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我们的心得体会看起来简单易懂呢?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心得也不例外,为了表达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能帮助自己去锻炼表达能力,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大学》读后心得体会”,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以获取更多参考资料!
何处访扶桑?直破浮云问羿郎。羲和扬节横四荒,皇皇。辉被一冀演流长。 崇善以为常,格物修身贵蕙纕。三纲八目普泽广,如阳。澡身浴德陟高冈。
这是我在大一生活正式拉开序幕前那个带着期待和夷犹的暑假中,读罢儒家经典《大学》,醍醐灌顶,挥毫而就的小词。平仄不算整齐,句意也略显生涩,然而这五十六字所传达的,并非一个文艺少女无根的狂想,而是一个成年人审慎的思虑。
《大学》相传为孔圣遗书,为曾子转述与阐发,为朱子所整理修订,贵明德,崇图新,敦善道。区别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古代的大学实为“大人之学”。在夏、商、周三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身、从政之道。在我看来,即使时间隔阂了古今的教育观,教育者对于人格的终极关怀仍然是一致的,因此,《大学》提出的治学修德的理念仍然对我们初入大学者有着特殊的意义。
最为国人熟知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三大纲领,既是“大学”的主题,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指出大学之道,在于弘扬内心的美德,革除自身的旧习恶欲,从而臻于道德之化境。站在一个人的高度来看,这不仅是大学学生的要求,更是自我人格升华的根本之道——这恰恰是大学教育的长期目标所在。站在一所一流大学的高度来看,这样的道义直达终极的人文关怀,跨越行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界、意识形态甚至是朝代或时间,拥有近乎永恒的生命力。这正是“辉被一冀演流长”一句所阐释的,《大学》的“三纲”有如中天之日的光辉,普照的'不仅是一个人的一世进退,更是一代人类文明的一灯燃灭。
至于《大学》之“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层递关系。这八大规则既是为“三纲”而设计的条目,也是儒学提倡的人生进修阶段,前四目为“内修”,后三目为“外治”,而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的枢纽,是根本,前与“内修”合为“独善其身”,后与“外治”合为“兼济天下”。格物与致知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注重现实生活和实践,认为恒学穷理,积累用力日久,自会明悟世间万理。这种说法固然有其狭隘之处,然而其对从书本中得到书本的“本本主义”的否定,对实践第一性的强调,现实意义也是显然的:鼓励大学生从“象牙之塔”的自我小天地中走出,批判“坐而论道”的玄学约束。诚意则与慎独挂钩,强调“诚于中,形于外”的自律性。现代社会有许多人和车辆在十字路口过马路时,若周围人多则忍气吞声地等绿灯,若人烟稀少则不管不顾地闯...
查看更多与“【热】《大学》读后心得体会汇总”相关的文章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会有很多感触,我们可以放松的在心得体会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明确自身规划,写心得体会需要使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编写嘛?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老三篇”读后感
敬爱的党组织:
今年是特别的一年,是党的诞生9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在这充满红色记忆的一年里,值得缅怀先烈,反省得失。我10月份向沈阳农业大学党支部递交了申请。回顾历史,向先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我觉得自己更有责任。以下是我在此期间的经历。
在业余时间,我开始阅读一些红色经典著作,例如: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所著的三篇文章:《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曾经激励无数的中国人为着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的建设事业欲血奋战、艰苦奋斗、铸造辉煌。
毛泽东在“老三篇”中提倡了三种精神,一种是以八路军战士张思德为代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种是以抗战期间加拿大援华大夫白求恩为代表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一种是以古代寓言愚公移山的故事为象征的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这三种精神在抗日解放和新中国建设初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老三篇”的深入学习,我体会到:人生是由一个个平凡所构成,大善是有由小善构成的,伟大是由平凡构成的。因此,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认真贯彻执行“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不怕困难,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例子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前段时间发生的献血事迹。两女大学生献七百毫升“熊猫血”,71岁的老飞行员刘治平渡过难关。
两名女大学生之一是湖北经济学院大二学生谭琪。得知老人的情况后,她利用业余时间赶赴光谷帮助老人。这种全心全意帮助他人、服务群众的精神,对我们所有亲近党的人都是值得学习的。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责任,所以我们应该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经过两年的大学生活,我逐渐从一个只会沉浸在阅读中的学生转变为一个关注社会、关心他人、思考人生价值的人。我深深地体会到,为他人服务,不仅是为了让他人感到温暖,更是为了感染他人的心灵,让他们相信生活中还有无私的精神,我们有责任保护它,发扬它,让他健康成长。
这是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一部作品。当然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他以一个小男孩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以一种温馨的情感路线,从小男孩的青涩懵懂写到长大成熟感受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无限能量。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有幸福的幻影。
《偷影子的人》描述了一个老是在班上受同学欺负的瘦弱的小男孩,他害怕老师的提问,他害怕被老师惩罚后回家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他害怕同学的欺负,同样他渴望同学的友情、他更渴望能得到自己爱慕的小女生的青睐。可是,他感觉自己好...
查看更多与“《大学》读后心得体会系列5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