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范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2024-09-30 15:50:28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就很有必要写9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好工具范文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精选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1

中华民族命脉传承了五千年,而作为传承的主线,却始终是孝。孝是众德之根,诸善之源,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是民族认同,民族团结、民族振兴的基础。我们每年的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其实质不都是在演孝吗?

《孝经》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乃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

“百善孝为先”因为是根本的道理,根本的人伦,根本的共识,所以数千字的《围炉夜话》,抵不过这一句“百善孝为先”的名声。

既然懂得了行孝的重要性,也知道了行孝是修身第一步,那么更应该懂得如何去行孝。本次课程教育了我们该如何去行孝“一是养,二是敬,三是谏诤”。

首先,孝敬父母要养父母之身,更要怀着一颗恭敬之心。

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现在的所谓孝子认为能赡养父母,就算尽到了孝道,养狗、养马也同样是养,如果我们仅仅是赡养,而不尊敬父母的话,怎么能够把养父母,和养狗、养马区别开来?

今天,很多人对孝的认识仍然还停留在“能养”的层次上,认为只要满足了父母衣食住行的需要,便是孝顺父母了。这是时代的不幸,也是传统文化的不幸。当然,能够满足父母这些需要,尚有可取之处,也算是一种孝行。可悲的是,有些人在这个层面的孝也做不到。

其次,孝敬父母要养父母之志。

第一条就是我们需要做到不让父母为我们的健康担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就是说,我们身上最小的器官毛发,最表层的皮肤都来自父母,就如同父母的身体,怎么敢毁伤呢!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2

每天为了生计奔波,看惯了世态炎凉,看多了人间冷脸,以为自己已经没有了眼泪。看到演讲台旁的大屏幕上幼小的小女孩稚嫩的声音深情地叫着“妈妈”,“妈妈”。我的眼睛禁不住湿润了。我的孩子们也是这样“妈妈”“妈妈”的叫着我啊!妈妈,多么美妙的字眼啊!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的呼唤妈妈,那些生活的小磨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儿子第一次叫妈妈那天刚满四个月。做完一天繁重的工作,晚上十点多钟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婆婆看我进门,把孩子放到床上便翘着脚坐到旁边看电视。厨房冷冰冰的,房间乱糟糟的。年轻的我不会看脸色,一边笑着和婆婆说话,一边赶紧做饭做卫生。我幼小的儿子躺在床上,不哭也不闹,小脸一直挂着笑,眼睛一直盯着我转。我当时并不知道孩子饿了多久,只想把事赶紧做完。等我弄好饭,做好卫生,站到床前时,已经快十一点了,儿子望着我,突然叫了一声“妈妈”,然后把小脸转到一旁格格的笑,我惊讶极了,孩子才四个月,居然会叫妈妈?我惊喜地抱起孩子,儿子又冲我叫了一声“妈妈”,小眼睛里都是笑。我浑身的疲倦一下子消失了。小羊儿跪乳知道感母恩,我这么小的孩子饿着肚子,不哭不闹望着母亲欢笑,难道不是感母恩吗?这也是一种孝啊!

儿子七岁多的时候,有一天感冒,我带他去医院看病,途间路过一家花圈寿衣店。儿子远远地站住了,表情肃穆,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我以后一定会给你买最贵的花圈。我笑着握住他的小手,问他:怎么会想到送妈妈花圈呢?妈妈还要把你和妹妹养大才能死啊!儿子有些着急,望着我的脸一字一顿的说:妈妈,我是说你很老很老以后死了,我会买最贵的花圈给妈妈。我愣愣的看着我幼小的儿子,心里感动极了。我的孩子该是多么的爱我这个妈妈呀!我的孩子没有学过孝道,这么小的年龄,却已经知道妈妈去世后要厚葬妈妈,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感动的孝啊!

生活的艰难磨没了我的耐心,对着一天一天长大的孩子常常口不择言,不知道儿子怎么想,就算刚骂他出门,他也不忘说一句:妈妈小心。我知道他的意思,我的听力不好,他是叫我过马路小心车辆。心里也感动转眼却还是态度恶劣的对我的孩子。看着演讲台上讲课的老师,他主讲的内容是要教好孩子学孝道和弟子规。我真想对他说:老师啊,其实我们的孩子都是好孩子,需要学习传统文化的不应该是他们,而应该是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父母需要好好地学习啊!

我的孩子真的是很聪明很孝顺。那天大雨,儿子没带伞,看着已经放学了,又没法联系他,只有呆在家里站在窗边望着车站干着急。真是老天保佑,孩子下车时瓢泼的大雨居然停了。看着儿子轻快地步子过了马路,我心里松了口气。进门后儿子很得意的望着我的脸说:妈妈,你儿子很棒,这么大的雨身上一点没淋湿噢!是啊,我的孩子是很棒!这么大的雨居然没淋湿自己,他很好的保护了自己的身体,他知道怕父母担心,所以学会了保护自己,这不是孝又是什么?难道孝道真是需要学才会吗?

吃晚饭后坐在桌旁和儿子谈论我去听了传统文化课的事,儿子很严肃的对我说:妈妈,学习传统文化是好事,但是好多事情不能牵强附会,爱和孝并不需要写到脸上。磕头作揖只是形式,古时候是因为没有凳子,古人只有席地而坐,慢慢演变成了下跪。现在是新世纪了,有必要往地下跪吗?难道下跪的人一定就是孝顺的人吗?还有节俭一方面是好事,另一方面却是坏事,如果所有的人都节俭了,消费自然就少了,经济自然就会停滞不前了,社会也就不会向前发展了。这样好吗?所有的事情不能只看一面的,我的妈妈。

我看着儿子,感觉好新奇,原来只是个高中生的儿子居然懂得这么多事情,看来我怎么样辛苦也是值得的啊!在孩子的面前,我成了小学生,在古人面前,我也是小学生,在生活面前,我更是小学生,需要好好学习的更应该是我们这类自以为是的小学生啊!这样想想,我心里豁然开朗了。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3

4月21日—24日,济宁市第一期国学经典教育导师培训,在济宁教育学院举行。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学员,参加了为期两天半的培训,受益匪浅。

在紧张的两天半的培训中,共听报告五场,深深被精当的讲解折服。尽管我有很多的内容听得一字半解,但是讲解教授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激励并鼓舞着我。给我们授课的这五位教师,平均年龄都在75岁以上,但是他们的讲解是那样的激情四射,时而引经据典,时而直接现实,他们真的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讲课,用自己的生命体验诠释着传统经典文化。他们尽管年龄都很大,但是他们的精神都很好,真的是精神矍铄,神采飞扬。中央民族大学的牟钟鉴教授和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的骆承彬教授不仅自己年龄大,而且还有一个高寿的母亲。说来话巧,一个102岁,一个106岁,都是在去年的时候“寿终正寝”,留下了二老“孝”的佳话。

我们培训的是传统文化,我在想,或许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滋养,造就了二老良好的心态和强健的体魄。中国的传统文化难道有这么强的魔力?亦或是其他的原因。在不同的培训场合,我也听说91岁的老教授讲课的讲义是用小楷字体的功力打造,而在授课的现场侃侃而谈,这就不能不说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想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是非常的高寿,我不知道长寿的秘诀在哪里?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明白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教人求真向善,叫人内心平静。人内心平静了,达到了一种体内外的平衡,人就会心情愉悦,充实乐观。我想,在社会发展到目前的程度下,重新弘扬传统文化,这说明传统文化的德性在目前的却需要,只有通过这种深入中国人骨髓里的文化基因,才能够够拯救中国的现实,达到一种理性的和谐!

回想专家的授课,犹如响彻在两耳的阵阵东风,又犹如沁人心脾的汩汩清泉,给人以无尽的精神洗礼。面对现实,又感觉差距甚远。也许这种从骨子里拯救国人素质的明智之举要从娃娃入手,从中国这束希望之花的根部抓起,才会抓出收获?期待花朵明天的辉煌与明艳的!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4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在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里,人们已经淡忘了中国五千年总结下来的文化,个人的金钱欲望和享受的生活状态占据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在这个人人拜金的物欲横流的今天,传统的优良的东西,渐渐被大家觉得稀奇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伦八德:夫义妇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为首,我们就应该以身作则,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

人生当中有很多挑战,改坏习惯的过程是不断上进的,但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总会有很多波折的曲线上升。在我们平常处事行事的过程中,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各自择,天心地宁;各相择,天翻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多说真诚的话;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尊重的话;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家里的每个人,都做好了,那这个家自然兴盛,自然和谐,儿行千里,母担忧,记得怀揣着入学通知书的离家时候,母亲很早在起床为我煮饺子,之后母亲流着泪和父亲把我送到车站,一直到现在每次离家的时候父母还以一样的为送行,每次打电话的时候都要嘱咐一句,在外边要照顾好自己,什么事情多想一想,我叩首,再道一声:“感恩的父母!”

在我们的人生中,处处都充满了抉择,从择食、择言、择业、择偶、择友等各方面,都需要我们要有判断力,要有智慧,而这些都归于我们是否学明白了,不能因为我们自己退却的心,消极的心,坏习气而打败自己,福田靠心耕,量大才能福大,大舍才会有大得。通过学习,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价值的内容,用来把今天的工作做得更好,实现它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心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结束了。杨老师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结束了。在这学期的日子里,杨老师和我们一起走过了这段中国传统文化的日子,让我们有点依依不舍,不愿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说再见。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杨老师的讲解下,讲的非常生动有趣。特别是杨老师的渊博知识、诲人不倦的态度,非凡的谈吐,征服了我们。向我们传授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习得了传统文化的精要。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思想文化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全面介绍,详细的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科技、文学、艺术、史学、民间习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这和我所认识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以前只是认为精神方面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我现在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不止表现在这方面,还包括更多的东西:科技、文化典籍、宗教、教育、艺术、文学等等众多的东西。比如人的衣食住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即饮食文化、衣饰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这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成就和特点,使《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设置更加有必要。它使我们更加深层次的认识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它有助于我们青年大学生认识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我们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具于以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基本内容和总要意义,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程设置,应该让更多的院校专业设置,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我们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在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情况下,在西方思想的泛滥下,我们每一个国人都应该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它是中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东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取向的作用。只有热爱中国文化,才能是国人更加自豪,才能使国家立于民族之林,才能在现代中生存。

特别是在近年来,兴起的中国热,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当西方的发展进行到死胡同的时候,他们开始向这个东方,东方的中国寻求解决的道路。原因就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他的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知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思想;“治世不一道,变过不必法古”的变革精神;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有奋发图强的锲而不舍精神;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总之向我们传授了太多的中国最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回味与思考。

因此,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将文化精华化为我们的良知、理性、美感等主体存在的一部分。还应该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判断、文化心理中自觉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宽厚仁爱、有创新意识的中国人。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5

通过这次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从认识上加深了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一、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弟子规》、《论语》等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是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结晶。因此,我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对为人处世有了新的认识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愉悦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言既出,行必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对学校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孩子受到外来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变得冷漠起来:他们爱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手里的玩具大多是芭比娃娃、奥特曼;总是谈论着一些日韩卡通人物;大多数幼儿在家以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来消磨时光,很少外出散步、与小伙伴们玩户外游戏。

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孩子不仅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感受越来越少,而且他们离真实的民族文化也越来越远,这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会让人受到很好的熏陶,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和四书五经等等,这些古人给后人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在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使学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学生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唤醒学生对灿烂的传统文化的热爱,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个人若能在孩童时期就汲取人类最好的精神营养,早早培养起自学能力,自主思考能力,走上卓越的人生之路是必然的。开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广泛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日常道德修养大有好处。相信通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教育,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给他们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用传统文化的教育来点亮孩子的心灵。

人的道德必然与他的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教育就要让孩子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做事。万事德为先,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会在学习和工作中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可。同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者,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

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之能够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好和更大的作用,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6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十分广泛,内涵极其丰富学习,特别是蕴含了丰富传统哲学,那些简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闲人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与为人处事的原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假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利益。那么为社会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与我们大社会,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重自己的'感受和个人的得失了。

我想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那么心胸会开阔很多。文化是一个太深厚的主题,我无力探讨什么。但是以一个虚心学习者的身份,我觉得,将自己放在一个历史长河中,或是说站在一个历史的角度,我们身后那么博大的文化,我们个人的恩怨情仇,大喜或大悲已是不值得一提了。人生无喜亦无悲,无欲亦无求,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呢?

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智慧。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我的心开朗了许多,就像突然遇见了太阳。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水平。

儒家学问里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养性!读书可以修身,但是读些怎样的书?怎样才算修身养性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懂的也不很多。但是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能力。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学富五车也是徒劳。这样的人于社会于他人也将是无所益处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一颗真诚虔诚谦虚的心努力学习好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华,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将信息化为知识最终成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更好地去学习。

特别喜欢《易经》中的那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经常用这句话去勉励自己,交给我们怎样去做一个人,做好一个强者、智者。我经常在想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两句就会是一个圣人,又想起温总理在上任时说的那两句话来勉励自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摸索”。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精深的文化随便精研点就受用终生了。

现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专心的去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让旷久的时间静默的历史浩瀚无声的文化来安静。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7

最近,我学习了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校长李成泉专家的《传统文化进校园之学校方略》的讲座视频,我很受鼓舞,收获很大。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目前学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

当今学生中,有不少人在家受亲人宠爱,俨然是家中的“小太阳”、“小公主”,因而他们身上毛病很多,缺少合作、奉献精神,缺少“谦让”、“友善”等品质,为人很自私。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师应从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教育学生,促其成长,使他们成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需要,也是广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

二、孔子教育思想理应走进现代学校,生根,开花,结果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就是文明礼仪之邦。中国现代的教育理应具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风格和色彩。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局,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一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启发、指导意义。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在现代学校中的运用

孔子曾言“有教无类”,并将此言落在实处。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官府、贵族垄断学校教育的特权,使普通大众有了学习的机会。今天,我国教育均衡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目前教育上还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如城乡差异,东西差异,沿海与内地的差异等。

孔子说:“仁者爱人”。教师应用“仁”去热爱学生,感化学生,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从而受到好的启示。关爱学生是师德的要求。

孔子云:“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今天的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要明白:只有弥漫着儒雅文化气息的校园才能造就温文尔雅的一代君子。教师要从孔子思想等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我国现代的“四有”新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孔子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言论,启示我们:教师要告诉学生学习方法,要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以取得好的效果。

孔子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们今天的师生仍然具有启发、教育意义。教师要研究教法,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教师要在自己的努力教学中体会到成就感、幸福感,从而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总之,学校,教师要注重从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育学生,使他们成长为国家未来的有用之才。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贵州是多民族的高原贫困省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致使贵州的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针对当前贵州高校体育教育师资不足,经费紧张,场地器材设施较差和教学内容单一等现状分析,如何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丰富多彩的、资金投入小的、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具有独特的教育、健身、娱乐、竞技功能的水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贵州高校,融入体育教学课堂,这样不仅能解决高校体育办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减少经费投入,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从参与活动中去享受民族体育带来的乐趣和领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使贵州高校体育教育办得更具民族特色,以此来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这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经济价值,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贵州高校体育教育现状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体育经费与场地器材缺乏

调查发现,贵州高校体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较低,其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针对国家出台的有关学校体育的政策和法规,有的学校领导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即表面上看起来轰轰烈烈,但是实际上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上,宣传力度不够,具体实施不得力,资金投入不到位,组织竞赛墨守成规,学校体育流于形式,上级检查,下面应付。据统计,在国家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标准,但有的学校领导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过分强调困难,依赖国家,消极等待,对高校实施“健康第一”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严重地阻碍了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造成贵州有的高校(特别是地区高校)一年只有几万块钱的体育维持费,没有正规的400米田径场,体育教学设施落后,运动场馆缺乏。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体育经费和场地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贵州高校体育教学和发展的需要。由于学校领导体育观念及意识的淡薄,至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贵州部分高校中没有得到更好地贯彻实施,体育的价值功能在学校教育中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改革目标不明确,观念陈旧,新的教学理念尚未建立

调查发现,在贵州高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试行数年,但现实告诉我们,体育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目标“运动参与、运动能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有一定的了解,但多数体育教师对其内容和实质并不十分清楚,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还明显反映出传统教育思想的痕迹,教学内容陈旧,组织方法简单枯燥,教学模式僵化,培养目标单一,其原因是我们没有把改革的目标与具体操作的内容结合起来,至使以技术为中心的旧课程体系至今尚未彻底摆脱,而以体育与健康,强身育人为中心的新课程体系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结果使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学生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

调查发现,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堕性心理增强,意志品质薄弱。据2006年贵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2006年与2002年相比,大学生在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及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超量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体能下降、肺活量降低、肥胖比例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其中既有学校场地不足和体育活动时间与内容安排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怕苦怕累、缺乏刻苦锻炼的毅力问题”,同时也存在我们对学校体育新理念的片面理解问题。

(四)忽视对学生弱势群体保健教育

调查发现,贵州民族地区高校对残疾学生上体育课的处理意见均为免修或见习,基本没有为他们开设专门的体育保健课。笔者认为不妥,因为残疾学生的身残心不残,他们不仅需要加强保健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与病魔抗衡,而且更需要在运动的广阔的天地里与师生共同沟通和交流,得到更多的关爱,使他们人残志坚,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五)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调查发现,现代多数大学生不仅生活自理能力差,而且社会实践能力较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师范院校毕业生面对当前课改,如何在国家三级管理体制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地方课程,编制具有民族特色的教材;如何制作教具;如何设计教学情境;如何组织教学等知知甚少,无从下手。贵州高校学生在申请国家专利方面更是寥寥无几,这说明我们在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待加强。

(六)选用教材不合理

调查发现,现贵州高校基本试行体育选项课。其选用教材内容依次为:A、项目:篮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健美操、排球、武术等;B、理论:各项运动基础理论知识、体育卫生保健常识、健身的手段与方法、竞赛规则、世界杯、国际大赛、奥林匹克知识等。而具有丰富多彩、简单易行、适应性较强、经费投入少,教育、娱乐、技击、健身价值高的民族传统体育在贵州高校没有得到广泛开展而令人深思!

三、水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功能

(一)教育功能。

水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功能是最本质的功能。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教育族人在参与的活动中要相互较量,切磋武艺、顽强拼搏,领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获得共同进步和愉快的心理体验,起到磨练意志、启开心智的作用;水族武德教育人们要谦和忍让、立身正直、见义勇为、尊师重教、武林正气。

(二)健身功能

水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要求人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如打格螺、板腰、打鞋、狮子登高、翻桌子、踩高跷、耍纲花等都要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来完成,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水族人民在体能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水族传统体育特有的健身价值,不仅让人们从参与的活动中享受运动的乐趣,而且能使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三)娱乐功能

由于水族在长期的生活中保持相对封闭的自然状态,致使致该民族人民在特殊的社会背景、生活方式、地理环境中通过田间地头的扭扁担、随地而战的水族棋、男女青年打情骂俏的对歌、丰收狂欢的铜鼓舞、传统节庆的舞龙耍狮等民族体育文化活动来表达和宣泄内心的情感,得到身心的快乐。水族的传统体育具有较高的娱乐价值,自娱自乐、闲暇消遣、沟通情感、美化生活是水族传统体育文化 娱乐的表现形式,人们通过参与各种不同形式的传统体育活动,自觉接受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从而达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

(四)竞技功能

超越自我,向极限挑战是每个民族的精神追求。水族的赛马、武术、骑颈马、板腰、搬手劲、打格螺、抢花灯等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竞技价值功能。特别是赛马场上骑手的斗智斗勇的对抗性竞赛,骑马人的精湛技术;水家武术的技击对抗;骑颈马和板腰的激烈竞争,将激励水族后代形成努力奋进、勇于竞争、顽强拼搏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水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贵州高校体育的必要性

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协成立大会《要大力发展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贵州是水族的主要聚居地,水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为此,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贵州高校对挖掘整理和继承发展水族传统体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贵州高校的体育教育应把现代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有机结合,突出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以此来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体育。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水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运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水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健身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教育、文化等价值功能,特别是对素质教育有诸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身心健康、思想道德、人文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水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从参与的活动中去享受运动的乐趣和领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提高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使贵州高校体育教育办得更具民族特色。

五、对策与思考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和谐校园

高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倡导以民族体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要构建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高校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作为教育职能部门和学校领导首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按照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求,加大对学校体育教育的监管力度,从推动贵州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入手,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特点,加快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倡导以民族体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要站在发展的高度,树立全新的体育教育观,注重教材内容安排的科学性、民族性、趣味性和效应性。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在行动上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而实现“运动参与、运动能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教学目标,构建和谐校园。

(二)加大挖掘整理和研究水族传统体育的力度,引入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水族传统体育项目

贵州高校体育应在抓好近代体育项目的同时,加大挖掘整理和研究水族传统体育的力度,引入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水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水族武术(水家拳、水家太极拳、板凳拳、水家棍)、打陀螺、骑颈马、扭扁担、踩高跷、扳手腕、抢花灯、狮子登高、翻桌子、打地老鼠、耍纲花、打鞋、水族棋、铜鼓舞、斗角舞、芦笙舞、花灯戏等等直接引入体育课堂。其中有的可以作为基本教材,如水家拳、打陀螺、踩高跷、芦笙舞等。有的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成为课的基本部分的辅助教材,如水族棋、抢花灯、狮子登高、翻桌子、耍纲花、打鞋、铜鼓舞、斗角舞等,又有的可在分组轮换时运用组织教学。如骑颈马、扭扁担、扳手腕、水家太极拳、板凳拳、水家棍、打地老鼠等。而踩高跷、骑颈马、扳手腕、扭扁担等可作为身体素质练习。水家太极拳、水族棋和丰富多彩的水族游戏可成为残疾学生锻炼身体的内容和形式,要培养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喜爱,加强宣传力度,让我们的大学生了解中华水族灿烂的文化历史,掌握水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方法,并从参与的活动中不仅得到身体锻炼,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努力奋进、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的良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且通过教会学生动手制作简单易行的水族传统体育器材,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相信,有如此众多的水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支撑,贵州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将更丰富多彩,课的形式更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涨,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完善,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更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教师对水族传统体育教材的整合能力与运用能力的培养

贵州高校在实施体育教育和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在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等方面充分反应出不同民族体育文化特色,增加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根据目前贵州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师资不足,经费紧张,场地器材设施缺乏和教学内容单一,学生的体能素质下降,弱势群体保健教育开展不力,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等现状分析,作为体育教师,要加强对水族传统体育教材的整合能力与运用能力的培养,要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资金投入小、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简单易学,具有较高教育、娱乐、技击、健身价值功能的水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通过教材化处理,融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强化残疾学生的保健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暂时解决学校体育办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减少经费投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了解中华水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并从参与的活动中去领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使学校体育教育办得更具民族特色。

(四)要注重水族传统体育教材的编写工作

在贵州高校引进水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过程中,要注重组织人力、物力对水族传统体育教材的编写工作。其对水族传统体育各项运动的历史渊源、动作名称、运动特点、学习目标、动作要点、技术分析等进行深入研究,写出操作性较强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使教材突出民族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同时体育工作者应结合实际,深入实地到水族山寨,虚心向水族的民间体育艺人请教学习,学会水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技能和技巧,并掌握其器材的制作方法,为高校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有利的条件。另外,建议在历年的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上,增设水族传统体育比赛项目,在普及提高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水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

六、结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贵州是水族的主要聚居地,水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前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状态面临严峻的困境,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全国横向相比呈严重的落后状态。为此,贵州高校对挖掘整理和继承发展水族传统体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篇9

学生在学习廉洁文化时,我们教师也在学习和感悟。通过学习,我对廉政建设也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一、献身教育,为人师表

教师工作的性质是教书育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把教育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放在首位,乐于奉献,为世人做出表率。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以“爱满天下”为座右铭,正是为了祖国未来无数的“瓦特”、“牛顿”、“爱迪生”,教师将满腔的爱尽情赋予了学生。论财产教师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但教师却富有,我们拥有无数学生对我们爱的`回报。

二、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点不能仅停留在学习成绩上,应重视学生全面的发展。教师应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学生有差异的发展。但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公正执教,这是廉洁从教的基础,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尤其体现在对待后进生转化问题,我们一要有爱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只要我们用爱心、宽容、理解、人文关怀去善待孩子的每一点错误,适时表扬、鼓励,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会取得成功的。

三、自我约束、廉洁从教

教师廉洁从教,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主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每一年学校都让我们签订廉洁承诺书,我们应按照要求自觉落实,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法律纪律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切实解决自己师德建设中的不足问题,不断改进和创新师德建设的工作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等,着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

通过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学习,身为学校教育者的我们,可以更好地把廉洁精神带进我们的课堂,让学生从小就能树立廉洁修身的意识,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廉洁从教”的真正意义。所以,我们要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在工作中做到廉洁从教,保持廉洁自律,坚持高尚情操,抵制不良风气,保持教育公正。

推荐阅读

上一篇:最新正义的担当心得体会12篇 下一篇:忠诚心得体会(锦集六篇)
back_img
推荐标签