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字、词典自主识字,读准“见”在文中的读音,理解“从”、“遇”、“云”、“岁” 等词的意思,积累古文中表示“说”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借助译文了解全文的意思。
3、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体会“余日勤读”的意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借助注释和字、词典以及译文了解全文的意思。
2、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体会“余日勤读”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 板书课题、齐读。
2、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词的?
3、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题目。看看课文,谁知道这篇课文选自于哪?
4、董遇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大学者,可谓学富五车。这段古文写的是他劝人勤学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1、 范读全文。认真听我读课文。
2、自渎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导难读句;
三、再读懂意思
1、 课文读通了。能否借助注释,根据译文内容,一句一句对照着理解古文的.意思呢?
2、 交流。
(1)“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者: 的人 遇:董遇 云:说。古文中表示说的字还有哪些?
(2)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言:说 见:现。出现,明白
(3)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苦于没有时间干什么?
(4)遇言“当以三余。” “当以三余。”干什么?
(5)或问“三余”之意。 或:有的人。回顾“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中“或”的含义,进行比较。
(6)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这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日:一天。时:时令 岁:年。还有哪些词或者诗句中“岁“有年的意思?岁月、年年岁岁花相似、守岁 句意解释:古时候下雨就没法下田地干活,所以也是空余时间。冬天,不种庄稼也有时间读书,晚上在家没有现代的娱乐活动,有多余时间读书了。
3、 看了注释,读了译文,了解了古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 谁能连起来说说这段古文的意思。
四、三读明道理
1、 读通了古文,了解了意思,再认真读读这段古文,边读边想:关于“勤读”,你知道了 些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
2、 交流。老师点拨。
(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得次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不能只简单 地读一、两遍。书读得次数多,这就是“勤读”啊!
(2) 苦渴无日——不要总是“苦渴无日”,要善于挤时间读书。
(3) 冬者岁之余,夜者这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这里的 “冬者、夜者、阴雨者”就是董遇说的“三余”。这些剩下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古时候,人们趁农闲的时间,一天中休息的时间来读书。)闲时读书,这也是“勤读”啊! 董遇建议我们用“三余”来读书,而宋朝的大文学家欧阳修是利用“三上”来写课文。他们“勤读...
查看更多与“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的文章
作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确保教学成功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好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书意识。
2、向学生讲述怎样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得清楚,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让学生认识积累一些歇后语,激发学生积累歇后语的兴趣。
4、让学生体会我国对联语言的奇妙和人物敏捷的才思,感悟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5、给学生自由的习作空间和更宽泛的习作内容,并进行习作兴趣的激发和习作方法的指导。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让学生先交流一下互相都读过什么书,再介绍自己喜欢的书。(与本年级要求阅读的课外书结合起来,《爱的教育》《格林童话》等)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介绍书的主要内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和读书后的感想;欣赏书中有趣的插图、精彩的片段;讲述与书有关的趣话、故事。(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介绍整本书介绍书的部分,不拘一格)
3、多向交流,听的人提出问题,介绍者回答补充。教师相机评价,关注语言的流畅性条理性,即评即改,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以《普罗米修斯》一文为例,让学生弄懂抓课文主要内容最常用的方法──弄清课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步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学过的课文或片段在抓准上下功夫,语言要求不一定简练,精练。
3、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多种方法,允许学生用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需要的方法,并给予鼓励推广。
二、日积月累
1、熟读歇后语,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形象传神的作用。
2、请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遇到过歇后语,教师出示几句歇后语,鼓励学生积累歇后语,尽力背诵歇后语。
3、书上前三句比较容易理解,后三句都包含着典故。教师相机讲述《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的由来》《周瑜打黄盖》的典故。
三、趣味语文
1、放手让学生自己熟读感悟,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对仗的工整,“趣”在哪里,“巧”在何处。(第一个故事中对联巧妙之处在于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第二个故事中对联巧妙地将“一百四十一”这个数字隐含在一些典故和非数字的文字中,因此称这副对联是绝妙的“数字对联”)
2、“扇”是个多音字,注意区别。注音、组词、练读。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积累语言。
3.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夏天独特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课前准备:
制作介绍天山美景的多幅图片及相应文字的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识天山,引入课题
1.师:在我国西北边疆,有一条连绵几千里的大山脉,那就是天山。它横贯塔里木盆地...
查看更多与“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相关的文章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编写教案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能表达清楚、思路清晰、内容详实地介绍乡村生活或景物
2.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
4.能背诵6句和乡村景物、生活有关的诗句
5.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看意思写词语,看词语说意思,词语改错,抄写最易错字。
2.作业本上看拼音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二、我的发现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3.如何判断这就是一个拟人句而不是比喻句?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完成作业本上题目。
三、日积月累(屏幕上出现诗句)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意思写出并积累成语,并能用“不敢不”造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侮辱”、“欺君之罪”、“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历史故事内容,学习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挫败楚国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精神。
3、训练、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养成学生边读边思边品的良好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三、教学难点
读懂晏子反驳楚王的几句话含义,及句子间严密的逻辑关系,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四、教学准备
做好以下课件材料:
1、把课文中晏子的画像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学生发现晏子长得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为楚王叫他钻狗洞作铺垫。
2、三个重点句(钻狗洞、最不中用、水土不同)
3、晏子说得十分形象三个分句的学习和欣赏(举袖成云、挥汗如雨、摩肩接踵)
五、教学设计
一、人物介绍,揭示课题。
春秋是我国历的时代,这期间各国争战,其中齐楚两国国力强大,激烈争夺霸业。《晏子使楚》讲的就是发生在这两国之间外交上的一件事。
1、简介晏子:名叫晏婴,身高不到五尺,大约现在的一米四左右。他是齐国的大夫,人们尊称他为晏...
查看更多与“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简案(合集六篇)”相关的文章
时间流逝匆匆,学无止境。为了不再迷失方向,我们要及时制定好教学计划,为自己的学习之路定下方向。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班级现状
我任教的四年级,共有两个班。这两个班,原有人数分别为25、26人。在上期经济开发区举行的学业质量检测中获得了各项指标第一的好成绩。但是这两个班差距不小,四二班比四一班平均高5分。学习风气上二班也比一班好。一班主要是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个别学生好动,廖精蕙还有转学情绪。
这学期,新生不少,一班13个,二班12个。其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尚不清楚。
二、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本学期时间短,只有15周的有效教学时间;任务繁重,面临学生毕业压力。既有第十二册语文的教学,还有小学语文的总复习。
课文学习:本册书共有6个单元,26篇课文。其中讲读课文14篇;要对学生进行文法指导,例文讲解,阅读理解和生字词的学习。
小学阶段的总复习,要抓单项训练,检测达标。字词句段篇,样样练好。
三、成果预设
力争让学生的学业合格率达到100%,优生率达到90%;使学生不流失。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讲读课文14篇及系统复习小学知识。
难点:如何在新课的学习中梳理小学知识点;如何在单项知识的复习中有课文的影子,使复习不单调乏味。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修养。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我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要形成“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2、激发学生兴趣,积极主动学习。
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习,乐学。
3、高标准、严要求;多鼓励、多期待。
严师出高徒,爱与期待赢得成功。
4、分层教学。
学生的起点不一样,智力水平有差别,对他们应该因材施教。这就必须分层教学,备课由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学法指导、作业。
5、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在讲好课文的同时,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知道要领技巧和规范。得益于课外,充分从课外获取营养,学会观察、思考、表达,不仅内心充实,而且崇高。小学语文知识的梳理要有系统,注意难度适宜,讲练结合。
6、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加语文...
查看更多与“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模板范文下册(精华7篇)”相关的文章
时间如流水般飞逝,工作也在不断进步。现在该规划下一步工作,为未来做好准备!相信大家又在为写工作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5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合理地创编故事。
2、能根据已知情节和生活经验,发挥想象,表现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3、能根据一定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围绕中心展开合理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起表达欲望。
1、《龟兔赛跑》视频导入,擅长跑步的兔子为什么输给了慢吞吞的乌龟呢?(兔子在比赛中睡着了;因为兔子太骄傲,没把对手放在眼里;因为兔子有意想让没有自信的乌龟赢;因为兔子帮助别人刚回来太累了……)引导学生大胆去想别人没想到的。
2、你心目中的兔子是什么样的?(赛跑健将、善良、善解人意、骄傲自大……)那乌龟呢?(勤奋、执着、自卑、聪明……)
3、如果再跑一次结果会怎样?这次比赛又会发生什么呢?今天咱们来比比谁的想象更新奇独特,又合乎情理。
二、审清题目,明确表达要求。
1、读习作内容,明确要求。
说说教材中给出了哪些信息。
讲故事要有主人公形象,情节要有起因、经过、结果。
题眼“新编”是指把一个已有的故事改编成一个新故事,来表现新的主题或者深化原来的.主题。
2、了解故事的起因,推测《龟兔赛跑》可能会出现的结果。
引导可以是情节(增加或改变)、时间、空间、角色等方面的改变。
三、合理选择材料,凸显表达重点。
1、猜故事。
2、比情节。
要让它的经过有变化、有矛盾、有起伏,这样的一个过程叫做情节。一个故事没有变化、平平淡淡有意思,还是情节曲折起伏有意思呢?
3、起波澜。
于平淡之处起波澜,令人意想不到,这就是曲折动人。
预设:选择“乌龟又赢了”这一结果,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写的材料。
(1)站在兔子的角度,合理推想兔子在比赛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
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对写作材料进行分类。
(2)从乌龟的角度,合理猜测乌龟为了赢得比赛想出的办法。
小组讨论。
交流分类,筛选合适的写作材料。
以“乌龟又赢了”这个结果为例,引导学生分别从兔子和乌龟的角度去推想可能发生的情况。通过讨论、交流,引发思维的碰撞,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合理推想各种材料,在“新”字上做文章。
4、引导思考新编这个故事的目的。
预设:(1)以“乌龟赢了”为例,思考新编故事的目的。
(2)以“兔子撞树受伤”这个材料为例,指导根据中心确定写作内容。
同桌讨论。
指名交流。
以“兔子撞树受伤”这个材料为例,引导学生思考选取该材料写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从中心思想出发去思考该材料是否有价值,进而能从中选择最合适的材料来写。
四、发散思维,选择熟悉的故事进行新编。
1、围绕确定的材料安排内容。
2、集体交流,适时指导改进。
明确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梳理写作思路。
思考哪些材料最能表现中心内容,小组交流后,课堂上写这个重...
查看更多与“2024四年级教案语文下册”相关的文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有助于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2.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练习仿写现代诗。
3.积累有关诗歌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1.同学们,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的是什么?(现代诗)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现代诗有什么特点?(有节奏感;蕴含丰富的想象;饱含真挚的情感。)
二、学习“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的诗歌,归纳现代诗的特点。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这些古代文人你都认识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看看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屈、渊、孟、甫、韩、愈、禹、锡、仲、龚。)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1.(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分析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会如何描写颜色。
(2)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2.读一读,注意节选诗歌的加点部分,说说加点的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1)请你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出几处运用排比手法的句子,并与同学们交流、品味,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2)仿写练习:请你运用排比手法写一首小诗。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诗歌特点的。
(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谈诗美)
(2)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谈诗的节奏)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谈诗歌创作)
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诗歌的名言?请在全班交流。
(1)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2)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郭沫若
4.读了这些诗句,你明确诗歌的特点了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诗,了解了现代诗的特点,认识了八位古代文人,并尝试仿写现代诗,积累了有关诗歌的名言。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多多积累和摘抄现代诗,体会现代诗优美、简练、富有节奏的语言艺术特色。
教学反思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结合单元课文,学生能够大致了解现代诗的文体特点。
2.在学习中,多数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来品味、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并且能运用所学进行仿写,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同学互相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表达和评议,做到内容表述清楚具体。
2、认识描写人的品质、心情的词语。
3、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名言警句。
4、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其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
查看更多与“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十一篇)”相关的文章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能力目标:
知识积累古诗并背诵。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生字难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自己查过字典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查字典。
二、查字典。
1、“厨”字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借助拼音查字典了解其含义。
2、谁能说说该如何查字典啊?(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学生一起完成。
a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找到大写字母c。
b找到音节“chu”,在正文第46页。
c翻到正文第46页,找到chu,接下来就可以查到“厨”字了。
4、让我们齐读并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5、完成课本第40页的练习。
三、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古诗。
2、积累知识,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什么?(学生回答)
2、集体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李白。
3、请学生试说《赠汪伦》的意思。(教师指导)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胖乎乎的小手》。
说一说你胖乎乎的小手都为家人做过什么?
四、课堂。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一、班级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二、复习内容和重难点复习内容 :
七个单元23篇必学课文、听说训练、习作训练及练习
复习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册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 复习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3. 复习掌握部首的几种特殊情况,能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
4. 复习掌握本册《词语表》中的词语,懂得意思,能口头或书面运用。
5、复习正确转述别人的话,复习讲述一件完整的事,复习听写一段话的能力。
6、复习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指定的课文。复习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复习课文与课题之间的联系。复习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7. 熟读23篇课文,理解内容,并能按要求朗读课文或背诵、默写课文。
8、复习有顺序地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事物的方法,能有条理地记述一件事;复习留言条、信件的书写格式。
复习重、难点
1、 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
查看更多与“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集锦十一篇)”相关的文章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梢”、“使命”、“许配”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聪明的使者是怎样找准事情的关键,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使者是怎样动脑筋,用智慧找准事情的关键,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的。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新词卡片。
学生:搜集、阅读有关“五难求婚使”、“文成公主和亲”的资料或书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智慧故事:《聪明的使者》。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2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体会使者遇事是怎样积极动脑,了解他的绝顶聪明和非凡的智慧吧!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自己试着用工具书解决)
2学生自主识字,理解词语。
3小组内交流识字、解词情况。
提个醒:哪些生字易写错?如:“配”左边不能写成“西”。哪些生字易读错?如:“蕃”读“bō”,不读“fān”;“拴”读翘舌音。
使命:派人办事的命令,多比喻重大责任。课文里指赞普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到长安求婚。
许配:由家长做主,跟某人订婚。课文里指唐朝皇帝把女儿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4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检查认读情况,大家相互帮助正音。
5同桌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通顺,不加字、不减字。
6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皇帝向使臣们出了哪三个问题?分别在课文哪些段?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过渡:这是一个传说故事,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知晓它的前因后果。
1.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交代了事情起因:唐朝皇帝嫁女赛智慧,松赞干布派禄东赞到长安求婚。)
2.学习二、三、四段。
(1)齐读课文二、三、四段。
(2)分组讨论学习。
①故事中一共有三个小故事,你最喜欢哪个小故事?按学生的回答把喜欢相同小故事的编排在一组,四人一小组。
②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师引导学习方法:先读文,然后勾出描写皇帝出题的句子及禄东赞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句子。最后讨论发言:禄东赞的办法好在哪里?你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把自己的体会和想法说给伙伴听听,小组长要注意综合大家的意见。
③分组汇报,全班交流。
小组长代表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别人发言,及时补充自己小组的不同意见。(按顺序,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地汇报)
师要注意引导、点拨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体会禄东赞在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抓住关键环节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从而体会他的聪明才智。
如:第二段分辨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其他的使臣从表皮入手,而禄东赞抓住动物的本能属性,孩子饿了就要去找妈妈吃奶。
第三段是分辨木头的头和梢。这是个物理问题,别的使臣束手无策,而禄...
查看更多与“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相关的文章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积累语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语句赏析,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发表个人见解的习惯。
★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马图书法,激趣引读
1、马图书法
教师展示有关马的各种书法作品并播放有关家马、野马的生活画面,请学生欣赏。
①看了这些书法画面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②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更欣赏哪一种马,并陈述理由。
2、激趣引读
下面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呢?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教师: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是富有情感和人性的生灵,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马》,用亲切的感情、形象的语言、人格化的描写,给这些“朋友”画像,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十分感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化的科学小品,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去感受被赋予了人性光彩的马儿吧。
二、检查预习(掌握生难字词)
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
窥伺kuī sì 项鬣 liè 阔绰 chuò 观瞻 zhān 遒劲 qiú 庇荫bì yìn
相觑qù 呵斥 chì 辔头 pèi 犷野 guǎng 剽悍 piāo hàn
2、辨析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写法。
斑斓遒劲羞愧呵斥鞍鞯凝结苍苍莽莽
捆绑观瞻犷野颚骨疮痍妒忌耀眼刺目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的前往。
剽悍:勇猛、强健。
窥伺:暗中观察情况。
疮痍:创伤。
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
观瞻: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
遒劲:雄健有力。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互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明显。
石破天惊:形容声音大得惊人。
二、有情朗读,整体感知
1、有情朗读:
①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
②学生个...
查看更多与“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集合”相关的文章
栏目小编认为“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这篇文章非常值得留意,强烈推荐给您。每位老师每节课都需要准备一份全面的教学课件,认真规划和准备教案和课件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教案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希望这个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
课时划分 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雪景,质疑导入
1、配乐欣赏松坊溪雪景图,导入课题,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3、带着你的疑问,让我们和作家一道去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松坊溪的雪景,让作家郭风印象深刻,他用非常优美的文字记录了那片雪景。让我们来读读他的作品,读了课文,松坊溪的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雪的?先写(下雪)时的景色,再写(雪止)时的景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开始欣赏美文吧。
3、课文哪些段写下雪时的景色?哪些段写雪后的景色?
三、研读课文,感悟景美
(一)研读“下雪了”一层。
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雪中美景的段落,一边读一边想象,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你的同桌听听,最好能讲讲喜欢的原因,互相交流一下学习感受。
2、朗读、交流。
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交流得也不错,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咱们在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的顺序分别投影重点句子点拨:
(1)“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课文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了雪花轻、柔而洁白的特点,还写出了雪下得很大,雪在空中飞舞有许多种姿态。
带着你们的体会再来读句子。抽读。学生相互评价,是否读出雪花的美、雪的大。再全班读。
(2)“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动感,把溪石写得栩栩如生。
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还会像什么呢?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看谁想得最美妙。
(3)“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想象白玉雕出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石桥落满雪,洁白如玉,描写出了雪中石桥的美丽。)
(4)你们看,置身于这么美的雪景中,你们的心情会怎么样?指导读“下雪了……落在松坊溪上了”,读出欢快喜悦之感。
(二)研读雪后美景一层。
读书是做“学问”的,边学边问,边读边动脑。让我们来看看描写雪后景色的有关段落,把你喜欢的句子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读出你的感受来,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来。
重点研读:
1、“我看见溪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查看更多与“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七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