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红安观后感

红安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5-02-11
1 红安观后感(精华10篇)
红安观后感

观看一部优秀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色一号:冬日行动》电影观后感(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安观后感 篇1

7月8日,《长安三万里》电影上映了,妈妈带我去电影院观看,一路上我都很期待,因为我想一睹那些唐代文人墨客的风采,想看看是怎么样的李白才能写出那么多优美的诗歌、词曲。

电影主要是讲高适回忆他跟李白的种种往事,性格迥异的高适和李白从青年时偶然相识,之后的十年,乃至一生都算是知己了。影片中提到的诗人有很多,如王维、王昌龄、杜甫、孟浩然等等。

影片的接近尾声的时候主要是讲高适借用李白教他“相扑”时候的战术,以假乱真诱骗吐蕃大军,来了个“瓮中捉鳖”,最后吐蕃大军全军覆灭,守住了长安。高适却没有贪恋权贵,把战功让给了接替他的下一任将军。这种高风亮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李白的性格属于那种潇洒不羁的,我很羡慕他的才华,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出优美的佳句。影片中提到他的.诗有很多,比如《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等等。我最喜欢的是《将进酒》里面的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以后我要好好的品味每一首古诗,认真仔细的体会每首诗的意思,多多了解诗人当时写诗的心境。希望我也能像他们一样能写出一首“千古流传”的佳作。

红安观后感 篇2

其实很早就读过简爱这本书,断断续续的,又回忆起一些来,在简爱这部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宗教意识大于一切,人活着是为了信奉万能的上帝。

正如9世纪70年代宗教学的宗教创始人马克斯?缪勒说宗教是人类对于伟大造物主的承认。

英国的宗教史家和人类学家泰勒认为:宗教是人对神的关怀,是人们精神上的信仰,并接受着神性的指引。然而神性的指引只能使得一个人在精神上获得提高,却无法排除人的自然属性。

然而简爱的宗教意识也是在海伦的死之后,促使简?爱开始真正去思考理想天堂与地狱的真实含义,对人世间生命的短暂和死亡是通向幸福和命运之门有了进一步理解。未来的国度——天堂是个幸福的地方,人可以毫不担心地把自己不朽的那部分交托上帝。在海伦的墓碑上,有这么一个拉丁文"resurgann",意思为"我将再生"。其深广的象征意义,一方面是指圣洁的基督精神不灭的,另一方面是指人类将是这种精神再生的载体。

但是这样的信仰是建立在相依理里的,当心灵遇到危难,那么就会促使她想到了上帝,"求你不要远离我,因为急难临近,没有人帮助我"。凭着对神的旨意的敬畏,宗教精神的支持,例如影片中简爱在痛苦和绝望之中、在灵与肉的抉择上,决意出走,这再次显示了宗教意识的巨大作用。

在西方国家,他们的宗教意识是非常强的,这样的宗教信仰,虽在所相里,但时刻与能相进行沟通,这就像是打电话一样,在中间是没有传话的,直接与上帝沟通祈祷,由于建立...

查看更多
2 红安观后感4篇
红安观后感

红安观后感 篇1

工作之余,公司组织我们去参观将军城——红安,心情很激动,(13-11-23)清晨我们乘车前往向往以久革命圣地——红安,这是第一次感受不一样的深沉。

我对红安之行的无比期待是因为我知道红安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是一块用烈士鲜血染红地土地。红安原名黄安。革命红旗下有223名将军和两位国家主席。曾经工农红军每三个人就有一个黄安,每四个英雄中就有一个来自黄安。为了获胜,14万人献出了胜命。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

1952年,**人民**批准将黄安改名红安。因此想到能走进红安这块革命圣地,能站在无数革命先烈牺牲的地方,瞻仰先烈们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我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与自豪。

由于交通堵塞,我们在将近四个小时后终于到达目的地。午饭后,我们正式开始参观。首先,我们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黄麻起义和革命烈士纪念馆。我们来到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看到正面是***题写的碑文,两侧有董必武、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的题词,碑前各有一座武装农民高举大刀和红军战士高举钢枪的圆雕,激动的心情在这一刻总有于完全的释放了出来。

我们向永远长眠的革命烈士三鞠躬以示致敬,我们站在红安这片革命老区红色的土地上,站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表示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发扬革命优良传统。革命烈士纪念馆给我们的触动更大。在为革命献身的红安14万儿女中,只有22552名有姓名,而在纪念馆陈列展出的也只有有限的263名,大部分烈士都是悄无声息、默默无闻的。

在这里,我看到了大批烈士生前英勇斗争的豪迈壮举和被刽子手残酷杀害的悲壮惨景,比如张南一(1880--1928)这位乔装鼓书艺人宣传“八七”会议精神,组织农民“九月暴动”和“黄麻起义”的革命党人,为了保护300多名群众而挺身而出,英勇**,敌人用铁丝将其肩胛和脚趾骨穿连起来,又用烙铁烙烫全身,用小刀在他手上割划,再往血口上浇盐水、辣椒水,再割他的鼻子和双耳、舌头,在敌人残酷的**面前,他始终坚贞不屈,要造反、要革命,坚决不交出共产党的名单,最后在七里坪西门外河沙坑被活埋,英勇就义。看到这些,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为了新中国和共产主义理想,他们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事业,没有遗憾和恐惧。

我要大声疾呼,埋葬在革命烈士陵园里的烈士是勇敢的、伟大的。正是有了他们的浴火,我们今天才有了幸福的生活。党和国家不会忘记他们,我更不会。我深深地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些白骨向我们解释了这一切。除了珍惜现在的生活,继承他们的精神,建设一个更好的国家,尽快实现共产主义,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站在烈士墓前,我暗暗许下诺言:烈士们,安息吧!你们的血不会白流,你们的努力不会白费,我会沿着你们的足迹,秉着你们的精神,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境界,不断...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实用文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句子
作文
自我鉴定
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