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化学必修一课件

化学必修一课件

发布时间:2024-04-03
1 化学必修一课件集锦十篇
化学必修一课件

化学必修一课件 篇1

一、说教材与学情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能够初步运用实验的手段来探究学习化学,通过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常用的分类方法,在大脑中对“离子反应”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又没有学习,所以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电解质。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有助于学生掌握离子反应。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

查看更多
2 化学必修一课件精选
化学必修课件
必修课件

相信“化学必修一课件”一定能够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是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珍贵而有价值的文章请收藏备用!

化学必修一课件 篇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氯水的成分,知道氯水的漂白作用及其起作用的漂白物质

2、掌握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碱的反应以及漂白粉的制取和漂白原理

3、通过对氯水成分和氯水漂白作用的探究,再次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并能运用初步形成的观察方法进行全面观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判断、不断地揭示矛盾和解决矛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开发学生智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氯气与水反应,氯气与碱反应以及漂白粉的制取与漂白原理

教学难点:氯水成分的探究推理、氯水的漂白作用

教学工具

教学用具:氯气、蒸馏水、naoh溶液、集气瓶、干燥的红纸、紫色石蕊试液、agno3溶液、稀hno3探究实验:①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观察氯水的颜色②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加入agno3,再滴加稀hno3,观察现象③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探究其成分及其作用④分别将干燥的和湿润的红纸条放入盛有干燥的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探究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⑤把少量的naoh溶液注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体会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氯气的物理性质、氯元素的原子结构、氯气与非金属和金属的反应

导入新课:利用一则报道,消防员用水驱散泄漏的氯气的事实引入新课

二、氯水成分、漂白性物质的探究和cl2与h2o的反应

1、实验探究

实验(1):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观察其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氯水颜色变浅,呈浅绿色

实验结论:氯气少部分溶于水,氯水中含有cl2分子

实验(2):往盛有氯水的试管中先滴加agno3溶液,再滴加稀hno3,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氯水中含有cl-

实验(3):往盛有氯水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溶液出现红色,但后来红色又褪去

实验结论:氯水中含有h+和漂白性物质

实验(4):分别将干燥的和湿润的红纸条放进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干燥的红纸条不褪色,湿润的红纸条褪色

实验结论:干燥的cl2不具有漂白性,cl2与h2o反应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2、cl2与h2o反应的分析

化学反应方程式cl2+h2o===hcl+hclo分析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hclo的性质和用途:

a、弱酸性,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还弱

b、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杀菌、消毒

c、不稳定,容易分解放出氧气

总结:氯水的的成分(三分四离):h+、cl-、oh-、clo-、...

查看更多
3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六篇
高中化学必修课件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 篇1

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有关,与其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例如:难溶的bas04、cas03等和微溶的ca(oh)2等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故是强电解质。而易溶于水的ch3cooh、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故归为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一定浓度的弱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能比较稀的强酸溶液强。

③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如:hcl、hn03、h2s04)、强碱(如: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如:nacl、mgcl2、k2s04、nh4c1)及所有的离子化合物和少数的共价化合物。

④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如:ch3cooh)、弱碱(如:nh3·h20)、中强酸(如:h3po4 ),注意:水也是弱电解质。

举例:khso4在水中的电离式和熔融状态下电离式是不同的。

第二步:拆(关键),把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cu2++so42-+ba2++2cl-=baso4↓+cu2++2cl-

ba2+ + so42- = baso4↓

ba2+ + so42- = baso4↓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1.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于水的物质,气体在反应物、生成物中出现,均写成化学式或分式。

2.固体间的反应,即使是电解质,也写成化学式或分子式。

2nh4cl(固)+ca(oh)2(固)=cacl2+2h2o+2nh3↑

3.氧化物在反应物中、生成物中均写成化学式或分子式。

4.浓h2so4作为反应物和固体反应时,浓h2so4写成化学式。

5.h3po4中强酸,在写离子方程式时按弱酸处理,写成化学式。

6.金属、非金属单质,无论在反应物、生成物中均写成化学式。如:zn+2h+=zn2++h2↑

7. 微溶物作为反应物时,处于澄清溶液中时写成离子形式;处于浊液或固体时写成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的一律写化学式

如:条件是澄清石灰水,则应拆成离子;若给的是石灰乳或浑浊石灰水则不能拆,写成化学式。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所谓强酸、弱酸是相对而言, 酸溶于水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强酸。如:hcl、h2so4、hno3、hbr、hi、 酸溶于水不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弱酸。如:碳酸、h2s、hf、磷酸、乙酸(醋酸)等。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所谓强碱、弱碱是相对而言。碱溶于水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强碱。如:koh、naoh、ba(oh)2 碱溶于水不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弱碱。如:一水和氨、氢氧化铝、氢氧化锌等。

凡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之间或在水溶液中水解相互促进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是完全不能共存,而是不能大量共存)一般规律是:

1、...

查看更多
4 化学必修一课件7篇
化学必修课件
必修课件

教案是教师上课前准备好的课件,每位教师都需要认真筹划教案课件。只有编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加游刃有余。那么如何才能编写出优秀的教案课件呢?我为你整理了“化学必修一课件”类的内容,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启示,希望本文能够拓宽你的思考角度!

化学必修一课件 篇1

高一化学教案大全1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并了解有关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以及注意事项; 

根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 

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对照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能力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建议教法建议能力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建议教法建议能力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

在讲氢气的性质之前,学生已学过氧气的性质、制法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恰当的知识范围和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及有关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看书进行小结,再通过让学生做练习题进行巩固,使大多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重点的知识,从而-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它一些建议: 

(1)为使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和药品,氢气发生装置宜选用启普发生器。 

(2)为增加实验兴趣,可在实验3-4的肥皂水中加入颜色。

化学必修一课件 篇2

知识与技能: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本节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本节教学难点:

1、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2、学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首先让学生观看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录像、图片等,或提出一个有关能源的社会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进入实际应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

查看更多
5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集合七篇)
高中化学必修课件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构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验观察获取信息,经过归纳对信息进行加工。体会经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热爱科学,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难点】

经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具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好,我们明白在干燥的季节里大家都期望有一些雨水降临,那么除了正常的雨水之外,还有一种雨水被称作酸雨,大家了解它么今日教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关酸雨的视频,请看大屏幕。

教师:播放酸雨视频,酸雨视频展示酸雨对我们环境,动物生存,建筑物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及酸雨知识。组织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问题酸雨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么。

学生活动:回答危害方面并说出酸雨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教师展示:大家请再看看大屏幕上展示的图片,酸雨对空气污染的报告,so2中毒现象,被so2漂白过的食物,大家说这些现象中都免不了一个始作俑者,是什么呀?

学生回答:so2,(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的资料)。

教师语言:今日我们就一齐来认识一下so2。

【板书】课题3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1.so2的物理性质研究

教师多媒体呈现并讲授:二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质如下:淡*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首先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教师提问: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思考下我们从哪些方面能够确定so2的物理性质呢?

教师引导:回忆上节课研究氯气的性质的方法,思考从哪些方面去研究so2的性质。

教师学生共同活动:说出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溶解性方面去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

教师设问:你对哪条性质还不了解你能利用一个装满so2的试管来设计实验说明吗?

教师演示实验:实验so2的溶解性。经过实验大家观察到,so2是溶于水的。

学生归纳so2物理性质: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板书】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空气,易液化,易溶于水

2.so2的化学性质研究

【板书】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探究一:从分类的角度so2属于哪类物质具有该类物质的哪些通性

教师引导提问:下头我们从分类的角度想,既然so2溶液显酸性,那么so2属于哪类物质想想具有该类物质的哪些通性

学生讨论回答:是酸性氧化物,(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能够和碱反应,和碱性氧化物反应,和水反应等等。

教师活动:请两位同学来黑板上给大家展示一下so2与cao、ca(o...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