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下p12~p1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将物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通过操作与交流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语言表述平均分
教学准备:
糖课件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出示“份”字:小朋友认识“份”字吗?它由哪两个部件组成的?(人和分)这节课我们就人人来分东西。
2、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师:昨晚老师去喝喜酒了,分到了一些糖。老师想把这6块糖分给两个小朋友。看谁的分法多。(板书:把6块糖分给2个小朋友)
师:这些分法都是把6块糖分成了几份?(2份)
师:你最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每人同样多)
师:(指着33),这份是3个,这份也是3个,每份都是3个,(板书:每份都是3个)(补充板书:把6块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3个)齐读
这种分法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平均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平均分的概念,在潜意识里都有平均分的思想。设计让学生分6块糖,通过比较3种不同的分法,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每份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师:这节课就来研究平均分。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平均分就是每份分的一样多,不是平均分的每份不一样多。)对,只有每份同样多我们才叫它是平均分。板书。“每份同样多”。
(2)判断是否是平均分
师:我们认识了平均分,现在来判断以下分法是否是平均分课件
a:(一个一个出示9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再让学生判断。)
它是怎样平均分的?手势圈一圈,说一说。
再出示:把9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
b图:(两个两个的,再两个两个的,再一个一个的分,把10个梨平均分成2份。也先判断,再说说,再出示表述句。
c图:(1个、3个、5个)不是平均分。哦,每一份是不一样多的。那你有办法使它也变成平均分的吗?(移多补少)小朋友真能干。
d图:(2个、2个、2个、2个出示)判断
[设计意图]:通过再现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更清晰平均分的特点。同时一个一个,几个几个的出示。为下一个环节“操作”打好基础。
二、实践操作,理解概念
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随处可见,小朋友会不会真正的平均分呢?下面就请小朋友帮助老师一起分一分。
(1)分一盒礼物(学生不知道总数)
a.感受分的过程。
老师带来了一盒小礼物,不知道里面有多少个。想要把它平均分给我们班的3个小朋友。你想怎么分?(学生可能说没法分,不知道每人几个。或者说需要先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引导学生想到先一个一个的分,或先分几个再分几个...
查看更多与“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分享10篇)”相关的文章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原有32人在看篮球比赛,走了8人,又来了12人,现在看比赛的有多少人?
2、二(1)班有男生27人,女生有25人,有36人参加比赛,有多少人没参加比赛?
3、李明买了7盒牛奶,每盒8瓶,喝了17瓶,还剩多少瓶?
4、妈妈买米用了35元,买油用了17元,给售货员阿姨50元,够吗?
5、兔妈妈一共拔了23个萝卜,小白兔一天要吃8个萝卜,吃了2天,还剩多少个萝卜?
6、陈老师去买杯子。如果买6元一个的杯子,需要36元。如果换买4元一个的杯子,需要多少钱?
7、花店里有2束玫瑰花,每束9枝,还有6枝百合花。玫瑰花的枝数是百合花的几倍?
8、二(1)班去郊游,每只大船坐4人,每只小船只能坐3人,如果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6只大船,但是如果全部坐小船,需要几只小船呢?
9、把一根木头锯成8段,每锯一段用3分钟,一共要用几分钟?
10、游戏小组共有56人,平均分成8组,每个小组有几人?如果每组中女生有4人,那么男生有多少人?
11、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女生有多少人?
12、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少2人,女生有多少人?
13、动物园有20只黑熊,黑熊比白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
14、动物园有20只黑熊,白熊比黑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
15、红领巾养鸡场有公鸡44只,母鸡比公鸡多16只。母鸡有多少只?
16、红领巾养鸡场有母鸡60只,母鸡比公鸡多14只,公鸡有多少只?
17、红领巾养鸡场有母鸡60只,公鸡比母鸡少14只,公鸡有多少只?
18、红领巾养鸡场有公鸡44只,公鸡比母鸡少16只。母鸡有多少只?
19、上手工课,一班节约了15张纸,二班比一班多节约了8张纸。二班节约了多少张纸?
20、上手工课,一班节约了15张纸,比二班多节约了8张。二班节约了多少张纸?
教学目标:
1、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2.初步知道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
3.通过学生的数据收集与交流,能对近似数和准确数互相转化。
4.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合理地取近似数。
教具准备:
课件、铅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把铅笔,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几支?让学生充分地、大胆地猜。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提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面板书。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后出示准确的数据。(18支)现在让你们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你会怎样说?(学生回...
查看更多与“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相关的文章
教案是教师上课之前需要准备的课件资料,每位教师都需要仔细设计教案课件。教案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好的教案课件应该包含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希望这份"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能够为您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如果您需要的是这些方面的方法,请不妨参考一下!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2能结合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3对学生进行保护大自然,爱护庄稼、树木的教育,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嫩个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教学难点:
根据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我们要去什么地方春游吗?我们将要沿着一条什么样的路线走呢?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春游的路线。板书:认识路线。
二探索新知。
(一)示春游路线图。
教师由简单介绍图中要进行的军事活动开始,直至讲到营地进行野炊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谁想按照这条路线图向大家介绍我们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1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1)指名介绍路线图。
(2)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3)你喜欢哪一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在倾听中交流、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二)接龙游戏。
1游戏规则:每人说出从起点到某一地点的方向,前一位同学的终点就是后一位同学的起点。
2指名表演接龙游戏。师某某同学把我们带到了营地,这里的风景怎样呢?
三、练一练。
1辨认营地周围环境的方位。出示营地方位图:
(1)二年级和三年纪的营地分别在指挥中心的什么地方?
(2)三年级的同学要到小山坡上放风筝,他们可以怎么走?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认识返回路线。
(1)小组内介绍返回路线。
(2)指名介绍返回路线。
3认识学生的回家路线。
出示本班四位同学从学校回家的路线图:
(1)想一想,他们四人回家分别可以怎么走?
(2)小飞同学回有几条路可以走?哪条路最近?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体会和收获。
(一)教学内容:
表内除法(一) 课本p13~36页。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划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节,包括下面一些教学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
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和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从让学生认识“平均分”开始,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动学习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