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作文学弈有感精选#】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具备良好的文档写作技能,范文的作用和价值逐渐被更多人所认同和赞赏。借鉴范文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范文你在学习中收获了多少呢?为了让您满意好工具范文网制作了“作文学弈有感”,请认真分析本文中的内容!
作文学弈有感(篇1)
经过几年的语文教学,结合学生的一些实际情况,对高中语文学生应该如何学习深有体会。特总结如下:
一、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对我们而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大家学好其他学科,提高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二、高中语文学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讲究方法。学习是手脑并用、身心共济的复杂的活动,当然更要讲究方法。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古人也说过这样的话:“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还有一个著名的公式,叫做:W(成功)=X(刻苦努力)+Y(方法正确)+Z(不说空话)。这里也强调了使用正确方法的重要意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自己成为能运用学习方法,去主动地获取需要的知识、会学、善学的人。而不要成为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死读书”、“读死书”的人。
客观地说,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是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养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作为中学阶段的一般性学习,需要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应该说是不太困难的,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首先需要端正一种认识,即语文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语文素养的增强,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时间的长久性决定它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急功近利,为应试求成绩,而应夯实语文基础,将其作为一项立身处世的本领努力学习下去。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学科一直是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所以大家要重视基础,不要好高骛远。
现代语文教育认为,阅读和写作是体现一个人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志。大家在学习中要把握好这两点精髓。阅读是语文知识的主要来源,应对一些名家名作进行有计划的阅读,不断拓展知识面。高中生已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要根据有关的阅读书目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时代上分古典和现代,体裁上分诗词和散文。国别上分中国和外国,可就自己的喜好侧重来读。还要涉猎当今报刊杂志和精妙时文,关心时事新闻。需知学语文仅有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要读社会,悟人生。其时有更多的东西是无须讲解的,多读多看自能领悟,自能通神、自能提高。阅读要和背诵结合起来,要广泛积累语言素材。阅读还要和写作联系起来,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很有道理的,写作能加强记忆、整理思维、提高认识。阅读中可广泛摘抄词语、警句、俗语、名人名言、精彩语段,还可提炼情节梗概,写作品评析、鉴赏、读后有感等。真正的写作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而是主动地创作。贵在多练笔,常坚持,抒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怀。
语文学习中要用好两个本子,即知识积累本和随笔本。知识积累本是用来记录语言和文学方面基本知识的,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经过初中学习,绝大部分的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都有触及,但限于理解能力,许多同学是一知半解,知识支离破碎的。到了高中,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从字形、词语、标点到句法、修辞,不断地汲取、归纳、整理,同时对常识性知识和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可构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随笔本则是用于创造的写作园地。这里没有老师的任务,有的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熔铸古今、笔下生花。好文章常常是切实有感后带着强列的创作冲动而形成的酣畅文字。同学们要多积累、多感触、多思索,勤于动笔,养成良好的笔力文风。
三、高中语文的基本学习方法
1、制定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指南,也是目标实现的基本保证。为了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避免盲目性,从而增强有序性。只要我们能制定一份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并且按计划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主动预习
课前的预习,是学会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初始阶段。般的.预习要达到以下四个目的:
一是要对课文或下一课所学的内容及层次有大致的了解:
二是要巩固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能把新旧知识进行粗层次的有机联系,温故而知新。
三是要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尤其对那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知识要特别予以注意,大胆质疑,努力探究,这也是新课改后新增的一种能力要求:
四是要了解课文后面的练习,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记号,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预习实际上是听课前在思想上、心理上及知识上的准备。
3、做好上课准备
课堂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
(1)确立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课堂学习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调适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要有旺盛的求知欲:二要有乐观的学习情绪;三要有积极的思维定向。
(3)做好身体上的准备,保证有饱满的精神投入到课堂学习。
(4)准备好学习用具,同时注意把课桌整理得井井有条,以免课桌上东西零乱而影响你的学习情绪。
4、专心上课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上好课、听好课是学习各门功课的重要途径。课堂学习是一顼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讲究策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行之有效的课堂学习策略主要有:
(1)抓住老师的思路,
(2)抓住关键内容,
(3)积极思维,学思结合。
(4)珍惜课上学习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5〉注意课堂小结。总之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只有在课堂上达到对老师所讲内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有可能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打好基础。
5、及时复习
瞬间记忆能力大家水平相当,但一段时间过后同学们对已经学过的内容掌握情况就参差不齐。众所周知,大脑都有一个遗忘规律,短时间重复记忆的次数越多,我们存储于大脑的信息就越持久。因而及时复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语文复习必须要主动,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
(1)系统整理,
(2)独立作业,
(3)分析错误,
(4)系统小结。
6、课外学习
(1)要尽可能与课堂学习内容相结合,有利于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
(2)课外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要适当,不要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和身体锻炼。
(3)在课外学习活动中,要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练结合,脑手并用。
(4)要争取老师的指导,提高课外学习活动的效果。
总之,通过对语文学法的总结,可以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好语文,逐渐提高语文成绩,使我的教学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在语文教学道路上找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文学弈有感(篇2)
当大把大把的槐花俘获了我的嗅觉,我就思念我的家园—
思念那温馨的老屋,思念那烘热的乡土,思念儿时玩蝈蝈的小笼,思念除夕贴大红的春联,思念父亲用三根指头随秧苗落田时牵出的绿色奏鸣曲;思念母亲将金黄的玉米堆垛成辉煌耀眼暖意洋洋的巨灯;
家园的阳光大把大把地开放,开空染满均匀的蓝色,无比宽广——
我爱家园,我爱你祥各温馨的安宁,爱你友爱团结的美好,爱你勤奋创造的丰饶.
所有所有的爱都来自家园,我的家园!
你是我生命之源,精神之源,人生之源!
让阳光永远属于你!
当我们共同生活三个月的同学松开紧拉的手,说声再见踏上征程的时候,真的是话未出口心儿已酸,因为分别就在眼前...但我们知道,那是到远方去寻找自己曾经失落在那里的梦想,去寻找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人生辉煌的机会,那也像是告别曾依偎过的港湾,要穿越大海苍茫的空间,去经受惊涛骇浪的体验,在未来的岁月里去圆自己的梦。
再见,我的同学,为了圆梦——
是雄鹰你就勇敢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蓝天;
是猛虎,你就大胆地去征服属于自己的山恋;
是蛟龙,你就无所畏惧地去开拓属于自己的蔚蓝...
作文学弈有感(篇3)
通过此次暑期培训,让我对于新课标新课改又有了新的认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整合知识与能力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把多读多写提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求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为加强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了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
对识字与写字的评价,要求从音、形、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重视评价学生识字和写字的兴趣与习惯。对阅读的评价,要求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在口语交际方面,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对于写作的评价,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在此次培训中,我们还观摩了两堂优秀教学课。其中一篇诗歌《渔歌子》的教学让我记忆深刻。在教学中,教者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抓住作者所描绘的景物,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感知这首词表现的美好画面。抓住西塞山、白鹭、桃花、鳜鱼、流水、斜风、细雨等景物进行交流,体会文本内涵,不仅用眼睛看文字,还在脑海中构成相应的形象:郁郁葱葱的西塞山、振翅翱翔的白鹭,烂漫开放的桃花、肥美悠闲的鳜鱼、戴笠披蓑的渔翁。再借助课文插图,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画面。然后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想象出的画面。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想象的翅膀展开以后,又引导学生诵读、品读、想象读等等,带领学生以读悟情,以读生思,在读中品,品中读。经过学生自己的朗读体会,无声的文字转化为了有声的鲜活的语言。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江南,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将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画面。在学生充分入境后,再来讨论:渔翁为什么不须归?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渔翁已经陶醉在了江南水乡春天的美景中,有的说这样的季节吹点儿微风淋点儿小雨不用回去,还有的认为鳜鱼肥美正是钓鱼的好季节,舍不得回去。这样的品读,使学生感悟到了作者所塑造的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以及作者所透露出的淡泊情怀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作文学弈有感(篇4)
20xx年7月14日—18日,我们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小学语文教材培训。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精辟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学建议,不时地在脑海里浮现。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参加本次活动的体会,那就是受益匪浅。
1、在本次培训中,辅导老师对教材分析,使我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2、教材培训建立了一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
3、讲授新教材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材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材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4、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老师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5、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语文课堂成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
总之,这次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平台,我一定会珍惜本次学习培训的机会,认真学习,利用时间给自己“充电”,为将来更好的从事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作文学弈有感(篇5)
胡适鼓吹传记文学,自己也带头写,可是这个《四十自述》只写到他考取官费出国就完了。这个传记如他自己说的,第一章颇有文学的味道,之后就离文学渐远了。
《胡适口述自传》
胡适晚年在美国听写,经唐德刚翻译编成书。胡适这本自传,谈学术的地方多,谈历史的地方少。这本书历来被认为注文比正文精彩,观之果然,但我对这样作注不以为然。
唐德刚《胡适杂忆》
这本不算胡适传记,但在众多研究胡适的著作里,名气极大,是不能不看的书。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把胡适从神坛带回人间的书。毕竟,胡适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易竹贤《胡适传》
我只大致看过一些,这书80年代中后期才出来,理应比之前的胡适传记要好,但却不然,叙事与议论都太中规中矩,毫无突破。虽然如此,此书却颇受欢迎。
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
如果是传记,那只是胡适40岁以前的传记。这本书严格说来不是传记,它更接近胡明的一本书名——《胡适传论》,它是以“论”为主的。
胡明《胡适传论》
这两大册的书收胡适资料不可谓少,但我觉得做得不好,唐德刚那书好不容易把胡适拉回人间,这个胡适的族人又想把胡适放上神坛了。
这书近年有新版。
另有白吉庵的《胡适传》,我没看过,但如果一本书有人民出版社的版本,应该不会坏到**去。但反过来说也成立。
据说,到目前为止,再江勇振的《胡适传》已经在第一卷出版。
我最早知道胡适,应该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上,书上说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记得当时还考过一道题:陈独秀写过一篇《文学革命论》,胡适写过《文学改良刍议》,读一读,看他俩谁更牛。标准答案是老陈更牛,因为他是“革命”,更坚决更彻底,而胡适是“改良”,太温和,太妥协,缺少革命精神。
类似的“思考题”还有一道:通过蒋介石和毛泽东分别发表的抗日宣言,比比他俩谁抗日更坚决。标准答案是毛更牛。
高中开始看李敖的书,李敖自认是胡适之的小朋友,但对胡适讥诮多于尊敬,倒也贯彻了他的“棒子”精神。当时,我通过零散的片段了解到了胡适的一些情况,但我只知道他在笑,怕老婆,经常和老婆打麻将等琐事。中学语文课本里鲁迅骂梁实秋和新月派的时候,胡适也被语文老师拉出来过,说《新月》是小资产阶级杂志,一帮文人小骂大帮忙,没鲁迅柔石胡也频他们厉害,敢拿命跟国民党死磕云云。
就这么稀里糊涂,上大学以后,一位讲《中国革命史》的历史老师才给我正式“开蒙”。那位胖胖的、有点气喘的年轻老师,用了半个学期讲胡适,他说胡适其实是个大牛人物,无论写诗还是搞学术,随便一弄就是“开风气之先”,但是他没长性,兴趣太广,应酬太多,老是盖半拉子工程,《中国哲学史大纲》的下半截到死也没写出来。那时候还没到21世纪,革命史老师不讲革命讲胡适,那可是需要胆识的。
当时学生间传说,那位历史老师犯过“政治错误”,很多年学校不给他分房子。我好像去过他家一次,一间三口的单人房,一张大床,在门外走廊做饭。但我到底去没去过?
或者和历史学家陈远谈谈他的大学老师?记忆有点模糊了。
那时候太晚熟,还没学会独立思考,老师讲的很多东西没记到心里去,但我开始真正想一些事情,正是从那时开始的。
工作以后,遇上了**热开始起步,从张爱玲钱钟书周作人开始,到沈从文梁实秋徐志摩,直到胡适微笑着走出来,这场关于**的主题演出才“哗”地正式拉开大幕。随即,要“革命还是改良”、“救亡还是启蒙”、“要鲁迅还是要胡适”、“鲁迅属于20世纪胡适属于21世纪”、“五四和新文化运动谁重要”等剧目纷纷出场,各种论战,你来我往,煞是精彩。现在回过头看,尤其跟当下比,那几年是知识界十年来最好的时光,现在有分量的思想学者,大部分是在那时登上舞台的。
那也是对我至关重要的几年。由于少年时喝下了太多狼奶,大学自动断了奶,但又苦于找不到替代品,毕业后才正式开始吐奶,至今仍觉得余毒未净。但已经很好了。如果没有这些年的教化,我会多么可怜。
每想到这儿,心里就几分庆幸,几分愤怒,又有几分感激。
当时,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物身上,尤其是胡适和他的朋友们。我喜欢鲁迅和胡适,但与很多人的感受相反,我在感情上更接近鲁迅,更尊重胡适。也许接触时间长了,对于鲁迅的严厉和苛刻,绝望和不宽恕,我都能够理解,对其文章幽默之处也时能会意,而胡适的气质对我来说陌生又新鲜,我对他更多的是一种温情的敬意,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珍惜,因为如他这样理性、尊重规则又乐观的人在中国,实在是太过稀少。
朱学勤写过一篇《愧对顾准》,在怀念**人物时,国人习惯说愧对,在鲁迅和胡适之间,我不愧对鲁迅,但愧对胡适。鲁迅本来就有大绝望,他属于黑夜,既诅咒了黑夜,也消隐于黑夜,而胡适面向将来,他深信如果每人都多做小事,多研究问题,这个世界会一点点变好,如果为个人多争一些自由,就会为国家争到自由。但自他加入新文化运动到现在,已经接近百年,一百年的光阴,我们却给一位乐观主义者带去了最坏的消息,他曾对我们寄予厚望。
所以对于胡适先生,我有一半感激,一半惭愧。
近来知识界战火蔓延,兵戈之声杀伐之气不绝于耳,望着硝烟,越发怀念胡适先生,怀念他对待批评的气度,他的“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他对“容忍”的以身作则,这些东西本应成为我们生活里的基本规则,如今不知被谁给偷走了。
今年是胡适逝世50周年,不少地方举办了纪念活动,当然心情大有不同,所谓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但对胡适的感念,应该是大致一样的。他微笑着的样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将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崎岖道路上的象征性符号。
在这样的一句话里,我问了几个朋友,但我不确定他们说不说。不要放弃,现在摘录,可以用来检验很多社会现象。他说: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作文学弈有感(篇6)
做了一辈子文学梦, 写了大半辈子小文章, 想不到临老竟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撞上了大运: 我的一篇曲艺作品——安徽大鼓 《三次红手印》, 在中国曲艺家协会、 中共合肥市纪委、 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袂举办的第二届“包公杯” 全国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征集活动中, 在公证人员的监督下, 经过专家评委初评、 复评、 终评三轮遴选, 最终荣获二等奖, 奖金2万元, 使我第一次成为了 “纳税人”。
这次征文活动, 自20xx年6月20日开始启动至20xx年5月23日, 正逢纪念毛主席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XX周年之时, 举行隆重的颁奖盛典, 历时1年, 如履薄冰, 杀出重围, 从1267篇、 70多个曲种的应征作品中 “脱颖而出”, 实属不易。须知, 这次活动, 有32位名家和18位纪检干部投稿, 获奖作品涵盖广阔地域: 从东北的吉林, 到西南的云南,从东南的浙江到西北的甘肃, 从皇城根下的北京, 到广西壮家的钦州; 从曲种来看, 鼓曲唱曲类93篇, 评书快板类214篇, 相声类204篇, 小品类264篇, 其他类492篇; 从作者身份来讲, 大多数是专业曲艺团体的创作或表演人员, 像我这样来自最低层的乡镇退休业余作者是唯一的 “另类”; 从获奖者年龄来说, 超过70岁的, 我又是 “唯一”, 年过60的也不多, 大多数都是三、 四十岁的年轻人, 与他们相比, 到底是优势还是劣势, 一言难尽。安徽的获奖仅3人, 其中还有1人,虽工作在安庆, 却是山东聊城人。获奖鼓词只有2篇 (另1篇是京韵大鼓)。我在鼓词中 “白” 道:“肥西县的小井庄与凤阳县的小岗村是分田到户、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祥地, 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面旗帜!”也算为肥西、 合肥乃至安徽在全国争了一个 “小光”。曲艺专家白云海点评:“安徽大鼓《三次红手印》 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历史再现, 是我国农村改革的现代启示录。作品运用层层递进的艺术手法, 将三次红手印诗化地推向高潮。”“为了留住党的好干部、 好村官沈浩, 淳厚善良的人们又再次、 三次摁下红手印, 让他和黑土地生死相依!作品读到这里, 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这, 就是一粒种子; 这, 就是当代包公!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正是: 出水才看两腿泥, 党员就是一面旗!”
回顾这一年来的风风雨雨, 我有三点感悟, 萦绕心头:一是糊涂胆大。当初动笔之前, 要是考虑到全国该有多少专业的曲艺创作人员, 有的声名远播, 有的高山仰止, 而我一个与曲艺界距离甚远的 “草根老人”, 怎么能与他们相比?好在我是 “聋子不怕雷”, 管它三七二十一, 写出来再说, 最终还是凭作品讲话,“不成功便成仁”; 二是扬长避短。虽说 “战略” 上可以藐视, 但 “战术” 上却要重视。我有50年的曲艺创作历史经验, 对于不擅长的相声、 小品就不涉猎, 对于鼓词类有一技之长, 可以尝试。30多年前, 我曾写过轰动一时, 风光一世的安徽大鼓 《酒书记》, 受到 “粉丝” 听众多次在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点播, 演唱者还出了200万盒磁带, 虽然剥夺了我的署名权及知识产权, 我也懒得斤斤计较, 更不想去打什么官司。有那精力, 还不如心安理得保养好身体, 健康长寿, 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这才是上策。正因为我有曲艺写作基础, 虽缺乏表演特长, 但却可以在内心哼出节拍, 手舞之, 足蹈之。“唱” 时, 语言流畅, 注重韵脚;“白” 时, 节凑明快, 抑扬顿挫, 为老姓喜闻乐见, 就是上乘之作。只是近些年来, 曲艺作品缺少发表园地, 我才以写作散文为主, 现在得悉, 6月份创刊的 《合肥群文》 杂志, 有发表曲艺作品的告示, 今后还可适当写一些曲艺作品以弘扬主旋律, 凝聚人们奋发向上,“以廉为荣”, 针砭时弊, 警醒人们,“以贪为耻”; 三是速战速决。这次征文, 虽然有效期有5个多月, 而我却在7天定稿 (3天写出初稿, 4天修改, 打印、 邮发)。那7天, 灵感涌动, 激情如潮, 头脑中日夜回旋着 “小岗沈浩, 沈浩小岗”, 食不甘味, 夜不成眠, 半夜三更爬起来修改一句唱词, 一段话白, 甚至是一条修辞。我也知道, 若长此下去, 电光火石的灵感消失了, 波澜起伏的激情熄灭了,非但改不出字字珠玑, 搞不好还会逆水行舟, 江郎才尽, 要是被老伴一语成箴, 神精衰弱, 那就问题大了。现在回头看来, 确有草率之处, 留下遗珠之憾, 尚有精雕细琢的空间。既然证书已颁, 奖金已发, 鲜花已献,《作品集》 已出, 尘挨落定, 随它去了; 待后若有表演团体选中, 要我进一步修改, 到时再作考虑。
在含泪写出的 《三次红手印》 过程中, 写到沈浩积劳成疾, 鞠躬尽瘁, 46岁英年早逝时, 泪滴稿纸, 阵阵悸恸 , 像沈浩夫人王晓琴一样心酸悲痛, 情难抑止,“晓琴撕心裂肺喊,再喊亲人也不醒, 他太累了让他睡吧, 歇一歇六年交瘁的心”。是沈浩的精神成就了这篇 《三次红手印》, 符合征集组委会的主题:“以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题,弘扬主旋律, 唱响廉政歌, 激浊扬清, 扶正祛邪, 坚持团结、鼓劲、 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坚持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的原则”, 最终 “闯关” 成功, 才有走上领奖台的短暂辉煌。
作文学弈有感(篇7)
当下,有许多名目的文学奖项,象花园里品种并不单一的花盛开着,吸引蜜蜂也吸引着苍蝇,大家个个挂着作家的标签往里边挤。
我也属其中之一,并且应该划归苍蝇的`范畴。因为蜜蜂也有杀人的品种,苍蝇也有对人类有益的一些。
201X年晋城市优秀文学艺术作品表彰大会上,我的一篇小说《红帽子·绿帽子》被授予这次表彰中短篇小说唯一最高奖金。按说我应该庆幸,应该高兴,应该激动,但是心绪并不如此。
这次优秀文学艺术作品表彰,应该说是没有暗箱操作。推敲这一点,原因非常简单。一是评奖依据发表刊物的级别与文本质量;二是我与评委们互不相识,更无一点后台可靠,在市里直可以说还是无名之辈。
我之所以对获奖比较低调,也不为显示自己怎样高姿态。只是对文学评奖缺乏所谓正确的价值观念。
好作品是靠评出来的吗?哪朝哪代为中国“四大”名著颁过奖?而我国目前设置的如此多的奖项,哪一个获奖作品又得到了举世公认?
我认为作家还是该静下心来,守着冷板凳,安心于自己的文学创造,不必热心于这个奖那个奖的。
当然我也并不反对给作家颁奖,而且特别拥护多颁些奖金。因为作家能坐下来创作,其社会活动必然减少,在经济来源方面就要受些影响,更不必说作家现阶段若没皇粮养着,其生活艰辛就更无须想象。
但是,我希望把奖金真正颁给写作品的作家,而不是颁给那些制造文字垃圾的“家作”们。我赞成张不代先生对作家的三良定位:良心、良知、良能。也赞成李国涛先生提倡的,创作须呕心沥血,切忌浮躁之说。更赞成韩石山先生对从文者的鼓励:作家是没什么东西能压住的,因为他的思想,他的才华,都融入其作品之中,其作品能走多远,能飞多高,是不会丢下作家而独自前行的。
我寄希望于文学之类评奖,用大“爱”来胸怀世界,放眼全球,切莫以一个政治的圈圈便将通向诺贝尔之路一分为二,走向左右两个极端。
作文学弈有感(篇8)
一双眼睛,一抹心境。当尘世的喧嚣朦胧了我们的视线,当急促的生活节奏恍惚了我们的神经。还有这样一种眼神可以引领我们返璞归真,也许只有这样的眼神才能让我们放下一切。所有描写眼睛最为美妙的词藻都可以无所顾忌的附加在这双澄澈的眼神中。
轻纱遮头,挡不住纯真的童年。宗教总给人以神秘的感觉,其实在异样的文化背景和精神信仰背后,存在着的仍是性本善的人性写照和世界大同、众生平等的哲学理想。轮回的运转带给我们太多的不确定,光影记录下的瞬间却是我们能都停下脚步,细细品评自己遗失的美好。可笑,曾几何时,这种眼神也曾使我们年轻的标志。
说到照片本身,这种原始感性的提炼,是我始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情感导向。在我看来,所有机械的操作和复杂的技艺,甚至艰苦的拍摄历程,都是为了努力留下我生命中点滴的感动,并与人分享这些感动。感谢无忌,感谢摄影,希望我的努力能为你们的心中留下点什么,哪怕是一点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