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读完的第四本书,东野大神的随笔集。没有一贯的缜密推理,东野圭吾用戏谑、自嘲的手法,一点一滴的记录自己从学生、公司职员,到作家的心路历程,文字简单轻松幽默,穿插着不少吐槽式的心理描写,与原本心目中严肃忧郁的推理作家形象大相径庭。这本随笔集的一大亮点是非常平易近人,代入感很强,相信每一个人在孩提时代都幻想过自己长大成人后会从事什么行业,梦想成为作家的孩子想来不在少数,但是随后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放弃了儿时的梦想,从需要绞尽脑汁的创作者变成了苛刻的读者或评论者,毕竟这样更容易些。从东野圭吾的经历来看,想要成为一个作家,主观上除了兴趣,更重要的还是坚持,成为职业作家之后,他也经历了十四年无法得奖、作品滞销的痛苦,但是却依然坚持创作,最终名满天下。然而在客观环境上,不得不说日本文学环境较中国实在好了太多,人人都有阅读的习惯,各类文学作品就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仅有严肃专业的文学奖项,也有读者参与的最爱作家和作品评选。在天朝,正统文学奖项已经被文学官僚们垄断,前段时间拜读了几篇主席书记写的获奖作品,直接导致我把午餐的肉给戒了,恶心的吃不下去。而大众文学,或称之为草根文学,本应该是普罗大众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领域,却由于受众的阅读习惯和群体特征,基本成为了快餐式网络小说的天下,这类作品不大讲究文笔和逻辑,我这种老派读者实在适应不了,除了鬼吹灯和紫川是读惯了的,诸如花千骨,斗罗大陆之类的作品,看不了两章我就再读不下去了。我个人认为这类作品的兴盛,与读者的阅读习惯有关,也与如火如荼的资本运作有关,当所有的作家都想着靠ip表现挣快钱的时候,自然也就不需要管作品的真实质量了。总之,就是期盼中国的作家们少一些浮躁,少一些官僚,多一些耐心和积淀,让文学回归文学的本质。
《东野圭吾最后的致意》
这可能是目前读的最快的一本东野的书了,一天之内把它看完了,想想第一次看东野书的时候,花了一个多礼拜的时间,还是要多读书,这样看书才会熟练。
这是一本据称东野圭吾最后的一部关于自己的随笔集了。这本书基本上相当于是《我的晃荡的青春》的续集与加强版。这本书的第一章描写了东野圭吾从出生到20xx年参加工作的每一年的描述。也很钦佩作者的记忆力,每一年都记得一些事情,可以写下来,记录下来。在东野的从小学到参加工作的头几年,基本上看不出东野和小说家之间有什么联系。可以说生活得相当的普通,甚至比普通人还要差,因为东野的学生时代,是一个及其不爱学习和看书的少年。
东野在日本电装公司工作了两年之后,觉得在公司的研发部,研发不出任何的研究成果,实在不是搞科研的料,决定了转行,一天东野在书店翻看书的时候(看来真的是看书改变命运啊)发现了江户川乱步奖,决定边工作边写小说,即使工作到很晚了,也坚持回去写小说,而且给自己限定五年内如果不获奖,就放弃当小说家,安心在企业里面待着,...
查看更多与“东野最后致意读后感3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