金甲,在数以万计的敌军里七进七出,只为保住自己主公的孩子而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那该是多么威武与决绝,那种危难关头毫不犹豫的反应,更是证明了他的一片赤诚。

我曾佩服过一代英雄刘备。虽然他不是最后一个成功的人,但他确实是最聪明的人。为求一贤士,他不顾兄弟劝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脱离曹操,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更显出他的聪明才智,为了让赵云留在自己身边,他摔儿子以表自己对他的珍惜。

刘备确实实一位英明的君主,但他并没有很好地教育他的后代。

《三国演义》是一本神奇的书,书中的每一个人都像是活起来似的——他们的人物性格太过鲜明,也太过典型。或许《三国演义》所承载的,并不是一个群英荟萃的故事,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特点与精髓。

我们生活中也有着太多太多这样的人,他们可能会有曹操的奸诈,诸葛亮的聪慧,关羽的义气,张飞的豪爽,周瑜的小肚鸡肠……但不管怎样,这些明快突出的性格特点也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哪一种元素都必不可少。读一本好书,不仅仅是要读透它,更重要的是要尽自己所能去参透作者藏在这本书背后的,那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或许有一天你放下书本,闭上双眼细细琢磨的时候,你就会惊异地发现,一个栩栩如生的社会,正诞生在你的眼前。

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范文 篇2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有着崇高的历史,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里面有许多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狡诈多疑的'曹操,勇谋兼备的赵云,嫉贤妒能的周瑜等等。三国演义这本书也有些是虚构的,里面的人物,也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经过神话后的,如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是“忠和义”这些人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关羽。他降汉不降曹,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几乎天下第一,是一个大英雄。

我也很欣赏曹操,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不过,他也有缺点,你想曹操为什么输得如此惨烈吗,史兵力不够大吗?难道他八十万大军还比不过孙权的三万人马。是曹操容易相信别人,看轻敌人,仗着自己人多,,就一定会获胜,掉以轻心,所以是曹军大败。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猜你感兴趣:

1.读后感教师评语

2.三国演义100字读后感

3.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

4.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篇

5.三国演义读后感50字

6.三国演义各回读后感

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范文 篇3

闲来无事,拿起一卷《三国志》。看完之后,我再次被熟悉的情节所吸引,决定重温那个流行的故事。几天下来,感慨万千,记录下来也是一种收获。

《三国演义》书写了三国兴衰的历史,从桃园三国到三国归还晋,经历了五个主要时期,即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三分之一世界,世界回归晋。现在我想谈谈我对三国演义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在《三国志》中,我最佩服的是曹操。虽然为了彰显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被抹杀。

在几年的东征西讨中,他占领了长江以北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向他投降。他是三个郡主中最有才华的一个。其中最强大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可以统一世界,所以他是真正的英雄。

曹操对人才的渴求也是曹操所欣赏的。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曹操打破了以封建道德和弟子等级为标准的任官标准,提出了“唯才”的理念。公元210年、214年和217年,他连续发布了三个“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方面“尊重精英”的政策。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地方各级干部在人才选拔中不要追求完美和责备,只要有人才,就要重用。

最值得我欣赏的是他的豁达和宽广的胸怀。赤壁惨败后,曹操什么也没做,而是笑着说“北方还在我的掌控之中”,并笑了三声,表明他对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也是一个多事的人有文学品味。他喜欢写作和作诗。即使战争一触即发,他的品味也不会改变。他的许多诗歌在乐府中都享有盛名。


三国演义看完后

100 字

200 字

300 字

400 字

500 字

600 字

800 字

1000 字

1500 字

2000 字

3000 字


三国演义看完后

100 字

200 字

300 字

400 字

500 字

600 字

800 字

1000 字

1500 字

2000 字

3000 字

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范文 篇4

进入初二了,我又一次翻开了《三国演义》,更深切地体会了这本书的味道。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人性的五味汤,里面包含了各种人与生俱来的性格:正直、骄傲、奸诈等等;也包含了人的善与恶。比如说吧,关羽就是那正义的化身,他勇猛且充满智慧,对任何恶事都进行斗争,也是三国时期最令曹操畏惧的人之一。那曹操,虽然觉得他很奸诈,但他那奸雄的智慧却促使他成为了一国霸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在笑谈中”面对这首铿锵有力的词,脑海中又浮现出三国时期战火不断、连年征战的画面。

每一个人物形象都给这碗汤中撒下了不同的味道,有些苦,有些甜。有人说,孔明才是值得人们赞许的,因为他足智多谋、处事果断、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是难得的一代贤相。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无不体现了这一点。然而,我认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为,刘禅无能,根本扶不起来,孔明却把自己的一生都绑在了蜀国这辆毫无希望的战车上。

我倒觉得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尽管书中说他大逆不道、奸诈多疑,还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能者居上,为何偏姓刘的能当皇帝?他是政治家,牢牢抓住天子,使他做任何事都变得名正言顺;他是军事家,不计前嫌、招贤纳士,以多胜少的官渡一战,使敌我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是文学家,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当然,他太多疑,以至于刚愎自用。但功大于过,曹操无论在哪一方面都称得上英雄。

在小学读此书时,只是觉得内容很扣人心弦,现在细细读来,觉得这本书对我国和我们民族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应当永久流传下去……

推荐阅读

上一篇:快递辞职报告 下一篇:幼儿教学计划(热门15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