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网>

看雪课件

看雪课件

发布时间:2024-02-17
1 看雪的课件
看雪课件

看雪的课件 篇1

教材分析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张岱把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全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正确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熟读课文,自主疏通文意。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大自然的美,培养审美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四幅西湖风光图片)你知道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的风光吗?

是西湖。

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哪些有关西湖景色的诗词。

(很好,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古诗文,善于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一大法宝呢)

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人的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摇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将有怎样一番动人的意韵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领略西湖的雪景。

(二)了解作者

谁告诉我张岱是谁?你是通过什么了解到张岱的?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他的小品文可谓名副其实,长的不过千把字,短的仅一二百字,笔墨精炼,风神绰约,洋溢着诗的意趣。以隽永见长,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无捉襟见肘之窘。他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文笔清新活泼,趣味盎然。他继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算得晚明散文作家中一位成就较高的“殿军”。他一生著作颇丰,今存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

《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这节课我们就赏读《湖心亭看雪》。

二、检查预习

(一)、生字读音

更(gēng)定拥毳(cuì)衣崇祯(zhēn)雾凇(sōng)

沆砀(hàng)(dàng)余舟一芥(jiè)铺毡(zhān)对坐

余挐(ná)一小船喃喃nán

(二)、重点字词解释

1、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

2、是日更定是:这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

3、挐一小船挐:撑船。

4、用毳衣炉火毳ì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毳,细毛。

5、雾松沆砀: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雾淞,雾气和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淞是从湖面蒸发上升的水气。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6、上下一白一白:全白。

7、惟长堤一痕惟:只。

8、芥:小草。引申为细微的事物。这里指船。

9、铺毡对坐坐:相对

10、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更:还。

(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我划着一条小船,穿着细毛的皮衣,守在火炉边,独自前往湖心亭去看雪。

点拨:重点理解“拿”“毳衣”等词语八年级语文上册...

查看更多
2 湖心亭看雪课件汇总8篇
湖心亭看雪课件

新来的教师应该准备好在课堂上使用的教案和课件。每位教师都应该仔细设计自己的教案和课件。编写课堂教学教案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如何才能编写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呢?今天我向大家强烈推荐的是“湖心亭看雪课件”。这篇文章对您会有所帮助,请收藏起来备用!

湖心亭看雪课件 篇1

【课标要求】

学习古诗文要多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诵,多积累,加强感悟和体会。利用工具书,能读懂浅显文言文。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3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重难点】

1理解本文运用的白描手法。

2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自主学习】

1、搜集关于张岱及写作此文的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2、 反复诵读,积累字音字义。

a字音:

崇祯 更定 挐 毳衣 雾凇 沆砀 一芥 喃喃

b词义:

上下一白 是日更定矣 余挐一小舟

余强饮一大白 更有痴似相公者 上下一白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是日更定矣 余挐一小舟 客此

3、文章描写西湖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自己及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志趣,寄寓了对 的怀念。

【学生疑惑】

【问题探究】

1.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说说作者眼中的西湖的雪景有什么特点?

2.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3、这篇写景散文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试问作者有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5.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6.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7.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8、收集有关“西湖”“冬雪”的诗歌。

【教后反思】

答案:

【自主学习】

1《陶庵梦忆》张岱 字宗子,

2a崇祯(chóng zhēn) 更(gēng)定 ná 毳(cuì)衣 雾凇(sōng)

沆(hàng)砀(dàng) jiè nán

b词义:

上下一白 (白色) 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余挐一小舟(数词,一艘)

余强饮一大白(酒杯) 更有痴似相公者(还) 上下一白 (全)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数词,一个)

是日更定矣 (这) 余挐一小舟 (携) 客此(客居)

3冬夜雪景凝静清绝 故国往事

【问题探究】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

2.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白描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3.(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