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黄鹤楼课件

黄鹤楼课件

发布时间:2023-10-28
1 黄鹤楼课件(合集十三篇)
黄鹤楼课件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预先准备好的,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去设计完善。教案是教师思想与行动的有机统一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度探讨和分析“黄鹤楼课件”,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收藏我们的网站随时了解最新信息!

黄鹤楼课件 篇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暂时、凝视造句。

3、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2、解释题意:黄鹤楼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始建于公元223唐朝大诗人李白在这里送别他的朋友孟浩然,还写下了一首这篇课文就是写送别的情景和介绍这首诗的。

1、自学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端注音,特别是其中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三拼音节。读准生字的发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下列带点字及词语的意思:

饯行 暂时 孤帆 脍炙人口 唯见 满饮触动 依然 伫立 凝视 惜别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最后四行诗句并入第5自然段),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2)指名读词语,特别注意读准其中带点的生字拼音兼三拼音;饮yin,前鼻音;暂zan,平舌音兼前鼻音;脍kuai,三拼音;炙zhi,翘舌音。

(3)指名解释词语,教师敲定答案。

孤帆:指只有一只帆船。帆是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可以利用风力使船前进。(利用插图画面事物来理解)

脍炙人口:美味人人爱吃的意思,比喻好的诗文大家都称赞。脍是切得很细的肉,炙是烤熟的肉,都是美味。 唯见:只见。

1、第1自然段。

(2)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2)什么叫俯临和飞檐凌空?请看书上插图。(俯临就是下面靠着的意思,飞檐是翘起的檐角伸向天空)点示:黄鹤楼高高耸立在江边气势不凡。

(3)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一会儿远眺,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的依依是什么意思?(形容互相依恋着)

点示:这说明两个人只是在看景,没有说话,各自的友情依恋不舍。

(4)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5)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2)李白称孟浩然为孟夫子是什么意思?自答: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古人称老师为夫子。李白对孟浩然就这样称呼,是表示对他的尊敬。

(3)李白对孟浩然的评价是什么?(人品令人敬仰、诗篇誉满天下)人品是什么?(人品指人的品德)什么叫誉满天下?(意思是天下的人个个都称赞)

(4)李白向孟浩然话别中还点出了盂浩然这次要去的地方是扬州,为什么说您就要顺江东下?(因为长江水是由西向东流的,扬州在黄鹤楼东面很远的地方,所以说顺江东下,前往扬州)

(5)孟浩然在话别时说了什么?(学生答)(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教师解释这两句诗的意思:

天下只要有知己好友,哪怕远隔天边,也觉得就像近邻一样。海内指国境以内,比邻意思是并排的邻居...

查看更多
2 黄鹤楼课件(合集九篇)
黄鹤楼课件

教员们都必须准备教案和课件,每位教员都需认真备课。教案是改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有效工具。如果您想阅读一篇出色的文章,栏目小编推荐您阅读"黄鹤楼课件",希望该文可以解答您的疑惑!

黄鹤楼课件(篇1)

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包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绘的是诗人送别朋友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意。古诗语言凝练、准确而形神兼备。课文描绘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浸润着诗人真挚的情感。诗中勾勒的是一幅送别的画面:柳絮如烟,繁华似锦,黄鹤楼下,长江之畔,诗人目送友人的行舟,久久不愿离去。孤帆渐渐消失于天边,长江之水依然浩浩荡荡滚滚东去。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孟、浩、唯、鹤、陵、州”

2、会写“州、帆、孟、陵、楼、浩、唯、鹤”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古诗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学生交流自己会背的古诗句,喜欢的学生可以跟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的兴趣,并导入新课。

二、授新:

(一)生字教学

1、教读生字,纠正每一个字的字音,平翘舌、边鼻音。

2、书写生字,规范的填写在田字格里。

(二)古诗教学

1、范读古诗,初步感受诗的内容。

2、自己练读,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3、指读、反馈。全班齐读。

4、结合课文注释、查字典、结合插图在老师带领下学习诗句,逐字逐句学习,理解。

5、朗读指导,结合自身体验想象人物心情。

6、练习有感情朗读,感受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7、指导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8、指导、练习背诵。

三、拓展: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情,古人写离别的诗词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交流此类表达友谊的古诗,如《黄鹤楼》,拓展学生的知识范畴。

黄鹤楼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背诵、抄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结合诗句,想象诗歌的情景,初步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情谊。

3、激发学习古诗的热情,初步掌握学习诗句的方法。

课前谈话:

学习流程:

一、读懂诗题,指导学法。

1、谁来读一读题目

师:一个学生,你都读准了。

2、谁有不同的读法?

师:你还读出了停顿。

3、一起读课题。

3、大家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第一个学生:之:到——你是怎么学懂的?(“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帮手,别忘了它。)

第二个学生:如果你能把谁从什么地方到哪儿去,放在前面说,会说得更通顺。板书:送

第三个学生:原来,我们还可以从题目中读出一件事情来。

4、再读题目,读出一件事情来。

5、广陵,就是扬州,这个“陵”字比较难写,我们一块儿来写一写。

好,让我们来把题目抄到第一行方格里。

6、投影、评价

二、读通句子,基础性朗读

题目已经读懂了,诗句又写了什么呢?我们来读一读古诗,再借助课后的注释,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全诗。

2、个读检...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